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的编撰

合集下载

《读史方舆纪要》简介

《读史方舆纪要》简介

《读史方舆纪要》“千古绝作”,“海内奇书”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

《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由于久居无锡城东宛溪,被学者称为宛溪先生。

他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背诵经史如流水,且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顾祖禹随父避居常熟虞山,长期躬耕授业,过着“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清贫生活。

虽如此,亦耻于追名逐利,走入仕途。

相反,选择了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以图匡复亡明的道路。

秉承父亲遗命,立志著述《读史方舆纪要》,“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

自顺治十六年(1659年)始,他边教私塾,边开始《读史方舆纪要》的著述。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顾祖禹只身入闽,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继续撰写《读史方舆纪要》。

康熙年间,虽曾应徐乾学再三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但坚持民族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

在此期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传是楼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积累了大量资料。

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顾祖禹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本书总序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

穷年累月,矻矻不休。

至于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

子于是书,可谓好之勤,思之笃矣!后有起者,考求险要,辨别攻寺,远而周知天下之故,近面都邑之间,非子之书,何所适从焉?”余曰:“否,否,不然!古人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明于匠石之任者,或昧于雕镂之细。

予也未尝溯江河,登恒岱,南穷岭海,北上燕冀。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校正举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校正举隅

作者简介:谷玲玲(1992—),女,安徽阜阳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 [1]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蔡尚思.中国文化史要论(增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3](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
- 77 -
2021 年第 1 期 总第 37 期
史志学刊 Journal of History and Chorography
NO.1.2021 Serial No.37
三、地名、水名、方位记载有误
《读史方舆纪要》在地名、水名、方位记载方面亦存在一些讹误,试举三例详细考辨: 1《.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九《浙江一》“苕溪”条云:“苕溪有二源,一出天目山之阳,经杭州府临安县…… 其一源出天目山之阴,经孝丰县东南,又北流经安吉州西折而东,经长兴县南境,县境荆溪诸水皆流合 焉……”[1](P4110) 按,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代浙江部分湖州府境内的苕溪之源,就是取自《读史方 舆纪要》“二源”说,且标注更加详细。二源分别是:一曰天目山,一曰独松岭[2](P68- 69)。翻阅相关文献,支持此说的 主要文献有《大明一统志》卷四十《湖州府·山川》“苕溪”条云: “溪有两源,一源发自天目山,一源发自独松岭, 合浮玉山水,俱至安吉县,合流至府城西……”[3](P342)还有明《成化湖州府志》卷六《山川》“苕溪”条云:“其源有 二,一发自天目山之阴金石乡,东至安吉县治南之邵渡,又北至邱渡;一发自独松岭西聚众山之水,并浮玉山 水,折旋亦至邱渡,二源合而至于郡城之西……”[4](P68)明《弘治湖州府志》与上述内容相同[5](P617),当为承袭而来。 然笔者认为该观点有误。首先,诸多重要的地理书都未采用此“二源”说,采用的都是“一源说”,如《明史》 卷四十四《地理志五·湖州府》亦云:“西有苕溪,源自孝丰天目之阴,流经毘山下,出大钱湖口。”[6](P1105《) 大清一 统志》卷二八九《湖州府·山川》亦有相似记载[7](P18)。其次,清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考证,同治《湖州府志》卷二 十一《舆地略》“苕溪”条云:“出天目山之阴者,东南流经孝丰县境,受荻浦水;过除口,受山公潭水;过归山,受 下洛溪水;至西屿,受横溪水;过县城而东北流至沿干,受茹湖水;入安吉县境,东过邵渡,又东南过章渡,又折 而北至邱渡,受独松岭水(以此当一源者误)……”[8](P394)同书卷四十三《经政略·水利》亦云:“独松岭西聚众山 之水东过浮石山南,又折而西北亦至邱渡,与广苕之水合流。”[8](P803) 由上可见,独松岭之水实为苕溪的一个支流,而非其源头,《读史方舆纪要》所记有误。 2《.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真定府·平山县》云:“桑园沟口,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北至龙泉关二百二十八 里,弘治元年置戍,其南为牛圈沟、神堂岭、石槽沟等口,俱弘治、嘉靖间戍守处。”[1](P568) 按,此处所记的时间与位置皆存在错误。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明抄孤本《边城御虏图说》,此 书记述了明朝北部长城防线各处关隘的详情,自下竿岭口始,终至石榴嘴口,共计 116 处。其中“桑园沟口” 云:“弘治拾陆年建立……东至方西沟口,西至牛圈沟口,南至平山县,北至五台县……”[9](P20“4) 牛圈沟口”云: “嘉靖贰拾贰年建立……东至桑园沟口,西至石槽沟口,南至平山县,北至五台县。”[9](P205)另外,明朝人刘效祖 编纂《四镇三关志》是流传至今的最为重要的明朝边关志书之一,内容涉及军政、钱粮、兵马、地理、职官及诏

顾祖禹籍贯辨正

顾祖禹籍贯辨正

历史地理第十五辑顾祖禹籍贯辨正周宏伟-顾祖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其穷数十年精力撰成的巨著《读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关于沿革地理的最为系统、完善的总结性著作。

虽然顾祖禹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并不十分遥远,但是,现存的有关其生平经历的传记资料却相当简单、模糊,甚至还杂有一些讹误。

例如,关于顾祖禹的生卒年问题,只是经过近人的细致考订,今天的学术界才有了一个确切的结论。

①而在此笔者要提岀来讨论的也是至今仍在学术界流行的关于顾氏籍贯的错误说法。

关于顾祖禹的籍贯所在,三百多年来,几乎所有论及其生平经历的著述都一致认为是在江南常州府无锡县。

例如,早在乾隆初年,华希闵修撰的《无锡县志》中,即谓祖禹“实无锡人也”。

此后,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分别成书的《无锡县志》或《无锡金匮县志》的纂修者无不因沿其说。

