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诗眼-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准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一、教学目的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教程: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

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凉”用得最好。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贾岛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

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

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

“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

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

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

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详细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剧烈反响,从而领会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1.对关键词语的品尝(含义与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调、情味、效果等)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看法,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

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合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剧烈感情的字词《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缘由是独上江楼物思念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精确的字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子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奇妙的修辞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气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好像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安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溢朝气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以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渐渐丰羽、展翅离巢、宛转鸣叫的情景。

高考诗歌鉴赏——语言(选修用)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语言(选修用)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诗歌语言题常规命题方式:一、鉴赏诗歌用字(词)之妙二、鉴赏诗歌缀句之妙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一、古诗鉴赏专题之炼字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1、诗中的某个字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的“诗眼”是哪一个?—————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答题步骤:(1)释字义(2)描景象(3)析作用:①点意境②表情感(一)、炼动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

(步骤一:表明看法)①“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二)、炼形容词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问题:对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绿”活用为动词,是“使……变绿”的意思。

这使很抽象的色彩顿时化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释字义)“绿”字表现了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

仿佛春风一过,江南大地便万物复苏一般。

(描景象)“绿”字更好地写出江南春天时节家乡的美丽景色,诗人借以此景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感情)(三)、炼副词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题: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释字义)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专题06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诗眼-2019届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准复习(解析版)

专题06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诗眼-2019届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准复习(解析版)

考点精解一、熟知“诗眼”类型(一)赏实词1.聚焦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

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聚焦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3.追“彩”逐“色”:色彩词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4.听听“叠词”效果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之诗眼

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之诗眼

诗眼赏析“诗眼”类题型在近几年高考中没有考查,属于冷考点,从归类上看,从属于“炼字”,但因赏析“诗眼”题的方法与“炼字”有区别,所以在这里单独讲解。

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具体说来,确定“诗眼”主要有以下五个角度:1. 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2. 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 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 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考点对接教材】01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请赏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这和“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空”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02梦游天姥吟留别(必修上) 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诗眼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诗眼
“诗眼”分别是“自”、“空”。“自”和 “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 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这两个虚字一是表达了 诗人感叹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 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 葛武侯类人物早已不复存在;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 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 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景语含情,流露 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无限的感伤,同时也表达 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筇:指代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 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 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 “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 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 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 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 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 总之,全诗以“ 夜归”两字统摄全篇,生动 形象地刻画了游子深夜回家的复杂心情,意味 深长。
一字(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
某字(词)是全诗的“诗 眼”,为什么?某字(词)是 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或请找 出全诗的关键字(词),并说 明理由。
一字(词)领全诗型 答题要点
• (1)该字(词)对突出主旨 (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 • (2)该字(词)在诗中结构 上所起的作用。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宋) 潘阆
《蜀相》是诗人经历了坎坷后,弃官入蜀, 寓居成都,游诸葛武侯祠时所作。这首诗通过 对诸葛亮的缅怀,抒发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钦 敬和对他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之情,含蓄 地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 慨叹。全诗情景交融,深挚悲壮。 杜甫的诗歌 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诗眼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诗眼

鉴赏诗歌的语言——诗眼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

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古诗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什么是诗眼呢?简单地说,诗眼就是诗词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

详细地讲,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和情趣性的能够统领全句、全联或全篇的字词,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诗眼有很多特性,准确把握和分析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鉴赏诗词。

一、诗眼能够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用做诗眼的词语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比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就直白地流露了诗人虽然有满腔的报国热忱却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不仅读之令人扼腕,还准确深刻地点明了本诗的主旨——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二、诗眼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与情趣性这类用做诗眼的词语一般都是动词。

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盎然之景,还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了诗人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更流露了作者经历罢相后虽被征召回朝却依然忧虑重重的情思,其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与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

这大概也是王安石不厌其烦地易“十许字,始定为‘绿’”的原因吧!再如,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更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杏花怒放时生机勃勃的景象生动形象且极具情趣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并被王国维赞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三、诗眼能统领全句、全联、全阕甚至是全篇白居易《长相思》的上阕是“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根本不会觉得词句有什么奇特之处,无非就是写了两条河在流,而且还是流到了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到“愁”字诗意就陡然发生变化,不仅山水含愁,而且万物齐悲,词人的哀愁一下子就弥漫于山水,充塞了天地,一个“愁”字便点燃了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6鉴赏诗歌语言之诗眼

高中语文-6鉴赏诗歌语言之诗眼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表现在哪 些方面?
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 于我), 2、孤身在外(孤枕), 3、思念家乡(乡国梦), 4、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江楼夕望招客 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 ”字统领全篇,是全 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 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 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 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 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时间 线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 ”字统领全篇,是全 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 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 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 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鉴赏诗歌语言之诗眼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 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 关键性的诗句。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 炼传神或全诗主旨所在的一个字。
•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它们一般是:
•①全诗的主旨情感所在;
•②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③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 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全诗全诗均围绕“望”字展开,由远及近,由概括 到具体,营造了气势雄伟开阔的意境。(事物线索)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诗眼”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诗眼”

202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指导与练习: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诗眼”【考点总论】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句子、词语。

“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在。

诗眼有“篇之眼”与“句之眼”之分。

“篇之眼”,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连缀全篇的内容、思路、情感,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句之眼”,则往往聚焦在遣词造句的工巧上,突出意象、意境的营造,表现为字词形式。

以“篇之眼”致广大,以“句之眼”致精微。

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

有些字,虽未冠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

【赏析例举】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字【例题】陆游《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哪个字是诗眼?【答案】诗眼是“空”字。

“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抒写悲愤之情,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的字。

