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茶道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介绍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介绍中国的茶道也是有流派之分的,中国的茶道有哪些派别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
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
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
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历史活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请国,一借此打开外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
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一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着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磋码。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
史书记载,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
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诈七年八家与夏议和,宋封元是为夏国王,并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纲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
”宋朝国人将茶贡给朝廷,朝廷又将它贡给西夏,以取悦强敌。
茶负载的不是友谊,而是对强权的屈服。
在我国清代,官场钦荣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
在隆重场合。
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
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
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
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世界各国茶道的基本介绍
世界各国茶道的基本介绍世界各国茶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世界各国茶道的基本介绍,一起来看看。
世界各国茶道的基本介绍阿根廷:“非茶之茶”马黛茶去过阿根廷的人都知道,随处都可见到阿根廷马黛茶YerbaMate,这种平民且普遍的马黛茶是阿根廷的“国宝”,在当地语言中,“YerbaMate”就是“仙草”“天神赐茶”的意思,与中国绿茶、咖啡并称为世界界三大茶。
马黛茶本是冬青科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称它为巴拉圭草,树叶翠绿,呈椭圆形。
南美人把绿叶和嫩芽采摘下来,经过晾晒、烘烤、发酵和研磨等工序,就制成了芳香可口的阿根廷马黛茶。
然而按照我们东方人对茶的理解,阿根廷耶巴马黛茶应该算是“非茶之茶”。
在阿根廷大牌球员(梅西)踢球的间隙要喝,贫民窟里无所事事的混混也爱喝,茶具不讲究,用竹筒或葫芦挖空,插上一根金属就能喝。
阿根廷马黛茶以阿根廷的产量最多,是家庭聚会的象征,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阿根廷政府精心挑选出国宝马黛茶作为“使者”先行来到中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中阿文化交流暨阿根廷马黛茶文化中国推广会”,为其国茶马黛茶顺利登陆东方古国而造势,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感情。
目前,“Yerbamate”商标已在中国注册,音译成“耶巴马黛茶”,该茶同时还获得中国健康世纪行全民家庭健康工程重点推广项目、国民体质改善行动推荐使用进口健康食品认证等。
德国:“有花无茶”花果茶德国是花果茶出口第一大国,德国境内森林密布,果木繁盛,盛产“花果茶”,德国的花茶不同于其他的花茶,而是摘食浆果冲泡饮用,主要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洛神花、覆盆子、接骨木果、蓝莓、樱桃、葡萄、玫瑰果等果干制成的,再加上向日葵花、矢车菊、紫罗兰、玫瑰等花瓣则作为调色和装饰,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可谓真正的“有花无茶”。
德国花果茶冲泡后呈现鲜艳红色,花青素含量十分丰富,与中国茶相比,中国的花茶讲究的是清香,而德国的花果茶讲究的是花瓣的真实,同时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涩酸味,这就是德国人独具特色的“冲茶”习惯。
中国茶道入门的知识
中国茶道入门的知识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
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
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
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
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6]喝茶、品茶、茶艺的最高境界——茶道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背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
雅士茶道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他们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
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
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
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
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 姆⒄埂⒉柩У姆⒄埂⒉璧赖男纬闪⑾虏皇乐 汀H毡静璧阑 旧瞎槭綮 诓璧馈?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
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场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
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
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茶道的分类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
中华茶道涵蕴饮茶有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其构成有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大要素。
