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UV(2009)

合集下载

第三章UVVIS 法

第三章UVVIS 法
10
5.1 -9
● 引用表面活性剂可提高灵敏度 0.8 0.6 0.4 0.2
400 450
λmax
4 3
1 2
500 550 600 650 700
ε(L· mol
·-1 ) cm
4
-1
1. CAS / H2O
450
1.6×10
2. Sc(Ⅲ)-CAS/CAS (PH 5.0) 580
3. CAS-TDBC/H2O/CAS -TDBC 4. Sc(Ⅲ)-CAS-TDBC/CAS -TDBC ≨ε (倍) 420 1.64×105
C
O
非极性 极性
C
C

非极性 极性 n → *跃迁:兰移; ; → *跃迁:红移; ; n
max(正己烷 ) max(氯仿) max(甲醇) max(水)
230 329
238 315
237 309
243 305

溶剂对峰形的影响
乙醚 水
非极性 → 极性 n → *跃迁:兰移; ; → *跃迁:红移; ;
Ai 1 = Ai 2 A = Aa 2 - Aa 1 =(a,1 -a,2)b Ca
消除了共存组分的干扰
( 3 ) 进行导数光谱测定
A
A= bC
dA d = bC d d
(1)灵敏度取决于d /d ,拐点 d /d 最大,灵敏度最高; A (2) d /d = 0 为吸收曲线极大 值; (3)两个重叠度很大的曲线的 导数曲线有可能区别开。
•光源不稳定性影响测量精密度
2.双光束仪
斩光器
双 光 束 R
参比池
M0 光源 单色器
λ
N M

uv打印机 操作手册

uv打印机 操作手册

uv打印机操作手册第一章安装与设置1.1 安装打印机在安装UV打印机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将打印机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

- 连接电源线并插入适当的电源插座。

- 连接USB或网络线缆,确保打印机与计算机或网络正常连接。

安装完成后,按照以下步骤设置打印机:1. 打开打印机控制面板,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语言和日期的设置。

2. 根据打印机型号,加载适当的打印头和墨盒。

3. 校准打印机以确保打印精度。

1.2 软件设置在使用UV打印机之前,您需要正确设置打印软件。

根据您所使用的打印机型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1. 打开打印软件,并选择正确的打印机型号。

2. 在打印软件设置界面,调整打印参数,如打印质量、打印速度等。

3. 导入待打印的文件,并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编辑和调整。

4. 预览打印效果,确认一切设置正确后,将文件发送到打印机。

第二章打印操作2.1 准备打印文件在进行打印操作之前,需准备好待打印的文件。

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打开打印软件,导入待打印的文件。

2. 在软件界面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编辑,确保文件满足打印要求。

3. 预览文件,检查图像清晰度、颜色准确度等参数。

2.2 打印设置在进行打印操作之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打印参数的设置。

可根据以下要点进行调整:- 打印质量:选择合适的打印质量,高质量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但速度较慢。

- 打印速度: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打印速度,快速打印可提高工作效率。

- 墨盒配置:根据所使用的墨盒类型进行正确的设置。

- 图像调整:进行必要的图像调整,如尺寸缩放、颜色调整等。

2.3 开始打印在完成文件准备和打印设置后,按照以下步骤启动打印过程:1. 确保打印机及计算机或网络正常连接。

2. 点击打印软件界面上的“打印”按钮。

3. 打印机开始打印,根据文件大小和打印参数的不同,打印时间会有所差异。

第三章维护与保养为保持UV打印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优点:自动记录, 快速全波段扫描。可 消除光源不稳定、检 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 素的影响,特别适合 于结构分析。仪器复 杂,价格较高。是目 前用的最多的分光光 度计。
23
3.双波长
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λ 1、λ 2) 快束交替通 过同一吸收池而后到达检测器。产生交替信号。无需 参比池。△=1~2nm。两波长同时扫描即可获得导数 光谱。
max也作为定性的依据。不同物质
的λmax有时可能相同,但ε
定量分析的依据。
max不一定相同。
(6)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成正比,
10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由于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的电磁辐射,分 子中价电子(或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而产生紫 外-可见吸收光谱。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可作为溶剂使用。
39
2、n→ζ*跃迁
所需能量较大。 吸收波长为150~250 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 ,近紫外区仍不易观察到。
含非键电子的饱和烃衍生物(含N、O、S和卤
素等杂原子)均呈现n →ζ*跃迁。 如一氯甲烷、甲醇、三甲基胺n →ζ*跃迁的λ分 别为173 nm、183 nm和227 nm。
38
1、σ →σ *跃迁
所需能量最大,ζ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 才能发生跃迁。
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
吸收波长λ< 200 nm。 例:甲烷λmax为125 nm , 乙烷λmax为135 nm, 环丙烷(饱和烃中最长) λmax为190 nm。 在近紫外没有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光谱,需真空
8
2.能级跃迁的讨论
(1)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Δ Er:0.005~0.050 eV, 跃迁产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称为远红外 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2)振动能级的能量差Δ Ev约为:0.05~1eV,跃

3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3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五)模切压痕
模切压痕是印后加工的一项重要出产工艺,适合各 类印刷品表面的整饰加工,模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 个产品市场形象,因此把握传统的模切压痕技术和对新 的模切技术的研发能有效增强印刷企业竞争力。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六)覆膜
创意说明: 采用烫金工艺的颜色最常 见的金色、银色。 优 点:颜色闪亮,质 感强烈;覆盖力强,可以 烫印在不同颜色的纸上。 注意事项:因为是压印, 金属锌板的精度有限,不 能印太小或太细的文字/ 图形。
考核测试:
1、自行设计一件设计原稿; 内容:为自己设计名片; 要求:以自己“姓名”为元素进行标志设计,以“长春大学旅 游学院”为工作单位,以“平面设计专业”为工作部门,以“学生” 为职务。(其它内容自行处理) 2、使用相应软件进行符合设计原稿内容的分色设置; 3、针对设计原稿进行印刷工艺分析,及创意说明; 要求: •此设计中,各个元素所适用的色值标注; •此设计所适用于何种印刷方式; •此设计采用何种纸张,此类纸具有何种特性; •此设计采用何种印后工艺; •此设计在印刷过程所需的注意事项; 4、提交内容: •工程文件格式 •输出预览文件格式 •输出打印文件格式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七)上光油
上光油是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技术之一,它是在印 刷品的表面涂上一层无色透明材料,经过流平、干燥、 压光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保护层, 以增加印刷纸品的耐磨性,起到了保护图文的作用,防 止印刷品受到污染。 应用领域: 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印刷品的表面加工中。
印刷工艺-印刷及印后工艺
主要的印刷特种工艺 (七)上光油
上光油分类: 3、珠光光油:这是一种特殊涂料的光油,在光线的发射之下能 够显出迷幻的色彩效果。 4、UV上光:UV上光是一种添加了光固化剂的树脂,涂抹方式和 油墨印刷类似,不同在于UV采用了紫外光固化方式干燥。它比其 它上光技术更加安全环保,并且具有干燥速度快、不受承印物种 类的限制、耗能低节约能源、质量好耐摩擦耐腐蚀等优点。利用 UV局部上光来强调某个画面的视觉效果,赋予印刷品材质质感变 化。

