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题八

合集下载

8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8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考查点
2009
2010
2011 全国卷T31 江苏生物T31
酶活性影响 全国卷ⅡT32 因素及有关 海南生物 全国卷ⅠT31、 T22 实验探究、 T32 设计 跨膜运输及 江苏生物T30 新课标卷 广东生物T31、 质壁分离与 T3 海南生物T5 复原 叶绿体中色 素的提取和 福建理综T1 分离 上海卷T26
3.研磨、过滤
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4.纸层析技术 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主 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5.恒温技术
适用于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
( )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旋的调节)。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 ①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并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 )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2.玻片标本的制作
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 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包括: (1)压片法(如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压片的一般 过程是:取材→固定→解离(对不易分散的材料用盐酸处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性课题
考查点

专题八:研究性课例:民主决策教案及反思.doc

专题八:研究性课例:民主决策教案及反思.doc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杨炎一、【教学目标】•情感FI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屮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感受现代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为确立民主意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同吋在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学习研究屮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能力F1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

•知识冃标: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含义,能结合实际事例判断和运用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理解现代社会生活屮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本课重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本课难点:社会听证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二、【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正反材料)->探究分析一口主学习->情境判断->活动体验->学生小结(一)新课导入:%1准备一只塑料袋及“限塑令”资料,学生分亨对此政府决策的看法。

教师:“限塑令”将于今年6月1 口起正式实行,同时停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请问同学们这项决策是否支持?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

%1反面资料:2004年——“审计风暴年”材料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披露国家电力公司原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造成78. 4亿元重大损失, 同吋还有45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正反对比得出结论一: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健全,更是与我们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下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出一个正确、最佳的决策?(二)新课学习:1、探究共亨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对漫画呈现的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学生分析表态支持及发表对两种决策方式的看法,教师点评:对专业性较强的一些问题需要采用精英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会更有效率;但是,对于关心到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采用民主决策更能帮助决策机关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师引出探究共享二:“屮山市应不应该禁摩”话题,引导学生从民主决策角度思考下而问题:2、探究共亨二:屮山市应不应该仿效广州市等城市,实施“禁摩”规定?•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山市也要效仿广州市开展“禁摩”规定。

专题八、世界多极化问题

专题八、世界多极化问题

专题八、世界多极化问题参考论著:周特新主编《世界多极化与大国关系》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1、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海平等:《各国综合国力排序榜》.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4、俞正梁等著:《大国战略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肖星,张林编著《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国际观察》,1998-47、叶自成: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18、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J].国际政治研究,2004,(1).9、刘海军:我国多极化思想的演变,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0210、何方:《是多极化还是“一超多强”》,《世界知识》,1998年第17期11、陈岳:如何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教学与研究》20010412、陈德照:关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几个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0613、俞邃.世界多极化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3).14、秋石.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J].《求是》,2004,(2).15、房乐宪.中国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战略判断:演化轨迹及其特征[J].《教学与研究》,2004,(10).16、蒋玲媛,朱彤,.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多极化[J].《求是》,2006,(14).17、聂火云,彭春燕.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评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5).(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教授)一、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总趋势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大致三种观点:1、单极格局。

美国2、多极格局:美、俄、欧、中、日3、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多强是中、俄、日、欧。

另:从趋势看,还存在多种可能,可预见到的几种多极化趋势是:美国主导型、力量均衡-协调型、竞争混乱型。

教育科学研究的经验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经验方法

实验研究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 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的方法。所研究的问题一旦明确被界定后,就应建立研究假 设(根据一定的观察事实和科学知识对研究对象提出假定性看法和说明)。在某 一科学问题讨论过程中(或在某些条件下)保持不变的量称为常量,研究者操纵、 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称为变量。如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五年级学生学习 成绩效果的研究中,年级水平就是一个常量,教学方法则是变量。实验研究法是 很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合理设臵对照。 实验室实验:借助一定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来观察、研究某一未知领域 的问题。如研究脑电波与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注意:心理测量不属于实验研究 法范围。 定向控制实验:将供试对象分为若干个控制组和一个对照组,对控制组实施 一定的定向控制或影响,然后观察记载各组的表现,再分析其结果和影响。


