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保护食品安全的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美味和保质期,但是由于使用不当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对食品添加剂持谨慎的态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有些食品添加剂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安全评估后被允许使用的,如维生素C等,而有些则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防腐剂等。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尽量避免含有有害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虽然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适量摄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和监管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积极参与,通过投诉和舆论监督等方式监督企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总之,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应该持谨慎的态度,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适量摄入,并关注使用安全和监管问题,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
- 1 -。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添加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添加剂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关心和关注的话题,而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中的一种重要辅助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要保障食品安全,就需要从食品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其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意义1. 延长食品保质期: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或延缓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提高食品质量:一些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颜色、香味等,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
3. 增加食品营养价值:部分食品添加剂能够为食品提供营养物质,使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三、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分类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防腐剂、增味剂、色素、甜味剂、营养强化剂等几个类别。
具体的食品添加剂种类非常多,例如硫酸铜、柠檬酸、亚硝酸盐等。
四、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1. 符合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生产企业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使用标准。
2. 适量使用: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该控制使用的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并确保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害。
3. 选择安全的添加剂:生产企业在选择添加剂时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证,确保其安全性。
4. 标识明确:食品产品上应明确标注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含量,让消费者了解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五、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与管理1. 加强检测: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检测,确保添加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及时公开相关检测信息。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肃违规行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3. 提高消费者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让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共7页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1.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近期,“三聚氰胺”“苏丹红”“牛肉膏”“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他们都是因违法使用一些添加物所导致的,很多人于是就将矛头指向了食品添加剂,认为它是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
一些不法分子为节约成本、牟取暴利,非法将原本就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原料当作食品添加剂来使用,使得食品添加剂蒙受了“不白之冤”, 突然之间成了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由于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艺中所起的作用, 再加上一些不科学的宣传或断章取义,部分媒体对诸如“石灰面粉”“反式脂肪酸堪比农药杀虫剂、敌敌畏、DDT”的不实报道,许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 将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归咎于食品添加剂,使本来食品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剂成为人们担心的不安全因素,严重损害了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使用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们之所以害怕食品添加剂,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概念上的混淆,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统称为“添加剂”。
其实这二者完全不同。
2.认识食品添加剂提到食品添加剂,有些人会觉得恐慌,甚至“觉得食品添加剂有点像毒药”。
其实,食品添加剂对于现食品工业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及保藏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到食品中的少量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是现代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据了解,目前纳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已达近2300种,分23个类别。
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各不相同,涵盖了防腐剂、甜味剂、食用香料、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增稠剂等等。
在食品中适量使用防腐剂可以可以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在食品中适量使用着色剂、漂白剂可以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明显提高食品的感观质量。
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一种市场的消费需求,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和生产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应对食品添加剂危害的措施
应对食品添加剂危害的措施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而添加的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量添加,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首先,加强食品管控。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在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和种类。
建立起完善的食品添加剂追溯体系,对食品添加剂的来源、用量和质量进行全程追踪,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
其次,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政府和媒体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危害的认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布食品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避免购买有害添加剂的食品。
同时,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全面宣传,让消费者了解添加剂在某些情况下的必要性和作用,从而增加对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认可度。
第三,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监测体系。
建立食品添加剂的监测网络,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抽检,检测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以震慑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对已使用的添加剂进行更细致的毒理学和营养学研究,为制定更合理的标准和规定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推动食品行业的自律。
