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_王华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2气成因探讨
李美俊等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 CO2 气成因探讨 .天然气工业 ,2006 ,26(9) :25‐28 . 摘 要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 CO2 气的天然气气藏 。 对 CO2 气稳定碳同位素 、伴生 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 ,福山凹陷 CO2 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 ,(13CCO2 为 - 5 .01 ~ - 10 .08 ‰ ,绝大多数样品大于 - 7 .0 ‰ ,为无机成因 CO2 气特征 ;伴生稀有气体氦同位素3 He/4 He 值为(4 .74 ~ 5 .03) × 10 - 6 ,R/Ra 值为 3 .38 ~ 3 .59 ;伴生稀有气体氩同位素40 A r /36 Ar 值为 1881 ~ 2190 ,也显示出幔源或壳幔混合 CO2 气的特征 。 综合判定认为 ,福山凹陷 CO2 为壳幔混合成因 。 始新统流沙港组岩浆岩体分布特征与 CO2 气藏分布 范围基本一致 ,也表明幔源 — 岩浆可能是福山凹陷 CO2 气的主要来源 。 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其它地区如珠江口盆 地西部 、琼东南盆地东部 CO2 气成因一致 ,都为幔源 — 岩浆来源 ,或壳幔混合来源 。 主题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CO2 气 成因 岩浆活动
表 3 福山凹陷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稳定同位素数值表
井号
H3‐4 H4‐1 标气
层位 E2 l3 E2 l3
R = 3 He/4 He
(5 .03 ± 0 .13) × 10 - 6 (4 .74 ± 0 .12) × 10 - 6 (1 .40 ± 0 .03) × 10 - 6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东一白莲北部地区流三段砂岩储层致密成因
阳、 永 安等 油气 田和含 油气 构造 , 显示 出 良好 的勘 探
前景 和潜力 。花东 、 白莲 作 为福 山 凹陷 的重 要 产 油 区, 流 三 段 为 重要 的 产 油 层 段, 埋深达 2 7 0 0~ 3 9 0 0 m, 成 岩作用 强 , 岩 石致 密 , 致 密 的储 层 严 重 制 约 了建产增 储 和扩大 含油气 范 围的勘探 部署 。本 次 研究 选取 H5 、 H7 、 H8 、 HD 4等 1 0口井 ( 图 1 ) , 样 品 8 7块 , 以镜 下观察 为基 础 , 根 据 各种 分 析测 试 数 据 , 对砂 岩储 层基 本地质 特征 进行 了分析 , 结合 沉积 、 成
沉 积作 用 与 成 岩作 用 之 间相 互影 响 , 岩 石 含 塑
性 颗粒 ( 软变 质岩 、 云母 、 塑 性 火 山 岩等 ) 越多、 粒度 越细、 以泥质 填 隙物为 主 , 则 越易 压实 。溶解 作用是 成 岩作 用 中改 善储 层 物 性 的 建设 性 因素 , 除 与 地下 水介 质 的溶蚀 能 力 和活 跃 程 度有 关 外 , 还 与 岩 石本
关键 词 : 福山凹陷 ; 流三段 ; 砂 岩储 层 ; 致密成因 ; 北 部 湾
砂 岩储 层物 性在 空 间和时 间上 的变化 主要受 沉 积作 用和成 岩作 用影 响 ( 黄 思静 等 , 2 0 0 1 ) , 沉积 盆地 的性 质和沉 积 环境 控 制 了 沉 积物 组 成 、 形状、 粒度、 分选 状况 、 排列 方式 、 圆度 和原 生孔 隙 ; 受 构造演 化 、
1 9 9 8 ) ; 质 量 平 衡 计算 结 果 表 明 ( L u n d e g a r d e t a 1 . , 1 9 8 6 ) , 地 下 岩石 中碳 酸水 溶解 产生 的次 生孔 隙也是
同沉积生长断层的控砂作用研究--以北部湾福山凹陷永安-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为例
中 图分 类 号 : T E1 2 1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Co n t r o l s o f s y n s e di me n t a r y f a u l t s o n s e d i me n t a r y il f l i n g o f
摘要 :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 沉积学 、 构造地质学为指导 , 对福山 凹陷流沙港组一段进 行了沉积体系 的精 细研究 以及 同沉积断层 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研究 区流沙港组一段 主要发育 3种沉积体 系类型 : 辫状河三角洲 、 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 系. 包括 9种沉积
微相 。福 山 凹 陷永 安 一 白莲 地 区 流 沙 港组 一 段 同沉 积 断 裂 可划 分 为西 部 伸 展 调 节 断 裂 系 、 东 部 走 滑 调 节 断 裂 系 和 中部 变 换 调 节 断裂 系 。 中央 调节 断 裂带 两 侧 断 层 在 流 沙港 组 一 段 的差 异 性 活 动 。 导 致 地 层 厚 度 中 心 从早 期 到晚 期 具 有 一 个 自西 向东 迁 移 的 过
d o i : 1 0 . 1 1 7 8 1 / s y s y d z 2 O 1 4 O 2 1 9 4
同沉 积 生 长 断 层 的 控 砂 作 用 研 究
以北部湾福 山凹陷永安一 白莲地 区流沙港组一段为例 王 苗 , 黄传 炎 , 左 宗鑫 , 林正良 , 王保华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湖底扇沉积演化及模式探讨
摘
要 :综 合 应 用 地 震 、 测井 及 岩心 观察 资料 , 对 福 山 凹 陷 古 近 纪 流 沙 港 组 的 湖 底 扇 沉 积 进 行 了 详 细 研 究 。 认 为 该
维普资讯
第 2 2卷 第 2期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V0 1 .2 2 . N O. 2
2 0 0 3年 6 月
ACTA PETR0L0GI CA ET M I NERALoGI CA
J u n e,2 0 03
文 章编号 : 1 0 0 0—6 5 2 4( 2 0 0 3 ) 0 2—0 1 3 8 —0 5
期 的 湖 底 扇 沉 积 主 要 是 由于 三 角 洲 前 缘 带 的 砂 体 在 重 力 作 用 下 进 入 湖 泊 深 水 区 堆 积 而 形 成 , 部 分 是 由 位 于 湖 盆 陡 坡 边 缘 的河 道 砂 沿 水 下 河 道 进 入 湖 泊 深 水 区 而 形 成 的 水 下 重 力 流 沉 积 。 从 空 间 分 布 来 看 , 湖 底 扇 主 要 分 布 在 凹 陷 的北 部 和西部 , 且北部 和 西部 湖底 扇 的扇 体 规模较 东部 大 , 存 活 时 间 较 东 部 长 。 平 面 上 湖 底 扇 位 于 三 角 洲 体 系 的 外 侧, 垂 向 上 由 下 至 上 发 育 着 从 湖 底 扇 一 三 角 洲 前 缘 远 端 一 三 角 洲 前 缘 近 端 的 沉 积 演 化 序 列 。 湖 底 扇 的 总 体 沉 积 模 式为 南部 的辫 状河 三 角洲 砂岩 碎屑 体 向北 推进 至深 湖 区形 成孤 立 的 、 规模 相 对 较 大 的湖 底 扇砂 体 ; 而 西 部 及 东 部 的 次要 物 源—— 辫状 河 三 角洲也 在 东西 两侧 活动 断层 的控制 下在 湖盆 深处 形 成湖 底扇 沉 积体 。 关键 词 : 北 部 湾盆 地 ; 福 山 凹陷 ; 古 近纪 ; 湖 底扇 ; 沉积 演化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流沙港组三段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Ma i n c o n t r o l s o n t h e di s t r i bu t i o n o f t h e 3r d me mb e r
