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以人为本_的形上之思_陈曙光

合集下载

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

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

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引言:在国家发展和治理的大局中,以人为本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

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社会公平和国家安全,都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导和推动。

在本文中,将通过分析人性、人权保障、人才培养和社会关爱等方面的内容,阐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具体的措施。

一、人性的尊重与保护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首先体现在对人性的尊重和保护上。

人是社会的根本基石,人性尊重和保护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各国都应重视人性本质,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模式还是文化传承,都应该从人性出发,充分发挥人性的优势和价值。

在具体实践中,国家应加强对人权的保护,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人权,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待遇等。

此外,在社会发展中也需要重视人性的需求,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优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以人为本的治理,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优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力量。

国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各个领域输送人才,培养和储备有潜力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人才的使用上,国家需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不同文化、学术、经济背景的人才都需要相互交流和合作。

此外,还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使得优秀人才愿意、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社会关爱与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治理还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爱他们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关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扶持。

无论是贫困人口、残疾人士还是老年人等,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

在社会关爱方面,国家可以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不仅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自我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共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以人为本摘要:以人为本理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

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体现着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指引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进程中始终不忘人民重托、永远为人民谋幸福。

关键词:以人为本;十八大;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记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为什么以人为本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可以说,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核心。

解决了以人为本,也就解决了该问题。

以人为本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的关系。

我们搞发展,追求的是什么?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以发展为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对企业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企业以人为本的思考

对企业以人为本的思考以人为本事关党的执政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作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述,再次提醒全党高度重视。

在学习中本人深受启发,现就企业以人为本谈点个人理解及思考:一、如何解读以人为本。

首先从字面理解,“人”即人民大众,具体包括每一个人,“本”即根本或源头,“人本”即:人是创造并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其次从人类本源理解,地球上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史,从青石器到今天的高科技发展时代,没有哪个生命体能有如此推动世界发展前进的原动力。

没有人,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人才是主宰这个世界的主人,是国家建设的主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人。

第三从人的本能理解,人具有高智商、从事复杂劳动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其他任何动物都只是自然维持生存的繁衍,不具有从事复杂劳动和发明创造的本能。

第四从人的本性理解,人的需求具有不安于现状性,总是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品质,这种动态追求也就不断推动人类自身的发明创造。

由此归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企业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其一,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

这是由企业性质决定的,发展是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

企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国有企业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重大的社会责任,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其二,决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人---就是要依靠我们的广大员工,没有员工就谈不上企业发展。

其三,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通过发展首先不断提高广大员工需求,同时承担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对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否则,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基于此,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企业怎样以人为本。

企业以人为本关键要解决好发展与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求的这一主要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1、基本的需求。

物资决定精神,安居才能乐业,只有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人才能精神饱满有干劲,所以物资需求是基础。

而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职工,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满足职工基本需求的同时,也才能谈得上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对国家有更大作为。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_


o s ih o h l n a hs u s i tn u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
马 闯 王 成 光
( 西华 师 范 大 学 马克 思 主 义 学 院)
【 摘
要】 本文拟从哲学角度 , 分别时“ ” 本” 人 和“ 进行哲学思考和 以人为本的辩证思维角度 出发 , 以揭 示这一科学发展观 哲学思考 辩证思维
持续发展观 。 统筹 现 在 与 未来 , 当代 人 的 发 展 要 为 后 代 人 的
可 持续 发展 打 下 基 础 , 造更 好 的条 件 . 阔 更 广 阔 的空 间 , 创 开
( ) 体 人 和类 的人 的 有 机 统一 二 个 以 人 为 本 的 “ ” 是 “ 体 人 ” “ 的人 ” 人 . 个 与 类 的辨 证 统 一 。
是 自然 人 又 是 社会 人 。 作 为 自然 界 与社 会 关 系 中重 要 的组 人 成 部 分 . 有 自然 和 社 会 的 双 重 属 性 , 现 了 自然 人 与 社 会 具 体
人 的有 机 统 一 。
展 。 而 把 现在 与 未 来有 机 统 一 起 来 , 次 , 从 其 以人 为本 的“ ” 人
因而 是 社 会 存 在 物 。人 来 于 自然 又 高 于 自然 , 人 与 社 会 的 在 关 系 上 。人 不 是 纯粹 的 自然 存 在 物 , “ 不是 单 纯 的生 物 学 意 义
上 的人 . 也 不 是 抽 象 的 概 念 。 具体 的人 总是 生 活 在 一 定 的 人 社会 关 系 中 , 实 践 着 的 , 生 生 的现 实 的人 , 是 活 即社 会 的 人 。 ” 【以 人 为 本 科 学 发 展 观 . 调 统 筹 人 与 自然 和 谐 发展 , 即 : ’ 强 人

