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合集下载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荒漠化的影响。

3.理解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完成《基础训练》P13中的“课前知识早知道”的前三部分内容【课堂探究】探究点一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探究思路:合作探究(一)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现1.荒漠化是实质是什么?荒漠与荒漠化是同一回事吗?并加以说明。

2 •分析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我国什么地区,分别属于什么干湿类型?(二)荒漠化的形成过程1.简述荒漠化形成的基本过程。

例题精析【例题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西北地区的范围是什么?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什么?怎样形成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

答案:D方法点拨:荒漠化简单的理解就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现象,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不同的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具体原因是不同的,而生态环境越脆弱的地区越易发生荒漠化问题。

针对训练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 •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知识拓展1.次生盐碱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盐分在地表聚集的现象。

必修三21荒漠化导学案(第一课时)

必修三21荒漠化导学案(第一课时)

磐石五中高二地理导学案NO.32 必修3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2.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习题案】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

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

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2-3题2、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3、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4、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优小组:待优个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优小组:待优个人: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6.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

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9.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

(完整版)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带答案

(完整版)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带答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P16第一段儿结合世界各地及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片,说出荒漠化的含义以及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

2. 通过阅读课本P16—17,结合图2.1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明确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4.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难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学法指导】图示分析法、阅读分析法,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1.认识荒漠化(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成因:荒漠化是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通过阅读课本P16—17,结合图2.1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形:东部为高原,西部高山环绕内陆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土壤:沙质土壤,土质疏松,土壤发育差河流:多季节性河流,内流河为主;河流稀疏短小植被: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3.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___________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2)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力条件——___________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授课教师:陈匆琼 指导教师:阮久平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2.概念: 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___的这种_______________。

3 荒漠化因素: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4主要表现_________退化、_______退化、________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化、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位置-------- a : __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 b :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北部)、__________(大部) 2. 地形:地形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__________________;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气候:干旱——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⑴干旱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西部山地和盆地相位置 地形⑵区域内部差异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兰山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毫米________毫米以下_______毫米以下干旱程度_________________干旱区_________________自然景观沙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1)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地表水贫乏,_________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_________和__________显著,因此形成大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由于气候干旱,__________稀少,__________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3)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且集中在__________干旱的季节,从而为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有利条件。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精品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精品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精品一、导言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干旱地区植被退化、土地贫瘠和土壤侵蚀的过程,严重威胁到全球许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荒漠化的蔓延,科学家和政府部门努力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导则和行动计划。

本文将为您介绍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精品。

二、荒漠化防治导学案精品1.背景知识- 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干旱地区植被退化、土地贫瘠和土壤侵蚀的过程。

- 荒漠化的影响荒漠化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食品安全等问题。

2.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质条件等。

-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农业与水资源管理等。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植被恢复:通过人工种植和植树造林来恢复植被覆盖,防止土壤侵蚀。

- 合理管理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减少过度用水和浪费。

- 土地保护:实施科学的耕地轮作制度,控制农业扩张和土地的过度利用。

4.政府角色- 制定政策:建立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政策和计划。

- 资金支持:提供经费和奖励来支持荒漠化防治项目。

-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认识。

5.社区参与- 教育培训:提供培训,增加农民和当地居民的荒漠化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推动荒漠化防治。

6.案例研究- 中国荒漠化防治:介绍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和成果。

- 非洲荒漠化防治:以非洲国家为例,讨论荒漠化防治在非洲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三、总结荒漠化是一个严重威胁全球许多地区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本文介绍了荒漠化的背景知识、原因以及防治导学案精品,包括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土地保护、政府角色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和案例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认识,共同为荒漠化的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荒漠化学案

荒漠化学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自学探究:一、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二、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荒漠化物质基础知识梳理:能力拓展:例1.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 )A .风蚀荒漠化B .冰蚀荒漠化C .水蚀荒漠化D .盐渍荒漠化 解析: 以上四种荒漠化,在我国均有。

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以水蚀荒漠化为主,但由于植被覆盖较好,多平原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退化轻微。

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有盐渍荒漠化,但多在低洼、灌溉区,地下水位浅,蒸发量大的地区形成,面积较小。

冰蚀荒漠化在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面积更小。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干旱,生态脆弱,植被难以生长,形成沙漠,并且面积大,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

