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人才的定义
论人才的含义李子纯2012级思政三班学号222012332011137 何谓人才?“人才”一词源于《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诗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人才”古代含义为相貌端庄,学问,见识,能力的意思。
在教育学领域,人才是指中专以上的毕业生。
而在统计学领域中,人才是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以上职称的人。
在当代,新编辞海对人才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学关于“人才”含义的考察有3种定义。
定义一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相比以前关于人才的定义,它的进步在于,第一,揭示了创造性劳动与模仿性劳动、重复性劳动的区别;第二,揭示了人才具有社会贡献方面的相对优势;第三,揭示了人才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定义二20世纪90年代对人才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进步在于:注意到并强调了人才受特定的社会历史限制。
但是,定义一和定义二都有其缺陷,第一,强调人才是以创造性劳动来为社会作贡献的。
这种强调方向是对的,但不准确。
人才对社会作贡献的是他的劳动成果而不仅仅是创造性劳动。
第二,这两个定义都忽视了人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内在依据。
第三,“一定的社会条件”,这一提法抽象得不够。
人才劳动不仅需要社会条件,同时还需要自然条件。
定义三21世纪对人才的定义是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积极影响的人。
而定义三在通俗定义里面来看,人才,人才,就是先成人后成才。
成人的意思就是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神涵光曾说过,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人才服务的概念
人才服务的概念人才服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需要,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帮助个人、组织和社会实现人才优化配置、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的目标。
它涵盖了人才需求分析、人才招募、人才培训、人才激励、人才评价、人才流动等全方位的服务。
首先,人才服务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提供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对接平台,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在人才需求分析方面,人才服务机构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合作,通过调研、分析得出人才需求的特点、趋势和规模,为人才供给方提供准确的信息。
招聘是人才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才服务机构通过发布职位信息、提供招聘咨询等方式,帮助企业与合适的人才对接,实现人才的匹配。
其次,人才服务也包括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
人才培养是指通过培训、学习、教育等手段,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人才服务机构通过与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合作,提供专业培训课程、实习机会、实训基地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人才服务也包括人才激励,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另外,人才评价是人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人才的评价和认证,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估个体的能力和潜力,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人才评价可以包括学历、职称认定、技能证书等,也可以通过岗位设计、绩效考核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人才服务机构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权威、有效的评价体系,为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准确的引导和参考。
此外,人才流动也是人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才服务机构通过提供信息咨询、职业规划、职业引荐等服务,帮助人才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人才服务也为企业提供人才流动的渠道,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人才流失的风险。
总结起来,人才服务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需要,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帮助个人、组织和社会实现人才优化配置、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的目标。
人才类型定义
人才类型定义
人才类型定义是对人才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方式,通常根据其专业背景、技能、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才类型定义:
1. 专业人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如医生、工程师、会计师等。
2. 创新型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能够提出新的理念、设计新产品或解决问题。
3. 领导型人才:具备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组织和指导团队取得成果。
4. 国际化人才:具备跨文化沟通和适应国际环境能力的人才,能够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取得成功。
5. 生意人才:具备商业头脑和市场洞察力的人才,能够发现商机和有效经营企业。
6. 技能型人才:具备特定技能和技巧的人才,如程序员、技工等。
7. 行政人才:具备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人才,能够高效管理日常工作和资源。
8. 艺术人才:具备艺术创作和表演能力的人才,如音乐家、演员等。
9. 教育人才:具备教学和指导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
10. 社会服务型人才:具备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人才类型定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分类方式和不同的人才类型,具体的定义和分类视行业、领域和需求而定。
人才的名词解释
人才的名词解释人才是指在某个领域或工作岗位上具备出色能力的人。
人才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和表现。
人才的名词解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传统概念:人才在传统的意义上是指拥有特殊才能或技能的人。
这些才能或技能包括艺术、文学、音乐、体育、科学、技术等领域。
人们普遍认为,人才是少数具备出色才能或技能的人,他们在特定领域中的成就超越了大多数人。
二、创新视角:在当今社会,人才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各个领域追逐的目标。
这种视角下的人才更加强调个体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市场需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才成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资源。
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为优秀的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四、培养与发展: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企业培训等环节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规划。
培养人才既需要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也需要强调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五、多元性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才的概念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和全球化。
人才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跨越国界,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衡量和培养。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也为人才的跨国流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六、终身学习: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人才更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终身学习是指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持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人才需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人才是指在某个领域或工作岗位上具备出色能力的人。
人才的定义已经从传统的技能和才能扩展到创新力、市场需求、培养与发展、多元性与全球化等方面。
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才的发展需要个体的持续学习和不断成长。
人才是指什么?