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几点看法

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几点看法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我国的人才战略发展角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是“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它是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 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尊重每个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一、以人为本,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也是互敬互动的,这种关系的建立又取决教师的人格品德、学识水平、专业知识、组织能力。

具体说有四点要求。

1、以德育德,言传身教,用人格的力量吸引人。

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因为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作风本身就是一本无形无言的教科书,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以才培才,才自才来,用知识的力量感召人。

教育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有竞争能力的人才。

教师首先应有竞争创新的能力。

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真知灼见,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我们已不是往日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

3、爱动其心,情到理通,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人。

我们知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会产生心灵撞击的火花,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

当然这里的爱中也要包含严格的要求,只爱不严是宠爱、溺爱;只严不爱是束缚、苛求,爱中有严,严中有情,方能爱动其心,严导其行,做到以情感的力量感化人。

4、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

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性,承认人文全才,肯定人人有才,既有人情又要有道理,做到有情有理,情理交融。

二、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人是教育发展的主体, 应确认人的本性是合理的, 教育活动的展开应以人为本, 而教育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

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元理论问题

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元理论问题

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元理论问题2014-01-15 13:27《学习与实践》字号:一国家的自立自强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自立自强,也包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自立自强。

文化价值观上的独立、自觉与自信,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自立自强的根本性课题。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价值观念系统,其中的内核与灵魂即表现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表征自己精神内核的文化符号,即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名片和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身份证”。

缺乏自身的独特价值观,对内难以获得认同,难以凝聚全国人民的目标和意志;在对外交往中则不可能占据宣传舆论上的主动,占据道德上的制高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核,是中国作为大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象征,是中国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名片,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身份密码的“DNA”,是“中国梦”的价值愿景。

惟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清晰地界定“我是谁”,在与“他者”的比较中才能清晰地显现自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西方人在其思想旗帜上鲜明地写着“自由、民主、人权”几个大字,依凭“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通行全世界,以至于不少人把西方当成理想的天堂向往之。

其实,只要仔细剖析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不难发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却仍然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它作为某种独立的、异己的东西同个人相对立。

每个人都生存于这个“虚幻的共同体”中,在这里,所谓“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和贸易的自由,就是“资本”和资本占有者的自由,[1]就是资产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就是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就是劳动力的买卖自由,就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2],就是“自由得一无所有”[3],“自由的并不是个人,而是资本”[4];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完全沦为虚假的东西。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已经超越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它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社会理想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标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已经超越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它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社会理想的缩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首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是古老而又现代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描绘出了前进的坐标。

马克思说:“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矛盾的人的活动而已”⑴无疑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真正的历史是“以人为本”的。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在创造自身。

唯物史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

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宣告:在新的社会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不仅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而且也把它看作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推进的过程。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历史阶段。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种人身依附关系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特征。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情、行的辩证统一本文从当今德育教育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德育工作者应以理服人,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知、行启发人。

本文运用实例和道理,分析德育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知育情,以情促知;以行育情,以情导行,从而阐述知、情、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不可缺少的。

德育过程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做到知、情、行辩证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者应不断地完善自我,用全部心血去热爱自己的事业,直至象蜡烛一样……标签: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以知育情;以情导行德育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极大的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行规范影响的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盼的思想品德过程。

笔者认为,德育教育中只有能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做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的辩证统一是彼此的关系,相互促进影响,互相转化的。

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的标志;“情”起着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在当前教育阶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学校的教育过程,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

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必行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的环境,努力去激发学生自我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

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教师在这场面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则是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另是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标。