关于茶道的分类目前中国茶文化界比较混乱。
较多的是以茶道实践的主体划分为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有以茶为主体分划为乌龙茶道、绿茶茶道、红茶茶道、花茶茶道等有将茶道划分为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风雅类茶道、技进类茶道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茶艺还有把茶道分为表演型茶道和非表演型茶道甚至有人提出“孔子茶道”一说不一而足。
这些划分无疑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
何为宫廷茶道唐朝宫廷饮茶不同于宋朝宋朝宫廷饮茶不同于明朝唐煎、宋点、明清泡宫廷茶道所指又为何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亦是同样道理。
同是点茶为何在宋徽宗那里就成了宫廷茶道而到了苏轼那里又成了文士茶道到了佛徒、道士那里又成了宗教茶道到了山民渔夫那里就成了民间茶道如果是这样岂不是在商人那里就称为商人茶道在士兵那里就称为武士茶道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形成过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这些流派这些流派都是今人的杜撰毫无根据。
中国茶道可分为
中国茶道可分为中国茶道可分为四大流派中国茶道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精致的茶艺让人们对中国茶道赞叹不已。
中国茶道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和风格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可分为四大流派,分别是福建茶道、广东茶道、四川茶道和台湾茶道。
福建茶道福建是中国茶的发源地之一,福建茶道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福建茶道注重茶的礼仪和品味。
福建茶道在茶具的选择方面非常注重,选用各种材质的茶具,如瓷器、紫砂壶等。
福建茶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茶艺表演形式的丰富多样,如泡茶、品茶、斟茶等。
广东茶道广东茶道起源于唐代,是南方地区非常受欢迎的茶道流派。
广东茶道注重茶的品味和视觉享受。
广东茶道的特色是注重净器、好水和优质茶叶的选择。
广东茶道的表演形式以泡茶和斟茶为主,茶艺师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品质选择不同的泡茶方式和斟茶技巧。
四川茶道四川茶道起源于明代,是中国茶道中的一支重要流派。
四川茶道注重茶的独特口感和气息,以及茶具的实用性。
四川茶道的特点是茶艺表演形式非常活跃,以点茶、点火、点水和点心等环节为主,色、香、味、形俱佳。
四川茶道还非常注重茶杯的选择,茶艺师会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选择不同形状和材质的杯子,以更好地展示茶叶的风味。
台湾茶道台湾茶道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茶道流派。
台湾茶道受到福建茶道和广东茶道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艺文化。
台湾茶道注重茶的香气和茶聚的形式。
台湾茶道最著名的表演形式就是茶艺师表演「闻香辨茶」,通过嗅闻茶叶香气来辨别茶叶的品质。
台湾茶道还非常注重茶的冲泡方式和器具选用。
总结中国茶道可分为福建茶道、广东茶道、四川茶道和台湾茶道四大流派。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在茶叶选择、茶具使用和茶艺表演方面都有所不同。
无论是福建的茶道文化、广东的品茶之道、四川的烹茶技艺还是台湾的茶艺表演,都体现了中国茶道博大精深的魅力,让人们对中国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茶道的学习不仅仅是品味美味的茶叶,更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茶道的定义是什么
茶道的定义是什么茶道的定义什么,不同的名家对于茶道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茶道的定义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茶道的定义(一)茶道:金刚石认为,茶道是表现茶叶主题思想所赋予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们在品茶过程中修习出的人文思想或处事哲理。
(二)茶道:吴觉农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三)茶道: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四)茶道:周作人认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五)茶道:刘汉介认为,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六)茶道:日本谷川激三认为,茶道是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
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七)茶道:日本久松真一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
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
(八)茶道:日本熊仓认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
艺能是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九)茶道:峨眉茶道认为,茶道是揽天地山水和人文思想于一体空间概念,因茶而形成一种生活格律,具有形为学本位特征,无需要求他人技艺或手法的专门表现,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考和感悟。
(十)茶道:日本茶道认为,茶道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过程中的清、寂,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烦闷,用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十一)茶道:大多数中国茶人认为,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通过选茶、选水、选器、选环境、选人再到沏茶、赏茶、饮茶、谈茶等方式,用于增进友谊、修养身心、互学礼法。
达到品茶能静心、静神、静思、静欲的哲学空间。
茶文化与中国的四大名茶
茶文化与中国的四大名茶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使得茶成为了世界上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中国的四大名茶,即龙井茶、碧螺春、铁观音和普洱茶,被誉为茶叶中的翘楚。
本文将介绍茶文化的由来与特点,并深入探讨四大名茶的特色和魅力。
一、茶文化的由来和特点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夏朝时期。
传说中,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将其制作成饮品,茶文化由此开始流传。