人才是指什么?一、人才的定义及特征人才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出色能力和良好素质的个体。
人才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同时还有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色。
同时,他们还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潜质,能够带领团队取得卓越成绩。
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1. 推动经济发展: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同时,人才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2. 培养领导者:人才的培养也是培养领导者的关键。
在各个领域,都需要出色的领导者来引领团队,推动事业的发展。
培养领导者不仅能够提升团队的绩效,还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强化国家竞争力: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国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培养人才,以提高自身发展的竞争力。
三、如何培养人才1. 优化教育体系:优化教育体系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组织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科研投入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资源。
同时,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还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留用工作,让优秀人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如何发现人才1. 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评价体系应注重发现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等关键因素。
2. 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是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人才简介介绍
创新思维
技术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和 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 适应和掌握新技术。
团队合作
技术人才能够与团队成员 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
技术人才的职责与能力要求
职责
技术人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实施 ,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
能力要求
技术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独 立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
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 营销人才应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 能力,能够根据市场数据和业绩 报表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 支持。
创意与策划能力
优秀的营销人才具备创意和策划 能力,能够制定各种营销方案, 并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销售额。
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
营销人才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 成员、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 行有效沟通。
定期更新人才库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和时效性。
人才跟踪
优化调整
对入库人才进行跟踪管理,了解其成长情 况和职业发展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库进行优化调整,确 保人才库的质量和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社会进步
人才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中 的贡献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人才的分类与特点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这类人才通常具备较高的学术造 诣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科技创新 、高端制造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 用。
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通常具备跨学科、跨领 域的综合能力和管理经验,能够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人才通常具备创新、创造和创业 能力,能够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 值。
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人才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在企业中,人才包括但不限于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够熟练从事本职工作。
2. 能力和素质: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能力和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工作经历和业绩: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业绩,证明其能够在该领域中取得成功。
4. 道德品质: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
5. 发展潜力:人才需要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人才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
在实际招聘和选拔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标准,并通过多种方式来考核和评估候选人是否具备成为人才的潜力和能力。
人才九条的内容
人才九条的内容
人才九条是一项旨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化企业人才结构的政策措施。
其重点内容如下:
1. 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突出岗位
需求和绩效评估,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贡献和潜力。
2. 引进海外人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
人才和留学生回国工作,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良好的发展机会。
3. 促进人才流动和转岗: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鼓励人才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之间流动,提升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 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培养和引进
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
5. 完善人才评选机制:建立包括行业奖项、学术荣誉和优秀员工激励
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评选机制,鼓励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6. 改革人才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7. 支持社会力量培养人才: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等
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多
元化发展。
8. 构建人才评价和容错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指标和容错机制,减少权力寻租和不公平竞争现象,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动力。
9. 增加人才引进支持政策: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提升引进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
以上是人才九条政策的主要内容,旨在推动人才开发、增加人才供给、提高人才质量,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才的定义有哪些?
