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账户
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个人 的共 同缴费 。2005年 的新 制度规定 :企 业按照 的资本市场是实行 积 累制 的必 备条件。西方发 达国
工资总 额的 20%缴纳保 险费 ,企业 缴费全部进入社 家普遍拥有完善 成熟 的资本市 场 ,而 我 国社会保 障
会统筹账户 ,用于支 付 当前 退休人 员 的养 老金 。个 制度才刚刚起 步 ,资本市场 还不成熟 ,完 全不 能承
l33
二 、“名 义 账 户 ” 制度 的优 点
质 量 。
为 了应对人 口老 龄化 的挑战 ,我 国养老 保险制
3、名义账户制较适合 目前我 国资本市场现状
度 开始从现 收现付制 向部分积 累制转 变 ,采 取社会
世界范围 内有不 少 国家正 进行着从 现收现 付制
统筹和个人账户 相结合 的模式 ,资金 来源 于企业 和 向积累制过渡 的私有化 改革 ,但是众 所周知 ,发达
11%调整 为 8% ,单位 缴 费不再 划 入个 人账 户 ,这 部分则进入积 累制账户 ,这 部分 资金 由专门的基金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了中央政府逐 步做实个 人账 户 的意图。然而 有 公 司进行投资 管理 ,实账 运行 ,努力 实现基 金 的保
学者 提出 ,我 国部 分积 累制实质 上是瑞 典 的名义账 值增值 。
【摘 要 】名义账户制是 筹资方式上的现收现付 制和 给付 方式的基金 制 ,瑞典的成功 经验 证 明了这一模 式 具有较 强的生命 力:有助 于缓解 转型成本压 力、有效抑制提 前退休行 为、适合 目前资本 市场的 现状 ,因此有很 多人提倡 中国养老保 险制度 “无需做 实个人账 户 ,直接采 用瑞 典的名义账户模 式”。但 由于制度 的稳定性要 求、瑞典 的比较优 势及 名 义账 户模 式 自身 的缺陷等使得 该模式并 不 完全 适 用 于 中 国 。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与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
那么,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呢?本文就此做一分析。
一、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的含义及特点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是指将社会保险基金拆分成职业年金计划账户和其他账户两部分,职业年金计划账户用于分摊风险、积累财富,其他账户则用于满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求。
具体来说,职业年金计划账户是雇主和职工依据约定向职业年金计划缴纳的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用,由专业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和投资,职业年金计划账户的收益优先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的养老金。
而其他账户则是按照我国社保制度的规定进行缴费以及投资管理。
从特点上讲,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相较于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更加透明的运营机制。
通过将社会保险基金拆分成职业年金计划账户和其他账户两部分,更容易监督和核查,增加了养老保险制度的透明度。
2、更加稳健的运营方式。
职业年金计划账户自成一体,资金相对更加专款专户,因此可以更加稳健地进行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
3、更加个性化的养老保险服务。
基于职业年金计划账户的设立,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更加灵活地提供个性化的附加保险服务,普惠性更强。
二、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的实施,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具体而言,需要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共同参与,需要职工参与意识不断提升,需要政策法规的健全严格落实,同时还需要社会信任和公众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是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政府在推动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的过程中,需要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以及相关法规,以提高政策框架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社保课后习题答案
社保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由于各种原因遭遇困难时给予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收入来源断绝时,实行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
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4.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和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较高层次。
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同义。
二、习题答案要点参考1.社会保障具有哪些本质特征?(1)公平性特征。
1)在保障项目实施范围内不会对受保对象有性别、职业、民族、地位方面的身份限制;2)对符合享受保障的各类对象,在保障待遇上按照同一标准。
(2)社会化特征。
1)社会保障制度及法规是面向全社会全体成员颁布的,虽然并不是全社会成员每个人都能进入保障范围和符合受保对象的条件。
2)社会保障资金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各方社会力量(政府、社会组织、个人)多渠道筹集的。
3)社会保障的运行及实施过程中,资金交纳、待遇给付(如退休金发放等)是借助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和人力实现的。
4)社会保障管理监督依靠社会力量,即除政府外还依靠社会团体、受保人代表共同实行。
(3)福利性特征。
受保方无代价地获得现金补贴,免费或减费获得商品和服务;保障方无偿地或仅以低廉价格向受保方提供商品和服务。
(4)法制规范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性上。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反对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反对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养老金个账空账率超9成将来兑现或入不敷出》,来源《华夏时报》(2016-10-15)。
主要讲的是(基本)养老金的“亏空”问题和解决办法, 提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下简称个人账户)“空账”,个人账户“坐不实”和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问题。
这又是以“养老金缺口”为借口说法的再现,而不去想想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好办法。
这是一篇与“2014-12-29”发表的《楼继伟力挺社保名义账户制:做实个人账户13年未果》类似的文章。
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次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到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连同此篇文章的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的再次提出和“把精力放在加强个人账户多缴多得的功能上”,可以看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改变为类似商业养老保险制度是先前提出“多缴多得”者和后来主张、拥护“多缴多得”人们的又一次“改革”目标。
细细分析如下:一、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钱都去哪了。