第三章 鉴别-UV、HPLC、GC

第三章    鉴别-UV、HPLC、GC

【鉴别】取本品10片,研碎,臵250ml平底烧瓶中,加水 150ml,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试验,加乙酸乙酯5ml, 加热回流40分钟,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 斗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冰片对 照品与水杨酸甲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8mg的溶 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试验,以 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10%,柱长2m, 柱温为13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 气相色谱仪。供试品应呈现出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 峰
10
第三章 第六节~第八节(UV、GC 、HPLC )鉴别
气相色谱鉴别法
实例2. 十滴水软胶囊中桉油的鉴别
11Leabharlann 第三章 第六节~第八节(UV、GC 、HPLC )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简述 鉴别参数:保留时间比较法 特点 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准确 适用范围 特点:一般不单独采用,而结合含量测定项对 方法 仪器与用具 试药与试液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记录 结果判定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技术
第三章 第六节~第八节(UV、GC 、HPLC )鉴别
【本章学习内容】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一般化学反应鉴别
升华鉴别
荧光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鉴别法 气相色谱鉴别法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第三章 第六节~第八节(UV、GC 、HPLC )鉴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鉴别法
12
【鉴别】(4)取本品粉末4g,臵蒸馏瓶中,
加水10ml,水蒸汽蒸馏,收集馏液约100ml,
照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在253nm

3第三章-灭菌

3第三章-灭菌
SO~做好灭菌工作非常重要。
第一节 灭菌的原理和方法
一、常用的灭菌方法 1 化学物质灭菌 内容:苯酚、高锰酸钾、新洁尔灭、过氧乙酸、
漂白粉等化学药剂易于微生物细胞中的某些成分 发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变性、酶类失活、细胞 膜透性发生改变等,导致微生物死亡。 特点:化学物质灭菌法比较适于生产环境或小型 器具的灭菌,可采用浸泡、添加、擦拭、喷洒、 气态熏蒸等方式进行。可用于无法用加热方法灭 菌的物品。 注意:由于培养基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容易与 上述化学药剂发生反应,且药物加入培养基后很 难去除,因此化学物质不适于培养基的灭菌。
待灭菌的培养基原料介待灭菌的培养基原料介质用泵打入喷射加热器质用泵打入喷射加热器加热蒸汽以较高的速度加热蒸汽以较高的速度从喷嘴喷出借高速流体从喷嘴喷出借高速流体的抽吸作用与培养基的抽吸作用与培养基直接混合加热升温至预定灭直接混合加热升温至预定灭菌温度菌温度140140后进后进入管式维持器保温一段时间入管式维持器保温一段时间23min23min进行灭菌
相对热阻 1.0
3 000 000 2~10 1~5
如上图示,细菌芽孢较其他类型的微生物对湿热的 热阻大得多。因此,在设计灭菌操作时常以能否杀 死热阻大的细菌芽孢为指标,只有杀死了芽孢,才 可认为是彻底灭菌。
UV指紫外线灭菌
2 微生物的热死规律
热死:微生物的热死是指微生物受热失 活。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的热死 遵循分子反应速度理论。在微生物受热 失活的过程中,微生物不断地被杀死, 活菌数不断减少,其死亡速率与任何瞬 间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这就是“对数 残留定律”,可用下式表示:
4①--B热空气灭菌
内容:利用干热空气在一定设备内对各种 用具、物品进行杀菌。160~170℃ 1~1.5h (电热干燥箱)

油墨技术培训资料

油墨技术培训资料
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树脂、单体(活性稀释剂)、功能性助剂,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UV油墨具备艳丽的颜色(特殊情况除外),良好的印刷适性,固化速度快,无污染。同时有良好的附着力,并具备耐磨、耐蚀、耐候等特性。我司生产的UV油墨是一种不含溶剂,干燥速度快,光泽好,色彩鲜艳,耐水、耐溶剂、耐磨性好的油墨。
三、光引发剂
UV柔印油墨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有浅固化和深层固化
引发剂类型
常用引发剂应用产品特性浅固化1173、184、BP等
无色体系
表层引发效率高
深固化
TPO、907、369、819等
有色体系
深层固化效果好,反应速度快
分类
引发剂
沸点/熔点℃
外观
吸收峰波长(纳米)
一般特点
表层
1173
80--81
UV光固化油墨固化原理
油墨的组成
UV油墨
连接料
颜(染)料
引发剂
助剂
柔印油墨
白色:40~50%色墨:18~25%
30--60%
4~8%
1~5%
一、颜 料
颜料和染料的对比
颜料
染料
溶解性
不溶于溶剂
可溶于溶剂
油墨相对粘度
较高
较低
耐性

较差
着色力


承印方式
以高度分散的微粒分散于连结料中,再印刷在承印物表面
2.高分子型的分散剂,在颜料的表面形成吸附层,使颜料颗粒表面的电荷增加,提高形成立体阻碍的颗粒间的反作用力。
分散剂的作用,使用润湿分散剂减少完成分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稳定所分散的颜料分散体,改性颜料粒子表面性质,调整颜料粒子的运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ESPRIT 2009 线切割使用教程

ESPRIT 2009 线切割使用教程
特征抓取识别 ――通过选取几何实体、编组的几何线框、实体表面自动创建 2 轴或 4 轴加工 特征;
零件轮廓 ――在实体, NURB 曲面或组件的剖面产生零件轮廓或投影实体, NURB 曲面或 组件的最大外轮廓线。
1.2 线切割特征详细讲解
ESPRIT是基于特征的加工软件,一个优化的特征可以为加工减少编程和机器 的加工时间。下面将详细对特征的创建进行说明。
线切割 ESPRIT 操作手册
首先被分类并置于列表的顶部,然后再对所有的切断操作分类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后对所有的精加工操作分类(如果有可 能的话)。粗割所有行腔但不割断,最后一次性割断,精割所有 行腔。 JJ. [Rough] [Skim] [Cut-off]粗加工/精加工-切断: 粗精割冲块但不 割断,最后一次性割断,这是用在割下料的唯一方式。 Insert in Operations List 插入在列表中: 当你选择了操作用于分类时,你可
X. 尖角:设定遇到拐角时转化为尖角的模式:控制尖角的大小在下 列【R】/【L】处输入、应用的范围在【应用到】处选择。显示 的倒角形式通过【几何】来设定。
7
线切割 ESPRIT 操作手册
Y. 顺接:设定遇到拐角时转化为顺接的模式:控制尖角的大小在下 列【R】/【W】 、【L】 、【R】处输入、应用的范围在【应用到】 软件会固定在内部。显示的倒角形式通过【几何】来设定。
应用到:只有当样式设定为【圆角】和【尖角】时,控制的应用范围。 Z. 内部: AA. 外部: BB. 顺时针: C时,控制尖角、顺接的模式。 EE. 圆角: FF. 直线: 过切保护:只有当样式设定为【圆角】时,控制在产生的特征起到 过切保护的作用。
步骤:1) 选择作为特征的实体、线框或表面;

UV印刷管理制度

UV印刷管理制度

UV印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UV印刷作业流程,保障作业质量和人身安全,制定本印刷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UV印刷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和操作流程。

第三条遵循原则:依法遵纪、科学管理、安全第一、质量为重、持续改进。

第四条责任主体:UV印刷管理制度由厂长负责领导,生产部负责具体实施,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 UV印刷作业流程第五条 UV印刷作业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并与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第六条 UV印刷作业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第七条 UV印刷作业中,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保持印刷设备的清洁卫生。

第八条 UV印刷作业后,必须进行设备清洗和维护,保持印刷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九条 UV印刷作业过程中,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测,确保印刷质量符合要求。

第三章 UV印刷安全管理第十条 UV印刷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材料,严禁吸烟、乱扔烟头,确保印刷作业安全。

第十一条 UV印刷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造成伤害。

第十二条 UV印刷作业过程中,必须配备紧急救援装备,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三条 UV印刷作业过程中,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

第四章 UV印刷质量管理第十四条 UV印刷作业前,必须进行印刷原稿的质量检测,并进行所需调整和修正。

第十五条 UV印刷作业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印刷产品的抽样检测,并保存样品备查。

