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垂线(1)

合集下载

5.1.2垂线ppt课件(一)

5.1.2垂线ppt课件(一)

2 E D
练习:如图 ,已知AB. CD相交于O, OE⊥CD
于O,∠AOC=36°,则∠BOE= 54° (A)36° (B) 64° 。
(C)144°
(D) 54°
D O
A C
B
E
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①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 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②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 l 的垂线,这样的垂 线能画出几条? ③经过直线l 外一点B画 l 的垂线,这样的 垂线能画出几条?
C A
B O
D
几何语言
已知AB.CD相交于点O,
1)∵ ∠AOC﹦90°(已知) AB⊥CD (垂直的定义) ∴__________
3.垂直的书写形式:
反之,若直线AB与CD垂直, 垂足为O,那么,∠AOC=90°
C
A
几何语言
∵AB⊥CD(已知)
∠ COB ﹦ 90 ° ( 垂直的定义 ) ∴______________
条直线与已 知直线垂直.
B
4 5 6 7 8 9 10
l
0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3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4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1 2 3 11 Cm
问题3:过已知直线 l 和l上(或外)的一点 A ,作l的垂线,可以作几条?
复习回顾
1.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则对 顶角有___对, 分别是___。∠AOB的 邻补角有___个,分别是_____。
A
C
2.如上图:若∠1=1200, 求∠2,∠3,∠4的度数

2

5.1.2 垂 线(1)

5.1.2 垂 线(1)