个人账户“空账”源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制、转轨成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或没有积累,关键的是国家政府财政补贴不足或不到位,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是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基金(应改为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一种完全累积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完全累积制的“统账结合”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种特殊的部分积累模式。
应当注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是相结合,不是相混合。
关于养老保险“名义账户”的探讨研究
关于养老保险“名义账户”的探讨研究作者:田梦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5期摘要:对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从学术界对名义账户制的反对与支持的角度来辩证的看待名义账户制。
关键词:名义账户制;转型成本;空账问题名义账户制是指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型与缴费确定型的一种混合模式(郑秉文 2003)。
名义账户就是非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个人未来的退休收入取决于个人账户的名义积累额,但当期缴费并不用于积累而是用于上一代退休人口的退休金支付,即在财务上它仍然是一個代际转移支付制度(李珍 2010)。
第一,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之上,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名义账户”制建立的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和“模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可以说事实上是“非积累制”。
这种“名义账户”制的账户系统仅仅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而不需实际存人缴费。
第二,从养老金给付的条件和规则来看,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在退休时却变得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成为记发标准的根本原则,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中的“名义资产”即刻便被年金化了。
名义账户”制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郑秉文2003),各国名义账户制改革的借鉴,名义账户制的设计优点来说。
名义账户制可以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解决转型成本的问题(郑秉2003),名义账户制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尽早实现全国统筹"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梁丽2010),灵活使用名义账户制,适应我国人口、就业等具体国情(梁丽2010),兼顾到了“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可以克服养老金给付尤其是缴费“搭便车”问题,有利于提高缴费的比率和扩大保险的覆盖面。
郑秉文通过对波兰、蒙古、拉托维亚和吉尔吉斯坦等国的名义账户制改革,分析利弊来说明名义账户对我国的可借鉴意义,阐释我国也适合名义账户制(郑秉文2003)。
名义账户制
名义账户制
金融学术语
01 含义
03 优点
目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内容 04 局限性
名义账户制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中,虽然个人的缴费也记入个人账户,但缴费资金依然采用现收现付的方式 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中的积累只是名义上的。
含义
但是,正如银行将吸纳的存款贷给哪家企业与储户无关一样,国家做不做实账户也与个人无关,只需保证个 人退休后能按时足额拿到钱。
感谢观看
2.对国民储蓄不能做出贡献。与缴费确定型的积累制相比,"名义账户"制账户中的资产显然不是"资本资产 ",而是"名义资产",所以,它不会对国民储蓄率做出任何贡献。相反,瑞典的研究说明,"名义账户"制对储蓄 率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一方面,"名义账户"制不能对经济具有刺激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许多国家来说,经济增 长率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样,"名义账户"制就不能像缴费确定型的制度那样对发展资本市场具有较大的直 接推动作用。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2021整理)
欧亚六国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全国统筹)的适用性分析许志军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摘要:从 1995 年以来,欧亚六国(瑞典、意大利、拉托维亚、波兰、蒙古和吉尔吉斯坦)大胆地引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之后,基本上完成了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的平稳过渡,克服了转型成本的难题;几年来的实际运行证明,这个崭新的社会保障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很可能成为其他现收现付制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替代模式”。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加速,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可强携带性和高投资收益并存的挑战。
根据中国国情具体需求设计一种混合型(缴费确定和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划,将成为今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养老保险名义账户统筹基金转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困境(一)“未富先老”,要求养老基金实现高投资收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走向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开始自由流动,在全国范围内配置。
这就要求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中积累基金具有较好的可携带性。
同时,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国人日, 60 岁(含) 以上的人日比例达到10% 时, 便意味该国家步人老龄化社会行列。
按此标准, 中国十年前便已经进人 老年型国家。
2000年,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中国60 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 .3亿人, 占总人口的10 .46 %。
经过十年发展(截至2009 年底) , 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至1.6 7 亿人, 占总人日的12 .5%。
尤其近一两年, 我国老龄化进人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日将年均增加80 万人至90 万人。
预计到2020 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 .48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7% ,而到2050 年,中国将进人重度老龄化阶段, 届时, 中国人每二个人中, 便有一个老人。
同时,人均寿命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使社会化养老的推行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局。
