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附答案)1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附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9.A;10.愤恨、案件。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二)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全]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全]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含答案鲍子都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

子都下马,为摩其心。

有顷,书生卒。

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卷书于腹旁。

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者逐之。

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

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

开墓,取儿尸归,见金九饼在头下,卷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

由是声名大振。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书生卒/身先士卒B. 有卷书一卷/琴棋书画C. 子都具言/不可言状D. 举家感子都之德/感慨万千C A.死/兵;B.书籍/书法;C.说出;D.感谢/感想。

10. 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卷书于腹旁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

11. 鲍子都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鲍子都是一个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道义之人。

在书生病危时他无私救助,可见他热心助人;书生死后,魏子都将其安葬并且把书生所属的金饼等物品一并葬入,可见他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译文:魏国人鲍子都,有日下午走及野外,看到一名书生突然心痛发作,于是下马为他按摩,以舒缓心痛。

可过一会儿,书生殒命。

鲍子都看看书生随身物件,有一卷书和十个金饼。

于是鲍子都卖掉一块金饼用来安葬书生,并将其余的金饼放在亡者的头下,那一卷书放在身旁。

过几年以后,鲍子都在路上被骑青花马的人追,那人认为鲍子都是亡命之徒,问他儿子死在那儿了?鲍子都于是将前后具体讲来。

那人于是跟随子都前往,打开墓穴,想将儿子的尸骨带走,看到金饼在儿子头下,书卷在身旁,全家感恩于鲍子都的恩德。

此后,鲍子都声名远播。

高凤痴迷诵读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①流麦。

妻还怪向,凤方悟之。

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注]①刘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④讦谟(xū 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缘道以乞穷乏缘:__________②甚厚,为乡闾所安:甚:__________
21.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萧何。为什么说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请联系选文内容作具体说明。
嫦娥奔月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嫦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逢蒙①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②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遂催吴刚③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从小酷爱学习,遭到父亲的反对仍苦学不辍,终于让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B.詹鼎先是与吴氏孩子们一起学习,后来老师离开,詹鼎成为了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C.有人犯法,平章事的妻子向詹鼎行贿替那人求情,詹鼎没有答应,遭平章事妻诬陷。
D.选文表现了詹鼎刻苦好学、清正廉洁、执法不阿的品质。
(有删改)
【注释】①衖(lòng):通“弄”,小巷。②馌(yè)妇:给种田人送饭的妇女。牧子:放牛羊的孩子。③窥:偷看。诧:惊异。④颠:通“巅”,山顶。⑤踵:脚后跟。⑥踄(bù):行步。⑦郭索:蟹爬行的样子。⑧自汲:自己在井中取水。⑨敌楼:城楼。⑩睥睨(pìnì):城上短墙。栏循(shǔn):即栏杆。⑪趺(fū):花萼。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开德:今河南濮阳。⑥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⑦生兵:指生力军。⑧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⑨薨(hōng):死亡。

2019-2020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

2019-2020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

2019-2020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一、《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空谷传响:回声襄:漫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朝:早晨。

清荣峻茂曦月:阳光,月亮。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阳光……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山峰):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的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7、结构。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0分)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余服①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②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注释①服:被任用。

