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1不分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韩愈1不分版本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韩愈1不分版本人物〔韩愈1〕一、人生缩影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
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1]他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二、懿行美德冒死谏迎佛骨公元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向唐宪宗上《谏迎佛骨表》,攻击佛为“夷狄之一法〞,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
当时官府民间,均重佛事,凤翔县的法门寺里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收藏着一节指骨化石,僧人们纷纷传说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被称为“佛骨〞。
唐宪宗派人到法门寺迎佛骨到皇宫供奉,又在长安城内各寺院轮流公开展出,一时间搞得满城风雨。
韩愈这时上书,唐宪宗十分恼怒,坚决要杀死韩愈,幸亏有宰相裴度等大臣竭力劝谏,才免了韩愈的死罪,贬他到南方海边的潮州做刺史。
作文素材--韩愈
韩愈简介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散文大家的并称。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们八个在古文运动中贡献最大.最初有明朝的朱右著《八先生文集》。
因我国明代选家茅坤辑录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而因之得名,并由于该选本的广泛流传而名声远播。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
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唐代散文学兼诗人。
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
累官至吏部侍郎。
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而提供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
他对古方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
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
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参考)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
(参考)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韩愈2三、嘉言语录1.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唐·韩愈《原性》。
恶(wù务):厌恶。
本句大意是:那称之为情感的有七种,就是:欢喜、愤怒、悲哀、恐惧、怜爱、憎恶和欲望。
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大致包含了人所有的情感,是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我们可以用七情泛指人的各种感情,也可以用七情说明人的自然心理不可压抑。
“七情”加上生、死、耳、目、口、鼻“六欲”,泛指社会的人所共有的一切感情和欲望,合称为“七情六欲”。
2.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业:学业。
嬉(xī西):嬉戏,玩耍。
本句大意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勉,荒疏在于嬉戏。
这是一句劝学的格言,千百年来被人书之座右,因为它以极精粹、简洁的语言阐明了学问的成败之道。
学向勤中得,最忌不经心的道理,通过一“精”一“荒”,一“勤”一“嬉”的对比便传神地传导出来,真可谓精警而又简约了。
3.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唐·韩愈《谢自然诗》。
处万类:处于万种物类之中。
知:同“智”,智慧。
识:见识。
贤:高尚。
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世处于万种物类之中,以读书与见识最为高尚。
中唐以后,佛教盛行,但道教势力仍然很大。
谢自然是贞元时一位年轻女道士,修道不食,白日升天,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韩愈反对迷信,排斥佛老,他写《谢自然诗》就是要否定神仙之说,规劝人民不可迷信。
原诗说:“~。
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此诗先立论点,突出学习与知识的地位,然后否定弃世求仙思想,主张积极用世。
这种尊重知识,强调个体意识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十分难能。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经典语录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患:只怕。
义:义理。
足己:满足于自己已经差不多了。
行:照着做。
这几句大意是: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
高考作文素材_韩愈篇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一、作家简介◆人物导语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他既立业又立言,大力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功绩光耀千古。
这个人就是韩愈。
●作家档案韩愈:768年—824年字号:字退之;因郡望昌黎,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籍贯: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时代:唐代仕途: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作品:《韩昌黎文集》。
其中有议论文,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赠序,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诗歌,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早春》等。
名望: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
其诗对宋诗影响极大,与孟郊等人被称为“韩孟诗派”。
二、成名缘由▲贡献概述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
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在文学上,韩愈反对骈体文,提倡散体文,主张文以载道,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人。
古文家李翱、皇甫湜及著名诗人张籍、王建、贾岛、李贺均出其门下或受其提掖。
精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1
【最新】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韩愈1
公”。
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二、懿行美德