“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一)
“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一)摘要:欧亚6国引入“名义账户”制以后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本文从13个方面分析了“名义账户”制对中国的适用性问题,认为,“名义账户”制不但可以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中遇到的转型成本的巨大困难,而且与10年前选择半积累制和后来明确“统账结合”模式时的初衷是相吻合的,兼顾到了“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可以克服在养老金给付尤其是缴费“搭便车”问题和在信用体系严重缺失的经济体中导致的“行政性的逆向选择”问题,有利于提高缴费的比率和扩大保险的覆盖面。
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等特殊的国情对可塑性比较强的“名义账户”进行适当的变形和改造之后,“名义账户”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1995年以来,自欧亚6国(瑞典、意大利、拉托维亚、波兰、蒙古和吉尔吉斯坦)大胆地引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之后,基本上完成了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的平稳过渡,克服了转型成本的难题。
几年来的实际运行证明,这个崭新的社会保障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很可能成为其他现收现付制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替代模式”。
欧亚6国采用的这个全新模式就是“名义缴费确定型”模式(NDC,下简称“名义账户”制)。
所谓“名义账户”制是指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下简称“DB型”)与缴费确定型(下简称“DC型”)的一种混合模式,它既有某些“DB型现收现付制”的特征,又有“DC型积累制”的某些特征,所以,“名义账户”制既可被称为“DC型的现收现付制”模式,也可以被认为是“DB型现收现付制”的某种变型。
第一,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之上,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制,因为“名义账户”制建立的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和“模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可以说事实上是“非积累制”。
这种“名义账户”制的账户系统仅仅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而不需实际存入缴费。
名义账户
郑秉文:社保改革可尝试“名义账户制”(一)——访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研究员本报记者王淼今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正式进入资本市场以来,有关社保基金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社保基金入市,带给股市的既有兴奋,又有疑虑,但从一般讨论来看,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是被套及对股市的影响;除此之外,社保基金入市,带给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影响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研究员。
社保基金入市把社保改革"挤"到了前排记者:去年,我们组织过有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讨论,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整体框架的设计阶段。
在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最终确立的情况下,社保基金进入了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意味着什么?郑秉文:应该说社会保障改革还谈不到社保基金这个地方。
可是,社保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有了这么一笔钱,也就有一个保值增值的问题,一入市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引起了一些不搞社保基金研究,原来搞社会保障研究的专家的关注。
我们先从国外的情况看一下社保基金入市需要哪些条件。
从美国的情况看,美国的社会保障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美国中央养老基金——"联邦社保信托基金"的可持续性主要是在不断上升的缴费率支撑下完成的,近70年来,"联邦社保信托基金"根据《社会保障法案》的规定,每年的全部余额都如数投资于联邦债券,从未越过雷池一步。
对此,美国学术界和政界都认为现收现付制可持续性比较差,"联邦社保信托基金"早晚要枯竭,按现在的计算,它在2017年将出现赤字,2039年就会枯竭。
于是,它就想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增强它的可持续性。
但前提是要对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革,变成积累制的。
2001年12月,布什政府提出三个改革方案供社会和国会讨论,主要内容就是将现在的社会保障基金变成一种半积累制的,使个人账户部分进入资本市场炒股票,但现在仍没有得到通过。
名义帐户制及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名义帐户制及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启示的开题报告该开题报告涉及到两个主题,第一是名义账户制,第二是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建设。
下面对这两个主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名义账户制介绍名义账户制是指在个人账户上记录个人交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个人汇缴的医疗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各项费用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并进行合理的收益投资,确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增值。
同时,在个人工作年限满足一定条件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可以用于养老金的领取,或者在其他特定情况下(如严重病患、重大自然灾害等),也可以提前领取。
名义账户制是一种资金积累和分账管理模式,它的理念是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储备。
与传统的“当期收当期付”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名义账户制是一种个人账户积累,资金来源既来自于个人缴费,也来自于国家财政和其他资金投入,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养老金财政平衡也更加稳定。
二、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中国养老金制度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制度建设与改革等课题需要大力推进。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年金,另外一种是社会养老保险。
而社会养老保险则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中个人账户制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创新性的举措。
当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由社保基金和个人账户组成的。