5.1.2垂线第课时1.知道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理解垂线的概念.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通过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重点】垂线的定义,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难点】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准备】相交线模型、三角尺、量角器.【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硬纸条、图钉.导入一:出示意大利比萨斜塔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世界著名的建筑吗?对!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那么这个斜塔倾斜多少度呢?如图所示,直线AB可以看成地平面,射线OC可以看成塔身所在的直线.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我们要学习的垂线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更能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导入二:(学生事先准备宽约为1 cm,长约为20 cm的两张硬纸条,图钉一个)课堂操作:学生用图钉在中间把两张纸条订在一起,提示学生可以把两张纸条看作是两条直线,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直线AB与CD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可以说明直线AB,CD相交于点O.【思考】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能否相等?[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相交线所成的角,为理解垂直的定义做认知准备,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进入新的知识学习.导入三: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90°,求其他三个角.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练习本上书写解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问题,并且能否较规范地写出解答过程.然后学生口述过程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一是复习上节课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二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一、探究垂线的概念思路一利用相交线模型引入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教师出示相交线模型,如图(1)所示,固定其中一个木条a,转动另一个木条b,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交角∠α在不停地变化,这一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它们的交角等于90°的情况,这时我们说a与b互相垂直,这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记作a⊥b,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2)所示,可记作:AB⊥CD,垂足为O.推理过程如下:因为∠AOC=90°(已知),所以AB⊥CD(垂直定义).[设计意图]通过模型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使学生对垂直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引入相关的概念.同时通过教师对图形的描述,使学生逐步学习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语句.[知识拓展](1)垂直是相交线中一种特殊形式,当垂直时,这个公共点即为垂足.(2)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与直线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3)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可知: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成的四个角都为直角;反之,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的任意一个角等于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感受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实例.【思考】生活中有许多垂直的例子,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教师出示图片:(提示学生观察铁轨和枕木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从中观察相互垂直的直线,然后举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感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图形,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加深对垂线的理解与掌握.3.例题讲解(自设).如图所示,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6°,则∠2等于()A.30°B.34°C.45°D.56°〔解析〕∠1和∠2既不是对顶角也不是邻补角,这就需要根据给出的∠1的度数和相关位置进行思考.根据已知条件,把CO⊥AB转化为∠AOC=∠COB=90°是关键.发现∠AOD,∠DOB分别是∠2的邻补角和对顶角后,问题即可解决.方法1:因为CO⊥AB,所以∠COB=90°,所以∠DOB=90°-∠1=90°-56°=34°.所以∠2=∠DOB=34°(对顶角相等).方法2:因为CO⊥AB,所以∠COB=90°,所以∠AOD=90°+∠1=90°+56°=146°.所以∠2=180°-146°=34°(邻补角互补).故选B.[设计意图]角度计算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利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二1.实验探究.教师自制教具,将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如图所示),固定其中一根木条a,转动木条b,请学生观察:问题:在木条b的转动过程中,哪个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师生活动:学生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借机和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师追问(1):当a与b所成角α为90°时,其余各角分别为多少度?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a与b所成角α为90°时,其余各角都为90°,是木条相交中最特殊的一种情况.教师追问(2):这时木条a与b有何位置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小学已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此时木条a与b互相垂直.[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垂直概念的认识.2.变换角度,认识垂直.仔细观察下图,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4个角中,有一个角为90°,可以得出这两条直线有何位置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并归纳概括出垂直的定义.教师补充指出垂线和垂足的概念,并给出垂直的符号表示.教师追问(1):如图所示,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垂直的定义呢?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独立完成用符号语言表示垂直的定义,教师点拨,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如图所示,若AB和CD相交,且∠1=90°,则直线AB和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 垂直于CD”.如果垂足是O,记作“AB⊥CD,垂足为O”.一般地,垂直在图中用“”表示,在推理计算的过程中用“⊥”表示.教师追问(2):如何判定两条射线互相垂直?两条线段呢?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做总结,提醒学生注意:两条线段垂直、两条射线垂直、射线与直线垂直、线段与射线垂直、线段与直线垂直,都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可知: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为直角;反之,若两条直线的交角为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如图所示,这个推理过程可以写成:因为AB⊥CD(已知),所以∠AOC=∠COB=∠BOD=∠AOD=90°(垂直的定义);反之,因为∠AOC=90°(已知),所以AB⊥CD.[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并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培养学生表达几何图形的能力.教师追问(3):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与垂直有关的实例吗?[设计意图]学生列举身边的实物,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直线的垂直关系,将新知识应用到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感知中,有利于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画法点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用直角三角板来画,具体步骤为:(1)贴: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贴在已知直线上;(2)过:使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3)画:沿已知点所在直角边画出所求的直线.如图所示,图(1)是点在直线l上,图(2)是点在直线l外.两直线垂直的概念中的核心内容是直角,所以在画垂线时这个直角的位置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画错了位置,已知直线的垂线也就画错了.在画垂线时要注意让直角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而另一边要过已知点(即过此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在画垂线时要注意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时,这两条直线才是垂直的.另外要画的已知直线的垂线是一条直线,千万不要画成线段或射线.提示:(1)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2)过一点包括两种情况:①点在直线外;②点在直线上.活动方式: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然后找学生回答讨论的结果,并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讨论、探究,找到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加深印象.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两种情况.(补充)如图(1)所示,在三角形ABC中,∠BCA为钝角.(1)画出过点C且与线段BA垂直的直线;(2)画出过点A且与线段BC垂直的直线.〔解析〕利用三角尺的直角正确画出图形,注意垂足的位置.(1)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在线段AB 上.(2)因为∠BCA是钝角,过点A画BC的垂线时,垂足在BC的延长线上.解:(1)过点C画AB的垂线,交AB于D,CD就是所求,如图(2)所示.(2)过点A画BC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E点,AE就是要求的垂线,如图(2)所示.[知识拓展](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上一点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出一条.(2)经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射线的反向延长线或线段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3)画垂线时是实线,此时如需延长线段或反向延长射线,要用虚线延长或反向延长.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垂线的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性”,“只有”指“唯一性”.(3)“过一点”中的“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A.1B.2C.3D.4解析:两角相等指的是数量关系上的相等,对顶角是特殊位置关系的相等的角,故①错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故②正确;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故③正确;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④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3.故选C.2.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有()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相邻的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对顶角的和为180°.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是定义,能判断;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四个角都是直角,能判断;③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相邻的角相等,根据邻补角的定义能求出这两个角都是直角,能判断;④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对顶角的和为180°,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这两个角都是直角,能判断.所以四个条件都能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选A.3.如图所示,过P点,画出射线OA,OB的垂线.解析:图(1)的P点在射线OA,OB之外,图(2)的P点在射线OA之外,在射线OB之上.图(2)过点P作射线OA的垂线时,要注意垂足在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上,需要用虚线表示延长线.解: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OF⊥AB,∠BOD=25°,求∠AOE和∠DOF的度数.解:因为OE⊥CD,OF⊥AB,∠BOD=25°,所以∠AOE=90°-25°=65°,∠DOF=90°+25°=115°.第1课时1.探究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例12.垂线的画法和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例2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5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8页习题5.1第3,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已知点O在直线AB上,CO⊥DO于点O,若∠1=145°,则∠3的度数为()A.35°B.45°C.55°D.65°2.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①有三个角都相等;②有一对对顶角互补;③有一个角是直角;④有一对邻补角相等.其中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和AB同在一个平面,且和AB垂直的边有()A.1条B.2条C.3条D.4条4.如图所示,已知AB,CD相交于O,OE⊥CD于O,∠AOC=30°,则∠BOE等于()A.30°B.60°C.120°D.130°【能力提升】5.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OE,OF平分∠AOE,∠COF=34°,求∠BOD的度数.6.如图所示,已知OC⊥AB于O,∠AOD∶∠COD=1∶2.(1)若OE平分∠BOC,求∠DOE的度数;(2)若∠AOE的度数比∠COE的度数的3倍多30°,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7.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40°,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在直线AB上方画射线OE,使OE⊥AB;(2)分别在射线OA,OE上截取线段OM,ON,使OM=ON,连接MN;(3)画∠AOD的平分线OF,交MN于点F;(4)直接写出∠COF和∠EOF的度数:∠COF=度,∠EOF=度.【拓展探究】8.(1)在图(1)中以P为顶点画∠P,使∠P的两边分别和∠1的两边垂直;(2)量一量图(1)中∠P和∠1的度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3)同样在图(2)和图(3)中以P为顶点作∠P,使∠P的两边分别和∠1的两边垂直,分别写出图(2)和图(3)中∠P和∠1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要求写出理由).图2:,图3:;(4)由上述三种情形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垂直,那么这两个角.(不要求写出理由)【答案与解析】1.C(解析:因为∠1=145°,所以∠2=180°-145°=35°,因为CO⊥DO,所以∠COD=90°,所以∠3=90°-∠2=90°-35°=55°.故选C.)2.D(解析:根据垂直的定义:两直线的交角为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进行分析即可.)3.D(解析: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即每一个角都为90°,所以与AB垂直的边有4条.故选D.)4.C(解析:因为OE⊥CD,所以∠EOD=90°,因为∠AOC=30°,所以∠BOD=∠AOC=30°,所以∠BOE=∠EOD+∠BOD=90°+30°=120°.故选C.)5.解:因为CO⊥OE,所以∠COE=90°.因为∠COF=34°,所以∠EOF=90-34°=56°.又因为OF平分∠AOE,所以∠AOF=∠EOF=56°.因为∠COF=34°,所以∠AOC=56°-34°=22°.则∠BOD=∠AOC=22°.6.解:(1)因为OC⊥AB于O,所以∠AOC=∠BOC=90°.因为∠AOC=90°,∠AOD∶∠COD=1∶2,所以∠DOC=60°.因为OE平分∠BOC,∠BOC=90°,所以∠COE=45°,∠DOE=∠DOC+∠COE=60°+45°=105°. (2)OD⊥OE.理由如下:OC⊥AB于O,所以∠AOC=∠BOC=90°.因为∠AOC=90°,∠AOD∶∠COD=1∶2,所以∠DOC=60°,因为∠AOE-∠COE=2∠COE+30°,且∠AOE-∠COE=90°,所以2∠COE+30°=90°,所以∠COE=30°.因为∠DOE=∠DOC+∠COE=60°+30°=90°,所以OD⊥OE.7.解:(1)如图所示的射线OE. (2)如图所示的ON,OM,线段MN. (3)如图所示的OF平分∠AOD,交MN于点F. (4)110208.解:(1)如图(1)所示. (2)∠P+∠1=180°(3)如图(2)(3)所示. ∠P=∠1∠APB+∠1=180°(4)相等或互补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通过学生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归纳的少,教师说明的多,没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2)在学习画垂线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画的不够规范,教师在指导上不够到位.对于知识的形成,教师要充分让学生探索、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问题,然后充分发挥集体的合力,取长补短,逐步完善,教师再给以适当的点拨,形成结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要注意画图的指导,一要注意规范,二要注意对知识的分析与强化,使学生对垂线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点评.。

