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
高中数学 必修二-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点整理
底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其中三棱锥又叫四面体。
4
必修二
正棱锥: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①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②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 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4)棱台的结构特征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 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 下底面和上底面;其它各面叫做棱台的侧 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 底面与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台的顶点; 当棱台的底面水平放置时,铅垂线与两底 面交点间的线段叫做棱台的高。 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正棱台的性质: ①各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②两底面以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多边 形;③两底面中心连线、相应的边心距和斜高组成一个直角梯形;④两底面中心连线、侧 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相应半径组成一个直角梯形;⑤正棱台的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是棱台的 一条高;⑥正四棱台的对角面是等腰梯形。
8
必修二
②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 x′轴或 y′ 轴的线段。
③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 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用斜二测法画直观图,关键是掌握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而画水平放 置的平面图形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的顶点。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接这 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
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在 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
高考复习数学立体几何初步第7章 第2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考纲传真]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1.多面体的表(侧)面积因为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平面,所以多面体的侧面积就是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面积之和.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面积与高之积.()(2)球的体积之比等于半径比的平方.()(3)台体的体积可转化为两个锥体的体积之差.()(4)已知球O 的半径为R ,其内接正方体的边长为a ,则R =32a .( ) [答案] (1)× (2)× (3)√ (4)√2.(教材改编)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 cm 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为( )A .1 cmB .2 cmC .3 cmD.32 cmB [S 表=πr 2+πrl =πr 2+πr ·2r =3πr 2=12π,∴r 2=4,∴r =2(cm).] 3.(2015·全国卷Ⅰ)《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7-2-1,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图7-2-1A .14斛B .22斛C .36斛D .66斛B [设米堆的底面半径为r 尺,则π2r =8,所以r =16π,所以米堆的体积为V =14×13π·r 2·5=π12×⎝ ⎛⎭⎪⎫16π2×5≈3209(立方尺).故堆放的米约有3209÷1.62≈22(斛).故选B.]4.(2016·全国卷Ⅱ)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 B.323π C .8πD .4πA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a 3=8,所以a =2.所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23,所以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3,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3)2=12π,故选A.]5.(2017·郑州质检)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2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 3.图7-2-2323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棱长为 2 cm 的正方体与底面为边长为 2 cm 的正方形、高为2 cm 的四棱锥组成,V =V 正方体+V 四棱锥=8 cm 3+83 cm 3=323cm 3.](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3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图7-2-3A .8+22B .11+2 2C .14+2 2D .15(2)(2016·全国卷Ⅰ)如图7-2-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 )图7-2-4A .17πB .18πC .20πD .28π(1)B (2)A [(1)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直四棱柱,上、下底面为直角梯形,如图所示.直角梯形斜腰长为12+12=2,所以底面周长为4+2,侧面积为4+22+2+2=8+22,两底面的面积和为2×12×1×(1+2)=3.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8+22+3=11+2 2.(2)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球体去掉上半球的14,得到的几何体如图.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3-18×43πR 3=283π,解得R =2.因此它的表面积为78×4πR 2+34πR 2=17π.故选A.][规律方法] 1.(1)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和.(2)简单组合体:应搞清各构成部分,并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2.若以三视图的形式给出,解题的关键是对给出的三视图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变式训练1] (2016·全国卷Ⅲ)如图7-2-5,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导学号:31222245】图7-2-5A .18+36 5B .54+18 5C .90D .81B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正方形的斜四棱柱,其中有两个侧面为矩形,另两个侧面为平行四边形,则表面积为(3×3+3×6+3×35)×2=54+18 5.故选B.](1)在梯形ABCD 中,∠ABC =π2,AD ∥BC ,BC =2AD =2AB =2.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2π3B.4π3C.5π3D .2π(2)(2016·天津高考)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7-2-6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m 3.