方志之外,从钱林的《文献征存录》、江藩的《汉学师承记》、姚椿的《通艺阁文集》、蔡冠洛的《国朝先正事略》,到近人所撰的《清史列传》、《清史稿》、《清七百名人传》、《清儒学案》乃至于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也皆主其说。

近年来,有关顾祖禹的研究专文和辞典中的顾祖禹条目,尽管补正了顾祖禹的某些生平事迹,然而,对顾祖禹籍贯的传统说法却从未有人提岀过异议。

最近,笔若在研究《读史方舆纪要》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顾祖禹的原始资料,觉得把顾祖禹的籍贯隶于无锡的传统看法是错误的。

顾祖禹的正确籍贯应该隶于江南苏州府常熟县,即今江苏省常熟市。

对此,我们可以有充分的史料依据。

首先,顾祖禹的先世自宋以来一直是居于常熟宛溪的。

清代以来,学界常称顾祖禹为“宛溪先生”。

事实上,顾祖禹本人亦尝自署宛溪人氏。

例如,今存顾祖禹所遗《蕃翁先生像赞》墨迹,落款即署“宛溪小弟顾祖禹拜题”字样;又通志堂刻《读史方舆纪要・陕西省》之《陕西纪要书后》,亦署“宛溪顾祖禹”字样②。

顾祖禹何以自称宛溪人氏?姚椿认为当是祖禹曾“客钓渚主范贺家,因号曰宛溪”③。

单学傅编纂《钓渚小志》,其中也有类似的看法④。

《读史方舆纪要》简介

《读史方舆纪要》简介

《读史方舆纪要》简介《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常简称《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独撰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

年代清朝初年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中文名读史方舆纪要类别历史地理著作简称方舆纪要作者顾祖禹目录1、读史方舆纪要2、特点3、目录1、读史方舆纪要"千古绝作","海内奇书"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由于久居无锡城东宛溪,被学者称为宛溪先生。

他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背诵经史如流水,且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顾祖禹随父避居常熟虞山,长期躬耕授业,过着"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清贫生活。

虽如此,亦耻于追名逐利,走入仕途。

相反,选择了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以图匡复亡明的道路。

秉承父亲遗命,立志著述《读史方舆纪要》,"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

自顺治十六年(1659年)始,他边教私塾,边开始《读史方舆纪要》的著述。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顾祖禹只身入闽,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继续撰写《读史方舆纪要》。

康熙年间,虽曾应徐乾学再三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但坚持民族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

在此期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传是楼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积累了大量资料。

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顾祖禹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2、特点《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后附《舆地要览》4卷),约280万字。

综观全书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选材得当,体裁新颖。

宛溪先生顾祖禹及其千古绝作《读史方舆纪要》–吴起兵法网

宛溪先生顾祖禹及其千古绝作《读史方舆纪要》–吴起兵法网

宛溪先生顾祖禹及其千古绝作《读史方舆纪要》–吴起兵法网宛溪先生顾祖禹及其千古绝作《读史方舆纪要》出自————《兵家学派》顾祖禹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既是一部内容详备的历史地理巨著,又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故被认为是一部军事地理巨著,可堪称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

(1) 隐居不仕的宛溪先生顾祖禹。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生于常熟(今属江苏),自署常熟人。

后迁居无锡城东宛溪,故学者文人送其“宛溪先生”之雅号。

顾祖禹继承家学,熟读经史,是一位饱学之人。

明朝灭亡后,他隐居而不为官,抱着反清复明的思想,在其先辈研究边防和军事地理的基础上,博采历代正史和地县方志,广征博引野史材料,并经常跋山涉水,考察各处的山川、河流与地形,从29岁起,一直到临终之前的30多年中,全身心地投入了历代地理学之研究,终于撰写成《读史方舆纪要》一书。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顾祖禹辞世。

(2) 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著成后,“藏之家塾,以俟来者”(《总序》三),最初以稿本传世,此本今藏于上海图书馆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此稿本才刊印流行。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雅书局重刊。

清刊本改变了顾祖禹在书中反清复明的口气,对清朝的不恭之辞均做删改。

民国时期又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排印本发行。

现存刊本全书134卷,280多万字,附舆地要览图36幅,沿革表35种。

顾祖禹著述此书时,采用史地结合的方法,以古今地理沿革记述历史的演变,又以古今历史的演变说明地理的沿革,即历史是理解地理沿革的向导,地理是注释历史演变的图籍。

书中历代州域形势部分,综述了明朝以前各代州郡的位置、形势,以及与用兵得失和兴亡成败的关系。

方舆部分,按明末清初的行政区划,记述了15省府、州、县的区划、形势与历史沿革,以及各处在历代所发生的战争。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四十六 河南一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四十六 河南一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四十六河南一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四十六河南一《禹贡》曰:荆、河惟豫州荆,荆山。