人教初中数学七下 5.1.2 垂线(第1课时)课件 【经典初中数学课件】

人教初中数学七下 5.1.2 垂线(第1课时)课件 【经典初中数学课件】

②性质:∵ AB⊥CD (已知) ∴ ∠AOD=90° (垂直的定义)
(∠AOC=∠BOC=∠BOD=90° )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例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于 O, ∠AOE:∠COE=1:3,求∠BOD的度数。
解:∵OE⊥CD ∴ ∠COE=90°
E
A
D
又∵∠AOE:∠COE=1:3
请 风景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思 考

x=1
x= 2
x=6
y=6 y=5

y=1
方程x+y=7的解集
x=6 x=7 y=1 y=3

x= 5 y= -1
方程2x-y=11的解集
x=1
x= 2
y=6
y=5

方程x+y=7的解集
x=6 x= 7 x= 5
y=1
y= 3

y= -1
方程2x-y=11的解集
求a的值. a=7
2. 已知
x=2 y=b
是方程2x+3y=13的一个解,
求b的值. b=3
水天 一色
3. 你能写出以
x 1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
y3
你还能写出两个以 x 1 为解得二元一次
方程组吗?
y3
4、二元一次方程 x2y 8 的正整数解.
破茧成蝶
1、已知方2程xa3 3y 4 是二元一次方程, a的求值?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 b 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 b
b
bb
当α =90°时,a与b垂直.
α )α

