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临床分类
感染性
腹 泻 病
非感染性
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
肠炎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 寄生虫性肠炎
喂养不当(饮食性)腹泻 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
过敏性腹泻 消化酶缺乏性腹泻
临床分期
急性腹泻病: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2周≤病程≤2月 慢性腹泻病:病程>2月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易感因素(内因)
绕以红晕,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较大溃 疡。
有低热或高热(体温达38~40℃),牙龈红肿
(牙龈炎),出现流涎、拒食、烦躁、颌下淋巴
结肿大。
病程较长,溃疡10~14天愈合;淋巴结肿大2~ 3周消退。
本病须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 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疱疹 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于舌,但 不累及牙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不肿 大。
【治疗原则】
①重视口腔卫生,勤喝水。 ②局部处理:局部涂锡类散、冰硼散等 中药,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 卡因。 ③对症处理:发热者用退热剂。
三、溃疡性口炎
主要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 起的。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 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 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治疗原则】
1、保持口腔清洁,用 2%碳酸氢钠溶液 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 2、局部用药,可用制霉菌素10万U/次, 加水l~2ml涂患处。
二、疱疹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1~3岁 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可在集体托幼 机构引起小流行。
【临床表现】
口腔粘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泡,
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分泌物,
-、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 感染所致。 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 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3mm小疱疹,溃疡,覆以黄白色分泌物, 边绕红晕、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3周) 病程1~2周 治疗:清洁口腔,温凉饮食,局部喷药 (疱疹净),进食前表麻,退热,抗病毒
7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热,
咽痛;疱疹 位于咽部、软腭,不累及齿 龈、颊粘膜
8
小儿腹泻
• 定义: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系统结构图
2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弱→生理性流涎; 粘膜易受损;淀粉酶少;
食管:漏斗状,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胃食管反流;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 溢奶
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 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幽门痉挛→呕吐;胃 容量小,排空慢,消化功能差
• 2岁以下多见,1岁以内约占半数; 夏秋季发病率高
9
• 病因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10
易感因素 消化功能未能适应生长发育需要,易发
生紊乱; 体液免疫功能差,胃酸灭菌能力弱,正
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失调 人工喂养特殊性
11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1)病毒:80%以上,轮状病毒最常见 2)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霍乱、痢疾 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 等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真菌性肠炎
第一课件网站
24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 粒细胞 大便检查:常规 培养 涂片 血液生化检查:钠 钾 钙 镁 CO2CP 十二指肠液检查
7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热,
咽痛;疱疹 位于咽部、软腭,不累及齿 龈、颊粘膜
8
小儿腹泻
• 定义: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系统结构图
2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弱→生理性流涎; 粘膜易受损;淀粉酶少;
食管:漏斗状,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胃食管反流;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 溢奶
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 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幽门痉挛→呕吐;胃 容量小,排空慢,消化功能差
• 2岁以下多见,1岁以内约占半数; 夏秋季发病率高
9
• 病因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10
易感因素 消化功能未能适应生长发育需要,易发
生紊乱; 体液免疫功能差,胃酸灭菌能力弱,正
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失调 人工喂养特殊性
11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1)病毒:80%以上,轮状病毒最常见 2)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霍乱、痢疾 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 等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真菌性肠炎
第一课件网站
24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 粒细胞 大便检查:常规 培养 涂片 血液生化检查:钠 钾 钙 镁 CO2CP 十二指肠液检查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食物
易感人群
22
引起地方性或流行性胃肠炎和婴儿腹泻病的病原分布
发达国家
欠发达国家
不明原因
轮状病毒
寄生虫 其他细菌
不明原因
轮状病毒
细菌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杯状病毒
大肠杆菌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杯状病毒
From Kapikian AZ, Chanock RM. Rotaviruses. In: Fields Virology 3rd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Raven; 1996:1659.