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要主动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食品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规定。
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确保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此外,消费者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和品牌,遵循“三个看三个比较”原则,即看包装上的食品添加剂信息,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并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此外,消费者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安全使用的标准,避免被不法商家误导。
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
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以及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然而,由于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添加剂一度被人们视为“毒物”,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食品添加剂并非都是有害的。
事实上,许多食品添加剂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同时,一些食品添加剂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比如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让人们在更长的时间里享受到美味的食品。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
各国政府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也必须遵守这些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信息,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
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或者查询相关资料来了解其安全性和使用情况。
总之,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使用、严格监管,就可以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正确认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享受到更加美味、营养、安全的食品。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增加食品色香味等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以下是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一些建议:1.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监督,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标准和规定。
2.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和认知。
消费者应该选择标注清晰、合法合规的食品产品,避免购买添加剂含量过高的食品。
3.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寻找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品。
尽量减少对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推动食品行业向更健康、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4.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针对新型食品添加剂或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加强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及时公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结果,让消费者了解和信任食品市场的产品。
5. 鼓励食品企业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推动食品企业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减少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依赖。
天然食品添加剂来源于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相对来说更安全,更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6. 强化食品企业的自律管理:食品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标准和规定。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7.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标识和说明:食品添加剂应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食品中所含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
同时,提供添加剂的说明书,包括安全使用方法和可能的风险提示。
8. 鼓励消费者选择无添加剂食品: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优先选择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的食品,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通过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护自身的健康。
9. 建立食品添加剂安全数据库:建立全面、准确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数据库,收集并整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
怎样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怎样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正确地看待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只要合法、正确地使用,不超过最大允许使用量、遵循食品添加剂GB2760中的使用原则,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食品的加工、包装、运输以及贮藏过程中,为了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增强食品的感官性状,适当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是有必要的。
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但是要求使用量必须控制在最低有效量的水平,否则会给食品带来毒性,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危害人体健康。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
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总结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下是对食品添加剂工作的总结:一、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准入、注册、审批、备案等工作。
各级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工作,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是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工作,包括对新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已有食品添加剂的再评估以及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评估等。
评估结果要及时公开,让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三、强化食品添加剂标识食品添加剂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信息的重要途径。
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添加剂标签上清晰明确地标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用量等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四、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工作,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残留量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五、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对于增强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
六、加强企业自律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主体,要加强企业自律。
企业要合理选择食品添加剂,并按照国家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督,做好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溯源工作。
综上所述,规范食品添加剂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级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管,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工作,强化食品添加剂标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检验,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和教育,同时企业要加强自律和管理。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
