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论文:30424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初中政治论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10篇

【初中政治论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10篇

【初中政治论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问题及措施一、目前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出现偏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课外扩展有限的农村初中,为了摆脱现状,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老师、学校,在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考前老师划定考试范围,使学生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学习,最后只能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除此之外,农村初中因为教学条件差,学生接触到的国家政策、外界最新的信息以及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政治知识有限,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不能主动地学习,缺乏自己的思考和领悟,对所了解的政治理论能背却不能运用,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意义。

2.家庭影响政治教学质量很多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农村中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从而贴补家用,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问题,而学籍制度的不完善,使很多学生只能留在家中和老人一起生活,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养成了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叛逆、自卑、敏感、极端等性格特点给各个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使政治教学的发展举步维艰。

3.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很多政治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训练,业务水平有限,同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很多老师自身对思想政治就缺乏热情,授课的时候积极性不高,这样学生自然也就缺少学习的激情了。

二、针对初中政治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1.端正态度,明确目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广大教师更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端正教学态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内容,而是紧紧跟随初中政治新课改的具体要求,逐渐形成与外界接轨的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一切从学生出发,同时能够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探析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探析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探析摘要:农村实际社会环境、简单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思想政治课本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速度等问题是影响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正确引导这些身心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诚信、有追求、有责任的一代新人的教育基石。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趣味性教学;社会实践;初中学生;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是教导青少年向积极、健康方向成长的基石,初中社会课程老师不仅承载着知识的转移,还是广大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的指导者。

一、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认知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引导学生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

在做好课程知识转移的同时,思想政治教学还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基本交往礼仪,善于建立与人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遵纪守法、诚实做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正确的思想导向树人造材,促进学生理解和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价值观念。

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在初涉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影响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农村实际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

在经济建设的带动下,农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提高,但整体社会环境并不乐观。

无论是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质追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经济生活宽裕带来的赌博现象、享乐主义、攀比思想、物欲追求在当今的农村也是比比皆是。

其次是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给农村学生带来社会体验矛盾。

关于农村初中政治活动课的调查与探索5页word

关于农村初中政治活动课的调查与探索5页word

关于农村初中政治活动课的调查与探索政治活动课程是当前政治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活动课,主要针对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和学习政治能力的培养,以期引导学生在政治活动中体验,在政治活动中发展,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化。

可是,活动课在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怎样呢?我对本镇(榆关中学、东新寨中学、上徐中学)及周边镇(南戴河中学、太和寨中学、枣园中学、郭高中学、长白中学)的几所农村中学三个年级的活动课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其中有三所中学(榆关中学、南戴河中学、太和寨中学)表示开展过活动课,九年级作为中考的年级一般不开展活动课,七、八年级最多每个学期1节活动课,而且没有详尽的教案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他中学表示没有开展活动课。

农村中学政治活动课的实施情况也影射着农村课改的广度和深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搜集政治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那么,如何上好政治活动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恰当地给自己定位,给学生定位,并不断充实自我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政治教学旨在指导学生人生的价值观。

这就要求:其一,教师在活动课中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二,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到多鼓励学生,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经常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其三,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协助,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宏观上对活动思路的指导、活动目的的指导、活动方法的指导以及活动结果评价和表达的指导,及时进行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

最后教师在活动课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意识。

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思品教学.doc

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思品教学.doc

浅谈农村初中思品教学上中赵文松公正是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

给农村学子一个公平的教育起点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尤其农村德育教育既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旺,也担负着广袤农村的和谐稳定。

而农村初中思品教学既担任着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又是初中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提高的重要保证。

那么如何搞好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呢?笔者从分析当前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入手,努力寻找提高农村思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农村初中思品教学现状1、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一般比较陈旧,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勾、备、考”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思品课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教学上主要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宰着课堂,课堂上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

另外,教师教学的功利性太强,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许多教师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思品的兴趣。

2、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思品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灵活性。

由于思品学科理论性较强,一般教师多采取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上也是教师滔滔不绝地教授知识,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也会使他们的思维受到抑制,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许多学生即使学了也是死记硬背,教师勾条条框框,学生背条条框框,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目标也难以得到实现。

3、教学与实践脱轨。

思品这一学科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学以致用是学习思品学科的最终目的。

在如今的思品教学中,学校由于片面地追求升学效率,许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考试的知识,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指导,这就导致教学与现实脱轨,使学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

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小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

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中规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宗旨是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这些都告诫我们在新形势下,要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加大力度,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下面我就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些看法。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的阵地是课堂,尤其是政治课。