但是,缴费率较低,保障水平较低,运作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此情况下,名义账户制可以助力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三、名义账户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启示1、名义账户制可以提高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积累,增加个人账户的余额;2、名义账户制可以提高养老金的长期保值能力;3、名义账户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财政困难;4、名义账户制有望改变我国的“当期收当期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稳定且可持续。
综上所述,名义账户制有很多优点,逐渐成为我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热门课题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一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障水平。
会计核算办法是哪几种
会计核算办法是哪几种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在会计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第一种是现金基础会计法。
现金基础会计法是指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只有在现金实际收到或支付时才予以确认。
这种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但由于不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和支出,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二种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法。
权责发生制会计法是指在发生收入或发生支出的那个时点,就确认为发生了经济事项,而不是等到现金实际发生的时候。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但也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中存在一定的估计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法作为主要核算方法,辅以现金基础会计法进行备查。
第三种是比较核算法。
比较核算法是指将同一类经济事项在不同会计期间或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经济事项的变化情况。
比较核算法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业绩评估和对决策的支持,但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四种是实物计量法。
实物计量法是指以实物的数量和质量来进行核算和评估。
例如,在存货核算中,会计根据存货所属类别和数量来计算存货的价值。
实物计量法简单且直观,但对于某些情况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可能不适用。
第五种是名义账户法。
名义账户法是指将不同的经济事项或财务项目分别列在各个名称的账户中进行核算和管理。
例如,把销售收入列在“销售收入”账户中,而把生产成本列在“生产成本”账户中。
名义账户法可以帮助企业清晰地了解各个财务项目的变化,但也可能导致数据的重复和冗余。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企业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需求,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也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养老保险_名义账户_制的制度渊源与理论基础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的制度渊源与理论基础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100732) 内容提要:瑞典、拉托维亚、意大利、波兰、蒙古和吉尔吉斯坦等欧亚六国社会养老保险1995年以来成功地实现了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的转型。
“名义账户”制是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待遇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制度,是一个制度创新。
该制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制度转型成本的问题,受到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
“名义账户”制的诞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制度渊源,对其进行深刻的探讨会促进学术界对“名义账户”制的研究,尤其是可以增加对其在我国适用性问题的讨论。
本文认为,在某种意义讲,“名义账户”制可以被认为是私人保险市场中法国“积分制”和美国“现金余额”制的某种延伸,而Buchanan 1968年关于“社会保障券”的设想和K otlikoff 等人1983年关于BK S 模型的设计可以被认为是其理论上的一种实验。
关键词: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名义账户制度 转型成本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史上,1995年以来瑞典、意大利、波兰、拉托维亚、蒙古和吉尔吉斯坦等欧亚六国可谓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创举:成功地将历史上和理论上某些私人保险市场的因素应用到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之中,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制度———“名义账户”制(NDC )。
七、八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良好,基本上克服了实行传统现收现付制的国家及其实行这种制度的经济转型国家向积累制或半积累制转型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转型成本问题,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俄国和捷克等一些国家跃跃欲试,甚至欧盟委员会为其成员国设计了向其转型的三个过渡方案(郑秉文,2003a )。
“名义账户”制是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以下简称DB )和缴费确定型(简称DC )的一种混合型制度,简单地讲即在融资方面采取现收现付制的DB 型方式,但在给付上采用积累制的DC 型方式;在六国的“名义账户”制度设计中他们根据各自的具体国情附加了相应的不同功能,使六国的“名义账户”制度各有千秋,殊途同归,积累了一些经验。
浅析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发展及其现代启示
浅析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发展及其现代启示瑞典名义账户制度是指瑞典政府为每个公民设立的一种基本账户,用于存放个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金。
这一制度在20世纪初期开始发展,并不断完善至今,成为瑞典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发展及其现代启示,对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该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其优势及现代启示等方面来进行浅析。
一、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瑞典政府为了解决社会贫困和不公平现象,开始着手建立一种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此背景下,瑞典政府于1938年设立了名义账户制度,将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金都纳入到这个统一的账户中,由政府负责管理和发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典名义账户制度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1950年代,瑞典政府开始逐步将名义账户制度扩展到全民范围,并将各类社会保障项目都纳入到这个账户中。