但也应看到的是,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

现代企业如何“以人为本”

现代企业如何“以人为本”

45中国发展观察专栏现代企业如何“以人为本”陈彩虹陈彩虹,高级经济师,长期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出版有《现代货币论丛》《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经济学的视界》《世界大转折》等10多部著作、文集。

“以人为本”是各类企业组织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

这个词汇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人”应当是企业的根本所在。

既然是根本所在,那么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实现为目标,就应当是企业组织运行的基本要求。

哲学一点地说,在企业组织里,人应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然而,企业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组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收入对于成本的覆盖,最终创造出利润来,进而维系企业的生存,扩大企业的发展。

如果不是这样,企业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

在这种理解下,“人”应当是服从于生产或服务要求的要素,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也就是说,利润才是企业的目的,才应当是企业的出发点和中心。

否则,企业生存都是问题,也就遑论其它了。

由此看来,企业是不可能,至少也是难以实质性地做到“以人为本”的。

问题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说企业里的“人”不能够得到好的培养,不能够得到好的发展,不能够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又如何能够积极、有效、可靠和可持续地完成生产或服务任务,从而创造利润、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呢?换句话说,如果企业仅仅将“人”作为手段,不以人为本,不将培养人、发展人和成就人作为企业运行的远景目标,那么“人”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多少知识和技能,还不努力学习、工作,生产或服务的任务根本就完成不了,更不用说创新一类的事情,如此一来,企业是不是也将面临利润创造不出来的严峻局面呢?可见,企业以人为本和实现利润,都是具有目的性的;同时,它们又都互为手段——如果“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那么企业的利润目标圆满实现就有了保证;如果企业的利润目标得到实现,那么“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就有了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思想与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思想与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思想与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作者:陈培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6期摘要:“以人为本”是当代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容。

“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之间紧密相连。

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实现的重要保证就是“以人为本”。

因此,在法治的理论和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与归宿,贯彻人文精神,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在维护公民权利与权益,制约和限制权力滥用方面的巨大力量,从而树立起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统一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合力,更快推动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以人为本;依法治国;马克思哲学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需要通过“以人为本”来体现。

“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之间紧密相连。

如果“依法治国”主要是为了解决治国的必要规范,制度和程序问题,那么“以人为本”的思想则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的体现,也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义。

一、“以人为本”内涵“以人为本”是指充分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人的地位和作用,帮助人实现全面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以人为根本,为中心;依靠人、相信人、团结人、发展人。

“以人为本”是人文、法治和科学精神的主旨,即人本精神。

世界上自最早提及“人本精神”的是古罗马西塞罗和格鲁斯。

他们在其著作中认为“人本精神”指的就是“人性”,“人类情感”,“万物之灵”。

因此人本精神也被称为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

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文主义是指承认人类价值或尊严的哲学,把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或用某种方法将人性及其范围内的利益作为研究主体的科学,是一种以人为标准,以人为中心和准则,以人性为出发点的哲学思想。

2024年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心得体会范文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范文。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一直注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成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人的成功与他所处的环境和他所服务的群体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所处的环境和他所服务的群体的利益,最终注定是会失败的。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利益和福祉放在首位。

在学习中,这意味着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权益,并为他人的发展和幸福做出贡献。

作为学生,我应该关心身边的同学,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权益,并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和支持。

而作为未来的执政者,我更应该考虑全体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制定和推行符合大多数人民期望的政策和措施。

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执政为民,是一种为民众服务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在学习中,我要时刻铭记着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的成绩和自己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这意味着在学习中要不忘初心,牢记责任,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需求。

只有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到学习中,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为人民谋福祉。

在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善于倾听和沟通。

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并在学习和执政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要注重团队合作。

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目标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群体的利益和福祉,这需要我们与他人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团队合作不仅能提高效率和质量,还能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最后,要持续学习和创新。

学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的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的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的建设”第一篇: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的建设”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企业特点和市场对企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保持数十年的竞争优势。

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一个没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其经营往往是随波逐流的,其员工也没有主人翁意识,这样的企业是长不了的。

