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价格和行程问题导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价格和行程问题导学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价格和行程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购物类问题和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它们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自学课本52页例4,回答以下问题:(1).独立解决例4(1)、(2)小题。

(2).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3).什么叫单价、数量、总价?2、你能指出例4每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是多少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为:2.每小时(每分钟、每秒)行的路程,叫做。

题目中汽车的速度可以写成 ,读作:;自行车的速度可以写成,读作。

3. 列式解答例5中的两个问题:(1)(2)根据这两道题的算式,列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二、深入学习1.2.自编一个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问题,并解答3.填一填(1)小明步行速度是每分钟60米。

写作(2)110米栏刘翔每秒跑9米。

写作三、迁移应用1、列式解答(1)蝴蝶飞行的速度是500米/分钟,3分钟飞行了多少?(2)一架飞机2小时飞行1400千米,这架飞机的速度是多少?2、合作探究、归纳单价、数量和总价与时间、速度和路程的关系:(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3、小华家离图书馆960千米,预定15分钟到达图书馆,小华的步行的速度60米/分,(1)小华能在预定时间到达图书馆吗?(2)如果小华想在预定时间到达图书馆,那么他要把速度提到多少?。

单价数量总价导学案主稿

单价数量总价导学案主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导学案班级:姓名:一、试一试:只列式不解答,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1)每套秋季运动服75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已知()和(),要求()。

列式:()(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已知()和(),要求()。

列式:()(3)每箱儿童牛奶50元,200元可以买几箱?已知()和(),要求()。

列式:()二、过关检测: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①已知每个笔袋的价钱和买的个数,求总价,要用笔袋的单价乘个数。

()②买3包薯片花的钱可以看成数量。

()③每千克苹果6.98元,买1.5千克用了多少钱?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④《格林童话》每套8本是单价。

()2、选一选:①每个书包96元,买3个要用多少钱?A、单价×数量=总价B、总价÷单价=数量C、总价÷数量=单价②买5条毛巾用了60元,每条毛巾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A、单价×数量=总价B、总价÷单价=数量C、总价÷数量=单价③袜子每双8元,40元能买几双?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A、单价×数量=总价B、总价÷数量=单价C、总价÷单价=数量3(1)2瓶洗发露79.80元,____________ ?(2)一千克火龙果13.80元,买2千克,__________ ?(3)一包彩虹糖6元,用18元,__________ ?4三、拓展提高题:超市里搞商品促销活动,一种橙汁“买3送1”,张阿姨买3瓶这样的橙汁花了12元,实际平均每瓶多少钱?。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3.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感知速度,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列式计算:(1)一盒酸奶 8 元,买 6 盒要多少钱?(2)一个面包 12 元,买 2 个要多少钱?(3)一千克苹果 10 元,买 4 千克要多少钱?学习任务二:自己说一说标签上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习任务三: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

(1)篮球每个 80 元,买 3 个要多少钱?(2)每瓶酸奶多少钱?学习任务四:王老师负责学校的采购。

他得到了几位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的信息:美术老师需要 30 包彩纸,每包彩纸 12 元,还需要 15 包卡纸,每包卡纸 18 元;体育老师需要一些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篮球每个 50 元,要买 12 个,足球每个 45 元,要买 15个,乒乓球拍每个 34 元,要买 20 个。

怎样整理才能一目了然呢?【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54 页第 3 题。

2.数学书第 55 页第 8 题。

【参考答案】1.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答案略,合理即可。

2. 有 3 种不同的买法:方案一:18×3=54(元)54<60 答:可以买 3 份 18 元的套餐。

方案二:18×2+21=57(元)57<60 答:可以买 2 份 18 元套餐和 1 份 21 元套餐。

方案三:18+21×2=60(元)60=60 答:可以买 1 份 18 元套餐和 2 份 21 元套餐。

新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新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笔算乘法四()班姓名:主备人:邓文亚审核人:高勇教导处审核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49页例1及相应练习,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一、自主学习1、自学p49例12、小组内交流:独立列式为:145×12=3、请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组内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小组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综合练习1、课本49页“做一做”322 145 6 79 3 22 1 45 6 79×24 ×27 ×13 ×12 ×27 ×13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练习八第一题164×32= 54×145= 254×36=217×83= 43×139= 328×25=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笔算乘法的方法: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三、过关检测:1、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对。

322 145 679×24 ×27 ×132、列式计算(1) 123的35倍是多少?(2) 13个451相加得多少?3、(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导学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导学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