第十六条UV印刷作业后,必须进行印刷产品的整体质量检测,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七条 UV印刷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和整理作业场地,确保印刷产品的整洁、美观。

第五章 UV印刷设备维护管理第十八条 UV印刷设备每日必须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运转状态、耗材使用和设备清洁等。

第十九条 UV印刷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三章-仪器分析(UV)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三章-仪器分析(UV)

1
第一节
概述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
区辐射能的吸收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包括比色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 波长范围:10-800 nm.
(1) 远紫外光区: 10-200nm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 (3) 可见光区:400-800nm
结束结束结束25一基本部件二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26紫外可见分光光27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四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金属离子的影响,将引起配位体 吸收波长和强度的变化。变化与成键 性质有关,若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 则变化非常明显。
23
3.电荷转移吸收光谱
电荷转移跃迁:辐射下,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
M轨道上的电荷转移到配位体L的轨道,或按相反
方向转移,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
Mn+—Lbh M(n-1) +—L(b-1) h [Fe2+SCN]2+ [Fe3+SCN-]2+ 电子接受体
34
2. 定量分析
依据:朗伯-比耳定律—分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 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当一束单色光穿过透明介质 时,光强度的降低同入射光的强度、吸收介质的厚 度以及光路中吸光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吸光度: A= e b c 透光度:-lgT = e b c
35