o f Li u s h a g a n g Fo r ma t i o n i n e a s t e r n Wu s h i S a g,Be i b u Gu l f Ba s i n
t i e s ,a n d u n c l e a r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g o o d — q u a l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s ,w h i c h r e s t i r c t s f u r t h 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c o n t r o l s o f t h e s e d i me n t a r y e n v i r o n me n t ,d i a g e n e s i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o n r e s e vo r i r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t r i e s we r e s t u d i e d u s i n g d i r l l i n g , l o g g i n g a n d t e s t i n g d a t a .S h a l e c o n t e n t ,s o r t i n g a n d p s e p h i c i t y h a v e a h u g e i n l f u e n c e o n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t r i e s . C o mp a c t i o n a n d d i s s o l u t i o n c o n t r o l l e d l a t e r r e s e vo r i r p o r o s i t y e v o l u t i o n . P a l e o t e c t o n i c s a n d f r a c t u r e s y s t e ms c o n — t r o l l e d a c i d l f u i d mi g r a t i o n d i r e c t i o n a n d p a t h .Un d e r w a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a r y c h a n n e l s o f t h e p r o x i ma l o u t e r f a n d e l t a
北部湾盆地洞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湖底扇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第35卷第4期2023年7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5No.4Jul.2023收稿日期:2022-08-19;修回日期:2022-09-19;网络发表日期:2022-11-19基金项目: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万方关键技术研究”(编号:CNOOC-KJ135ZDXM38ZJ )资助。
第一作者:满晓(1988—),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石油勘探研究工作。
地址:(524057)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油二区商业附楼。
Email :*****************.cn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3)04-0137-08DOI :10.12108/yxyqc.20230413引用:满晓,胡德胜,吴洁,等.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湖底扇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2023,35(4):137-144.Cite :MAN Xiao ,HU Desheng ,WU Jie ,et al.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model of sublacustrine fans of the firstmember of Eocene Liushagang Formation in Weixinan Sag ,Beibuwan Basin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3,35(4):137-144.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湖底扇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满晓,胡德胜,吴洁,宫立园,柳智萱,姜应德,赵晔(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摘要: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刻画。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含油气系统特征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含油气系统特征
丁卫星;王文军;马英俊
【期刊名称】《海洋石油》
【年(卷),期】2003(023)002
【摘要】福山凹陷是北部湾盆地南斜坡的一个箕状断陷,近年来,该凹陷取得丰富的油气发现.文章尝试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方法来解剖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等成藏诸要素及其关系,深化福山凹陷油气富集特征认识.研究认为本区主要存在一套流沙港组含油气系统,该含油气系统平面上东、西、北受断裂控制,南部则受控于流二段剥蚀尖灭线.指出环白莲次凹的构造带和断裂带是主要的勘探地区,流三一亚段-流二段储盖组合是最有勘探潜力的组合.
【总页数】6页(P1-6)
【作者】丁卫星;王文军;马英俊
【作者单位】中石化集团,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中石化集团,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中石化集团,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相关文献】
1.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发育背景 [J], 刘丽军;佟彦明;纪云龙;旷宏伟;卢明国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岩性油气藏勘探 [J], 廖飞燕;马庆林;孙新销;程刚;曾文光;卢政环;时阳;刘德生
3.福山凹陷流沙港组流一段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J], 邹良志;刘清华
