包身工教学设计优选稿
《包身工》教学设计优秀4篇
《包身工》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包身工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4篇《包身工》教学设计,欢迎查阅与参考。
《包身工》教学设计篇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谢文初【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课文导入《谁是较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中国较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二、介绍作家及作品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
有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D。
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文章的结构把握(段落、记叙、说明、议论。
)1~8:(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9~17:(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18~25:(18~23)上工的情景。
包身工教学教案(合集6篇)
包身工教学教案(合集6篇)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包身工教学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
写好教案,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完整。
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包身工教学教案(篇1)[教材分析]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选编在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的第四单元,前三个单元分别是诗歌、文言文和散文单元,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的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这类文体从内容上强调真实性,要求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为此它往往具有深刻、鲜明的时代意义。
其中,报告文学除了纪实性之外,也具有更广阔的艺术空间,通过分析这类文体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生分析]《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70年了,文章所反映的也是上世纪的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现如今,优厚的生活条件使学生很难从文章中去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更难于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曾经有位教师在教学《包身工》一文时,要求学生范读课文,当读至“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别人的鞋子,胡乱踏在别人的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时,学生的声音有些异样,似乎强忍着笑,很明显,现在的学生与文章中所反映的时代的隔膜的确是存在的,另外,由于目前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有些学生虽涉世不深,但懂得的东西并不少,因此,让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思辨力和判断力,也是此次教学的目标之一。
[教学目标]《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壤上产生的包身工制度所带来的罪恶,文章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课文虽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和现如今我们的时代有很深的隔膜,但是文章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却是相通的,为此,此次教学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包身工》教案集锦5篇
《包身工》教案集锦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集合围绕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包身工》一文展开,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1. 文章背景介绍:了解作者夏衍以及该文的创作背景。
2. 文本阅读:精读课文,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人物、情节等。
3. 语言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学鉴赏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包身工制度的残酷,认识旧社会的黑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人物形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的把握,语言特色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旧社会的包身工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进行指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难点、重点,交流学习心得。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2. 人物形象:包身工、老板、工头等,展现旧社会的黑暗。
3. 主题思想:反对包身工制度,呼唤社会公平正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包身工制度的认识。
2. 答案:(1)环境描写:通过描绘包身工的生活环境,突出其悲惨命运,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认识:包身工制度是旧社会的一种剥削制度,使工人陷入极度贫困和痛苦,应坚决反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夏衍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拓宽知识面。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社会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包身工》教案集锦5篇
《包身工》教案集锦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七章《报告文学》,详细内容为《包身工》一文。
该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包身工的生活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揭示了旧中国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反映了社会制度的黑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章的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
2. 使学生深刻理解旧中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认识到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对包身工生活状况的描绘,以及作者运用的表达技巧。
重点:报告文学的特点,文章的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包身工》课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反映旧中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3. 课文分析:讲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描写,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包身工》2. 板书内容:报告文学特点叙述手法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包身工》一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旧中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认识。
