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 试点工作方案(含流程图)

合集下载

县域高血压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学习课件

县域高血压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学习课件

(三)县级医院下转至乡镇卫生院标准
1.
已明确诊断的患者
2.
治疗方案明确, 适合在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进行后 续诊疗或居家口 服药物者
3.
病情稳定,适合 在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继续接受治 疗者
4.
伴有并发症、治 疗后病情稳定者
5.
诊断明确,中医 药治疗方案确定, 病情稳定的患者
• 此项适合于具有上、下转诊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⑤⑦)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⑦)
临床评估流程图
中医诊断与评估(⑦)
(二)诊断与评估(②④⑤⑦)
1. 病史采集 (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
高血压诊治情况
症状及伴随症状
个人史及治疗史的询问 家族史询问:高血压、糖尿病、早 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 下简称冠心病)、脑卒中等家族史
(四)乡镇卫生院下转至村卫生室标准
诊断明确
并制定了长期治疗方案,近期 不需要进行方案调整
病情稳定
血压控制正常或已达标,已提 供规范、稳定的药物治疗方案, 需长期随访者
四、患者筛查、诊断与评估
(一)筛查(①③)
(二)诊断与评估(②④⑤⑦)
(一)筛查(①③)
高血压可采用机会性筛查以及诊室筛查,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开展 高血压筛查,可获得较好的成本效益,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见表1
5
收由县级医院转回的已诊断明确和确定治疗方案且病情稳定的
高血压患者,提供后续治疗和跟踪随访管理
负责中医诊断治疗、随访评估和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教育 6
培训
(三)县级医院
指导村、乡镇级医疗机 构进行正确的血压测量、 合理的治疗以及改善生 活方式等规范的高血压 患者管理

江西省以路径管理推进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江西省以路径管理推进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20.公立医院对符合转诊流程的糖尿病上转患者提供绿色通道
制定全省统一的转诊表单,明确转诊流程
省卫计委体改处
2016年10月
综合性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对符合转诊流程的糖尿病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全省各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省卫计委药政处(医政医管处协助)、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10月-2017年11月
省卫计委药政处(省中研院协助)
2016年11-12月、2017年11-12月
对辖区内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
各级指导医院和专家分别提交以路径管理推进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总结
各级指导医院、省卫计委药政处、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卫计
8.推进二级医院检查检验资源与基层共享
属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范围但基层仪器设备不满足条件时,可开具转诊单,凭转诊单到二级医院完成相应检验检查项目
各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7月-2017年11月
9.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
印发《江西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低价药的品种和金额占比
各设区市卫计委、远程医疗试点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8月-2017年11月
参加糖尿病远程教学培训,如有需要,向上级医院提出远程病理、影像、心电图诊断或远程病例会诊需求。通过远程医疗设备终端记录糖尿病患者档案信息,进行双向转诊
远程医疗试点县(市、区)卫计委
2016年8月-2017年11月
建立签约服务制度
下发调查通知,整理调查结果
省卫计委药政处
2015年12月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流程图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流程图

附件1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高血压、糖尿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慢病分级管理实施方案

慢病分级管理实施方案

慢病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较慢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脏疾病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慢病管理成为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慢病分级管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将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分级管理的核心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管理措施,实现精准治疗和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慢病分级管理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健全的分级诊疗制度。

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管理层级,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相应的医疗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轻度患者,可以采取远程医疗、家庭医疗等方式进行管理;对于重度患者,则需要进行专科医疗和长期护理。

其次,加强慢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慢病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共享,医疗资源的动态调配,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患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获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的诊疗。

再次,加强慢病管理团队建设。

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慢病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对患者的全程关怀,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最后,加强慢病管理的宣教工作。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慢病防控知识,提高患者对慢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慢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慢病管理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慢病分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级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团队合作和宣教工作的全面推进,才能实现慢病管理的目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08.19•【文号】国卫医发〔2016〕45号•【施行日期】2016.08.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下称《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6〕26号)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工作要求,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见附件)。

现就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省级和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要充分认识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发挥好试点城市“排头兵”作用,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纳入深化医改工作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医疗实际,制定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按时、保质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二、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各试点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围绕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并落实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部署启动试点工作。

在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的基础上,2016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围绕县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县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 试点工作方案(含流程图)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 试点工作方案(含流程图)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 (2)二、实施范围 (2)三、基本流程 (2)(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2)(二)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流程。

(3)四、重点任务 (3)(一)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4)(二)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 (4)(三)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5)五、技术规范 (5)六、组织保障 (6)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服务流程图 (8)按照《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指导各地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建立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医疗机构有序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为建设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夯实基础。

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建立,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在全省所有县(市、区)推开。

二、实施范围2016年,太原市、运城市作为我省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其余9个市自行选择至少1个县(市)和1个市辖区开展试点工作。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城市范围的扩增,各市应及时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市所有县(市、区)。