4.福山凹陷流沙港组流一段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J], 邹良志;刘清华
5.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J], 秦秋寒;雷栋;宋效文;苏俊青;任桂媛;刘德生;马庆林;卢政环;郭浩;廖飞燕;时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白莲洼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模拟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白莲洼陷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模拟陈善斌;甘华军;夏存银;赵迎冬;王观宏;王祥【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4(035)006【摘要】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烃史研究可为福山凹陷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参数.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在重建地史的基础上应用EASY%Ro模型恢复白莲洼陷热史和成烃史.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在裂陷阶段早始新世初期热流值较高,最大为68.6 mW/m2,随后古热流逐渐减小,到晚中新世晚期热流值降为55.6 mW/m2,从上新世初期开始,热流值有所回升,现今热流值为57.8 mW/m2.白莲洼陷流沙港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Ro=0.5%)时间为38×106a,达到生油高峰(Ro=1.0%)时间为30×106a,进入生气门限(Ro=1.3%)时间为20×106a.白莲洼陷深洼地区流沙港组烃源岩埋深较大,成熟度更高,生烃能力更强,可为福山凹陷提供丰富的油气资源.【总页数】6页(P672-677)【作者】陈善斌;甘华军;夏存银;赵迎冬;王观宏;王祥【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510240;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4【相关文献】1.北部湾盆地纪家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 [J], 牛捷;郭新安;祁德清2.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热史及烃源岩热演化 [J], 唐世林;左银辉;伍文婷;张云献;常俊合;;;;;3.成岩作用对生储盖层的影响与成岩史模拟——以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为例 [J], 田伟志4.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J], 郭飞飞;郭小文;孙建峰;曹强;张洋5.鄂西—渝东地区热史恢复及烃源岩成烃史 [J], 卢庆治;马永生;郭彤楼;胡圣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湖坳陷八道湾组露头、单井层序及沉积学研究
博湖坳陷八道湾组露头、单井层序及沉积学研究王华;赵忠新;陆永潮;蒋恕;陈少平;蔡佳【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07(021)006【摘要】主要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测井)资料,配合使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进行了沉积学研究.在建立的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个三级层序格架的基础上,指出了沉积体系构成上以三角洲-湖湾沼泽相的浅水沉积为主,湖泊水体深度不大且分布范围有限.在研究区识别出的物源体系如下:第一个物源分散体系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的巴州煤矿到四十里城地区、北东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复合体从西南向东北携带沉积物进入研究区中西部发育的"湖湾",且堆积成三角洲朵体;第二个物源分散体系发育在北部凹陷的宝北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复合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以湖泊三角洲进入"湖湾"堆积成中小型的辫状河三角洲;第三个物源分散体系发育在本布图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复合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进入"湖湾"并堆积成小型的浅水湖泊三角洲;第四个物源在南部凹陷东部,由南向北进积,以发育扇三角洲为主;第五个物源在场浅1井以东,由东向西进积,规模有限.【总页数】7页(P1-6,10)【作者】王华;赵忠新;陆永潮;蒋恕;陈少平;蔡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相关文献】1.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构成研究 [J], 王华;赵忠新;陆永潮;蒋恕;陈少平2.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底部层序(SQ1)地震相研究 [J], 敖丽英;洪才均;李小刚;武金龙;黄燕3.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分析 [J], 花彩霞;李小刚;臧素华4.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J], 董艳蕾;朱筱敏;曾洪流;边树涛;刘长利;孙海涛5.压性盆地层序结构的二元性特征研究——以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为例 [J], 姜华;王华;陆永潮;赵忠新;陈少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层序地层样式分析_王华
2009年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l.29,No.1第29卷第1期 M ARINE GEOLOGY&QUA TERNA RY GEOLOGY F eb.,2009 D OI:10.3724/SP.J.1140.2009.01087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层序地层样式分析姜华1,王华1,李俊良2,陈少平3,林正良1,方欣欣1,蔡佳1(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技术部,湛江524057;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油气研究中心,北京100027)摘要: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是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其层序地层格架受到主干断裂特别是珠三南断裂的强烈控制。
由于珠三南断裂活动的差异性,盆地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不同的格架样式。
