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与路径选择
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两种经营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分业经营模式可以促进银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但缺乏灵活性;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增加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但容易导致业务复杂化和代价高昂的跨界扩张。本文还提出了在实践中应该采取何种经营模式的建议,并分析了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银行业、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专业化、收益、风险控制
引言
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银行业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银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就该如何选择经营模式提出建议,同时分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分业经营
1.1 概念
分业经营指一个银行只专注于一个或几个业务领域,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加专注、更加专业和便捷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1.2 特点
(1)提升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这种经营模式能够使银行更专注于
自己的业务领域,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2)风险控制比较容易
银行的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分业经营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因为银行只关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业务,可以更好地把控风险。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随着我国加入 W TO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并 享受国民待 遇,商行面 临严峻挑 战, 因此确定合理有效的经营体制便成为 重中之重. 混业经营模式正是降低改革成 本, 提高经济效 率, 增强我国金 融业竞争 力的不错选择. 一, 混业经 营: 我国商业银 行的必然 选择 混业经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含义是指商 行和投 资银行 进入对 方 领 域交 叉 经 营 .广 义 的 含 义 是指 商 行, 投 资银行 , 保险 , 信托 机构 等都 可以 进入 任一 金融 业务 领域 , 进行 多元 化经 营. 随着 我国 �商 业银 行法� 的修 正, 由 原来规 定商行在中 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不 得从 事信 托投 资和 股票 业务 , 不得 投资 于非自 用不动产修 改为商行 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 境内不得违 反国家规 定从事信托 投资 和证 券经 营业 务, 向 非自 用不 动产 投 资 或者 向 非 银 行金 融 机 构 和企 业 投 资. 从法 律上为混业经 营的出现预留了 广阔空间. 商行是我国金融的命运和脊梁, 其生 存和发展对社会进步将产生重大影响. 随 着我国加入世贸, 面对外资银行前所未有 的竞争和挑战, 若仍是固守传统的分业经 营原则,势必会使商行的利润空间狭窄, 不利于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 也难使我国 商行与 英美等发达 资本国家混 业经营下 的银行进行竞争. 因此, 拓展新业务领域, 寻找商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现我国银行 的可持 续发展和提 高我国商行 的竞争力 已成为我国商行特别关注的问题. 而混业 经营的 逐步实施可 以不断满足 市场发展 和竞争的需求, 也是优化我国商行资产结 构,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降低资产风险, 提 高经营效率的要求, 是我国商行谋求生存 和发展的可行之策.
我国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必然趋势
虽然这距离完全开放有一段缓冲期 ,但我 国
金 融业 面 临各 国金 融 机 构 、组 织 的侵 入 是 不 可避 免 的 ,这 对我 国商 业银 行 向混 业 经 营转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相分离 ,两个市场 营造了一个安稳的封闭的环境 ,避免了应过 度竞争引起的混乱。 4 、对银行垄断集团形成具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分业经营模式下一般不会形成过大 的综合性大银行集团,可以维持经济 、金融 发展的自由竞争局面。
点:
的宗旨是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 ,并以此来维 护金融的稳定 ,然而实践的结果并不随人意。 近些年来 ,期望混业经营的呼声不断出现也 许可以从中找到原因。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 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相结合,即两种业务 相互融合和渗透,商业银行有提供两种业务
的能 力 。
心银行兼营保险、证券业务会增大金融风险, 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 ( 3) 、担心银行利 用其在市场上的主导搭售保险和证券产品 ; (4 ) 、担心银行经营保险业务会损害纳税人的 利益。但是大量的实证分析与人们的直觉判 断和心理预期刚好相反 ,由于现在银行的家 数越来越多 ,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银行经营保险、证券业务不可能形成 金融市场的垄断 ,更谈不上降低市场的有效 性。而银行兼营证券和保险业务可以使银行 有充分的资金来源,更没有证据表明会增加 风险。相反 ,实证分析表明 ,银行从事保险 业务还会降低银行风险。因此 。就不会出现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
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存
在问题、挑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在实
践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在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
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健康
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向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
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挑战,发展对策,结论总结,展望未来,建议。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象愈发普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银
行业务的基础上开始涉足更多领域,如证券、保险、信托等。这种混
业经营模式不仅拓展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也为金融业的多元化发
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混业经营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商业银行参与多元化业务可能导致风险集中,管理难度加大;不同业务领域的监管体系不统一,可能存在监管套利等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和提升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挑战和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
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定义、发展历程、
特点、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结论部分展望了我国商
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并讨论了对金融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本文旨在为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提供参考和
启示。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对金融行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望为我国金融产业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关键词】
关键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发展历程,特点,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展望,金融行业,经济发
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的基础上,通过
兼营其他非金融业务来实现多元化经营的一种模式。随着我国金融市
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业务创新的加速推进,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成为了