三、基本流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1.签约服务流程: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筛查发现患者,或接诊患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患者,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对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专病档案→按签约内容开展日常治疗、体检、健康管理。

2.上转患者流程:全科医生判断患者符合转诊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联系参与建立签约团队的二级及以上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定患者确需上转→全科医生开具转诊单,已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要与上转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

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为了加快建立XX市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首诊在社区、转诊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了XX市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

一、四类慢病诊疗及转诊指南适用机构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医务室、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

同时,___和军队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医务室、诊所也可以参照本指南执行。

二、四类慢病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指南一)四类慢病诊疗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2.政策引导,促进四类慢病患者自愿到基层诊疗。

3.城乡统筹,推动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

4.创新机制,兼顾各方权益,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四类慢病诊疗基本条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四类慢病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诊疗: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明确、病情稳定、伴随并发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三)四类慢病诊疗流程1.居民持健康卡(或医保卡)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2.为居民建立或完善健康档案,提供健康自测服务项目。

3.引导居民自愿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明确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约定服务内容。

4.提供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

5.提供常规诊疗服务。

6.病情稳定患者可预约下次服务,对病情急性期或危重症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预约转诊服务(门诊或住院)。

三、四类慢病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指南一)转诊基本原则1.分级诊疗原则根据病情实施逐级转诊,急性期、怀疑或者靶器官损害等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处理者。

经上级医院诊断明确、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符合下转指征的患者,则转回基层医疗机构接受慢病管理、康复、护理支持与管理。

2.就近转诊原则应按方便、及时、快捷的原则就近转诊,根据医疗机构区域布局。

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附件7县域糖尿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数最多地国家,我国成人糖尿病地患病率为11.9%,患者总数约有1.25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地27%。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且发病日趋年轻化,经济发达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但农村人群患病率增长快速。

糖尿病主要危害是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致残地主要原因。

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与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地风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足地患者采取特殊地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地发生与进展风险,致残率与病死率。

本方案地制定对推动落实县域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为患者提供一体化,高质量地医疗服务,降低国家与患者地疾病负担有着积极作用。

一,县域不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一)村卫生室。

承担糖尿病一级预防(即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地知晓度与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地健康生活方式,控制2型糖尿病地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地发生)及二级预防(即在高危,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开展健康干预,指导其进行自我管理,以便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对已诊断地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地发生)地责任,负责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并负责患者定期随访工作;有条件地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与中医药早期干预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

负责所辖区域糖尿病筛查,开展糖尿病患者(含部分并发症)地诊断及基本治疗。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及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进行随访评估。

实施糖尿病患者年度体检,并发症筛查。

对糖尿病诊断困难,并发症严重,治疗困难者,以及基层医师判断患者合并需上级医院处理地情况或疾病,上转至县级医院。

接收由县级医院转诊地诊断与治疗方案明确且病情稳定地糖尿病患者,提供继续治疗与护理服务。

负责村级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培训。

负责中医诊断治疗,随访评估与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

社区卫生中心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

社区卫生中心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 和 (或者) 舒张压≥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 3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

( 1 )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wei)险情况,如浮现收缩压≥180mmHg 和(或者) 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者头晕、恶心呕吐、视力含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wei)险情况之一,或者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应在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 2 )若不需紧急转诊,问询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 3 )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 BMI )。

( 4 )问询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 5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 )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 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者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 2 )对第一次浮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者)舒张压≥90mmHg,或者浮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者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2 周内随访。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实现全市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0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X〕53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二)基本原则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级诊疗制度与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策导向,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最终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X年,各县(市)要以常见病、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特别是作为全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的X县,要按全省安排和要求,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X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要取得明显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加,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分级诊疗病种逐步扩展;X年,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扩大分级诊疗开展区域,我市不少于50%的县(市、区)要开展分级诊疗;X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

二、工作任务(一)统筹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

编制完成《X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X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布局规划(X—X)》和《X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X—X年),按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

AA县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AA县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AA县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做好我县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根据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卫基层字[2018]14号)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按照高血压“三级预防”策略,以医共体为依托,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建立“三位一体”的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工作体系,整合技术标准,理顺工作流程,建立协作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在高血压预防-筛查-诊断-治疗-转诊-随访-康复-护理-自我管理等服务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实现医防融合,推动实现高血压患者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

二、工作内容(一)建立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工作体系。

以医共体建设为基础,组织基层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建立“三位一体”的高血压防治医防融合工作体系,明确三方职责分工,确定全链条各环节的技术负责机构和责任人,建立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沟通、数据共享、技术协作机制,并通过平台和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体系内各组成部门有机整合、角色分配和流程无缝衔接。

(二)做实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患者健康管理要求基础上,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推进基层患者分级分层管理。

认真做好高血压诊断、评估,把好高血压诊断关。

开展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分级评估、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和靶器官损害评估,确定患者管理分层分级,明确管理流程和要求。

