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及学会移项的基本技巧。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同类项的定义,以及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规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代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同类项的判断不够准确,合并同类项的步骤不够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同类项。

2.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

3.让学生学会移项的基本技巧,能够正确进行移项操作。

四. 教学重难点1.同类项的判断。

2.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3.移项的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同类项的概念,演示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引出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同类项的概念,通过PPT课件,展示同类项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让学生明确同类项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同类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合并同类项的练习,通过PPT课件,展示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移项的练习,通过PPT课件,展示移项的规则。

让学生按照规则,进行移项的操作。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通过PPT课件,展示练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名师教案新部编本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名师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第一课时 (张永丽)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探究并掌握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二)学习重点探究并掌握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学习难点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把含有未知数的项 合并 ,把常数项也 合并 .(2)解一元一次方程2251x x +=⨯+时,第一步: 合并同类项 ,得113=x ;第二步 系数化为1 ,得311=x . 2.预习自测(1)下列各组中,两项不能合并的是( )A.b 3与b -B.y 6-与x 3C.a 21-与a D.23- 与100 【知识点】同类项的概念.【解题过程】解:A.b 3与b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为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B.y 6-与x 3 所含字母不同,所以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C.a 21-与a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为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D.23- 与100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因此选择B.【思路点拨】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 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答案】B.(2)方程16210+=-x x 两边合并后的结果是 .【知识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过程】解:合并同类项,得:78=x ;系数化为1,得:87=x . 【思路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a x =的形式. 【答案】87=x . (3)方程21022=++x x x 的解是( ) A.20=x B.40=x C.60=x D.80=x【考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题过程】解:合并同类项,得:21027=x ; 系数化为1,得:60=x .所以选择C.【思路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a x =的形式.【答案】C.(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同类项:所含字母 ,并且________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______.(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只把____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 .2.问题探究探究一●活动① 回顾旧知,回忆同类项的概念师问1:同类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学生举手抢答.师问2.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学生举手抢答.师问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字母的顺序有关吗?学生举手抢答.师问4.你能准确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1)y x 22.0与y x 22; (2)abc 4与ac 4; (3)n m 22与22mn ;(4)-125与12; (5) xy 4与yx 5.学生举手抢答.总结: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设计意图】有利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活动② 整合旧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简单的合并.师问: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本节内容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首先介绍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例题和练习题。

3.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其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以及如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运用这两个概念。

合并同类项是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使方程更简洁;移项则是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以便于求解。

这一节的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有理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运用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能够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及方法。

2.难点:如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灵活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2倍,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那么他剩下的水果总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秀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秀教案
教学重点:
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面演示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过程:
复习:1.解下Βιβλιοθήκη 方程:(1)(2)
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总结:
1.解:(1)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
由用旧工艺可得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可用式子表示为;由用新工艺可得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可用式子表示为.这两种工艺折环保最大量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两种工艺中的环保最大量是相同的,可作为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 t和 t.
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
.
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教师总结:
方程转化过程:
:两边减 并且减20,根据等式的性质1,
:左边的常数项、右边的含 项都合并为0
观察转化后的方程 与题目中的方程 的项发生了怎样的移动?
可知, 从右边移动到左边变成 ,20从左边移到右边变成-20.
象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下面的图框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流程.
二、范例学习
例3解下列方程:
(1) ;(2) .
学生活动:先独立计算结果,再小组讨论.
师生合作探究:
我们解方程的思路是什么?两边都含有 项和常数项,那么应做什么步骤?你能用合理、简洁的步骤来书写解题过程吗?
教师总结:我们解方程的思路是化为 的形式,因此本题首先进行“移项”.
解:(1)移项,得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导学案

课型:学习新知课 主备人:王蜀兵 审定人: 肖明 执教者: 执教时间: 班级: 组别: 学生姓名:【课程目标】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1、能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会利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根据方程特点,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化归为x =a ,从而解方程。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合并同类项 8263-++x x2、等式基本性质 1 等式两边加(或减) ,结果仍 ;等式基本性质 2 等式两边乘 ,或除以 ,结果仍 ;二、自主学习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解: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 台,今年购买 台。

依题意得 方程探究:如何将上列方程转化为x =a 的形式,从而求出方程的解?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问题2:试解下列方程(1)9x -5x =8 (2)4x -6x -x =15解:合并同类项,得 =解: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x = 系数化为1,得 x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小组评价等级 组长签字三、交流展示解下列方程:86252-=-x x归纳:解形如ax +bx =c 的方程步骤是:① ;② 。