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研究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拓展业务范围,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混业经营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跨界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政府对金融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支持。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金融改革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
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选择
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比较科学,而混业经营则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1993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房地产和证券市场投资过热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导致了金融秩序的混乱,故从199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了分业经营。
分业经营的优点有许多。首先,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能有效防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为我国当前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此外,分业经营有利于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当然,分业经营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其次,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此外,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比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可以有效摊低固定成本改变收入来源单一局面,提高资本效率,改善收入来源结构和利润结构的单一性。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
律,银行市场,信托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应是相互融合的。实行多元化经营后,恢复市场间的天然联系,银行通过提供多种业务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多方位,多角度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客户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不同业务间的优势互补。实行混业经营还可以使我国银行业有效同国际银行业对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金融服务基础上,通过拓展业务范围、
增加业务品种,开展非金融业务,构建多元化经营格局,以实现经营发展、风险控制、效
益提升等目标。多元化经营是商业银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风险环境下,
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巩固传统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实现良性发展。
一、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进入,
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需要依托多元化
经营,稳固自身市场地位。
2.风险防控需要更高效。传统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信贷、资金融通等,商业银行对市场、信用、流动性等方面的风险防控需求更加迫切。多元化经营可以让商业银行在多个业务领
域能够进行风险的多样化配置,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3.效益提升需求。随着金融业务市场化的发展,传统金融业务利润逐渐被挤压,为提
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需要拓宽盈利渠道。通过开拓非金融业务,提高综合经营效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实践状况
1.业务范围扩展。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开展了包括金融
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租赁等多个领域的金融服务。
2.控股子公司建设。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控股子公司建设也有了长足
的发展,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
3.跨境业务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也在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跨境金融
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选择文档资料
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选择
(一)分业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指的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业,也可以称之为证券业与银行业的专业化,主要是银行的职能被限制在传统业务领域,不能涉足其他的业务范围.分业经营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行业的风险,有效保证证券市场的合理和公正,实现金融行业的专业分工。于此同时,分业经营也有自身的缺陷:首先,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不利于规模资源和经济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发展运行的整体效率;其次,实行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活动,不利于银行总体实力的提升;再次,实行分业经营增加了证券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成本。
(二)混业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模式指的是银行可以涉足法律允许之下的所有金
融业务,除了一些传统的业务领域,还可以经营保险、信托、证券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混业经营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业务范围比较广泛,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其次,混业经营能够给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能够实现企业和银行的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竞争力;再次,混业经营模式能够实现存款利率市场与证券市场的有机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业和银行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从根本来讲是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产物.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进一步适应金融国际化的要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施调整业务范围,转变经营模式。尤其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因为,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参与过必须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允许参与国之间自由参与到对方的金融领域中,这样就给我国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会影响到制度内外的统一性。可以肯定,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会完全失去抵御能力,但是大客户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极有可能会流失而那些企业正是国际化形势下的金融业盈利点所在。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发展,采取运业经营的模式势在必行。
混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的选择
点 :一 是 同 业 自身 的 纵 向 并 购 , 即 银
行与银 行之 间 、保 险 与保 险 之 间 、证 券 与 证 券 之 间 的 并 购 ;二 是 银 行 、保
险 与 证 券 之 间 的 横 向 并 购 , 即 银 行 证 券 、保 险 之 间 的并 购
混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的选择
口 云南 宝 鸣
问 腰
二
.
昔遍 降 低 了 银 行 风 险 。因 此 .所 谓
“ 害 纳 税 ^ 利 益 ” 的 问题 也 就 不 成 为 损
浅析混业经营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发展
( ) 行 资 产 专 用性 低 , 入 成 本 低 , 三 银 进 易产 生范 围经 济 相 对 于 工 商 企 业来 讲 , 融 各 行 业 相 互 进 入 的成 本 较 低 , 金 这 主要 是 由于 金 融业 的 资产 专 用 性 低这 一 特 征 决 定 的 。 银 行 、 对 证 券 、 险等 金 融 行 业 来说 , 持 经 营 的 资 本 、 息 和 企 业 家才 能 保 维 信
囫
口耿
2 6 .