并据此划分出坳陷内的3种典型层序样式,分别是缓坡型、断控陡坡型和断阶型层序样式。
文昌A凹陷与阳江低凸起过渡的斜坡区和文昌B凹陷与琼海低凸起过渡区为具有坡折的缓坡背景,发育缓坡坡折型层序样式,发育斜坡扇、盆底扇、低位楔。
珠三南断裂等主干断裂下降盘发育断控陡坡带层序样式,在珠三南断裂中部地区,发育断阶型层序样式。
关键词:层序样式;珠三坳陷;珠江口盆地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09)01-0087-07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该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1-7]。
以往文昌凹陷一直被视为富生油凹陷,但是经过20多年的勘探,位于该盆地西部的珠三坳陷及其周缘地区,发现了一批中小型油气田,但没有实现重大的突破。
建立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并通过层序地层样式分析进行油气勘探有利区带预测、总结油气分布规律,对于指导研究区内下一步勘探有重要意义。
1 地质背景珠江口盆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大陆架东部近海海域,是一个在古近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陆缘拉张型含油气盆地。
在区域构造单元上,珠三坳陷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是珠江口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4-7]。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张强;吴智平;颜世永;刘一鸣;平明明;张勐;胡林;张毅【摘要】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NE-NEE向断裂控制凸凹格局,NEE与NW 向断裂控制次级构造单元发育展布,整体表现为一个北西断、南东超、呈NEE向展布的新生代箕状断陷盆地,其中涠西南凹陷为复式半地堑,海中凹陷为简单半地堑,而涠西南低凸起为单断式低凸起.研究区古近纪构造演化分为裂陷期(长流组—涠三段沉积期)和断拗转换期(涠二段—涠一段沉积期)两个阶段,而裂陷期又分为裂陷Ⅰ幕(长流组—流二段沉积期)和裂陷Ⅱ幕(流一段—涠三段沉积期).响应于盆地结构特征和构造演化,研究区在裂陷Ⅰ幕,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了统一湖盆,沿陡坡处发育较多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缓坡则为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内主要为湖相及少量湖底扇;裂陷Ⅱ幕,构造活动较强,涠西南低凸起出露水面而对涠西南凹陷与海中凹陷起一定分隔作用,在陡坡处仍发育有较多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缓坡处主要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而洼陷内为湖相与较多湖底扇,且沿涠西南凹陷长轴方向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断拗转换期,构造活动微弱,整体以滨浅湖亚相为主,陡坡和缓坡都发有大量辫状河三角洲,涠西南低凸起仍暴露水面而遭受剥蚀.【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13页(P787-799)【关键词】盆地结构;构造演化;古近系;北部坳陷【作者】张强;吴智平;颜世永;刘一鸣;平明明;张勐;胡林;张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湛江 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湛江 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北部坳陷为北部湾盆地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涠西南凹陷、海中凹陷、涠西低凸起和乐民凹陷四个次级构造单元。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油气富集规律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及其油气富集规律刘恩涛;王华;林正良;李媛;马庆林【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43)010【摘要】The Fushan Sag is a secondary tectonic unit in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the Beibuwan Basi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3D seismic data and the contrast of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area, a transfer zone is found in the centre of the sag. The transfer zone was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Palaeogene Liushagang Formation and located above the Huachang low uplif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areas. Two extensional structure systems were developed respectively at two lateral sides of the transfer zon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strike of faults and structure styles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nsfer zone was caused by the existence of strike-slip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 structure. The transfer zone is the entrance of source and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 and deposition system through the counseling function of regulation faults. The deep antithetic fault system is favorable to form various kinds of traps and control the most petroleum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complex structure system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fault block reservoir and fault-nose pool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sandstone reservoir. Thetransfer zone holds distinc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with two oil resources and various types of reservoir. In all, the transfer zone has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has good prospects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基于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结合东西部构造差异特征,在福山凹陷中部识别出一个构造转换带,该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于古近纪流沙港组沉积时期,位于东西部接壤部位花场低凸起之上,转换带两侧分属为2个伸展构造体系,断层的走向和构造样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花状构造的发育表明存在区域走滑作用,与转换带的成因密切相关.