搜集文献:广泛收集文献资料。
整理文献:对已取得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文献综述:形成文献研究的成果。
(三)文献积累
积累文献的一般过程:积累文献可从先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 再根据研究的需要,注意经常收集那些分散的、不易得到的资料。积累文献是一 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若干阶段进行整理,每一阶段把手头 积累到的文献作一些初步的整理,分门别类,以提高下一阶段搜集文献的指向性 和效率。利用现代文献情报系统的检索方法,可以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 资料。积累文献,不只是在有了具体的研究任务以后,才需要做,更重要的是在 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积累文献的方式:可以通过做卡片(目录卡、内容提要卡、文摘卡) 、剪报 (将与本人研究方向有关的重要报刊文章做专业剪贴)、写读书摘要(读书摘记 或读书笔记)、作笔记(听课笔记、会议笔记、讲座笔记)、收集会议资料等传 统方式,也可以通过电子资源检索系统(注意分类存放于不同的文件夹),有重 点地收集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定义P3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建构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简言之,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二、内容分析属于文献研究中的一种。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P6【西方】1、190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方法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前)--直觉观察时期(2)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期(16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时期特点】(1)研究中心问题域集中到学校教育内部,开始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2)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4)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有所增强,开始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

2、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成为独立学科时期)(1)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形成(2)教育研究方法明显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3)教育研究方法受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影响(4)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教育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从偏重实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3)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4)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中国】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1)引进西方教育研究方法(2)倡导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3)教育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2、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1)学习苏联的教育研究方法(1949—1955)(2)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国化探索(1956-—-1965)(3)全盘否定前17年教育研究方法(1966—-—1975)(4)教育研究方法的重建和发展(1976-——2000)①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史人们从反思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开始的②从当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中,从与教育科学相关学科中吸取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适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影响、渗透、汇流的趋势,构建教育研究方法体系③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结合教育系的课程改革,着手教育研究方法类学科研究和建设,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等课程,引进了国外的教育研究方法著作和教材。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第二章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第二章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笔记整理一、教育研究常用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二、调查研究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是通过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的特点◆自然性◆多样性(访问、座谈、问卷调查、测验和网上调查)◆灵活性◆间接性◆广泛性3.调查研究的意义◆揭示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意义,从而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和矛盾◆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的教育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发现和总结教育思想和经验,更好的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收集资料,为制定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依据4.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事实调查和意向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范围: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座谈会调查和测验调查5.调查研究的操作程序◆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草拟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做好调查准备◆组织调查实施◆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6.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调查内容要科学全面◆调查指导语要协调一致◆调查的问题要适宜◆调查资料要客观真实◆要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调查结论要做科学分析三、实验研究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研究的特点◆控制性◆因果性◆教育性◆重复性◆综合性3.实验研究的意义◆是丰富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是教育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的必经路径4.实验研究的类型◆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功能: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推广性实验◆根据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前试验、准实验和真实验◆根据实验的性质: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根据实验的范围: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和整体实验◆根据实验变量的个数: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5.实验研究的操作程序(一)准备阶段◆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设计(二)实施阶段◆实验前测◆实验控制◆试验记录◆实验后测(三)总结阶段◆整理试验资料◆统计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题目、署名、前言、实验内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参考文献及附录)6.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坚持教育性原则,绝不进行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做好实验研究方案◆加强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要认真选择测查工具◆要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要周密设计并系统地进行实验四、个案研究1.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个案研究即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的方法2.个案研究的特点◆单一性◆典型性◆深入性◆针对性◆借鉴性◆自然性3.个案研究的意义◆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能够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开展集体教育工作◆能够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4.个案研究的类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个人个案研究、机构个人研究和社会团体个案研究◆根据个案数目的多寡:单一个案研究和多重个案研究◆根据研究目的:诊断性个案研究、指导性个案研究和探索性个案研究5.个案研究的操作程序◆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个案资料◆实施个案指导◆追踪指导研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6.个案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要遵循道德准则,切实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要排除主观干扰◆准确把握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不要轻率的将结论推及总体◆确保收集的资料完整、真实、可靠五、田野研究1.田野研究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者对象的真实情境中,以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2.田野研究的特点◆实践性◆客观性◆参与性3.田野研究的意义◆属于人本主义的研究方式,特别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教育及教育研究的特性◆为教育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我们从教育的角度认识和帮助弱势群体4.田野研究的操作程序(一)准备阶段◆选择调查对象和地点◆熟悉调查对象和调查点情况◆拟定研究方案◆实施预调查(二)开始阶段◆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进一步了解调查点当地情况◆选好居住地(三)调查阶段(四)撰写研究报告阶段5.田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要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要做到研究的有的放矢◆要边调查边整理资料◆要尊重不同的意见◆要遵循研究原理六、行动研究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以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期末重点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期末重点