【例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哪一个字是诗眼?【答案】“绿”字是诗眼。

“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

3.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的字【例题】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哪一个是诗眼?【答案】“闹”字是诗眼。

“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生动形象,极具情趣性。

4.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的字【例题】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其中哪一个字是诗眼?【答案】“愁”字是诗眼。

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

高考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之诗眼

高考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之诗眼

高中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之诗眼【考情简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

纵观近年来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的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较为常见。

【必备知识】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如能准确找出“诗眼”,不失为一条鉴赏的捷径。

要找准“诗眼”,必须明确什么是“诗眼”。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

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

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

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话而言是某一个字。

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我们也必须按诗眼的含义有二分别来找。

第一,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1.全诗的主旨所在;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例1】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

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

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

与诗的主旨吻合。

【注】干谒诗: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例2】山中留客高适山光物态寻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湿衣。

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一 鉴赏古诗语言之诗眼

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一 鉴赏古诗语言之诗眼

古诗词鉴赏-突破考点专练一鉴赏古诗语言之诗眼“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词语,有时是传达主旨的一个语句,其作用或是统摄全篇的内容,或是深化诗歌的意境,或是集中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诗中眼,即表现为一首诗的内容或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的主旨;二是句中眼,即局部的诗眼,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

1.“诗眼”类型一是在内容上,最能揭示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等或“凉”“冷”“孤”这类语义双关的字词;二是在修辞上,常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的字词;三是在词性上,以动词、形容词为主等字词,它们大多具有“多重含义”或“临时含义”;四是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某词句组织结构的字词。

五是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2.解题步骤找出“诗眼”(有可能是“句眼”)后,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诗眼”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或分析“诗眼”在内容、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3.答题模版若题干未给出“诗眼”,作答则要指出“诗眼”+点明地位、作用+围绕其写了哪些内容/抒发了哪些感情;若题目已给出“诗眼”,则只要按上面的思路回答即可。

注意:“统领全篇”“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线索”等也是提示赏析“诗眼”的变式提问。

一、小阅读-课外(共 98 分)1、(7分)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赠二小男[唐]刘长卿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有人说“悲欢”是此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诗眼的能力。

此题题干问的是“诗眼”,实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问题。

既是此诗的“诗眼”,也就是说这个“诗眼”能够统领全篇,而“悲欢”是诗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考生只需要分析每一联中所蕴含的“悲”“欢”之情,即可以确定“悲欢”是否是“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辅导之诗眼

高考诗歌鉴赏辅导之诗眼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物 在 人 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衬托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明确点出诗眼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含义 ) 第二步 紧扣诗眼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诗眼放到 到诗中,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 写了哪些内容 (描景象) 第三步 结合表现手法指出该词对突出主旨、营 照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四步 总结该联,指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练习二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 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 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 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 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
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 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受);同 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 反映,该字将情与景融合在一起 ,所以“凉”是全诗的诗眼。

诗歌鉴赏:第6讲《诗歌的语言——诗眼》

诗歌鉴赏:第6讲《诗歌的语言——诗眼》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涨”字。一语双关,夜雨不断,秋池 在涨,作者的思亲思乡之情也在涨。
能统领全诗的是诗眼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眼是哪个字,请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眼是“好”字。一是暗扣诗的题目中的“喜”,二是统领 全诗。伍诗围绕“好”字展开;一好雨“知时节”,正需要 的时候“当春发生”;二好,它悄悄而来,滋润万物细细无 声,三好,夜里不个不停,下得充足、透彻;四好,天晓时 花朵带温怒放,锦官城花朵重重。
课堂 练习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 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世俗欲念
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
(4)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怀”。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
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
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最能突出题目的词就是诗眼
早梅
“一”字。梅花开于百花
步 步骤三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结构上、
骤 ”
(具体分 析作用)
在突出诗词主题上或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 的作用。
最能突出诗句境界的词是诗眼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的诗眼是哪一个?为什么?
一个”闹“字,写出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境界: 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杏花,争相绽放,火红而热烈; 花全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争相逗趣,仿佛那嗡嗡之 声、和鸣之音能听到似的。
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
是很高很高的山,见不到青青的 杨柳,看不到勃勃的生机,送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精解一、熟知“诗眼”类型(一)赏实词1.聚焦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

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聚焦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3.追“彩”逐“色”:色彩词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4.听听“叠词”效果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5.掂掂“数量”之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然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

“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韵味平添。

(二)赏虚词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唐朝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方”“始”两个虚词表现出的是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

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词的美的效果了。

解题精要鉴赏诗歌诗眼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

典例精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问题】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2.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问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从诗眼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首先找到要比较的内容,即比较原诗颈联中“健”“明”和题干中的“弱”“昏”哪两个字效果比较好。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每组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区别。

用“健”“明”,诗句的意思是虽然时过三十年,但“我”的手臂还很强健,目光依旧敏锐,还具有冲锋陷阵的能力,表达了作者虽老之将至,但犹存报国之念。

“臂弱”“眼昏”表明作者年事已高;“尚嫌”“犹识”话锋一转,强调“我”虽已年老,但拉弓射箭臂力不减,仍能辨识阵云,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精神。

在本诗中,不管用哪一个字,都能表达作者杀敌报国之心。

答题时一定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作具体分析。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精讲精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问题】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问题】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题】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解析1.【解析】“雪”比喻的是白发,“朱”代指容颜。

两相对比,表现出容颜过早衰老,诗人所表达的哀叹感情自然流露出来。

【答案】“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2.【答案】“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为一体。

【解析】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这首诗很能代3.【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

赞成“千里”或者“十里”,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示例一)赞成“千里”。

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

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

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甚远。

(示例二)赞成“十里”。

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