第四单元第1课时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2.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3.培养注意细节的习惯,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

二、学习重点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熟练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三、学习难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教材,理解所学知识;2.注重练习,多做题,发现规律,在实践中熟练掌握。

五、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教材p1-3;2.准备文具,缩写、字母等纸张;3.将习题集p2-4的题目做完。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买文具,这是一节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课程,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你们学过吗?”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问题:10÷(3×2-7)= ?”学生:(思考)老师:“答案是2,请问是如何计算得到的呢?”学生:“是先算括号里的内容,再进行除法。

”老师:“非常好,这就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之一,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具体的内容。

”2. 学习内容(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从左至右。

例如:9+2×7-3÷3答案为:9+14-1=22(2)练习题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完成第2页的练习题1、2、3、5、6、7、8、9、10、11、12,用上述方法计算并写出答案。

3. 课堂练习老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纸和笔,我将给你一个小测试,希望你们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来完成。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题目:1.5×6+2÷2-3=?2.2+5÷(2-1)×3=?3.2÷2+3×5-1=?4. 课堂总结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你们都做得很好,但是还有有些同学在计算时没有按照顺序来,这会影响计算的精度和结果,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导学案 (1)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导学案 (1)

课题: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画一画、辨一辨等活动,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重、难点〕。

2、我能运用多种方法画平行线。

3、我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画一画、辨一辨等活动,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重、难点〕。

4、我能运用多种方法画垂线。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2、我会预习。

〔1〕仔细观察课件,我发现图中有许多。

〔2〕我们把图中的线分别画下来,然后仔细研究。

①②③④⑤⑥仔细观察上面几组线的位置关系,我能试着把他们分分类:。

二、合作探究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1〕看一看:④和⑥中的两条直线。

①③⑤中的两条直线。

〔2〕画一画:把②中的两条直线分别延长,它们。

(3)分一分:现在我知道中的两条直线分别是相交的;中的两条直线分别是平行的。

2、我能画出一组平行线。

小结:我画平行线的方法是。

三、班级展示1、组长做好分工,将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答复其他小组的提问。

四、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

〔1〕我们知道,根据度数的大小,角可以分为:、、、和。

〔2〕直角是度。

2、我会预习。

(1)观察课件,我发现图中的几组直线有共同的特点:。

〔2〕我先把图中的线画下来,再用三角板量一量夹角。

①②③我发现:。

〔3〕我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4〕仔细观察,我发现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现象有。

七、合作探究1、我们能试着用多种方法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我们发现,可以用等来画互相垂直的线。

小结:用三角板画垂线的方法是。

五、班级展示1、组长做好分工,将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答复其他小组的提问。

六、达标检测1、我能画出直线的垂线。

2、如果从A点穿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导学案西师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1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形,探究并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培养学生迁移类推、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预备:对口令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9×10= 40×30= 30×90= 50×80=60×70=36×20= 28×40= 80×71= 42×60=24×30=说一说,如何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口算方法,再归纳小结。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只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先口算,再说一说你有什么发觉?(1)2×6= 20×6= 2×60= 20×60=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发觉得出:①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即100倍。

按照如此的规律,你能口算出下面算式的积吗?(2)200×6= 2×600= 200×60= 20×600=引导学生连续发觉得出:①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0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100)即1000倍。

3.小结揭示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单元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去乘,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

答:该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568×24=13632
345×36=12420
:年可滞尘3968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10540吨水。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350×40=14000
200×36=7200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魏红梅共同备课人:本组成员执教人:
1.学生独自试做,说说出自己的想法答案:(1)C(2)B(3)C
2.指名板演
答案:713×49=34937
308×25=7700
260×40=10400。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导学目标- 了解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 通过数值比较和排序的练,提高数值认知能力。

- 练认识和使用比较符号。

第一课导学内容1. 展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练比较数字大小:- 数字0-9的卡片随机排列,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 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用"<"、">"或"="来比较大小。

3. 进行实际比较和排序任务,如:身高排序、书籍数量比较等。

第一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提示学生比较以下数字,并用适当的符号连接起来:- 3和5- 2和8- 7和7- 4和9- 0和6- 1和1- 6和2第二课导学目标- 研究数字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两位数相加和相减,并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第二课导学内容1. 展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以36+7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和,再计算十位数的和,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 以58-9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差,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引导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