1.科学研究是在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通过科学理论的建立来解释具体的现象和说明普遍的因果规律,其根本目的就是寻求真实。

*22.社会研究中的几种辩证关系*4(1)个案式与通则式解释(2)归纳与演绎理论(3)定量与定性分析(4)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3.教育技术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学科应用,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研究程序,应用现代技术的手段,对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究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和规律,解决教育技术学中存在的问题。

*74.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探索,另一方面是应用型探索*85.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两类。

一类是哲学方法;第二类是一般研究方法(分为三种: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综合研究法)*86.常用的文献查询方式*13(1)按照文献的类型查询(2)“滚雪球”式文献查询(3)通过检索工具查询(4)由主到次的查询7.研究课题的类型*20(1)按研究目的分类: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2)按研究成果分类: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综合性课题(3)按课程性质分类:探索性课题、发展性课题、争鸣性课题8.课题的选择需要遵从以下原则*24(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9.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2910.文献综述的组成部分*31从内容上看,综述一般包括研究的发展、现状、动态、展望以及自己的评论等部分。

从结构上看主要分为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

11.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36(1)查阅的文献应该全面(2)避免大量的直接引用和转抄(3)避免资料的堆积,注意引文的代表性、科学性(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12.研究变量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第一章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一、简答题1.1.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特点。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特点。

2.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含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含义3.3.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4.4.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基本要求二、论述题1. 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2.2.举例论述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举例论述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二章研究课题的选定一、简答题1. 1. 简述选题的原则简述选题的原则2.2.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3.3.简述选题的过程简述选题的过程4.选题的一般策略二、论述题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内容三、实践练习根据兴趣和知识积累状况,选某个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第三章文献检索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撰写的班级日志属于教育文献中的(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2.2.书目、题录、文摘、索引等属于书目、题录、文摘、索引等属于书目、题录、文摘、索引等属于( )( )( )。

A.A.零次文献零次文献零次文献B. B. B.一次文献一次文献C.C.二次文献二次文献二次文献D. D. D.三次文献三次文献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 1. 教育与心理文献教育与心理文献教育与心理文献2. 2. 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一次文献3.3. 二次文献二次文献 4.三次文献.三次文献5.引文查找法.引文查找法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 1. 教育与心理科学文献的特点教育与心理科学文献的特点教育与心理科学文献的特点? ?2.文献的种类.文献的种类3.文献法的一般过程.文献法的一般过程4.进行文献综述时的注意事项。

.进行文献综述时的注意事项。

四、实践联系四、实践联系遵循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要求,遵循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要求,选选“师生关系”、“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课等方面的课题试写一篇文献综述。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成果展示(八):浅谈探究教学中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成果展示(八):浅谈探究教学中
维普资讯
课题在线 特 别关 注
斓耽 教赫 学蝉
■ 陈水灵
“ 学、 自 探究、 反思” 课堂模式在我校已实施了近四年
4 你知道是什么触发了开普勒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 . 律的吗?开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的具 体内容是怎样的? 5 你能说 出那一时期在这方面影 响较 大的科学家名 .
别关注 课题在线
思路是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使学生在课题探索的过程 中通过 自己的努力获取相应的物理知识和练就一定的实验 操作技能 , 又能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学会一套获取新知识和 解决 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求实创新的科

这 个环 节是 让 学生 分组 派 代表 呈现 方 案 , 全班 学 生 让
学 中做 ” 。
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 、提 出和求证假说 、作出解
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交流、辩论 ,学生不仅能扩展