到了1970年代,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已经成为了瑞典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瑞典公民提供了全面的社会福利保障。
二、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优势及现代启示1. 社会公平和包容性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通过将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金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账户中,政府能够更加公平地对待每个公民,保障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整个社会的包容性,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对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言,可以借鉴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做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2. 政府管理和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瑞典名义账户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管理和资金利用的效率。
通过将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金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账户中,政府能够更好地管理这些资金的使用和分配,避免了浪费和滥用的现象。
名义账户制度也能够有效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减轻行政负担,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把资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浅析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发展及其现代启示
浅析瑞典名义账户制度发展及其现代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瑞典是一个拥有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其中包括了瑞典名义账户制度。
名义账户制度是指政府为每个公民设立一个个人账户,用于累积各类社会保障和福利的资金,以供将来使用。
这一制度旨在增加公民对个人福利责任的认识和提高社会保障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出现得益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
瑞典一直以其强调平等、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政策而著称,名义账户制度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通过建立名义账户,瑞典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保障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提高整体社会的福祉。
在全球范围内,瑞典名义账户制度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模仿。
许多国家纷纷效仿瑞典的做法,尝试建立类似的个人账户制度,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支出不断增加的挑战。
深入了解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现代启示,对于探讨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54】2. 正文2.1 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起源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
当时,瑞典经济遭遇了困难,通货膨胀率飙升,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福利体系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瑞典政府开始探索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于1973年引入了名义账户制度。
名义账户制度的核心理念是让个人在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建立一个个人账户,将这些费用投资于市场,通过利息和投资收益来实现账户价值的增长。
这样一来,个人在退休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从自己的账户中提取资金,而不必依赖政府的福利分配。
名义账户制度也可以提高个人对于社会保障的透明度和控制权,激励个人更加积极地为自己的社会保障负责。
通过名义账户制度,瑞典成功地解决了当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提高了社会保障的效率和公平性。
这一制度在瑞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此后被一些其他国家所效仿。
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以期将其现代化理念运用于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中。
名义账户名词解释
名义账户名词解释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名义账户。
你说这名义账户啊,就像是你有个特别的存钱罐。
咱平常生活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吧,这名义账户就跟咱的身份紧紧相连呢。
它可不是个普普通通的东西,它代表着一种归属,一种特定的存在呀。
你想想看,好比说你有个账户,上面写着你的名字,那这账户里的东西不就跟你紧密相关嘛。
这名义账户也是一样的道理呀,它是以特定的名义存在的。
就像咱家里的东西,都有个主人不是?这名义账户就是那个被明确标记了主人的“宝贝”。
它记录着各种信息,和咱息息相关的信息呢。
咱再打个比方,名义账户就像是你在一个大组织里的专属标签。
别人一看这个标签,就知道是你,就知道和你有关的一些事儿。
它能帮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区分各种东西呀。
比如说在一些复杂的系统里,有了名义账户,就不会搞混啦,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属于谁的。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你看那些大公司、大机构,不都得靠这个来理清各种关系嘛。
而且呀,它还挺重要的呢。
要是没有名义账户,那不乱套啦?就好比你去参加一个活动,没有你的专属牌子,别人都不知道你是谁,那多尴尬呀。
它也像是我们在数字世界里的一个小房子,里面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随便乱动。
咱平常过日子,也得重视这个名义账户呀。
得保护好它,就像保护咱自己的宝贝一样。
不能让别人随便乱用,不然出了问题可就麻烦啦。
总之呢,名义账户可不是个小事情,它在很多地方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呢。
咱可得好好认识它,理解它,利用好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呀。
别小瞧了它哦,不然等出了问题再后悔可就来不及咯!这就是我对名义账户的看法啦,你觉得呢?。
建立名义账户是入市的理性化前提
建立名义账户是入市的理性化前提TSP制度设计优势何在作为中央公共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一个成功的范例,“TSP养老金”的制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被经济学家看作一种独特的中央养老基金成功运行的值得效法的模式。
从西方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TSP模式”具有如下重要特点,这些特点是该基金得以成功的制度保证。
第一,成功地将基金投资行为与潜在的政治干预分离开来。
“TSP模式”之所以能够获取较好的回报并受到参加者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保证被认为是成功地将基金的纯粹投资行为与潜在的政治家介入有效地分离开来,这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制度模式的设计。