广东省珠海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教案(1) 新人教版

广东省珠海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教案(1) 新人教版

《5.1.2 垂线(1)》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垂直等有关概念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 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一定都了解,这可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 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bb a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应学生明白: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3.师生共同给出垂直定义.师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 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4.垂直的表示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 垂足为O”,则记为AB⊥CD,垂足为O ,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O DCBA5.简单应用(1)学生观察课本P6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 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1)已知直线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待学生上黑板画出L 的垂线后,教师追问学生:还能画出L的垂线吗?能画几条?通过师生交流, 使学生明确直线L 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教师再问: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在学生道出: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并且动手画出图形.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从中你又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所得两条结论合并成一条,并板书: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变式训练,巩固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如图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画射线MN的垂线,Q为垂足;(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AB延长线于Q点.PM A NPBPBA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 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三、小结本节学习了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得出垂线一条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四、作业1.课本P7练习,P9.3,4,5,9.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 )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为垂直.( )二、填空题.1.如图1,OA⊥OB,OD⊥OC,O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1)ODC BA (2)O DCBAE(3)O D CBA2.如图2,AO⊥BO,O 为垂足,直线CD 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 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已知钝角∠AOB,点D 在射线OB 上. (1)画直线DE⊥OB;(2)画直线DF⊥OA,垂足为F.2.已知:如图,直线AB,垂线OC 交于点O,OD 平分∠BOC,OE 平分∠AOC.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E ODC BA3.你能用折纸方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作业答案:一、1.× 2.∨ 3.∨二、1.145° 2.60° 3. 互相垂直 三、1.略 2.互相垂直 3.可以.将已知直线折叠使折线过这个已知点,那么这条折线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因为折线把平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所以每个角为90°.5.1.2垂线(第2课时)垂线(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5.1.2垂线正式版(1)

5.1.2垂线正式版(1)

BD 的长度
的长度.
BD .的距离.
B
E
AD
C
AO
B
∴ ∠DOB=40°(互余的定义)
C
F
∴ ∠AOC= ∠DOB=40°(对顶角相等)
又∵OB平分∠DOF ∴ ∠BOF= ∠DOB=40°(角平分线定义)
∴ ∠EOF= ∠EOB+ ∠BOF=90°+40°=130°
∴ ∠COF=∠COD-∠DOF=180°-80°=100°
(邻补角定义)
1.垂线的画法:
D
∴ ∠ EOD= ∠ EOB+ ∠ BOD
=90 °+55 °=145 °
例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
O,OB平分∠ DOF,∠DOE=50°,求∠AOC、
∠ EOF、 ∠ COF的度数. E
解: ∵ AB⊥OE (已知)
D
∴ ∠EOB=90°(垂直的定义)
∵ ∠DOE= 50° (已知)
A
B
B
练习
1、如图,分别过A、B、C 作BC、AC、AB的垂线。
A
解:如图、AD⊥BC于D、 BE⊥AC于E、CF⊥AB于F
2、如图,过P分别作OA、
OB的垂线。
O
解:如图、PM⊥OA于M、 PN⊥OB于N
B F
CE D MA
P
NB
3、下面四种判定两条直线的垂直的方法,正确
的有( A )个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 ∠AOD=90° (垂直的定义)
应用垂直的定义:∠AOC=∠BOC=∠BOD=90°
二、例题
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AB,∠1=55°,求∠EOD的度数.

5.1.2垂线(1) 任晓丽

5.1.2垂线(1)  任晓丽

2、判断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
(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 ) (3)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3、填空题. (1)如图 1,OA⊥ OB,OD⊥ OC,O 为垂足,若∠ AOC=35° ,则∠ BOD=________. (2)如图 3,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若∠ EOD=40° BOC=130° ,∠ ,那么射线 OE 与 直线 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图1 图2 C 【定义】当两条直线 AB、CD 所构成的四个角有一个角为_____时,直线 AB、CD 互相垂直。 用几何语言记作“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交点 O 叫做_______。 我们把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_。 注:垂线的定义有以下两种含义: A A C 1 D C B (1) ∵ AB⊥ CD ∴ ___________(垂线的定义) 1 B D
襄阳市樊城区
上课时间:
中七年级数学学科课堂导学案
年 月 日 星期:



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5.1.2 垂线(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评 (新授课)
主备人:任晓丽
复备人:
学习目标: 1、通过继续研究两条直线相交认识垂直和垂线,知道垂直是直线相交中的特殊位置关系并能用符号表示; 2、在探究中我将学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并归纳出垂线的基本性质; 3、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倾听他人意见。 一、明确目标( (在教师的设疑、创景下,学生解读学习目标,从而基本明晰 活动 2:过直线 AB 上一点 P,求作直线 CD,使得 AB⊥CD,这样的垂线有_______条。 学习任务。 ) 活动 3:过直线 AB 外一点 P,求作直线 CD,使得 AB⊥CD,这样的垂线有_______条。 P 如图,若两条直线的夹角∠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 D P ∠4=_______ P P A B A B P B O A 由 2,3 我们可归纳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 P C 二、思考探究(阅读课本 P3-5)回答问题: .. 已知直线垂直。 . 1.垂直、垂线定义 3.练一练:P5 练习 ) 如图 1,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现我们将直线 CD 绕着点 O 旋转,当∠BOD 为_____时(如图 2) ,其他三个角也都为_______. D D A .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一课时) 教案