见湖广襄阳府。

《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

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

性,音生。

春秋时,为周畿邑,又为宋、郑、卫诸国地,亦兼秦楚之疆。

战国时,为韩魏列国地。

自河以北,则赵境也今怀庆、卫辉、彰德三府,本古冀州地,春秋属卫属晋,战国兼属赵魏。

《天官》:柳、七星、张则周分野,房、心则宋分野,室、璧则卫分野,觜、Δ、参则魏分野,角、亢、氐则韩分野赵分野,见山西沿革。

秦并天下,置三川、颍川、南阳等郡河以北彰德府,则邯郸郡之南境。

汉武置十三州,此亦为豫州,而半属于司隶今河南府及怀庆府、卫辉府,皆属司隶,而彰德则属于冀州。

后汉司隶改治洛阳,而别置豫州于谯郡今江南凤阳府亳州。

魏因之豫州改治汝南安城,今汝宁府废县。

而冀州治邺,河北皆属焉,即彰德府也。

晋亦分置司州及豫州司州仍治洛阳。

豫州治项,今开封府陈州项城县。

而河北则属冀州。

永嘉以后,中原芜没,刘宋尝置豫州于汝南、司州于义阳,后复失之。

隋置十三州,此亦为豫州地,而不详所统。

大业末,为李密、王世充等所据。

唐分十道,此为河南道。

开元中,为都畿治东都,今河南府、河南治陈留郡,今开封府及河北道治魏郡,今直隶大名府。

河北三府皆属焉。

宋都汴,置京东、京西及河北路河北路仍治大名。

元丰中,又分京东东西、京西南北等路详州域形势。

金为汴京路,又改曰南京,亦分属河北、河东等路怀州属河东南路,彰、卫属河北西路。

元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而河北为腹里地。

明初为河南等处丞宣布政使司,领府八、州一、属州十一、属县九十六总为里三千八百八十有奇,夏秋二税,约二百四十一万四千四百七十七石有奇,而卫所参列其间。

今仍为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南召县废。

◇开封府属州四县三十祥符县附郭陈留县杞县通许县太康县尉氏县洧川县鄢陵县扶沟县中牟县阳武县原武县封丘县延津县兰阳县仪封县新郑县陈州商水县西华县项城县沈丘县许州临颍县襄城县郾城县长葛县禹州密县郑州荥阳县荥泽县河阴县汜水县◇河南府属州一县十三洛阳县附郭偃师县巩县孟津县宜阳县永宁县新安县渑池县登封县嵩县卢氏县陕州灵宝县阌乡县◇怀庆府属县六河内县附郭济源县修武县武陟县孟县温县◇卫辉府属县六汲县附郭胙城县新乡县获嘉县淇县辉县◇彰德府属州一县六安阳县附郭临漳县汤阴县林县磁州武安县涉县◇归德府属州一县八商丘县附郭宁陵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县虞城县睢州考城县柘城县◇汝宁府属州二县十二汝阳县附郭真阳县上蔡县新蔡县西平县确山县遂平县信阳州罗山县光州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南阳府属州二县十一南阳县附郭镇平县唐县泌阳县桐柏县南召县今废邓州内乡县新野县淅川县裕州舞阳县叶县直隶◇汝州属县四鲁山县郏县宝丰县伊阳县东连齐、楚,自归德府东界,接山东之兖、济,南直之淮、徐,皆古齐、楚地。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九十一 浙江三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九十一 浙江三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九十一浙江三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九十一浙江三◇嘉兴府东至南直松江府百一十里,南至海八十三里,西至湖州府百八十里,北至南直苏州府百三十里。

自府治至布政司百九十五里,至南京九百三十八里,至京师三千一百里。

《禹贡》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吴越之疆,后为越地。

战国时,又为楚地。

秦为会稽郡地。

汉因之。

后汉永建中,分属吴郡。

三国吴以后因之。

隋为苏州地。

唐初属苏州。

五代初,属杭州。

石晋天福三年,钱氏始奏置秀州治嘉兴县。

《郡志》:后唐同光二年,钱Α置开元府,治嘉兴,兼领华亭、海盐二县。

长兴三年,府罢。

按唐制:非京尹不得称府,Α不敢置府于杭州,何由置府于嘉兴乎?开元盖军府之名,《志》误。

宋因之。

政和七年,赐名嘉禾郡。

庆元初,升为嘉兴府以孝宗诞于此也。

嘉定初,又升为嘉兴军节度。

元曰嘉兴路。

明朝曰嘉兴府,领县七。

今仍曰嘉兴府。

府负海控江,川原沃衍。

自春秋时已为吴、越争衡之地。

岂非以三江五湖,相为襟带《图志》:吴越多山,而湖泽渐其下。

崇德居山泽之介,孔道四出。

崇德,今石门县,且滨于海ㄛ,可以出奇制敌哉?拊钱唐之肩背,扌制吴越之肘腋《海防说》:府逼近海口,与杭州同患。

海宁一卫,尤为要害,鱼盐饶给,商旅四通,亦江东之雄郡也。

嘉兴县附郭。

在府城东偏。

春秋时,地名李。

秦由拳县地,属会稽郡。

汉因之。

后汉属吴郡。

三国吴黄龙四年,嘉禾生,改置禾兴县。

孙皓以父名和,改今名。

晋宋以后因之,皆属吴郡。

隋省入吴县。

唐武德七年,复置,明年,又废。

贞观八年,复置,属苏州。

五代初,属杭州,寻为秀州治。

今编户三百八十一里。

秀水县附郭。

本嘉兴县地。

明朝宣德四年,于府城内西北隅置今县。

编户二百三十二里。

○李城旧《志》云:在府西南四十五里夹谷中。

《左传》定十四年,吴伐越,越御吴于李,阖闾伤还,卒于陉,去李七里。

秦始皇三十五年,于李置长水县。

三十七年,东游过长水。

望气者言有天子气,因发囚十万凿之,改县曰囚拳。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三 广东四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三 广东四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三广东四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一百三广东四◇惠州府东至潮州府七百九十五里,南至海岸百十里,西南至海岸二百五十里,西至广州府三百六十里,北至江西龙南县界六百三十里。

