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论文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要营造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更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一、创设宽松、民主、和蔼的课堂教学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
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
课堂教学环境宽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
当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想法时,教师应积极评价。
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疑问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解释,当学生一时还理不清思路时,教师应耐心地给予点拨,这样,学生感到安全,放松,自由和愉快,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友好、和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
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_数学论文_1.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_数学论文
分类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在课堂练习当中,要加大训练的份量。
大体讲,练习题一般分为基础练习题,如教材后的“做一做”,可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去讲和做;变式练习题,如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去讲和做;综合练习题,如教材中带星号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去讲和做。
这样,全体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以上是自己在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改的点滴尝试,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但是,我想有一个基本点要确定,这就是教师要真正地做到精讲和精练。
我相信,它将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即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使课堂成为他们发挥主体地位的主阵地.一、体现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一切成功的出发点,学习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出发点.因此,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变量,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集中精力,对学习进行积极准备,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动机.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比如,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例如在讲概率时可以通过买彩票中奖的概率,五个人抽奖如果前面的人先知道结果,对最后抽的那个人来说公平吗?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引出“国王赏麦的故事” 印度国王西拉谟与国际象棋发明家的故事,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提问:1.你认为身为一国之君的国王能拿出这么多麦粒吗?2.你想知道计算麦粒的总数的方法吗?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评价、鼓励;等等.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二、通过数学活动体现启智功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促使学生眼、耳、鼻、舌等多种感官并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1.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数学学科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并参与其中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参与与观察,如在讲《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让学生准备绳子与图钉两人一组画椭圆的方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多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归纳,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探寻,问题的辨与析,知识的联系与建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并在思考中使学生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体现主体作用.3.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巧设质疑、精心安排的讨论、对问题怎样解决等,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间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提问、板演等方式,增加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三、学习方法上体现主体地位的推动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效率.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尽管“教”无定法,但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知识、用知识.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有效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学习方法.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创造和谐的环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主体作用论文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一、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应广泛吸取先进数学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己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组织好课堂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环节上多下工夫,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探究内容、发言的内容、讨论的内容、实践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观察到什么,逐步引导学生达到什么教学效果。
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探究、敢于参与、敢于尝试,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设定环节,享受探究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学生把教学过程变成主动求知的过程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行为就变成了一种自主行为。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特点,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容易感兴趣的教法。
尤其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在获得小成功时,激发更大的求知欲。
教学中,尤其是几何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制作几何模型,如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圆柱、圆锥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引导学生理解定理、定义,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
其中,教师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防止学生受挫后的低落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内化理论提出:思考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质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我见论文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之我见摘要: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该始终贯穿和体现这一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除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外,主要就是要出色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数学教学参与意识主体地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
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直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教学的动机。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1+3+5。
+99=?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增近彼此的感情,我在班内设立了“知心信箱”。
在信箱中我们互相问候、互诉心事。
信箱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使我成为了学生的朋友。
有一位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老师,我非常喜欢你,只要是你上课,我就非常爱听。
”2、努力营造一个明主、平等、宽松和谐地学习氛围关于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
因此,课堂上我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
二、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主体意识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教师与学生展开比赛,在教师快速说出计算结果时,学生产生了急于探求知识的欲望。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来实现。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
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相互配合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还可以通过评价方式的改革来实现。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计算和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课程的一切活动都是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这个道理很多老师都清楚,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自己的粗浅看法:1.在教学活动中,应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地得到发展,甚至走进科学的殿堂;相反,则会使一个人不求上进,产生厌学情绪,以至终身碌碌无为。
虽然我们不企求把每一位学生都为学习数学贡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为数学家,但也应当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判断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从而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2.在数学活动中,应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强调数学学习的艰苦性,以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惟有给学生制造困难与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实践证明,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失败、失败、再失败、彻底失败”的消极心态,故而对数学学习甚至对其他课程的学习都丧失了信心,更谈不上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意味着教师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下面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建立信心。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因为害怕犯错误,就不敢发言,害怕尝试,害怕犯错。
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树立信心,要让学生知道,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学习,不要害怕失败。
只有让学生建立了信心,他们才会在学习数学时敢于思考,敢于尝试,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
小学数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第四,小学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不断进行思维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通过开展小组探究、综合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 的学科。在教学 “ 数学概念 、 数学 公式” 等问题时 , 教 师可 以让学生多观察 。如 , 教学 “ 数 的产生 ” 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 书中的插 图从 中发现 了什么?教学 “ 直线 、 射 线和角 ” 时, 教师组织学 生通过实践观察 发现直线 、 射线和角 的联
关键词 : 数学教 学; 观察 ; 思考 ; 讨论
数学作为~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 的学科 , 《 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
2 . 让 学 生 多 思 考
标准》 明确指出在学 的过程 中使学生 由被动接受变 为主动探索 , 发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必须动脑思考 的课堂 ,知识 的获取不是 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 轻 而易举 的。数学概念十分抽象 , 公式运用起来 十分灵活 , 而推导
3 . 让学生多讨论
数学课堂教学 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 去讨论 ,学生讨论 的方 式可以采取 同桌之 间、 合作学 习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然而 , 不是所
学 习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 直接影 响学生学 习的情趣 , 是不可缺失
的重要环 节。 只有为学生创设好 的学 习动机 , 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才
三、 发 挥 实 践 活 动 在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作 用
示范 的作用 , 生动有效 的课堂教学 , 让学生 以教师为榜样 , 让教 师 通过观察 、 动手实践 、 合作学 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 主动地投 好的言谈举 止影 响学生 的一生 , 只有这样学生才敬佩你 , 教师 的召
有的问题都 去讨论 。在一节课 中, 只要本课 的重点 、 难点学生不易 能对学习产生浓厚 的学 习兴趣 , 才能发挥学生 主观学习的动机 , 才 懂 的时候 , 多种学习方式仍然无法解决时 , 在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来 能精力充 沛地投入 到学 习活动 中去 。