答案: A例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向周边地区扩展。

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荒漠化 荒漠化的类型成因类型: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表现类型: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 荒漠化的危害:表土(沙、石)裸露,为风力流水提供沙源, 形成沙尘暴、洪涝灾害,土地生产力下降等 荒漠化的治理封沙禁牧、禁樵、禁采,恢复自然植被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保护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概念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授课教师:上课题目: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为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2)结合我国西北等地区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1)举例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2)利用地图、数据分析我国西北的自然特征来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课本的例子来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4)通过书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结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通过荒漠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环境的问题、成因等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一个清晰的综合分析思维。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教具】课本、黑板【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4分钟)[教师讲述]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授的课程是一个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环境问题不外乎是两个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谁能告诉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述]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详解,环境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原生态的环境当中,人们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气物,超出了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对原生环境造成影响,就形成了环境污染;而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从环境中索取必要的物质资料,超出了环境本身的恢复能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索取)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一课题就是有关生态破坏的一个方面-荒漠化二、讲授新课( 25分钟)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师讲述]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荒漠化,有谁能告诉我,在你们的映象中什么是荒漠化吗? [学生回答][教师讲述]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6页第一段第三行,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设计【学习目的】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和现状。

2.通过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图文资料和人口、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土地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依据资料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4.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难点】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通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学习,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预习知识】(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2.原因: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4.现状(1)世界:约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以西,昆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为主。

5.内部分异:以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风化和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平地多疏松的;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季节。

(2)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

2.防治内容:预防的威胁;扭转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的生产力。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2.1荒漠化的防治【学习目标】1.知道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荒漠化〕。

2.理解并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荒漠化〕的成因及形过程,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建立分析荒漠化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3.知道荒漠化的危害,从而提升可持续开展的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开展观。

【教学重难点】1、荒漠化的概念。

2、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3、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一、荒漠化的概念1.概念:指发生在、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它是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和。

3.过程4.现状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结合教材P16图2.1和相关文字材料,完成活动探究1相关问题。

【活动探究1】根据上图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1.位置范围: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和。

海陆位置:2.地形特征地形以和为主,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则是高大的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的形成4.干旱与荒漠化的关系三、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干旱〔潜在威胁〕。

2. 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四、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活动探究2】根据图片内容说出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这些原因是怎样影响荒漠化的?1.在荒漠化的发生、开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作用。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

3.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主要表现为:,,,,。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课后探究】今年夏天,青土湖成了民勤旅游的热点。