茶的饮用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研究茶叶的品质、制作工艺和品饮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茶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尊重自然和平衡。
茶叶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气候、土壤和光照条件,人们尊重茶树的生长规律,并通过精心的栽培和采摘,将茶叶品质发挥到极致。
茶的品尝和品鉴也注重平衡,将茶的香气、滋味和外观融洽统一,追求感官的和谐。
茶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分享与交流。
在中国茶道中,煮茶与品茗常常成为亲友、知己交流的方式。
人们可一边品饮香茗,一边聊天、讨论,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和心得体会。
这种交流形式通过茶来实现,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表达了人们对彼此的关爱与情谊。
二、龙井茶——中国四大名茶之一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以其色泽翠绿、香气清新、滋味鲜爽而闻名于世。
龙井茶的制作精细独特,讲究“杀青不杀香”,既保持了茶叶的原汁原味,又展现了浓郁的芳香。
三、碧螺春——中国四大名茶之一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流域。
碧螺春茶叶细嫩呈卷曲状,外观色泽螺旋,如同碧玉般美丽。
碧螺春茶汤清亮明澈,滋味鲜爽甘醇,带有独特的花香气息。
人们常用碧螺春来招待客人,以示山水之间的闲适与自在。
四、铁观音——中国四大名茶之一铁观音是中国著名的乌龙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
铁观音茶叶外形紧结、条索沉重,带有铁锈般的红褐色。
铁观音茶汤金黄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回甘悠长。
铁观音茶具有独特的岩韵气息,喝后令人心旷神怡,常被视作福建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茶道排名
中国茶道排名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茶道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同地区的茶道形式及其艺术风格也有所差异。
本文将就中国茶道的排名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四大茶道流派1. 吴派茶道吴派茶道起源于吴地(今江苏、浙江地区),以江南的独特风光和文化为背景,注重茶器的精致与品茗的艺术性。
吴派茶道在茶具的选择上尤为讲究,器型精美、制作精细,常用的有盖碗、茶盘、香炉等,装饰独特,流露出浓厚的江南气息。
2. 洛派茶道洛派茶道起源于中国古都洛阳,充分体现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古风古韵。
洛派茶道以礼仪为核心,强调仪态端庄、动作规范,通过严谨的礼仪流程和精美的茶具展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氛围。
3. 蜀派茶道蜀派茶道源自四川,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蜀派茶道讲究本真与自然,追求茶叶的原汁原味,注重茶叶的选配和冲泡技巧。
茶具一般简朴实用,更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4. 越派茶道越派茶道源自浙江一带,以其匠心独运的茶器制作工艺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
越派茶道追求简约、典雅的艺术风格,茶具多为紫砂壶、紫竹茶具等,造型独特、色彩鲜明,微微散发着一股古老的韵味。
二、其他重要茶道流派除了四大茶道流派外,中国茶道还有其他重要的流派,如潮派茶道、闽派茶道、徽派茶道等。
这些茶道流派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并发展,各具特色,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不同方面和风貌。
三、茶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道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茶道文化也在不断传承与发展。
现代茶道注重与当代社会相协调,强调茶道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和品味。
茶道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茶人的努力,茶人们致力于茶道的研究和创新,推动茶道文化的发展和普及。
茶道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大众的重视和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茶道文化,传承和发扬茶道精神。
四、中国茶道的地位与影响中国茶道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既是一种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中国茶道
茶道用具
一、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 针 二、茶道用具: 1.置茶器:茶则、茶匙、茶漏、茶荷、茶擂、茶仓 2.理茶器:茶夹、茶匙、茶针、茶桨、茶刀 3.分茶器: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 4.品茗器:茶杯、闻茶杯、杯托 5.涤洁器:茶盘、茶船(茶池、茶洗、壶承)、渣方、 水方、涤方、茶巾、容则
各家说法
“七艺一心”:沉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
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 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 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德享受过程中走向 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和、静、怡、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
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 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 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 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 求。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概念:中国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
