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平面交叉口
交通流理论第八章
第八章无信号交叉口理论平面交叉口把相交的道路路段连接起来,构成路网。
因为在交叉口同一平面上有多股交通流动,考虑到交通安全,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
按照有无交通控制,可将交叉口分为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简称为信号交叉口)和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简称为无信号交叉口)。
无信号交叉口是最普遍的交叉口类型,虽然它的通行能力可能低于信号交叉口,但它在网络交通控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运行情况不良的无信号交叉口,可能会影响整个信号网络或者智能运输系统的运行,并且无信号交叉口理论是信号交叉口理论的基础,因此首先对无信号交叉口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无信号交叉口不像信号交叉口那样会给驾驶员确定的指示或控制,驾驶员必须自己判断何时进入交叉口是安全的。
驾驶员所寻求的在交通流中进入交叉口的安全机会或“间隙”称为可插车间隙,它用时间来度量,并且等于某一车头时距。
可插车间隙理论是分析无信号交叉口运行的基本理论,其它的所有分析过程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可插车间隙理论,或者即使没有明确地应用该理论,但也是以它为基础的。
在无信号交叉口中,必须考虑车辆的优先权问题。
如果有一辆车试图进入交叉口,但此时存在优先级高于它的交通流,那么它必须让路给这些交通流。
另外,低级别交通流的存在也会影响高级别交通流的运行。
由此可见,无信号交叉口的车流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本章的第一节首先讨论无信号交叉口的理论基础,着重介绍可插车间隙理论以及在该理论中用到的几种基本的车头时距分布。
普通的无信号交叉口(即四路相交)可分为二路停车和四路停车两类,即主路优先控制的交叉口(包括停车控制和让路控制)和主次路不分的交叉口。
在第二节中首先讨论了二路停车的无信号交叉口,第三节接着讨论了四路停车的无信号交叉口。
在考虑交叉口交通运行时还用到了经验方法,并且在许多情况下经验方法的结果也是比较准确的,与实际情况差别并不大,在第四节中介绍了这些方法。
第一节理论基础一、可插车间隙理论1. 可利用间隙可插车间隙理论是分析无信号交叉口的基本理论,理解该理论必须先理解可利用间隙的概念。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人车环境8 平面交叉口安全技术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安全技术第一节概述公路与公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口。
在公路网中,各种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必然会形成很多交叉口。
相交公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和转换方向,平面交叉口由于不同交通方式、不同交通流向的相互干扰,会使通行能力降低,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点段。
根据公安部 2005 年度公布的相关数据,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量的 20%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近5年的相关调研和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平原地区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 ( 含与平面交叉口相关的交通事故)约占该区域总事故量的 40%, 山区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 ( 含与平面交叉口相关的交通事故 ) 约占该区域总事故量的 30% 。
这与我国不重视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路口设计简单粗放,路口接入随意,且缺乏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相关技术指导,驾驶员的遵章率低等因素紧密相关。
因此,如何正确设计平面交叉口,组织好交通流汇入分流,对于提高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减少交通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面交叉口类型划分平面交叉口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几何形式上,可分为常见的十字形、 T 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和多路交叉等几种。
从交通特性和交通组织方式上,可分为加铺转角、分道转弯、拓宽路口和环形交叉等几种类型。
从交通控制类型上,可分为无信号灯控制和有信号灯控制两大类。
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又可分为完全无控制交叉口和停、让控制交叉口和环行交叉口三类。
二、平面交叉口几何要素定义与基本路段不同,为了使交通流在平面交叉口范围内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对平面交叉口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标线、交通岛等渠化设施有效地组织交通流顺利通行。
为了便于文中阐述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知识,在图 8-1 中定义了各种功能设施的名称。
三、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点概念在平面交叉口范围内,不同行驶方向的交通流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点成为交叉口冲突点。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
2. 确定车道数的方法 ⑴ .选定交叉口的形式后,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初定车道数。 ⑵.按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车道数的验算。
一般,交叉口的车道数比路段上多一条
二. 交叉口通行能力
停车线断面法
确定交叉口通 行能力的方法
冲突点法
交叉口通行能力是各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1. 任务
⑴.保证车流、行人安全 ⑵.提高通行能力
2. 方法
⑴.正确组织不同方向的车流 ⑵.设置合适的车道数 ⑶.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 ⑷.渠化交通
3. 具体措施
⑴.设置专用车道 ⑵.组织左转车辆 ⑶.组织渠化交通 ⑷.调整交通组织 ⑸.实行信号控制
⑴.绿灯时间通过的左转车辆数 穿越时距----从前列直行车的
最后一辆到达冲突点时起算,隔一 段时间t,通过一辆左转车,再间 隔一段时间t,后列直行车列的第 一辆车到达冲突点为止,这段时间 为穿内越蒙古时工距业大。学
穿越时距约8.0秒,而直行车流的车头时距为3.5~4.0秒, 可见,每两个直行车的空档位可提供一左转机会,故此,每周 期可左转车辆的最大值为:
⑴.冲突点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由左转或直行造成的冲突点总数为:
⑵.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交通