四、合作探究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五、当堂检测1、解下列方程 925)1(=-x x 105.032=+-x x )(2、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个连续偶数的和为36,这三个偶数分别是多少?六、学后反思学习等级: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_教案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_教案

3.2 .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一课时 教案 班 组姓名一、课堂准备:1.知识背景1.等式性质 1:__________等式性质 2:____________3.合并同类项2.复习提高,知识导航化简下列各式(1)x+2x+5x= (2)-3x-2x+6x= (3)=-+-y y y 653423 二、自学、交流、探究:如何解x+2x+4x=140这个方程呢?下面的框图表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合并同类项7x=140↓系数化为1x=20“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这一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合并同类项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x-7 = 5; (2) 7x = 6x- 4解:( ,得:)x -7+7 = 5+7 解:7x-6x = 6x - 6x- 4即 x = 5 + 7 即 7x - 6x = -4 合并同类项,得 x =12 合并同类项,得 x= - 4观察“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变形前x -7 = 5 变形前 7x = 6x - 4变形后 X = 5 + 7 变形后 7x - 6x = - 4一般地,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请你判断下列方程变形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口答)⑴ 6-x=8,移项得x -6=8 ⑵ 6+x=8,移项得x=8+6⑶ 3x=8-2x ,移项得3x+2x=-8 (4) 5x -2=3x+7,移项得5x+3x=7+2例1 解下列方程(与P87例题1类似)⑴ 5+2x=1 ⑵ 8-x=3x+2解:⑴ 移项,得: 解:⑵ 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1,得: 系数化为1,得:注:1.一般的我们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移项时应注意改变项的符号你们肯定行 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3x- 2=2x, (2) 3x+1= -2, (3) 10x-3 =7x+3 (4) 8-5x= x+2.三、 成果展示:1.请你判断下列方程变形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口答)(1)从 7+x=13 得到 ;x=13+7 (2)从 4x+8=5x 得到 ;8=5x-4x(3)从 3x-2=x+1 得到 ;3x+x=1+2 (4)从 8x=7x-2 得到 ;8x-7x=22.. 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并口算检验(1) 2.4x-2= 2x; (2) 3x+1 = -2212331212515)4(15)3(-=++=+x x x x x3.我学会了,展示给你看: P88练习1.(1) (2)四 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解方程:(1)12x-6 =34x (2)9-3y=5y+52. 关于x 的方程5ax-10=0的解是1,则a= .六、学后反思:移项: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1)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1)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学习目标:1、自主探索、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正确、熟练地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基本步骤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 应用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复习合并同类项(1)x x x 32++ (2)y y y 435-- (3)a a a 5.25.14--二、自主学习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解: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 2x 台,今年购买 4x台,依题意得方程: x+2x+4x=140 。

三、探究新知探究:如何将方程 x +2x +4x=140 转化为x=a 的形式,求出方程x +2x +4x=140的解?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问题1还有其他方法吗?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前年购买2x 台,今年购买x 2台,依题意得方程:14022=++x x x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前年购买4x 台,今年购买2x 台,依题意得方程:14024=++x x x归纳:解形如ax+bx=c 的方程步骤是:① 合并同类项 ;② 把系数化为1 .四、应用新知 例 解下列方程: (1)9x —5 x =8 ; (2)4x -6x -x =-15; 解:合并同类项得: = , 解: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x . 系数化为1,得 =x .(3)364155.135.27⨯-⨯-=-+-x x x x解:合并同类项得: = , 系数化为1,得=x .五、总结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 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何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①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合并和系数化为1 ②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六、当堂检测解下列方程:(1)6x —x = 4 ;(2)-4x + 6x-0.5x =-0.3;(3)4+-=xx.⨯x-x-1236-7.23⨯3.15七、板书设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问题1 方法1 例1 (1)、(2)、(3)方法2方法3解方程的步骤:①合并同类项②把系数化为1八、教学反思实施开放式教学,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学案刘 婕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例感知、归纳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法则,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

2、通过学习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用合并同类项、移项等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学习指导:复习第二章合并同类项及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预习本节课教材内容。

由问题引入,通过引导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意在学生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传达经验交流,学会合作,渗透化归思想。