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江南江宁府四千九百里,至京师八千三百四十五里。

《禹贡》扬州南境。

秦为南海郡地。

汉初属南越国,武帝时仍属南海郡。

后汉因之。

晋初亦属南海郡,成帝咸和以后,兼属东官郡。

宋、齐因之。

梁置梁化郡。

隋平陈,郡废,改置循州治归善县。

初为循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大业初曰龙川郡。

唐武德五年,复置循州初置总管府寻改都督府贞观二年府废,天宝初曰海丰郡,乾元初复故。

南汉改置祯州移循州治龙川县。

宋初因之。

天禧中,改曰惠州避仁宗讳也。

宣和二年,赐郡名曰博罗。

元曰惠州路。

明洪武初,改惠州府,领县十。

今仍为惠州府,析河源、和平二县置连平州。

府东接长汀,北连赣岭,控潮海之襟要,壮广南之辅,大海横前,群山拥后,诚岭南名郡也。

归善县附郭。

汉南海郡博罗县地。

晋太和初,置欣乐县,仍属南海郡。

宋末,改属东官郡。

齐、梁因之。

陈祯明初,改为归善县。

隋置循州治焉。

唐、宋以来,皆为州郡治。

编户四十五里。

○欣乐城《志》云晋置县,在今府南界。

陈曰归善,移治于今城东五里白鹤峰之阳。

隋、唐皆为郭内县。

南汉迁城于今所。

《城邑考》:郡城,宋、元时旧址甚隘。

明洪武三年,始增拓之,东北带江,西南萦湖。

嘉靖十七年城圮,二十年重建,三十五年复增筑之。

万历以后,相继修筑。

有门七,城周七里。

梁化城府东南八十里。

梁置梁化郡,盖治此。

隋郡废,改置循州。

《志》云:初立州时,有木鹅浮至江上,故今尚有鹅州、鹅岭之名。

○阜民废监,在府城内。

宋治平四年,置阜民钱监是也。

《宋志》归善县有西平、流坑二银场,永吉、信上、永安三锡场,又有三丰铁场、淡水盐场。

元皆废。

○石埭山府西南七里。

崖石峭立如埭,流泉溅沫,宛若珠帘,其水泻入丰湖,为郡之胜。

又周径山,在城南,延袤数十里,冈??复,岩壁峭峙。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五 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五 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唐起自太原,先定关右。

【史略】初,炀帝南巡江都,命唐公李渊为太原留守渊,西凉王七世孙。

祖虎于宇文周有佐命功,封唐国公。

渊袭爵后,遂以唐为国号。

大业十三年,天下骚乱,渊子世民,劝渊起兵,渊从之。

先取西河郡今汾州府,遂定入关之计,进克霍邑今平阳府霍州,入临汾即平阳府,时为临汾郡,拔绛郡今绛州,见前,遂至龙门在今山西汾阴县,见前。

别将亦徇下离石今山西永宁州,见前、龙泉今平阳府隰县、文成今平阳府吉州等郡。

隋将屈突通将重兵屯河东即今平阳府蒲州,渊引军围之。

任襄等说渊勿攻河东,自梁山济河梁山,在陕西韩城县东南十八里,自龙门济河必由之道也,指韩城,逼城韩城、阳,俱今西安府同州属县,鼓行而进,直据永丰永丰仓,在陕西华阴县城东,隋积粟于此,传檄远近,关中可坐定也。

渊遂分军围河东,渡河而西,关中望风降附。

渊舍于长春宫在今同州朝邑县治西北,遣子建成等屯永丰仓,守潼关见前,以备东方兵,世民等徇渭北,营于泾阳今县,见前。

既而诸军并进,遂克长安,略定平凉、安定等郡平凉郡时治高平,故原州也。

安定郡时治安定,即今泾州,东取新安以西今河南府新安县,初置郡,今改置州于此,南收巴蜀,受隋禅,灭秦见前薛举并凉见前李轨,尽平陇右河西地。

次奠洛阳,遂清江表,进扫河朔。

【史略】武德二年,刘武周陷并、晋诸州,西至龙门,关中震动初,义师入关,使元吉留守太原。

武周南侵,元吉遁还长安,贼势遂炽。

上欲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秦王世民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河东富实,京邑所资。

臣请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从之。

武周败遁,并州复定。

三年,命世民东讨世充。

世民自新安进军慈涧在新安县东,见前,分遣史万宝自信阳南据龙门宜阳,见前。

龙门,即阙塞山也,在今河南府城西南三十里,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王君廓自洛口断其饷道,黄君汉自河阴攻回洛城时君汉为怀州总管,军于河北,大军屯于北邙在今河南府城北,见前,连营以迫之。

《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苏州史料

《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苏州史料

《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苏州史料《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清初地理著作。

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1631-1692)撰。

祖禹字景范,号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

他自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编纂该书,前后历时二十年成稿。

东南曰扬州。

山会稽在浙江绍兴府城东南十三里。

详见浙江名山,薮具区即太湖也,在南直苏州府城西南五十里,与常州府及浙江湖州府分界。

详江南大川,川三江三江,一曰松江,自太湖分流,由苏州府吴江县长桥口,至嘉定县东南四十里吴淞口入海。

一曰娄江,亦自太湖分流,经苏州府城东,至太仓州东南七十里刘家河口入海。

一曰东江,亦自太湖分流,从吴江县东南入浙江嘉兴府境,至海盐县东北三十五里入海,今由南直松江府合松江入海。

详南直大川三江,浸五湖五湖,孔氏曰:太湖东岸五湾也。

水弥漫而滩浅者曰薮,洼下而钟水者曰浸。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一吴今自南直淮、泗以南,至浙江嘉、湖二府之境,皆吴分也。

【都邑考】吴都吴今南直苏州府治。

《史记正义》:泰伯居梅里。

今常州府无锡县东南四十里,有泰伯城。

至阖闾始筑吴郡城都之。

今犹谓之阖闾城。

哀二十二年,为越所灭。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一《禹贡》:淮海惟扬州。

《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应劭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

又江南之气燥劲,厥性轻扬。

春秋时为吴地,其在天文,斗则吴之分野,亦兼鲁宋之疆邳、泗以北,故鲁地。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九南直一苏州府属州一县七吴县附郭长洲县附郭吴江县昆山县常熟县嘉定县太仓州属县一●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九南直一东滨海,自淮安府东北接山东胶州界,松江府东南接浙江海盐县界,几千二百里,皆海滨也。

而淮安之安东,为淮河入海之口。

扬州之海门海门县,今废,入通州,为大江入海之口。

苏州之崇明,则孤悬海中,为江口捍蔽,诚东面之险矣。

南据五湖,五湖,即太湖也,与浙江湖州府分界。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九南直一运河,亦曰江南河,即隋大业中所开。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五十五 陕西四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五十五 陕西四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五十五陕西四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五十五陕西四◇凤翔府东至西安府乾州二百里,南至汉中府六百三十里,西至巩昌府秦州五百里,西北至平凉府二百六十里,东北至庆阳府三百五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三千二百里,至南京四千八百里,至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禹贡》雍州地。