⑶.设置交通控制信号可以降低冲突点数量. 3.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N n2 (n 1)(n 2) 6
⑴.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禁止、限制交通,封闭支路等
⑵.渠化交通---在车道上划线, 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 使各种不同类型行不同速度的车 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一样,沿规 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合理 布置交通岛、组织车流分道行驶 ,变冲突点为交织点。
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一、基本要求和内容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交叉口。
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处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通过能力满足行车要求。
(2)正确设计交叉口的“立面”,保证行车稳定,且符合排水要求。
主要内容:1. 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个部分的几何尺寸2. 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3. 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通视条件。
4. 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雨水排水管道。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交叉口的车辆来自不同方向,又向不同方向行驶,车辆之间会产生不同的交错方式,交通性质也不同。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合流点:不同方向行驶来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这三种交错点的存在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147(无交通管制措施)特点:1. 交叉道路条数越多,交错点越多,其中冲突点增加的最快。
各条路均为双车道时:分流点=合流点=n(n-2)n2(n?1)(n?2)冲突点= 6n —交叉口相交道路的条数2. 产生冲突点的大多是左转弯车辆(处理好左转车辆至关重要)减少或清除冲突点的方法:(1)交通管制(信号)(2)渠化交通(设交通岛,标志线,增设车道,环岛)(3)交体交叉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1. 加铺转角式: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将各条道路平顺连接。
148优点:简单,造价低,设计方便不足:车速低,通行能力低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和城市次干路、支路。
2. 分道转弯式采取设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转向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
优点:右转车辆速度快,提高通行能力(不乱挤)不足:占地多,造价较高适用: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道路3. 扩宽路口式在交叉口处增设变速或转弯车道。
第29讲 道路平面交叉的设计81ppt-精选文档
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 能力都较高。
适用: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 (一)设置专用车道 •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 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 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3.变左转为右转 (图b)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一)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 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 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一)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 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 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特点: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 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 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 地方道路: 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 叉。
2.分道转弯式:
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 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 (一)设置专用车道 •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 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 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3.变左转为右转 (图a)
第八章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1详解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它是直行道路与 横向道路在同一平面上交叉的地方。车辆和行人至平面 交叉口时,要与横向道路的车辆和行人分时共用交叉口 空间,其通行能力比路段中的小。另外,部分车辆和行 人要在交叉口改变前进方向,交通流之间的干扰较多, 通行的顺畅性、安全性都较路段中的低。我国城市中交 通阻滞主要发生在平面交叉口。为此,当交通流量较大 时,需要采取展宽交叉口的措施,弥补通行时间的不足 (即:时间不足,空间补);还要按车流前进的方向划 分车道,以减少相互干扰,提高通行能力及安全性(下 图)。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a)三岔路口
(b)四岔路口
(c)五岔路口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a)错位丁字交叉口的冲突点 (b)错位丁字交叉口的中间段交通量 增加一倍直行车流与左转车流互相扣死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1.2.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 一个用信号灯管理的只有机动车行驶的交叉口,在红灯