冒死谏迎佛骨
公元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向唐宪宗上《谏迎佛骨表》,攻击佛为“夷狄之一法”,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
当时官府民间,均重佛事,××县的法门寺里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收藏着一节指骨化石,僧人们纷纷传说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被称为“佛骨”。
唐宪宗派人到法门寺迎佛骨到皇宫供奉,又在长安城内各寺院轮流公开展出,一时间搞得满城风雨。
韩愈这时上书,唐宪宗
十分恼怒,坚决要杀死韩愈,幸亏有宰相裴度等大臣极力劝谏,才免了韩愈的死罪,贬他到南方海边的潮州做刺史。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适用话题:(1)据理力争,直言进谏(2)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3)勇气与担当
退之投书
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韩愈曾与客人共登华山,到达山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
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大哭。
华山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
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
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做诗云:“华之险,岭为要。
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
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
适用话题:(1)大家的弱点(2)心态的重要性。
作文素材:韩愈
作文素材:韩愈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阳(在现在河南省)人。
他曾在地方政府和朝廷任职,多次被贬官。
他提倡的“古文运动”,开创一代文风,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简洁,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被列在第一位。
韩愈的诗也别具一格。
童年韩愈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都去世了。
他就由在京城做官的哥哥韩会抚养。
韩会对弟弟很好,教他认真读书,好好做人。
韩愈十岁的时候,韩会受到别人的牵连,被贬官到韶州(在现在广东省),他要带一家人去那里。
从京城长安到韶州有几千里的路程。
一路上,韩会虽然心情不好,还是不停地给弟弟讲沿途风光和名人故事。
韩愈记忆力很好,把哥哥讲的话全记在心里。
到韶州不久,韩会就因心情苦闷,又加上水土不服,生病死了。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嫂嫂郑氏带着韩愈和儿子,护送着韩会的灵柩,回到了故乡河阳。
安葬了韩会以后,郑氏关心地对韩愈和儿子说:“人生短暂,你们要抓紧时间读书做学问。
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不枉度一生。
”韩愈这时候已经很懂事了,他知道这是嫂嫂替哥哥说出的话。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公鸡一叫,他就起床做操,然后回到书房里读书。
韩家历代有人做官,藏书很多。
韩愈就从《论语》、《孟子》读起。
遇到问题,他就向嫂嫂请教。
可当韩愈读到《书经》、《易经》的时候,嫂嫂就不能教他了,韩愈就去找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
就这样,韩愈还读了《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散文著作。
有一年春天,嫂嫂把韩愈叫到身边,对他说:“兄弟,你长大了,去洛阳求学吧。
那里有学问的人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
”名、字的由来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部编版37】高中语文必修(上)作文素材16韩愈与满分作文
【部编版37】高中语文必修(上)作文素材16韩愈与满分作文一、韩愈1.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2.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3.代表作:①杂文《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原道》②序文《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③传记文《毛颖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④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听颖师弹琴》《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驿梁》⑤史书《顺宗实录》4.随征淮西——与李愬结怨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任行军司马,赐紫服佩金鱼袋。
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
裴度未及采行,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吴元济。
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关于《韩愈神道碑》所载关于韩愈此段建议平淮西之事,存疑,暂置于此)。
韩愈又对裴度说:“如今凭借平定淮西的声势,镇州王承宗可用言辞说服,不必用兵。
”他便找到柏耆。
口授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书信,叫柏耆执笔写下后,带上书信进入镇州晓喻王承宗。
王承宗摄于兵威,就上表献上德、棣二州,表示服从朝廷。
同年十二月,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授职刑部侍郎,宪宗便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其中很大篇幅叙述裴度的事迹。
当时,李愬率先进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功劳最大,他对韩愈所写愤愤不平。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