2. 答案:(1)文章主要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包身工的生活状况,揭示了旧中国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
(2)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对比的手法、讽刺的笔触等表达技巧,如“她们的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只有密密麻麻的伤口”。
(3)旧中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悲惨,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包身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包身工》优秀教学设计《包身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包身工》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以自读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通过教给方法、提示、引导,达到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目的。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提示”,分析提示要点;阅读全文,按下面的提示进行思考,理清全文脉络,理解全文内容。
⑴给课文划分层次。
(培养分析能力)⑵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按课后“研讨与练习”的要求作口述的准备。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⑶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作简要的概括。
(培养概括能力)2、抓住典型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深入分析,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的特色,学会精读课文。
重点分析的片断:⑴1~4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
⑵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
⑶21~23段“小福子”受“文明的惩罚”的记叙。
⑷26段关于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概括描写。
⑸最后三段的抒情议论。
3、教学时,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分析“预习提示”弄清学习重点。
2、给课文划分层次,理解作者选材、构思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
3、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居住、饮食、劳动的情况。
4、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
〖教学目的〗1、让学生习惯于根据整个单元的要求和每课学习的重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2、大致弄清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024年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
2024年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包身工》。
该文为报告文学,作者夏衍通过实地调查,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探讨包身工制度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2. 通过阅读和分析,感受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批判态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对包身工制度的深入剖析。
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反映旧社会工人生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3. 讲解与分析:(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生动的描绘、对比的手法等。
(3)探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学生关注包身工制度的本质。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一段描写,解释其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例题,分析文章中的另一段描写。
6. 小组讨论:针对包身工制度,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包身工》3. 语言特色:生动描绘、对比手法、深刻剖析。
4. 作者观点:批判包身工制度,关注底层人民命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谈谈你对包身工制度的认识。
答案示例:文章通过对包身工的生活描写,展现了这一制度的残酷和黑暗。
我认为包身工制度是旧社会剥削压迫的一种表现,它让工人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成为资本家谋取利益的工具。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报告文学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报告文学》,具体内容为《包身工》。
课文详细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展现了旧社会底层工人的悲惨命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章的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
2. 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包身工苦难生活的同情,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分析课文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
重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旧社会纺织厂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包身工的生活环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照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包身工的报告文学,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分析课文4. 例题讲解a. 针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分析其表达技巧和作用。
b.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从叙述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
b.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文章。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包身工的生活状况。
b. 分析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举例说明。
2. 答案:a. 包身工生活状况:衣、食、住、劳动条件极差,受到工厂主和包身工头的剥削和压迫。
b. 表达技巧:对比、讽刺、抒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其他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横向对比。
b. 邀请历史老师讲解旧社会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包身工》教案集锦5篇
《包身工》教案集锦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集合了《包身工》一文的详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具体内容包括:包身工的定义、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劳动状况、权益保障等方面。