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即mg/kg。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鉴于有的食品添加剂本身不一定具有营养价值,有些食品添加剂还有一定毒性,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考虑需要达到的目的,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入,不能滥用,一般要掌握以下原则:(一)有些食品添加剂,要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如发色剂(亚硝酸钠),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能随意扩大。
(二)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缺陷(如霉变、腐败)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三)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四)专供婴儿用的主辅食,不得加入人工合成甜味剂、色素、香精、谷氨酸钠等。
六、正确选用食品添加剂:(一)必须是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品种;(二)必须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用。
如二氧化硫只能用于葡萄酒、果酒,最大使用量0.25g/kg. (三)须向食品添加剂的供货商索取卫生许可证和检验报告单,应注意许可项目和发证日期,如果使用的是复合添加剂,在许可证上必须有标明;(四)须在专业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
七、滥用食用添加剂的主要表现:(一)使用未经国家批准使用或禁用的添加剂品种;(二)我国允许生产、经营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所列的品种;(三)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用量,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按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使用量添加才能对人体无害,如随意添加就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四)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范围(如在大米上着色素、加香料,三黄鸡上涂黄色,茶叶中加绿色,枸杞子用红色素浸泡,肉制品使用防腐剂等);(五)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 国家规定必须使用食品级的食品添加剂,禁止使用工业级产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3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为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添加剂应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即有利于工作又不造成滥用。
1、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认明标签上“食品添加剂”字样,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
对产品标签没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2、食品必须添加是食品用途的添加剂,添加剂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必须真实,禁止使用非食用添加剂。
3、使用添加剂目的在于保持和改进食品营养质量,不得破坏和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不得用于掩盖食品的缺陷(变质、腐败)或粗制滥造欺骗消费者。
4、使用添加剂在于减少食品消耗,改进存储条件,简化工艺等目的,不能因使用了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5、使用添加剂必须严格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不得擅自加大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6、严格添加剂采购、验收、使用登记制度。
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保管,做好入库与出库记录。
7、食品添加剂要分类、分开存放,以防误用。
食堂不得贮存亚硝酸盐;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8、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香料和加工助剂应备案并批准后使用。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和管理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第三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食品安全、科学合理、无欺骗消费者的原则。
第四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者应当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登记备案。
第六条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是否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第七条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应当明确标明添加剂的名称、用途、用量、生产企业等信息,并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标注。
第八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者应当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可追溯。
对待食品添加剂的态度
对待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当前,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引起百姓的忧虑。
请问,我们该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问题? 关于食品添加剂,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识。
第一,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类、2000多个品种。
人们很熟悉的碱面、小苏打都属于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孔雀绿,还有近期在台湾地区搅起轩然大波的塑化剂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严禁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工原料。
第二,卫生部2011年4月20日颁布、6月20日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最大残留量,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不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也就是说,使用合法、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并按规定剂量、规定范围使用,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水平,而且有利于发挥食品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人工甜味剂使不宜吃糖的人可以食用甜食;防腐剂可以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营养强化剂也属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物质。
另外,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等,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三大主要问题。
4月21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部署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坚决的态度、过硬的举措、更大的力度,严格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行政问责,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4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已发现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名单,其中包括47种可能在食物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正确使用与管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以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一、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特性。
由于食品污染、食品伪劣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
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基础,它能促使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及质量标准,从而选择更安全的食品产品。
二、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增强食品特性,通过加入食品中达到预期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主要包括防腐、增香、增色、保鲜等。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和管理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
三、正确选择食品添加剂首先,食品企业应该选择安全、合规的食品添加剂。
他们应该确保所选用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且要去除有毒有害的添加剂。
其次,食品企业要根据食品的特性和生产工艺选择合适的食品添加剂。
不同的食品需要使用不同的添加剂,选用合适的添加剂能够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四、合理控制使用量食品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生产工艺进行使用量的控制。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食品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合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