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 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 种和美仪式。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 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 谐安乐之道。 茶道源于中国,而盛于日本。唐朝《封氏闻见记》中 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白 绢 斜 封 三 道 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缄 宛 见 谏 议 面 , 手 阅 月 团 三 百 片 。
日 高作走 丈者 笔 五 睡:谢 正卢 浓仝孟 ,【谏 军唐议 将 打代寄 门】新 惊 茶 周 公 。 口 云 谏 议 送 书 信 ,
茶道精神 四字说:“清、敬、怡、真”
中国工夫茶艺的四大流派
中国⼯夫茶艺的四⼤流派【潮汕⼯夫茶茶艺】中国⼯夫茶茶艺按照地区民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安溪)和武夷⼭等四⼤流派。
泡茶最讲究要有“真功夫”。
在四⼤流派中潮汕⼯夫茶最古⾹古⾊,堪称中国茶道的“活化⽯”。
⼀、基本理念据《清朝野史⼤观·清代述异·卷⼗⼆》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位于韩江下游,⽓候炎热、潮州⼈饮茶量之⼤、烹茗技艺之精久负盛名,中国很多有关喝茶的故事和传说,都来⾃古⽼的潮州。
潮州⼈品茶不仅讲技艺,⽽且重理念。
潮州市韩愈纪念馆的曾楚楠先⽣在《潮州⼯夫茶刍探》中说:“⽇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如果同样要⽤四字表达的话,(潮州)⼯夫茶则是:和、敬、精、乐。
⽽且它不应称“四规”,⽽是“四趣”,我认为曾先⽣总结的相当准确。
潮州⼯夫茶的基本理念正是尊和敬之茶德,求精乐之茶趣。
⼆、择器传统的潮州⼯夫茶必须“四宝”齐备。
⼀是“五书碾”,是闽南⼈、⼴东⼈、台湾⼈对陶制⽔壶的叫法,以潮安枫溪所产的最为著名,这种蹬⼀般为扁形,能溶⽔四两,有极好的耐冷热急变性能,⽔⼀烧开,在蒸汽推动下,⼩壶盖会⾃动掀动,发出“卟、卟、卟”的响声,⼗分有趣。
其⼆是“潮仙炉”,⼀般为红泥烧制的⼩⽕炉。
其三是“盂⾂罐”,以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最为名贵。
惠盂⾂是清代制壶名匠,善制⼩壶,故后⼈把精美的紫砂⼩壶称为孟⾂壶。
四是“若琛杯”,即精细的⽩⾊瓷杯,以景德镇的产品为佳。
三、基本程序潮汕⼯夫茶茶艺多有师承或在家庭中代代相传。
形成不同的风格,在此仅介绍最基本的程序:1.列器备茶 2.煮⽔候汤 3.烫壶温盅 4.烫杯洗杯 5.⼲壶置茶6.烘茶冲点 7.刮顶淋眉 8.摇壶低斟 9.品⾹审韵 10.涤器撤器四、解说词1.列器备茶列器即有序地将整套茶具陈列到茶桌上,整套的⼯夫茶茶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应当有⼀个倾倒洗壶、洗杯余⽔的茶池。
⼀个承放茶杯的杯盘,⼀个承放茶壶的壶盘和⼀个储备茶汤的茶盅及⼏条茶⼱。
从古至今中国茶道文化
从古至今中国茶道文化中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从古代茶道的起源、茶道的流派和传统以及现代茶道的发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茶道文化。
一、古代茶道的起源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书记载,中国是茶的故乡,自秦汉时期开始流传饮茶的习俗。
茶于唐代开始成为宫廷贵族的饮品,唐代的茶道讲究仪式规矩,赏茶、斟茶、敬茶都有独特的礼仪。
宋代茶道更加普及,茶艺家陆羽在《茶经》中详细介绍了冲泡茶的方法和茶器的使用,这成为了中国茶道的基础。
明清时期,茶道融合了文人雅士的审美观念,形成了崭新的风格,将茶与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使茶道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二、茶道的流派和传统中国茶道流派繁多,其中以四大茶道流派最为著名。
四大茶道流派分别是禅宗茶道、文人茶道、宋代茶道和元代茶道。
禅宗茶道强调禅宗的思想和修行,通过冲泡茶叶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寄托。
禅宗茶道注重冥想和顿悟的境界,强调“慢、静、清、美”。
文人茶道则是以文人雅士的审美观念为基础,强调以茶会友,茶为饮者提供了一种修身养性的机会。
宋代茶道追求“生活即茶艺”,认为冲泡茶和饮茶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真实反映生活情趣。
而元代茶道则在宋代茶道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娱乐元素,更注重娱乐和娱乐性,茶道演化成了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茶道也有许多传统被保留至今,例如茶具的使用、茶艺表演、茶会礼仪等。
茶道讲究谦逊、尊重、和谐和感恩的精神,茶艺家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专注和敬意。
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也十分讲究,茶艺家会根据茶叶的品种和性质选择适合的茶具,使茶的色、香、味更好地展现出来。
茶会礼仪也是茶道中的重要环节,主人要以热情待客,客人则要尊重主人,共同享受茶道带来的艺术饕餮。
三、现代茶道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茶道在现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现代茶道注重与时俱进,将科技与茶道相结合,创新茶道形式,提升茶道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中国茶道门派
中国茶道门派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在中国的茶道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门派。
这些门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传承方式,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中国茶道门派,包括禅宗茶道、儒宗茶道和道家茶道。
禅宗茶道禅宗茶道是中国茶道中最具影响力的门派之一。
禅宗茶道强调禅修与茶道的结合,注重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禅宗茶道注重茶道的仪式和礼仪,讲究仪器的精致与使用方式的准确。
在禅宗茶道中,茶席布置简约而雅致,主要集中在茶室或禅堂中进行。
禅宗茶道强调茶的味道和气质,认为通过品茗的过程可以达到意境的体验。
禅宗茶道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精致的茶具可以增加品茶的乐趣和仪式感。
禅宗茶道对茶叶的选择非常讲究,一般选择质地上乘的绿茶或乌龙茶。
儒宗茶道儒宗茶道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注重礼仪和仪式性。
儒宗茶道强调茶道的教化作用和人际关系的维系。
在儒宗茶道中,茶席布置庄重而精致,强调场景的和谐与整齐。
茶具常用的是白色或青花瓷器,注重茶具的洁净与素雅。
儒宗茶道强调茶道仪式的细节,注重动作的流畅和姿态的优雅。
在儒宗茶道中,茶的选择也很重要,追求茶的香气和口感的和谐。
儒宗茶道注重茶的品研,认为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气味和汤色等,可以对茶的品质进行判断。
道家茶道道家茶道是中国茶道中较为隐秘的门派之一。
道家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合一,追求平和与自由。
道家茶道注重个体的体验和应变能力。
在道家茶道中,茶席的布置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场景和心情进行调整。