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贞元十九(803)年十月,又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 监察御史。 韩愈以书生而得官,立即上书言事,却不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 奏,即得罪“专政者”,贬为连州阳山令②。十年谋官,两月即贬。当“永贞革 新”的期间,韩愈正在贬所。永贞元年(805)八月,宪宗即位,韩愈遇赦, 移官江陵,为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 ,奉诏回长安,充国子博士。因避 谤毁,求为分司东都,移官洛阳。又因“日与宦者为敌”,降职河南县令。 韩愈这几年的贬官生涯,对于思想文章都有裨益。可惜贬官不久,又回长 安。元和六年(811) ,迁为尚书职方员外郎,坐论柳涧,调为国子博士。元 和八年,迁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十二年,因附议裴度用兵淮西,被任 为行军司马,功成之后,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 ,正当宪宗妄图福 田,迎接佛骨之时,他又上书直谏。 《论佛骨表》一疏,引起宪宗震怒。一封 朝奏,夕贬潮阳。一到贬所,他立即上表请罪,长庆元年(821)又返长安做 官。由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京兆尹。 韩愈二十年间,两次贬官,都由极谏,说明其人确有正直的品质。但贬官 不久而又升官,则是他的不幸。如果长期被贬,成就可能更高。晚岁定居长 安,没有写出更好的文章。 韩愈卒于长庆四年(824) ,终年五十七。韩愈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 卷一六○、 《新唐书》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 、李翱所撰《行状》 。 着作有《昌黎先生集》 。 行道和明道 韩愈一生,积极求官,努力为文。据他自己说,求官不仅是为衣食,也是 为了行道,为文也不仅是好古人之辞,而是为了明道。韩愈为人所行之道, 及其为文所明之道,都可从他一生实践得到证明。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 面:
第一,韩愈的“道”,是主张“忧天下”而不赞成“独善自养”的,也即是主张 “兼济天下”而不赞成“独善其身”。可以看出,他虽然继承了儒家“兼济”的思 想,却又有所不同。对于这一点人们一向很少注意,其实应该着重指出。这 在当时是相当积极的一种政治态度。其《上宰相书》至于再三,固然是为了 做官,但他做官确有行道的目的。 为了行道,韩愈还曾希望做个谏官。他在《龊龊》诗中说:“愿辱太守荐, 得充谏诤官。”做个谏官,这是唐宋两代一些忧国忧民的庶族地主阶级文人的 一个共同愿望。因为谏官的地位虽不高,却有言事进谏的机会。韩愈写《争 臣论》一文,就曾以言责批评谏议大夫阳城。当他自己一旦做了御史,有了 言责,便立即上书言事。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是一篇体现韩愈行道的重 要文章。 第二,韩愈之道也是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他反对藩镇割据, 还不仅因为自幼身经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生活困苦,主要还是因为他看到了藩 镇割据给国家造成的危害。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言行是明显的,最突出的表 现是他积极主张讨伐淮蔡,并且亲自参加了这次战役,淮蔡平定之后,韩愈 还奉命写了《平淮西碑》 ,此碑行文鲜明地表达了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 据。其文有云:“四海九州,罔有内外,悉主悉臣。”这是维护皇朝的大一统 思想,立场是明确的。 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再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他奉命宣抚王 廷凑一事。长庆元年(821) ,镇州叛乱,王廷凑自立。二年,韩愈奉命宣 抚。当时执行这个使命是有危险的。 《新唐书》本传说:“(韩愈)既行,众 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 ’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但韩 愈无所畏惧,竟“疾驱入”。他在论辩中正告王廷凑:凡是割据作乱的藩镇, 从安禄山、李希烈,到吴元济、李师道,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在这里,韩 愈反对割据、维护统一的言行也是突出的。在当时,反对藩镇割据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今属辽 宁) 。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但其“三岁而孤”,由其 兄韩会抚养。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 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 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于官 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于他后来的趋向有一定的 影响。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 《祭郑夫 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 自存”。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 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 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乃来京师,见有举 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 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 ,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这次考试,由陆贽主 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除韩愈外, 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①。韩愈此 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此后,韩愈便上书宰 辅,以求闻达。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于是离开 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直到贞元十八年(802) ,韩愈
新唐书韩愈传积累的作文素材
新唐书韩愈传积累的作文素材
1. 韩愈自幼勤奋好学,那股子学习的劲头,就像咱追喜欢的剧一样,不看完不罢休!你看,他能成为文学大家不是没有原因的呀。
就比如咱学习的时候,要是也有他这股劲儿,那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2. 韩愈敢于直言进谏,丝毫不畏惧权贵,这勇气,简直就跟那打虎的武松似的!他上书论佛骨表,多勇敢呀。
咱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是不是也得有点他这样的勇气呢?
3. 韩愈提倡古文运动,那影响力,就跟现在流行的新潮流一样,大家都跟着追捧!他写的文章,那叫一个精彩。
咱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学学他的写作风格呢?
4. 韩愈对朋友真诚,朋友有难,他绝对会挺身而出,这友情,可比那钢铁还坚固!张籍就曾得到他的帮助和提携。
我们对待朋友也要像他这样真心呀,对吧!
5. 韩愈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如同那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大树!他被贬潮州,却还能做出一番成就。
我们遇到困难,是不是也不能轻易放弃梦想呢?
6. 韩愈十分重视教育,这不就是咱那负责任的好老师嘛!他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我们也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呀,是不是?
7. 韩愈的文学成就那可太高了,他的作品就像闪闪发光的宝石!《师说》多经典呀。
我们要是能把他的作品好好研究研究,肯定能收获不少呢。
8. 韩愈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但他从不气馁,这精神,像极了那打不死的小强!哪怕遭遇再多挫折,他还是勇往直前。
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该学学他呀!