图7-2-6(1)C (2)2 [(1)过点C 作CE 垂直AD 所在直线于点E ,梯形ABCD 绕AD 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旋转体是由以线段AB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线段BC 为母线的圆柱挖去以线段CE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ED 为高的圆锥,如图所示.由于V 圆柱=π·AB 2·BC =π×12×2=2π, V 圆锥=13π·CE 2·DE =13π·12×(2-1)=π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V 圆柱-V 圆锥=2π-π3=5π3.(2)由三视图知,四棱锥的高为3,底面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2,对应高为1,所以其体积V =13Sh =13×2×1×3=2.][规律方法] 1.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2.若所给定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转换法(转换的原则是使底面面积和高易求)、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3.若以三视图的形式给出几何体,则应先根据三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变式训练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7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m 3.图7-2-783π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两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构成,其中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均为1,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且其高为2,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V =13π×12×1×2+π×12×2=83π.]111V 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A.4π B.9π2C.6π D.32π3B[由AB⊥BC,AB=6,BC=8,得AC=10,要使球的体积V最大,则球与直三棱柱的部分面相切,若球与三个侧面相切,设底面△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12×6×8=12×(6+8+10)·r,则r=2.此时2r=4>3,不合题意.因此球与三棱柱的上、下底面相切时,球的半径R最大.由2R=3,即R=3 2.故球的最大体积V=43πR3=92π.][迁移探究1]若本例中的条件变为“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求球O的表面积.[解]将直三棱柱补形为长方体ABEC-A′B′E′C′,则球O是长方体ABEC-A′B′E′C′的外接球,∴体对角线BC′的长为球O的直径.因此2R=32+42+122=13,故S球=4πR2=169π.[迁移探究2]若本例中的条件变为“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求该球的体积.[解]如图,设球心为O,半径为r,则在Rt △AOF 中,(4-r )2+(2)2=r 2, 解得r =94,则球O 的体积V 球=43πr 3=43π×⎝ ⎛⎭⎪⎫943=243π16.[规律方法] 1.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是作它们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2.若球面上四点P ,A ,B ,C 中P A ,PB ,PC 两两垂直或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可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确定直径解决外接问题.[变式训练3] (2015·全国卷Ⅱ)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B .64πC .144πD .256πC [如图,设球的半径为R ,∵∠AOB =90°,∴S △AOB =12R 2.∵V O -ABC =V C -AOB ,而△AOB 面积为定值,∴当点C 到平面AOB 的距离最大时,V O -ABC 最大,∴当C 为与球的大圆面AOB 垂直的直径的端点时,体积V O -ABC 最大为13×12R2×R=36,∴R=6,∴球O的表面积为4πR2=4π×62=144π.故选C.][思想与方法]1.转化与化归思想:计算旋转体的侧面积时,一般采用转化的方法来进行,即将侧面展开化为平面图形,“化曲为直”来解决,因此要熟悉常见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2.求体积的两种方法:①割补法: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②等积法:等积法包括等面积法和等体积法.等积法的前提是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通过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利用等积法可以用来求解几何图形的高或几何体的高.[易错与防范]1.求组合体的表面积时,要注意各几何体重叠部分的处理,防止重复计算.2.底面是梯形的四棱柱侧放时,容易和四棱台混淆,在识别时要紧扣定义,以防出错.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九)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A组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A.22π3 B.42π3C.22πD.42πB[依题意知,该几何体是以2为底面半径,2为高的两个同底圆锥组成的组合体,则其体积V=13π(2)2×22=423π.]2.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导学号:31222246】A.32π3B.4πC.2π D.4π3D[依题意可知正四棱柱体对角线的长度等于球的直径,可设球半径为R,则2R=12+12+(2)2=2,解得R=1,所以V=4π3R3=4π3.]3.(2016·山东高考)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7-2-8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图7-2-8A.13+23πB.13+23πC.13+26πD .1+26πC [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是底面边长为1,高为1的正四棱锥,结合三视图可得半球半径为22,从而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12×1+12×43π×⎝ ⎛⎭⎪⎫223=13+26π.故选C.]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9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的x 的值是( )【导学号:31222247】图7-2-9A .2 B.92 C.32D .3D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底面是直角梯形,且S底=12×(1+2)×2=3,∴V=13x·3=3,解得x=3.]5.(2016·江南名校联考)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7-2-10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图7-2-10A.1+ 3 B.2+ 3C.1+2 2 D.2 2B[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侧面SAC⊥底面ABC,且△SAC与△ABC均为腰长是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SA=SC=AB=BC=2,AC=2.设AC的中点为O,连接SO,BO,则SO⊥AC,∴SO⊥平面ABC,∴SO⊥BO.又OS=OB=1,∴SB=2,故△SAB与△SBC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2×1 2×2×2+2×34×(2)2=2+ 3.]二、填空题6.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导学号:31222248】7 [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 ,由题意得13×π×52×4+π×22×8=13×π×r 2×4+π×r 2×8, ∴r 2=7,∴r =7.]7.