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 、 推理和批判性地思
考科学现象的能力。 通过 “ 做”科学 , 学生既能学到知识, 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 培 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教 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更多这种 “ 自学、 探究 、 反思” 的课堂模式 , 给学生提供更多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 为我国 22 年转变成创新型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 00
体 、复杂 、 面 , 全 更适 合面 向个体 , 更加 趋 于 自主和 互 动 。
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 “ 灌输者 ” 、 “ 监督者”转变为主体发展的良师益友、合作伙伴 。 在 “ 万有 引力”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 料并分组讨论 ,用 多媒体 出示了如下的讨论问题 : 1“ .地心说 最先是 由谁提出来的?其主要观 点是什 么?想想人们为什 么会有这个想法? 2“ . 日心说” 由谁提出来的?其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是

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八篇

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八篇

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八篇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将以课程标准为指南,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增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完善科研网络,规范课题过程管理,追求实效。

二、具体工作1、明确目标,解决问题通过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一课题的系列研究,确立以下主要解决问题的方法:(1)在学校范围内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策;(2)在课堂上强化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督促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3)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的影响;(4)怎样对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行有效性评价。

2、扎实有效,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管理我将加强课堂教学常规工作,做到课前认真备好课,上课后及时反思并做好教学行为记载,为课题研究准备具体的材料。

同时与学校课题相融合,开展研讨课的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不断完善方案。

三、工作要点:1、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

2、认真钻研数学大纲、教材,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设计合理的教案。

3、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1次),搞好教学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扬公平竞争,取长补短,友好合作的精神,共同提高。

4、根据我校指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加强对上课这一环节的指导和督促,认真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好数学。

5、加强听课、评课活动。

及时评价、反馈信息,并做好记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6、创造和珍惜一切向外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更新观念,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7、从实效出发,严密组织教学研究活动,要求教研活动课题化,形式多样化8、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全面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9、以校本研究为主,继续要求教师把每堂课都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不断地提高教研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边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边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第一章测试1.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什么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撑?A:创新 B:科研 C:课程设计D:教学答案:创新2.本门课程除了基本概念与理论外,还包括以下哪些知识模块?A:选题课题设计 B:具体研究方法 C:成果描述与评价 D:资料整理分析答案:选题课题设计;具体研究方法;成果描述与评价;资料整理分析3.学习教育研究方法需要具备选题与课题设计能力、具体方法运用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和()。

A:成果运用能力 B:成果鉴定能力 C:成果迁移能力 D:成果描述评价能力答案:成果描述评价能力4.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包括知易行难、学思结合、知行有别。

A:对 B:错答案:错5.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体现在?A:结果客观 B:资料客观 C:行动客观 D:过程客观答案:结果客观;资料客观;过程客观6.教育研究的特点包括复杂性、迟效性、应用性、群众性、伦理性。

A:错 B:对答案:对7.教育研究的四种水平包括直接观察、探索原因、迁移推广和()。

A:成果实践 B:设计假设 C:实际操作 D:理论研究答案:理论研究8.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问题,研究设计,开题,收集信息资料,整理分析信息资料,撰写论文,中期检查、修改,预答辩,答辩。