构造转换带为物源入口,控制着砂体和沉积体系的运移方向和展布范围;深层反向断裂有利于油气的疏导和封存;复杂的断裂体系有利于断鼻和断块圈闭形成,同时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构造转换带具有双向油源条件,发育独特的油气成藏模式和多种油气藏类型,由此可见该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总页数】8页(P3946-3953)【作者】刘恩涛;王华;林正良;李媛;马庆林【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南方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广东广州,51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相关文献】1.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差异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 [J], 李廷辉;赵鑫;杨安元;冯小东;王硕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 [J], 刘恩涛;王华;李媛;廖远涛;马庆林;林正良3.大港油田板桥凹陷构造变换带与油气富集规律 [J], 李建辉;任彩云4.东濮凹陷桥口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J], 王军[1];李中超[1];田洪维[1];梁秋喜[1];朱淑雯[1];杨足贵[1];张雪松[1]5.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构造转换带识别及其特征 [J], 董方;吴孔友;崔立杰;李彦颖;周培兴;董文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形成机制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形成机制佚名【摘要】按照区域拉张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运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方法等,对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构造形成机制分析,阐明了构造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研究认为中央构造带"负花状"断裂构造样式与涠洲组~流沙港组一段断块构造主要在流沙港组二段古斜坡受重力作用产生主干正断层,并因流沙港组二段厚层泥页岩的塑性软弱性质,主干正断层断面成为滑脱面,是中央构造带发育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构成要素。
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重力滑动构造成因机制控制了该区油气成藏特点,推进了乌石凹陷油气勘探实践。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3【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区域拉张;重力滑动构造;中央构造带;乌石凹陷;北部湾盆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拉张应力下断层的形成机制,以及对构造、沉积和成藏的控制作用,对深化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寻找油气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乌石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南部坳陷的东北部,南靠流沙凸起,北临企西隆起,面积约2680km2(图1)。
自1979年开始钻探以来,该凹陷共钻探井21口,发现了4个含油气构造,油气层主要位于流一段、流二段,储层薄、油藏复杂,储量分散、规模小。
这些含油气构造均位于凹陷东部中央构造带,以往研究认为中央构造带是反转成因机制,但按这种成因机制解释给地震解释、构造落实带来诸多矛盾。
本文从断裂、沉积地层特点入手,认为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为区域拉张构造应力背景下的重力滑动构造成因机制,这一新认识有助于古近系涠洲组和流沙港组一段断层解释、圈闭落实,并探讨了中央构造带重力滑动构造成因机制与油气成藏关系,推进了乌石凹陷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对下步勘探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南海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构造演化与变形机制
南海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构造演化与变形机制袁冰【摘要】利用海上地震、钻井资料,从关键控制因素——构造应力场及转变出发,运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重新分析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构造样式和断裂系统,探讨凹陷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迈陈凹陷经历了两期构造应力场的重要转变:①早渐新世,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早期断陷NW-SE向伸展顺时针旋转为近S-N向伸展,凹陷区由简单伸展变形转变为斜向伸展变形;②中新世以来,凹陷由断拗转变为拗陷.根据构造应力场的转变,将迈陈凹陷新生代由早而晚划分为早期断陷、中期断拗过渡和晚期拗陷三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地层展示了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的差异性与规律性,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控制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配置条件,中期断拗过渡阶段的渐新统涠洲组具有最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18【总页数】5页(P199-203)【关键词】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简单伸展;斜向伸展;迈陈凹陷;北部湾盆地【作者】袁冰【作者单位】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断陷盆地中斜向伸展作用往往形成复杂的伸展-走滑复合构造系统,是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1—4],在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8]。