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TSP模式”中掌管和监管其投资战略与投资行为甚至日常管理的机构是一个在法律上独立的、直接对总统和对法律负责的“联邦退休节约理事会”(FRTIB)。
该理事会由五名兼职委员组成,每届4年;但“执行理事”是专职的。
这个组织架构形成了一种内部监督机制;该理事会定期地内部审计机制和评价功能完全是独立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干预。
其次,理事会的唯一投资原则是该养老计划的参加人和收益人的根本利益,这个投资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任何偏离这个原则的行为和结果都受到理事会任何成员和任何计划的参加的质询,甚至可以提出刑事诉讼。
第三,TSP的制度架构将“政治操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因为其投资战略采用的指数化战略而不是个人股票投资战略。
所谓“指数化战略”只不过是“消极管理”的一种形式,政府债券在投资组合中只是持有的市场股票和债券的一个比例而已;例如,它的政府债券投资基金多持有的是美国财政部的“特别发行”债券,而投票指数基金所追求的是类似标准普尔500或Wilshire4500的指数。
第二,保护非专业人士的投资行为和利益。
TSP养老计划规定,参加人个人没有随意选降个股的权利,而只有在预先设立的G、F、C、S、I五支基金中进行选择、取舍与组合的权利。
名义账户制度
名义账户制度名义账户制度是指在金融市场中,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注册和持有人并不是最终实际的投资者,而是由代理人或机构来持有和管理。
这种制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名义账户制度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通过建立名义账户制度,可以清晰地记录和追踪金融产品的所有者,并确保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能够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有效地监督市场的运作,防范和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其次,名义账户制度有利于加强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在名义账户制度下,实际投资者将其资金交由代理人或机构进行管理,代理人或机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投资者的要求,维护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样一来,投资者在遭遇纠纷或争议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有效保护自身利益。
此外,名义账户制度还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发展。
由于名义账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买卖和转让,投资者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同时,名义账户制度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
然而,虽然名义账户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益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名义账户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账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名义账户制度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防止代理人或机构利用名义账户进行操纵市场和传递风险的行为。
此外,名义账户制度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以应对跨境投资和交易的挑战和风险。
综上所述,名义账户制度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建立该制度,可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加强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促进金融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发展。
然而,该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只有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基础上,名义账户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名义账户制的原理
名义账户制的原理名义账户制的原理一、概述名义账户制是一种金融业务管理制度,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将实际持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由一个特定的机构或个人代为管理。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操纵市场和欺诈行为。
二、实现方式1. 委托协议在名义账户制下,投资者需要签订委托协议,授权特定机构或个人代为管理其资产。
委托协议通常包括基本信息、授权范围、报酬方式等内容。
2. 资产转移投资者需要将其实际持有的资产转移至名义账户管理人名下。
这些资产可以是证券、货币、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3. 名义账户管理人职责名义账户管理人负责对投资者的资产进行管理和运作,并根据委托协议约定收取相应的报酬。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决策投资方案、买卖证券、执行交易指令等。
4. 投资者权利在名义账户制下,投资者仍然享有其所持有的实际权益,包括资产收益、投票权等。
名义账户管理人只是代为管理投资者的资产,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权益。
三、优点1. 保护投资者利益名义账户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操纵市场和欺诈行为。
由于名义账户管理人只是代为管理投资者的资产,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权益,因此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2. 便于监管名义账户制可以便于监管机构对市场进行监管。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名义账户管理人对市场进行监控和调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3. 提高市场透明度名义账户制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由于名义账户管理人需要向投资者公开其运作情况和收费情况等信息,因此可以促进市场公开透明。
四、缺点1. 可能存在代理冲突在名义账户制下,名义账户管理人可能存在代理冲突。
由于其所收取的报酬与所管理的资产规模相关联,可能存在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略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2. 资产安全风险将资产转移至名义账户管理人名下,可能存在资产安全风险。
如果名义账户管理人出现财务问题或违法行为,投资者的资产可能会受到损失。
3. 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名义账户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槛。
名义账户与股权会计核算
名义账户与股权会计核算在本文中,将讨论名义账户与股权会计核算的相关概念、作用以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名义账户和股权会计核算,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名义账户的定义和作用名义账户是指在资金交易中用于记录交易双方权益变动的账户,它不代表实际所有权的转移,仅代表所有权变动的存在。
名义账户在金融业、投资业和证券交易中被广泛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1. 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