因此,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课堂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首先,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培养和激励学生对伟大祖国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是要用先进的理论给学生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教育,联系实践分析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和面临的一些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此外,在课堂教育中还要围绕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从小树立起崇高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二、坚持“两会一话”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两会”指思想教育会、主题班会;“一话”指国旗下讲话。

“两会一话”是我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两会”要求班主任到课堂,给学生讲纪律,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等。

“一话”则由政教处主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时进行。

通过“两会一话”,大大地促进了我校思想政治建设。

三、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又要重视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摘要】现阶段,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一位农村中学政治教师,谈谈对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谈些见解:教学理念必须转变;以生为本,加强沟通,变革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见解现阶段,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一位农村中学政治教师,谈谈对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谈些见解。

1.教学理念必须转变新课标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贴近初中生的生活,让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

2.以生为本,加强沟通,变革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而自信地学习;二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自觉参与,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养成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

2.1 新课标下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教师就要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创设一个能凸显主题的学习环境,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在农村学校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认为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符合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运用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并将课本知识逐步内化为自身信念。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研究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研究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期待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

因此,如何提高农村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针对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初中思政课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农村初中思政课教学现状及问题当前,农村初中思政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不高。

2、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

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资源匮乏,缺乏支持。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许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具和教学设备,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与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

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度。

3、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5、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二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二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二撰写者:热血男儿(接上)3、教师的教学行为形式变了,但有效性值得怀疑。

当前,通过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和交流成为常见的教学方式。

但目前,教师注重的是表面形式的变化,至于效果如何,则思考很少。

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听到的每堂课上教师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和设计。

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中讨论。

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老师的要求下草草收兵。

在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是在做听众,即使他发表意见也不会受重视。

在小组汇报时,汇报往往成了成绩优秀学生的专利,成绩差的同学的意见往往被忽视。

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实效就值得怀疑了。

4、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滞后,束缚了教师进行课改的手脚。

虽然新课程实生的轰轰烈烈,但适应新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还没真正形成。

因此,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再加上现在一些教学质量检测的试题与课改不配套,教师的课改因担心学生的考试分数,担心日后的升学考试而放弃。

对于学生的评价,由于多元评价体系还没形成,一些新的评价形式如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形式因实施起来工作量太大而被舍弃。

因此,评价制度成了课改的“瓶颈”,束缚了教师课改的手脚。

5、硬件设施的落后,制约了新课程实施。

由于我县贫穷落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足,保障新课程实施的必要硬件都没有具备。

新课程实施后,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帮助教学,教师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多了,需要学生搜集资料信息的时候多了,但现有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

国家恢复升学考试后近30年的中考情况,从总体上讲,城镇学生的成绩是比农村学生的成绩好。

但就政治学科成绩来说,城乡学校问的差距不是很大,有时乡村中学学生的成绩会超过城镇中学学生的成绩。

可是,自2000年以来,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

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

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试,学生即使原有基础较差,但只要肯下点功夫复习,容易理解和答题。

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

另外,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

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感到陌生,就有相当的难度。

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很少,特别是农村初三的学生,家长无法辅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

由此。

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

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

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党建与社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教育局 朱从智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对于农村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也需要积极的配合进行课堂改革。

以适应新时代我国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思想品格的青少年为目标。

是由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以及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实际思想政治课的开展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困难,我们需要对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农村;思想品德教育;新思路一、前言这些年来我国为了能够让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不断地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

但农村由于自身的条件问题,在推行新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时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因此如何有效的在农村开展此类课程,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要思考和研究的新的课题,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的开展相关教育的方法。

二、现在农村推行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由于农村的中学大多出于偏远的乡镇,经济较为落后,信息比较闭塞。

而且教育的硬件设施一般比较缺乏教学设施的陈旧,设计技术更新慢。

多数学校只能靠老师用小黑板、试卷等方法进行教育的开展。

导致教师在上课时一般侧重于学习现有的知识结论和技巧,通过各种试卷考试的方法,整体的教学方法还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二)家长教育观念缺乏较为陈旧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的想法更加强烈,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的主导下面,中考成绩成为了他们判断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而这种评价方式又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声誉以及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家长甚至成为了相关课程开展的阻力因素之一。

(三)教学理念更新较慢由于大部分农村的中学地区,偏远地区教师队伍人数较为紧张。

所以学校老师在提供相关的教学课程的同时,很难继续对于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革新,整体教学理念落后于时代潮流。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析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析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析概要: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将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高效课堂的推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促使教师必须采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实现不受时空束缚的资源共享,创设形象直观的、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感性资料呈现出来,实现了空间上与时间上学生及教师的拓展,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具体凸显以下六个方面的作用:一、有利于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呈现出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情境,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下册的“人生自强少年始”这一课题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并附上文字简介:“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残疾人,为了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准确地同时出手,于是他们借助手语老师来传递信息,通过手语告诉他们舞蹈的一招一式。