第三章紫外光谱和质谱

第三章紫外光谱和质谱

③ π-π*跃迁
是π电子从π成键向反键π*轨道的跃迁,含有π电子基团的不饱和有 机化合物,都会发生π-π*跃迁,如有 、 等的有机化合
物。π-π*跃迁所需的能量比σ-σ*跃迁小,也一般比n-σ*跃迁小,吸收 峰一般在200nm附近。
π-π*还具有以下特点:
吸收波长一般受组成不饱和键的原子影响不大,如 及 的λmax 都是 175 nm;摩尔吸光系数都比较大,通常在104以上,为强吸收带;
特点:光谱原理简单,识谱容易,信息量较少, 应用仍较广泛。
一、基本原理
1.紫外光谱的产生 E = E0 + E平动 + E转动 + E振动 + E电子 图中A、B表示不同能量的两个电 子能级,在每个电子能级中还分 布着若干振动能量不同的振动能 级,它们的振动量子数V=0、1、 2、3…表示,而在同一电子能级 和同一电子能级和同一振动能级 中,还分布着若干能量不同的转 动能量,它们的转动能级数J=0、 1、2、3……表示。 在分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能级变化ΔE中,电子能级跃 迁的能量变化ΔEe是最大的,一般在1~20eV之间, 它对应的电磁辐射能量主要在紫外-可见光区。
3.某些常见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① 饱和烃及其取代衍生物 饱和烃中只有σ键,即只有σ电子,因此只能产生σ-σ*跃 迁,饱和烃的取代衍生物引入具有未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 可以产生n -σ*跃迁,吸收波长变大 。 如CH4的吸收波长为125 nm,而CH3Cl、CH3Br和CH3I的 吸收波长分别为173、204 和258 nm。 饱和烃是测定紫外-可见光谱时的良好溶剂。 ② 不饱和烃及共轭烯烃 可以产生σ-σ*跃迁和π-π*跃迁,一般在近紫外光区,为强吸收带在 分析上较有实用价值。 不饱和烃中,如果存在着共轭体系,共轭使电子离域大,-*能 量降低,跃迁几率增加,吸收波长变长,吸收变大。共轭程度越大, 则λmax越大,εmax也越大。 如:乙烯(193 nm),1,3-丁二烯(217 nm),己三烯(258 nm),辛四 烯(300 nm) 在共轭体系下,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又称为K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1.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只能取下列数组中的值:)0,0(,)1,1(-,31,1(-及)0,2(,且取这几组值的概率依次为61,31,121和125,求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联合分布律.解:由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的定义知,),(Y X 的联合分布律为2.某高校学生会有8名委员,其中来自理科的2名,来自工科和文科的各3名.现从8名委员中随机地指定3名担任学生会主席.设X ,Y 分别为主席来自理科、工科的人数,求:(1)),(Y X 的联合分布律;(2)X 和Y 的边缘分布律.解:(1)由题意,X 的可能取值为0,1,2,Y 的可能取值为0,1,2,3,则561)0,0(3833====C C Y X P ,569)1,0(381323====C C C Y X P ,569)2,0(382313====C C C Y X P ,561)3,0(3833====C C Y X P ,283)0,1(382312====C C C Y X P ,289)1,1(38131312====C C C C Y X P ,283)2,1(382312====C C C Y X P ,0)3,1(===Y X P ,563)0,2(381322====C C C Y X P ,563)1,2(381322====C C C Y X P ,0)2,2(===Y X P ,0)3,2(===Y X P .),(Y X 的联合分布律为:(2)X 的边缘分布律为X 012P1452815283Y 的边缘分布律为Y 0123P285281528155613.设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42,20),6(),(y x y x k y x f 求:(1)常数k ;(2))3,1(<<Y X P ;(3))5.1(<Y P ;(4))4(≤+Y X P .解:方法1:(1)⎰⎰⎰⎰--==+∞∞-+∞∞-422d d )6(d d ),(1yx y x k y x y x f ⎰--=42202d |)216(y yx x x k k y y k 8d )210(42=-=⎰,∴81=k .(2)⎰⎰∞-∞-=<<31d d ),()3,1(y x y x f Y X P ⎰⎰--=32102d d )216(yx yx x x ⎰--=32102d |)216(81y yx x x 83|)21211(81322=-=y y .(3)),5.1()5.1(+∞<<=<Y X P X P ⎰⎰+∞∞-∞---=5.1d d )6(81yx y x ⎰⎰--=425.10d d )6(81y x y x y yx x x d )216(81422⎰--=3227|)43863(81422=-=y y .(4)⎰⎰≤+=≤+4d d ),()4(y x y x y x f Y X P ⎰⎰---=2042d )6(d 81x y y x x ⎰+-⋅=202d )812(2181x x x 32|)31412(1612032=+-=x x x .方法2:(1)同方法1.(2)20<<x ,42<<y 时,⎰⎰∞-∞-=yxv u v u f y x F d d ),(),(⎰⎰--=y xv u v u 20d d )6(81⎰--=y xv uv u u 202d |)216(81⎰--=y v xv x x 22d )216(81y xv v x xv 222|)21216(81--=)1021216(81222x xy y x xy +---=,其他,0),,(=y x F ,∴⎪⎩⎪⎨⎧<<<<+---=其他.,0,42,20),1021216(81),(222y x x x xy y x xy y x F 83)3,1()3,1(==<<F Y X P .(3))42,5.1(),5.1()5.1(<<<=+∞<<=<Y X P Y X P X P )2,5.1()4,5.1(<<-<<=Y X P Y X P 3227)2,5.1()4,5.1(=-=F F .(4)同方法1.4.设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0,e ),(2y x A y x f y x 求:(1)常数A ;(2)),(Y X 的联合分布函数.解:(1)⎰⎰⎰⎰+∞+∞--+∞∞-+∞∞-==02d d e d d ),(1yx A y x y x f y x ⎰⎰+∞+∞--=002d e d e y x A y x2|)e 21(|)e (020A A y x =-⋅-=∞+-∞+-,∴2=A .(2)0>x ,0>y 时,⎰⎰∞-∞-=y xv u v u f y x F d d ),(),(⎰⎰--=yxv u vu 02d d e 2yv x u 020|)e 21(|)e (2---⋅-=)e 1)(e 1(2y x ----=,其他,0),(=y x F ,∴⎩⎨⎧>>--=--其他.,0,0,0),e 1)(e 1(),(2y x y x F y x .5.设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10,10,),(y x Axy y x f 求:(1)常数A ;(2)),(Y X 的联合分布函数.解:(1)2121d d d d ),(11010⋅⋅===⎰⎰⎰⎰+∞∞-+∞∞-A y y x x A y x y x f ,∴4=A .(2)10≤≤x ,10≤≤y 时,⎰⎰∞-∞-=y xv u v u f y x F d d ),(),(⎰⎰=yxv u uv 0d d 4220202||y x v u yx =⋅=,10≤≤x ,1>y 时,⎰⎰∞-∞-=yx v u v u f y x F d d ),(),(⎰⎰=100d d 4xv u uv 210202||x v u x =⋅=,10≤≤y ,1>x 时,⎰⎰∞-∞-=yx v u v u f y x F d d ),(),(⎰⎰=100d d 4yu v uv 202102||y v u y =⋅=,1>x ,1>y 时,⎰⎰∞-∞-=yx v u v u f y x F d d ),(),(⎰⎰=101d d 4v u uv 1||102102=⋅=v u,其他,0),(=y x F ,∴⎪⎪⎪⎩⎪⎪⎪⎨⎧>>≤≤>>≤≤≤≤≤≤=其他.,0,1,1,1,10,1,,1,10,,10,10,),(2222y x y x y y x x y x y x y x F .6.把一枚均匀硬币掷3次,设X 为3次抛掷中正面出现的次数,Y 表示3次抛掷中正面出现次数与反面出现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1)),(Y X 的联合分布律;(2)X 和Y 的边缘分布律.解:由题意知,X 的可能取值为0,1,2,3;Y 的可能取值为1,3.易知0)1,0(===Y X P ,81)3,0(===Y X P ,83)1,1(===Y X P ,0)3,1(===Y X P 83)1,2(===Y X P ,0)3,2(===Y X P ,0)1,3(===Y X P ,81)3,3(===Y X P 故),(Y X 得联合分布律和边缘分布律为:7.在汽车厂,一辆汽车有两道工序是由机器人完成的:一是紧固3只螺栓;二是焊接2处焊点,以X 表示由机器人紧固的螺栓紧固得不牢的数目,以Y 表示由机器人焊接的不良焊点的数目,且),(Y X 具有联合分布律如下表:求:(1)在1=Y 的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律;(2)在2=X 的条件下,Y 的条件分布律.解:(1)因为)3,3()1,2()1,1()1,0()1(==+==+==+====Y X P Y X P Y X P Y X P Y P 08.0002.0008.001.006.0=+++=,所以43)1()1,0()1|0(=======Y P Y X P Y X P ,81)1()1,1()1|1(=======Y P Y X P Y X P ,101)1()1,2()1|2(=======Y P Y X P Y X P ,401)1()1,3()1|3(=======Y P Y X P Y X P ,故在1=Y 的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律为X 0123P4381101401(2)因为)2,2()1,2()0,2()2(==+==+====Y X P Y X P Y X P X P 032.0004.0008.002.0=++=,所以85)2()0,2()2,0(=======X P Y X P X Y P ,4)2()1,2()2,1(=======X P Y X P X Y P ,81)2()2,2()2,2(=======X P Y X P X Y P ,故在2=X 的条件下,Y 的分布律为:Y 012P8541818.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0,0,e ),()2(y x c y x f y x 求:(1)常数c ;(2)X 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3))2(<+Y X P ;(4)条件概率密度函数)|(|y x f Y X ,)|(|x y f X Y .解:(1)⎰⎰⎰⎰+∞+∞+-+∞∞-+∞∞-==0)2(d d e d d ),(1yx c y x y x f y x⎰⎰+∞+∞--=002d e d ey x c y x2|)e (|)e 21(002c c y x =-⋅-=∞+-∞+-,∴2=c .(2)0>x 时,⎰+∞∞-=y y x f x f X d ),()(⎰+∞+-=0)2(d e 2y y x x y x 202e 2|)e (e 2-+∞--=-=,0≤x 时,0)(=x f X ,∴⎩⎨⎧≤>=-.0,0,0,e 2)(2x x x f x X ,同理⎩⎨⎧≤>=-.0,0,0,e )(y y y f y Y .(3)⎰⎰<+=<+2d d ),()2(y x y x y x f Y X P ⎰⎰---=2202d d e 2xy x yx 422202e e 21d e d e 2-----+-==⎰⎰xy x y x .(4)由条件概率密度公式,得,当0>y 时,有⎩⎨⎧>=⎪⎩⎪⎨⎧>==----其他.其他.,0,0,e 2,0,0,e e 2)(),()|(22|x x y f y x f y x f xy y x Y Y X ,0≤y 时,0)|(|=y x f Y X ,所以⎩⎨⎧>>=-其他.,0,0,0,e 2)|(2|y x y x f x Y X ;同理,当0>x 时,有⎩⎨⎧>=⎪⎩⎪⎨⎧>==----其他.其他.,0,0,e ,0,0,2e e 2)(),()|(22|y y x f y x f x y f yx y x X X Y 0≤x 时,0)|(|=x y f X Y ,所以⎩⎨⎧>>=-其他.,0,0,0,e )|(|y x x y f y X Y .9.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0,10,3),(x y x x y x f求:(1)关于X 、Y 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2)条件概率密度函数)|(|y x f Y X ,)|(|x y f X Y .解:(1)10<<x 时,⎰+∞∞-=y y x f x f X d ),()(203d 3x y x x==⎰,其他,0)(=x f X ,∴⎩⎨⎧<<=其他.,0,10,3)(2x x x f X ,密度函数的非零区域为}1,10|),{(}0,10|),{(<<<<=<<<<x y y y x x y x y x ,∴10<<y 时,⎰+∞∞-=x y x f y f Y d ),()()1(23d 321y x x y-==⎰,其他,0)(=y f Y ,∴⎪⎩⎪⎨⎧<<-=其他.,0,10),1(23)(2y y y f Y .(2)当10<<y 时,有⎪⎩⎪⎨⎧<<-=⎪⎪⎩⎪⎪⎨⎧<<-==其他.其他.,0,1,12,0,1,)1(233)(),()|(22|x y y x x y y xy f y x f y x f Y Y X ,其他,0)|(|=y x f Y X ,故⎪⎩⎪⎨⎧<<<<-=其他.,0,10,1,12)|(2|y x y y xy x f Y X .当10<<x 时,有⎪⎩⎪⎨⎧<<=⎪⎩⎪⎨⎧<<==其他.其他.,0,0,1,0,0,33)(),()|(2|x y x x y x x x f y x f x y f X X Y ,其他,0)|(|=x y f X Y ,故⎪⎩⎪⎨⎧<<<<=其他.,0,10,0,1)|(|x x y x x y f X Y .10.设条件密度函数为⎪⎩⎪⎨⎧<<<=其他.,0,10,3)|(32|y x yx y x f Y X Y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10,5)(4y y y f Y 求21(>X P .解:⎩⎨⎧<<<==其他.,0,10,15)|()(),(2|y x y x y x f y f y x f Y X Y ,则6447d )(215d d 15d d ),(21(121421211221=-===>⎰⎰⎰⎰⎰>x x x x y y x y x y x f X P xx .11.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20,10,3),(2y x xyx y x f 求:(1)),(Y X 的边缘概率密度;(2)X 与Y 是否独立;(3))),((D Y X P ∈,其中D 为曲线22x y =与x y 2=所围区域.解:(1)10<<x 时,x x y xy x y y x f x f X 322d )3(d ),()(222+=+==⎰⎰+∞∞-,其他,0)(=x f X ,∴⎪⎩⎪⎨⎧<<+=其他.,0,10,322)(2x x x x f X ,20<<y 时,⎰+∞∞-=x y x f y f Y d ),()(316)d 3(12+=+=⎰y x xy x ,其他,0)(=y f Y ,∴⎪⎩⎪⎨⎧<<+=其他.,0,20,316)(y y y f Y .(2)),()()(y x f y f x f Y X ≠,∴X 与Y 不独立.(3)}22,10|),{(2x y x x y x D ≤≤<<=,∴⎰⎰+=∈102222d d )3()),((x xx y xy x D Y X P 457d )32238(10543=--=⎰x x x x .12.