四、温故:挑战记忆力,你能行!1. 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12x-20x= (3)x+7x-5x= 2、解下列方程要利用等式的性质几? 3x=9 2x-3=5 五、知新:我学习,我进步!(一)例题讲解解方程 7x+2x-5x=9(二)尝试应用一 :全力以赴将使你与众不同!解下列方程:(1)5X -2X=9 (2)7X -4.5X=2.5×3-5 (三) 小组活动展示一: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 解下列方程:(1)x+3x=-16 (2)-3a+0.5a=10(四)例题讲解二 解方程 9x-7=8+10x点拨:这些方程与前面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怎样变形可化成前面学过的方程? 变形时注意各项的符号是否应发生变化。

(五)尝试应用二:再接再厉,希望在前方! 移项练习(1) 3X +7=32-2X (2)3X-5=4X +1 思考:移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六)小组活动展示二:分享成功,分享快乐! 1、解下列方程:(1)6x-7=4x-5 (2)9-3y=5y+52.判断以下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若有错,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解:移项,得226+=+xx合并化简,得47=x系数化为1,得74=x (七)课堂小结:收获喽!六、课后作业:不动笔墨不读书!1、解下列方程:(1)21x-6=23x(2)3x+5=4x+1(3)34-8m=3-32m (4)0.5x-0.7=6.5-1.3x2、拓展练习:解方程4m+6m-(9m+2m )=-10+20+2七、学后反思:我思故我在!这节课我学会了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1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这一部分是代数基础知识的重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运算有着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有理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对于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学会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3.能够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移项的概念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和总结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题:某数的3倍加上5等于14,求这个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合并同类项:将含有相同字母且字母指数相同的项合并为一个项。

移项:将方程中的一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同时改变其符号。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合并同类项:3x + 5x = ?(2)移项:2x - 5 = 11,求x的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并分享给其他组。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题:某数的4倍减去3等于13,求这个数。

6.小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优质导学案

3.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优质导学案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一、温故互查(二人小组完成)1.复述等式的基本性质.2.计算与化简⑴123 36+-234⨯()⑵113×3.14-47×3.14+34×3.14⑶ 3ab-4ab+2ab⑷ 5x-3x+2x⑸ 3a2b-4ab2-4+5a2b+2ab2+73.合并同类项的根据及法则是什么?二、设问导读:(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全班交流)阅读课本P86的问题1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⑴设未知数: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那么去年购买计算机台,今年购买计算机台⑵找相等关系:总量=各部分量之和,即++=140⑶列方程: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3. 对于以上问题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如果有,请说明。

4.以上解方程“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5.阅读课本P87的例1及例2,并总结今天所学方程的特点?解这类方程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三、自学检测(先独立完成,后老师批阅,再组内互批).1. 将7x-4x+11x-3x=22合并同类项后,得2. 方程3x-4x=7-3的解是3. 解下列方程:⑴ 23x -5x=9⑵ -4x+0.5x=7⑶32141=+xx⑷7x-2.5x+3x-1.5x= -15×4-6×34.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16,-32,…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96,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四、巩固训练(先独立完成,后组长交流,再组内交流.)1.已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69,则这三个数分别是 。

2.解下列方程: ⑴ 2x +3x =15⑵ 3x +3-2x =7 ⑶ 53121=-x x⑷ 5x +1.5x -2.5x +13x = -13×3-2.5×(-2)3.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所用的原料硝酸钾、硫磺、木炭的重量比是15∶2∶3,要配制这种火药160千克,问这三种原料各取多少千克? (要求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五、拓展延伸1.关于x 的两个方程62131=-x x 与012=-ax 的解相同,求a 的值?2.有一些分别标有6,12,18,24,…的卡片,后一张卡片上的数比前一张卡片上的数大6,小勇拿了相邻的3张卡片,且这些卡片的数字之和为342.(1)猜猜小勇拿到了哪3张卡片? (2)小勇能否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使它们的数字之和等于86?如果能拿到,请求出这三张卡片上的数各是多少?如果不能拿到,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道每一份是多少,
列方程:
5
个,白色皮块(
板书
x+2x+4
授新
本,那
系?
思考:方程3x+20=4x-25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3x+20=4x-2
3x-4x=-25-20
个学生.
45+20=135+20=155
一步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认识方程模型重要性.
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

分时,按方式二计费省钱,月通话
,如果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则
方程的解符合实际
为负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对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初步认识,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此框图: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果合理就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则需要重新回到开始,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列方程:
00
3.2解一元一次方程(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授新
本,那
系?
思考:方程3x+20=4x-25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3x+20=4x-2
3x-4x=-25-20
个学生.45+20=135+20=155。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设计 教案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②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③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和未知数,分析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②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显示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②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②掌握移项的方法解方程,学会―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教学难点①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②学会―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1 问题引入问题一: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教师说明】总结学生的答案,列出方程。

