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食》教学设计(附板书及反思)
《看月食》展示课反思
《看月食》展示课反思●基本信息●课程概述: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作业,一个是阅读电子课本,在课本上画出描写月食的句子,一个是回家查询有关月食的知识通过预习作业录音上传。
课堂中以播放几位同学有关月食知识录音导入课文,接着同学们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老师播放月食原理的视频并使用四分屏投影展示同学们画出的句子,对比四位同学的笔记分析课文段落。
老师发布填空题,课堂上投影几位同学的做题界面,向听课老师展示学生们的做题方式。
接着,老师投影座位表界面,提示未做完的同学抓紧时间,做完的同学看看自己头像下的进度条是否做对了,做错了的同学浏览课文检查自己错误的地方。
大部分同学做完后,老师展示整个班级的正确率并发回批改结果和答案,同时,投影同学的界面讲解题目。
对整个课文进行了学习了解后,老师发布举手,最快举手的两个小组同学用老师提示的连接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食变化的过程,并请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在接下来的投票环节中,为你喜欢的哪一小组投上一票。
两位同学述说完毕后,老师发布投票,投影、刷新投票界面并查看投票人数。
最后,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
●自我评鉴:优点:1、注重细节,每个教学环节和技术功能都会引导学生紧跟教学思路。
2、功能用的比较贴合学科特色缺点:1、课堂初期老师较为紧张,操作不熟练2、老师对座位表不熟悉,课上询问学生的座位号问题:目前汽轮小学教室环境的情况相当稳定,基本不出技术问题,但由于学校要求,学生Pad中未开放工具栏又锁定在AiSchool界面,所以无法查看到pad电量,因此出现个别学生pad完全没电。
与开发人员沟通是否可在AiSchool页面做个展现电量的小图标。
反思:在常态课与展示课开展下已经接触了多类学科,各种功能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在与老师的沟通中也比较顺利,基本信任我在技术方面的意见。
在课程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这方面仍需努力,。
小学语文《看月食》教案
小学语文《看月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掌握相关天文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月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看月食》一文描绘了作者在一次月食夜晚的观察经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月食的神奇。
2.2 教学重难点掌握月食的形成原因,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观察月食的过程,总结月食的特点。
3.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月食的形成原因,分享观察月食的心得。
3.3 讲授法教师讲解月食的相关天文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回顾观察月食的经历。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总结月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月食的形成原因,分享观察月食的心得。
4.4 讲授法教师讲解月食的相关天文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月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第五章:课后作业1. 观察下一次月食,记录观察过程和感受。
2. 调查其他同学对月食的了解程度,整理调查结果。
3. 结合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月食的小故事。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交流、合作、分享等方面。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科普活动组织一次关于天文的科普活动,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7.2 参观天文馆安排学生参观天文馆,亲身体验天文观测,加深对天文现象的理解。
7.3 开展天文知识竞赛举办天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小学语文《看月食》教案
小学语文《看月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看月食》的基本内容,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推测月食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加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观察结果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能够观察月食并记录下来。
1.2 教学内容课文《看月食》是一篇关于月食现象的科普文章。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月食的形成原因以及观察月食的方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看月食》的基本内容,月食的形成原因。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推测月食的过程。
2.2 教学难点月食的形成原因的理解和解释。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推测月食的过程。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看月食》的文本。
月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阅读记录表。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布置,准备阅读和讨论的区域。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月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月食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月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月食的形成原因。
4.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看月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3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月食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推测月食的过程,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观察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5.2 拓展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观察方法。
学生可以制作月食的手工模型或海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6.2 评估方法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看月食》教案
小学语文《看月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知道月食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1. 对月食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2.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2. 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月食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月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月食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月食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课堂巩固1.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月食的认识。
2. 进行生字词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月食的其他知识。
八、拓展延伸1. 让学生观察近期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开展“我是小小天文家”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天文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九、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探究作业:了解我国古代关于月食的记载,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看月食》教案5篇_1
《看月食》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看月食》教案5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看月食》教案5篇,供大家赏析。
《看月食》教学教案
《看月食》教学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食的定义、成因和观察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月食的定义和成因。
2. 月食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月食成因的理解。
2. 观察月食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月食图示。
3. 观察月食的地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月食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月食的定义和成因(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详细讲解月食的定义和成因,让学生理解月食现象。
3. 观察月食的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观察月食的方法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月食。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月食观察的日记。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月食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
8. 课后拓展(课后自主完成)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月食的成因和观察方法,提高自己的天文知识水平。
9.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完成)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课后教师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月食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月食的乐趣。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月食主题的科学实验,如制作月球模型,进一步了解月食的成因。
七、教学互动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月食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答互动,解答学生关于月食的疑问。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月食的资料和信息。