A:对 B:错答案:错9.教育研究的产生时期主要是通过何种方法进行研究?A:实验测量 B:方法论研究 C:事件假设 D:直觉观察答案:直觉观察10.强调测量和测验,是教育研究成熟期的显著特征。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以下哪个选项是文献的载体?A:图书 B:报刊 C:学位论文 D:音像资料 E:科学报告答案:图书;报刊;学位论文;音像资料;科学报告2.按载体的物质形式划分,文献种类有哪些?A:声像型 B:机读型 C:缩微型 D:印刷型 E:电子型答案:声像型;机读型;缩微型;印刷型3.文献法作用有哪些?A: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选题和方向 B:帮助了解研究问题的实质和背景 C: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D:避免重复劳动 E: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答案: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选题和方向;帮助了解研究问题的实质和背景;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避免重复劳动;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4.欲初次了解研究动态,应先看第几次文献?A:四次文献 B:三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一次文献答案:三次文献5.检索的范围有哪些?A:地域 B:语种 C:时间D:类型 E:数目答案:地域;语种;时间;类型6.筛选命中文献时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A:选择知名学术刊物文献 B:选择有代表性文献 C:选择个人喜欢的文献 D:选择知名教育机构文献 E:选择知名专家文献答案:选择知名学术刊物文献;选择有代表性文献;选择知名教育机构文献;选择知名专家文献7.文献阅读有哪些方法?A:仿写 B:泛读 C:浏览D:画图E:精读答案:泛读;浏览;精读8.文献整理内容包括哪些?A:研究内容 B:研究背景 C:研究目的与意义 D:研究主题 E:研究过程答案:研究内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题;研究过程9.文献综述的类别有哪些?A:复杂性综述 B:条件性综述 C:专题性综述 D:综合性综述 E:问题性综述答案:专题性综述;综合性综述10.正文标题包括哪些内容?A:参考文献 B:研究主题 C:研究对象 D:文献综述 E:作者信息答案:研究主题;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第四章测试1.常见的研究方法有:A:调查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答案: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2.研究工具的作用?A:发现内在联系 B:得出结论 C: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D:获取相关信息答案:发现内在联系;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取相关信息3.结构式观察包括什么?A:时间取样法 B:事件取样法 C:顺序取样法 D:行为取样法答案: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行为取样法4.进行研究对象设计时,如何确定好研究总体?A:数量 B:差异 C:范围 D:结构答案:数量;差异;范围;结构5.教育行动研究中观察环节包含哪些步骤?A:抽取行动对象 B:后测 C:前测 D:分析成因答案:抽取行动对象;后测;前测6.教育行动研究中行动环节包含哪些步骤?A:初步调查 B:研制方案 C:分析成因 D:筛查成因答案:研制方案;分析成因;筛查成因7.什么是演绎法?A:借助理论问题 B:借助现实推观点 C:借助观点找问题答案:借助理论问题8.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状态需要做什么分析?A:标准差 B:方差 C:频数 D:均值答案:频数;均值9.预期成果中的建设成果包含哪几方面?A:论文 B:课程 C:教材 D:专业答案:课程;教材;专业10.研究对象在某一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做什么分析?A:回归分析 B:相关分析 C:单因素方差 D:T检验答案:单因素方差;T检验第五章测试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调查法的缺点?A:适用范围窄 B:调查资料信息不真实 C:可信度受被试的态度和作风影响 D:无法确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答案:适用范围窄2.下列属于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A:考试题 B:访谈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法答案:观察法;个案研究法3.教育调查研究步骤为:提出假设——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调查实施阶段——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专题八、行动研究

专题八、行动研究

三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 对各自的发现进行分析;外来研究者也参 与讨论
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 取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
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 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 扬一次。
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 母交谈。
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 参加活动。 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
然后,教师们又聚集在一起,分析采取对策后的效 果;如果有的对策效果不大,则采取不同的对策。
此时,外来研究者又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 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 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 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 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起行动。 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会不断调整行动。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 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 行动研究鼓励使用各种有效研究技术。
反思

反思包括整理资料、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 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 析解释





C.消除教育研究与教学实际的分离:Elliott认 为,教育行动研究能消除教学与研究分离的情 形。因此,行动研究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而 不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额外的工作。 D.谋求教育的实际变革:研究的成果的评价标 准是教育实际的改进和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 实践智慧——教师的教育知识大多属于“内隐 的知识”(tacit knowledge),通过行动研究, 可使这种内隐的知识显性化,使自我批判与反 省成为可能,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本人的专业 水准,而且可以使这种实践智慧在教师中分享。

专题八 硫及其化合物(备注说明:此内容为篇章页考情探究+知识考点清单+方法技巧)