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0,e )1(),(2y x y x y x f x试讨论X ,Y 的独立性.解:当0>x 时,xx x X x yx y y x y y x f x f -∞+-∞+-∞+∞-=+-=+==⎰⎰e |11e d )1(e d ),()(002,当0≤x 时,0)(=x f X ,故⎩⎨⎧≤>=-.0,0,0,e )(x x x x f x X ,同理,可得⎪⎩⎪⎨⎧≤>+=.0,0,0,)1(1)(2y y y y f Y ,因为)()(),(y f x f y x f Y X =,所以X 与Y 相互独立.13.设随机变量),(Y X 在区域}|),{(a y x y x g ≤+=上服从均匀分布,求X 与Y 的边缘概率密度,并判断X 与Y 是否相互独立.解:由题可知),(Y X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21),(2a y x a y x f ,当0<<-x a 时,有)(1d 21d ),()(2)(2x a ay a y y x f x f xa x a X +===⎰⎰++-+∞∞-,当a x <≤0时,有)(1d 21d ),()(2)(2x a a y a y y x f x f x a x a X -===⎰⎰---+∞∞-,当a x ≥时,0d ),()(==⎰+∞∞-y y x f x f X ,故⎪⎩⎪⎨⎧≥<-=.a x a x x a a x f X ,0,),(1)(2,同理,由轮换对称性,可得⎪⎩⎪⎨⎧≥<-=.a y a y y a a y f Y ,0,),(1)(2,显然)()(),(y f x f y x f Y X ≠,所以X 与Y 不相互独立.14.设X 和Y 时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 在)1,0(上服从均匀分布,Y 的概率密度为⎪⎩⎪⎨⎧≤>=-.0,0,0,e 21)(2y y y f yY (1)求X 和Y 的联合概率密度;(2)设含有a 的二次方程为022=++Y aX a ,试求a 有实根的概率.解:(1)由题可知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10,1)(x x f X ,因为X 与Y 相互独立,所以),(Y X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0,10,e 21)()(),(2y x y f x f y x f yY X ,(2)题设方程有实根等价于}|),{(2X Y Y X ≤,记为D ,即}|),{(2X Y Y X D ≤=,设=A {a 有实根},则⎰⎰=∈=Dy x y x f D Y X P A P d d ),()),(()(⎰⎰⎰---==1021002d )e 1(d d e 2122xx y x x y⎰--=102d e12x x ⎰--=12e 21212x x ππππ23413.01)]0()1([21-=Φ-Φ-=.15.设i X ~)4.0,1(b ,4,3,2,1=i ,且1X ,2X ,3X ,4X 相互独立,求行列式4321X X X X X =的分布律.解:由i X ~)4.0,1(b ,4,3,2,1=i ,且1X ,2X ,3X ,4X 相互独立,易知41X X ~)84.0,16.0(b ,32X X ~)84.0,16.0(b .因为1X ,2X ,3X ,4X 相互独立,所以41X X 与32X X 也相互独立,又32414321X X X X X X X X X -==,则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0,1,有)1()0()1,0()1(32413241======-=X X P X X P X X X X P X P 1344.016.084.0=⨯=,)1,1()0,0()0(32413241==+====X X X X P X X X X P X P )1()1()0()0(32413241==+===X X P X X P X X P X X P 7312.016.016.084.084.0=⨯+⨯=,)0()1()0,1()1(32413241=======X X P X X P X X X X P X P 1344.084.016.0=⨯=,故X 的分布律为X 1-01P1344.07312.01344.016.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0,e 2),()2(y x y x f y x 求Y X Z 2+=的分布函数及概率密度函数.解:0≤z 时,若0≤x ,则0),(=y x f ;若0>x ,则0<-=x z y ,也有0),(=y x f ,即0≤z 时,0),(=y x f ,此时,0d d ),()2()()(2==≤+=≤=⎰⎰≤+zy x Z y x y x f z Y X P z Z P z F .0>z 时,若0≤x ,则0),(=y x f ;只有当z x ≤<0且02>-=xz y 时,0),(≠y x f ,此时,⎰⎰≤+=≤+=≤=zy x Z yx y x f z Y X P z Z P z F 2d d ),()2()()(⎰⎰-+-=zx z y x y x 020)2(d e 2d z z z ----=e e 1.综上⎩⎨⎧≤>--=--.0,0,0,e e 1)(z z z z F z z Z ,所以⎩⎨⎧≤<='=-.0,0,0,e )()(z z z z F z f z Z Z .17.设X ,Y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分别为⎩⎨⎧≤≤=其他.,0,10,1)(x x f X ,⎩⎨⎧≤>=-.0,0,0,e )(y y y f y Y 求Y X Z +=的概率密度.解:0<z 时,若0<x ,则0)(=x f X ;若0≥x ,则0<-=x z y ,0)(=-x z f Y ,即0<z 时,0)()(=-x z f x f Y X ,此时,0d )()()(=-=⎰+∞∞-x x z f x f z f Y X Z .10≤≤z 时,若0<x ,则0)(=x f X ;只有当z x ≤≤0且0>-=x z y 时0)()(≠-x z f x f Y X ,此时,z zx z Y X Z x x x z f x f z f ---+∞∞--==-=⎰⎰e 1d e d )()()(0)(.1>z 时,若0<x ,0)(=x f X ;若1>x ,0)(=x f X ;若10≤≤x ,则0>-=x z y ,此时,0)()(≠-x z f x f Y X ,z x z Y X Z x x x z f x f z f ---+∞∞--==-=⎰⎰e )1e (d e d )()()(1)(.综上,⎪⎩⎪⎨⎧<>-≤≤-=--.0,0,1,e )1e (,10,e 1)(z z z z f z z Z .18.设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0,e)(21),()(y x y x y x f y x (1)X 和Y 是否相互独立?(2)求Y X Z +=的概率密度.解:(1)),()()(y x f y f x f Y X ≠,∴X 与Y 不独立.(2)0≤z 时,若0≤x ,则0)(=x f X ;若0>x ,则0<-=x z y ,0),(=y x f ,此时,0d ),()(=-=⎰+∞∞-x x z x f z f Z .0≥z 时,若0≤x ,则0)(=x f X ;只有当z x <<0且0>-=x z y 时0),(≠y x f ,此时,⎰+∞∞--=x x z x f z f Z d ),()(⎰+-+=zy x x y x 0)(d e )(21⎰-=z z x z 0d e 21z z -=e 212,所以⎪⎩⎪⎨⎧≤>=-.0,0,0,e 21)(2z z z z f zZ .19.设X 和Y 时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它们都服从正态分布),0(2σN .证明:随机变量22Y X Z +=具有概率密度函数⎪⎩⎪⎨⎧<≥=-.0,0,0,e )(2222z z z z f z Z σσ.解:因为X 与Y 相互独立,均服从正态分布),0(2σN ,所以其联合密度函数为2222)(2e 121),(σσπy x y xf +-⋅=,(+∞<<∞-y x ,)当0≥z 时,有⎰⎰≤+=≤+=≤=zy x Z yx y x f z Y X P z Z P z F 22d d ),()()()(22⎰⎰≤++-⋅=zy x y x y x 22222d e 1212)(2σσπ⎰⎰-⋅=πσθσπ2022d ed 12122zr r r ⎰-=zr r r 022d e122σσ,此时,2222e)(σσz Z z z f -=;当0<z 时,=≤+}{22z Y X ∅,所以0)()()(22=≤+=≤=z Y X P z Z P z F Z ,此时,0)(=z f Z ,综上,⎪⎩⎪⎨⎧<≥=-.0,0,0,e )(2222z z z z f z Z σσ.20.设),(Y X 在矩形区域}10,10|),{(≤≤≤≤=y x Y X G 上服从均匀分布,求},min{Y X Z =的概率密度.解:由题可知),(Y X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他.,0,20,10,21),(y x y x f ,易证,X ~]1,0[U ,Y ~]2,0[U ,且X 与Y 相互独立,⎪⎩⎪⎨⎧≥<≤<=.1,1,10,,0,0)(x x x x x F X ,⎪⎪⎩⎪⎪⎨⎧≥<≤<=.2,1,20,2,0,0)(y y yy y F Y ,可得)](1)][(1[1)(z F z F z F Y X Z ---=)()()()(z F z F z F z F Y X Y X -+=⎪⎪⎩⎪⎪⎨⎧≥<≤-<=.1,1,10,223,0,02z z z z z ,求导,得⎪⎩⎪⎨⎧<<-=其他.,0,10,23)(z z z f Z .21.设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10,e ),()(y x b y x f y x (1)试确定常数b ;(2)求边缘概率密度)(x f X 及)(y f Y ;(3)求函数},max{Y X U =的分布函数.解:(1)⎰⎰⎰⎰+∞+-+∞∞-+∞∞-==01)(d d e d d ),(1yx b y x y x f y x ⎰⎰+∞--=10d e d e y x b y x)e 1(|)e(|)e (10102-+∞---=-⋅=b b y x ,∴1e11--=b .(2)10<<x 时,1)(1e1e d e e 11d ),()(--∞++--∞+∞--=-==⎰⎰x y x X y y y x f x f ,其他,0)(=x f X ,∴⎪⎩⎪⎨⎧<<-=--其他.,0,10,e 1e )(1x x f xX ,0>y 时,⎰+∞∞-=x y x f y f Y d ),()(yy x x -+--=-=⎰e d e e 1110)(1,0≤y 时,0)(=y f Y ,∴⎩⎨⎧≤>=-.0,0,0,e )(y y y f y Y .(3)0≤x 时,0)(=x F X ,10<<x 时,101e1e 1d e 1e d )()(----∞---=-==⎰⎰xxt xX X t t t f x F ,1≥x 时,1)(=x F X ,∴⎪⎪⎩⎪⎪⎨⎧≥<<--≤=--.1,1,10,e 1e1,0,0)(1x x x x F x X ;0≤y 时,0)(=y F Y ,0>y 时,y yv y Y Y v v v f y F --∞--===⎰⎰e 1d e d )()(0,∴⎩⎨⎧≤>-=-.0,0,0,e 1)(y y y F y Y ,故有)()()(y F x F u F Y X U =⎪⎪⎩⎪⎪⎨⎧≥-<≤--<=---.1,e 1,10,e 1e1,0,01u u u uu .。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3.金属离子影响下配体的 p → p* 跃迁 显色剂大多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与金属离子 配位时,其共轭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吸收光谱发生红 移或蓝移。 例:茜素磺酸钠 弱酸性-黄色- λmax=420nm 弱碱性-紫红色- λmax=560nm
pH为4~5时与Al3+配位后,为红色,λmax=475nm,相对于 酸性茜素磺酸钠吸收峰红移,相对于碱性茜素磺酸钠吸收峰 蓝移。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10 610-650 650-780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红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3.特点:
(1) 灵敏度较高,可达10-4~10-7g/mL; (2) 准确度较高,一般为1% ~5%; (3) 仪器价格较低,操作简便、快速; (4)应用范围广。既能进行定量分析,又可进行 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既可用于无机物化合 物分析,也可用于有机物化合物分析;还可 用于络合物组成、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等。
标准谱图库:46000种化合物紫外光谱的标准谱图 有一定局限性,需与红外、核磁、质谱等法相结合 进行准确鉴定。
(二)结构分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有机物发色体系信息分析的一般规律: (1)若在220~280nm内无吸收峰,可推断化合物不含苯环、共轭 双键、醛基、酮基、溴和碘(饱和脂肪族溴化物在200-210nm有 吸收)。
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产生;
一般的规律:轨道分裂能随场强增加而增加,吸 收峰波长则发生紫移。 例如:水合铜离子(Ⅱ)是浅蓝色的λmax=794nm ,而 它的氨络合物却是深蓝色的λmax=663nm 。
摩尔吸收系数ε很小,对定量分析意义不大。但可 用于络合物的结构及无机络合物的键合理论研究。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三章章末优化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三章章末优化总结
• 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是光的折射。一般让白光通 过三棱镜就能产生光的色散。对同一种介质,光的频率越高,介质对这种光的 折射率就越大。在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高,红光频率最小。当白光通过三 棱镜时,棱镜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光通过棱镜后偏折得最厉害,它对红光的 折射率最小,偏折得最小。这样,三棱镜将不同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即色散。
重点难点解析
• 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它适用于均匀 的各向同性的媒质。用来控制光路和用来成象的各种光学仪器,其光路结构原 理主要是根据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此定律也可根据光的波动概念导出,所以 它也可应用于无线电波和声波等的折射现象。
• 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和临界角的理解:全反射现象是光的折射的特殊现象,只有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并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全反射现象才会发生 。全反射现象符合反射定律,光路可逆。
创新教学方法尝试
01
02
03
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 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 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
题目难度:中等
解题技巧:深入理解重点和难点,掌握解题方法,多做 中等难度题目提升能力
拓展延伸练习题
01
题目类型:探究题、创新题、综合题
02
题目难度:较难
03
题目内容:涉及本章的拓展内容和延伸知识,以及跨学科的综合问题
04