下,使横向的车辆停驶,这时,交叉口内的冲突点可从 16点骤减为2点,即只有在绿灯中直行车辆与对向左转 车产生的冲突点。若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有左转车道, 在红灯变绿灯后,车辆按“先左转后直行”的原则驶出 停止线,通过冲突点,后续的左转车可以在以后的直行 车流的空档中穿过,交叉口内也可以很畅通。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若道路越宽,车流量越大, 则冲突点的干扰越严重,这 是三幅路平面交叉口的致命 弱点。从右图中可以看出, 道路中间车道双向行驶大量 机动车,两侧车道单向行驶 大量非机动车,在绿灯初期, 相互抢行,造成一团团的自 行车被截在交叉口内。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有的城市在平面交叉口内的交通无法正常行驶时,就将 机动车、非机动车之间的分隔栏杆由路段一直延伸至交 叉口的横向道路上(下图),使交叉口变成一个纯机动 车的交叉口,而将非机动车和行人(必要时可设人行天 桥或地下人行横道)引出交叉口百米之外,在道路停止 线排队车辆之后横过道路。由于左转非机动车和行人要 绕行500m以上,很不方便,往往提前由街坊的小路走掉。 第一节 Nhomakorabea平面交叉口
交通管理与控制 3 平面交叉口
红灯,阻止车辆进入交叉口。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实时响应交通流量的变化。
感应控制方法
总结词
感应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车辆检测技术的交通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实时检测到的车流情况调整信号灯的切换时间。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
四岔交叉口
二岔交叉口
由四条道路交汇而成,包括十字形、 X字形、T字形和Y字形等。
由两条道路交汇而成,包括丁字形和 T字形等。
三岔交叉口
由三条道路交汇而成,包括Y字形和T 字形等。
平面交叉口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交通效率
平面交叉口是交通网络中 的重要节点,优化平面交 叉口可以显著提高交通效 率,减少拥堵。
总结词:自适应控制方法是一种先进的交通控制方法 ,它结合了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的优点,能够根据实 时交通情况自动调整信号灯的切换时间。
详细描述:自适应控制方法综合运用了定时控制和感应 控制的技术手段。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系统会根据实时 检测到的车流情况自动调整绿灯的显示时间。当有车辆 接近交叉口时,感应器会检测到车辆并触发信号灯的切 换。控制系统会根据车辆的数量、行驶速度以及交叉口 的交通状况,动态调整绿灯的显示时间,以实现最佳的 交通流量分配和通行效率。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 适应实时变化的交通情况,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减 少车辆等待时间和交通拥堵现象。
交通安全改善设计
安全岛设计
01
在交叉口设置安全岛,为行人提供安全的等待区域,减少行人
穿越道路的危险。
视线诱导设计
02
平面交叉口管理
减速让行控制
交叉口控制方式的选择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范与设计规范》 按道路分类选择 按照交通量和交通事故选择
平面交叉口管理
平面交叉口的分类
全无控制交叉口 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环岛交叉口
交叉口管理的原则
1. 减少冲突点 2. 控制相对速度 3. 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 4. 分离冲突点和减少冲突区
全无控制交叉口
定义
–灯控制交叉口的选择
视距三角形
– 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 – 单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
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与通行规则
什么是冲突 安全通过交叉口的必要条件 无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
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
无控制交叉口的特点 控制交叉口的特点 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的使用场合
主路优先控制的控制方式
停车让行标志
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a)三路交叉口
概述
四、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四路十字形交叉口,16个
冲突点、8个合流点、分
流点。 —为合流点、分流点
—为冲突点
b)四路交叉口
概述
四、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五路交叉口,50个冲突点、
8个合流点、分流点。
—为合流点、分流点 —为冲突点
c)五路交叉口
概述
概述
四、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注意事项
在交叉口前设置交叉的标志牌,使驾员有精神准备;
交叉口处应具有足的够视距,使驾员能看到各方向来车情
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等交通安全设施,以确保过往行人的
安全和减少行人对交通的影响和干扰。
交叉口设计技术要求及类型
一、 交叉口的技术要求
地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单独设计。改建公路时,还应
研究交叉处交通事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建设计。
概述
四、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1、概念:
①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
地点;
② 合流点:当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
向汇合行驶的地点;
③ 分流点:同一行使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行驶的地点;
无优先交叉:一般仅用于相交公路等级很低,交通量
不大的情况。
交叉口设计技术要求及类型
一、 交叉口的技术要求
8、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设计速度 原则上应与相交公路的相应等级的设计速度一致。当相交 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 的设计速度可降低,但不得低于该级公路的设计速度的70%。 城市道路取道路设计速度的0.5~0.7倍计算,转弯交通及其
交叉口设计技术要求及类型
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形成的交叉口。
通常有T形、Y 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形式。
在无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车辆通过时因驶向不同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在三岔路口有3个冲突点,在四岔路口有相交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通常有 T形、Y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
车辆通过无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时,因驶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
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的冲突点,在三岔路口如T形交叉口有 3个;在四岔路口如十字形交叉口有16个;在五岔路口有50个。