道家茶道注重茶的自然性,喜欢以生态茶园的茶叶为主,反对人为的加工和调味。
道家茶道也注重茶的煮制过程,主张简单地将茶叶和热水一同置于杯中,以自然地品味茶的本质。
总结中国茶道门派众多,每个门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传承方式。
禅宗茶道注重内心的专注与平静;儒宗茶道讲究礼仪和仪式性;道家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合一。
这些门派共同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通过学习和体验不同门派的茶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茶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中国茶道有哪几道
中国茶道有哪几道中国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中国茶道包含多道程序,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道。
第一道:准备中国茶道注重细致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用优质的茶叶,洗净茶具,准备好热水。
茶道追求“以茶尽味”,因此选用好的茶叶至关重要。
此外,准备精美的茶具也是不可或缺的。
茶具应当精致雅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最后,烧开水,使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便冲泡茶叶。
第二道:煮水在中国茶道中,煮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仪式。
茶艺师会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煮水,以确保水质的纯净和适宜的温度。
煮水时,要注意火候和水质,以保证茶叶沏泡后能够展现出最佳的风味。
第三道:沏茶沏茶是中国茶道的核心环节。
茶艺师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茶具和冲泡方式。
在沏茶时,茶艺师会注重水温、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的控制,以确保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能够得到充分释放。
第四道:闻香闻香是中国茶道的一个重要环节。
茶艺师会将沏好的茶倒入茶杯中,将杯子放在鼻子底下,轻轻地闻一闻。
通过闻香,茶艺师可以感受到茶叶的香气和品质,进一步欣赏茶的风味。
第五道:饮茶在中国茶道中,饮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茶艺师会根据茶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杯子和水量,以确保茶汤的浓淡、温度和口感等都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在品茗过程中,茶艺师会教导品茶者如何品评茶叶的香气、滋味、色泽和口感,以及如何欣赏茶叶在口腔中的变化。
第六道:饮茶后在品茗结束后,中国茶道还强调茶器的清洗和整理。
茶艺师会用清水冲洗茶具,将茶叶渣滓清理干净。
茶具应当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产生异味和细菌滋生。
中国茶道不仅仅包含以上几道程序,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讲究。
无论是茶叶的选择,还是茶具的使用,都体现了中国茶道的独特之处。
通过学习和掌握中国茶道,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审美水平,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国茶道还有什么道
中国茶道还有什么道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除了传统的泡茶、品茶之外,中国茶道还有许多其他道,展示了中国人对茶的独特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1.煮茶道煮茶道是中国茶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将茶叶放入瓦罐中,用文火慢慢加热,让茶叶逐渐散发出丰富的香气。
这种独特的煮茶方式能够确保茶叶的香气不被过度破坏,同时也使茶汤更加浓郁和柔和。
煮茶道的艺术在于火候的把握和水温的掌控,只有掌握得当,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2.赏茶道赏茶道注重的是对茶叶外观的审美和欣赏,通过仔细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体验茶叶的美感。
在赏茶道中,茶具的选择非常重要,以展现茶叶的独特魅力。
美观的茶杯、茶碗和茶盘等器皿,可以让人更好地欣赏茶叶的美丽。
同时,赏茶道也强调内心的静谧和专注,通过赏茶的过程,感受茶香的回旋和心灵的抚慰。
3.研茶道研茶道是一种传统的泡茶方式,通过将茶叶放入研臼中,并用臼杵慢慢研磨,使茶叶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和更为细腻的口感。
研茶道要求研臼和臼杵的选择,以及研磨的力度和角度的掌握。
茶叶经过细致的研磨之后,可以充分释放出茶叶的香气和味道,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品味到茶叶的独特风味。
4.沏茶道沏茶道是最为常见的中国茶道形式,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泡茶方式。
通过将茶叶放入茶具中,用开水冲泡,将茶叶的香气和味道充分释放出来。
沏茶道强调的是温度和时间的掌控,以及冲泡的技巧和水质的选择。
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和温度下冲泡,才能够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同时,沏茶道也注重与人的交流和分享,通过泡茶与朋友、家人一起品味茶的美好。
5.行茶道行茶道是一种独特的茶道形式,通过在茶山中行走,亲近自然,体验茶的生长过程和采摘过程。
在行茶道中,人们可以品尝新鲜的茶叶,亲自采摘茶叶,并了解茶叶的种植和制作过程。
行茶道将茶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让人们更深刻地体悟到茶的奇妙。
中国茶道拥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每一种都展现了中国人对茶的独特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茶道的四地为
中国茶道的四地为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茶叶的制作、泡茶的技艺以及与茶相关的礼仪和文化传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国家之一,茶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茶道以四地为主要流派,分别是福建武夷山茶道、浙江西湖龙井茶道、江苏吴山云雾大观茶道和江西庐山云雾茶道。
一、福建武夷山茶道福建武夷山茶道以武夷岩茶为代表,是中国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派。
武夷山位于福建南部,是中国茶叶重要产区之一。