第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
目录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
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是基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所产生 的吸收光谱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某些过渡金属离子与含生色团的试剂反应所产生的配合物, 以及许多无机物离子均可产生电荷迁移跃迁。 此类吸收带较宽,吸收强度大,一般εmax >104。
6
(一)电子跃迁的类型
6、配位场跃迁 第4、5周期过渡金属水合离子或过渡金属离子与显色剂所形 成的配合物在电磁辐射作用下,吸收适当波长的紫外光或可 见光,从而获得相应的吸收光谱。 配位场跃迁吸收强度较弱,一般εmax <102。 如Ti(H2O)63+水合离子的配位场跃迁吸收带λmax为490nm。 大 多 数 镧 系 和 锕 系 元 素 离 子 的 4f 或 5f 电 子 可 发 生 f→f* 跃 迁 (配位场跃迁),因而在紫外-可见光区都有吸收。
其中称为百分吸收系数,单位为100ml/(g·cm)。 吸收系数两种表示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M 10
E1% 1cm
33
朗伯-比尔定律公式运用
例 某种从中药提取物分离纯化制得的有效成分,浓度为
24
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4)芳香族化合物 苯具有环状共轭体系,在紫外光区,由π→π*跃迁产生E1带、 E2带和B带3个吸收带。 B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 当苯环上引入-NH2、-OH、-CHO、-NO2基团时,苯的 B带显著红移,吸收强度增大。 如果引入的基团带有不饱和杂原子时,则产生了n→π*跃迁的 新吸收带。 如硝基苯、苯甲醛的n→π*跃迁的吸收波长分别为330nm和 328nm。