五、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食品企业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首先,他们要确保所选用的食品添加剂质量可靠,并保持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最新信息。
其次,食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档案,明确使用剂量、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
此外,定期进行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检测和评估,确保添加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科普】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科普】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导读但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不管是否和食品添加剂有关,人们都会不自觉的把食品添加剂捎上,那么,食品添加剂真的那么不着人待见吗?给食品添加剂一个公道还是有必要的。
食品添加剂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什么?弄清楚了才能了解其是非。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规定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两千余种,只要是按照标准执行,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科普是从业者的责任在对食物的评价上,你是否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纯天然的就是最好的,最正宗的就是最棒的!对纯天然的追求是源于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诉求,纯天然的蘑菇,五颜六色,但未必都能吃;最正宗的是表明最适合当地大多数人群的口味,北京的腐乳、武汉的臭豆腐其他地区的人也未必都喜欢。
看问题要结合实际,不能绝对化。
就食品添加剂而言也不能一概而论。
因食品添加剂的滥用、超量使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去处罚、规范,但是社会上流传更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却是三聚氰胺、苏丹红,冤呀,它俩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们出现在食品中只能用违法犯罪来定性!所以,对食品添加剂的科普是消除公众误解的第一步。
科普层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国民素质,科普是行业专业人员的责任。
近些年,我国对食品行业专业知识的科普就非常重视,并取得很好成效,尤其是以院士为带头人的专业科普已经深入人心。
孙宝国院士以豆腐为例析说食品添加剂就非常生动:卤水点豆腐,卤水就是食品添加剂,没有卤水,你哪里吃得到豆腐,杨白劳喝了卤水而丢了性命。
食品添加剂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滥用、超量、超标使用,只要在标准之内,食品添加剂只会让我们的食物更加丰富。
食品添加剂能给食物带来哪些变化先从您家的厨房说起,您做菜的酱油或醋里会含防腐剂,还有谷氨酸钠(味精),没有这些,您的家宴怎么会吸引眼球?再说各种食品,就拿炒得最热的奶粉来说,产品中营养成分丰富,什么维生素、矿物质,您购买时是不是就是看中了这些营养成分呢?它们是营养强化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您喝的果汁饮料中不可缺少的是要添加防腐剂;油炸食品、焙烤食品中又离不开抗氧化剂;您追求满意的颜色时又需要着色剂;说到香,香精香料又是必备的;还有口感,增稠剂、乳化剂又来了......没有食品添加剂,您吃得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吗?随着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对食物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饱腹了,色香味感已经是人们对食物的基本要求了,那么,怎么实现呢,食品添加剂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
如何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色泽,食品生产商通常会在食物中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即添加剂。
然而,长期摄入过多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了解添加剂、减少添加剂摄入、选择天然食材等方面,探讨如何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
首先,了解添加剂是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的第一步。
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及方便加工和储藏等目的,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物质。
根据其用途和性质的不同,添加剂可分为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增味剂等多种类型。
在食品包装上,通常会标注食品中所含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来了解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其次,减少添加剂摄入是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减少添加剂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减少添加剂的摄入量。
首先,选择新鲜食材。
新鲜食材通常不需要添加过多的化学物质,是最健康的食品选择。
其次,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剂,为了减少添加剂的摄入,可以选择少吃或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此外,可以选择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通常不含化学合成的添加剂,是一种健康的食品选择。
最后,合理搭配饮食。
多样化的饮食搭配可以减少对某一种添加剂的过量摄入,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除了减少添加剂摄入外,选择天然食材也是正确应对饮食中的添加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天然食材是指未经过化学处理和添加剂加工的食材,通常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益。
选择天然食材可以有效减少添加剂的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优质蛋白质食品等天然食材,合理搭配饮食,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添加剂是保证食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可靠,还可以提升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增进读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
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保持或增加食品特性,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人工添加物质。
根据其作用和特性分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增稠剂、增味剂、增色剂、甜味剂和抗氧化剂等。
1. 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预防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常见的防腐剂有硫磺、乙酸、山梨酸等。
2.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使食品更具口感。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果胶和纤维素等。
3. 增味剂:用于提供食品的特殊味道,增强食欲。
常见的增味剂有酒石酸钠、味精和核苷酸钠等。
4. 增色剂:用于提升食品的色泽,使其更加诱人。
常见的增色剂有胭脂红、亮蓝FCF和黄色素等。
5.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替代传统的糖类添加,对于控制热量摄入有一定帮助。
常见的甜味剂有糖精、阿斯巴甜和麦芽糖醇等。
6.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中脂肪氧化、色素褪变和维生素损失等。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合成抗氧化剂BHA和BHT等。
二、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食品添加剂正确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选择合格的食品添加剂: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
2.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确保添加剂的用量和配比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搭配。
3. 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应按照食品生产工艺和食品种类进行控制,避免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4. 注意添加剂的相容性:不同的食品添加剂有时会相互作用,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不稳定,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添加剂的相容性。
生活中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如何应对?
生活中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如何应对?
食品添加剂是指少量添加在食品中的一类非营养物质,用于改善食品风味、外观贮存性以及组织结构。
目前,中国食品添加剂已多达2000余种,可分为23大类,主要包括膨松剂、抗结剂、增味剂、防腐剂、消泡剂、香料等。
那么生活中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如何应对?
生活中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如何应对?