麻疹
体液总量(细胞外液为主)减少
变形杆菌(Proteus)
轻
重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23% ②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其它
coli,ETEC):粘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引起腹泻。
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 血,脑血栓;
16
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 道菌群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入。
Th1/Th2 Treg cells
IFN-γ
IL-10
or
TT
IL-4
TGF-β
正常菌群:可以调节肠道 先天的和获得性免疫。
17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 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机会高10倍
10%
本身可能形成一个通道或是激活一种潜在的Ca2+激活通道,导致分泌增加。
4% 5%
Sources: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WHO,Genev8a.
儿科护理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ppt课件
肺炎(19%) 腹泻(18%) 疟疾(8%) 新生儿肺炎或脓毒症(10%) 早产(10%) 产时窒息(8%)。
在所有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53%儿童的潜在死亡原因为营养不良。
导致48%儿童死亡的疾病,如肺炎、疟疾、腹泻和麻疹,是可以预防和 治疗的。
WHO全球儿童死因评估报告,Lancet 2005年3月26日
ppt课件 34
肠腔内渗透压
渗透性腹泻
跳转到第一页
分类
按病因
按病程分
按腹泻程度分
ppt课件 35
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急性:<2周 迁延性:2周2月 慢性:>2月
轻度腹泻
重度腹泻
跳转到第一页
临床表现-共同特点
Clinic Manifestation
急性腹泻:病程<2W 轻型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减低、呕吐;便次 增多、性状改变;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数日痊愈;常由饮食因素、肠外感染引起。
(迄今为止最为准确的儿童死亡原因评估报告)
ppt课件 22
跳转到第一页
2002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2004
25%
18%
23%
ppt课件 23
15%
10% 4% 5%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其它
ppt课件 41
跳转到第一页
抗生素诱发肠炎(1)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难辩梭状芽孢杆):
重症高热、频泻,黄绿水样便带伪膜、血, 中毒症状重,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便厌 氧培养及菌株毒力鉴定可助诊。
金葡肠炎:
在所有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53%儿童的潜在死亡原因为营养不良。
导致48%儿童死亡的疾病,如肺炎、疟疾、腹泻和麻疹,是可以预防和 治疗的。
WHO全球儿童死因评估报告,Lancet 2005年3月26日
ppt课件 34
肠腔内渗透压
渗透性腹泻
跳转到第一页
分类
按病因
按病程分
按腹泻程度分
ppt课件 35
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急性:<2周 迁延性:2周2月 慢性:>2月
轻度腹泻
重度腹泻
跳转到第一页
临床表现-共同特点
Clinic Manifestation
急性腹泻:病程<2W 轻型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减低、呕吐;便次 增多、性状改变;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数日痊愈;常由饮食因素、肠外感染引起。
(迄今为止最为准确的儿童死亡原因评估报告)
ppt课件 22
跳转到第一页
2002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2004
25%
18%
23%
ppt课件 23
15%
10% 4% 5%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其它
ppt课件 41
跳转到第一页
抗生素诱发肠炎(1)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难辩梭状芽孢杆):
重症高热、频泻,黄绿水样便带伪膜、血, 中毒症状重,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便厌 氧培养及菌株毒力鉴定可助诊。
金葡肠炎: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PPT
脱水
–脱水的程度 –脱水的性质
低钾血症 低血钙与低血镁 代谢性酸中毒
非电解质溶液
–5%葡萄糖溶液(等渗液)和10%葡萄糖溶液 (高渗液)
进入体内后,不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可认为是无 张力溶液
输注目的:供给水分及部分能量,预防酮症;高 渗溶液有利尿和脱水作用。
电解质溶液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等张液
二、按严重程度分类 轻型: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重型 :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
紊乱,全身中毒症状
三、按发病机制分类
侵袭性(渗出性)腹泻
(invasive diarrhea)
分泌性(肠毒素性)腹泻
(secretory diarrhea)
渗透性(吸收障碍性)腹泻
(osmotic diarrhea)
体液电解质的组成
细胞外液:Na+ 、 Cl-,HCO3 – 细胞内液K + 、Mg 2+ 、HPO4 2-、蛋白质 Protein
水代谢的特点