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12 [设正六棱锥的高为h ,棱锥的斜高为h ′. 由题意,得13×6×12×2×3×h =23,∴h =1,∴斜高h ′=12+(3)2=2,∴S 侧=6×12×2×2=12.]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2-1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图7-2-11136π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柱和半个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其体积为π×12×2+12×13π×12×1=136π.]三、解答题9.如图7-2-12,在三棱锥D -ABC 中,已知BC ⊥AD ,BC =2,AD =6,AB +BD =AC +CD =10,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图7-2-12[解] 由题意知,线段AB +BD 与线段AC +CD 的长度是定值,∵棱AD 与棱BC 相互垂直,设d 为AD 到BC 的距离,4分则V D -ABC=AD ·BC ×d ×12×13=2d , 当d 最大时,V D -ABC 体积最大.8分 ∵AB +BD =AC +CD =10, ∴当AB =BD =AC =CD =5时, d 有最大值42-1=15.此时V =215.12分10.四面体ABCD 及其三视图如图7-2-13所示,平行于棱AD ,BC 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AB ,BD ,DC ,CA 于点E ,F ,G ,H .图7-2-13(1)求四面体ABCD 的体积; (2)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解] (1)由该四面体的三视图可知,BD ⊥DC ,BD ⊥AD ,AD ⊥DC ,BD =DC =2,AD =1,∴AD ⊥平面BDC ,3分∴四面体ABCD 的体积V =13×12×2×2×1=23.5分(2)证明:∵BC ∥平面EFGH ,平面EFGH ∩平面BDC =FG ,平面EFGH ∩平面ABC =EH ,8分∴BC ∥FG ,BC ∥EH ,∴FG ∥EH . 同理EF ∥AD ,HG ∥AD ,∴EF ∥HG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又∵AD ⊥平面BDC ,∴AD ⊥BC ,∴EF ⊥FG . ∴四边形EFGH 是矩形.12分B 组 能力提升 (建议用时:15分钟)1.(2015·全国卷Ⅰ)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7-2-14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图7-2-14A .1B .2C .4D .8B [如图,该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与一个半圆柱的组合体,球的半径为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2r ,则表面积S =12×4πr 2+πr 2+4r 2+πr ·2r =(5π+4)r 2.又S =16+20π,∴(5π+4)r 2=16+20π,∴r 2=4,r =2,故选B.]2.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记三棱锥D -ABE 的体积为V 1,P -ABC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14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S △BDE =14S △PBC , ∴V 1V 2=V A -DBEV A -PBC=13S △BDE ·h 13S △PBC ·h=14.] 3.(2016·全国卷Ⅰ)如图7-2-15,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 A =6,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点D ,D 在平面P AB 内的正投影为点E ,连接PE 并延长交AB 于点G.图7-2-15(1)证明:G 是AB 的中点;(2)在图中作出点E 在平面P AC 内的正投影F (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 的体积.[解] (1)证明:因为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D , 所以AB ⊥PD.因为D在平面P AB内的正投影为E,所以AB⊥DE.3分因为PD∩DE=D,所以AB⊥平面PED,故AB⊥PG.又由已知可得,P A=PB,所以G是AB的中点.5分(2)在平面P AB内,过点E作PB的平行线交P A于点F,F即为E在平面P AC内的正投影.7分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PB⊥P A,PB⊥PC,又EF∥PB,所以EF⊥P A,EF⊥PC.又P A∩PC=P,因此EF⊥平面P AC,即点F为E在平面P AC内的正投影.连接CG,因为P在平面ABC内的正投影为D,所以D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由(1)知,G是AB的中点,所以D在CG上,故CD=23CG.10分由题设可得PC⊥平面P AB,DE⊥平面P AB,所以DE∥PC,因此PE=23PG,DE=13PC.由已知,正三棱锥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且P A=6,可得DE=2,PE=2 2.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EFP中,可得EF=PF=2,所以四面体PDEF的体积V=13×12×2×2×2=43.12分。
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doc
①棱柱斜棱柱棱垂直于底面> 直棱柱底而是正务形〉正棱柱 其他棱柱…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知识(理■去记) (一)空间儿何体的结构特征(1) 多面体一一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儿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 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一一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 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棱柱1.1棱柱一一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 系:%1四棱柱底而为平行四边冲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而直平行六面体底而为矩形--------------------------- ► --------------1.3%1 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1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1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1 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而是矩形。
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性质:%1 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AC : = AB 2 + AD 2 + "%1 (了解)R 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G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 分别是66 0,那么 cos 2 6Z+cos 2 ^ + cos 2 y= \, sin 2 a+sin ,0 + sir? /= 2 ;%1(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G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