周曰岐周。

春秋时为秦地秦德公元年,初居雍。

雍盖秦都也,至献公始移居栎阳。

始皇并天下,为内史地。

汉初为雍国。

二年,更名中地郡。

九年,复为内史。

景帝二年,分为主爵中尉。

六年,更名都尉。

武帝太初元年,改为右扶风。

后汉因之《献帝起居注》:中平六年,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郡,领雍、俞糜、杜阳、陈仓、五县。

三国魏为扶风郡。

晋因之《志》云:汉右扶风治槐里,在今西安府兴平县界。

晋郡治池阳,在今西安府三原县界。

惠帝初,改曰秦国晋太康十年,封子柬为秦王,因置国于此。

后魏置平秦郡,寻又置岐州魏收《志》:太延二年,置平秦郡。

太和十一年,置岐州,治雍城镇。

镇盖在郡城东。

西魏改郡曰岐阳,而州如故。

隋开皇三年,郡废。

大业初,改州为扶风郡。

唐仍曰岐州。

天宝初,亦曰扶风郡。

至德初,改为凤翔郡。

明年,又升为府时改置西京于此,为五都之一,寻复为凤翔节度使。

五代因之唐末,为李茂贞所据。

五代唐同光初,始内附,仍为凤翔军。

汉乾初,镇帅王景崇附蜀,蜀改为岐阳军。

既而汉复取之。

宋仍曰凤翔府亦曰扶风郡凤翔军节度。

金皇统二年,改军名曰天兴,寻复故《金志》:大定十九年,改天兴军曰凤翔。

二十七年,兼置凤翔路总管府于此。

元曰凤翔路。

明初,复为凤翔府,领州一,县七。

今仍曰凤翔府。

府居四山之中《志》云:府境四围皆有高山,而中实坦平。

春秋时谓之故雍。

四面积高为雍也,五水之会五水,、渭、漆、岐、雍也。

《志》云:府境自大散关以北,达于岐、雍,夹渭川南北岸,沃野千里,所谓秦川也,陇关西阻,益门南扼,当关中之心膂,为长安之右辅。

周太王迁岐而肇基王迹。

秦德公居雍而寝以盛强。

汉高自汉中出陈仓,定三秦,而帝业以成。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十四 云南二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十四 云南二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十四云南二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一百十四云南二◇云南府东至曲靖府二百九十里,东南至江府百八十里,南至临安府四百二十里,西南至楚雄府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武定府二百里,东北至寻甸州二百六十里。

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七千二百里,至京师一万六百四十五里。

《禹贡》梁州南境。

殷周时,为徼外西南夷地有、鸠、獠栗、裸毒、獹Ф、乌蛮诸种居此。

战国时,楚庄乔略地至此,窃王其地,号曰滇国。

汉元封二年,滇王降,始置益州郡取疆壤益廓之意,治滇池。

《汉书》:武帝求身毒道,始通滇国。

是也。

蜀汉建兴三年,改为建宁郡徙治味县。

晋初因之。

惠帝太安二年,置宁州,寻又增置益州郡仍治滇池。

怀帝永嘉二年,改为晋宁郡。

宋、齐并因之宋治建伶县,齐因之。

梁、陈间废。

隋初,立昆州,寻废。

唐武德初,仍置昆州,属姚州总管府。

贞观四年,改属戎州都督府。

天宝末,没于南诏。

广德五年,凤伽异增筑之,曰拓东城南诏于东境置拓东节度,言将开拓东境也,为六节度之一。

六节度者,曰拓东,曰弄栋,曰永昌,曰银生,曰剑川,曰丽水云。

六世孙券丰拓改称鄯阐府鄯阐,犹言别都也。

《滇纪》:蒙氏名都曰苴咩,别都曰鄯阐。

《志》云:寻阁劝尝改太和城为西京,善阐曰东京。

隆舜时又改西京曰中都,东京曰上都云。

大理因之段氏时以高智领善阐牧,遂世有其地。

元初,置鄯阐万户府。

至元十三年,改中庆路。

明洪武十五年,改云南府,领州四,县九。

今仍曰云南府。

府控驭戎蛮,藩屏黔、蜀,山川明秀,屹为西南要会。

《史记》:楚威王时《后汉书》《华阳国志》俱作顷襄王时,使将军庄乔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

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也。

秦时,常略通五尺道。

说者曰:滇池险,置栈道,广不过五尺云。

汉兴,滇与中国绝。

及元狩元年,会王然于等间出西南夷求身毒国,乃至滇。

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七十六 湖广二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七十六 湖广二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七十六湖广二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七十六湖广二◇武昌府东至江西九江府五百四十里,东南至江西南昌府一千里,西南至岳州府五百六十里,西至汉阳府隔江七里,东北至黄州府一百八十里,东北至黄州府蕲州四百九十里。

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一千七百十五里,至京师五千一百七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