专题八 硫及其化合物(备注说明:此内容为篇章页考情探究+知识考点清单+方法技巧)
(8) SO2 和 Cl2 的混合气体可能不具有漂白性ꎻ (9) SO2 能使溴水或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ꎬ不是利用 SO2 的 漂白性ꎻ (10) SO2 不能漂白石蕊溶液ꎻ (11) 把 SO2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中ꎬ没有沉淀生成ꎬ但若向 BaCl2 溶液中通 入 NH3 或 加 入 NaOH 溶 液ꎬ 或 把 SO2 气 体 通 入 Ba( NO3 ) 2 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ꎻ (12) 浓 H2 SO4 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ꎻ (13) 常温下ꎬ铁、铝遇浓 H2 SO4 、浓 HNO3 发生钝化ꎻ (14) C 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检验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4 检验水→品红溶液检验 SO2 →酸性 KMnO4 溶液除去 SO2 → 品红溶液检验 SO2 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ꎻ (15) H2 S、HI、HBr 遇强氧化性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ꎬ因此 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ꎮ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中 13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盐类的水解
中 设问递进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011 北京理综ꎬ27
15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探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中 设问递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010 北京理综ꎬ9
6 硫酸的性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态金属硫化物ꎬ如 FeS、Cu2 S 等ꎻ ( 3) 汞蒸气有毒ꎬ若实验室里不慎洒 落 一 些 汞ꎬ可 撒 上 硫 粉
进行处理ꎻ
(4) 单质硫燃烧时ꎬ产物是 SO2 ꎬ不会生成 SO3 ꎻ
������������������������������������������������������������������������������������������������������������������������������������������������������������������������������������������������������������������������������������������������������������������������������������������������������������������������

调研《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调研《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调研《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关于该主题的教学研究论文加以自学。

答题内容: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一章: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组成三个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执行着解释、预测和控制功能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特点:Q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化学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化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为导向Q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Q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数据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创造性第二节: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一、四种研究水平直觉经验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二、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一)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基础研究:发展完善理论@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作用。

@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二)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第二章科学教育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材料的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第一节化学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课题选择的意义,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选题的策略与程序)一、课题选择的意义1、科学研究始于问题2、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二、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三、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偶然机遇,来源于热点问题的追踪,来源于已有理论的质疑,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从学术争鸣中选题,沿着前人足迹选题四选题的策略与程序(一)选题的策略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2、尽可能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3、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课题4、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二)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范围:研究的大致方向,如科学教材方面、学生科学概念等提出研究问题:从范围中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这其中需要有一定的问题,另外,还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欢迎阅读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

)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a、探索性研究。

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

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

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

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

(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

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

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

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

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

专题八 学校德育 作业

专题八 学校德育  作业

专题八学校德育作业1、分析学校德育评价的功能。

首先,信息反馈的功能。

通过德育评价,德育系统的控制者得以将原先设想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德育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德育系统的控制过程作一定的调整,以求得德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管理功能。

德育管理要根据德育工作现状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进行管理,而有关这些信息通过德育评价可以获得。

现代德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施目标管理,为此必须借助于德育评价。

最后,教育功能。

德育评价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

德育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并不仅仅是为教育者所用,而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的。

受教育者通过德育评价了解自己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为行为改变决策提供依据。

在德育评价中,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掌握评价标准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2、如何运用学校德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德育评价在德育工作中是手段,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是中性的,但它作为德育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却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

因此,德育评价手段在德育的实际运用中,其价值如何并不能从评价手段本身简单地得出结论。

手段必须为目标服务,这就必然要求德育评价必须从德育目标出发,以德育目标作为自己的方向。

德育评价工作的好坏,最终要以能否有利于实现德育目标来衡量。

客观性原则:德育评价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要求若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对德育工作全面情况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这样才能使教育者依据正确的信息反馈,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科学性原则:德育评价要做到客观,必然要求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遵循科学性原则,评价结果才能是客观的。

德育的现实情况是复杂的,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对它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多元化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开展自我教育与自我批评,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是对学生权利和人格情感的充分尊重和负责,因为“他法”无法体悟“我”所体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科学活动教研方案(3篇)

科学活动教研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科学活动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教研方案旨在通过组织一系列科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科学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科学活动设计(1)活动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科学活动主题。

(2)活动形式:实验、观察、调查、讨论等。

(3)活动材料: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调查问卷等。

2. 科学活动实施(1)教师备课:根据活动主题,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活动方案。

(2)学生参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

(3)教师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科学活动评价(1)学生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总结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2)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身教学。

四、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1)组织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理念培训,提高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