纵观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管理已经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而越来越突出人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力量。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而知识是人的资源,所以重视人就是重视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IBM这样一个老牌的大公司为什么经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是蓝色巨人?HP公司为什么能保持20多年持续稳定的发展?其答案都很简单:重视人的建设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处于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其邮电行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通信发展的强省,这与其特有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前,我省邮电企业正面临着迈向新世纪。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新时期,构筑起适应新发展时期的邮电企业文化,进行一场“软件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个邮电企业文化涉及的面十分广泛,我想就其中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同时结合我院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来进行深入地探讨。

广东省邮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96年7月,是广东省管理局的直属单位。

为满足广东通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保障通信大网运行安全、高效和通信市场的需求,研究院深入地开展维护支持、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是广东通信技术支持及科研开发的最高技术部门。

作为一个三高(高学历、高技术、高起点)企业,技术人员占职工的绝大多数,其体力劳动因素的比例很低,智力因素的比例很高,实践证明过去那种单纯靠严格的规章制度、金钱刺激来追求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陈曙光: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

陈曙光: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

陈曙光: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
陈曙光先生的“中国之治”观点提出了新的境界,这一境界在他看来,让中国摆脱外部势力的干扰,实现自主本土的发展。

他指出,当今世界已经走上多元文化、多方位发展的轨道,外部强势势力只能对立中国而不能支配中国,中国也不能一味追随外国模式。

因此,他提出“中国之治”的观点,即要依靠中国本土文化的活力,搭建出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打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制,实现中国的历史性发展突破。

此外,在陈曙光看来,实现“中国之治”的核心应该是对文化的沉淀和长久的思考。

要坚持文化精神自愿主动,维护文化责任,营造文化氛围,建立文明文化文化体制,推动文化改革,提高文化素养,使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表征。

而这种“中国之治”,正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发展。

总之,陈曙光先生提出的“中国之治”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思想内涵。

借助“中国之治”的理念,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文化社会发展,拓展中国的文化活力,实现中国的历史性发展突破。

对“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对“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People
Orientation"
作者: 陈曙光[1]
作者机构: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06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19-25页
主题词: 以人为本;科学内涵;哲学解读
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类向度,但要防止无视其他物类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必须体现集体向度,但要防止用集体压制个人的集体专制主义;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个体向度,但要防止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个别人、少数人、个别阶级、阶层、政党或特权集团的利益为本,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三,“什么人”以人为本?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实施以人为本的主体;从狭义上讲,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第四,以人为本的“本”是什么?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指“本体”,而是指“根本”。

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

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

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
陈曙光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关键词”来解读。

本?一、“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从“类”的维度看,“以人为本”必然关照整个人类,但要防止无视其他物类的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类为本”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意义。

远古时期,人类刚刚从混沌未分的自然状态中独立出来时,“以人类为本”的意义怎么说也不为过。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刚刚从宗教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时,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陈曙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58
【相关文献】
1.沐导师之风,增学养之气——读张玉新先生《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所感
2.教研相长: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方——读《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
3.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包容性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上之思与形下之维》简评
4.率性语文哲学人生——读张玉新的《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
5.包容性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上之思与形下之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想汇报:以人为本理念

思想汇报:以人为本理念

思想汇报:以人为本理念尊敬的党组织:在科学发展中,我们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观,在这个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时期,我充分重视人,和人性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否定和超越,本质上体现着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作用的重视。

由于人可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理解,故以人为本的观念兼含有以社会的人或作为群体的人为本位和以个体的人为本位两重含义。

马克思倾向于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群体去理解人。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创始人,始终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奋斗目标。

他批判地继承、发展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为基础,把抽象的、孤立的、非历史的人科学地还原为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人。

在他看来,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因而,作为以生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的根本观点。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要从社会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德育更要以人为本

德育更要以人为本

德育更要以人为本
方檀香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1()1
【摘要】鲁洁教授曾说过:"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

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与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


【总页数】4页(P31-34)
【关键词】学生成长;道德冲突;以人为本;德育;美好生活;概念化;显示;教授
【作者】方檀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
【相关文献】
1."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维制约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转换 [J], 陈秉公
2.德育目标“顶天”更要“立地”关于目前学校德育目标多层性的思考 [J], 卢天琳
3.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
性发展 [J], 陈秉公
4.“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维制约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转换 [J], 陈秉公;
5.德育更要以人为本——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促进学生成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持党的领导 崇尚以人为本