5.1 相交线5.1.2 垂线(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2.理解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难点: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课前准备相交线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四个角,这四个角会产生4对邻补角和2对对顶角.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定义吗?学生回答,老师纠正.教师: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的特殊关系?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5.1.2垂线(第一课时))导入二:教师: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相邻的两边,黑板面相邻的两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垂直”这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垂直”,对于“垂直”的知识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今天,我们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垂直”.(板书课题:5.1.2垂线(第一课时))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引出垂直,通过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探究点一:认识垂线和垂直教师:拿出相交线模型,如图1,演示模型,提问学生: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什么量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当b 的位置变化时,a,b 所形成的四个夹角的度数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在b 转动的过程中,当a ,b 所形成的夹角∠α=90°时(如图2所示),木条a 与b 所形成的其他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图2学生:另外三个角也是90°.教师: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即∠α=90°时,我们就说a 与b 互相垂直.我们身边存在大量的形如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实例,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学生发言,教师肯定.教师追问:根据前面的活动,你们能说出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得出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教师总结并板书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教师强调:“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是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必定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那么它们必定“互相垂直”.设计意图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所形成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需要由“邻补角和为180°”“对顶角相等”得出.相交线模型的演示与有关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对垂直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垂直的理解.教师:许多几何图形都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例如,角用“∠”表示,三角形用“△”表示等等,垂直也有它自己的符号.教师:垂直用符号“⊥”表示,如图3所示,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 ,就可记为“AB ⊥CD ,垂足为O ”.(教师板书)图3教师:根据垂直的定义,结合图3,当AB⊥CD时,∠AOD是多少度?学生:∠AOD=90°.教师:我们如何用几何推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结论.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引导并板书:因为AB⊥CD,所以∠AOC=90°(垂直的定义).教师:把这个推理倒过来,当∠AOC=90°,直线AB,CD具备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学生:垂直.教师:如何用几何推理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因为∠AOC =90°,所以AB⊥CD(垂直的定义).设计意图教学中在明确给出垂直的定义后,借助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让学生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不同角度来认识垂直,实现了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感.探究点二:垂线的画法及性质教师:根据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要想画垂线,必须有直角,我们的学习用具中有存在直角的吗?学生:三角尺、量角器中存在直角.教师:现在我们就开始研究用三角尺和直尺或者量角器画垂线的方法,出示课本探究.如图4所示.(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1) (2)图4学生独立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面填空和思考:1.垂线的画法:第一步:靠,即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第二步:过,即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过;第三步:画,即画出垂线.2.(1)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能画条.(2)经过直线上一点能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经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组织两名学生用三角尺演示第(2)(3)问,并展示上述填空.教师:如果把(2)(3)两条结论合并在一起,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表达.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得出垂线的性质并板书.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垂线的性质外,还应让学生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掌握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它是几何作图中的一种常用的基本作图,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虽然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垂线的作法,但要在各种情境中熟练作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过已知点作线段的垂线.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来感受、体会、总结、训练垂线的作法,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演示总结用三角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一靠,即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已知直线也就是与已知直线重合;二过,即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点;三画,即画出垂线.使学生能够顺利突破难点.新知应用例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1)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若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4)过一点可以任意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师生活动教师读题,学生抢答.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由角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强化对垂直概念的理解..或线段AB的垂线.图5师生活动找三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动手画图,画完之后请同学们点评.(1) (2) (3)图6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熟练作图,通过此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感受、体会、总结、训练在各种条件下垂线的作法.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C2.B3.D4.B5.C6.D7. 垂直 AB ⊥CD DOB BOC COA 8.30° 9.解:OD ⊥OE.理由:∵ OD 平分∠BOC ,∴ ∠COD =12∠BOC.∵ OE 平分∠AOC ,∴ ∠COE =12∠AOC. ∴ ∠EOD =∠COD+∠COE=12(∠BOC+∠AOC)=12×180°=90°,即OD ⊥OE.10.解:(1)∠AOD =120°.(2)∠AOD =110°.(3)猜想∠AOD 与∠BOC 互补.理由如下:如题图①,∵ ∠AOD =∠AOC+∠COD =∠AOC+90°,∠BOC =∠AOB-∠AOC =90°-∠AOC ,所以∠AOD+∠BOC =180°,即∠AOD 与∠BOC 互补.(见导学案“课后提升”)参考答案1.解:∵ OE 平分∠BOD ,∴ ∠DOE =∠BOE. ∵ ∠AOD ∶∠DOE =4∶1,∴ ∠AOD ∶∠DOE ∶∠BOE =4∶1∶1.又∵ ∠AOB =180°,∴ ∠DOE =∠BOE =180°×16=30°,∴ ∠COB =∠COD-∠DOE-∠BOE =180°-30°-30°=120°. 又∵ OF 平分∠COB ,∴ ∠COF =∠BOF =12∠COB =60°,∴ ∠AOF =∠AOB-∠BOF =180°-60°=120°. (此题解法多种,只提供一种)2.解:有可能有三个或两个或一个.如图7所示.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线以及垂足的概念和垂线的一条性质.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射线、线段的垂线.3.要关注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布置作业教材第8页习题5.1第3,4,5题板书设计。