–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不显性失水多 (为成人2倍)。婴儿每日水交换量为细 胞外液量的1/2,成人仅为1/7。
– 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小儿肾脏的浓缩和 稀释功能不成熟。
–碱性溶液
1.87%乳酸钠溶液:等张液
–成分:1份(11.2%乳酸钠溶液)+5份(葡萄糖溶液)
1.4%碳酸氢钠溶液:等张液
–成分:1份(5%碳酸氢钠溶液)+2.5份(葡萄糖溶液)
–10%氯化钾溶液
常用的混合溶液
一般适用于轻度脱水或中度脱水无严重 呕吐者,在用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 需要量时需适当稀释。
–但对经治疗好转中毒症状消失而腹泻仍频者,可试 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
PPT教学课件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点
胰腺
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肝脾
血管丰富,易郁血而增大
婴儿腹泻
临床综合征 胃肠炎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多发于2岁以下,1岁以内 占半数 主要表现:腹泻、呕吐、 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一、病 因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较少 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胃肠调节功能差
婴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
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
年龄 足月新生儿
细胞外液 总量 血浆 78 6
1岁
70 5
2~14岁
65 5
成人
55~6 5 0
间质液 37
细胞内 液
35
25
40
20
40
10~15 40~45
体液电解质的组成
细胞外液:Na+ 、 Cl-,HCO3 – 细胞内液K + 、Mg 2+ 、HPO4 2-、蛋白质 Protein
微生态疗法
–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 定植和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
–常用双歧杆菌(肠复康)、嗜酸乳杆菌等
肠粘膜保护剂
–能吸咐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 能,与肠道粘膜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 阻止病原体的攻击。
–常用蒙脱石粉(思密达)
肠抑制剂
–小肠分泌水和电解质增加与肠道动力学改变关系不 大,故肠抑制剂无治疗作用,反而使肠内容延缓排 除,增加致病微生物与粘膜接触时间和毒性产物的 吸收。
–10%氯化钾溶液
常用的混合溶液
常用混合液 1:4液(1/5张)
0.9%Nacl 5~10%G.S 1.4%NaHCO3
1份
4份
2:1(等张含钠 2份
新整理儿科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28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 To be familiar with pathogenesis. ▪ To mast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To master the diagnosis & treatment ▪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ial
Infantile diarrhea is caused by multi-pathogeny & multifactor. The main symptom is diarrhea. It is easily complicated by disturbances of water, electrolyte and acid-base balance. According as pathogeny, it can be classified by the infected (most) and the non-infected. It occurs usually less than 2 years old, about 50% less than 1 year. Although the incidence and the mortality of the disease have evidently decreased by late 30 years, it often occurs in infants and results in infants’ death.
24
常见护理诊断
▪ 口腔粘膜改变 ▪ 体温过高 ▪ 疼痛 ▪ 营养失调 ▪ 知识缺乏
25
▪ 口腔护理 ▪ 正确涂药 ▪ 饮食护理 ▪ 发热护理 ▪ 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 To be familiar with pathogenesis. ▪ To mast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To master the diagnosis & treatment ▪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ial
Infantile diarrhea is caused by multi-pathogeny & multifactor. The main symptom is diarrhea. It is easily complicated by disturbances of water, electrolyte and acid-base balance. According as pathogeny, it can be classified by the infected (most) and the non-infected. It occurs usually less than 2 years old, about 50% less than 1 year. Although the incidence and the mortality of the disease have evidently decreased by late 30 years, it often occurs in infants and results in infants’ death.