人才的定义有哪些?一、人才的概念与分类人才是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广义上指具有独特才能、特殊技能或卓越能力的人。
人才的分类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专业人才:指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如医生、律师、教师等。
他们依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2. 创新人才:指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员,如科学家、发明家、设计师等。
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3. 领导人才:指具备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的人员,如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团队领导等。
他们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引领团队取得成功。
4. 人文人才:指具备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的人员,如作家、艺术家、心理咨询师等。
他们通过艺术和人文关怀,为社会带来美和温暖,提供心灵的滋养。
二、人才的特征与培养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特征:1. 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综合能力,既要有宽阔的学科背景,又要具备深入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
2.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备全面发展和多元思维的能力。
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人才应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三、人才的评价与选拔人才的评价与选拔是人才流动的重要环节,合理公正的评价与选拔机制对于促进人才的成长和流动至关重要。
在人才评价与选拔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人才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既要注重学术成果和专业技能,也要关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管理和领导能力的评价:对于领导人才的评价,应注重其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发展和实践,从实际工作中考察其实际表现。
国内高层次人才分类
国内高层次人才分类
国内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贡献的人才群体。
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国内高层次人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术科研类人才:包括知名学者、院士、博士生导师等,他们在学术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研究经验,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2.技术创新类人才:包括科技领军人才、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等,他们在技术创新和工程领域有突出的成就,能够带领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
3.企业管理类人才:包括企业高管、经营管理专家等,他们在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发展和管理优化。
4.创业创新类人才:包括创业者、创新型人才等,他们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商机、创造新产品和服务。
5.人文社科类人才:包括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人才、社会科学研究专家等,他们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卓越的成就,对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有深刻影响。
这些高层次人才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资源。
国内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人才 名词解释
人才名词解释人才是指具有特殊能力、知识和技能的个体或群体,其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能够产生显著影响,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人才包括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指具备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还包括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等。
狭义上的人才一般指具备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如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等。
人才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和技能优秀:人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技能,能够在特定领域中解决复杂问题。
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保持自身的持续进步,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2. 创新能力强: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能够提出新的理念、发现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3. 团队协作能力强:人才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他们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实现协同创新。
4. 心理素质良好: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坚韧、抗压能力强等。
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和企业通常通过教育和培训、引进和选拔、激励和保留等措施来培养和引进人才。
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资源,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引进和选拔是为了弥补国内人才不足,通过引进优秀人才来带动和促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
激励和保留是为了保持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晋升机会、发展空间等,使人才愿意留在组织内,并为组织的长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应该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为其发挥才能提供平台和条件。
同时,社会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推崇创新、尊重知识和技能,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才能的发展。
人才判定标准
人才判定标准
人才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德:作为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品德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人才特质的重要因素。
2. 知识:人才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社会常识等。
3. 技能和能力:人才需要具备出色的技能和能力,包括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4. 业绩: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业绩表现,包括工作成果、业绩指标等。
5. 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才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通常来说,年轻人更具有创新力和活力,而中老年人则更具有经验和稳定性。
6. 学历和职称:学历和职称是评判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来说,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人才更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7. 综合素质: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养等。
总的来说,人才判定标准是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品德、知识、技能和能力、业绩、年龄、学历和职称、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才评判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上几个方面是通用的基础标准。