5.1.2垂线(1)

5.1.2垂线(1)

5.1.2 垂线(第一课时)【概念】1.如图,当∠AOC=90°时,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 交点O叫做垂足。

读作AB垂直于CD。

其中,直线AB(或CD)叫做直线CD(AB)的垂线。

2.画垂线的基本方法:一贴: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贴住已知直线;二靠;另一条直角边靠住已知点三画:按要求画垂线3.在同一个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典型例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当︒∠90AOC时,∠BOD=________°,=∠BOC=________°直线AB、CD的位置是_________关系,记作____________。

2.如图,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1=30°,则∠1=___________°,∠COA=___________°3.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请过点P画出线段AB的垂线PN。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若AB⊥CD,则∠AOC=∠BOC=∠BOD=∠AOD=_________°;(垂直的定义)(2)若∠AOC=90°,则AB⊥_______。

(垂直的定义)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COE=55°,则∠BOD的度数是()A.40°B.45°C.30°D.35°6.已知,如图,(1)在图①中过点P画直线AB的垂线PN,垂足为N;(2)在图①中过点P画AP的垂线MP,交AB于M;(3)在图②中过点P画PC⊥AB,垂足为C.图①图②7.如图,已知直线MN和PQ互相垂直,O是垂足,RS是过O点的直线,∠1=50°则∠1=()A.50°B.40°C.60°D.以上都不对8.如图,AB⊥CD与点B,BE是∠ABD的平分线,则∠CRE的度数为___________。

5.1.2垂线(1)

5.1.2垂线(1)

过点A、B分别可以做直线a的几条垂线呢?
垂线的画法
问题: 怎么样画垂线?
1.垂线的画法:
工具:直尺、三角板 如图,已知直线 l,作l的垂线。 问题: 这样画l的 垂线可以 画几条? 无数条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A l
1放、 2靠、 3画线、
O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C
A
2O ( 1 ( )) 3 4
B D
练习2:
如图,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
若∠1=35°, ∠2=55°,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
是 OE⊥AB .
C
联想数学
A
1
O

2 D
切记:要证垂直必先想到直角(90°)
E
二、例题
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AB,∠1=55°,求∠EOD的度数.
F
C D M A P
B
E
解:如图、直线AD⊥BC于D、 A 直线BE⊥AC于E、直线 CF⊥AB于F
2、如图,过P作直线 PM⊥OA,垂足为点M. O 过P作线段PN⊥OB于N点. 解:如图、直线PM⊥OA 于M、线段PN⊥OB于N
N
B
一个重要的基本图形
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 OC是射线,OE平分 ∠AOC, OF平分∠BOC,试确定OE与OF的位 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O 2
D
C
小结:
1、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 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2、垂线的画法
一、放;二、靠;三、移;四、画

5.1.2垂线(课时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5.1.2垂线(课时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课中探究
【问题2】
1.如图,已知直线l,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直线l的垂线, 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中探究
【问题2】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课中探究
【问题2】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通过2.3两题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尝试应用
3.如图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画射线AM的垂线,Q为垂足;
(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
(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段AB的延长线于Q点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预习时的疑难问题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3.你认为本节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Biblioteka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垂线
5.1.2
第1课时
创设情景
情境引入
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
边, 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这些线有什么位
置关系呢?
课中探究
【问题1】
演示模型 , 观察思考 : 固定木条 a, 转
动木条b,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
成的角 α 是如何变化的 ? 其中会有 特殊情况出现吗?
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α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α是
______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它的邻补角,对顶
角都是________,即a.b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
课中探究
【结论】
垂直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为 ∵AB⊥CD ∴∠AOC=∠COB=∠BOD=∠AOD=_____°(垂直的定义) 反之∵∠AOD=______° ∴AB⊥CD(垂直的定义)

5.1.2垂线ppt课件

5.1.2垂线ppt课件

.
25
垂线的画法: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外的一点A ,作l的垂线.
结论:过直线外
A
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
直.
则所画直线AB是经过点A的 直线l的垂线.
l B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A 垂 线 段
C
B
D
注 意: 点A到直线CD的距离是 垂线段AB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AB。
.
46
拓展应用
如图:要把水渠中的水引到水池C中,在渠岸的什么地方开沟,水沟的长度才能 最短? 请画出图来,并说明理由。
垂线段最短
C
.
47
三、知识应用 1、如图,点A处是一座小屋,BC是一条公路,一人在O处。
A
P
B C
.
51
三、知识应用
5 .文峰学校第六届运动会上,701班一名运动员第五跳打破了年级记录。 如图A、B为这一跳的脚印落点,起跳线为CD。请画图说明如何测量他的 成绩。
C ┓
F D
A •
E• B
解:过脚印B的后跟E作 EF⊥CD,垂足为点F。 那么垂线段EF的长度就是这名 运动员跳远的成绩。
你能再举出其他例子吗?
.
8
生活中的垂直
.
9
生活中的垂直
.
10
生活中的垂直
.
11
3.垂直的书写形式:
C
如图,当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AOC=90°
时,AB⊥CD,垂足为O。
A
B
O
几何语言