2.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天文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月食的理解。
九、教学反馈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日记和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月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特殊教育:《看月食》教案
特殊教育:《看月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特殊教育学生了解月食的基本概念,知道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月食的定义: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使月亮部分或全部进入地球的影子中,形成月食。
2. 月食的分类:全月食、偏月食、半月食。
3. 月食的形成原因: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4. 月食的发生周期:约3年发生一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月食现象。
2. 采用分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设计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月食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月食的好奇心。
2. 讲解月食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分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月食的认识和观察经验,互相学习。
4. 观看月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食的全过程。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月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观看视频和观察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观察记录:检查学生对月食观察现象的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月食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月食和天文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月食观察活动,如制作月食观察卡片,记录观察到的月食过程。
3.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文现象,如日食、流星雨等,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月食视频资料:寻找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月食视频资料,要求画面清晰,讲解简洁。
2. 月食观察工具:准备望远镜、月亮图表等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月食。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月食的知识点和观察方法。
小学语文《看月食》教案
小学语文《看月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看月食》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生字词。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心。
学生能够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看月食》的基本内容,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更好地理解月食的现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月食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月食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4.2 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看月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4.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月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4 实践活动:学生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尝试解释月食的现象。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月食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学生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看月食》教案
小学语文《看月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月食的定义、成因和观测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描述和表达观测月食的过程和感受。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分享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看月食》是一篇描述小学生观测月食的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月食的美丽景象和科学原理。
2.2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食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月食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看月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的成因和观测方法。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测月食的经历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3.4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月食的科学原理,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测月食的实验,记录观测结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月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观测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月食观测活动,鼓励学生记录观测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2 拓展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其他与月食相关的知识,如月球的起源、地球的自转等,进行拓展学习。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观察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食的奥秘。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地观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6.2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变化。
步骤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月食的成因和观测方法。
小学语文《看月食》教案
小学语文《看月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看月食》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看月食》的基本内容,生字词的学习。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描述的月食现象。
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月食的成因。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食的图像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互动白板,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食的图像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月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月食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月食现象。
4.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看月食》,理解课文描述的月食现象。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4.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看月食》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总结,提高对月食现象的理解。
5.2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学生完成作业,提高语文能力。
第六章: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6.1 活动设计设计一个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月食的看法和经验。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6.2 活动实践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提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看月食》的教案设计
《看月食》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月食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月食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掌握月食的三个阶段:初亏、食既、复圆。
1.2 教学内容:月食的定义: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遮挡住太阳光,使月亮暂时消失的现象。
月食的产生原因:地球的影子遮挡住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
月食的三个阶段:初亏、食既、复圆。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月食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月食的理解和观察经验。
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章:月食的观测方法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月食。
掌握月食观测的基本技巧。
2.2 教学内容: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调节望远镜的焦距和角度。
月食观测技巧:如何观察月食的各个阶段和细节。
2.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学生分组使用望远镜观察月食,记录下观测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月食的历史和文化3.1 教学目标:了解月食在历史上的观测和记录。
探索月食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传说。
3.2 教学内容:月食的历史观测:古代文明对月食的观测和记录,如中国的《史记》中的记录。