浅析“人才”含义的界定
浅析“人才”含义的界定一、人才的基本含义二、人才的内涵和分类1. 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实践和操作技能,具有适应性强、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等特点的人才。
技能型人才主要分为手工技能型人才、技术操作型人才、管理操作型人才等。
知识型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进行研究和开发,解决实际问题,为组织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知识型人才主要包括高级技术人才、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的创新和开发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主要包括研究开发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市场创新人才等。
领袖型人才是指具有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协调、促进团队发展、推进组织成长的人才。
领袖型人才主要包括高级管理人才、业务管理人才、组织发展人才等。
三、人才的选拔和评价人才的选拔和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识别和培养人才,如何评价和激励人才,是企事业单位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1. 选拔企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方向来进行人才的选拔。
选拔人才需要从专业技能、个人素质、工作经验、成就贡献、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估,不能仅凭短期表现和个人喜好来做决策。
2. 评价评价人才需要从贡献和成就、能力和素质、知识和技能、创新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评价人才需要讲求公正、客观、公正,不能只看眼前的表现,而要从长远的发展和潜力来进行考量。
四、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是组织和社会对人才资源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
企事业单位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和激励人才,包括培训、实践锻炼、学历提升、业绩考核、晋升机制等。
1. 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为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包括公开课、内部培训、外出进修、挑战项目等。
培训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和特点进行分层和分类,让不同的人才都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培训机会。
2. 激励企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包括薪资福利、奖励评选、晋升机制等。
“人才”与“人员”的主要分别在哪里
“人才”与“人员”的主要分别在哪里人才和人员是描述工作人员的两个不同概念,虽然经常被使用,但它们在含义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解释人才和人员的主要区别。
首先,人才通常指的是具有某种特殊技能、才能或专业知识的人。
人才通常在特定领域表现出色,并能够为组织或企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人才的特点包括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等。
这些人才通常是组织的核心力量,能够带领团队取得卓越业绩。
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于组织或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而人员一般指的是组成一个组织或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管理层、工人、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等。
人员是组织或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为组织或企业提供劳动力和服务,并根据组织的指令来完成任务。
人员的特点包括执行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专业素养一般等。
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对于组织或企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其次,人才和人员在选拔和定位上存在差异。
人才的选拔通常是基于其专业技能和潜力的评估,包括对其工作经历、学历、项目成果等的综合考察。
而人员的选拔通常更注重其符合组织或岗位的要求,包括对其基本素质、工作经验、岗位能力的评估。
人才的定位通常是在组织或企业的核心岗位,其职责和权力较大,对组织或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人员的定位通常是根据组织或企业的需要,根据其所具有的技能和背景来安排具体工作。
此外,人才和人员在薪酬和激励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人才拥有独特的技能和知识,其薪酬通常要高于一般人员。
人才经常得到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并能够参与到组织的重大决策中。
人才通常可以享受到更优厚的福利和奖励待遇,以此来激励其更好地为组织或企业贡献。
而一般人员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则相对简单和固定,多是根据其岗位和工作表现来确定。
最后,人才和人员对于组织或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人才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为组织注入新的思维和技能,推动创新和变革。
人才能够带领团队取得卓越的业绩,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而人员则更多地负责组织或企业的日常运营和任务的执行,保障组织的正常运作。
关于人才的说法
关于人才的说法
1. 人才是指具有特殊能力和才华的个体,能够在某一领域或岗位上出类拔萃。
2. 人才是国家、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3. 人才需求与供给存在差距,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个问题。
即使有大量的人才供给,但不一定与市场需求匹配,也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
4. 人才济济,是指某个领域或群体中高水平的人才集中聚集。
5. 人才培养是提高人才供给和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6. 人才流失是指人才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或国家,到其他地方或企业谋求发展。
7. 人才流动性是指人才在不同领域或单位之间的转换和跳槽,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8. 人才剥夺是指某些原因造成的人才因年龄、性别、种族、贫困等而失去接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
9. 人才引进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外来的人才,以弥补人才供给不足或提高整体的人才素质。
10. 人才选拔是指通过选拔和评估机制筛选出具有优秀能力和
潜力的人才,以适应特定岗位的需求。
总的说来,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个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的培养、流动、引进和选拔等方面都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新华字典对人才的解释
新华字典对人才的解释
在新华字典中,对于人才的解释是指具备特殊才能、擅长某个领域并且能够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
人才通常被视为具有高度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在各种领域中脱颖而出,并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人才的定义和标准因时代和社会环境而异。
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人才可以包括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医生、教育家等等。
这些人才通过不同的才能和技能为社会带来创新和进步。
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任务。
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都致力于发现、培养和吸引人才。
例如,教育系统努力提供优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和才能。
同时,企业通过提供发展机会、培训计划和竞争性的薪酬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人才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