,(3, y,则cos 2 6Z4-cos 2 y^ + cos 2 y = 2, sin 2 6Z+sin 2 /? + sin 2 /= 1.1.4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而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长方体底面为正方形 正四棱柱侧棱与J 氐面边R 相等 ---------------- ►正方体1.5面积、体积公式:(其中c 为底面周长,h 为棱柱的高)S 直棱柱侧="S 直棱柱全="+2$底,V 棱柱=5底.力2. 圆柱2.1圆柱一一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 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2.2圆柱的性质: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过轴的截 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2.3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 矩形. 2.4面积、体积公式:S 圆柱侧=2〃所;S 圆柱全=2勿尸/? + 2勿尸2, v 圆柱=S 底h 二勿尸人(其中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3 .棱锥3.1棱锥一一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 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与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需要考虑透视关系,即近大远小的原 则。忽略透视关系会导致画面缺乏层次感和立体 感。
错误的阴影处理
在斜二测画法中,阴影的处理也是容易出错的地 方。错误的阴影处理会使物体看起来不真实,甚 至影响整体画面的协调性。
如何提高斜二测画法的绘图速度
熟悉基本几何形状
提高绘图速度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形状的绘制方法。通过大量的 练习,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形状的绘制技巧,从而提高绘图速度 。
缩小。
需要注意的是,斜二测画法只是一种近似表示三维空间的方法,因此在 实际测量中可能存在误差。
斜二测画法与正投影法比较
正投影法是另一种用于表示三维空间几何体的方法,它是将物体投影到一个与视线 方向垂直的平面上。
相比之下,斜二测画法具有更强的立体感,能更直观地展示物体的三维形态;而正 投影法更为精确,适用于需要准确测量的场合。
绘制步骤
首先分析组合体的构成,确定各个基本几何体的位置关系。然后分别按照斜二测画法绘制各个基本几何体的图形 ,注意它们之间的遮挡关系。最后完善图形的细节,擦去被遮挡的部分,完成组合体斜二测图的绘制。
05
斜二测画法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斜二测画法的常见错误
1 2 3
不准确的比例
斜二测画法中,常见的错误是比例不准确。在绘 制时,应注意保持物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以免 造成失真和变形。
空间观念
立体几何强调空间观念的培养,通 过对三维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提高 空间想象能力。
应用领域
立体几何在建筑、设计、工程等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是这些领域的基 础理论之一。
空间几何体的重要性
形态多样性
空间几何体包括球体、立方体、 锥体、柱体等多种形态,它们在
苏教版必修2数学课件-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第3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课件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提素养
栏目导航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例 1】 正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2 倍,高是 3,求它的 表面积. 思路探究:由 S 侧与 S 底的关系,求得斜高与底面边长之间的关系, 进而求出斜高和底面边长,最后求表面积.
所以 S 侧=3×12×(20+30)×DD′=75DD′. 又 A′B′=20 cm,AB=30 cm,则上、下底面面积之和为 S 上+S 下 = 43×(202+302)=325 3(cm2).
栏目导航
由 S 侧=S 上+S 下,得 75DD′=325 3, 所以 DD′=133 3(cm), 又因为 O′D′= 63×20=103 3(cm), OD= 63×30=5 3(cm),
错点)
运算核心素养.
3.会求简单组合体的体积及表面积.(难点)
栏目导航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
几何体
体积
柱体 锥体
V 柱体= 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圆柱= πr2h (r 为底面半径) 1
V 锥体= 3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圆锥= π3r2h (r 为底面半径)
栏目导航
台体
V 台体= 13h(S+ SS′+S′) (S′,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 积,h 为高),V 圆台= 13πh(r′2+rr′+r2) (r′,r 分别为上、 下底面半径)
思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 提示:V=Sh―S′―=→S V=13(S′+ S′S+S)h―S′―=→0 V=13Sh.
栏目导航
[解] 如图所示,设 SE 是侧面三角形 ABS 的高,则 SE 就是正 四棱锥的斜高.
(完整版)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很详细的)
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 平行且长度不变;②原来与y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 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l 为母线) ch S =直棱柱侧面积 rh S π2=圆柱侧 '21ch S =正棱锥侧面积 rl S π=圆锥侧面积 ')(21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 l R r S π)(+=圆台侧面积 ()l r r S +=π2圆柱表 ()l r r S +=π圆锥表 ()22R Rl rl r S +++=π圆台表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V Sh =柱 2V Sh r h π==圆柱 13V Sh =锥 h r V 231π=圆锥'1()3V S S h =++台 '2211()()33V S S h r rR R h π=+=++圆台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球=343R π ; S 球面=24R π 4、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全总结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全总结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 棱柱。
-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 分类:- 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 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 性质:- 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
2. 棱锥。
-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 分类:- 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
- 性质:- 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 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3. 棱台。
-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 分类:由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截得的棱台分别叫做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等。
- 性质:- 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
- 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侧面是梯形。
4. 圆柱。
-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 性质:- 圆柱的轴截面是矩形。
-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圆。
5. 圆锥。