当非机动车也同时通过路口时,则冲突点就更多了。
事实上每一个冲突点都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点。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通常有用各种交通信号灯组织交通,环行组织交通,用各种交通岛(分车岛、中心岛、导向岛和安全岛)、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等渠化路口交通。
平面交叉口设计一般规定相关标签:∙平面∙交叉口∙制动仪∙稳定土拌和机1新建平面交叉口,应以本规程确定的交叉口红线为依据,根据相交道路的类别以及设计车型、车速、交通流量流向,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设计。
2改建平面交叉口,应以现状或已规划的交叉口红线为依据,基于改善后的要求、现状的实测设计参数,并结合周边可能的条件进行设计。
3治理平面交叉口,可在原交叉口平面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现状交通流量,作局部改善并调整交叉口进出口道的车道数、渠化设计、信号灯相位和配时设计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设计。
4平面交叉口设计包括:进出口道车道数、进出口道车道宽度和人行道宽度;车道功能划分、交通流导行轨迹线、公交停靠站、停车线位置和行人过街横道宽度和位置、交通岛等交通渠化设计;视距三角形;竖向设计;各类标志布置以及信号配时基本方案设计等。
5各类道路交叉口的进出口道应为行人安全过街或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过街空间、过街信号、交通安全岛、缘石坡道、触感盲道等。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八章平面交叉口
交通拥堵: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导致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拥堵加剧
城市规划: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对平面交叉口的 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如道路拓宽、交通设施升级等
未来平面交叉口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行人和 非机动车的安全和便利
挑战:如何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 故等问题
添加标题
信号控制方式:包括固定信号控制、自适应信号控制、协调信号控制等 优先权管理:包括车辆优先权、行人优先权、自行车优先权等 信号控制策略:包括单点控制、区域控制、协调控制等 信号控制效果:包括减少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等
交通仿真和信号优化
交通仿真: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
等问题
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对平面交叉口的影响和挑战
新型交通方式:如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对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交通安全: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增加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风险
绿色出行:如自行车、电动车等,对平面交叉 口的交通设施和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环境污染:新型交通方式和绿色出行可能对平面交 叉口的环境造成影响,如噪音、尾气排放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键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交 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 等
发展趋势:绿色交通、智能交通、 共享交通等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平面交叉 口具有交通量大、 冲突点多、管理 难度大等特点。
设计原则:平面 交叉口的设计应 遵循安全、高效、 环保、美观等原 则。
平面交叉口分类:根据交通流量、交 通组织方式、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等不 同,可以分为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 叉口、环形交叉口等。
分类和特点
《平面交叉口与立交》课件
THANK YOU
结构设计
根据车辆荷载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 的立交桥结构,包括桥墩、桥跨、桥 面铺装等。
04
立交桥的交通组织
立交桥的交通流组织
直行交通流
确保直行交通流顺畅,避免交叉和拥堵。
转向交通流
合理规划转向车道,设置明确的转向指示标志。
交织交通流
在交织区设置合理的交织长度和交织车速限制。
立交桥的转向交通组织
。
美化城市景观
立交桥的设计可以与城市景观 相结合,美化城市形象。
立交桥的设计要点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
对立交桥所在区域的交通流量进行调 查与分析,了解交通需求和特点。
交通组织与流向设计
根据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结果,合理 组织车辆流向,设计合理的匝道和出 口。
道路线形设计
根据车辆行驶要求和安全要求,设计 合理的道路线形,包括平曲线、竖曲 线、坡度等。
03
从交通流量、车速、车道配置、交通信号配时等方面对该交叉
口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某市典型立交桥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取某市具有代表性的立交桥,如结构复杂、车流量大或具有特殊 交通特点的立交桥。
案例描述
详细介绍该立交桥的结构特点、交通组织形式、车流量情况以及存 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
从交通流向、车速、车道配置、交通组织等方面对该立交桥进行深入 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平面交叉口与立交》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平面交叉口概述 •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 立交桥的种类与特点 • 立交桥的交通组织 • 平面交叉口与立交的案例分析
01
平面交叉口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平面交叉口是指两条道路在不同水平 面上的交汇点,车辆需在同一平面上 通过交叉口进行转向或直行。
道路勘测设计-第八章平面交叉口
整理课件
(一)、 非渠化平面交叉:设计速度较 低,交通量较小的双车道公路相交,可采 用非渠化交叉。
整理课件
1、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60km/h,或设计速度为 80km/h,但交通量较小,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四级公 路的T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小时可采用图a所示的非 加宽T形交叉。
整理课件