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推动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并引领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新华字典对人才的解释是指那些具备特殊才能、能够给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
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人才的名词解释
人才的名词解释
人才名词解释: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引证解释
⒈人的才能。
汉王充《论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钧同。
”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人才无定珍,器用无常道。
”《北史·崔亮传》:“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姓高下。
”
⒉有才学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褒贤贵德,乐育人才。
”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则天下之人才,不胜用矣。
”
清恽敬《兵部侍郎裘公神道碑铭》:“今上加意人才,大臣多以公名举奏,升内阁侍读学士。
”
⒊人的容貌。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楷人才寝陋,兼无德行。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有妻是刘家女,人见他生得有几分人才,都唤他做玉天仙。
”
⒋指美貌女子。
茅盾《子夜》八:“他常到某某屋顶花园巡阅,也为的是要物色人才。
”。
人才的名词解释
人才的名词解释1、人才——泛指有能力的人。
2、天才——原指天生的才能,现指罕见的卓越的才能。
3、有本领的人——指人有能力的人,一般特指具有发明创造和管理才能的人,如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等。
4、正在成长的人——泛指还没有成年的人,如正在上小学的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5、特别的人——指在某个方面很突出的人,不能用一般性的词语来表示。
2、能干的人——主要是指德才兼备、精明强干的人,即品质好、能力强的人。
3、正在成长的人——泛指还没有成年的人,如正在上小学的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4、有时间的人——比喻不能专心学习或工作的人。
5、有本领的人——指人有能力的人,一般特指具有发明创造和管理才能的人,如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等。
6、有才华的人——指人在文艺方面或其他方面有成就的人。
7、身体健康的人——多指没有生病的人。
8、有希望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立志干一番事业的人。
9、刻苦钻研的人——指人勤奋好学的人。
10、努力学习的人——泛指在各方面认真学习的人,而不仅指正在上学的人。
11、不停地劳动着的人——泛指在生产劳动中不怕脏、累,不怕艰苦的人。
12、大量吸收知识的人——形容在各方面大量学习新知识的人,多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从业人员。
13、名人——即人才,当然是指名声显赫、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
14、著名的人——指有重大影响、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15、称职的人——指胜任自己职责的人。
16、新型的人——指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新型人才。
17、合格的人——指思想觉悟高,品德优秀,学习成绩好的人。
18、积极向上的人——努力追求进步,思想向上,能吃苦耐劳的人。
19、可塑之才——指可以培养成才的人。
20、杰出的人——指在各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
21、非凡的人——指成就大,贡献多,影响深远的人。
22、指得上人才——指水平高、能力强的人,能担当得起某种职务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什么是人才? 现实生活中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
综合起来说,我们所见到的近年来我国人才学论著中的人才定义,可归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人才概念外延过窄;第二类是用中国社会主义人才的具体概念代替一般人才概念。
第一类人才概念,例如雷贞孝、蒲克同志在《应该建立一门“人才学”》中,是这样表述人才概念的:“我们所理解的‘人才’是指那些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效果, 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①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比起一般习惯性见解前进了一大步。
它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指出人才的特征之一是创造性劳动;揭示了人才的方向性:对人类进步作出了某种贡献。
但是,这个定义也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没有揭示人才概念的广泛性,人才概念的外延过窄:只概括了作出“较大贡献”的即较高层次的人才,没有概括作出中等贡献或较小贡献的较低层次的人才;只概括了已对社会作出贡献、被社会承认的人才,没有概括虽已作出有益成果,但未用于社会,也未被社会承认的人才;也没有概括求学阶段的人才。
第二,没有揭示出人才控制信息的能力。
第三,没有揭示出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较强的才能;也没有揭示人才主要的本质特征—综合性创造能力第四,没有揭示出人才的根源性即实践性。
第五、没有揭示出人才的时代性、专业性、阶段性、层次性等具体特征。
第二类人才概念,例如,《人才》编辑部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表述人才概念:“我们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所说的人才,首先要有爱国之心,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献身的远大理想和牺牲精神,有脚踏实地、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的奋斗精神,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和智慧为四化作出贡献。
”②我们认为,这一定义的长处是:提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揭示了人才概念的广泛性,打破了过去时代只把少数杰出人物称为‘人才’的狭隘眼界;揭示了创造性劳动是人才的特征之一。
但是,这一定义也有如下短处:第一,没有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从古今中外各种人才的共性中抽象出一般人才概念,再上升到具体,得出中国社会主义人才概念,而是用中国社会主义人才的具体概念去代替一般人才概念。
这样一来,社会主义中国以外和以前时期的一切人才都被排除在人才概念之外了。
第二,用社会主义人才的具体概念代替一般人才概念,没有也不可能揭示一般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和具体特征。
第三,即使作为社会主义人才概念,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也还是把人才概念的外延定得太宽了。
强调人才概念的广泛性是对的,但是如果把真理说得过份,就会走向荒谬。
事实上,在社会主义的具休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做到“每个社会成员”都成才。
为了鼓励大家成才,也不能随便许愿,只能说经过刻苦努力,每个有志者都可能成才。
第四,即使作为社会主义人才概念,规定具有“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的奋斗精神”,才是人才,又把人才的外延缩小了。
因为上述人才概念中规定的这条必备标准,是一种高标准,那些不具备这条标准的人才,就会被统统排除在社会主义人才概念之外。
人才概念受制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环境,不同时代和社会对人才具①.《人才》,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②.《人才学的历史使命》,《人才》1981年第2期第3页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的认识。
对不同时代和社会人才的特点和要求的认识,就是当时社会的人才观。
那么什么是新时期的人才观呢? 2003年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顺应时代的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人才的定义提出了新的阐释:“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这个新时期的人才观涵盖了人才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政策,从而使人才概念具有时代性和可行性。
新时期的科学人才观揭示了人才的内涵: 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作出贡献。
其中,知识技能等素质是人才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前提和条件,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形式,社会贡献是人才通过运用自身素质进行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结果。