1. 章节内容:a. 包身工的定义及起源b. 包身工制度的历史背景c. 包身工的生活环境与劳动状况d. 包身工的权益保障及现实问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包身工的定义、历史背景及生活环境,提高对包身工现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3. 通过分析包身工的劳动状况和权益保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背景、包身工的生活劳动状况、权益保障问题。
2. 教学重点:包身工现象的社会影响、包身工的权益保障及解决途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包身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包身工现象的关注,提出问题:“什么是包身工?他们为何出现在历史舞台上?”2. 讲解:详细讲解包身工的定义、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劳动状况等内容,让学生对包身工现象有全面了解。
3. 例题讲解:分析包身工权益保障的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包身工权益受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包身工现象的社会影响及解决途径。
六、板书设计1. 包身工的定义2. 历史背景3. 生活环境与劳动状况4. 权益保障问题5. 社会影响与解决途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包身工的定义及其历史背景。
b. 分析包身工的生活环境与劳动状况,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c. 针对包身工权益保障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2. 答案:a. 包身工是指旧社会里,为了生存而被迫卖身为工的人。
其历史背景主要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使得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卖身为工。
b. 包身工的生活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权益得不到保障。
《包身工》教案(通用8篇)
《包身工》教案(通用8篇)《包身工》教案篇1【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们能够懂得复杂记叙文如何选材:即点面结合。
2、体会__用第一人称叙述所产生的效果。
3、理解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间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深化主题。
【课文解析】1、注音释义吆喝(yāohe)相称(chèn)呵欠(hēqian)2、内容主旨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
同时又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通过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绍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通过写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议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点描写包身工吃早饭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价,说明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并以“芦柴棒”被殴打侮辱为例,形象揭示出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残酷的压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记叙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点介绍包身工上工的情景。
点出三大威胁,即音响、尘埃、和湿气,又指出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这三大危险。
第24段至第25段归结出__的主题,点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劳力而获得巨额利润。
第四部分(第26-33段)这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
这一部分,作者以墨鸭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和残酷。
课文以生动、真实的笔墨再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3、写作手法选材上注意点面结合。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夏衍先生进行了长期的深入调查,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面对众多材料,作者进行了精心的编选。
《包身工》 教案(7篇)
《包身工》教案(7篇)篇一:课时篇一教学要点: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一、课前布置预习题1、试讲述包身工的故事;2、试为包身工下定义,指明课文中对包身工的提法,并用课文中的内容具体解释。
二、导入新课在本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
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能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
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一直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由学生简要讲述“包身工”的含义和“芦柴棒”的故事三、整体感知1、疏通字词(1)给加黑字注音:衍(yǎn) 汀(tīng) 游说(shuì)辊(gǔn)栅(shān) 趾(zhǐ)骷髅(kū)(2)解释下列词语和短语中的加点词:吆喝:(大声喊叫)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
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一听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契据是实:(是,此)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不但)2、浏览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
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观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
笔调的"富有特色等。
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
夏衍(1900-1995),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州人。
1932年进入电影界;创作了《狂流》、《自由神》、《赛金花》等多部电影剧本。
包身工教案6篇
《包身工教案》包身工教案(一):《包身工》读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包身工》一课篇幅很长,可学的知识点很多,所反映的事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远,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抓住一个比较容易的突破口,所以就抓住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这个知识点和该册书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1透过包身工日常生活的三个场景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2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叙事写人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如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包身工一天的悲惨生活2探究作者在描述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教学难点:点面结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的年纪大概也就十五六岁,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最想干什么?(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说想玩的,有说想看电影的,也有说想考大学的等等。
)你们的这些想法我觉得都会实现,即使暂时不能实现,条件成熟时也会实现,因为你们生活在一个完美的新时代,你们有父母亲人的关爱与呵护。