春秋时属楚,谓之夏。

秦属南郡。

汉置江夏郡《汉志》:郡治西陵。

应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

后汉因之建安中,黄祖始治沙羡。

吴分江夏更置武昌郡治武昌县,以为行都。

晋以武昌隶江州,江夏隶荆州晋江夏郡移治安陆县。

宋又分武昌更置江夏郡治汝南,即故沙羡也,兼置郢州。

齐因之。

梁分置北新州寻又分北新置土、富、徊、泉、濠五州,而江夏郡如故。

隋平陈,郡废,改置鄂州。

炀帝初,改为江夏郡。

唐武德四年,复置鄂州。

天宝初,改江夏郡。

乾元初,仍为鄂州元和初,置鄂岳观察使治此。

宝历初,又为武昌军节度,后改废不一。

详州域形势。

五代唐遥改武清军。

南唐因之《志》云:南唐亦置武昌军于此。

《宋志》曰:宋初仍名武清军。

至道二年,始改鄂州。

是南唐亦曰武清也。

宋仍曰鄂州亦曰江夏郡、武昌军。

元至元中,置鄂州路。

大德五年,曰武昌路。

明初,改为武昌府,领州一、县九。

今因之。

府扼束江、汉,襟带吴、楚。

春秋时,吴、楚相攻,即有事于夏。

李吉甫曰:鄂州,春秋之夏也。

又谓之夏州。

楚考烈王元年,秦取夏州,楚之故地,几尽入于秦矣。

后汉末,始谓之夏口。

盖其地通接荆、岘,江、汉合流,自古以来,为兵冲要地。

刘表使黄祖守此,孙策破之,霸功始立。

孙权因之,筑城夏口,建都武昌,屹为重镇。

及晋人南下,使王戎袭武昌,胡奋袭夏口。

岂非以地居形胜欤?自东晋以后,谈形势者,未尝不以夏口、武昌为要会武昌,今武昌县。

咸康八年,庾翼都督江荆诸州,欲自武昌移镇乐乡见松滋县。

王述曰:武昌实江东镇戍之中,非但御上流而已。

缓急赴告,骏奔不难。

读史方舆纪要14

读史方舆纪要14

读史方舆纪要14读史方舆纪要14【清】顾祖禹撰【续卷四十】平定州府东二百八十里。

东北至直隶平山县九十里,西至辽州二百二十里,北至代州三百三十里。

春秋时晋地。

战国属赵。

秦为太原、上党二郡地。

汉属太原郡,后汉属常山国,晋属乐平郡,后魏因之。

隋属辽州,后属太原郡。

唐初亦属辽州,寻属并州。

宋置平定军太平兴国二年置。

金曰平定州。

元因之,以州治平定县省入。

明初,亦曰平定州编户二十三里,领县一。

今因之。

州东迫常山,扼井陉之重险;西驰汾曲,据太原之上游。

并、冀有事,州其必争之地也。

且前控漳、滏之流,后距勾注之阻,山川环绕,道路四通,居然雄胜矣。

○平定废县今州治。

汉为上艾县,属太原郡。

后汉改属常山国。

晋属乐平郡,后魏太平真君九年废。

孝昌六年复置,改曰石艾。

隋因之。

唐武德三年,县属辽州。

六年,改属受州。

贞观八年,还属并州。

天宝初,改曰广阳县。

至德二载,史思明寇太原,遣人取攻具予山东,以胡兵送之,李光弼遣兵歼之于广阳是也。

宋太平兴国四年,改为平定县,平定军治焉。

金为州治。

元省。

《城邑考》:州有上城、下城。

上城谓之榆关,相传韩信伐赵时,尝驻兵于此,因高阜为寨,以榆塞门,因名。

宋初增筑其东北隅,谓之下城,元时尝修筑之。

今城周九里有奇。

广阳城州东南三十里。

五代时,北汉置寨于此,宋初取其地,改属镇州。

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平定军,四年,移治平定县。

《志》云:汉上艾县,唐广阳县,旧皆治此。

似误。

又有广阳古城,《志》云:在州西八十里,唐因以名县,今废为广阳村。

○平潭城,在州西北二十五里,相传赵简子所筑也,今为平潭马驿。

《城冢记》:州西北三十里有赛鱼城,唐武德八年,受州尝治于此。

今亦名废受州城。

○冠山州西南八里。

以高冠群山而名。

又州西八里有嘉山,山下有黑水泉,流经城东,西合于洮水。

○蒙山,在州东北十五里,孤峰耸秀,高出众山。

绵山州东北九十里。

一名紫金山。

泽发水出焉。

《志》云:故关山在州东八十五里,两山险隘,关居其中。

州东北九十里又有承天山。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序叙宁都魏禧《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常熟顾祖禹所撰述也。

其书言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所可见,而景物游览之胜不录焉。

《历代州域形势》凡九卷,《南北直隶十三省》凡一百十四卷,《山川源委》凡六卷,《天文分野》一卷。

《职方》《广舆》诸书,袭讹踵谬,名实乖错,悉据正史考订,以折衷之。

祖禹沈敏有大略,为人奇贫而廉介,宽厚朴挚,不求名于时,与宁都魏禧为兄弟交。

禧既笃服其书,祖禹因请为之叙。

禧愀然而叹曰:有是哉!此数千百年所绝无而仅有之书也。

惟禧学不足贯穿诸史,足迹不及天下五分之一,顾何足推明祖禹意?然窃尝得举其论之最伟且笃者,以示子弟。

盖其大者有二:一以为天下之形势,视乎建都。

故边与腹无定所,有在此为要害而彼为散地,此为散地彼为要害者。

一以为有根本之地,有起事之地。

立本者必审天下之势,而起事者不择地。

呜呼!古今豪杰,暴起草昧,往往迫而应天人之会,初未尝迁地而谋形胜也。

用其地之人,因其地之势,以驱策天下,而天下无以难之。

盖其故可思矣。

失其术,则据十二百二之雄而可以亡,得其术,则虽迫狭瘠弱,而无不可批亢捣虚,以中天下之要。

祖禹贯穿诸史,出以己所独见,其深思远识,有在于言语文字之外,非方舆可得纪者。

呜呼!非其人,谁与知之?此则禧所欲为祖禹叙而不复辞让者也。

北平韩子孺时从余案上见此书,瞪目视余曰:“何哉?吾不敢他论。

吾侨家云南,出入黔蜀间者二十余年,颇能知其山川、道里。

顾先生闭户宛溪,足不出吴会,而所论攻守奇正荒僻幽仄之地,一一如目见而足履之者,岂不异哉?”禧于是并识之。

叙南昌彭士望读古今上下数千百年之书,以自成一书,兼括数千百年之上,使数千百年下之人不能不读。

此其志,岂文人经生之所能及者哉?而成是书者,则有数难:识难朗而精,资难敏而决,断制严而难确,心胸阔而难细,此难之在己者也;其待资于外者,博考难于书,明辩难于友,取给繁费难于财,游涉方域难于遍,为尤难焉。