妍 西 南 财经 大 学 经 济 信息 工 程 学 院
—
—
・ 金融 ・
浅析涅 业经 营在 我 国商业银 行 中的发展
摘 要 : 资银 行 的 进 入 对 我 国银 行 业 形 成 严 峻 的挑 战 , 实 现我 国 商 业银 行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步 实现 混业 经 营 , 不 断提 高 综 外 为 逐 以 合 经 营 水平 是 可行 之 策 。 是 现 阶段 我 国商 业银 行 的混 业 经 营 虽 然具 备 了 多元化 的特 征 , 仍 缺 乏 创 新 动 力 , 但 但 需要 在 多方 面 取得 实质
目前 ,我 国商 业 银 行 由 于受 到 多 方 面 的制 约 ,缺 乏 创新 动 力 , 混业 经 营 仍 然 处 在 较 低 的 层 次 , 当前 国 际主 流 市 场存 在 其 与 相 当的 差 距 。 整 体 看 , 国银 行 业 能 否 顺 应 国 际金 融 业 混业 化 从 我 自 由化 的 潮 流 , 打破 业 务 限制 实 行 混 业 经 营 ,主 要 还 是 看其 激 励 一 束 机制 是 否 能 够 建 立起 来 。 这 一 根 本 问题 没 解 决 的情 况 约 在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分析
银行 在金融体 系 中的主导性媒介 地位在 逐渐 削弱 和
丧失 , 些对我 国商业银 行来说是 非常严 峻 的挑 战。 这 如果我 国金融市 场继续保 持过 于严格 的管制 、 割 , 分
务范 围上 , 行在 从 事 自身传 统存 放贷 等 业务 的前 银 提下 , 同时 经 营保 险 、 资 银 行 、 托 等 其 他 业 务 。 投 信
Ab t a t sr c :Wi h e eo me t f n op rt o d e o o n l r l n ca ev c ,t e mi g o e ain h s b c me t e t t e d v lp n c r o ae w d c n my a d p u a a i s r ie h  ̄n p r t a e o h oi i f n l o h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及动因分析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及动因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 王子鹏 / 文
在我国,银行业是我国金融市场极为重要的部分,也因此受到了严格管制。一直以来,是否放松对银行混业经营限制的问题饱受争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具备多元化特征,涉足了多种业务,但仍缺乏创新动力,徘徊在较低层次上,需要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通过理清银行业发展的脉络,探究我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银行业 混业经营 多元化
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放松管制过程的不断深化,银行通过跨业进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西方国家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对这些现象不但没有加以限制,而是给予鼓励和支持。目前除我国之外,全球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已取消了对银行从事跨业综合经营的限制,允许银行跨地区、跨不同种类金融业务经营,金融业的界限日益模糊,金融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早期的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
经济效率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的大幅增长与分工和专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货币信贷业务与一般商人业务的分离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出现,国家公债和股份公司的产生则促进了以有价证券业务为特征的直接金融的形成。到19世纪中后期,直接金融和投资银行也逐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业务部门发展起来。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虽然在金融业存在着这样的市场分工,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业务之间的联系仍然非常紧密,并没有受到人为地分割,也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从事各种金融业务活动的范围,商业银行跨业根据本机构经营战略的需要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经营股票、债券和工业投资、信托、商业、国际贸易,甚至发行银行券等业务。实际上直到各国颁布了各自的商业银行法之后,才确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的一种普遍选择,不但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参与其中,作为在国内银行业具有核心地位和最具实力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进行混业经营的实践。但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实践上亟需回答和在理论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分析结论是,在中国目前的体制环境和发展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
混业经营模式,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只有这个选择,才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和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同时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国际经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有三种基本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
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控股公司模式。
这三种模式在组织架构、运作模式、风险隔离、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经营模式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关系到所在经济体金融体系的总体布局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乃至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运作的稳定性,同时将对金融机构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业务规模庞大,网点资源丰富,公司治理相对完善,与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保持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银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值得注意的是,国有控股性质赋予了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兼具实现自身营利最大化与充当国家金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及我国商业银
行经营的现状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服
务实体经济的角色。然而,在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被鼓
励或强制参与更多的金融业务,包括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指的是以商
业银行为主体,兼营其他金融业务。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
利弊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利益
1.多元化经营:混业经营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让其不再