9. 韩愈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他的勤奋、勇气、真诚、坚持,都太棒了!我们真应该从他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也变得更优秀呀!。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韩愈
作文素材
• 关心百姓 • 身为言官,一向恪尽职守。当时关中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饿殍
遍地。然而当地官员却瞒报灾情,谎称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韩愈闻言拍案而起,痛陈昏官之过,却不想被对方反咬一口,遭 贬出京。之后因为皇帝执意迎佛骨入宫供养,他再次直言进谏, 因此触怒君王,直接被贬到了千里之外的潮州。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被贬并未让韩愈的一腔热血 变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驱鳄鱼、易民风,为百姓谋福祉。 当地人民感念他的功绩,使得“潮州山水皆姓韩”。
十一岁的韩愈再次挺身而出。一篇《论佛骨表》便横空出世,言 辞犀利。 • 韩愈说:“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 臣不怨悔!”其结果可想而知,天子震怒,欲将韩愈处以极刑,幸 得官员、布衣求情,才勉强保住性命。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论佛骨表》早晨进谏,晚上韩愈就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潮州。
• 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 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 代之衰”,“集八代之成”,开古文 运动之滥觞。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 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 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
生平经历
• 韩愈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自幼攻读六经百家之书,于贞元八 年(792年)登进士第。最初两任节度推官,后授四门博士,升 监察御史。因论宫市之弊而被贬为阳山县令,之后遇赦,调江陵 法曹参军。历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 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 乱”,升刑部侍郎。
• 他性格甚怪。其思想源自儒象,却有离经叛道之言从儒家正统自 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而又相信天命鬼神。他为 “书文运动”发起者之一。善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口语。后 人对他评价甚高,尊之为“唐宗八大家”支首。与杜甫并称为 “杜诗韩笔”。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他的作品内容广泛,涉及诗歌、散文、辞赋等多个领域,其代表作品有《师说》、《进学解》、《原道》等。
韩愈生活在唐朝的盛世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韩愈的中心思想包括“治人以法,治己以德”、“君子不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以时而制”等等。
他重视德行的培养,认
为道德品质对于治理国家和教育子孙都有重要的影响。
他反对权贵阶层的腐败和虚伪,主张必须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坚持耕耘真理,同时注意感人之情,寓理于文中,带有深刻的人文主义色彩。
在文学方面,韩愈是唐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的诗作音韵洋溢,多写抒情、咏史和议论等,其代表作品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洛阳女儿行》等。
他的散文则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情感,多集中于对社会的反思和人性的探索,代表作品有《进学解》、《论语义》等。
韩愈还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实用主义,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贯彻“治国必先治心”的思想。
他努力为国家贡献,任凌烟阁二十四史考证官,缮写了《全唐文》、《新唐书》等名著,针砭时弊,旨在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韩愈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唐代,更是影响到了后世。
他的思想、文学成就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不仅成为学术界和文化
流派的重要成分,更是对后世文化的鼓舞和启发。
他的一生也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2019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韩愈)
2019 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 ( 韩愈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 愈自以孤子,幼勤苦学儒,不俟奖赏. 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很是之延誉,由是著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愈讲话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 调授四门博士,转督查御史 . 德宗暮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摭其往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 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理使,兼彰义师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 . 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 愬妻进出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素焉 .而观诸豪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管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怀大略以盛行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旳解说,正确..旳一项为哪一项(3分)A.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跟从B.操行坚正,拙.于世务专心C.俄有不悦愈者,摭其往事当时.D.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雕琢.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旳意义和用法都不同样旳一组是(3分)...A.此论喧于朝列随称荐于公卿间..B.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愈自以才高..C.执政览其文而怜之.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D.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7.以下各句括号中补出了省略内容, 有误旳一项为哪一项(3分)..A.谏官论之(德宗)不听B.坐是改太子(为)右庶子C.李愬功(居)第一D.后(愈)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8.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旳剖析和归纳,不正确旳一项为哪一项(3 分)...A.