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交错点 类型
相交道路条数
3
4
5
分流点 3
8
15
合流点 3
8
15
冲突点 3
16
50
合计 9
32
80
整理课件
三、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
分的几何尺寸; (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
5000或1:200地形图,详细标注附的地坪及建筑物标高。 2. 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宽度、半径、纵坡、横坡等
平纵横设计或规划资料。 3. 交通资料:交通量及交通组成。 4. 排水资料:区域排水方式,已建或拟建地下、地上排水管
渠的位置和尺寸。 整理课件
(二)绘制交叉口平面图
(三)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只设分隔岛的渠整理化课件T形交叉
分道转弯整式理课示件意图
整理课件
2、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 或设计速度≥60km/h且 有相
当比例转弯交通量的二级 公路,或是与互通式立交 直接沟通的双车道公路的T 形交叉应采用图2所示的设 置导流岛的渠化T形交叉。
整理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8.2.1 车辆交通组织
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有: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 实行信号管制。
1. 设置专用车道 2. 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3)变左转为右转,包括环形交通,街坊绕行和远引绕行. 3. 组织渠化交通 渠化交通就是在道路上用交通标线,绿带或交通岛等设施使不同类型的交通, 不同方向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 畅通地通过。 在渠化交通中,最常用的是高出路面用缘石标界的交通设施,即交通岛。交 通岛一般高出路面15~25cm,有行人通过时为12~15cm。其形状为直线与圆曲线的 组合图形。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等。 4. 调整交通组织 5. 实行信号管制
(3) 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 , 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
(4)立面设计:合理地确定交叉口的高,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8.1.2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1. 交错点类型: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三种。
分流点
合流点 交错点类型
冲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三路、四路、五路平面交叉口交错点分布
( 一 ) 行人交通组织
• 人行道通常对称布置在行车道两侧.应在交叉路口设 置人行横道解决 行人过街的问题. • 若人、车流量较大且行车道较宽时 , 应在人行横道中间设安全岛 ; • 当交叉口宽阔、人流量多、车流量大且车速高时 , 可考虑设置人行天 桥或人行地道. • 人行横道应设置在驾驶员容易看清的位置 , 标线应醒目 O 人行横道 一般可布置在交叉口 人行道的延续方向后退 4~5m 的地方. • 人行横道的宽度主要取决于过街人流量的大小 , 一般应比路段人行道 宽些。最小为 4m, 但不宜超过 8m. • 当机动车车道数大于或等于 6 条或人行横道长度 大于 30m 时 , 应 在道路中线附近设置宽度不小于 1m 的安全岛. • 在设置信号灯控制或设置停车标志的交叉口 , 应在路面上标绘停车 线 , 指明停车位置。当有人行横道时 , 停车线应布置在人行横道线
环形交叉口的优点 : 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 不断地单向运行 , 没有停滞 , 减少了 车辆在交叉口的延 误时间 ;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 , 消灭了冲突点 , 提 高了行车的 安全性 ; 交通组织简便 , 不需信号管制 ; 对多 路交叉和畸形交叉 , 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 更为有效 ; 中 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缺点 : 占地面积大 , 城区改建困 难 ; 增加了车辆 绕行距离 , 特别是左转弯车辆 ; 一般造价 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式中:n——交叉口相交道路的条数。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 (1) 实行交通管制。 (2) 采用渠化交通。 (3) 修建立体交叉。
8. 1. 3 交叉口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根据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可分为:十字型、T型、Y型、X型、错位型、畸形, 环形. •平面交叉口根据有、无信号灯管制及左转车的行驶方式,可分为:无信 号管制交叉口、信号管制交叉口和环行交叉口等三种类型。 •根据交通组织方式,可分为: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及环 形交叉四类.
后至少 lm 处 , 并应与人行横道平行.
( 二 )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 在交叉路口 , 非机动车道通常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在交 叉口内 , 一般车流量下非机动车随机动车按交通规则在右侧行驶. • 当车流量很大 , 机、非之间干扰严重时 , 可考虑采用立体非机动车 交通组织 , 并与人行天桥 或地道一起考虑.
第 八 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8.1 交叉口设计概述 8.2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8.1 交叉口设计概述
8.1.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 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 (2)正确地进行交叉口立面设计,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满足排水 要求。 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1)平面设计: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 (2)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分析上述图表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交错点的数量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 而显著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冲突点。当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 各交错点的数量可用下式计算:
分流点 合流点 n ( n 2) 2 n ( n 1)(n 2) 冲突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