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武夷山茶道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泡茶的仪式感和礼仪规范。
泡茶时,冲泡器具多采用紫砂壶,茶叶的陈列和处理要注重细节,为品茗者提供一种高雅的艺术体验。
二、浙江西湖龙井茶道浙江西湖龙井茶道以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西湖龙井茶为代表。
西湖龙井茶叶色绿、香高、味醇,被誉为“中国第一茶”。
西湖龙井茶道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冲泡技艺,强调茶香和茶汤的鲜爽和清香。
冲泡时,水温要适中,注重茶叶的分层冲泡,以保持茶汤的鲜美和口感。
西湖龙井茶道强调茶与人的和谐共融,将茶视为一种美学和生活艺术。
三、江苏吴山云雾大观茶道江苏吴山云雾大观茶道以云雾大观茶为代表,是中国茶道中的又一重要流派。
云雾大观茶生长于江苏苏州市吴山,以茶湖的高山和云雾环境而得名。
云雾大观茶道重视茶叶的品质和保存,注重在云雾的环境中种植和采摘茶叶,以保留茶叶的原始风味。
泡茶时,要注重水质和温度的控制,以及茶叶的陈列和处理,以展示茶叶的独特魅力和风味。
四、江西庐山云雾茶道江西庐山云雾茶道以庐山云雾茶为代表,是中国茶道的重要流派之一。
庐山云雾茶是江西省庐山地区生产的一种优质茶叶,以其鲜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而受到赞誉。
庐山云雾茶道注重茶树种植的环境和茶叶的采摘工艺,强调茶叶的鲜度和新鲜度。
泡茶时,注重茶叶的选用和冲泡的水温和时间控制,以实现茶叶的最佳品质。
总结:中国茶道的四地为福建武夷山茶道、浙江西湖龙井茶道、江苏吴山云雾大观茶道和江西庐山云雾茶道。
中国茶道分几种
中国茶道分几种
中国茶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禅茶道、文人茶道和民间茶道。
禅茶道,又称为佛教茶道,起源于北魏末年的中国,是将佛教的禅
宗思想与茶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
禅茶道注重的是内
心的冥想与修行,强调心境的宁静与现实的现在,通过饮茶来提升心
灵的安宁和平和感。
禅茶道一般以精致的茶具、简朴的环境和沉思的
氛围为特点,追求茶与人的和谐统一。
文人茶道可追溯到唐代,是以文人墨客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喜爱的茶
道形式。
这种茶道注重茶的品味和茶具的雅致,强调对自然美的欣赏
和人文情怀的追求。
文人茶道更加注重茶的文化内涵,通过赏茶、品茶、讨论名句等方式来净化心灵、寻找乐趣和启迪灵感。
民间茶道是指在中国流传千年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茶道方式。
这种茶道注重实用性和原始性,追求简洁朴素,强调茶与生活的紧密
结合。
在民间茶道中,人们注重茶叶的制作和冲泡技巧,如功夫茶和
普洱茶,同时注重茶具的品质和使用方法。
总之,中国茶道分为禅茶道、文人茶道和民间茶道三种类型。
禅茶
道偏重于思想修行,文人茶道注重文化艺术的追求,而民间茶道则更
注重生活实用性。
这三种茶道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的茶文化。
无论是哪种茶道形式,都有助于提升心灵、陶冶情操和享受人生。
中国四大茶道的介绍_中国茶道的历史
中国四大茶道的介绍_中国茶道的历史推荐文章中国四大茶区是哪些地区_中国四大茶区的介绍热度:中国茶道文化四大要素热度:茶道四大流派热度:中国茶道四大流派的介绍热度:中国茶道茶艺的四大特点热度: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四大茶道流派。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中国这四大茶道流派。
中国这四大茶道流派之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
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
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
《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中国这四大茶道流派之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
“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
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 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
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
中国茶道四字名称
中国茶道四字名称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茶道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仪之美,注重品味和享受。
在中国茶道中,有很多四字名称,这些名称传承了悠久的茶道文化,也展示了茶道的价值和精髓。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中国茶道四字名称,揭示其背后的含义和重要性。
1. 和敬清寂和敬清寂是中国茶道中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
和敬清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在茶道中追求宁静和清净的心灵境界。
和敬清寂的“和敬”指的是待人友善、和睦相处;“清寂”则强调了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噪音的远离。
在品茶的过程中,和敬清寂的原则鼓励着茶艺师和品茶者保持内心的平和、专注和敬重。
2. 闲云野鹤闲云野鹤是中国茶道中常用的一个词语,形容茶席上宾主随性而自由的氛围。
闲云野鹤充满了自然和通透的特点,注重个人的情趣和品味。
在闲云野鹤的茶席上,茶艺师倾注心力于茶艺表演,而品茶者则可以随意享受茶水和品味茶的滋味,舒展身心。
3. 心平气和心平气和是中国茶道的一种心境和修养状态,意味着在茶道过程中保持冷静和平和的态度。
心平气和不仅要求茶艺师端庄稳定,亲切待客,还要求品茶者在品味茶水时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平衡。
心平气和的心境可以带给人们一份宁静和满足,让人在茶道中得到内心的治愈和释放。
4. 悠然自得悠然自得是中国茶道所追求的心境,表示在品茶时能够自然、从容地享受茶的美味和香气。
无论是茶艺师还是品茶者,都应该放松身心,抛开烦恼,投身于茶道的世界中。
悠然自得的心态可以让人们沉浸在茶的世界中,感受到自然和宁静的力量。
总结:中国茶道的四字名称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和敬清寂、闲云野鹤、心平气和、悠然自得都是中国茶道所追求的美好心境和状态。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名词,茶道可以成为一种独特而优雅的仪式,让人们在享受茶的过程中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历久弥新的愉悦。
茶道的魅力不仅在于茶的味道,更在于茶席上的心灵对话和内心的沉淀。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茶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茶道的价值和魅力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国茶道精神俭德