uv光解安全管理制度

uv光解安全管理制度

uv光解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UV光解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范事故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UV光解设备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设备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 UV光解设备是一种特殊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安全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条所有从事UV光解设备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第五条 UV光解设备的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等。

第六条 UV光解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操作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第七条 UV光解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拆卸或修改UV光解设备,必须经过设备管理人员同意才能进行操作。

第二章 UV光解设备的安装与验收第九条 UV光解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条安装人员必须检查设备的所有部件和连接,确保设备完整无损,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由设备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工作。

第十二条验收人员必须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必须及时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

第三章 UV光解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第十四条 UV光解设备的操作必须由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书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规定操作,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或拆卸设备零部件。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机并通知管理人员。

uv车间管理制度

uv车间管理制度

uv车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UV车间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UV车间管理制度适用于UV车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UV车间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第三条 UV车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UV车间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第四条 UV车间应当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 UV车间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条 UV车间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第七条 UV车间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第八条 UV车间应当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九条 UV车间应当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保障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限。

第十条 UV车间应当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十一条 UV车间应当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二条 UV车间应当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 UV车间应当建立并完善库存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原材料和半成品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第十四条 UV车间应当加强能源管理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五条 UV车间应当开展生产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十六条 UV车间应当定期进行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十七条 UV车间应当建立并完善生产档案和记录制度,保留生产和销售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八条 UV车间应当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制度。

第十九条 UV车间应当加强对生产场所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条 UV车间应当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三章 鉴别-UV、HPLC、GC

第三章    鉴别-UV、HPLC、GC

结果判定
将供试品的最大吸收波长和药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比较, 二者如果一致,判定为符合规定。这里的所谓一致是指样品
最大吸收波长应在该药品标准规定的波长〒2nm以内
4
第三章 第六节~第八节(UV、GC 、HPLC )鉴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鉴别法
应用实例——木香槟榔丸 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531页) 【处方】木香 槟榔 枳壳 陈皮 青皮(醋炒) 香附(醋制) 三棱(醋制) 莪术(醋制)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技术第三章第六节第八节uvgchplc鉴别本章学习内容第三章第六节第八节uvgchplc鉴别紫外可见分光光度鉴别法简述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特征对该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第三章第六节第八节uvgchplc鉴别方法结果判定将供试品的最大吸收波长和药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比较二者如果一致判定为符合规定
简述 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特定 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特征,对该物
质进行鉴别的方法
特点
• 操作简单 • 混合光谱
3
第三章 第六节~第八节(UV、GC 、HPLC )鉴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鉴别法
方法
仪器与用具
试药与试液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记录
气相色谱鉴别法
实例2. 十滴水软胶囊中桉油的鉴别 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422页)。 【处方】樟脑 干姜 大黄 小茴香 肉桂 辣椒 桉油 【鉴别】取本品内容物,混匀,取约0.8g,精密称定, 臵具塞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振摇提取5次,每次4ml, 分取乙醇提取液,转移至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薄荷 脑125mg,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4µl的 溶液,作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 Ⅵ E)试验,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涂布 浓度为10%,柱温为15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 品溶液各0.2~0.4l,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应呈 现出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UV基本知识

UV基本知识

第一章UV涂料第一节简介一、涂料的定义一般而言,涂料就是能涂覆在被涂物件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涂膜的材料,它即可以是无机的,也可以是有机的。

有机高分子涂料是涂料的主要品种。

涂料俗称油漆。

UV涂料是指采用紫外光辐射固化的树脂涂料,即利用紫外光作固化能源,在常温下快速交联成膜的高分子树脂涂料。

二、UV涂料的基本组成UV涂料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以可紫外光固化的合成树脂(又称低聚物或预聚物)为基础,加入特定的活性稀释剂(又称活性稀释单体)、光引发剂(又称光敏剂)和多种添加剂(助剂)配制而成。

各组分的功能是:光引发剂吸收UV能量,引发聚合;合成树脂涂料的主体,决定着固化后涂层的主要性能;单体调整涂料的粘度,并参与固化反应,影响涂层的性能;添加剂不同添加剂起不同作用,如颜料、稳定剂、消泡剂、流平剂等。

三、UV涂料固化机理涂料中的光引发剂在UV辐射下,吸收UV能量发生激活,导致分子断裂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涂料中含不饱和双键物质的化学反应(主要是各类聚合反应),形成固化了的体型结构。

四、UV固化的优势和局限性1、优势(1)速率快,有利于流水线生产液态的涂料最快可在0.05~0.1S的时间内固化,较之传统的须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固化的热固化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半成品堆放空间,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此外,由于是常温固化,可避免热敏基材因高温可能受到的损伤。

(2)费用低UV固化耗能小,同时UV涂料固含量高,使得材料实际消耗量大幅度减少;此外,UV固化设备投资相对低,厂房占地少。

(3)污染小UV涂料基本不含VOC(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友好,施工现场不易产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4)涂层性能优异涂层是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膜,因而综合性能优异。