十几年前还是一片沙丘的青土湖,如今已经碧波荡漾,游客来此是为了领略沙海平湖的生态美景。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缘由和综合治理对策.学问清单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重点1.内容:预防①潜在荒漠化的威逼,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②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坚持③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④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⑤风沙危害严峻的地段,⑥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对策和措施对策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进展⑦节水农业,合理载畜,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封沙育草,建设防沙林带和农田防护林网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⑧薪炭林,推广使用沼气和省柴灶把握⑨人口增长把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2.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⑩自然林爱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重点1.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逼B.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 D解析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性质实行不同措施②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③有肯定生产力已开头面临荒漠化危急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④贫困导致的森林被滥伐和草地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缘由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仍有肯定生产力,但已经面临荒漠化危急的土地,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考查点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3.防治荒漠化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科学问题,其对策的核心应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调整农林牧结构C.把握人口数量增长 D.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答案 C解析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实行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及落后的浇灌方式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造成荒漠化.因此防治荒漠化应把握人口过快进展,提高人口素养,协调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风沙危害严峻区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C.扩大绿洲地区农业的种植面积D.营造薪炭林解决牧区能源问题答案 B解析在我国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内流河下游和山麓冲积扇边缘产生固定沙丘活化的荒漠化.所以防治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5~6题.5.P地与Q地相比, P地(双选)(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6.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A.截留水分 B.转变气候类型C.减弱风力 D.转变植被类型答案 5.AB 6.AC解析本题组以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及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为背景,主要考查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学问的把握状况.区域地图信息的猎取、处理力量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5题,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峻.Q在沙漠地带,依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偏西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故较Q地年降水量较多.第6题,该区域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增加植被掩盖,调整小气候,但不能转变当地大陆性气候的类型,植被类型也不会有大的转变.方法技巧练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掩盖率不到1%.(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假如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解析本题以西北某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生态建设的进展方向.精确定位和猎取图中地理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依据干旱地区的划分标准,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结合图例可以推断出图示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因而降水渐渐削减.第(2)题,为开放性命题.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化地区,进行生态环境的爱护,应立足于恢复植被.综合提升一、选择题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 37 47青海牧区1970~2000 31 18甘肃牧区1973~2000 28 20四川牧区1982~2000 19 101.依据图表信息,可推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缘由③通过划分草原爱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爱护④建立牧区灾难防备系统,能有效爱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C解析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缘由,但不是惟一缘由.读下图,回答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进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进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答案 3.C 4.C解析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其形成缘由是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沙漠化地区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叉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5~6题.5.北方农牧交叉带农业进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进展舍饲养殖答案 D解析在北方农牧区,由于长期的开荒种植,使得这里的草场面积急剧的削减,开垦成农区的地方由于人的干预作用消灭了沙漠化,环境严峻恶化,所以退耕还草、增加草场面积就显得格外重要. 6.北方农牧交叉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农牧交叉带是东部农耕区防风固沙的自然屏障.农牧交叉带可充分利用草地家畜资源和玉米带的饲料资源进展高效畜牧业,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和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读“内蒙古某县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进展变化图”,回答7~8题.7.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进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削减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答案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的人口密度约为40人/km2,而到了1980年则达到了近80人/km2,即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8.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缘由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答案 A解析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主要是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缘由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分别是我国的第三和第四大沙漠.近年来,两沙漠已有多处连在一起,呈“握手”之势,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城市P兴起的缘由是( )A.交通 B.科技 C.资源 D.政策(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区中进展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4)贺兰山不仅是西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水源涵养林区,而且对乙农业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表现在: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然缘由:连年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向南移动.人为缘由:滥采、滥牧导致植被破坏.(2)C (3)小麦乙(4)阻挡沙漠入侵阻挡寒潮侵袭。

《荒漠化的防治》第一课时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第一课时导学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2.荒漠化 ⑴概念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的这种土地退化....。

⑵形成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____退化、_____退化、______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化、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

⑷影响已成为当今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___的陆地、_____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地形区范围: 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以北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__、___、甘(北部)、_______(大部)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地形以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青藏高原隆起位置⑵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为主?并分析原因。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 2.1、荒漠化防治导学案

十  2.1、荒漠化防治导学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总序号:10 编写:宋学超 审核:高二地理组 日期:11.1【学习目标】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方面。

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了解我国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过程】 一.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 、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它是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 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 和 。

3.过程4.现状目前世界约 的陆地、 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 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结合下图,分析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西北位置及范围:_____ __以西, 以北,在行政区上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部和_____________ 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辽阔坦荡的 ;西部是 和 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东西部界线是贺兰山。

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三、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 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加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 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合作探究】读课本P17-19“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据图分析以下问题: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人们在干旱区过度樵采的原因是什么?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为什么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一是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扭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导学案(共4页)-精选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导学案(共4页)-精选文档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重点难点】重点:荒漠化的成因。

难点: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 :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为: mm 以下 mm 以下 mm 以下【思考】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思考】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主要受什么影响?(2)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形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知识点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A.根本原因:B.直接原因:(2)主要表现为:A. B. C.归纳小结【知识点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A.B.C.(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A.应坚持相结合B. 相结合的原则(3)荒漠化治理方针:,,(4)荒漠化具体防治措施A BC DE【探究一】为什么在江南湿润地区出现红色荒漠?红漠化是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厚田沙漠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县厚田乡南部,是我国最典型的“红色荒漠”。