24
常见护理诊断
▪ 口腔粘膜改变 ▪ 体温过高 ▪ 疼痛 ▪ 营养失调 ▪ 知识缺乏
25
▪ 口腔护理 ▪ 正确涂药 ▪ 饮食护理 ▪ 发热护理 ▪ 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
12
医学
13
健康小儿粪便
• 胎粪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即会排出胎粪,3~4日内 排完,胎粪色黑绿或深绿,粘稠,无臭,是由脱落的 上皮细胞、浓缩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所组成。 若喂乳充分,2~3日后即转为正常婴儿粪便。 • 人乳喂养儿粪便 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 或带少许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不臭,呈酸性 反应(pH4.7~5.1)。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增加辅 食后次数即减少,1周岁后减至1~2次/日。
医学 11
肠道菌群 Intestinal flora
• 在母体内,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 从空气、奶头、用具等经口、鼻、肛门入侵至肠道; • 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十二指肠和上部小肠也较 少,结肠和直肠细菌最多。 • 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 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 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 • 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消化功能紊乱时,肠道细菌大量繁殖可进入小肠甚至 胃内而致病。
医学 9
肝脏 Liver
• 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 • 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 易发生肝硬变,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 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 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 • 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 差
医学
14
健康小儿粪便
• 人工喂养儿粪便 牛、羊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为淡黄色 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 因牛乳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 的臭味,大便1~2次/日,易发生便秘。 • 混合喂养儿粪便 喂给人乳加牛乳者的粪便与喂牛乳 者相似,但较软、黄。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大便增多, 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类蔬菜、 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相似,每日1~2次。
• 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或为坐 高的10倍,有利于消化吸收 • 肠粘膜细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管,小肠绒毛发育良好, 肌层发育差 • 肠系膜柔软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尤其结肠无明显 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 转和肠套叠 • 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 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粘膜进人体内,引起全身感 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 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 调能力差,因此,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细菌经肠粘 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粪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
医学
6
胃 Stomach
• 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ml,后随年龄而增大,1~3个 月时90~150ml,l岁时250~300ml,故年龄愈小每日喂 食的次数应较年长儿多 • 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 • 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 张 • 由于贲门肌张力低 • 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且自主神经调节差,故易引起 幽门痉挛出现呕吐
医学
7
胃 Stomach
• 胃粘膜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盐酸 和各种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且酶活力低,消化功能差 • 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含凝乳块的乳 汁排空慢;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 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医学
8
肠 Intestine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总论
医学
1
主要内容
•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 •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检查方法
医学
2
目的要求
• • • • • 熟悉小儿口腔、食管、胃、肠、肝、胰腺等解剖生理特点。 熟悉小儿肠道菌群特点 了解健康小儿大便特点 熟悉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消化吸收 熟悉胃肠影像学,内镜、胃肠动力检查,呼气试验等常用检查 方法
医学
15
小儿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特点
• Carbohydrate 乳糖酶在出生后活性最高,1岁后下降至 成人水平。中国人有40%以上乳糖酶缺乏 • Protein 婴儿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水平低,消化蛋白质 能力有限。蛋白质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在肠激酶和 胰蛋白酶作用下) • Fat 足月儿对长链甘油三酯的吸收率为79%--95%,早 产儿仅为40%--90% • 电解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
•
• •
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消化器官的生理特点 难点:消化酶--淀粉酶的成熟与添加辅食的关系,肠道菌群
医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需 要量相对较成人多 • 消化系统的负担较重,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这就形成了小儿生理功能和机体需要不相适应 的矛盾 • 具体表现在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上, 掌握这些特点对预防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非 常有益
医学
5
食管 Oesophagus
• • • • 食管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 二是防止吞下期间胃内容物反流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粘膜纤弱、腺体缺乏、弹 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至10个月 时症状消失 • 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
医学
10
胰腺 Pancreas
• 分为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部分 • 前者分泌胰岛素控制糖代谢; • 后者分泌胰腺液,内含各种消化酶,与胆汁及小肠的 分泌物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对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 合物的消化。 • 婴幼儿时期胰腺液及其消化酶的分泌极易受炎热天气 和各种疾病影响而被抑制,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 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但胰淀粉酶 活性较低,1岁后才接近成人,故不易过早地(生后3 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 • 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酸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故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
医学 4
口腔 oral cavity
• • • • •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即具有较好的吸吮能力和吞咽功 能;早产儿则较差 严重疾病可影响吸吮动作,使吸吮变得弱而无力 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粘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 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损伤 和细菌感染 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明显增多。 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中淀粉酶低下,不宜喂淀粉类食 物 婴儿口底浅,不会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常发 生生理性流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