中国茶道精神俭德中国茶道精神——俭德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茶道的核心价值便是“精神俭德”,即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详。
本文将从茶道的起源、茶道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茶道精神的内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茶道的起源中国茶道可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原地区。
茶道的起源与中国人对茶叶的采摘与烹制有关。
最初,茶叶被视为一种药草,用于治疗疾病。
后来,茶叶的药用价值逐渐被赞赏,人们开始享受饮用茶叶的乐趣。
茶道由此产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茶道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茶文化的独特氛围与茶具的精致工艺。
二、茶道的传承与发展经过历史的变迁,茶道在中国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四大茶道流派,分别是“吴”、“湘”、“徽”和“川”。
这些流派各具特色,体现了地域文化与民俗习惯的差异。
茶道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批又一批茶道艺术家和茶文化爱好者的努力。
茶道学院的建立和茶道大师的培养,为茶道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茶道的发展也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
茶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需要与时俱进,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茶道的现代化发展包括推广茶文化、茶旅融合、茶艺表演和茶产品创新等方面。
它通过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茶道的魅力。
三、茶道精神的内涵茶道精神的核心是“精神俭德”,即在俭朴的生活方式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茶道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此外,茶道还强调“礼”和“和”。
茶道注重礼仪的讲究,从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
茶道也强调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茶道精神对现代人们的启示意义重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内心的平和与安静。
茶道精神提醒人们要从繁杂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心的宁静。
茶道中的“与茗为伴,与心相应”意味着心与茶的对话,从而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族茶道”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背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潮闽功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
“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
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姬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
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
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
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
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
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茶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
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茶”,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
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
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
于茶艺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
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
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
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了功劳。
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
《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
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
清饮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
作者壶居士显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呱呱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
《天门县志·陆羽传》载: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
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11岁逃离寺院,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艺,有所成。
28岁后交了个和尚朋友,就是诗人皎然,又称“释皎然”、“僧皎然”,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
陆羽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780年)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历。
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
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
这三条是经验之谈。
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士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
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
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