-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两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 性质:- 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截面半径与底面半径之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圆锥高之比。
6. 圆台。
-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高中数学第十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1空间几何体11.1.4棱锥与棱台教师用书教案B版第四册
11.1.4 棱锥与棱台[课程目标]1。
了解棱锥的定义,掌握棱锥的结构特征;2。
了解棱台的定义,掌握棱台的结构特征以及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棱锥[填一填](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且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则称这个多面体为棱锥.(2)棱锥中,是多边形的那个面称为棱锥的底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三角形称为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称为棱锥的顶点;相邻两侧面的公共边称为棱锥的侧棱.(3)棱锥可以按底面的形状分类,例如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可分别称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4)棱锥可以用顶点与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来表示.(5)过棱锥的顶点作棱锥底面的垂线,所得到的线段(或它的长度)称为棱锥的高.棱锥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称为棱锥的侧面积.(6)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棱锥的顶点与底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则称这个棱锥为正棱锥.正棱锥的侧面都全等,而且都是等腰三角形,这些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也都相等,称为棱锥的斜高.[答一答]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判断一个几何体是否是棱锥,关键是紧扣棱锥的三个本质特征:(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2)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3)这些三角形有一个公共顶点.这三个特征缺一不可,显然,这种说法不满足(3)。
反例如图.知识点二棱台[填一填](1)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所得截面与底面间的多面体称为棱台.(2)原棱锥的底面与截面分别称为棱台的下底面与上底面,其余各面称为棱台的侧面,相邻两侧面的公共边称为棱台的侧棱.(3)棱台可用上底面与下底面的顶点表示.(4)过棱台一个底面上的任意一个顶点,作另一个底面的垂线所得到的线段(或它的长度)称为棱台的高.棱台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称为棱台的侧面积.(5)棱台可以按底面的形状分类.(6)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称为正棱台.正棱台上、下底面都是正多边形,两者中心的连线是棱台的高;正棱台的侧面都全等,且都是等腰梯形,这些等腰梯形的高也都相等,称为棱台的斜高.[答一答]2.棱台的各侧棱是什么关系?各侧面是什么样的多边形?两个底面是什么关系?提示: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各侧面是梯形,两个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3.观察下面的几何体,思考问题:图①是棱台吗?用任意一个平面去截棱锥,一定能得到图②中的棱台吗?提示:题图①不是棱台,因为各侧棱延长后不交于一点,题图②中只有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才能得到该棱台.类型一有关概念的考查[例1]给出下列几个命题:①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②棱锥的侧面为三角形,且所有侧面都有一个公共顶点;③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④棱台的侧棱所在直线均相交于同一点.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A.0 B.1C.2 D.3[解析]显然命题①②均是真命题.对于命题③,显然一个图形要成为空间几何体,则它至少需有四个顶点,因为三个顶点只围成一个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当有四个顶点时,易知它可围成四个面,因而一个多面体至少应有四个面,而且这样的面必是三角形,故命题③是真命题.对于命题④,棱台的侧棱所在的直线就是截得原棱锥的侧棱所在的直线,而棱锥的侧棱都有一个公共的点,它便是棱锥的顶点,于是棱台的侧棱所在的直线均相交于同一点,故命题④为真命题.[答案]A解答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题的关注点1认清概念的本质及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采用举反例法排除错误的选项。
高二人教版数学目录
高二人教版数学目录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2 直线的方程
2.3 直线的交点
2.4 圆的方程
2.5 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2.6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第三章:复数
3.1 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的几何表示
3.3 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3.4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复数根
第四章:排列与组合
4.1 排列
4.2 组合
4.3 二项式定理
第五章:二项式定理
5.1 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
5.2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5.3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第六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1 随机变量的概念
6.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4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第七章:统计案例
7.1 独立性检验
7.2 回归分析
7.3 案例分析
第八章:推理与证明
8.1 合情推理
8.2 演绎推理
8.3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8.4 数学归纳法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目录结构,具体的内容和章节划分可能会根据具体的教材版本和教学大纲有所调整。
高中数学11章立体几何初步11.1空间几何体11.1.6祖暅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B