迈陈凹陷位于南海北部北部湾盆地,凹陷呈NE-SW走向,为一“南断北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图1)。
迈陈凹陷基底为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变质岩,沉积盖层由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古近系古新统长流组、始新统流沙港组、渐新统涠洲组、新近系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和第四系。
迈陈凹陷目前勘探程度低,仅覆盖二维地震资料,钻井14口,凹陷东部的两口井发现了油气,其中徐闻X1井获得油流,徐闻X3井发现天然气,多口井钻遇了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湖相厚层暗色泥岩,展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差异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差异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李廷辉;赵鑫;杨安元;冯小东;王硕【摘要】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几何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及形成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福山凹陷在纵向上、平面上具有差异的构造发育特点:纵向上发育深、浅2套断裂体系;平面上构造东西分异,西侧构造复杂,以帚状构造为主,东侧构造简单,以梳状构造为主.受构造特征差异的影响,福山凹陷油气具有上油下气、西油东气的差异分布规律,帚状断裂带影响了油气的分布与富集.【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5(037)007【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福山凹陷;差异构造;断裂特征;构造演化【作者】李廷辉;赵鑫;杨安元;冯小东;王硕【作者单位】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08;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滩海开发公司,天津300208;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08;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08;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2福山凹陷位于海南岛北部的琼北丘陵和琼州海峡之间,是北部湾盆地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北部湾盆地东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福山凹陷西北侧以临高断裂与临高凸起相接,南部为海南隆起,东部以长流断裂与云龙凸起相邻 (图1),总体是一个北断南超近NEE向展布的新生代沉积凹陷。
北部湾盆地地壳结构处于陆壳至洋壳的过渡带上,属过渡型薄地壳,具典型的大陆边缘盆地特征。
区域上,北部湾盆地位于粤桂古生代褶皱带和海南褶皱带之间,印支运动以后整个盆地长期处于隆起、剥蚀状态,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南海北部地区由于南海扩张而形成了一系列以新生代沉积为主的裂陷盆地 (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组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2.1 福山凹陷基本构造特征福山凹陷古近系整体为“北断南超或北断南翘”被断层复杂化了的复式半地堑断陷结构,剖面结构可划分为深、浅层2套断裂系统。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湖底扇沉积演化及模式探讨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湖底扇沉积演化及模式探讨刘丽军;莫申国;佟彦明【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03(022)002【摘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及岩心观察资料,对福山凹陷古近纪流沙港组的湖底扇沉积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该期的湖底扇沉积主要是由于三角洲前缘带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湖泊深水区堆积而形成,部分是由位于湖盆陡坡边缘的河道砂沿水下河道进入湖泊深水区而形成的水下重力流沉积.从空间分布来看,湖底扇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北部和西部,且北部和西部湖底扇的扇体规模较东部大,存活时间较东部长.平面上湖底扇位于三角洲体系的外侧,垂向上由下至上发育着从湖底扇-三角洲前缘远端-三角洲前缘近端的沉积演化序列.湖底扇的总体沉积模式为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碎屑体向北推进至深湖区形成孤立的、规模相对较大的湖底扇砂体;而西部及东部的次要物源--辫状河三角洲也在东西两侧活动断层的控制下在湖盆深处形成湖底扇沉积体.【总页数】5页(P138-142)【作者】刘丽军;莫申国;佟彦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广东,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P534.61+1【相关文献】1.黄河口凹陷西北部湖底扇的沉积演化及发育模式——以古近纪沙三下亚段为例[J], 剧永涛;刘豪;辛仁臣2.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与海中凹陷古近纪沉积关系探讨 [J], 李上卿;牛华伟;郑军;江平;黄建军3.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发育背景 [J], 刘丽军;佟彦明;纪云龙;旷宏伟;卢明国4.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林正良;李红敬;张永超;廖远涛;马庆林;刘恩涛5.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杨希冰;赵彦璞;陆江;秦春雨;罗碧华;何杰;马江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1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1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包建平;刘玉瑞;朱翠山;王健;尹玲;陆红美;刘欢喜;倪春华