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
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
”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
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宜兴阳羡茶在汉朝就有种植,唐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饮有陆羽出席,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身价百倍。
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
一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是一位佛教徒创制的。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
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
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
”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评。
其中又以“大红袍”为佳。
传说崇安县令久病不愈,和尚献武夷山茶,这位县官饮此茶后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
为感激此茶济世活人之德,县官亲攀茶崖,把一件大红袍披于茶树之上,故此茶以“大红袍”名之。
不论此说是否合情理,武夷茶与佛门有缘则是真实无伪的。
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
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
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列。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始。
每岁贡18斤。
谷雨前知县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尖。
”此茶仍由僧人种植。
黄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极品,《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
”云雾茶就是今之黄山毛峰。
桂平西山茶初产于西山观音岩下。
惠明茶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
别说产于中国的茶,就是日本的茶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并成世界重要产茶国之一。
“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
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气;行于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
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
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历史活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诸国,一借此打开外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
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年),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筹码。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
史书记载,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
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诈七年八家与夏议和,宋封元是为夏国王,并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绸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
”宋朝国人将茶贡给朝廷,朝廷又将它贡给西夏,以取悦强敌。
茶负载的不是友谊,而是对强权的屈服。
在我国清代,官场钦荣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
在隆重场合。
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
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
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
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茶作为有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挖门子搭桥铺路也靠它。
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为官为僚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参考’看半天”。
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
在广州,“请吃早茶”是商业谈判的同义语。
一盅两件,双方边饮边谈。
隔着两缕袅袅升腾的水气打开了“商战”,看货叫板,讨价还价,暗中算计,价格厮杀,终于拍板成交,将茶一饮而尽,双方大快朵颐。
没茶,这场商战便无色彩,便无诗意。
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纵商战败北,但那茶香仍难让人忘怀。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
江湖各帮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着“摆场子”打个高低,而多少讲点江湖义气,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物出面调停仲裁,地点多在茶馆,名叫“吃讲茶”。
这不为错,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导和”一说。
茶道进入社区,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社区文化一大特色。
如城市的茶馆就很世俗,《清稗类钞》记载: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
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闲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忏也。
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民国年间的北京茶馆融饮食、娱乐为一体,卖茶水兼供茶点,还有评书茶馆,说的多是《包公案》、《雍正剑侠图》、《三侠剑》等,顾客过茶病又过书痛;有京剧茶社,唱戏者有专业演员也有下海票友,过茶瘾又过戏瘾;有艺茶社,看杂耍,听相声、单弦,品品茶,乐一乐,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