设前年购买的计算机为x台。

则去年购买计算机_2x__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_4x__台,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x + 2x +4x = 140下面一起来解这个方程。

合并同类项得:7x=140系数化为1得:x=20其实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变为 x = a(a为常数)的形式.2 交流讨论想一想: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教师说明】合并同类项起到了―化简‖的作用,即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从而把方程转化为ax=b,使其更接近x=a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板书】解ax+bx=c类型方程1. 合并同类项如ax+bx=c,化简成(a+b)x=c2. 利用等式的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①当a+b≠0时,等式两边除以(a+b),得到x=②当a+b=0,c≠0时,方程无解③当a+b=0,c=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在讲授新课内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并通过丰富的例题来展示解题步骤。我发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他们能够迅速掌握方法,但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同学,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消化。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可能需要我在组织小组活动时,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人都能融入到讨论中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解决一些数量关系的问题?”比如,小华买了3本书和2支笔花了27元,如果笔的价格是5元,你能算出书的价格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奥秘。
最后,我也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教学节奏。有时候,可能因为担心学生理解不了,我会不自觉地重复讲解,导致课堂节奏有些拖沓。接下来,我需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力求用更精炼的语言和更合理的节奏,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的3.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合并同类项:指导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合并同类项自主学习、课前诊断一、温故知新1.等式性质1:2:2.解方程:(1)x-9=8;(2) 3x+1=4.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86-87完成下列问题:1. 问题1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 问题1中的方程是怎样解的?3.问题1中的“合并同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4.例1中的两个方程的共同点:等号左边是含有的项,右边都是 .5.在例2种中,知道三个数中的某个数,就能知道其他两个数吗?6.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7.解形如ax+bx=c的方程步骤是:①;② .三、自学检测1. 解下列方程:(1)3x-2x=7;(2)14x+12x=3.互动学习、问题解决导入新课二、交流展示学用结合、提高能力一、巩固训练1解下列方程:(1)6x —x = 4 ;(2)-4x + 6x -0.5x =-0.3;(3)463127.253.13⨯-⨯-=-+-x x x x2. 课本P88“练习”第1题和第2题.二、当堂检测1. 解下列方程:(1)x x 23273-=+;(2)15.13+=-x x .三、拓展延伸 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3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2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课堂小结、形成网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合并同类项三、自学检测1. (1)x=7;(2)x=4.一、巩固训练1(1)x = 0.8;(2)x =2;(3)x = -152.略二、当堂检测1. (1)x = 5;(2)x = -8;三、拓展延伸设全书共有x页列方程为13x+12x +23=x解得x =144。

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目标:1.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会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 =b ,那么a ±c =b ±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 ,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a bc c =.2.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3x =12(2)2x +3=7解:(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除以3,得31233x=化简,得x =4(2)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减3,得2x +3-3=7-3化简,得2x =4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除以2,得2422x=化简,得x =2二、探究1问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追问1: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强调:总量=各部分量的和答案: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解: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 台,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 +2x +4x =140追问2:如何将此方程转化为x =a (a 为常数)的形式?x +2x +4x =140合并同类项7x =140系数化为1x =20追问3:合并同类项有什么作用呢?答案: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 =a 的形式. 例1:解方程:5(1)2682x x -=-(2)7 2.53 1.51546 3.x x x x ⨯⨯-+-=--解:(1)合并同类项,得122x -=-系数化为1,得4x =(2)合并同类项,得678x -=系数化为1,得13x -=练习1:1.下列解方程合并同类项不正确的是( )A.由3x -2x =4得x =4B.由2x -3x =3得-x =3C.由-7x +2x =-1+5得-5x =4D.由5x -2x +3x =-10-2得6x =-8答案:D2.解下列方程1529x x ()-=;32722x x ()+=;330.510x x ()-+=;47 4.5 2.535x x ⨯()-=-答案:3x =;72x =;4x -=;1x =三、探究2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 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追问1:这一组数有什么特点呢?答案:后面的数总是前面一个数乘-3得到的追问2: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答案:第1个数+第2个数+第3个数=-1701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为x ,-3x ,9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 -3x +9x =-1701合并同类项,得7x =-1701系数化为1,得x =-243∴ -3x =729, 9x =-2187答:这三个数分别为-243,729,-2187 .练习2:七年级(2)班共有学生45人,根据需要分为甲、乙、丙三组去参加劳动,这三组人数之比为2∶3∶4,求这三个小组的人数.解:设甲、乙、丙这三组人数分别为2x 人,3x 人,4x 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2x +3x +4x =45,解得: x =5,∴2x =10,3x =15,4x =20,答:甲、乙、丙三组人数分别为10人、15人、20人.四、巩固提高如图,在日历上,小明发现妈妈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的和为64,你知道小明妈妈的生日是几号吗?解:设小明妈妈的生日是x 号,则上、下、左、右四个日期分别为x -7,x +7,x -1,x +1,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 -7+x +7+x -1+x +1=64解得: x =16答:小明妈妈的生日是16号.五、体验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2.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什么?3. 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六、达标测评1.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2m +3m =4,得-5m =4B. 4y -2y +y =4,得(4-2)y =4C.-12x =0,得x =0 D. 2x =-3,得x =-23答案:C2.挖一条长为1200米的水渠,由甲、乙两队从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天挖150米,乙队每天挖90米,需要几天才能挖好?设需要x 天才能挖好,则列出的方程为( )A. 150x +90x =1200B. 150+90x =1200C. 150x +90=1200D. 150x -90x =1200 答案:A3.解下列方程:(1) 3x -52x =5-6;(2) 3x -1.5x +4x -2.5x =-2×3-6×2. 答案:(1) x =-2;(2)x =-6七、布置作业教材91页习题3.2第1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与方程相联系,感受方程的简单变形。