11.1.6 祖暅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1)“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如果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2)作用: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柱体或锥体的体积相等.2.柱体、锥体、台体和球的体积公式其中S′、S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面积,h表示高,r′和r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圆的半径,R表示球的半径.(1)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某个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 (2)锥体的体积只与底面积和高度有关,与其具体形状无关. ( ) (3)由V 锥体=13S·h ,可知三棱锥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 )[答案] (1)× (2)√ (3)√2.圆锥的母线长为5,底面半径为3,则其体积为( ) A .15πB .30C .12πD .36πC [圆锥的高h =52-32=4,故V =13π×32×4=12π.]3.若圆锥的高扩大为原来的3倍,底面半径缩短为原来的12,则圆锥的体积( )A .缩小为原来的34B .缩小为原来的23C .扩大为原来的2倍D .不变A [设圆锥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 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h ,当圆锥的高扩大为原来的3倍, 底面半径缩短为原来的12时,圆锥的体积V ′=13π×⎝ ⎛⎭⎪⎫12r 2×3h =34×⎝ ⎛⎭⎪⎫13πr 2×h . 所以圆锥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34.故选A .]4.若一个球的直径是12 cm ,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cm 3.288π [由题意,知球的半径R =6 cm ,故其体积V =43πR 3=43×π×63=288π(cm 3).]求柱体的体积【例1】 3 cm ,下面是正六棱柱,其底面边长为4 cm ,高为2 cm ,现从中间挖去一个直径为2 cm 的圆柱,求此几何体的体积.[解] V 六棱柱=34×42×6×2=483(cm 3), V 圆柱=π·32×3=27π(cm 3), V 挖去圆柱=π·12×(3+2)=5π(cm 3),∴此几何体的体积:V =V 六棱柱+V 圆柱-V 挖去圆柱=(483+22π)(cm 3).柱体体积问题的处理方法求解柱体体积问题的关键是能够应用棱柱或圆柱的定义确定底面和高.棱柱的高是两个平行底面间的距离,其中一个平面上的任一点到另一个面的距离都相等,都是高.圆柱的高是其母线长.具体问题中要能准确应用“底面”“高”的定义去求解相关元素.[跟进训练]1.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且侧面积也相等,求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之比.[解] 设正方体边长为a ,圆柱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则有⎩⎪⎨⎪⎧ a 2=πr 2,2πrh =4a 2,①②由①得r =ππa , 由②得πrh =2a 2,∴V 圆柱=πr 2h =2ππa 3,∴V 正方体∶V 圆柱=a 3∶⎝⎛⎭⎪⎫2ππa 3=π2∶1=π∶2. 求锥体的体积【例2】 111111三棱锥B A 1B 1C ,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之比.[思路探究] AB ∶A 1B 1=1∶2―→S △ABC ∶S △A 1B 1C 1―→ 计算VA 1-ABC ―→计算VC -A 1B 1C 1―→计算VB -A 1B 1C[解] 设棱台的高为h ,S △ABC =S ,∵AB ∶A 1B 1=1∶2,则S △A 1B 1C 1=4S . ∴VA 1ABC =13S △ABC ·h =13Sh ,VC A 1B 1C 1=13S △A 1B 1C 1·h =43Sh .又V 台=13h (S +4S +2S )=73Sh ,∴VB A 1B 1C =V 台VA 1ABC VC A 1B 1C 1 =73Sh -Sh 3-4Sh 3=23Sh , ∴三棱锥A 1ABC ,B A 1B 1C ,C A 1B 1C 1的体积比为1∶2∶4.割补法与等积法求锥体体积三棱柱、三棱台可以分割成三个三棱锥,分割后可求锥体的体积和柱体或台体的体积关系,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另外等积法也是常用的求锥体体积的一种方法.[跟进训练]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三棱锥D ACD 1的体积是( ) A .16 B .13 C .12D .1A [三棱锥D ACD 1的体积VD ACD 1=VD 1ACD =13S △ADC ×D 1D =13×12×AD ×DC ×D 1D =13×12=16.] 求台体的体积【例3】 780 cm 2.求正四棱台的体积.[思路探究] 可以尝试借助四棱台内的直角梯形,求出棱台底面积和高,从而求出体积.[解] 如图所示,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10 cm ,AB =20 cm.取A 1B 1的中点E 1,AB 的中点E ,则E 1E 是侧面ABB 1A 1的高.设O 1,O 分别是上、下底面的中心,则四边形EOO 1E 1是直角梯形.由S 侧=4×12(10+20)·E 1E =780,得EE 1=13,在直角梯形EOO 1E 1中,O 1E 1=12A 1B 1=5,OE =12AB =10,∴O 1O =E 1E 2-OE -O 1E 12=12,V 正四棱台=13×12×(102+202+10×20)=2 800 (cm 3).故正四棱台的体积为2 800 cm 3.本例若改为“正四棱台的上、下两底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 cm 和4 cm ,侧棱长为2 cm ,”求该棱台的体积.[解] 如图,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中,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 cm 和4 cm , 则O 1B 1= 2 cm ,OB =2 2 cm ,过点B 1作B 1M ⊥OB 于点M ,那么B 1M 为正四棱台的高,在Rt△BMB 1中,BB 1=2 cm ,MB =22-2= 2 (cm).根据勾股定理MB 1=BB 21-MB 2=22-22=2(cm).S 上=22=4 (cm 2),S 下=42=16(cm 2),∴V 正四棱台=13×2×(4+4×16+16)=13×2×28=2823(cm 3). 求台体体积的技巧求台体的体积关键是求出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台体的高.要注意充分运用棱台内的直角梯形或圆台的轴截面寻求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求球的体积【例4】 AB =BC =CA =3 cm ,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思路探究] 解决本题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尤其是球半径、截面圆半径和球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解] 如图,设过A ,B ,C 三点的截面为圆O ′,连接OO ′、AO 、AO ′.∵AB =BC =CA =3(cm), ∴O ′为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 ∴AO ′=33AB = 3 (cm). 设OA =R ,则OO ′=12R ,∵OO ′⊥截面ABC , ∴OO ′⊥AO ′, ∴AO ′=32R = 3 (cm),∴R =2(cm), ∴V 球=43πR 3=323π(cm 3),S 球=4πR 2=16π(cm 2).即球的体积为323π cm 3,表面积为16π cm 2.计算球的表面积或体积的关键是确定球的半径R ,一般题目不直接给出球的半径,而是隐藏在某些条件中,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跟进训练]3.圆柱形容器内部盛有高度为8 cm 的水,若放入三个相同的球(球的半径与圆柱的底面半径相同)后,水恰好淹没最上面的球(如图所示),则球的半径是______cm.4 [设球的半径为r ,放入3个球后,圆柱液面高度变为6r . 则有πr 2·6r =8πr 2+3·43πr 3,即2r =8, 所以r =4 cm.] 知识:1.对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的四点说明 (1)等底、等高的两个柱体的体积相同.(2)等底、等高的锥体和柱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得出,等底、等高的柱体的体积是锥体的体积的3倍.(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4)求台体的体积转化为求锥体的体积.根据台体的定义进行“补形”,还原为锥体,采用“大锥体”减去“小锥体”的方法求台体的体积.2.球的截面问题的解题技巧(1)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问题. (2)解题时要注意借助球半径R ,截面圆半径r ,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R 2=d 2+r 2.方法: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问题的求解策略:若几何体是组合体,可将其分解为若干个“柱、锥、台、球”的基本型,再根据相关公式求解.还有很多的题型主要应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化不规则为规则,以“分割”“补形”为工具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常见的几何体的形式.1.