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大变革的时期
学习内容: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设计 (收获)
二、小组学习
1、什么引发了
2、社会性质发三、展示反馈:( )1、秦国A 、使用牛耕和( )2、商鞅A 、允许土地私其余基本完好。

学习目标: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自主学习:(15分钟)看谁的收获多,你最棒! 自学指导(认真品读教材,完成下列知识结构)。

速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功能(作用):___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任用________开始变法。

的代江。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

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

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

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

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

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1.教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述后,提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

从此直接引入新课。

2.“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自学引导
基础
知识
梳理
我的疑

二、课堂探究
活动1:读一读,想一想
材料一:《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材料二: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四川等省的20多处地方,都发现有战国时的铁农具或铁器。

材料三:《国语》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把作为祭祀宗庙的牛改用农耕
材料四: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字子牛。

晋国有个大力士名牛子耕.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活动2:图说历史
(1)商鞅在谁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从变法的内容
三、当堂检测
四、学后反思。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时期出现牛耕,到时牛耕进一步推广。

2、时期,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工程,都江堰消除了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思考:“动脑筋”一(第37页)、二(第39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课本有关铁农具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第二子目:著名的都江堰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3、畅谈:李冰和都江堰第三子目:商鞅变法1、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2、分组讨论,把握角色心理和语言,然后分改革派、守旧派和国君三组,各组派4—5名代表上台,演绎一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况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对比各国变法,总结各国变法产生的影响。

课前导学: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概况(1)铁农具①时期开始使用。

②到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①开始使用。

②时期进一步推广。

③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2.影响:使和农作物显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1.概况:时期,在修建。

2.功能:和。

3.影响:闻名于世,消除,灌溉,造福,使成都平原变成“”。

三、商鞅变法1.背景 (1)春秋以来,大量被开垦出来。

(2)一些奴隶主转化为,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

(3)战国时期,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变法效果最显著。

2.内容:(1)国家承认,允许。

(2)奖励。

(3)建立。

3.作用:(1)秦国的得到发展。

(2)军队增强。

(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4.各国变法的影响:(1) 逐步确立起来。

(2) 和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3)我国形成了。

二、问题与例题问题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思考1、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情况?思考2、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思考3、修筑都江堰的时间、地点、人物、作用各是什么?思考4、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到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可以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例题1、我国使用牛耕至迟在()。

A.春秋早期 B.春秋末期 C.战国早期 D.战国末期例题2、四川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历史上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例题3、后人写诗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主要由于()A.兴修水利,使关中成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D.任秦国蜀郡太守,勤政廉洁问题三、请你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作用及影响?思考1、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目的和结果怎么样?思考2、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思考3、到战国时,各国为什么纷纷开始变法?思考4、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是什么?思考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初一历史: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初一历史: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改革的人,一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难点】重点xx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课前预习】1.战国时期,经过改革和变法,_________制度逐步建立起来,_________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2.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3.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5、封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是和。

【合作交流】1、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2、xx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是什么?【重难解析】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

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

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

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当堂评价】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xx的推广2.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中不足15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基本完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冀教版 (2)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冀教版 (2)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积累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铁犁牛耕引发了改革的风潮,其中商鞅变法最成功最彻底。

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变革的根本以及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提高探讨问题的能力和明确学习本课新知识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变化及研究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观、世界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变法勇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明确铁农具、牛耕推广的意义;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

教学难点生产力的进步如何推动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面所学习的课文中出现的生产工具有哪些吗?请学生回答。

这位同学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在第一课中讲到的远古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要生存必须要劳动,那么劳动就会需要劳动工具,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的都是打制石器和木棒;第二课我们讲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如石刀和石斧;到了夏商周时期人们使用的有青铜器,但是由于青铜器造价较贵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所以农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多大的进步。

教师讲解:一、铁农具和牛耕1、商代铁开始被发现,还有商代的出土文物证明商代就有了铁制品,但商代的铁并不是人工制造的,而是天上掉下来的陨铁,所以铁制品的使用在商代的社会生产没有实际意义。

春秋时期,人工冶铁的技术出现,所以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

2、同学们把课本内容读一遍。

读完之后大家都知道这一时期除了生产工具的进步之外,还出现了能够为人们分担的牛耕,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农业得到显著的进步。

3、36页上面有三幅图,大家知道这三种农具分别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有没有同学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请举手的同学。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大变革的时代》是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时代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战国时期的大变革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掌握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2.难点:战国时期大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战国时期的大变革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初一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