人才价值也在人才做出创造性成果时得以实现。
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对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没有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条件和环境的热来说,就是没有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只可以称为潜人才,而不是显人才。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地表述人才概念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我们认为应作如下表述:人才,是指现实个人在特定专业(行业) 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了某种较强才能(主要是综合性创造能力),并以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创造成果或影响作为客观标志的系统范畴;这个系统中的较强才能实质上是主体感受、选择、贮存、转译、重组、再现、发出和调节某类信息的较强能力;这个系统中的主体是具有时代、专业、阶段、层次差别的现实个人。
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即本质特征:(一)人才的普遗性。
要使人才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人才发展和失败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人才这一概念必须能正确反映人才的普遍性。
在探讨人才概念时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方法,也就是马克思所运用和阐明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①,也就是毛泽东同志用来探讨战争概念的科学方法:第一步,从古今中外一切战争的共性中抽象出一个适用于一切战争的一般战争定义;第二步,从一般战争上升到具体的革命战争,第三步,再从革命战争上升到具体的中国革命战争。
②。
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就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古今中外一切人才的共性中抽象出来的。
反过来说,我们的人才概念具有普遍性特征,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才,任何时代、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的现实个人,只要他在特定专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产生租发展了某种较强的才能(主要是综合性创造能力),他的考核成果或创造成果或影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他就是人才。
有了抽象的一般人才概念,就很容易上升为具体的社会主义人才概念(即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才就是社会主义人才);也很容易上升为中国社会主义人才概念了(即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才就是中国社会①.《马恩选集》第二卷第103页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64页主义人才)。
(二)人才的方向性。
人才概念是具有明确方向性的。
正如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规定的:人才的考核成果或创造成果或影响必须“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而不能相反。
一个人不论他有什么样的能力,也不论他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他的成果或影响不是有利于而是有碍于人类社会进步事业,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看来他就不是人才,而是歪才、坏才或者叫负人才。
当然,现实中的情况复杂得多,有的人,例如哈维在政治领域是反动保守的,可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却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认为他不是政治领域的人才却是科学领域的人才。
总之,一个人的成果和影响在哪一个领域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他就可能是那一个领域的人才。
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也是有客观标准的。
按列宁的说法,生产力的状况,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①。
(三)人才的实践性。
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规定人才的较强才能是“在特定专业(行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这就揭示了人才的才能的根源性,即实践性。
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才概念与唯心主义夭才论的人才观是根本对立的。
唯心主义天才论把天才看作脱离实践、远离群众、生而知之的天生之才;我们的人才概念虽然不否认某些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人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又认为,人才的知识和才能毕竟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我们所讲的实践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运用一定工具或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创造出一定产品的客观物质活动。
既然我们说的实践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那么我们说人才来自实践也包括人才来自群众、来自集体的含义。
尤其是社会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劳动的社会化,人才个体按一定结构结成人才群体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各类人才群体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人才个体的发展和成功愈来愈依赖人才群体的作用。
另外,人才的成长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养育了人才,为人才提供了发展的条件,提供了智慧和经验的无尽源泉。
这说明人才概念的实践性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它的社会性。
那么,为什么要规定人才系统中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呢? 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人是现实的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具有肉体生命的个人;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②人才发展史当然也应该是个体人才的发展史。
那么是不是轻视人才群群体的作用呢?不是。
因为我们给人才(即个体人才) 下了定义,从逻辑上就能推论出人才群体的定义:人才群体是人才按一定方式(自愿结合或领导调配)、一定结构组成的集体。
(四)人才的客观性。
我们所讲的人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别人吹出来的,而是有客观标志的。
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规定,要“以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创造成果或影响作为客观标志”。
这就明确规定了人才概念的客观性。
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或创造成果或影响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当然,人们对它的评价难免与实际有出入,但是给人才明确规定了以上的客观标志,就有利于较客观地衡量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人才,是哪一层次的人才。
以人们的创造成果作为客观标志容易理解,问题是为什么还要以考核成果作为客观标志呢? 这是因为要把求学阶段的人才也概括到人①.《列宁选集》第32卷第224页②.《马恩选集》第1卷30~31页,第4卷第321页才概念中,所以要以他们的考核成果为标志,例如以少年大学生的入学考核成果为标志,认定他们是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又如以研究生的入学考核成果为标志,认定他们是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才。
除了考核成果和创造成果以外,为什么还要以影响作为客观标志呢? 这是因为要把某类特殊人才也概括到人才概念中。
这类特殊人才(如刘胡兰、雷锋等)的特点是,他们在民族斗争或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或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虽然创造的具体成果不是特别大,但他们的英雄行为所表现的崇高精神、气节和品质却产生了特别巨大和十分深远的社会影响,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事业,使他们成为一代杰出人才。
衡量这类特殊人才主要看他们的社会影响。
(四)人才的广泛性。
我们在前面表述的人才概念正确反映了人才的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