名义账户通过记录资金流动和所有权变动,确保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 方便资金管理和监管。
名义账户能够对资金的流动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3. 实现风险分散和资产配置。
名义账户的存在可以实现多种投资方式和策略,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分散和资产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
二、股权会计核算的定义和目的股权会计核算是指对企业股权的变动和交易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的过程。
股权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让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股权结构、股东权益变动以及分配情况,从而维护股东权益和加强公司治理。
在股权会计核算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1. 股权的取得和变动。
通过核算股权的取得和变动情况,可以清楚了解企业股权的结构和持有人的变化。
2. 股权的评估和计量。
对股权进行评估和计量,确定其公允价值,从而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3. 股权的分配和利润分配。
通过核算股权的分配和利润分配情况,可以清楚地了解企业内部股权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名义账户与股权会计核算的关系名义账户与股权会计核算有着密切的联系。
名义账户是记录股权交易和变动的工具,股权会计核算依托于名义账户进行。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名义账户记录股权交易。
企业在进行股权交易时,会通过名义账户记录交易双方的权益变动,包括股权的转让、股权收益分配等,为股权会计核算提供了数据基础。
2. 股权会计核算依托名义账户。
名义账户制的原理
名义账户制的原理
名义账户制是一种金融制度,用于管理资金和资产,其中资金和资产以名义账户的形式持有。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1. 名义持有人:名义账户制的核心是将资金和资产以名义持有人的名义进行登记和管理。
名义持有人可以是个人、公司、机构或其他法律实体。
2. 实际受益人:实际受益人指的是实际享有名义账户所持资金和资产收益的人。
实际受益人可能与名义持有人是同一人,也可能是不同的人。
实际受益人的身份通常保密,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被披露。
3. 隐名性和保密性:名义账户制通常以保护资金和资产持有人的隐私为目标,因此,名义持有人的身份和资产信息通常是保密的。
这有助于保护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并防止不当的干预或追踪。
4. 法律合规性:名义账户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金融合规要求。
名义账户的设立和操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和审查。
5. 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尽管名义账户制注重保护隐私,但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这意味着在必要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可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记录,以进行合规审查和调查。
名义账户制的原理旨在平衡隐私保护和合规监管之间的关系。
它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可行的方式,让资金和资产以名义账户的形式进行持有和管理,同时确保合规性和透明度。
这种制度在国际金融交易、资本流动和资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秉文:社保改革可尝试“名义账户制”(一)——访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研究员本报记者王淼今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正式进入资本市场以来,有关社保基金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社保基金入市,带给股市的既有兴奋,又有疑虑,但从一般讨论来看,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是被套及对股市的影响;除此之外,社保基金入市,带给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影响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研究员。
社保基金入市把社保改革"挤"到了前排记者:去年,我们组织过有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讨论,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整体框架的设计阶段。
在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最终确立的情况下,社保基金进入了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意味着什么?郑秉文:应该说社会保障改革还谈不到社保基金这个地方。
可是,社保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有了这么一笔钱,也就有一个保值增值的问题,一入市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引起了一些不搞社保基金研究,原来搞社会保障研究的专家的关注。
我们先从国外的情况看一下社保基金入市需要哪些条件。
从美国的情况看,美国的社会保障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美国中央养老基金——"联邦社保信托基金"的可持续性主要是在不断上升的缴费率支撑下完成的,近70年来,"联邦社保信托基金"根据《社会保障法案》的规定,每年的全部余额都如数投资于联邦债券,从未越过雷池一步。
对此,美国学术界和政界都认为现收现付制可持续性比较差,"联邦社保信托基金"早晚要枯竭,按现在的计算,它在2017年将出现赤字,2039年就会枯竭。
于是,它就想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增强它的可持续性。
但前提是要对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革,变成积累制的。
2001年12月,布什政府提出三个改革方案供社会和国会讨论,主要内容就是将现在的社会保障基金变成一种半积累制的,使个人账户部分进入资本市场炒股票,但现在仍没有得到通过。
我们国家的制度设计本来也是一种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制,但现在个人账户部分虽然建立起来了,因为转型成本问题没有解决,几乎都用于支付当代退休的一代了。
从国际方面的经验教训看,个人账户以外的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基金是不宜入市的。
记者:为什么您不赞成社保基金入市呢?郑秉文:从我的研究看,我认为现阶段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下策。
主要是因为在现收现付制度下,真正行使社保基金管理权的是政府,在这种情况下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对市场制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它面临着一个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监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其结果将导致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上市公司的内部决策,导致资源误置与裙带关系,产生腐败,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还可能导致政治目的代替经济目标。
政府投资的结果会常常使之处于利益冲突之中:作为投资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作为社会保障参与人的受托人和刚性福利利益的监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府控制型投资可以导致"政治惩罚型"决策。