②坠: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望:(2)不敢稍染.官宦习气染:(3)尔年.尚幼年: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今为宫室之.美为之C.可以.处乐何以.战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3分)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结合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说说信中所提“家风”具体指什么?(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帮
真题帮
一、[2021河北,8~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13分)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 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 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 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 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日:
·
(2)余谒公私第
谒:
·
(3)更不复顾惜
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对书没有不读的。朱熹探问蔡元定的学问,大吃一惊,说道:“这是我的老朋 友,不应当在弟子之列。”
【乙】王廷相,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王公的府 上去拜见他。王公邀请(我)进门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走在道路上, 一个吏卒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经过长安街,(他)都挑着(干净的)地面踩,战 战兢兢,唯恐弄脏他的鞋子。后来进入京城,泥泞渐渐多了起来,一不小心,浸 湿了鞋子,反而就不再顾惜了。守持自身的道理,也像这样啊。倘若一失足, 将没有什么不做的。”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不敢忘。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2 福建6年中考聚焦
(一)
(二)
(一)【2022福建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友人袁炳,字叔明,陈郡阳夏人。其人天下之士,幼有异
才,学无不览,文章俶傥①清淡出一时,任心观书,不为章句之 学。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俯眉暂仕②,历国 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粟之入者,悉散以赡亲。其为 节也如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焉。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 卒官,春秋二十有八。与余有青云之交③,非直衔杯酒而已。
一致的,主要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 列的,相应位置上的词的词性,也基本一致。所以, 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根据这个词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 位置进行推断,得出它的意义。
典例:【2022莆田质检1分】 [患] 夫人君患• 不能纳谏( ) 【点拨】“患”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故译为动词“忧 虑,担忧”。 【参考答案】忧虑,担忧
(节选自江淹《袁友人传》)
【注】①俶傥:卓异不凡。②仕:为官。③青云之交:喻 指同有高远之志的友谊。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关联教材
数百年未有 此人焉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①此:这样

(《岳阳楼记》)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非直• 衔杯酒 而已
考点2 断句 解题方法: 1. 借助虚词断句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矣”之 类的虚词比较多,其主要作用就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 气,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虚词进行断句。
典例:【2022三明一检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B.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C.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D.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作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我整理了以下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1. 《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2. 《论语·为政》这篇文章是孔子的言论,主要强调了一个君子在为政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如忠诚、正直、谦虚等。

3. 《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篇文章是司马迁的自序,主要介绍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写作动机,以及对于史学研究的看法。

4. 《汉书·食货志》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代的经济状况和物产,对于了解古代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后汉书·班彪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班彪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对于了解后汉时期的文化和学术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6.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贾文若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王毌丘、诸葛贾和文若三人的事迹和贡献,对于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7. 《晋书·王导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王导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晋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 《宋史·张浚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张浚的生平事迹和军事才能,对于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9. 《元史·忽必烈本纪》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忽必烈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元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 《明史·太祖本纪》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明朝的建立和政治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11. 《清史稿·太宗实录》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清太宗康熙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清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红楼梦》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和家族兴衰的历史背景,对于了解清代社会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部编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习题(一) 《前辈勤学》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

”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洎⑥北⑦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

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注释:①胡澹庵:北宋官员。

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

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

③道:指学问。

④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

⑤昧爽:拂晓,黎明。

⑥洎:到。

⑦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⑧趺:脚。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洎北归”的“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耻下问(《〈论语〉十则》)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C.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D.虽乘奔御风(《三峡》)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明而读就:即,连词。

B.然龟山盖少年事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乃晚年乃:是,表判断。

D.辄执书立窗下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

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三、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 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 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 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 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 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破—下,攻破 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其破荆州,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 终日—须臾,片刻 终日 须臾, 须臾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之弥 愈—弥,更加 弥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相反、相近) 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 成分分析法(语法) 成分分析法(语法) 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 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 借助语境法(上下文) 借助语境法(上下文)

课!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五、知识迁移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 知识迁移法: 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 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 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 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 隆中对》 为信然。《隆中对》 确实、的确) (确实、的确)
试一试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 汝何业? 卖卜。 岑曰: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 我夫人有娠,弄璋乎 弄瓦乎 其人不识所谓, “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 漫应之曰: 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未己, 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 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概》 。《古今谭概 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概》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带翻译)(适合七~九年级)(一)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①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③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④!”(选自《庄子·外物》)【注释】①贷:借。

②邑金:领地的租金。

③波臣:海神的臣子。

④肄:店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彼我盈,故.克之 B庄周忿然作.色曰/一鼓作.气C.周顾.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且.焉置土石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3.庄周为什么要给监河侯讲“涸辙之鲋”的故事?(二)钱太守断鹅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多异政。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耳。

”乡人不平,讼于管。

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

人无不惊讶。

已退食,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

”少顷出,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

”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

”众人怪之,守曰:“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清店鹅食谷粟粪色黄。

”店主伏罪.。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已持.臣守圉之器B、计.四只/计.日以还C、令其供状./不可名状.D、守指.一鹅曰/争高直指.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清鹅食谷粟粪色黄3、店主敢于赖账而占有乡下人的鹅,原因是什么?(三)车翻豆复隋时有一痴人,车载乌豆入京粜①之。