韩愈从小失掉母亲,跟从父亲和兄长,自幼勤苦念书,以后考取进士,文章获得别人旳赏识,终成一代名士.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旳奏章把宫市旳缺点毫无保存地讲了出来,皇上不单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旳阳山做县令,以后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当裴度旳行军司马,因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 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永垂不朽.D.韩愈性情宽宏通畅,与别人交往,无论人家地位怎样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郊、张籍旳友谊,就是很典型旳例子.9.断句和翻译. ( 10 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资猜中划浪线旳文字断句. (4 分)而观诸豪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管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怀大略以盛行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2)翻译下边旳句子 . ( 6 分)①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②愬妻进出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5. D( A 堂房家属; B 蠢笨,不善于;C 不久)6. B( A 介词 , 在 .B 连词,由于 / 动词 , 以为 .C 代词,代韩愈 .D 介词,跟)7. B(“太子右庶子”为官名,中间无省略)(). 他跟孟8. A(“从小失掉母亲,跟从父亲和兄长”说法与原文不符)9.⑴而观诸豪门豪士/ 如仆隶焉 / 瞪然不管 / 而颇能诱厉后进 / 馆之者十六七 / 虽晨炊不给 / 怡然不介怀 / 大略以盛行名教 / 弘奖仁义为事 / 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评分标准:满分 4 分 . ①当断句而不停,算错;②不妥断句而断,算错 . 错 1 处不扣分,错 2-3 处扣 1 分,错 4-5 处扣 2 分,错 6-7 处扣 3 分,错 8 处以上扣 4 分,错误达到偶数点时开始扣相应分 . )⑵①裴锷近期回京看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言为裴锷送别. (3 分 . 译对“省父”“饯锷”各得 1 分,其余部分译对粗心得 1 分)②李愬旳老婆常进出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旳碑文 . ( 3 分 . 补出主语“宪宗” 、译对“诉”各得 1 分,其余部分译对粗心得 1 分)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 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当官也不闻名 . 韩愈三岁旳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旳堂兄抚育 . 韩愈由于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勤苦,不像其余孩子那样还需要奖赏来敦促 . 在考进士旳时候,把自己旳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当过宰相旳郑余庆很赏识他,踊跃地夸赞他,所以很快就出了名. 不久韩愈就考取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旳巡官. 董晋旳职员班子撤掉后,徐州旳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 . 韩愈说话爽直爽快,不去故意闪避和禁忌什么,他旳道德专一而正派,不善于处理一些世俗事务. 以后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在以后升为监查御史. 德宗暮年旳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 宫市旳缺点很显然,但谏官们频频提建议皇帝也不采取. 韩愈以前写了几千字旳文章全力批评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作掾曹.韩愈自己感觉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斥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 政府中管事旳人看到这篇文章很怜悯他,由于韩愈很有史学才能,任命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册) . 过了一年,又提高为考功郎中(大体是负责绩效考评旳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草拟政令旳人),而后封为中书舍人. 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旳人,翻出他从前旳旧事,说韩愈以前贬职到江陵府时期,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旳条件款待韩愈,裴均旳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期回京看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言为裴锷送别,称号裴均旳字. 这类言论在朝廷流传开来,由于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当淮西宣慰处理使,兼任彰义师节度使,请韩愈作他旳行军司马. 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以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国都长安,依靠功绩授与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旳事迹. 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旳应当是李愬,他旳功绩最大,李愬很不佩服. 李愬旳老婆常进出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旳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畅,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 他年青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闻名气,也不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介绍他俩,此中张籍终于考取进士,在宦途上很顺利 . 以后韩愈固然宦途通畅,名望权贵,经常在办完公务有空闲旳时候,就(跟他们)讲话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同样 . 而碰到有权有势旳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搭理. 对后进则奖掖鼓舞,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餐也供给不上,却仍旧怡颜悦色绝不介怀. 他老是把盛行名教、弘扬奖赏仁义作为自己旳职责. 总合(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旳孤女出嫁旳有十人之多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高中生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高中生韩愈,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他的作品受到了后世文学家的高度评价,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他的简介和作品分析来探讨他的历史地位和文学成就,同时也将展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观点。
韩愈生于唐朝天宝七年(748年),逝于宣宗大中三年(820年),时年七十三岁。
他的家境贫寒,父母早逝,由伯父抚养长大。