坚持党的领导 崇尚以人为本

坚持党的领导崇尚以人为本
万师
【期刊名称】《江东论坛》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把民族独立、振兴中华作为奋斗目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

因此,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牢牢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党的一条根本宗旨和根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的解放相辅相成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劳动人民经过数千年的艰苦奋斗共同创造出来的,但在过去的大多史书中所反映的都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万师
【作者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5
【相关文献】
1.坚持党的领导崇尚以人为本 [J], 万师
2.崇尚以人为本塑造活力团队创建和谐企业 [J], 黄佩珍
3.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漫谈美国企业文化的主流价值崇尚 [J], 陆月娟
4.崇尚以人为本坚信科学发展——专访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 [J], 项耀汉;龚雪
5.以人为本、崇尚师德建设——当下学校工会工作浅析 [J], 毛秀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现时代・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3陈 曙 光我们是人,与生俱来就是“本”,很难说有任何一个社会生活的领域是可以不“以人为本”的。

但是,“以人为本”究竟是什么,“以人为本”究竟何以可能,这些都不是意义自明的问题。

一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我以为可以从四个“关键词”来解读。

1.“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从“类”的维度看,“以人为本”必然关照整个人类,但要防止无视其他物类的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类为本”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意义。

远古时期,人类刚刚从混沌未分的自然状态中独立出来时,“以人类为本”的意义怎么说也不为过。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刚刚从宗教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时,“以人类为本”的意义怎么说亦不为过。

今天,人类是相对于其他物类而言的,凸显了人的中心地位,此时“以人类为本”仍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就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可以蔑视一切物的价值。

其实,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对大自然进行无情无理无度无序的索取,这不是“以人为本”,恰恰是对“以人为本”的僭越,因为其结果就是导致现在人类正在承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不能承受之重”。

从“群体”维度看,“以人为本”必然指向集体的人,但要防止用集体压制个人的集体专制主义。

“以群体为本”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并不能绝对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集体的名义忽视、排斥、否定和压制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倡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永远高于、优于极端个人主义。

然而,集体主义不是我们排斥、忽视、否定个人的理由。

那种以“集体”的名义忽视和压制个人合理欲求、践踏个人人权的现象是对集体主义的僭越,结果就是导致集体对个人的专制与霸权。

从“个体”维度看,“以人为本”必然落实到个体,但要防止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

马克思谈到人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讲个人,如马克思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67页);“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同上,第71-72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第294页);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注・411・3本文得到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以人为本的‘元’哲学研究”(编号08BZX012)的资助。

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但是,马克思所讲的“个人”是社会共同体中的个人,是与他人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是以他人、集体的存在为前提的个人,这与极端个人主义忽视、排斥他人是完全异质的。

我们对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泛滥有目共睹,但不能因噎废食,从此不敢谈“个人”;“以人为本”如果遮蔽了个人,就必然成为虚假的政治口号,并在虚假中走向虚无。

2.“以人为本”是以人的“什么”为本?人生在世,总有一个为什么活着的问题需要回答,这实际上也就是以人的“什么”为本的大问题。

有一种观点提出,“以人为本”是以人的“需要”为本。

乍一看来,这一界定似乎并无不妥;但进一步分析便不难发现,“需要”有层次之分,也存在前提性的价值判断问题(即合理与不合理);即使是“合理”的需要,也可以区分为个别人、少数人的合理需要,与绝大多数人的合理需要。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必须有前提性限制,这就是不能局限于生物性意义上的物欲,不能局限于人的片面需要和物性欲望。

因为人不是经济动物,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至一个对象,只有当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才是我们的,这样,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

“因此,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4页)如果走不出人的生物性需要,从长远来说“以人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笼统地讲以人的“需要”为本是不够的,极有可能导向“个体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必然的后果是个人物欲的进一步膨胀,人的异化进一步扩大,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资源的进一步枯竭。