已知球O 的表面积为16π,则球O 的体积为( ) A .43π B .83π C .163πD .323πD [因为球O 的表面积是16π,所以球O 的半径为2,所以球O 的体积为4π3×23=323π,故选D .]2.如果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的侧面积是4π,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 A .π B.2π C.4π D.8π B [设轴截面正方形的边长为a ,由题意知S 侧=πa ·a =πa 2.∴4π=πa 2,a =2. ∴V 圆柱=π×⎝ ⎛⎭⎪⎫a 22×a =2π.]3.若圆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等于一个球的直径,则圆锥、圆柱、球的体积之比为( )A .1∶3∶4B .1∶3∶2C .1∶2∶4D .1∶4∶2B [设球的半径为R ,则V 圆锥=13πR 2·2R =23πR 3,V 圆柱=πR 2·2R =2πR 3,V 球=43πR 3.所以V 圆锥∶V 圆柱∶V 球=23∶2∶43=1∶3∶2.]4.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CE =2EP ,若三棱锥P EBD 的体积为V 1,三棱锥P ABD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的值为________.13[设四棱锥P ABCD 的高为h ,底面ABCD 的面积为S , 则V 2=V P ABD =13×12Sh =16Sh .因为CE =2EP ,所以EP =13PC ,所以V 1=V P EBD =V E PBD =13V C PBD =13V P BCD =13×16Sh =118Sh ,所以V 1V 2=118Sh16Sh =13.]5.一个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15,求这个三棱锥体积. [解] 如图所示,正三棱锥S ABC .设H 为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接SH ,则SH 的长即为该正三棱锥的高.连接AH 并延长交BC 于E ,则E 为BC 的中点,且AE ⊥BC .∵△ABC 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 ∴AE =32×6=33.∴AH =23AE =2 3. 在△ABC 中,S △ABC =12BC ·AE =12×6×33=9 3.在Rt△SHA 中,SA =15,AH =23, ∴SH =SA 2-AH 2=15-12= 3. ∴V 正三棱锥=13S △ABC ·SH =13×93×3=9.。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必背知识手册(新教材)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公式、定理、结论图表)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名称棱柱棱锥棱台图形底面互相平行且全等多边形互相平行且相似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相交于一点,但不一定相等延长线交于一点侧面形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正棱柱、正棱锥的结构特征(1)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面是矩形.(2)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叫正四面体.3.旋转体的结构特征(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2)在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挡住的线要画成虚线.(3)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即正俯同长、正侧同高、俯侧同宽.5.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垂直.(2)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为原来的一半.6.多面体的表(侧)面积因为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平面,所以多面体的侧面积就是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面积之和.7.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侧面积公式S圆柱侧=2πrl S圆锥侧=πrl S圆台侧=π(r1+r2)l三者关系S圆柱侧=2πrl――→r′=rS圆台侧=π(r+r′)l――→r′=0S圆锥侧=πrl8.柱、锥、台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4)公理2的三个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10.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的分类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3)平行公理(公理4)和等角定理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1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中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图形表示符号表示公共点两平面平行α∥β没有公共点两平面相交斜交α∩β=l有一条公共直线垂直α⊥β且α∩β=a1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a ∥β,b ∥β,a ∩b =P ,a ⊂α,b ⊂α,∴α∥β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α∥β,α∩γ=a ,β∩γ=b ,∴a ∥b14.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垂直.(2)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3)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15.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当直线与平面垂直和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时,规定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90°和0°.(3)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θ≤90°.16.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二面角的范围是0°≤θ≤180°.17.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l⊥α<常用结论>1.特殊的四棱柱2.球的截面的性质3.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面积的关系如下:5.几个与球有关的切、接常用结论(1)正方体的棱长为a,球的半径为R,6.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7.等角定理的引申(1)在等角定理中,若两角的两边平行且方向相同或相反,则这两个角相等.(2)在等角定理中,若两角的两边平行且方向一个边相同,一个边相反,则这两个角互补.8.唯一性定理(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3)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4)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9.线、面平行的性质(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4)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5)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和第三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6)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1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解题方法与技巧>一、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题的常用方法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D[A错误.