月食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不同文化对月食的解读和传说,如印度的月食节。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古代文献中关于月食的观测记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学生分组研究不同文化中关于月食的传说和意义,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四章:月食的科学研究4.1 教学目标:了解月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掌握月食对地球和月亮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月食的科学研究:月食对地球和月亮环境的影响,如地球大气层的观测。
月食的应用:月食在导航和时间测定中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月食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月食应用的想法和观点。
第五章:月食的观察和记录5.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和记录月食的过程。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月食》教案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月食》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与运用教材中相关词汇,如“月食”、“全食”、“偏食”等。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文本,掌握《看月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个人观点表达和学习心得的写作。
教学准备: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投影仪,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幅关于月食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所描绘的现象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向他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月食吗?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月食?”步骤二:阅读理解1.将教材中《看月食》的文本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默读一遍,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解答以下问题:a.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关键词汇?c.为什么大家都开心地看着天空?d.你们在故事中有没有遇到生词或者难懂的地方?步骤三:交流和拓展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和体会。
2.鼓励学生提出对于月食的好奇问题,如“为什么会有月食?”、“在古代人看到月食时会怎么想?”等等。
3.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关于自己观察月食时的经历,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步骤四:学习心得写作1.让学生打开练习册,找到与《看月食》相关的写作任务。
2.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给出的提示,以《看月食》为题,写一篇学习心得或观后感。
3.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可以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
2.老师和同学对每一篇作品进行简短的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补充说明: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教材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于月食的兴趣,同时通过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发展。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月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看月食》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看月食》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懂得发生月食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发生的原因及月食发生前后月亮的不同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月食发生的原因及月食发生前后月亮的不同变化。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翻板、投影仪、一盏台灯、一个乒乓球。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新课:大自然中有很多现象是很奇特的,有的已经被人们发现,不再是个谜。
比如“月食”,就是如此。
2.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课《看月食》。
二、自己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三、找7个同学读全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几个人?都是谁?四、过渡:课文中的几个人谁说的对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内容1.指名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提问:月食发生在什么时间?从前人们把月食叫做什么?(2)读奶奶说的话,思考:从前人们是怎样看待月食的?(3)为什么听了奶奶的话后妹妹“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信又好像不信”。
2.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提问: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到什么地方看月食?月食前月亮什么样?后来有变化吗?(3)读一读第三段,回答:月食之前月亮像什么?读一读句子“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光。
”理解“银光”、“落”、“闪闪发光”。
(板书:圆圆的`月亮)(4)默读第四段,找出有关月亮变化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板书:被咬去一块小船镰刀眉毛弯弯的细钩暗锣)(5)指名读课文第四段,同学想象月亮是怎样变化的?(6)看幻灯,月亮变化时的不同样子。
(这部分也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理解月亮是怎样慢慢变化的;教师在黑板上画,订正)过渡: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7)指名读第五段,找一找爸爸说了哪些话?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36、《看月食》教案.doc
36看月食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示意图” 口头介绍月食过程,了解月食形成原因。
3、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月食发生时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三球仪。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1、瞧!宁静的夜晚,月光照亮了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多美呀!唐朝诗人张若虚曾在月夜屮写下这样一首诗。
(出示《春江花月夜》)(引读)(你们朗诵的真美!)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有一段描写月亮的句子,老师想请我们班上朗读水平最好的小朋友起来读,谁愿意?(抽生读)(读的真不错)出示句子: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夭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
3、你觉得这样的描写,美吗?为什么?(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月亮像玉盘似的透亮晶莹,写得很具体,很美。
)4、可是,有时候,这么美的月亮会慢慢地消失,一会儿又会慢慢地复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多媒体演示)5、、是呀,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一月食,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来看一看,一起去观赏月食这一奇特的自然景彖,看老师写课题(板书:36.看月食)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月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自然现象?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下而,请小朋友们先默读学习要求:出示学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月食现彖是怎样的?请用直线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自学课文。
3、学生交流。
三、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一)月食中1、月食开始后,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默读第三小节,找岀描写月亮形状变化的语句,用曲线划下来,读止确。
2、交流(出示句子)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小块似的。
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月食》教学设计(附板书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成因示意图”口头介绍月食现象。
4、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月食发生时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三球仪。
2、预习作业(1)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2)形近字比较。
钩()镰()蓝()钓()廉()篮()(3)课后练习1,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4)课后练习2。
(5)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月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师:有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又大又圆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会儿又慢慢地复原,这种自然现象叫“月食”。
你们想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看月食》这课。
(板书:看月食)l检查预习效果。
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
注意“眨”、“转”字是翘舌音,读准多音字“没”“转”“背”。
2关于月食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奶奶说月食是什么?爸爸说月食是什么?用“——”圈划出来。
3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奶奶爸爸天狗吃月亮地球挡住了太阳光4分角色朗读奶奶和爸爸的话。