演出时,四个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四个角,她们的手成为聋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出音乐节奏,聋哑演员便在‘节奏’中摆弄出优美的舞姿。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到作为残疾人只要不放弃,同样也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从而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学生。

二、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教育下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性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不够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政策指导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为了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对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教学进行初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通过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为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1.2 研究意义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环节,对于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模式中,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如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改进和优化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和实践,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这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农村初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传统的道德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初中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探寻符合农村实际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助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相关问题,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

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学生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材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够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

2. 教师教育水平不高,教学手段单一。

农村初中教师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法治意识不强。

在农村,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失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1. 创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在编写教材时,可以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他们的实际意义。

2. 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注重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农村初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

4.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倡导良好的校风校纪。

学校应当注重文化建设,倡导良好的校风校纪,形成浓厚的道德教育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探讨

关于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探讨

关于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探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些对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成人的思想必然影响着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们。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

而农村的初中生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是家教的缺失,都需要我们的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或教学上给予补给,正所谓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但是思想品德作为初三的一门必考科目,又要求我们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要抓教学质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学生的思想,一手抓学生的学习,对此,我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

一、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并贯穿教学始终。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但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孩子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孩子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作为隔代教育,要么是在溺爱中成长,要么是让其自己自由成长,不管是哪一种,孩子都没有受到良好的家教,在习惯、品德、责任意识、价值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其次,有些孩子还是比较幸福,父母一直陪伴在身边。

但作为一名农村的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对教育孩子更是困难重重。

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农村的条件好了,家长们恨不得把所有的能提供给孩子的都给孩子,农村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更娇气,更懒惰,更任性。

当然,这不是必然。

但也反映了农村学生存在的大问题,也让我们教师的教育责任更重大,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的责任就首当其冲了。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浅谈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一、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境1.思想误区2.教育设施落后3.教学中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4.教学中活动课因条件限制无法实施二、破解农村教育的困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体现理论向生活回归。

教师要有向学生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回归的理念,以符合新课改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下一代。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农村学生的生活现状、知识认知水平。

给学生进行理论联系生活时教师要作必要的提示、举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师必须及时充实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

多媒体教室的配置不可能短期完善,教师可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个人电脑、办公电脑收集各种教学资源,这是解决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享受信息时代的教学资源,拓宽见识面,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教师博学多才的魅力。

另外作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尽力创设情境,避免课堂陷入枯燥乏味说教的尴尬境地。

总之,教育是对人传授知识、培养才能、塑造人格的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教师的诸多能力和素养,主要是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

教育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往往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就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如一次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工作态度。

教师要努力提升自我,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为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摘要目前初中政治教材教学不断改革和变化,但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相对落后。

根据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特殊性,本文提出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应该贴近生活,将教材生活化处理“活化教材”,实现教材本土化。

例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本土化,也提出了教材本土化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抽象难懂。

如今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

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教师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而教材的生活化处理是新教材观下的教材处理的重要策略。

我作为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生活化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很大的改进,引用了大量活生生的现实来丰富课堂,升华课堂。

选择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有关的,反映时代脉搏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这一方面加强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社会环境的不断而与时俱进地不断补充社会时事重热点问题,利用这些问题理解教材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首先应紧扣社会时事重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是一本书”,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

农村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更多的把视野局限于本地、自身的生活。

只有抓住了他们的生活才能抓住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材的生活化处理是新课程下教材的重要手段。

如,我们在讲初二第五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时,应撇去教材中所谓的“日潮韩流”现象、结合本地流行的“过生日”现象等进行讲解。

在学习义务教育“免费性”时可结合当前学生熟知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讲解,即理解了课文同时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探索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探索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探索近年来,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但是课改实验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推行困难重重。

本人较长时期从事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深知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现作如下简要分析。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1.专业教师缺乏农村初中普遍缺乏专业教师,每所学校政治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不重视,教师不专业,思想品德课大多由教其他学科的教师作“副科”兼任。

我所在的学校比较重视素质教育,我算得上是全校的思想品德课的专职教师,但我也不是学政史专业的。

2.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学校里学会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观念、传统师生观念和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大多只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3.教学手段单一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成正比。

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由于观念问题、经费问题,教育的投入较少,教学手段单一,技术更新慢,往往只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

4.教学资源缺乏,未能充分发掘本地教学资源思想品德课最突出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才会有生命力。

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联系当地的实际,发掘当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相信思想品德课就会成为一门学生比较喜爱的学科。

可是,在农村中学,由于没有专业老师,受教师观念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就会严重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1.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1)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多样化教学,使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改变单纯的说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年龄段不同,其自身差异和心理特点也不同。