局限于传统的资金融通和存贷款业务。通过兼营其他金融业务,商业
银行可以提供更多样化、定制性更强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增加盈利能力。
2.降低风险:通过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在不同的金融业务中实
现风险分散。传统上,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贷款违约或
经济下行时,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而混业经营可以通过投资理财、
证券经纪等业务,分散风险,降低对特定业务的依赖。
3.提高竞争力:混业经营使商业银行能够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推
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增加其在
市场上的份额,并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弊端
1.风险集聚:混业经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由于不同金融
业务的风险特征不同,商业银行可能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效的风
险控制。一旦某一业务发生风险,可能会对整个机构产生显著影响。
2.资本不足:混业经营需要商业银行分配更多的资本来支持各项业
务的发展,增加了其资本压力。同时,不同金融业务的资本配置要求
也有所不同,可能导致资本的不均衡分配。
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入资本市场 架起 了桥梁 。
I巩 固 和 开 拓 投 资 基 金 业 务 , 别 是 基 金 托 . 特 管 和 清 算 业 务 。投 资 基 金 在 选 择 代 理 商 时 , 般 一
注重银行 在技 术方 面 的软 、 件条件 , 硬 考虑该 商业
银 行 能 否 为投 资 者 提 供 代 销 基 金 的 有 效 和 便 捷 服 务 。 国有 商 业 银 行 现 有 的 资 金 清 算 系 统 、 算 网 结 络 及 账 户 系 统 在 同 行 业 中 居 于 领 先 地 位 , 保 证 可 基 金 交 易 的 稳 定 性 、 全 性 和 高 效 率 。在 代 销 基 安 金 时 可 为投 资 者 提 供 后 续 服 务 。 2 选择 海 外 分 支 机 构 进 行 混 业 经 营 试 点 , . 积 累 宝 贵 经 验 。 目前 《 业 银 行 法 》 商 业 银 行 实 行 商 对
投 资 能 力 都 具 有 局 限 性 , 业 银 行 可 为 其 填 补 这 商
一
20 0 1年 6月 中 国人 民 银 行 发 布 了 《 业 银 行 商 中 间业 务 暂 行 规 定 》, 确 了商 业 银 行 可 以 开 办 金 明 融衍 生 业 务 、 理 证 券 业 务 以及 投 资 基 金 托 管 、 代 信 息 咨 询 、 务 顾 问 等 投 资 银 行 业 务 。这 些 业 务 为 财 居 民 开 拓 新 的 投 资 渠 道 的 同 时 , 为 商 业 银 行 进 也
银行混业经营
09经济学一班
20090512511
黄雪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我国商业银行走混业经营模式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已经形成世界全球化,与此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怎样让我国在世界这个大环境中有立足之地,成为了众多国民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一定上落脚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上。现在有两条路摆在我国国民的面前,一是继续走分业经营模式;二是走西方国家的混业经营模式。综合我国的国情,走混业经营模式应该更有益于经济的发展,下面是关于我国走混业经营模式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混业经营、国有企业、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际上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银行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它标志历时66年由美国首先建造的金融“防火墙”被拆除了,同时意味着全球主要西方国家已全部进入了银行全能化经营时代。
一、发展混业经营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需要
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营运效率,使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重新产生活力。国有企业重组是战略性改组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具体形式包括扩股融资、债务重组、收购兼并、售股变现、外资注入、破产清算等。由于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与路径选择国际上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银行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它标志历时66年由美国首先建造的金融“防火墙”被拆除了,同时意味着全球主要西方国家已全部进入了银行全能化经营时代。
一.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原因
(一)内在动因
金融资产的专用性是全能银行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因。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对已经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再配置的难易程度。按照经济学理论,要素存量(资产存量)的重新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随着资产专用性增强,改变旧资产的转换成本和时滞成本会提高。对于金融业,可从资本(可分为现实资本和人力资本)、信息和人员素质这三个方面分析其资产专用性。其中,现实资本在银行业与证券业中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货币,而现金和存款等货币的转换成本几乎为零。至于人力资本、金融信息与人员素质,由于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服务对象、宏观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高度业务相关等因素,它们的专用性也很低。
在西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目前日益发达的信
息技术支持下,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使得各个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促进了金融业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从而使金融资产的专用性更趋减弱,银行全能化也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发展起来。银行业和证券业的资产专用性很低,造成它们之间进入或退出对方行业并不需要提供高的额外成本,这种很强的要素替代性和通用性,加上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性,金融各分支行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避免向金融业外行业支付过高扩张成本,此时全能银行成为最优选择。
(二)外在动因
银行全能化除了有其特有的内在动因外,还有许多外在动因:
1.竞争压力加大。一方面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介入传统的银行金融中介业务,商业银行面临来自非银行机构的激烈竞争,一是非银行机构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争夺,导致银行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二是由于直接融资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融资而不是通过银行;三是大型企业自己成立金融公司。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了WTO后,对金融业的保护期的日益临近,大批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将会以合资或独资的面孔进入我国金融业,这些公司大多是全能化企业。它们将会抓住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抢占市场份额。在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我国市场,广泛开展各项金融业务之前,应大力强化国内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塑造和培育我国的全能化银行集团,以便使国内金融机构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与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竞争。