因此,只有扬弃片面的生物性立场,“以人为本”的实现才是可以预期的。

那么,如何才能超越人的片面物性呢?我以为,必须注入人类性的立场,也就是说,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才是现实的。

因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意味着“以人为本”不是以个别人、个别阶层或特权集团的利益为本;还意味着,“以人为本”不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某些”利益或者“所有”利益为本,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属于人的“需要”,但它既是一个事实认定,也是一个价值认定。

从事实评价来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可行的,因为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必然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实现的要求;从价值评价来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合理的,因为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必然不同于个别人的无理要求。

3.“以人为本”是“什么人”以人为本?提出“以人为本”的命题,自然就有一个“谁”来实施或践行“以人为本”的问题。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主体是不同的。

在中国,“民本”思想非常丰富,但实现“以人为本”的主体始终是君主,百姓只不过是用来维护君主统治的工具。

荀子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荀子・王霸》),即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见,“民为邦本”的实现始终依靠君主的意愿以及君主推行的“仁政”,依靠老百姓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民本”的。

在西方,个人中心主义思想盛行,实现“以人为本”的主体自然也是着重于个体自身。

可见,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民本”)追求要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普遍事实,其实践的主体还是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从广义上讲,人人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人人都是实施“以人为本”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因为只有人民群众自觉地认同、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才能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成为一种文化习惯,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511・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成为一种实践品格。

(参见石云霞,第688页)从狭义上讲,“以人为本”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向自己提出的要求,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党的倡导与率先垂范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强大力量。

4.“以人为本”的“本”是什么?“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世界的“本原”,这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理解;另一种是指事物的“根本”,这是价值论意义上的理解。

我以为,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体”的本,而是“根本”的本,“本”是相对“末”而言。

“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而不是本体论的命题。

我们今天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即不是讲以人为本体,不是回答在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

二“以人为本”不管是作为政治口号还是哲学命题提出,都已有很长时间了。

尽管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丰富、体系完备,但并不成熟。

马克思主义人学全面超越了西方传统人学的理论缺陷,找到了一条实现“以人为本”的现实道路。

第一,域界转换———从思想世界转向生活世界。

马克思主义人学实现了从思想世界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将“以人为本”置于具体的历史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事实”之下,解决了在“什么世界”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

如果说在思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西方传统人学更注重于前者,沉迷于在思想世界中通过思辨的方法去推演人何以为本、如何为本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人学则更注重于后者,即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通过“现实”的方法去说明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地位、价值、权利、自由解放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现实的、历史的因而也是科学的回答。

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企盼,对全面发展的憧憬,都不可能在抛开人类历史进程的情况下,去设想一套永恒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标准;而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发展的不同水平,来推进符合某一时代、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类自由与解放事业。

“以人为本”永远只是打上了时代烙印、赋予了时代内容的“以人为本”,它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二,客体转换———从虚拟客体转向真实客体。

马克思第一次发现了“现实的人”,超越了对人的存在的抽象理解,解决了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作为实践存在物的“现实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真实客体和对象。

马克思所批判的“抽象的人”要么是湮没于上帝或“理性”之中的纯粹思辨的对象,要么是湮没于自然的纯粹直观之中的“生物人”,这种“人”是远离生活世界的“人”,缺乏现实生活的丰富性。

“以人为本”如果停留于以抽象的人为本,那么它同样会远离生活世界,缺乏具体的、现实的意义,变成抽象空洞的口号。

“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感性对象”和“感性活动”的统一体。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代替了“抽象的人”,以现实的人为本同时也就代替了以抽象的人为本。

“以人为本”只有回归到“现实的人”的主体维度,才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三,地位转换———从主体错置转向主体归位。

马克思主义人学坚持历史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相统一的群众史观,这就超越了西方传统人学对人的历史作用的歪曲认识。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生产力的发展、精神财富的创造、上层建筑的革新、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应该归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人学还认为,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611・《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主体,是全部社会生活的主体、整个人类历史的主体。

人作为一个类,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人不仅创造了世界和历史,也创造了人本身。

人的创造本质的存在,主体地位的确证,确立了人在人的世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人的世界和社会应该而且必须“以人为本”。

在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的世界和社会中,特别是在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应当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