(2)收集整理科学活动案例,为教师提供参考。

2. 实施阶段(1)教师根据活动主题,设计科学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参与科学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3)开展科学活动交流,分享活动经验。

3. 反馈阶段(1)学生总结活动收获,教师进行评价。

(2)教师反思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阶段(1)对本次科学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

(2)组织教师交流,分享教学心得。

五、活动时间本次科学活动教研方案实施周期为一个月,具体安排如下:第1周:科学教学理念培训、活动案例收集整理。

第2-3周:教师设计科学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活动。

第4周:科学活动交流、学生评价、教师反思。

教育研究方法真题

教育研究方法真题

选择题:1、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

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D )A.经验-分析范式 B.社会批判范式 C.诠释-理解范式 D.复杂思想范式2、某一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B )A.教育论文集 B.教育年鉴 C.教育辞书 D.教育专着3、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B )A.事件取样记录法 B.日记描述记录法 C.时问取样记录法 D.行为检核记录法4、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的优点是( C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有利于研究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D.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5、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Y的被选率都是35%。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表述为“仅占35%。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伦理原则6、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C )A.标准差 B.方差 C.标准分数 D.相关系数7、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D )A.前言部分 B.正文部分 C.结论和建议部分 D.附录部分8、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C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9、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B )A.陈述句 B.疑问句 C.全称肯定判断 D.全称否定判断10、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

这种观察是( D )A.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B.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11、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量:反映样本数据分布特征的量称为统计量。

例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相关系数等,都属于统计量,它们分别用表示。

统计量一般是根据样本数据直接计算而得出的。

描述统计是指对获得的杂乱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概括,以揭示一组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包括: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计算各种统计量:集中量、差异量、相关系数量等。

推断统计是指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理论进行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的一类方法。

推断统计的特征有三点:
推断总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推断。

比如根据根据实验班的消息和对照班的信息,推断实验总体的平均数和对照总体的平均数是否存在差异。

推断总是依据一定的概率理论进行推断。

比如,对平均数差异的推断常常是在t分布、z分布或F分布等概率分布下进行推断的。

推断总是在一定置信度上的推断。

比如,推断的置信度常常是0.95或0.99。

推断统计又可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最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是假设检验。

现有一个随机样本,其平均数为a,这个样本是来自这一已知总体吗?或者说这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平均数和已知总体平均数相等吗?这就是假设检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逻辑原理是,视a在以为中心的平均数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大小而定。

若样本平均数a在以为中心的抽样分布中出现的概率较大,则认为样本所属总体和已知总体为同一总体;若样本在抽样分布中出现的概率较小,则认为样本所属总体与已知总体有显著性差异。

【探究练习】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又称为数据描述,主要用于特征分析,即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

最常用数据描述包括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等。

(一)频数分布
频数是指某些数据呈现的次数。

频数是描述统计中常用的统计量。

频数分布可以使我们直接了解掌握数据的某些突出的性质,如分布情况、平均水平、差异情况等。

例如:某班级54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如下:82,83,64,59,94,81,67,75,90,48,57,86,75,93,88,72,65,77,60,79,70,81,56,64,73,99,87,66,50,45,80,82,67,74,68,92,54,57,87,64,76,74,61,65,70,89,71,49,60,72,70,73,67,55。

试编制频数分布表。

编制频数分表表一般步骤如下:
1、求全距。

全距也称两极差,它是全部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符号R表示:
R=最大值—最小值本例中:R=99—45=54
2、定组数。

定组数就是指在分数统计中把大量的数据划分为一定分数档。

一般来说,分组数为10~15组为宜。

本例R=54,拟分11组。

组数用k 表示。

3、求组距。

组距是指每一组数据的间距。

它是全距除以组数所得的商,用i表示。

教育统计中常用组距为2,3,5,10。

本例中i=4.9。

为便于计算,取整数5为组距。

4、定组限。

组限就是一组分数的起点值和终点值,即下限和上限。

本例以最小一组分值45~50为上下限起始,其它各组上下限依次为50~55,55~60……95~100。

5、求组中值。

组中值即每组数据分布正中位置的点值。

组中值等于组中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的的平均数。

6、登记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