【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卷),期】2006(17)3
【摘要】通过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 1井所产天然气和原油样品的系统分析,指出该井天然气甲烷含量低、重烃气体含量高、干燥系数低,属于原油伴生气,而乙烷和丙烷的碳同位素值小于-30‰,是典型的油型气;该井原油的三环萜烷系列呈C19>C20>C21>C23>C24>C25>C26的阶梯状分布,呈煤成油的特征,但丰富的C27甾烷的存在表明该原油属于典型的湖相原油,而非煤成油,其生物标志物组成的重要特征是富含各种重排构型化合物,表明该原油的烃源岩形成于浅水、弱还原的淡水沉积环境。
【总页数】5页(P300-304)
【关键词】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天然气;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作者】包建平;刘玉瑞;朱翠山;王健;尹玲;陆红美;刘欢喜;倪春华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P618.130.2
【相关文献】
1.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1井油源研究 [J], 戴祉平;包建平;刘玉瑞;朱翠山;刘宏宇
2.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1井生烃史 [J], 唐友军;包建平;朱翠山
3.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断裂差异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J], 胡爱玉;陈伟;于雯泉;童亨茂
4.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特征及模式 [J], 刘宏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部湾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降过程
北部湾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降过程
张志强;詹文欢;汤民强;周普志;王伟平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2013(33)3
【摘要】根据近年在北部湾盆地内采集的3 000km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数据,对研究区的主要沉积界面和地层层序进行了解释和划分,得到了3套主要地层的厚度图,通过对主要地层厚度图的比较分析,发现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盆地内沉积中心经历了从涠西南凹陷—海中凹陷—海头北凹陷的迁移过程,从而揭示了北部湾盆地内的不均匀沉降,且其相对快速沉降区域经历了大致从北往南的迁移。
【总页数】5页(P9-13)
【关键词】沉降;涠西南凹陷;海中凹陷;北部湾盆地
【作者】张志强;詹文欢;汤民强;周普志;王伟平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州51031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22
【相关文献】
1.晚中新世以来帕米尔高原生长过程及其与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可能的联系 [J], 张飚;李乐意;刘向东;贺宁强;杜彪;宋院利;常宏
2.南海北部陆坡区晚中新世以来沉降特征 [J], 丛晓荣;于兴河;苏明;沙志斌;吴能友
3.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沉降与似海底反射(BSR)分布的关系 [J], 于兴河;梁金强;方竞男;丛晓荣;姜龙燕;王建忠
4.河套盆地晚更新世以来黄河改道对高砷地下水分布的控制机制 [J], 曹文庚;董秋瑶;谭俊;高媛媛;赵瑞科
5.河套盆地晚更新世以来黄河改道对高砷地下水分布的控制机制 [J], 曹文庚;董秋瑶;谭俊;高媛媛;赵瑞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区域构造架构和断裂活动性的差异性势必 导致层序发育和沉积充填存在较大差异 。凹陷西部 层序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同沉积断裂的活动 , 发育多 级断阶型层序模式 ( 图 5 ( a ) ) 。 浅层正向断层为同 沉积断层, 对层序发育控制作用明显, 控制着低位辫 状河三角洲和低位扇的发育。该地区美台断层活动 速率最大, 对层序发育控制作用最强, 断层上盘发育 低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断层下盘发育低位扇, 低位辫状河三角洲和浊积扇沿多级断坪分布 。高水 位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广泛发育为特征, 砂体表现 出不断进积的特征, 在美台断层下盘发育高位滑塌 [25 ] 重力流沉积 。 凹陷东部断裂对沉积控制作用很弱, 层序的发 育主要受控于古地形地貌。 流沙港组沉积时期, 东
2013 年 第 37 卷 第3 期 5005 ( 2013 ) 03001706 文章编号: 167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i: 10. 3969 / j. issn. 16735005. 2013. 03. 003
( 1 . Key Laboratory of Tectonics and Petroleum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430074 ,China; 2 . 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China; 3 .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PetroChina,Guangzhou 510240 ,China; 4 .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1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3D seismic data,the sequence patterns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Liushagang formation were studied taking the transfer zone of the Fushan sag as the research projec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er zone developing above the Huachang in the centre of Fushan sag, justing the struc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area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strike of faults and structure styles between two extensional structure systems,which develops at two lateral sides of the transfer zone respectively. The multilevel stepfault belt type of sequence pattern develops in the western area,while the gentle slope type of sequence pattern in the eastern area. The flexure slope break type of sequence pattern develops in the transfer zone with hugescale braided channel delta in the high system tract and largescale turbidite fan in the low system tract.