但是,也有一群和你们年龄相当的女孩子她们的生活境遇和你们竟然有着天壤之别,她们是谁呢?让我们一齐走进夏衍的《包身工》走近她们了解她们。
二、课时目标这是一篇什么文章?(报告文学)该文体有什么特点?(P38)这是一篇报告文学的代表作,篇幅较长,可学的知识点很多,这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三、资料概括我们先来了解这篇课文的大致资料:请同学们找出时间标志,概括每个时间段都写了包身工的什么日常生活。
明确:四点一刻:起床情形四点半以后:吃早饭五点:上工劳动状况全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三个生活片段向我们介绍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资料,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三个场景。
首先看第一个场景四、具体分析第一个场景:起床情形听录音,听之前先布置问题,听完之后再解决问题。
问题设计(投影展示)1她们什么时间起床?(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2她们起床时都干什么?(抓她们的动作打哈欠叹气寻衣服穿错鞋子胡乱踏叫喊小便)3这个场面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乱哄哄)4她们的居住环境如何(七尺阔十二尺深横七竖八十六七个抓这些数字空气充满汗臭粪臭湿气居住狭窄空气污浊环境恶劣)(板书:住恶劣)5她们的精神面貌如何?她们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装扮?(争夺马桶半裸体起来开门精神迟钝麻木,狼狈不堪为什么?6课文中她们被称作什么?(生物猪猡懒虫这些花季少女,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起码称呼,那些老板们也根本没有拿她们当人看非人待遇)(这些豆蔻年华的少女因为长期过着非人的生活疲倦拥挤杂乱失去了腼腆害羞爱漂亮的女孩子的天性)(板书:非人)在那里包身工出场了,那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包身工的群像。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教学设计2篇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教学设计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包身工》的作者、背景和题材;2. 理解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3. 学习运用抓住主线、分析剧情等阅读策略;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2. 学习运用抓住主线、分析剧情等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2. 运用阅读策略分析剧情。
教学准备:1. 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2. 《包身工》的课文和周边材料;3. 分组活动所需的教学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工人的画像,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包身工”。
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温故而知新。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初次阅读文章,尝试抓住主线;2. 学生按照小组分工,相互交流并讨论文章的意思,以促进理解;3. 学生再次独立阅读,然后回答一些问题,如: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第三步: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根据已经初步理解的文章,就文章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展开讨论;2. 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文章中的情节与人物的心理感受。
第四步:文学欣赏(10分钟)1. 带领学生欣赏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2. 分享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名人事迹和社会现象,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拓展阅读(10分钟)1. 老师推荐一些与“包身工”话题相关的读物,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2. 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 老师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包身工的现象;2. 老师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阅读理解能力。
包身工教案6篇
包身工教案6篇包身工教案包身工教案(一):《包身工》读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包身工》一课篇幅很长,可学的知识点很多,所反映的事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远,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抓住一个比较容易的突破口,所以就抓住“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这个知识点和该册书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1透过包身工日常生活的三个场景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2学习点面结合的方法叙事写人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如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包身工一天的悲惨生活2探究作者在描述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教学难点:点面结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的年纪大概也就十五六岁,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最想干什么?(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说想玩的,有说想看电影的,也有说想考大学的等等。
)你们的这些想法我觉得都会实现,即使暂时不能实现,条件成熟时也会实现,因为你们生活在一个完美的新时代,你们有父母亲人的关爱与呵护。
但是,也有一群和你们年龄相当的女孩子她们的生活境遇和你们竟然有着天壤之别,她们是谁呢?让我们一齐走进夏衍的《包身工》走近她们了解她们。
二、课时目标这是一篇什么?(报告文学)该文体有什么特点?(P38)这是一篇报告文学的代表作,篇幅较长,可学的知识点很多,这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三、资料概括我们先来了解这篇课文的大致资料:请同学们找出时间标志,概括每个时间段都写了包身工的什么日常生活。
明确:四点一刻:起床情形四点半以后:吃早饭五点:上工劳动状况全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三个生活片段向我们介绍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资料,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三个场景。
首先看第一个场景四、具体分析第一个场景:起床情形听录音,听之前先布置问题,听完之后再解决问题。
问题设计(投影展示)1她们什么时间起床?(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2她们起床时都干什么?(抓她们的动作打哈欠叹气寻衣服穿错鞋子胡乱踏叫喊小便)3这个场面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乱哄哄)4她们的居住环境如何(七尺阔十二尺深横七竖八十六七个抓这些数字空气充满汗臭粪臭湿气居住狭窄空气污浊环境恶劣)(板书:住恶劣)5她们的精神面貌如何?她们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装扮?(争夺马桶半裸体起来开门精神迟钝麻木,狼狈不堪为什么?6课文中她们被称作什么?(生物猪猡懒虫这些花季少女,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起码称呼,那些老板们也根本没有拿她们当人看非人待遇)(这些豆蔻年华的少女因为长期过着非人的生活疲倦拥挤杂乱失去了腼腆害羞爱漂亮的女孩子的天性)在那里包身工出场了,那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包身工的群像。
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
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这几种表达方式。