至灞头②,车翻复豆于水便弃而归欲唤家人入水取。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 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 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 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开始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 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 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 便以为学全了驾船 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 胆,桨坠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二、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 妻善织缟②, 而欲徙于越。

“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 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老婆善于织缟,想移民到越国 去。

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

”鲁国人说:“为什么?” 说:“屦是用来穿的, 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 使用的国家,想让不穷,这可能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 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 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 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9下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9下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
发怒 愤慨
……的人 ……的原因
九年级下册
训练二:断句(文言断句题) 秦 王 使 人 谓 安 陵 君 曰/寡 人 欲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安 陵 君 其 许 寡 人/安 陵 君 曰/大 王 加 惠/以 大 易 小/甚 善/虽 然/受 地 于 先 王/愿 终 守 之/ 弗 敢 易/秦 王 不 悦/安 陵 君 因 使唐雎使于秦
5.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赵奢怎样的品性?
智勇双全,胆略兼备。
九年级下册
【参考译文】赵国一个收田租的小官赵奢到平原 君家去收租税,他的家人不肯交纳。赵奢依法处 理,杀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愤 慨,想杀死赵奢。赵奢便劝谏说:“您在赵国贵 为公子,如果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 被削弱,法纪被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诸 侯就会兴兵进犯,这样赵国便不存在了。(到那 时)您怎么能有这样的富贵呢?
九年级下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A )
A.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B.昭侯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C.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不学无术 D.我将奚听乎/皇帝敬劳将军
A(曾经)(B.答应/左右;C.学说/本领;D.将要 /将领)
九年级下册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 乎
九年级下册
/ 秦 王 怫 然 怒/谓 唐 雎 曰/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唐 雎 对 曰/ 臣 未 尝 闻 也/ 秦 王 曰/天 子 之 怒/伏 尸 百 万/流 血 千 里/ 唐 雎 曰/ 大 王 尝 闻 布 衣 之 怒 乎/秦 王 曰/布 衣 之 怒/ 亦 免 冠 徒 跣/以 头 抢 地 尔/ 唐 雎 曰 /此 庸 夫 之 怒 也/ 非 士 之 怒 也/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彗 星 袭 月/ 聂 政 之 刺 韩 傀 也/白 虹 贯 日/要 离 之 刺 庆 忌 也/仓 鹰 击 于 殿 上/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割席分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捉:拿起。

②轩冕:大夫以上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

这里指达官贵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又尝同席读书尝:②有乘轩冕过门者者:(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3)阅读本文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卮②酒。

舍人③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④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①祠:祭祀。

②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

④引:引起。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数人饮之不足足:②乃左手持卮持:(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并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①而守株②,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五蠹》)【注】①耒(lěi):古代耕地用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②株:露出地面的树根,这里指树桩。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而:(2)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守株待兔”是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请根据文段内容说说这个成语蕴含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必备整理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必备整理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必备整理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假如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留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语文也肯定会得心应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学习资料,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实词的解释是课内至课外的迁移。

如的“其始折旋疾徐(慢)”加点字“徐”与《核舟记》里的“清风徐来”的“徐”意思一样。

“乃四顾胆落(看)”与《狼》中“顾野有麦场”意思相仿;又如下面例句中的加点字的解释在所学课文中都消失过:的“席上食菱(吃)”、“欲以去热也(除去)”,的“徙衽以从阴(移动)”、“其阴逾去(离开)”,的“使秦西巴持归烹之(命令派遣)”、“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停止,过了)”等。

但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只有全篇疏通,词的把握才精确,所以平常复习,还要加强对全文句子的解释。

这样,全文的内容也了然于心,文章的中心也易于把握。

全文解释的把握留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览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直译为主如对“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的解释在理解每个字的词义的基础上作这样的解释:这个方法用在白天是奇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直译可借用组词的方法解释。