5.1.2垂线ppt(1)

5.1.2垂线ppt(1)

α )
a
垂直
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一、垂直的定义
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 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 a 们的交点叫垂足。 例如、如图,a、b互相垂 b 直,O叫垂足.a叫b的垂线, O b也叫a的垂线。 从垂直的定义可知, 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 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 一个角是直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A
O
l
1放、 2靠、 3画线、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垂线的画法: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上的一点A ,作l的垂线.
结论:过 直线上的一 点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互 相垂直。
B
则所画直线AB 是过点A的直线l的 垂线.
A
4 5 6 7 8 9 10
能作一条,而且只能作一条. 垂线的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 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 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
1.选择题 过点 P向线段AB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 C ). A B C D
课堂练习
2.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 D ) A.线段上 B.线段的端点上 C.线段的延长线上 D.以上都有可能
如果用一条水平直线a表示水面, 用另一条直线b表示选手入水的方向
b a
b a
水花小
水花大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及其有关概念; 2.会用三角板、直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 的垂线; 3.掌握垂线的性质1,并会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b b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 b b 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 当α=90°时, a与b互相垂直.

5.1.2 垂线(1)

5.1.2 垂线(1)
5.1.2 垂线
The perpendicular line
泸州市蓝田中学 罗宏
学习目标
1.从实际问题发现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及垂直
的第一个性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2.通过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 垂线,培养学生画图的基本技能. 3.通过学习垂直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建立初步 的符号感. 4.能初步运用垂直的定义解决有关问题.
垂直的定义
b
a
a
观察 A
观察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
D
C
角中,如果有一个角
O B
等于90°,就说这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
定义的解读
A
2.符号:“⊥”读作“垂直于
D
C
O B

3、垂直在图中的用“ ” 4、正向理解 ∵∠AOD=90 ° ,(已知) ∴AB⊥CD (垂直的定义)
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
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 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 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 5、逆向理解
线,交点叫做垂足.
∵AB⊥CD, (已知) ∴ ∠AOD=90 (垂直的定义) °
生活中的垂直
垂直的性质
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
线能画出几条? A
A
观察
l
观察
l
操作方法:一贴、二靠、三画. 垂直的性质: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3. 如图,过点 A 作 AD ⊥ CB ,垂足为 D 。过点 B 作
BE⊥AC,垂足为E。
运用探究
如图,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 BOC=3 ∠ AOC ,
OC 是∠ AOD 的平分线 . ( 1 )求∠ COD 的度数; (2)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BOC=3∠AOC,

5.1.2 垂 线 (第1课时)

5.1.2 垂 线  (第1课时)

知识拓展
(1)垂直是相交线中一种特殊形式,当垂直时,这个公 共点即为垂足. (2)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 与直线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 直. (3)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可知:若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则所成的四个角都为直角;反之,若两条直线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的任意一个角等于90°,则这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
【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垂直的例子,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例:如图所示,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
CO⊥AB,∠1=56°,则∠2等于 B
A.30° C.45° B.34° D.56°
(
)
〔解析〕∠1和∠2既不是对顶角也不是邻补角,这就需要根据给出的 ∠1的度数和相关位置进行思考.根据已知条件,把CO⊥AB转化为 ∠AOC=∠COB=90°是关键.发现∠AOD,∠DOB分别是∠2的邻补角 和对顶角后,问题即可解决.方法1:因为CO⊥AB,所以∠COB=90°,所 以∠DOB=90°-∠1=90°-56°=34°.所以∠2=∠DOB=34°(对顶角 相等).方法2:因为CO⊥AB,所以∠COB=90°,所以 ∠AOD=90°+∠1=90°+56°=146°.所以∠2=180°-146°=34°(邻 补角互补).
(3)画垂线时是实线,此时如需延长线段或反向延长射 线,要用虚线延长或反向延长.
课堂小结
1.垂线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 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课堂小结
2.垂线的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垂直.
七年级数学· 下 新课标[人]
第五章

5.1.2垂线(第一课时)1

5.1.2垂线(第一课时)1

命好题是检测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课上的好的老师不见得能命好题。

因为命题能力必须是在学习、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具有并不断提高的。

命好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比较大的能力提升过程。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现代教育评价旨在建立一个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现代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评价,不仅仅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关注过程和方法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技能等方面以及学科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为了较好地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1、注重对学生学科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二、学业评价的测试题设计与编排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在小学学业评价的测试题的设计与编排中,必须符合测试的目标和要求,满足导向性、科学性、全面性和适应性原则。