夫使其书为悬解冥悟,综合事理,殚一夫之精力,虽极穷困无聊时,犹或可以坐致。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简介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简介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简介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地理著作。

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1631-1692)撰。

祖禹字景范,号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

他自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编纂该书,前后历时二十年成稿。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

首为历代州域形势九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和地理大势;次为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一百十四卷,分叙其名山、大川、重险,所属府、州、县及境内部分都司卫所的疆域、沿革、古迹、山川、关津、镇堡等,并记载其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考订其变迁,剖析其战守利害;再为川渎异同六卷,专叙禹贡山川的经流源委及漕河、海道;末为分野一卷。

另附《舆图要览》四卷,内容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九边、黄河、海运、漕运及朝鲜、安南、海夷、沙漠等图。

全书参考二十一史、历代总志及部分地方志书达百余种,集明代以前历史地理学之大成,在当时即被誉为“数千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

该书内容丰富,结构严密,对史料考证尤为精详,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军事地理和战争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该书成稿在清顺治、康熙年间,但内容以明代末年以前的疆域政区及史事为断限,定稿本刊行前后又有局部修改,故今存稿本、抄本与刊本略有参差。

清初刊本亦有改窜。

稿本现存上海图书馆,另有抄本、刊本多种,最早的嘉庆十六年(1811)龙万育敷文阁本为目前通行版本。

我国古代优秀兵书系列之二十六部《读史方舆纪要》

我国古代优秀兵书系列之二十六部《读史方舆纪要》

我国古代优秀兵书系列之二十六部《读史方舆纪要》今天继续分享。

作者简介: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今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被学者称为宛溪先生。

他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背诵经史如流水,且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

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顾祖禹随父避居常熟虞山,长期躬耕授业,过着"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清贫生活。

选择了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以图匡复亡明的道路。

秉承父亲遗命,立志著述《读史方舆纪要》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顾祖禹6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地位:是一本以军事地理为主,集自然与人文地理于一身的巨著,该书为兵家所重,被誉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读史方舆纪要》长期以来由于内容丰富、地名齐全、考订精详、结构严密,不但胜于唐代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成书的《太平寰宇记》,而且超越明代成书的《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

若与清代历史地理巨著、官修的《大清一统志》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并不逊色。

至今仍成为历史地理学者乃至研究历史、经济、军事的学者们必读的重要参考书。

是古代中国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

内容提示:《读史方舆纪要》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

它首先指出,战守攻取应以分析地理形势为基础,无论"起事"之地,或"立本"之地,都须"审天下之大势"而后定,否则,不免于败亡。

如"立本"之要在于择都,拱卫首都乃是军事建设的重心。

以明代北京为例,主张多层设防:近畿三辅;内三关;蓟州(今天津蓟县)、宣府(今河北宣化)、保定三点相互为援;九边(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与三卫(今河北东北部、长城外及辽宁西部一带),以及三齐(今山东淄博、平度、泰安一带)、秦晋之地,皆需驻兵,构成多层藩篱。

兴亡成败得失之迹 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兴亡成败得失之迹 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兴亡成败得失之迹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郭晔旻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23()1
【摘要】其书言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所可见;而景物游览之胜不录焉。

——魏禧《读史方興纪要》叙。

藏之家塾,以侯来者发此宏论的魏禧(1624-1681)号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

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明代“遗民”。

入清之后,魏禧执意隐居。

康熙十八年(1680)朝廷征魏禧入博学鸿词科,也被他拒绝了。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被魏禧评价为“此数干百年来绝无仅有之书”的《读史方舆纪要》,其作者同样也是明亡之后终生不仕的顾祖禹(1631-1692)。

【总页数】9页(P112-120)
【作者】郭晔旻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考论山川形势关注国计民生——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2.从《读史方舆纪要》看顾祖禹的建都思想
3.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校正举隅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校正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史方舆纪要全文翻译

读史方舆纪要全文翻译

读史方舆纪要全文翻译读史方舆纪要原文及翻译如下。

1、《读史方舆纪要》原文。

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

穷年累月,矻矻不休。

至于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

子于是书,可谓好之勤,思之笃矣!后有起者,考求险要,辨别攻寺,远而周知天下之故,近面都邑之间,非子之书,何所适从焉?”余曰:“否,否,不然!古人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明于匠石之任者,或昧于雕镂之细。

予也未尝溯江河,登恒岱,南穷岭海,北上燕冀。

间有涉历,或拘于往返之程,或困于羁旅之次,不获放旷优游,博观广询。

间尝按之图画,索之典籍,亦举一而废百耳。

又或了了于胸中,而身至其地,反若聩聩焉。

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者,不可胜数也。

余之书,其足据乎?且孙子有言:‘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

使信余之书而不取信于乡导,譬之掩耳而求闻,闭目而求见,所误必多矣!“且夫地利亦何常之有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

秦人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迨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

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

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塿之邱、泛滥之水。

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

是故九折之坂、羊肠之径,不在邛崃之道、太行之山;无景之豁、千寻之壑,不在岷江之峡、洞庭之津。

及肩之墙,有时百仞之城不能过也。

渐车之浍,有时天堑之险不能及也。

知求地利于祟山深谷、名城大都,而不知地利即在指掌之际,乌足与言地利哉!善乎,孙子之言曰:“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战。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

”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

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化于神明不测之心;所谓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者乎?故曰:方圆奇偶,千秋不易也,伏羲以之画八卦,大禹以之演九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顾祖 禹图书编 撰特 点 2 1 治 学严谨 , 宛 溪 ( 宛 山荡 ) 岸钓 渚 今 东 讲 学 , 祖居 宛 山左 近 宛 溪 , 自号 宛溪 子 , 世 学 其 故 后 者尊称 他为 宛溪先 生 。
顾 祖 禹为人 沈敏 有大 略 , 兴复 之志 , 明代覆 抱 值 灭 , 隐居 著作 。其 遵父 嘱 , 清 顺 治 十六 年 ( 元 乃 从 公
徐 乾学家坐 馆 , 览 徐 氏 “ 是 楼 ” 富 藏 书 , 续 饱 传 丰 继
手写 《 纪要 》 以后 , 祖 禹抱 着 严谨 的 治 学 态度 “ 顾 广 稽博 采”, 至 散 佚之 书 , “ 为搜 讨 ” 每 日定 下 甚 也 悉 , 写作 计划 , 因故 耽搁 , 定 补 作 , 穷 年 累月 , 汔 不 必 “ 汔