探究:(1)分析红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A.自然原因:B.人为原因:(2)试对红漠化的治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自我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下图为移动沙丘剖面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梳理归纳】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1.概念:发生在及一些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土地沙漠化次生盐渍化【注意提示】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雨量非常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它包括沙漠、沙地、戈壁等.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是一个变化过程,其结果可能出现荒漠景观.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1)植被景观:图中①为温带草原,②为荒漠草原,③为荒漠.(2)年降水量:图中A为400 mm,B为200 mm,C为50 mm.(3)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地表水贫乏,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分布着大片 .干旱流水作用戈壁和沙漠【注意提示】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荒漠分布纬度的不同中国的荒漠位于35°N~50°N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上其他荒漠带的范围(南北纬15°~35°之间)偏北l5°~20°左右,这主要是由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所造成的.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水汽主要来自由东南太平洋、南海、盂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的夏季风.广大西北地区因探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到达那堕已是强弩之末,加之南部和东南边缘又有昆仑山.秦岭、吕梁山、大兴安岭等高大山系和巨大的青藏高原为屏障,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难以进入;西部和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对大西洋水汽和北冰洋水汽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夏季水汽非常贫乏,降水稀少.冬季,由于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山屏障,来自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区的强大干冷气流直泻南下,导致气候异常寒冷干燥.这样,西北地区终年处于极端干燥的环境,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区.由于流水作用微弱,风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受到强烈风蚀,沙土不断推移、堆积和发展扩大,便形成了今日广袤千里的荒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 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人类活动不当,对、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不合理的灌溉.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过度开垦破坏固沙植被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压力管理失误【注意提示】原生荒漠与次生荒漠的区别原生荒漠:指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其主要特点为水资源比较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治理难度大.次生荒漠: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主要包括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其主要特点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水分、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难度较小.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影响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 .(2)扭转的退化.(3)恢复 .日渐丧失经济和社会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与提高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生态平衡经济效益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 .(2)利用和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5)控制 .水资源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林、牧能源问题人口增长【思考导读】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4.大部分年降水量小于300 mm的内陆地区,应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5.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 mm的沙地地区和年降水量略大于400 mm的东部旱地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参考答案】1.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景观的过程.2.(1)西北内陆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贺兰山、秦岭,南部有青藏高原,这样来自东南和西南的夏季风湿润气流对本区来讲,或是强弩之末,或受阻挡难以深入.(2)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则将已经长途跋涉的西风气流阻挡在外.(3)本区的北部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大山地作为屏障,就使得冬季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长驱直入,导致气候异常干燥寒冷.这样,西北地区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极端干燥的情况下,荒漠广布.强大的风力作用吹蚀地表,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并发展扩大,广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3.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4.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5.沙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为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相结合.旱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尝试练习】1.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示意图”.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选C 由于此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水资源紧张,农业开垦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导学案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影视图片,引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直接导致的结果。

2、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并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学习重点1.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学习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的含义(a)荒漠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和_______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2.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b)自然因素:⑴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暴雨;⑵物质基础——地表物质____;⑶动力条件——大风吹扬/水流——风力/水蚀作用。

人为原因:⑴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⑵过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不当;⑷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等。

荒漠化是________与________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在加速荒漠化进程,加重了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并且人类活动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分布和形成原因分布: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成因:⑴地理位置:______海洋;⑵相对封闭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周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⑶干旱的气候:以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降水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⑷稀疏的植被:以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为主;⑸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_____,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会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课前预习案一、荒漠化1.概念:2.主要表现: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2.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和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3.气候:气候类型:降水变化规律:4.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为主的景观特色。

5.生态环境脆弱:思考:为什么说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三、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过度、过度、过度、利用不当。

四、荒漠化的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防治内容:预防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的,恢复荒漠化土地的。

2.防治原则:与相结合,治、治、治碱(盐碱)、治相结合。

重点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措施:4.阅读图2.12,了解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自学检测】1.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因素3.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 )A.固定沙漠 B.削减风力 C.吸收地下水 D.增加降水4.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
一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阻隔,受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光照强,大风日数多,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水文:地表水贫乏,河网密度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贺兰山以东草原为主、以西荒漠为主有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外力作用: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二荒漠化
1 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
原因--气候变异,人类过度的经济后动
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干旱的气候导致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物质条件;大风日数多---动力条件
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加剧荒漠化进程
②人为因素------常起决定性作用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过度樵采---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
过的放牧---牧区掘井
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用水紧张绿洲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③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④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保护
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
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⑥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草,种植耐旱植物
⑦生物固沙、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
1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云贵广西等地)石漠化严重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多,降水集中强度大,对地面冲刷强烈地形起伏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严重
土壤层薄且贫瘠,易造成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滥垦耕地、砍伐薪柴等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使土地裸露,失去保护
2 江南丘陵----红漠化(水土流失)
3 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4 土地此生盐渍化原因
自然原因: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华北半湿润地区,降水集中雨季短,春秋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
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
人为原因:农业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排泄排水不排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