要做到:1、命题的内容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2、测试题涉及的知识结构合理;3、测试题的难易比例搭配恰当;4、测试题的文字、语言表达、图形、序号、标点符号等要准确无误;5、题型的设计要符合测试的目标和要求。

众所周知,小学学科课程教学主张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并举,因此,学科题型的设计、选择和编排,必须处理好“双基”与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为了区分考生学科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强弱、大小,还应在能力考查的综合程度和深浅层次上做出划分,统筹兼顾,设计好整卷的布局。

无论是整卷还是单题,都应以能力为主线进行题型设计。

三、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将爱心洒向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向“下次我一定能行”方向发展。

命题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一份好的试题绝不是在短时间内生拼硬造出来的,同时,命题的过程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会促使你更加认真地去了解学情和钻研教材。

命题过程也是一个研究过程,你所命的题就是你的研究成果。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被动应对考试的多,主动驾驭考试来改进教学的少。

5.1.2 垂线1

5.1.2 垂线1
上面的图案中那些线互相垂直?

5.1.2

垂 直(1)
七年级 (下)
学习目标:
1.认识并会表示两条直线互 相垂直; 2.会用三角板、量角器、方 格纸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 探索、了解垂线的一些性质。
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课本P.3-4探究上的内容. 思考并完成: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 一个为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____,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___, 它们的交点叫____. 2.怎样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完成4页探究中的问题。 5分钟后,请同学完成类似的习题.
铅垂线和水平线
图中有哪些道路与人民路垂直?

试试看:过人民广场,并与人民路垂直的 道路有几条
经过解放路与青年路的交叉口,与人民路垂直 的道路有几条?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1) 已知直线 a ,画直线 a 的垂线, 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2) 已知直线 a与直线a外一点P, 过点P画直线 a 的垂线 , 这样
如图:⑴若∠AOD=90°, 则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 系是_____,记作 ,点O叫 做 ,其中直线AB叫做直线 CD的 .
A
⑵若直线AB⊥CD,则 ∠AOD=∠ =∠ =∠ = °.
C
O B
D
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样的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a b
两条线段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 所在的直线垂直。
如 : 用三角尺可以这样画
画一画
一落: 二过: 三画: 把三角板一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使三角板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 沿已知点所在边画一直线.
P
.
可以用量角器在白纸上画两条互 相垂直的直线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D
C
B
A
七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导学稿学案
一、课 题 5.1.2 垂线(一) 编写
备课组
二、本课学习目标与任务: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三、知识链接:
1、你知道教室墙角落的几条线两两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吗?
2、石匠师傅用的铅垂是用来检查墙面是否成一条直线,同时也用来检验墙面是否与地面垂直。

首先要知道铅垂的作用,铅垂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总是竖直向下的,而地面时水平的,所以二者垂直的关系。

用铅垂靠近墙角,如果墙和铅垂的线重合或平行,则说明墙与地面是否垂直。

四、自学任务(分层)与方法指导:
1、阅读课本P3---5的内容,回答
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 ,转动木条b , 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 当α 时,a 与b 垂直; 当α 时,a 与b 不垂直,叫斜交. 所以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垂直的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 垂足为O ”,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下图。

4、垂直的推理应用:
(1)∵∠AOD=90°( )
∴AB ⊥CD ( ) (2)∵ AB ⊥CD ( )
∴ ∠AOD=90° ( )
5、垂直的生活应用
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找一找:在你身边,还能发现哪些“垂直”的实例? 6、垂线的画法:
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
(1)已知直线l ,画出直线l 的垂线,能画几条? l
小组内交流,明确:直线l 的垂线有_________条,即存在,但位置有不______性。

(2)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 的垂线位置呢?
在直线l 上取一点A ,过点A 画l 的垂线, 能画几条? 怎么画?
再经过直线l 外一点B 画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怎么画?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与拓展:1、(1)过点P画射线MN的垂线,Q为垂足;
(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
(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AB延长线于Q点.
P
M
A
N
P
B
P
B
A
画完图后,归纳总结:
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 就是画它们所在______的垂线.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
∠1=55°,求∠EOD的度数.
六、自学与合作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及记录
1
E
O
B A
C
D
当堂检测题
1、下列条件中,位置关系为垂直的是()
①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A.线段上
B.线段的端点上
C.线段的延长线上
D.都有可能
4、如图2所示,已知OB⊥OA,直线CD过点O,且∠AOC=30°,
则∠BOD=
5、如图所示,OA⊥OB,OB平分∠MON,,若∠AON=120°,
求∠AOM的度数。

(2)
C
B
D
O
A
N
B
M
O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