初一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

初一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初一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3)从中国封建社会确立的过程中理解生产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借助图片等资料,通过归纳整理,学生能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的情况。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学会历史评价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我国春秋、战国相关多媒体、形式图。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查阅书籍、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如果给你一块试验田,让你亲手耕作,你会选择哪种工具?二、指导阅读,自主探究(一)、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多媒体显示图片:《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牛耕图》后学生思考: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铁农具?在什么时候使用范围扩大?初一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

3、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和历史地位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由一生讲述教材导言部分“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生答)师设疑: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期掀起变法运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变革的时代,去了解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吧。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并分析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学习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方法:学习本课时,应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守——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以——国的——效果最为显著封建社会初期的主要矛盾是——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归纳小结: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2、著名的都江堰3、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B.楚国C.赵国 D.秦国3.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C.缓和阶级矛盾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二、材料分析题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教师寄语:课题第七课时大变革的时代课型新授课授课人审核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学习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学过程预习自测1、我国铁农具出现的时间是,进一步推广是在。

2、牛耕出现是在,推广是在3、都江堰修建于国蜀郡首在岷江中游修建了,是文明世界的工程。

4、公元前年在支持下开始变法。

课堂交流与探究1、回顾历史:人类在原始社会使用什么工具?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时期使用什么工具?进入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工具?它比上面的工具有什么优点?它的使用说明了什么问题?2、牛耕的逐渐推广材料一: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材料二:《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3、著名的都江堰后人为什么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他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消除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4、春秋以来,社会阶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奴隶主 ---- 把新垦土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 ---农民5、“立竿为信”的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6、穿越时空隧道的火箭,回到公元前四世纪的秦国宫廷,如果你是商鞅,你将如何舌战守旧群臣?模拟辩论:守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奴隶主旧贵族组以商鞅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派农民组7、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战:奖励生产 ----经济发展----- 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制度,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8、让我们来评价商鞅变法就在商鞅推行新法数年后,新国君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

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了解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霸战争的内容。

部分学生知道商鞅,有的还能讲述商鞅改革的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了解春秋战国生产工具的进步和都江堰的修建等内容。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内容不好理解,需要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与农耕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史实。

让学生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的作用。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通过了解掌握秦国商鞅变法的过程,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认识变法的作用以及给后人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演讲”、表演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融入到课文当中去,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换位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变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操。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有牺牲精神,要勇于战胜挫折,同时也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四、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1.本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利用ipad点击课件资源,观看微视频(00:06:21-00:09:20),自主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完成自主练习;2.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完成,然后教师在走动的过程中及时拍摄出现问题的学生或比较优秀的学生答案,及时记录,通过白板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进行对比,查出自己的问题(00:21:41-00:23:40),然后和同伴交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新人教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 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课堂学习】【自主学习】(一)农业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 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水利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三)商鞅变法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用:【合作探究·释疑】探究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本节知识结构】【课堂反馈】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B.选种C.牛耕D.治虫害3. 对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防洪蓄水B.蓄水灌溉C.防洪排水D.防洪灌溉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5.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A.废除井田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冀教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演示都江堰的巧妙设计。

2.通过换位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变法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芈月传》作为今年年初地方卫视的开年大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

其中,在第一集中,有一个叫商鞅的人被秦王命人执行车裂的酷刑,也就是五马分尸。

他究竟做了什么让秦王对他实行如此残酷的刑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第36页正文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1、是什么促进了大变革的到来?2、它们是何时出现、推广的?3、与以前的石制、青铜农具相比,铁农具有什么特点?它的广泛使用说明了什么?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交流明确:1、铁农具和牛耕2、铁农具在春秋时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在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推广3、特点:锋利、坚硬、耐用;铁农具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在当时冶铁技术的高超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过渡: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农作物的种植需要什么条件?(阳光、水......)在当时,谁设计的什么解决了农作物的灌溉问题?(李冰主持设计的都江堰)自学指导二:多媒体展示动画都江堰1、从展示的多媒体动画来看,都江堰不仅具有灌溉的作用,又有什么作用?2、都江堰的修建对当时及后世有何作用?交流明确:1、防洪(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2、都江堰不仅消除了岷江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更重要的是,直到现在还一直造福当地人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时期出现牛耕,到时牛耕进一步推广。

2、时期,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工程,都江堰消除了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思考:“动脑筋”一(第37页)、二(第39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课本有关铁农具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
第二子目:著名的都江堰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
3、畅谈:李冰和都江堰
第三子目:商鞅变法
1、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
2、分组讨论,把握角色心理和语言,然后分改革派、守旧派和国君三组,各组派4—5名代表上台,演绎一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3、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
(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
(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
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8、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1.战国时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规模较大的冶铁场,工匠多达数百处。

——《山海经》
你能说出,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吗?
2.阅读材料: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
(2)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学(教)后记】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