位 图书编撰 家 。祖 禹少承 家学 , 资质 聪 慧 , 熟经 谙
《 读史方舆纪要》 与梅文鼎 的《 历算 全书》 李清 的 、 《 南北史合钞》 合称为三大奇书。康熙三十一年 , 顾 祖 禹病逝 于无 锡胶 山 , 年 6 终 1岁 。嘉庆 十六 年 ( 公 元 11 年)《 81 ,读史方舆纪要》 全部刻 印出版。另著 有《 宛溪集》 《 、方舆纪要州域形势说》 《 、古本方舆书 目》 书传世 。 等
休” 。为写《 纪要》 他专心研究 二十一史, , 参考 1 0 0
多种 地方 志 , 集大 量 文 献 资料 , “ 也 未尝 溯 江 搜 虽 予
编撰 、 修改《 纪要》 。
经过 3 年 的 磨 砺 , 纪 要 》于康 熙 三 十 一 年 0余 《 ( 公元 19 62年 ) 成 , 书 10卷 ,8 完 全 3 20余万 字 。《 纪
中对城市 兴废 、 运 增 减 、 通 变迁 等也 有 论 述 , 漕 交 对 我 国 的历 史 地 理 科 学 产 生 了 深 远 的影 响 。时 人 将
河, 登恒岱 , 南穷岭海 , 北上燕冀” 但“ , 远追《 禹贡》 、 《 职方 》 纪 , 考 春 秋 历 代 之 文 , 及 稗 官 野 乘 之 之 近 旁 说 , 定百 家之 志 ” 。 对 于 所搜 资料 , 祖 禹 都进 参 ① 顾 行 了一番 严格 的考 证 与甄别 , 在此 过程 中 , 他还 编 写 完成了《 古今方舆 书 目》 。顾祖 禹认 为 “ 陋之 过 寡 小, 缪戾 之 罪 大 ” 所 以对 于 所 搜材 料 , 单 词 只 字 , , “ 皆考核 再三 ” 这样 就保 证 了记 载的准确 性 。 , 由于家 境 困窘无 法实现 远 游考察 以获 得足 够实
维普资讯
文 献 st  ̄, 3
山东 图书 馆季刊 2 0 0 6年 第 4期
顾 祖 禹与 《 史 方舆 纪 要 》 读 的编 撰
吕 霞
( 武汉大学信 息管理 学院 , 湖北武汉 4 07 ) 30 2
[ 摘 要 ] 顾祖禹是明末清初著名 的历史地理学家 . 军事家 , 且是一位图书编撰家 本 文论述顾祖禹在 图书编撰方面取得
的巨大成就 , 着重分析 了著作《 史方舆 纪要》 读 在图书编撰方面的特点 。 [ 关键词 ] 顾祖禹 《 读史方舆纪要》 图书编撰 [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学 清代
[ 中图分类号 ] G 5 . 一6 1 2
[ bta t G uuw snt n m u a ochs r a gorp e n it3 saei ,bt l ok A s c] uZ y a o ol af o spt t io cl egahr dmla ,t t s u a oab o r y a i r i t i a ii r g t s cm i r nt t Migader i yat. hs ae i ussh e e du c i e etfcsdo a- o p e el e n al Qn D nsy T ip pr s s et m n os he m n ue nal l i h a n y g dc e t r a v so n yi o o o i t nG u u a ae a dsess h a r f o pltnO ibo { uS i a g u s f ok—cmp a o u y dm d . r e ef t e o m i i ihs ok D h n s b li Z h n ts t e u s c ao l F Y
要》 明 末 政 区分 区 叙 述 历 代 疆 域 形 势 及 历 史 沿 按 革 , 重考 订古 今郡 、 变迁及 山JI 着 县 i 险要 、 战守利 害 , 并借 以论述 古 今战 争 成 败 得 失 , 浓厚 的军 事 地 理 有
色彩, 是我 国著名 的历 史地理 和军 事地 理著 作 , 为 成 研究 我 国军 事史 的重 要 文献 , 富史 料 价 值 。梁 启 极 超称 誉《 要 》 实 为 极 有 别 裁之 军 事 地 理 学 ” 纪 “ 。其
Y o. a) > [ yw r s G uu { uS i agY i a ) B o —cm it n P i l y Ke od ] uZ y D h F uJ Y o n ok o pl i h o g ao lo
1 顾祖 禹其 人其书 顾祖 禹 ( 6 1 19 , 景 范 , 字 端 五 、 13 — 6 2) 字 一 复 初, 号廊 下 , 南 直 ( 江 南 ) 熟 ( 江 苏 省 常 熟 明 清 常 今 市) , 人 明末 清 初 著 名 军 事 家 , 史 地 理学 家 , 是 历 也
顾祖禹为写 《 纪要》 贫且益坚 , , 在穷困潦倒 中
笔耕 不辍 。 他 在 家 乡 私 塾 教 授 养 家 糊 口 , 岁 得 修 “ 脯六金 ” 却 要 拿 出一 半 来 购 买 纸 笔 和灯 油 。 自动 ,
15 69年) , 起 潜心着 手编撰 巨著 《 史方舆 纪要》 读 ( 以下简称 《 要》) 纪 。康熙 十三 年 ( 元 17 公 64年 ) , 南方 “ 三藩 ” 起兵 反 清 , 祖 禹 只 身 入 闽 , 与 耿 精 顾 参 忠幕 府 。“ 三藩 ” 败 后 , 事 他悄 然 北 归 , 聘 在 昆 山 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