《包身工》教案(通用11篇)
《包身工》教案(通用11篇)《包身工》教案篇1【教例简述】此教例参照黄芬兴老师论文《浅谈〈包身工〉中“间隔异称”的表现力》(《学语文》1988年第4期P31)改编。
【课时】一节。
【教学内容】《包身工》中的称说。
【教学过程】老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
下面我们深入研究一下作品中使用“称说”的技巧。
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找出所有关于“包身工”的称呼、称谓、称说。
同学们指出的有:猪猡、懒虫、芦柴棒、女孩子、乡下姑娘、包身工、试验工、养成工、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泥土、奴隶、墨鸭、冤魂……教师:大家找出的这些称说,我已经板书在黑板上了。
大家能不能解释一下它们各自的含义?同学们竞相发言:“猪猡”,是带工老板对包身工侮辱性的骂语,它表现了包身工身份的低下,揭示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环境。
“机器”,表明包身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生活权利被剥夺,她们只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奴隶”,没有人的一切权利,它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暴露了这种剥削制度的极端反动性。
……教师:下面再请同学们谈谈这些称说的表达特点。
同学们继续发表看法:有比喻,有反复,有借用。
在反复使用中冠有不同的附加成分,表达出不同的含义。
作者借用了一部分称呼,也客观地解释了一些称说,还在抒情议论中使用大量的比喻性的称说。
有的称呼表现了包身工的处境,有的称呼表现了包身工的________,有的称说表现了作者的愤怒。
……教师:讨论到这里。
应该说同学们对课文中称说的含义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但大家注意了没有,我把大家找出的二十几处称说有意识地板书为三块。
一块为作品开头部分的称说,一块为介绍包身工的来历等内容的称说,一块为作者用来揭露包身工制度实质而安排的称说。
大家要思考:第一,三“块”称说的表达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块”称说在__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三“块”称说在表达__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第四,称说在表现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教学设计三篇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教学设计三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水平,培养筛选信息的水平。
2.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注重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重点)2.本文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难点)三、教学过程(三课时)布置预习:(早自习)疏通字词:1)生字注音蠕动(rú)拎着(līng)弄堂(lòng)游说(shuì)赚(zhuàn)抹(mā)嘈(cáo)执拗(niù)簿子(bù)籼米(xiān)莴苣(wōjù)揩地板(kāi)搽粉(chá)蹒跚(pánshān)皮辊(gǔn)谄媚(chǎn)骷髅(kūlóu)噩梦(è)怔住(zhèng)锭子(dìng)2)词语解释【拎着】提着。
【弄堂】方言,胡同,小巷。
【褴褛】衣服破烂。
【游说】文中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揩地板】擦地板。
【蹒跚】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第一课时1.导入语: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讲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看看这人能坏到什么水准,心能黑到什么水准,被欺负的人能惨到什么水准。
上节课,同学们和薛老师一起学习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是人类历最黑暗最悲惨的一幕,人间地狱,*工厂。
今天咱们要回顾的这段往事,那也是被称为人间地狱。
是中国近代历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制度。
70多年前,在中国上海的一些工厂里,有着这样一些中国女工,他们没有基本的人权,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对于工作他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包身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身工教学设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话题很沉重的课文,夏衍先生的《包身工》。
相信同学们在课下已经看过课文了,那么我们今天就直接进入课文,看看夏老先生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令人感到震撼的场景。
二、教学过程(一)熟悉课文内容。
1、先请同学自己浏览一遍课文,把文中你觉得最震撼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
需要注意的字词及解释。
衍(yǎn)汀(tīng)游说(shuì)辊(gǔn)栅(shān)趾(zhǐ)骷髅(kū)吆喝(yāo he) 相称(chèn) 呵欠(hēqian) 虐待(nūè)2、字词解释:吆喝:大声喊叫;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
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一听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契据是.实:(是,此)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不但。
(二)、分析课文1、内容主旨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
同时又议论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通过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绍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通过写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议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点描写包身工吃早饭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价,说明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并以“芦柴棒”被殴打侮辱为例,形象揭示出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残酷的压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点介绍包身工上工的情景。
点出三大威胁,即音响、尘埃、和湿气,又指出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这三大危险。
第24段至第25段归结出本文的主题,点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劳力而获得巨额利润。
第四部分(第26-33段)这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
这一部分,作者以墨鸭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和残酷。
2、了解包身工的生活一)住房:“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
“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
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要做多少事?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六点收工,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
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
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
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
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
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