因此,我认为社保基金入市这个行为把社保改革的问题"挤"到了前排,再不进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就来不及了,因为局部的实践已经走到了制度框架的前面了。
记者:为什么说社保基金入市把社保改革"挤"到了前排来了呢?郑秉文:我们先从辽宁的试点说起。
两年前,我国社保制度在辽宁进行了改革的试点。
辽宁的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多,试点的核心有两个内容,一个主要内容是个人账户缩小,职工缴费从工资总额的11%缩小到8%。
第二个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做实个人账户。
有报道说,辽宁试点中把空账做成实账需要几百亿人民币,人们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支持和补贴。
现在辽宁作为全国惟一的试点省份,中央财政的部分转移支付尚能承受,如果在全国展开,中央的财政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按辽宁的这个缺口推算,全国各省做实账户需要的转移支付将会高达几千亿甚至近万亿人民币。
从这一点上讲,辽宁试点的经验已经失去了制度创新的本来意义,它仅仅是对中央政府是否承担转型成本决心的一个"考验"而已。
那么,如果中央财政暂时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转型成本,辽宁试点是否铺开?下一步怎么走?人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不可逾越的"老问题"即转型成本问题面前。
我们有没有能力把个人账户做实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有了这笔钱,我们投到资本市场能不能实现保值增值。
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
记者:从您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美国还有一种"TSP养老金",是专门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文职人员和军职人员设立的一种储蓄与投资型养老金计划,它一直是投资于资本市场的。
自1986年设立TSP养老计划以来,TSP养老基金的回报率总的说来是比较高的。
即使在去年和今年美国股市乃至世界股市处于近30年来最低迷的时期,TSP养老基金的5支投资基金表现得也非常好。
请问我们能不能效仿"TSP养老金"呢?郑秉文:不能。
美国"TSP养老金"从法律上看属于企业补充保险,它是完全积累制的,我国现在社会养老保障虽然理论上是半积累制的,但实际上还是现收现付制融资性质的。
从现收现付制转到完全积累制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现在退休的人谁来养活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转型成本问题。
美国现在也是现收现付制的,它也没有办法去效仿"TSP"。
此外,美国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做实个人账户后可以进行投资,中国现在的资本市场还不发达,制度也不尽完善,还是我们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有这么一个担心,那么做实个人账户就没有达到本来的目的,为什么还要把它做实呢?这不是劳命伤财吗?"名义账户"制提供了一种理性选择记者:现收现付面临着老龄化导致的财政不可持续问题,做实个人账户又面临着转型的高成本和入市的不经济两个难题,有没有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呢?郑秉文;若干年前,我们选择的统账结合的这个制度目标应该说的是对的,当时是超前的,是为了既体现社会共济,有要体现个人责任;那么现在看来,重要的是,个人账户作用还在于可持续性问题。
但当前关键的问题是集中在个人账户能否做实和如何运作上。
在这里我想推荐的是从1995年以来,瑞典、意大利、拉脱维亚、波兰、蒙古和吉尔吉斯坦欧亚六国引入的一个崭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名义账户制",基本上完成了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的平稳过渡,克服了转型成本的难题;几年来的实际运行证明,这个崭新的社会保障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很可能成为其他现收现付制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替代模式"。
记者:什么是"名义账户制"呢?它和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又有什么区别呢?郑秉文:"名义账户制"也可以说是"模拟账户制",术语上讲叫做"名义缴费确定型",简单说,就是它在融资方面是现收现付的,而养老金的给付则是"缴费确定型"积累型的。
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待遇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因为"名义账户"制度建立的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和"模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可以说事实上它是"非积累制";这种"名义账户"制的账户系统仅仅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而不需实际存入缴费。
从养老金给付的条件和规则来看,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在退休时却变得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成为记发标准的根本原则,退休金的给付标准严格按"缴费确定型积累制"规则运行,就是说,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中的"名义资产"即刻便被年金化了。
一般来说,养老金给付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记入个人账户缴费的积累、"名义资产"的投资增殖、"名义资产"转成退休年金的计算公式、退休给付指数化的公式等,上述四个因素的合计便可得出养老金给付的总额。
记者:我国采用"名义账户制"的可行性如何?郑秉文:学术界普遍认为,"名义账户"制对诸如智利和墨西哥等这些已经走上大规模私有化改革道路的国家来说毫无疑问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对诸如美国等社保收支情况较好、现收现付制很成熟、正欲进行私有化或半私有化改革的国家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不太激烈地一揽子改革方案予以解决。
比较一致地看法是,"名义账户"模式对经济转型国家更具有吸引力。
中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经济转型国家。
可以说,"名义账户"制对中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适用性。
从几个方面来看,权衡得失,"名义账户"制对中国是利大于弊的。
记者:"名义账户"制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郑秉文:最大的好处是"名义账户"制可以较好地解决转型成本问题。
由于"名义账户"制从本质上讲提供了一个事实上不必对其个人账户"做实"的"模拟运行"模式,所以,从长期来看,可以使之成为最终向"做实账户"的"半积累制"甚至完全积累制过渡的一个途径。
由于"名义账户"制避开了转型成本问题,从而使转型成本不再构成对待遇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造的一个障碍,所以,"名义账户"制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从待遇确定型转向缴费确定型的、较为缓和的、很现实的一个转型途径,是可以克服转型成本、融入世界范围的社会保障改革浪潮的一个捷径。
事实上,世界银行和西方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将目前中国"空账运转"的实际情况称之为是"一种新型的待遇确定型加上名义账户的现收现付制",或"准名义账户"制。
此外,名义账户制的基本特征完全符合选择"统账结合"模式时的初衷和基本出发点,基本上可以解决缴费"搭便车"现象和支付的"失控"现象,并为降低缴费比例和下调替代率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行性。
"名义帐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可以暂时避开不发达的资本市场的窘境。
当然,"名义账户制"也有它的不足,主要是共济性差一点,因为它是和缴费联系在一起的,有着很强的内在的精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