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relative lake level changes and paleogeomorphy control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and depositional filling of the Fushan sag together,and this controlling effect varies among different system tracts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Beibuwan Basin; Fushan sag; transfer zone; sequence patterns; sedimentary system
用较西部小, 断裂发育数目少 ( 图 4 , 剖面位置见图 3 ) 。通过断裂活动速率分析发现, 东西部断裂活动 差异性较大, 流沙港港组沉积时期, 西部美台断裂最 大活动速率达 60 m / Ma, 而东部断裂最大活动速率 仅有 15 m / Ma。
2
2. 1
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构造转换带特征
· 1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年 6 月
在油气勘探中, 构造架构对层序样式和沉积体 [115 ] 系的控制作用 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 构造转换 带发育于区域伸展背景之下, 具有一定规模和延伸 [410 ] 。 国内 方向的调节构造体系, 常发育转换断层 学者在中国黄骅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东濮凹陷、 琼东 [1622 ] , 南盆地等地发现为数众多的构造转换带 其发 育部位常常是各大油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 , 但研究 对构造变换带控 重点主要偏向于特征描述和识别, 制作用研究较少。福山凹陷中部地区为福山油田最 [23 ] 大的油气产区 , 但沉积机制、 油藏特征认识不清。 笔者基于福山凹陷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 , 以流沙 港组构造转换带为研究对象, 考察其层序构成样式 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图1 2007 图件修编) 福山凹陷构造纲要图( 据石彦民等, Fig. 1 Structural division and its location in Fushan sag( After SHI Yangmin,modified)
图2 Fig.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福山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充填与演化综合柱状图
Vol. 37 No. 3 Jun. 2013
北 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 一 及沉积体系的控制
1, 2 刘恩涛 ,王 2 华 ,李 1, 2 2 2, 3 1, 4 媛 ,廖远涛 ,马庆林 ,林正良
( 1. 中国地质大学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湖北 武汉 430074 ; 2. 中国地质大学 资源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4 ; 3. 中国石油南方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 广东 广州 510240 ; 4. 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江苏 南京 210014 ) 摘要: 基于福山凹陷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 , 以流沙港组构造转换带为研究对象 , 对其层序构成样式和沉积体系展 并起到调节东西部构造差异性的作用 , 其两侧 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构造转换带发育于凹陷中部花场地区 , 所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差异显著 , 西部发育多级断阶型层序样式 , 东部发育缓坡型层序样式 ; 构造转换带处发育挠 曲坡折型层序样式, 高位域时期发育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低位时期发育大范围浊积扇 ; 福山凹陷的沉积 充填演化受到构造转换带 、 相对湖平面变化和古地貌联合控制 , 不同体系域内转换带对沉积充填控制作用也有一定 的差异性。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构造转换带; 层序样式; 沉积体系 中图分类号: TE 121. 3 文献标志码: A
泥岩沉积体系, 各沉积时期物源继承性发育, 但沉积
第 37 卷
第3 期
刘恩涛, 等: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
· 19·
定期, 该时期湖盆范围最大, 湖水最深, 以巨厚泥岩 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范围减小。 流一段 沉积为主, 处于凹陷萎缩阶段, 水体变浅, 物源供给充分, 砂体 向湖盆中心推进, 岩性上以砂岩和泥岩薄互层为特 征。油气统计显示, 油气主要赋存于流三段高位体 系域、 流一段高位体系域和流二段低位体系域 。
图4 Fig. 4 图3 Fig. 3 构造转换带流一段断层分布
福山凹陷层序样式地震解释图 Sequence pattern of seismic profiles in Fushan sag
Fault distribution map of transfer zone ( Els1 )
2. 2
构造转换带导致东西部层序构成样式异同 在陆相盆地中, 构造活动形成各类构造坡折带,
Control of transfer zone over sequences and depositional system in Fushan sag,Beibuwan Basin
2 2 3 4 LIU Entao1, ,WANG Hua2 ,LI Yuan1, ,LIAO Yuantao2 ,MA Qinglin2, ,LIN Zhengliang1,
Paleogen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Fushan sag
流沙港组整体为一套巨厚的湖相三角洲沉 积
[24 ]
, 发育辫状河三角洲、 浊积扇、 扇三角洲和湖相
体系展布范围明显不同。流三段对应于凹陷扩张断 陷期, 构造活动强烈, 物源供给充分, 低位体系域以 下切谷和大型低位扇为特征。流二段对应于断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