2、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基本步骤:“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
数为1”。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4、逐步渗透数学的归纳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难点:两个变形步骤的特点的掌握以及在具体问题中的处理方法。

方法设计: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自己观察、探索,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选取通俗易懂的实例,让每个学生都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同学们,你会跷跷跷板吗?如果你想让自己跷起来,你该怎么办?有没有其它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可以假设一个重50千克,另一个人的体重如何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结果?)
如果设另一个人的体重为x千克,则当x=50时,两个人就跷得一样高。

2、假设你去超市购物,如果买4盒相同的面纸一共化了12元,那么再多买2盒,就应再付
多少钱呢?
(由学生思考得到答案,并能用简单的方程表示出来。


3、同学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上面两个例子的问题?(教师可加以引导,如天平的例
子。

)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天平托盘,你知道是怎样变化的吗?
(学生观察图3.2.1左图,并列出方程)
图3.2.1
板书:x+2=5.
(学生观察图3.2.1右图,并列出方程)
板书:x=5-2 (写在上式的右边)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图3.2.2, 图3.2.3)
图3.2.2
图3.2.3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天平托盘的变化及相应方程的变化,有规律可寻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归纳整理,得到两个变化规律,导出课题。


板书课题:方程的简单变形
二、知识导学:
既然方程能这样变形:
板书: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1、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因此,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实践1:解下列方程:
(1).7
4-
x
=x
3
5=
-
x (2). 4
解:(1)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2)方程两边都减去3x,得
4-
3
-x
x
=
x4
7+
5
=
即12
=
x (口头检验)
x (口头检验) 即4
=
-
像这样,将方程中的某些项,如-5、3x,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了方程的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实践2:解下列方程:
(1). 25=-x (2). 3
123=x 解:(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 (2)方程两边都除以23(或乘以3
2),得 52-=x (口头检验) 9
2=x (口头检验) 问:这两个方程的变形是移项吗?(先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
三、 思维拓展:
从刚才几个方程的变形来看,解方程就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 的形式,但要注意“移项”与“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的区别。

(强调x=a 的结果形式。

) 问题:求下列方程的解是移项还是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小黑板或投影)
(1) 35=+x (2) 25-=x (3) 592=x (4) 13
121+=x x (5) 23
1=-x (6) 46=-x 四、 反馈训练:
1、课本P89 练习
2、解方程:(1)x x x x x x -+=+-=+=+2674)3(;312)2(;132
(由3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同桌讨论完成。


3、由同桌相互各编类似的方程2题,让对方解答,看谁解得既快又准确。

五、 本课小结(要点,可让学生自行小结):
1、方程的变形有两种,各有特点和作用;
2、求方程的解就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得到x=a 的形式;
3、移项要改变符号,且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与加法交换律有本质的区别;
4、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时要注意系数的负号;在解一个方程时,往往两种变形都存在,也可能交替使用。

六、 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1第1题;
2、完成《同步检测》本课的练习题;
3、补充练习:1、解下列方程:
(1)42-=-x (2)2
181=x (3)4334=x (4)3
13=x
2、单项式2125
1b a x +与238b a x +-的和是单项式,求x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