他想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向县令举荐自己,但是失败了,并且因为一次误解而被贬到边远地区。
在这里,他对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深感痛心,开始写作并逐渐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作品涉及政治、文学、哲学等领域,深受当时人民的喜爱。
正如所说:“韩愈有天下大情,纵生于安邑,卓立于别千之上也。
”韩愈的作品一直都是如此的感性、细腻和具有震撼力。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昌黎先生集》、《诗品》等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思想和文学才华,其中《师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一,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著名名言,旨在倡导优秀的教育理念。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韩愈还是一名重要的政治家。
他曾经历受过多次贬谪和流放,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利用这段时间仔细观察国家和人民的情况,写下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篇文章提出了他的新政治理念,认为国家应该重视人才,发扬人民的智慧,推荐功臣担任官员,而不是依赖家族世袭制度。
韩愈在文学和哲学领域上的成就都让人们深深地感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成就让后人受益匪浅。
同时,他的思想也让人思考很多问题:为什么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当时如何更好地发挥传承教育的作用?同样的,韩愈提出的新政治理念如何影响了后人对社会组织和国家管理方面的探讨?综上,韩愈是唐代文化和思想的一个重要代表。
他的思想和作品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示。
他生前遭受的种种不幸也让人们深深地敬重他。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摘抄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摘抄
韩愈,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化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韩愈的生平和作品,探讨他的思想和影响,以期读者更加深入了解和欣赏韩愈的文学。
韩愈,字退之,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他在小学时就已经显露出了才华,很快进入了太原府学习,后来考取进士,成为了唐代官员。
但是,他在官场上屡遭贬谪,这一经历使他对唐代政治腐败有了深深的认识,他因此倡导变法,主张实行“贞观之治”。
此外,他还发起过“旧体
诗派”的文学运动,旨在振兴古文化。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师说》、《进学解》、《原道》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师说》。
这篇文章揭示出了韩愈的“尊师重道”思想,提倡学生应该尊重教师,认真学习。
他认为,教育
是天下之本,教师应该尊重职业、规避私心,学生应该恭敬、孝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
此外,他的作品还涉及到很多的政治、历史和人文方面的话题,如“道统论”、“文官论”、“天人感应”等等。
韩愈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文化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他提倡的“尊师重道”思想,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对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他主张实行“贞观之治”,反对唐代政治腐败,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也
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韩愈参与了“旧体诗派”的文学运动,他对文学的贡献被后人称为“韩草”。
总的来说,韩愈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在思想和文学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悟他的思想和作品,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部编版37】高中语文必修(上)作文素材16韩愈与满分作文
【部编版37】高中语文必修(上)作文素材16韩愈与满分作文一、韩愈1.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2.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3.代表作:①杂文《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原道》②序文《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③传记文《毛颖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④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听颖师弹琴》《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驿梁》⑤史书《顺宗实录》4.随征淮西——与李愬结怨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任行军司马,赐紫服佩金鱼袋。
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
裴度未及采行,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吴元济。
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关于《韩愈神道碑》所载关于韩愈此段建议平淮西之事,存疑,暂置于此)。
韩愈又对裴度说:“如今凭借平定淮西的声势,镇州王承宗可用言辞说服,不必用兵。
”他便找到柏耆。
口授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书信,叫柏耆执笔写下后,带上书信进入镇州晓喻王承宗。
王承宗摄于兵威,就上表献上德、棣二州,表示服从朝廷。
同年十二月,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授职刑部侍郎,宪宗便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其中很大篇幅叙述裴度的事迹。
当时,李愬率先进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功劳最大,他对韩愈所写愤愤不平。
韩愈简介作文素材
韩愈简介作文素材后人把韩愈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韩愈简介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一: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人,人称“韩昌黎”。
韩愈,19岁开始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中”,直到25岁才考中进士,后在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中又连遭失败,仕途坎坷。
多经反覆,直到35岁才当上京官“四门博士”,后升迁为监察御史,又因为为民请命,得罪当政的京兆尹李实,很快被贬为阳山县令。
唐德宗死后,韩愈重受提拨,先后当上国子博士和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向皇帝上书反对迎拜“佛骨”的《论佛骨表》,得罪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在潮州,他先后作《祭鳄鱼文》释放奴隶,深得百姓爱戴。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韩愈被召回作国子祭酒,后转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57岁,追赠礼部尚书。