1. 即使硬着头皮,也要学一点食品知识,它真是关乎你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另外,在逛超市时,一定要一包包、一罐罐地仔细阅读食品说明。
2. 泡面先用滚水烫过,溶解出面饼的添加物。
泡面内的调料包尽量加少一点,减少添加物、盐、油脂的摄取。
3. 饼干,不夹馅的为优选。
4. 培根、火腿煎炒前,先用滚水烫过,搭配新鲜蔬菜。
5. 腌渍类食品,汤汁倒掉不要,因有许多添加物已溶解在汤汁中。
6. 薯片是年轻人的最爱,但添加物也十分丰富,口味单纯
的相对好一点,所以原味优于特殊口味。
7. 特别注意的是,常见添加酱油的防腐剂己二烯酸,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与添加在香肠腊肉的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酸盐胺类化合物具致癌性,两者最好避免一起食用或烹煮。
8. 酱油中的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的分解物质中含有很强的变异
原物质,尤其是在和植物油与味精混在一起加热时,变异原物质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在烹调时味精不宜在高温的炒菜过程中添加。
9. 买酱油要闻香气。
传统工艺生产的酱油有一种独有的香气,香气丰富醇正。
如果闻到的味道呈刺鼻味,或颜色太深了,表示其可能添加过多食品添加剂。
10.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
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
如何正确的看待食品添加剂
如何正确的看待食品添加剂摘要: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
食品添加剂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我们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食品添加剂,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有着怎么样的误区,本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安全、误区、论述引言: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是有严格限制的,只要按照要求规范使用,不仅能有效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和保鲜防腐作用,而且在限量范围之内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不按规定限量使用,或者是超范围使用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和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一、食品添加剂种类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其他添加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作用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
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
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选择好食品添加剂,并确定用量后,还需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首先要了解该添加剂的适用条件、作用机理等理化性能。
如山梨酸微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ml,因此对山梨酸的使用应尽可能先溶于醋酸或乙醇等后使用,否则难于在预混料或食品中分布均匀,山梨酸钾在水中溶解性较好,可先溶于水后加入。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不能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能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能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该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用量;食品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添加于食品后应能被分析鉴定出来;价格低廉,原料来源丰富,使用方便,易于储运管事例: 1“吊白块”是甲醛次(亚)硫酸氢钠,也叫吊白粉吊白块,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
由锌粉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低亚硫酸等,再与甲醛作用后,在真空蒸发器浓缩,凝结成块而制得。
“吊白块”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溶于水。
常温时较稳定,在高温时可分解亚硫酸,有强还原性,因而具有漂白作用。
在8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HSO2˙CH2O˙2H2O + 3H2O = 4NaHSO3 + 2HCOONa + HCOOH + 2H2O + 3CH3OH110℃时分解为甲醛,反应方程式为:NaHSO2˙CH2O = NaHSO2 + CH2ONaHSO2 + H2O =NaHSO3 + 2「H」它可使人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等。
一次性食用剂量达到10g就会有生命危险。
2 亚硝酸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是添加剂中毒性最大的一种,人服用3克就能致死。
我们现在用在火腿肠里的量是每公斤30毫克,而用天然方法制作的东北酸菜里每公斤就含有200毫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本报记者蔡怀光
从牛奶到婴幼儿奶粉,从大米到馒头面包,从矿泉水到功能饮料。
近年来,这些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接连曝出被掺入非法添加剂或过量使用添加剂的消息。
而随着近期关于染色馒头惹起的又一股风波,食品添加剂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在人人谈添加剂色变的今天,又该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呢?