如解释“椎鼓径进”中“径”解释“径直”,“进”解释“前进”。

■第三,人名、地名、专出名不解释如“秦西巴”、“南阳”、“菱”等。

■第四,留意特别句式如省略句,应依据文章前后联系补足省略部分。

如“遂以为尽操舟之术”句省略了主语,应解释为“楚人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把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还如推断句,应依据推断句的特点,解释时不行漏写推断词“是”。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应解释为“陈胜是阳城人”。

另外留意倒装句、被动句等。

如“惟读书为务”“惟命是听”,“今子欲安之”、“书生感其义”、“异哉,人之颈也”、“甚矣,汝之不惠”等。

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要擅长提取文章重要信息,把握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

如“秦西巴纵麑”片断中,短文题目示意我们将重点关注秦巴西,的情感观点在“弗忍”、“取以为子傅”、“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已经有体现了。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课外文言文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课外文言文中考语文
专题19:课外文言文
01考点概述ຫໍສະໝຸດ 02知识整理03
真题讲解
04
模拟练兵
课标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 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考点聚焦整合
六、人物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 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 格)、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相结合、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 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用语 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中考命制“求同辨异”类题目,借以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 力。主要考查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考点透视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 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出其在 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 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 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2014年 楚庄王 试题 问詹何 ……
袁黄公 2015年 力行 试题 节俭 ……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 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 启示?用自己的话概 括(3分)
13.解释文中加点词 14.请将文中画线的 15.结合选文,举例说 语的含义(2分)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 (2分) 期年之后 人(3分) 日杀牲甚众,公 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亦不能禁也。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全,都 (2)值积雪始晴 遇到,碰上……的时候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通过这两件事说明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解题技法:
①注意标题,关注人物描写,把握文中议论抒情以及具有因果 关系的语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语段的内容和主旨。 ②善于参考所给注释。
③遵循问题中的要求作答。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 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 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参考译文:
2016年第一次模拟试题
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 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木偶人曰:‘天雨, 子将败矣。’土偶人曰:‘我生于土,则败归土。今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 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所笑乎?‛ 孟尝君乃止。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 说话,谈话,对话 (2)天雨,子将败矣 下雨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 (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 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 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和税款,请他用(千金和税款)供养 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辞谢了。
2014年中考题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 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詹何对曰 回答 (2)故本在身 根本,基础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译文: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修养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落‛是 句子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必须落实下来。
‚调‛是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 适当的调整。 ‚换‛是 替换。用现代词语替换相应的古代词语。
省略句
问所从来,具答之。
悉以作钉。
孔子云:‚何陋之有?‛
倒装句
不敢对以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段内容、人物性格品质的概括 写人叙事的语段
——主要考查 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 语段主旨的理解、阅读后的启示
宾客莫欲行,谏,不听。 译文:宾客们没有人愿意他去,劝他,他不听。 15.苏代讲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借寓言故事进行劝谏有什么好处? (3分) 道理:人不能离开自己生存的根基,一旦离开,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好处:显得语气委婉,使人容易接受。
2013年 陶公 试题 性检厉 ……
14.解释文中加点词 15.请将文中画线的 语的含义(2分)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咸不解其意 悉用木屑覆之, 值积雪始晴 都无所妨。 13.解释文中加点词 14.请将文中画线的 语的含义(2分)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詹何对曰 臣明于治身而不 故本在身 明于治国也。
祝 君 成 功 !
通读全文
常见虚词 对照原文
掌握大意
因句而异 务求直译
省略倒装
实词活用 分析问答
领会语气
考查全局 内容为据
人物品格
全面考虑
每日一篇
必有见地
2013年中考题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 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2015年中考题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 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 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 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期年之后 满一年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全,都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译文: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15.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由‚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 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
总原则:
☆☆熟读语段,感知句读,课内外联系,参考注
释,先通晓大意,吃透语段后再做题。
☆☆了解试题类型,掌握答题技巧。
组词法
后桓宣武伐蜀
公亦不能禁也
常见古今异义
结合语境,一词多义

汤 或王命急宣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异二者之为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考虑通假字
反、说
‚留‛是 年号、人名、地名、物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删‛是 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补‛是 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