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就是说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当教学的“主角”。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可见师生之间的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积极情感的催化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引导。
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及成功的自豪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善待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也要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不怕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指出教师教学中的错误,相反要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教学氛围是安全的、自由的,进而他们会大胆愉快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学生在和谐、宽松、愉快地环境中生动活泼地学习。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一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
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会不断提高,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论文
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思想方法。
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教材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而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学之高效。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因素。
在许许多多的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
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指导上关注学生思维、教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根本。
随着当下教改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教育部门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全面实施了各种教学推进政策。
从小学阶段入手,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就当前教学方法进行大范围整改,注重在教学上与当前社会教学相接轨;在数学教学上运行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政策,从教学上与过去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碰撞,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紧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施以学生课堂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情况和思维表达情况。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更好发展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实施运行教学政策,无疑是为小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发展,转变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好发展的空间,这是促进数学教学趋于完善的根本所在。
一、当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状况从当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来看,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于知识点的吸收通常需要教师更多的帮助。
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主要以指导展开,“辅助性教学”,课后以练习题型为主,以练为主,注重量的积累。
但一些时候也忽视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实现探索数学学习的乐趣,长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在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后对知识的学习无从下手;同时,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以自己的教学进度一味推进,学生自身的学科潜能往往不能很好地被激发出来。
缺少了趣味性活动的课堂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
教师灌输式教学,往往为了教而“教”,学生也是被动性听讲,为了学而“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意识,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因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学逐渐以逻辑性教学指导为主。
小学低年级培养的“灌输式教学”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学习依赖心理,出现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无法进行学习、在自主学习时没有方向性的情况,因而不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逻辑性思维的培养;一旦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不高,自我的学习潜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空间,就会从无形中阻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推进和发展[1]。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缺乏主动性和动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学生应该是数学课堂的主体。
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等方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探索和总结如何有效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促进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从而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发展。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通过各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是采用提问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关键词:学习背景创设情境数学活动全面评价情感培养主要内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要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创设有价值的、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意识,实现真正的数学教育。
今年暑期,在我市即将全面开展新课程的实施,我和所有教师都参加新课程培训和上岗培训,学习和讨论了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了新教材,观摩了几节公开课,感受颇深。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带着新理念的思索,我做了一些尝试,对《标准》也有了一些体会。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首先,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设计有价值的数学。
过去我们主要是对教材和教法进行研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则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过去我们一味地热衷于研究教材、教法,设计各种漂亮的教学过程,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演,而忽视了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感受,在我们为学生所设计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有怎样的情感表现?学生对本节所讲的内容是否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学情研究。
我们设计每堂课时,都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对这节课的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能接受些什么,哪些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例如:在《二次函数》一章的引入中,考虑到学生对函数的抽象性非常不理解,我采用了下面这个引例:有一根长为20CM的铅丝,把它弯成一个矩形,设其一边长为XCM,则另一边长为(10-X)CM,面积为Y(CM2),填写下表:根据上表,大家可以发现面积Y与一边长X之间满足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称作函数关系,大家可以给它起个名称吗?从而引入二次函数这个概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参与和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引导学生情感投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情感投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引导学生接受挑战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评价自我,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总结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自我评价学习成果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很多方面。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和建构数学知识的主体。
他们通过举手发言、合作探究、展示表达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本文将从学生实际参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更多的表达机会。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而在现代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讨论、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会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发展他们自己独特的数学逻辑思维。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从而使得学生更加主体地位显现出来。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合作探究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集体智慧来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们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见解,还能够接受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感。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验证和总结等环节,来主动地探索和建构数学知识。
教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学生自主地去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能够体现出更强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学生们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个人演讲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成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
现代教学不再是以往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应该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
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要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原则呢?现结合自己的课改实验谈点浅见。
一、在课堂上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上讲台讲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教法。
学生在讲题过程中,教师认真听讲,及时有效地提出意见。
例如:我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时,在讲完“长方体的认识”后,布置的作业是预习“正方体的认识”并为下一节讲课做好准备(包括学具)。
这节课开始,同学们争着讲题。
我先叫了一位中等生,这位学生手里拿着自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
接着引导学生向他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都积极思考,都想问一个问题难住他,后来有几位学生问了几个问题,他都一一做了解答,而且讲解的很清楚;最后,我让没有机会上讲台的学生在他们小组进行讲解。
这节课大家学习气氛特别浓,一堂课自始至终学生都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各有所获。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活”起来呢?经过十几年的的探索
实践,我认为只要把握以下几点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心,“爱”要充满课堂没有“爱”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
这种爱是多方位的。
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
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
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
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
“创”设课堂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争辩,有利于形成不同思想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
鼓励学生质疑。
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出的不耐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对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也要尽力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鼓励、赞许、肯定在激发学生灵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教给学生数学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所以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问题。
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在要领教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
最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
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
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孙连春,李臣之;浅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运行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 /jxwl/class/ 335.html;
2003.08
[2]陆晓静;新课程标准下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探究[d];苏
州大学;2009年
[3]付彩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考试周刊;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