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
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
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
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3、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
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4、重点分析1.课文第2段这一段作为全文开篇的重点场景起到了强烈地渲染作用。
包身工们起床时的慌乱,争抢让所有读者为之惊诧。
这一群像中有几处描写很发人深省。
“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人们中间,似乎已经很迟钝了”。
这一细节让人内心震撼,这些女工大都是年轻的姑娘,爱美、自尊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们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她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又何谈自尊、自爱,她们在这种非人的摧残下,也被扼杀了人性。
就是这种凶残的,奴隶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国主义者的腰包迅速膨胀起来。
2.课文第9段,第10段这两段是作者描写包身工们吃早饭的情景,饮食差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尽管如此,还会有老板娘刻毒的咒骂。
这二段中有一个词让读者刻骨难忘。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是呀,与那些用锅巴、猪食冲上冷水作为早饭的带工老板们比起来,这些肯到市场收集菜叶,给包身工们吃菜的老板真可算是“慈祥”的非同一般了。
这“慈祥”一词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的待遇尽言到极点。
3.课文第6段、第31段这两段中作者都使用“饲养”一词,不同的是,第6段中在这个词上加了引号,带工们“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第31段开首: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这两处都运用了“饲养”一词,然而差异极大;前一处,写那些贫苦农民,她们的贫寒、饥苦,使她们的孩子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作者说她们无力“饲养”,这是一种无奈,一种被迫的无奈,养活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根本无法办到,就连如同牛马一样的饲养,贫寒的农民也无力维持,社会的黑暗可见一斑。
而带工老板,纱厂厂主们对待包身工却是发自内心地视她们为机器,为牛马猪狗,在这些剥削者看来包身工从来也不是人,她们只是一些可以榨取出血汗的动物,可以役使的奴隶,手段之残忍,感情之冷酷,完全达到一种野蛮的地步。
作者巧妙地运用“饲养”一词,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控诉包身工制度的卑劣。
5、板书设计一、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廉价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二、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论及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
三、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四、全文总结,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指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第二课时一、要求学生根据“思考和练习”一、二的前半部分内容,限时八分钟快速读完全文,然后答题。
(1)先讨论:哪些段落是记叙部分记叙部分写了几个生活场景明确:(1-5自然段)写包身上清晨起身的情景,并说明恶劣的住宿条件。
(9-11自然段)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
(18-23自然段)写包身工劳动的情景。
(26-30自然段)以“芦柴棒”为例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2)接着讨论:课文哪些段落是说明和议论部分这些部分写了哪些具体内容明确:(6-8自然段)是说明部分,补述包身工的来历、身份。
(12-17自然段)是说明、议论部分,插述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24-25自然段)是说明部分,插叙日本大财阀三井系三十年资本迅速膨大的事实和日本纱厂雇佣包身工的数量。
(31-33自然段)是议论部分,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必然结局。
二、根据“思考和练习”一、二的后半部分内容,再次快速阅读。
(1)要求找出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讨论领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1-5自然段中,通过工房的大小,躺满的人数,起身时慌乱骚动的情景以及从楼梯上冲下来的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环境和因遭受非人的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9-11自然段中,通过板桌、餐具的安放,薄粥的质地,进食的情景,以及老板娘刮粥拌粥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包身工的日常饮食竟不如猪狗。
18-23自然段中,通过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的细节描写,反映包身工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劳动和遭到非人的折磨。
20-30自然段中,通过“抄身婆”不愿用手去接触“芦柴棒”的身体的言行描写,突出了包身工形象的悲惨,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野蛮压榨。
(2)要求学生找出说明和议论时,作者引用了生动的事例,举了确凿的数字,说说它们在说明事物情况或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明确:6-8自然段中,带工老板的游说,破产农民的心理描写,说明包身工制度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中国农民的迅速破产而产生的。
12-17自然段中,“芦柴棒”重病时惨遭毒打的令人目不忍睹的场面描写,说明包身工制度的恶劣发展,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而促成的。
24-25自然段中,大量的数字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是靠榨取落后的国家劳动人民的血汗而膨大发展起来的。
3.小结:通过讨论,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课文在记叙过程中穿插描写、议论、说明,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三、集中处理作业1、“引号”的各种主要用法本文都有出现,归纳如下:(用小黑板)a.标明文章中引用部分:某人说的话。
“工房重地,闲人莫入”。
b.表示特定称谓:“芦柴棒”、“包身契”。
c.表示突出强调:“安全地”“罐装了的劳动力”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d.表示讽刺或否定:“慈祥”“文明的惩罚”。
e.节日或历史事件的数字:“一二八”战争。
2、报告文学有什么共同特点?1、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曾经存在和出现过的真人真事或问题。
2、反映出来的现实具有典型性,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四、本文写作特点分析(1)选材精当。
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
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例如,关于包身工的工资,既介绍最初每天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做男工的工作,只及男工的三分之一;又具体介绍“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
材料的精当,使人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2)结构安排恰当。
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又安排得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