5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板书:半信半疑、深信不疑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最后一句和最后一节。
7奶奶和爸爸,谁说得对呢?我们来研究一种科学的说法。
说明:“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通过师生谈话,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本课多音字较多,因而在检查预习时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
整体感知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文中的两种观点,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同时,以感情朗读的形式来理解“半信半疑”,在此基础上再找它的反义词,这一设计既避免了机械地理解词语,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1指名读第2小节,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一”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2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提三个要求,指名读(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3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媒体)4找到课文描写月食过程中月亮变化的语句,边读边思,完成课后练习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越来越暗。
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______。
5交流中注意:正音:没找出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镰、钩、锣重点指导“镰”,指导右半部笔顺6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
(放媒体)边看边师生引读。
说明:月食之前月亮的样子很美,这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极好的例子,此处应引导学生学习比喻句的写法并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课文中有关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时,教师应注意给学生一定的默读思考、自由朗读的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将课文的文字在头脑中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依托语言唤醒获的形象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年级仍不能忘记字词教学,在交流时相机指导“没”的字音和“镰”的字形。
7再齐读第3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8读第5节,比较第3小节和第5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9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月亮的还原过程说说。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来越亮。
最后,月亮整个儿出来了,像______挂在天空中。
10放月食全过程的媒体,生看板书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媒体配上解说。
说明:比较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月亮形状变化的不同,教师反复操作并引导进行观察,让学生配上解说,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无痕的整合。
三、初步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1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指名读爸爸说的话。
2师演示三球仪,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生讨论。
师补充相关资料。
3请学生边小组演示边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发生的原因。
你觉得爸爸说的话正确吗?从哪儿知道的?(读第5自然段)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
4指导读第3、4、5节。
要读好爸爸、表弟的话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5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本课设计巧用了课文的空白点,师适当拓展相关的科学常识,让学生边演示边交流,并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为学生搭建了可供展示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拓展1有人说:吃鱼子脑子会笨;打喷嚏是因为有人想你;耳朵热是有人说你坏话;眼皮跳意味着祸事到……对这些说法你有什么看法?选一个话题,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交流)2师小结:对,面对一些迷信说法,我们要敢于打破,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3说话训练表弟回家后,她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她是怎样打通奶奶思想的?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做表弟,教师做奶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
)说明: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创设情境说话,既训练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想像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民间传说,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而自己想出的一些缘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的热情,学习从小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看月食奶奶爸爸(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半信半疑深信不疑教学反思一、以读为本,书声朗朗语文课堂里的书声朗朗是语文课的一个特质。
读书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
新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因此在本堂课中对文中学生能读懂的部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如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两种观点的梳理,还有第四节爸爸的话,可以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鼓励学生抓住优美动人的语言文字,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感情读、试读、对比读、评读等,来反复品味,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体验。
好文章不厌百回读,每读一遍让学生所说自己又知道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把课文内容和词句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二、触摸语言,感受母语语言是民族的根,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把“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目标提了出来。
文章的精华在词句之中,词句中有情感、有气韵,而这一切不会自动显露,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感受语言,体味语言。
对词句的理解、记忆应该伴随着形象。
在教“半信半疑”一词时,我先问学生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然后结合最后一节板书“半信半疑”和“深信不疑”,再让学生想象并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样子,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词。
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我们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培养语感。
如“果然”和“仍旧”两个词的理解,分别与第三节和第二节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自然而然悟到他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三、动手操作,深刻体验“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
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
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的操作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实践活动。
如如何让学生了解月食产生的原因?教师自己在前面用实物演示学生观看,或花费人力、物力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效果有明显的区别。
笔者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提供一只三球仪。
让学生自己一边动手演示,一边练习说话:“月食开始了,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一会儿只留下个红彤彤的圆影子。
为什么会出现月食呢?原来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就产生了月食。
”课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不用教师的讲解,在学生自己的操作演示中全明白了,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实践,提升能力关于月食成因这一科学知识,有些学生一时搞不明白,教师不必在这上作太多的纠缠,学生对此只要有所了解,知道月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不是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即可。
因为,对这一科学常识的掌握不是语文学科本身的任务,我们应把引导学生把这一原因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
通过创设语言活动的氛围,让学生扮演角色文中的父亲,把自己读懂的关于月食的成因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活动中,记住月食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终嵌入他们的生命历程。
上好课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纷纷告诉我课文里讲的是日全食,我还知道有日环食,月全食……看到学生这么兴趣足,感觉课成功了一半,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当学到月亮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这样亲身体验才能记得牢,而不应该老师全权代劳。
此外,在把握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理解科学道理这两者间的关系上,还不是最佳状态。
将二期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方向对了,路再远,也总会有抵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