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离开添加剂,现代食品工业也就不存在了。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齐庆中教授说。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由国家卫生部审批的。
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则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或者加工工艺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化学合成,另一种则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
齐庆中强调,“只有经过批准之后才叫食品添加剂。
同时,国家也对不同产品的添加剂使用,有特别的规定。
”
比如最近曝出的染色馒头,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防腐剂山梨酸钾与甜蜜素,是不允许添加在发酵面制品的食物中的。
但是不法生产商使用了这些物质,往往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齐教授认为非法添加的行为,是造成群众谈添加剂色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也在专家的指导下,一起看看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色素和香料——恢复食品本色或香气
在一些饮料、烘焙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加热的环节。
但是,由于加热会导致食品本来具有的颜色和香气被损失掉,因此需要在这些食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色素和香料,以此来恢复食品的本色或者香气。
另外,小苏打作为一种常见的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被广泛的运用。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热以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把食物膨松开。
平时能在超市里买到的面包、速冻馒头等面市,都有膨松剂的成分。
这样的食品,入口后会变得更加松软。
抗氧化剂——防止油类食物酸败
许多人,会把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混为一谈。
其实,这两种添加剂的功效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烹调用油还是菜籽油、豆油等居家必备的油类,里面大多含有抗氧化剂。
因为油脂类食物很容易受氧化反应变质。
在我国,卫生部对此类食物都制定专门的标准,大体分为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人造奶油卫生标准、食用氢化油卫生标准。
不过,根据此类产品的品质、价格不同,生产商会选择档次不一的抗氧化剂进行添加。
但只要是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产品,消费者就无需对抗氧化剂过于感冒。
防腐剂——防止食物变质
防腐剂的问题,在消费者人群中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甚至还有一则笑话:一个消费者拿着一袋各式各样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去找专家,消费者问,“我们天天在吃防腐剂,是不是离世以后,连身体都不会腐烂了呢。
”消费者的担忧,可见一斑。
其实,防腐剂是为了防止食品在储藏过程中主要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性,
延长食用价值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比如我们能在酱油的添加标注中,看到防腐剂山梨酸钾。
因为酱油并不是无菌食品,即便在瓶中,酱油本身还是会因细菌大量繁殖而变质。
但是,山梨酸钾进入人体后,会通过消化反应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极少的沉淀物,也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但是,由于这些常识并未得到普及,消费者一直处在对防腐剂恐慌的状态。
之前,杭州曾有两名80后的消费者,发现可口可乐外包装上标注着苯甲酸钠,但并未说明苯甲酸钠就是防腐剂,而以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由,将生产方中萃公司告上法庭。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企业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尽力避免明确标注防腐剂的行为。
消费者的担忧与企业的隐瞒,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大家对防腐剂的误解。
添加剂会沉淀在人体内部吗?
目前,许多食品的标注栏内,都会出现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的添加剂名称。
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添加剂一旦沉淀在人体内部,将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但是,我国在规定添加剂最大使用量的时候,还是非常保守的。
比如面包,也许有人三天吃不上一次,但也有人天天吃,所以制定规定时,就会把食用最多的人的安全性考虑进去。
在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每人每天每种食品添加剂的允许安全摄入量。
比如苯甲酸,酱油里面经常要用到。
一个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允许的苯甲酸安全摄入量,是每千克5毫克。
也就是说,一个体重120斤的人,每天摄入小于300毫克的苯甲酸钠,就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而在我国,一公斤酱油只允许含1克苯甲酸钠。
按1000毫克等于1克的剂量换算,一个人一天要吃下3斤多酱油,才会超量食用苯甲酸钠。
齐教授表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世界上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对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了其使用范围与使用限量。
所以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非常安全的,大可不必担心。
”
常见不法添加剂的识别方法
漂白剂:氧化漂白剂可使食品的营养成分遭到氧化破坏。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认清“原色”食品再购买。
食品的外表异乎寻常的光亮和雪白,可能会有问题。
着色剂: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通常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等。
消费者遇到颜色过分浓艳的食品,可能存在滥用着色剂的现象。
防腐剂: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个别作坊为节省成本,通常选择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强行杀菌。
但是,这样的食物带有刺鼻的化学气味,如果遇到,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
香精香料:香精是含有两种以上香料的混合物,而相关标准中没有对食用香精在产品中的使用上限作规定,只对食用香料的使用上限进行了规定。
个别企业私自生产、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香料,或使用低质、违规原料,以牟取暴利。
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脯糖浆、
糖精钠等。
成本较低的糖精钠,使用有一定上限。
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不少,特别是在某些劣质饮料、蜜饯和果脯中。
甲醛或双氧水:常见的有水发蹄筋、水发海参、水发酸鱼等,不法分子常利用甲醛或双氧水来加工水发食品。
我国严禁以甲醛作为食品防腐剂食用。
鉴别时,一是看,如果食品非常白,体积肥大,应避免购买和食用;二是闻,甲醛泡发的食品会留有一些刺激性异味;三是摸,用甲醛泡发的食品手一握就很容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