在思想品德课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好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想上思想品德课、想学好思想品德课。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摘要】农村初中政治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初探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通过对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不足。

随后,在探讨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政治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深入讨论。

提出了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改进策略,强调对教师培训的重视。

结论部分总结了农村初中政治教学需要改进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学改进策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升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农村教育、教学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培训、学习策略、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改进策略、教学现状、问题分析、重要性、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初中政治教学是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思想品德,促进其全面发展。

由于农村地区的学生特点和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初中政治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有限,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政治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条件较差,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政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影响了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

农村初中政治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给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深入研究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对于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初中政治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村初中政治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理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当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其它论文
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初探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抽象难懂。

如今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

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教师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而教材的生活化处理是新教材观下的教材处理的重要策略。

我作为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生活化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很大的改进,引用了大量活生生的现实来丰富课堂,升华课堂。

选择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有关的,反映时代脉搏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这一方面加强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社会环境的不断而与时俱进地不断补充社会时事重热点问题,利
用这些问题理解教材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首先应紧扣社会时事重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是一本书”,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

农村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更多的把视野局限于本地、自身的生活。

只有抓住了他们的生活才能抓住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材的生活化处理是新课程下教材的重要手段。

如,我们在讲初二第五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时,应撇去教材中所谓的“日潮韩流”现象、结合本地流行的“过生日”现象等进行讲解。

在学习义务教育“免费性”时可结合当前学生熟知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讲解,即理解了课文同时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迅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出于生活实际认识政治知识。

借助生活实际理解政治知识,回归生活运用政治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政治”,从而激发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热情,事半功倍。

二、教学案例本土化
当今农村的各方面发展落后于城市,但是,一些流行的社会思潮却很容易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传播。

农村经济和
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反差加上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容易让农村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发生不良变化而且难以纠正。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学的政治课教师就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相关期刊杂志、网络等各种资源即使了解新的社会现象及其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影响,了解中学生思想一时变化的趋势,了解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差距,从而充分准备好课堂教学内容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而且,无论新老教材,其所举的案例在教材的典型性,对理论知识的概括性,表达的趣味性上来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新事件的涌现,课本上述的案例便渐渐的失去了时代性,新颖性,而且教材的案例是针对广大的地区而言,有些案例针对本地的实际未必实用,所以政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对课本上所引案例有所取舍,并加以补充中,教师大多喜用本地的素材,即实施案例的“本土化”。

所谓案例的“本土化”既本地化,是指利用当地事例或学生周边发生的情况来领会概念内涵,理解原理内容。

案例的本地化除了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体现材料时代性等特点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替代的特殊功效:
第一:利用本地案例,加深理解,倍增效率:
俗话说“隔山打枪,难辩虚实”,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一些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案例,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真实性,弱化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而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许多例子虽然典型但离农村学生甚远,因此讲解起来有欠说服力。

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运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地案例,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更有助于教材的理解。

因为这些案例是学生平时有所耳闻,甚至是亲身所见所历的,对事件本身已有所了解并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教师在运用此类案例解释课本知识时,学生能一听就知,一点就通,并能记忆深刻。

例如,在讲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时,利用本地一个畲族少数民族村的案例,让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讲述本民族风俗习惯、服饰、嫁娶、山歌等,学生兴致高昂,各抒已见,通俗易懂。

第二: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长期以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抽象难懂。

导致学生在听课中产生枯燥感、疲倦感,因而思绪易走神、呆滞,特别是当教师在讲授重点,突破难点时往往也是学生听课感知最乏味之时,此时如不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振奋其精神,那么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大打折扣。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突破这一窘境,如提问、练习、讨论、阅读等,而列举案例则是一种最常用的、有效的举措,因为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驱除疲劳感,而其中本地案例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立即激发学生学习,听课的兴趣。

原因在于本地案例所阐述的现象或事件大多是学生略有所闻甚至亲身经历的,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过刺激,留有痕迹,此时被老师再次提起而引起条件反射。

对某一信息的条件反射必然会伴有各类器官的活动参与,如大脑一振,目光聚焦,耳朵树立,并主动的配合教师的讲解,课堂气氛便顿生活跃。

此时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对案例进行理论概括,总结,传授知识便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了,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在讲解“一般违法”与“犯罪”其中的关系中,本人马上联系到本校发生的一起抢劫案例,从该生的平时表现直至走上抢劫的犯罪道路的过程,不仅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更抓住了时机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

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和形式,采
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恰当,准确地使用典型地本地案例进行教学实施教材的本土化,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能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从而达到提高道德品质,增长社科知识的“双赢”成果,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当然,作为农村中学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充实自己,调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学多做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