韩愈的真正成就,在于文学领域。
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
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
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
”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
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
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
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
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年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
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
苏轼据此称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韩愈的散文涉及方面很广,有“扶树教道”宣传儒家思想的作品,如《原道》《原姓》《原毁》;有寓意深刻的杂说,如《龙说》《马说》;有刺社会之弊的议论和表状,如《讳辩》《论佛骨表》;有谈“求师之道”的,如《师说》;有感情激荡真挚动人的祭文墓志铭,如《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高中版
有关韩愈的简介作文素材高中版
韩愈,一位唐代文学巨匠,他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唐代,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文学的走向。
韩愈的诗歌凝练、气势磅礴,尤其擅长写景。
《春日行》中,韩愈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天地变得熠熠生辉的景象,令人产生强烈的感觉,如“绿水青山之间,天帝机杼声中,深度香风瘦马,依稀云海鳌鹏”等,把诗歌之美达到了最高点。
此外,韩愈还是一位善于抨击社会现象的思想家,在其代表作《师说》中,他提出了“读书为学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对于当时读书无用论的社会现象恰到好处地批判了一番。
可见他不仅有极高的艺术创作能力,更是一位有思想的文化人。
韩愈对后代文学之影响也是深远的。
唐宋八大家传承了他的创作手法,有了他的指引,文学形式有了更为完善的发展,为后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韩愈的成就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他的思想和精神上的影响深远,更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流传千年不衰。
韩愈,议论文
韩愈,议论⽂篇⼀:作⽂素材--韩愈韩愈简介韩愈位列唐宋⼋⼤家之⾸唐宋⼋⼤家是指唐宋两代⼋散⽂⼤家的并称。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曾巩。
他们⼋个在古⽂运动中贡献最⼤.最初有明朝的朱右著《⼋先⽣⽂集》。
因我国明代选家茅坤辑录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家⽂钞》,⽽因之得名,并由于该选本的⼴泛流传⽽名声远播。
他三岁⽽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博⼠,累官⾄太⼦右庶⼦。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
他以儒家正统⾃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相信天命⿁神;他盛赞孟⼦辟排杨朱、墨⼦,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主张孔墨相⽤;他提倡宗孔⽒,贵王道,贱霸道;⽽⼜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王集团的改⾰,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王的主张并⽆⼆致。
这些复杂⽭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唐代散⽂学兼诗⼈。
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
累官⾄吏部侍郎。
他和柳宗元都是古⽂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提供学习古⽂,⼜为了宣传古道⽽写作古⽂。
他对古⽅创作的要求是,“必出⼊于仁义、“⽂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
因忠于古⽂,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郎⽂》、《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
在诗歌⽅⾯,他推崇陈⼦昂、李⽩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物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嘉言语录1.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唐·韩愈《原性》。
恶(wù务):厌恶。
本句大意是:那称之为情感的有七种,就是:欢喜、愤怒、悲哀、恐惧、怜爱、憎恶和欲望。
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大致包含了人所有的情感,是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我们可以用七情泛指人的各种感情,也可以用七情说明人的自然心理不可压抑。
“七情”加上生、死、耳、目、口、鼻“六欲”,泛指社会的人所共有的一切感情和欲望,合称为“七情六欲”。
2.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业:学业。
嬉(xī西):嬉戏,玩耍。
本句大意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勉,荒疏在于嬉戏。
这是一句劝学的格言,千百年来被人书之座右,因为它以极精粹、简洁的语言阐明了学问的成败之道。
学向勤中得,最忌不经心的道理,通过一“精”一“荒”,一“勤”一“嬉”的对比便传神地传导出来,真可谓精警而又简约了。
3.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唐·韩愈《谢自然诗》。
处万类:处于万种物类之中。
知:同“智”,智慧。
识:见识。
贤:高尚。
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世处于万种物类之中,以读书与见识最为高尚。
中唐以后,佛教盛行,但道教势力仍然很大。
谢自然是贞元时一位年轻女道士,修道不食,白日升天,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韩愈反对迷信,排斥佛老,他写《谢自然诗》就是要否定神仙之说,规劝人民不可迷信。
原诗说:“~。
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此诗先立论点,突出学习与知识的地位,然后否定弃世求仙思想,主张积极用世。
这种尊重知识,强调个体意识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十分难能。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经典语录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患:只怕。
义:义理。
足己:满足于自己已经差不多了。
行:照着做。
这几句大意是: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
此条突出地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实践理性的特点。
书要多读,义理概念要明确,学习要永不停辍,然而这一切统统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
因此,传统文化中读书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确的。
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