2.风险的扩大。一方面,分业经营使银行风险进一步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只能在狭小的存贷款业务领域从事基本的存贷款业务活动,而目前企业普遍效益不高,致使商业银行或是放款,使不良资产率持续上升,或是为了安全起见,少放贷款,而存差过大,资金浪费,业务收入无法抵补业务支出,再加上对间接融资威胁最大的是直接融资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资金“脱媒”现象难以逆转,银行业与证券业竞争的结果是收益好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筹资而避开银行,求助于银行的常是些不太好的企业,使得银行贷款风险度提高。另一方面,分业经营制约着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在当今世界金融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格局下,企业筹资渠道多样化及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直接筹集资金,表外业务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方向,传统的存贷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越来越小,在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下,完全割裂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只会严重束缚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而全能银行内部可以形成一种损益互补机制。这种内部补偿作用不仅使银行利润收入稳定,而且使银行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和减少。
3.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全能银行业务范围广泛,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体现在:(1)由于商业银行从事多种经营,可将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广泛地向客户推销。因此,这将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上获得更高的收益。(2)商业银行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其经营资源,在多个行业、多种金融工具中进行广泛的资产负债组合,选用最富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从事最有利的金融业务,并在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固定成本分摊,这既降低了单位金融产品的成本,
也使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降低。(3)商业银行在与客户的业务往来中积累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可由金融机构整体内的任何部门共享,从而降低经营成本。这就形成所谓的“金融超市”,其成本必将低于多个机构提供时的成本。
二.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我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向全能银行转变已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制定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投资基金法》、《票据法》等金融法规,为我国金融法制化初步奠定了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今后要借鉴国外经验,加快金融法律体系建设, 金融法规的制定既要弥补某些领域的法律空白,又要提高已有法律的立法质量;既要考虑当前金融分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混业经营、防范风险的需求,以及符合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标准;既要具有现实性又必须具有超前性。因此我国要尽快制定《期货交易法》等金融法规,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同时,还要适时地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等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修改和完善的主旨是鼓励和保护金融机构的竞争和业务创新,开发新的中间业务品种,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之间互相渗透、联合经营,构筑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法律保障。
(二)加强和完善金融调控与监管
全能化经营制度运作的前提条件是,银行本身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约束机制,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如果银行自身缺乏约束能力,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不住,何谈全能化经营?“全能化”经营只能是越“全”越“乱”。改革开放以来, 在分业经营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水平和监管能力不断提高,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混业经营情况下如仍按现行的调控与监管的理论、方法和政策行事,那么恐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必须摆正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之间的关系。我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者已经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这是我国宏观调控与监管体系顺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一项变革。在今后的金融监管中,要不断巩固三方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贯彻定期协商、信息共享、联合研究、相互代理和业务创新的原则,待条件成熟后,可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部门。
(三)加快改革步伐,增强商业银行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对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法人制度改造,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约束机制,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全方位控制经营行为,促使商业银行真正进行商业化经营和运作,全面提高综合风险控制能力,这是银行业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次,积极推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是银行产权制度的再造,它必然引起银行体制的巨大变革,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体制都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才能符合制度创新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