2、层限性(1)固化面受限制光是直线传播,所以需固化面以平面和微凸面为宜,而可能产生光阴影的凹面和多维表面难以一次固化或固化困难。

(2)涂装工艺难度大UV涂料表面能大,对基材润湿相对较差,另外由于UV固化是瞬间产生,涂层内应力大,使涂层间的附着力差,还有由于速率快,涂料消泡、流平时间短,易产生表面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己二烯 CH2
ε=26,000 Lmol-1cm-1 =
对于共轭情况,由于共轭形成了大π键,π电子进一步离域 对于共轭情况,由于共轭形成了大π π*轨道有更大的成键性质 降低了π*轨道的能量, 轨道有更大的成键性质, π*轨道的能量 ,π*轨道有更大的成键性质,降低了π*轨道的能量,因此 降低,吸收波长向长波长的方向移,称为红移 红移。 使ΔE降低,吸收波长向长波长的方向移,称为红移。而且共 轭体系使分子的吸光截面积加大, 变大。 轭体系使分子的吸光截面积加大,即ε变大。如: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各种化合物由于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同都有各自特征的紫外- 各种化合物由于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同都有各自特征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因此可以从吸收光谱的形状、 可见吸收光谱。因此可以从吸收光谱的形状、波峰的位置及 强度、波峰的数目等进行定性分析, 强度、波峰的数目等进行定性分析,为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 提供重要的消息。 提供重要的消息。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一个电子能级跃迁中可以包含着许多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的跃迁。因为Δ 小约10 10倍 的跃迁。因为ΔEν比Ee 小约10倍,所以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 的电磁辐射的波长间距仅为电子跃迁的1/16 1/16, 的电磁辐射的波长间距仅为电子跃迁的1/16,而Ej又比Eν小 ν 10~100倍 约10~100倍,所以转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电磁辐射的波长间距 仅为电子跃迁的1/100 1/100至 如此小的波长间距, 仅为电子跃迁的1/100至1/1000 ,如此小的波长间距,使分子 的紫外-可见光谱在宏观上呈现带状,称为带状光谱 带状光谱。 的紫外-可见光谱在宏观上呈现带状,称为带状光谱。
λmax=173nm λmax=173nm λmax=258nm
摩尔吸光系数通常为100~300 Lmol-1cm-1 ~ 摩尔吸光系数通常为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π—π*跃迁 一般是含有双键和三键的化合物, π*跃迁所需的能量 一般是含有双键和三键的化合物,π—π*跃迁所需的能量 π* σ*跃迁小 σ*跃迁小 比σ—σ*跃迁小,也一般比n—σ*跃迁小,所以吸收辐射 σ*跃迁小,也一般比n σ*跃迁小, 的波长比较长,一般在200nm附近。此外, 200nm附近 π*还具有 的波长比较长,一般在200nm附近。此外,π—π*还具有 π* 以下特点: 以下特点: 吸收波长一般受组成不饱和的原子影响不大, HC≡ 吸收波长一般受组成不饱和的原子影响不大,如HC≡CH =175nm; 及N≡CH 的 λmax =175nm; 摩尔吸光系数都比较大,通常在10 摩尔吸光系数都比较大,通常在104 Lmol-1cm-1以上 ; 不饱和键数目对λ 不饱和键数目对λ和ε的影响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对于多个双键而非共轨的情况,如果这些双键是相同的, 对于多个双键而非共轨的情况,如果这些双键是相同的, 基本不变, 变大, 则 λ基本不变,而ε变大,且一般约以双键增加的数目倍 增。如:
1-己烯 CH2 CHCH2CH2CH2CH3 max=177nm,ε=11,800 Lmol-1cm-1 λ , = CHCH2CH2CH CH2 λmax=178nm
H C C H
=280nm( =10500) (顺):λmax=280nm(εmax=10500) (反):λmax=295.5 (εmax=29000) )
H C C H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O H 3C C OH H 3C C H C H2 C
O C O C OEt OEt
(酮式 :λmax=204 nm ( π→π*) 酮式): 酮式 → )
V''=1
分子中存在有电子能级、 分子中存在有电子能级、振动能 电子能级 级和转动能级, 级和转动能级,双原子分子的能 级示意图,图中A 级示意图,图中A、B表示不同能 量的两个电子能级, 量的两个电子能级,在每个电子 能级中还分布着若干振动能量不 同的振动能级, 同的振动能级,它们的振动量子 ……表示 表示, V=0、 数V=0、1、2、3……表示,而在 同一电子能级和同一振动能级中 ,还分布着若干能量不同的转动 能量,它们的转动能量数J=0 J=0、 能量,它们的转动能量数J=0、1 表示。 、2、3……表示。 表示
V''=1 电子激发态 V''=O 零点能 B
电子跃迁 纯转动跃迁 2
4
3
1 1
' 2 纯振动跃迁 V=0
电子基态 A
J&# + Ev + E j = hv(电磁辐射)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用一连续波的电磁辐射以波长大小顺序分别照射分子, 用一连续波的电磁辐射以波长大小顺序分别照射分子,并 记录物质分子对辐射吸收程度随辐射波长变化的关系曲线 这就是分子吸收曲线,通常叫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光谱。 ,这就是分子吸收曲线,通常叫分子吸收光谱。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溶剂的影响,由于 电子与极性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剧烈 电子与极性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剧烈, 溶剂的影响,由于n电子与极性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剧烈, 发生溶剂化作用,甚至可以形成氢键。所以在极性溶剂中, 发生溶剂化作用,甚至可以形成氢键。所以在极性溶剂中,n 轨道能量的降低比π*更显著 更显著。 、 的能量差 变大, 轨道能量的降低比 更显著。n、π*的能量差 变大,吸收波长 向短波方向移动,即蓝移(注意: 跃迁的不同)。 向短波方向移动,即蓝移(注意:与π-π*跃迁的不同)。从 - 跃迁的不同)。从 非极性到极性溶剂, 约为7nm左右。溶剂极性对吸收 左右。 非极性到极性溶剂,一般蓝移 约为 左右 波长的影响,也是区别π- 跃迁和 跃迁和n- 跃迁的方法之一 跃迁的方法之一。 波长的影响,也是区别 -π*跃迁和 -π*跃迁的方法之一。图 表示n、 、 轨道的能量在不同极性溶剂的变化情况 轨道的能量在不同极性溶剂的变化情况。 表示 、π、π*轨道的能量在不同极性溶剂的变化情况。
n—σ* 跃迁 含有杂原子( 和卤素原子) 含有杂原子(如N 、O 、S 、P和卤素原子)的饱和有机化 和卤素原子 合物,都含有n电子,会发生这类跃迁。 σ* σ*跃迁所要的 合物,都含有n电子,会发生这类跃迁。n—σ*跃迁所要的 能量比σ σ*跃迁小,所以吸收的波长会长一些, σ*跃迁小 能量比σ—σ*跃迁小,所以吸收的波长会长一些, 可在 200nm附近,但大多数化合物仍在小于200nm 区域内, 随 200nm附近,但大多数化合物仍在小于200nm 区域内, 附近 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不同,一般电负性越大, 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不同,一般电负性越大,n电子被束 缚得越紧,跃迁所需的能量越大,吸收的波长越短。 缚得越紧,跃迁所需的能量越大,吸收的波长越短。 如CH3Cl CH3Br CH3I
苯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溶剂的影响在π π*跃迁中,激发态的极性大于基态, 溶剂的影响在π-π*跃迁中,激发态的极性大于基态,因此 跃迁中 当使用极性大的溶剂时,由于溶剂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当使用极性大的溶剂时,由于溶剂与溶质的相互作用,使 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都降低,但激发态的能量降低更多, 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都降低,但激发态的能量降低更多,因 此的π π*能量差变小 所以吸收波长向长波移动, 能量差变小, 此的π、π*能量差变小,所以吸收波长向长波移动,即发 生红移。从非极性到极性溶剂,一般波长红移为10 20nm。 10~ 生红移。从非极性到极性溶剂,一般波长红移为10~20nm。
乙烯 1,3-丁二烯 , - λmax=170nm,ε=104 Lmol-1cm-1 , = λmax=210nm,ε=2.1×104 Lmol-1cm-1 , = ×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通常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max增加 通常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λmax增加 30nm左右 环共轭比起键共轭的λ 左右。 30nm左右。环共轭比起键共轭的λ长。 共轭体系的π π 共轭体系的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 称为K ,称为K带; 封闭(苯环)共轭体系的π π* π*跃迁所 封闭(苯环)共轭体系的π—π*跃迁所 产生的吸收有三个吸收带:180nm及 产生的吸收有三个吸收带:180nm及 204nm的强吸收带 称为E 的强吸收带, 204nm的强吸收带,称为E1、E2带,摩尔 吸光系数分别为6 吸光系数分别为6×104 及8×103 Lmol1cm-1 ;230~270nm的弱吸收带称为B带 230~270nm的弱吸收带称为 的弱吸收带称为B ,摩尔吸光系数为 200Lmol-1cm-1,B带 经常显示出苯环的精细结构, 经常显示出苯环的精细结构,摩尔吸光 系数如图所示。 系数如图所示。
电子激发态 V''=O 零点能 B
电子跃迁 纯转动跃迁 2
4
3
1 1
' 2 纯振动跃迁 V=0
电子基态 A
J'=0
零点能
分子中振动, 分子中振动,转动和电子 能级示意图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当分子吸收外界的辐射能量时 会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 ,会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亦 即发生能级的跃迁, 即发生能级的跃迁,其中含电 子能级、 子能级、振动能量和转动能量 的跃迁。所以整个分子能量的 的跃迁。 变化 同样包含着电子能级的变 化 ,振动能级的变化 和转动 能级的变化 :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σ—σ* 跃迁 σ* 所有存在σ 所有存在σ键的有机 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的 跃迁类型。 跃迁类型。跃迁所需 能量最大,吸收的波 能量最大, 长为<200nm <200nm( 长为<200nm(真空紫 的电磁辐射。 外)的电磁辐射。
分子电子的能级及跃迁
甲烷的λ 乙烷λ 如 甲烷的λmax=125nm ,乙烷λmax=135nm,一般不讨论 = = ,一般不讨论σ— σ*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而由于仅能产生 -σ*跃迁的物质 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 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 而由于仅能产生σ- 跃迁的物质 200nm以上波长区没有吸收,故它们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以上波长区没有吸收, 以上波长区没有吸收 故它们可以用紫外- 法分析的溶剂,为乙烷、庚烷、环己烷等。 法分析的溶剂,为乙烷、庚烷、环己烷等。 紫外-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