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科学制定血压控制目标,规范进行随访和健康管理工作。

结合评估结果与需求,签约服务团队指导患者选择签约服务项目。

按照“七个一标准”,做实患者签约履约服务。

推广规范化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和依从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药品数量或用药方式,(三)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

在医共体内,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明确高血压双向转诊流程和上转、下转标准。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合并症致残率、致死率高。

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病”范畴,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调理;对高血压1级低危患者,高血压2级以上、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达标但仍有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患者,或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不稳定的患者,或服用降压药后有干咳、下肢水肿等副作用表现的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稳定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充分发挥团队“三师共同服务”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使患者血压达到控制目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二)路径(如图1)图1 高血压患者分级诊疗路径图(三)转诊标准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病情稳定的患者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与评估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同时发挥中医证候辨识作用。

遵循“四诊合参”的原则,重点进行病史、症状与体征、舌脉诊等综合信息采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把握高血压基本病机进行中医辨证。

1.病史采集。

(1)病史: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

(2)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等),体力活动,已婚女性注意询问避孕药使用情况。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PPT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PPT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引言 •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高血压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 分级诊疗服务实施与效果评估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CHAPTER
高血压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
建立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高血压诊疗中的职责和功能定位, 构建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加强高血压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对高血压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ABCD
制定高血压分级诊疗标准
根据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服 务标准和流程。
建立高血压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02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CHAPTER
分级诊疗概述
分级诊疗是指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将患 者按照不同的治疗阶段和层次进行分类,由不同级别的医疗 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和利用。
分级诊疗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患者负担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级诊疗服务的技术支持
建立高血压分级诊疗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方便各 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和能力 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 务质量。
制定高血压分级诊疗标准和规范,为 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明确的诊疗依据。
建立高血压分级诊疗的考核和评估机 制,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效果进行 监测和评价,促进分级诊疗服务的持 续改进。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完善高血压防治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方案
目录
一、工作目标 (2)
二、实施范围 (2)
三、基本流程 (2)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2)
(二)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流程。

(3)
四、重点任务 (3)
(一)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4)
(二)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 (4)
(三)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5)
五、技术规范 (5)
六、组织保障 (6)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服务流程图 (8)
按照《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指导各地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建立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医疗机构有序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为建设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夯实基础。

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建立,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在全省所有县(市、区)推开。

二、实施范围
2016年,太原市、运城市作为我省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其余9个市自行选择至少1个县(市)和1个市辖区开展试点工作。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城市范围的扩增,各市应及时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市所有县(市、区)。

三、基本流程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1.签约服务流程: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筛查发现患者,或接诊患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诊断为原发性
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患者,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对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专病档案→按签约内容开展日常治疗、体检、健康管理。

2.上转患者流程:全科医生判断患者符合转诊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联系参与建立签约团队的二级及以上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定患者确需上转→全科医生开具转诊单,已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要与上转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

(二)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流程。

1.初诊患者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患者,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患者转至基层就诊→定期派专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诊、出诊,对分级诊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2.接诊上转患者及下转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经治疗稳定、符合下转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联系共建签约团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生开具转诊单,已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要与下转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四、重点任务
(一)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评估、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2.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二)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
1.签约团队人员组成: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助理全科医生,下同)或具有相应能力的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

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在县域内,应由县级医院专科医师参与
签约团队;在城区,可以探索三级医院参与签约团队。

2.签约服务基本要求: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责任)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全科(责任)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并指导患者从首诊开始合理有序就医。

签约服务应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三)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并做好分级诊疗试点开展情况的分析统计工作。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高血压、糖尿病专病信息)。

五、技术规范
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高
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评估、治疗和签约管理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内容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通知公告”栏目下载。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分级诊疗工作的整体制度框架下,明确任务分工,健全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各市卫生计生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通报、上报进展情况;要建立督导、考核、评估、问责机制,将试点工作纳入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积极稳妥推进。

各试点县(市、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大政策倾斜和探索创新力度,逐步构建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

要合理核定签约服务费用标准及不同来源资金分担比例,充分考虑居民的接受度和承受力,并探索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等形式,满足居民
多层次服务需求。

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签约团队服务应探索总额预付、按人头打包付费等方式,住院治疗应探索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建立连续处方机制,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确保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探索慢性病基层用药免费制度,向患者免费提供规定的基本药物,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构建一体化服务流程,通过远程医疗、预约诊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效率,采取“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上级制定方案、基层实施治疗”等形式为基层患者提供便捷、高水平的服务。

各试点医疗机构优先接入全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

(三)做好宣传引导。

积极开展专题培训,及时准确解读政策,切实提升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执行力,充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坚持正面舆论引导,大力宣传试点工作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合理引导群众预期,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加强对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树立科学就医理念。

附件: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服务流程图
附件: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服务流程图
图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图2: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流程
签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