3. 练两位数的相加和相减,巩固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第二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让学生计算以下加法并写出结果:- 25+6- 47+8- 51+9- 34+5- 19+73. 让学生计算以下减法并写出结果:- 98-7- 76-5- 63-9- 42-3- 15-8...(以此类推,继续编写导学案内容)小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每节课都包括导学目标、导学内容和导学目标检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数值比较和运算的认知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导学案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五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五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习目标: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学习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一、合作探究(在已预习的基础上完成)1、小组内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1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组补充。

2、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3小组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二、自主学习: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自由举手发言,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

2、自己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两位组长监督的本组成员。

(1)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叫垂足。

三、过关检测1、动手折一折平行线和垂线。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讲解)。

2、完成课本第68页,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3、完成课本上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4、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1、2题。

﹡5、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7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二:垂线的画法学习目标:1、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学习难点:准确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导学案教学内容本课为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乘法中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规律,掌握乘法运算中0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准确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并能准确进行笔算乘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准确的笔算乘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展示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规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规律,并尝试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笔算乘法。

4.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更多实例,讲解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并强调注意事项。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的掌握程度。

7.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包括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注意事项以及典型例题。

同时,板书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

2. 拓展练习:完成课后拓展题,提高笔算乘法的能力。

3.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4 3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4  3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4.3积的变化规律【核心素养】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的规律性。

【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将规律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2.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培养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51,例3,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完成下列两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认真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6×2= 8×125=6×20= 24×125=6×200= 72×125=2.完成下列两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认真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怎么变化?20×4= 25×160=10×4= 25×40=5×4= 25×10=3.你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吗?【探究新知】一、教材第51页问题一:积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3中的(1)。

2、填一填。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也( )。

二、教材第51页问题二:积的变化规律还可以怎样?1、四人一组,学一学例题3(2)。

2、填一填。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也( )。

三、思考:乘0或者除以0会怎样?【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根据14×250=3500,可以知道,得数正确的算式是()。

A.140×250=35000B.14×25=35C.140×25=35000D.140×2500=350002.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10倍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D.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5)红红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60米/分,1小时她能行()米。
二.解决问题我能行
1.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2.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速度是48千米/时,共用5小时到达,返回时顺风只用了4小时,返回时轮船的速度是多少?
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设计人:展提升
李伯伯从家到水泥厂拉水泥,去的时候速度为50千米/时,用了3小时,
返回时用了5小时。
(1)李村到水泥厂有多远?(2)李伯伯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学习小结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就是(),路程=
()×(),我还知道了速度的写法和读法,比如每分钟走60米,可以写作(),读作:()。
2.一个电影院共有820个座位,票价每张15元,全场坐满,一场电影票可以卖多少元?




通过预习课本53页,我会解答下面的问题:
1.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就叫做()。
2.我知道速度的读法:70千米/时,读作()。
3.我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
4.我会分析问题: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驶多少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我的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3页例5。
我的学
习目标
1.我能记住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并会灵活运用。(重点)
2.我能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3.通过学习,我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流程




1.同学们去旅游,每张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张,5000元买票够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60×20= 407×19= 350×80=
305×12= 270×65= 204×40=
小提示:
因数中间的0要参与运算,不能省略,而末尾的0可以先不参与运算,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即可。




探究一: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口算160×30.
2、笔算160×30.
3、展示。(小结)
重点:
不要忘记在积的末尾添0.
探究二: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106×30
(把不会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重点说说
你的想法
巩固
练习
完成课本49页练习八第3、4、5、6题。
自悟自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重难点1、掌握因数Fra bibliotek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
2、理解在积的末尾添0的算理。
学具




自学课本48页,完成下面各题。
列竖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主备人:黄艳芬课时: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难点:对平行四边形概念及特征的理解。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120°的角比直角大()度,比平角小()度。

3、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二、走进新课
1、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而梯形则只有()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形。

2、平行四边形的()组对边分别平行。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4、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
3、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二)、填空
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梯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距离__________。

(三)、操作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画一个梯形。

十环训练
1、连一连。

2、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 900000000○9亿1234000000○1000002340
3、填一填:
①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记作()。

③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能画()直线。

④常见的四边形有()。

4、李村想修一条到高速公路的小路,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下。

他们还想修一条水渠,这样就能从小河里引出水源进行灌溉了,这条水渠该怎么修?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5、在对称的图形下面画√,不对称的图形画×。

6、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分成两个梯形。

(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纠错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