它可以使学习避免走向纸上谈兵、不着实际的错误道路。
这种属于文化精华的遗产,今天应加以继承与发扬。
5.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见唐·韩愈《答张彻》。
张衡:韩愈的弟子,同时又是韩愈堂侄的女婿。
这两句大意是:我们两人的肝胆光明磊落、刚直不屈如古剑一般;而我们坎坷不平的遭遇,又像是波涛中的两片浮萍.韩愈提携后进,奖掖人才,和张彻结为忘年交.~是他的长诗《答张彻》中的两句.用以形容他们的品格和遭遇.从中也看出他们之同的深厚友谊。
6.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
见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这两句大意是: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
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前句直言相告,开诚布公,后句借用比喻,手法委婉。
两句一直一曲,相映成趣。
7.师其意,不师其辞。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
师:模仿,效法。
这两句大意是: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
文学创作历来讲究创新。
由于人们的认识或感情有很多共通或类似的地方,因此表达方式的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
虽然论述的遭道理、抒发的感情与前人相同或相近,但由于运用了崭新的语言,就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见~是个很重要的创作原则,尤其对于初学写作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本名句可供引用论述文学创作中语言风格创新的重要性。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弊事:有害于国家的坏事.诗中指迎佛骨事。
肯:哪肯、怎肯的省文。
衰朽:指身体衰老羸弱.这两句大意是:一心要为朝廷革除危害国家的弊政,岂肯顾惜自己老迈衰弱的余年!韩愈晚年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当他离开京师来到蓝田时,侄孙韩湘赶来同行,护送他前往贬地。
韩愈写了这首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两句申述了他虽忠谏而获罪、无辜而远谪,但并不后悔,仍要坚持正义,为国兴利除弊,表现丁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质。
可化用以表现那些虽至暮年,仍鞠躬尽瘁,为国操劳或奋不顾身地同危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的老同志的形象。
9.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唐·韩愈《五箴五首序》。
患:忧虑,担心。
这几句大意是:人只怕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已经知道而不能改正,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改正错误需要勇气,要有勇气承认,有勇气痛改。
如果明知故犯,将错就错,就是一个讳疾忌医的懦夫,就会沿着错误的道路滑向深渊。
可引此句为知错不改者戒。
10.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
唐·韩愈《答冯宿书》。
这两句大意是:能指出我错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
改过首先得知过。
而人犯错误,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不自觉的。
如果无人指正,可能酿成大错。
所以英明的人闻过则喜,把指出自已过错的人尊之为师。
如能有这种胸怀气度,在人生的征途上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就能作出更大的成就。
可引作座右铭。
11.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隐约:难以捉摸。
确乎不拔:坚定不改变。
浩然:正大刚正之气。
这几句大意是:不因为富贵而损害道德修养。
不因为形势难以捉摸便变更其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节操和正大刚正之气。
韩愈是中唐时期的大儒,以孟子的继承人自居。
~几句即是从《孟子·膝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引申而来,但较孟子语更为具体,更为原则,尤其是“不以隐约易其心”,明确指责了那些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
可用以勉励年青人重视个人修养,坚定政治方向,不可为形势所左右。
12.聪明则视听不惑,公正则不迩谗邪。
唐·韩愈《释言》。
聪明;耳灵目明。
惑:疑虑。
迩(er尔):接近。
谗邪:毁谤,行为不正。
这两句大意是:耳聪目明,则所见所闻不受迷惑;公正无私,则不会接近邪恶谗言。
耳聪目明,自然是听得真.看得清。
但作者在这里并非单指生理上的“聪明”,而含有不偏听偏信,不戴有色眼镜看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真相,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公正无私,一身正气,自然百毒不侵。
可以此二句说明为人应该明察秋毫。
应该耿直公正,这样才能远邪恶,驱谗言,一尘不染,无所畏惧。
13.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袭:抄袭。
蹈:踩,这里是模仿的意思。
这两句大意是:必定出于自己的创造,不抄袭模仿前人的一句话。
这两句也是强调作诗为文时语言创新的重要性的,可与“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互相参看。
多引用以论述文学创作中语言创新的必要性。
14.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生:活着的时候。
殁:死。
这两句大意是:你活着的时候我们不能居住在一起互相关照,死后我又不能抚尸恸哭,表达深深的哀思。
韩愈与十二郎韩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感情特别深厚,这篇祭文就是为悼念十二郎而写的。
~两句深表自己对十二郎生前死后都未尽到作叔叔的责任,今已永别,后悔莫及。
每字每句都凄楚动人,融注了深挚的骨肉之情。
15.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反眼:反脸。
这几句大意是:一旦遇到细微的利害冲突,仪像毛发一样细小,就翻脸如从不认识一样。
韩愈用里巷小人的行为和柳宗元的高尚人格相比,赞扬柳宗元的高风亮节。
那些势利小人平日酒食游戏时信誓且旦,表示生死不相背负,可是-旦遇到毛发一样细小的利害冲突,就翻脸不认人,甚而“落井下石”。
~几句鲜明地揭露了世态的炎凉和小人们的自私卑劣。
16.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前古:前代。
这几句大意是:对于古今大事都经心留意,仔细考察和研究。
~运用了双重否定和排比句式,起到了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可用来描写悉心研究古今大事的政治家或学者。
17.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韩愈《原毁》。
即其新:看他新近的表现。
究其旧:追究他以往的过错。
这几句大意是:只选取他的一技之长(或一事之善),不要责求他的其它方面;只就他新近的表现(来鼓励)。
不要追究他以往的过错。
对人要善于利用其可用的一面,而不必去责求与此无关的其它方面;有了错误改正了,就既往不咎,能持这样宽以待人的态度,就能团结住人,取得有益于己又有利于人的社会效果。
18.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
唐·韩愈《争臣论》。
闻多:见闻多。
闻于人:为人所闻,扬名于世。
这两句大意是:学识广博而又见闻广泛,但是不求扬名于世。
此名句表述一种自矜的人格追求。
学识渊博,见闻广泛,才智超群,按照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正统观点是应该追求功名,追求闻达于世的,然而~,功名利禄在这里被视为身外之物,显现出一副诤臣的忠心赤手笔不能为。
事要慎思其后果,不可只图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