如图1所示,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各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是棱锥.图1图2B错误.如图2,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在直线,所得的几何体都不是圆锥.C错误.由几何图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侧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D正确.]二、识别三视图的步骤(2)根据三视图的有关定义和规则先确定正视图,再确定俯视图,最后确定侧视图;(3)被遮住的轮廓线应为虚线,若相邻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对于简单的组合体,要注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位置.典例2:(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A,B,C为三个顶点,D是棱的中点,则三棱锥ABCD 的正视图、俯视图是(注:选项中的上图为正视图,下图为俯视图)()A B C D(2)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1)A(2)A[(1)正视图和俯视图中棱AD和BD均看不见,故为虚线,易知选A.(2)由题意可知,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如图所示,其俯视图为选项A中的图形.]三、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步骤典例3:(1)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1B.2C.3D.4(2)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217B.25C.3D.2(1)C(2)B[(1)在正方体中作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记为四棱锥PABCD,如图,由图可知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3,故选C.(2)先画出圆柱的直观图,根据题图的三视图可知点M,N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1图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M,N的位置(N为OP的四等分点)如图2所示,连接MN,则图中MN即为M到N的最短路径.ON=14×16=4,OM=2,∴MN=OM2+ON22 5.故选B.]四、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确定剩余视图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可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视图,还原、推测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检验.典例4: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则它的侧视图为()A B C DA [由正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构成的,结合正视图的宽及俯视图的直径可知侧视图应为A ,故选A.]五、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技巧在原图形中与x 轴或y 轴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与x ′轴或y ′轴平行,原图中不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段可以先画出线段的端点再连线.2.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的关系典例5:(1)已知等腰梯形ABCD ,CD =1,AD =CB =2,AB =3,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A.2B.24C.22D .22(2)如图,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 ′A ′=6cm ,O ′C ′=2cm ,则原图形是()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一般的平行四边形(1)C (2)C [(1)法一(作图求解):如图,取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 轴交DC 于点E ,O ,E 在斜二测画法中的对应点为O ′,E ′,过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因为OE =(2)2-12=1,所以O′E′=12,E′F′=24.所以直观图A′B′C′D′的面积为S′=12×(1+3)×24=22,故选C.法二(公式法):由题中数据得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S=12×(1+3)×1=2.由S直观图=24S原图形,得S直观图=24×2=22,故选C.(2)如图,在原图形OABC中,应有OD=2O′D′=2×22=42(cm),CD=C′D′=2cm.所以OC=OD2+CD2=(42)2+22=6(cm),所以OA=OC,由题意得OA綊BC,故四边形OABC是菱形,故选C.]六、求解几何体表面积的类型及求法A.48+πB.48-πC.48+2πD.48-2π(2)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O1,O2,过直线O1O2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A.122πB.12πC.82πD.10π(1)A(2)B[(1)该几何体是正四棱柱挖去了一个半球,正四棱柱的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高为5,半球的半径是1,那么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2×2×2+4×2×5-π×12+2π×12=48+π,故选A.(2)因为过直线O1O2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所以圆柱的高为22,底面圆的直径为22,所以该圆柱的表面积为2×π×(2)2+2π×2×22=12π.]七、求体积的常用方法典例7:(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3)是()A.π2+1B.π2+3C.3π2+1 D.3π2+3(2)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四棱锥A 1BB 1D 1D 的体积为.(1)A (2)13[(1)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底面半径为1,高为3的半个圆锥和三棱锥SABC 组成的,如图,三棱锥的高为3,底面△ABC 中,AB =2,OC =1,AB ⊥OC .故其体积V =13×12×π×12×3+13×12×2×1×3=π2+1.故选A.(2)四棱锥A 1BB 1D 1D 的底面BB 1D 1D 为矩形,其面积S =1×2=2,又四棱锥的高为点A 1到平面BB 1D 1D 的距离,即h =12A 1C 1=22,所以四棱锥的体积V =13×2×22=13.]八、空间几何体与球接、切问题的求解方法(1)求解球与棱柱、棱锥的接、切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接、切点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与圆的接、切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2)若球面上四点P,A,B,C构成的三条线段PA,PB,PC两两互相垂直,且PA=a,PB=b,PC=c,一般把有关元素“补形”成为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利用4R2=a2+b2+c2求解.典例8:(1)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3,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A.123B.183C.243D.543(2)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O的半径为()A.3172B.210C.132D.310(1)B(2)C[(1)如图,E是AC中点,M是△ABC的重心,O为球心,连接BE,OM,OD,BO.因为S△ABC=34AB2=93,所以AB=6,BM=23BE=23AB2-AE2=2 3.易知OM⊥平面ABC,所以在Rt△OBM中,OM=OB2-BM2=2,所以当D,O,M三点共线且DM=OD+OM时,三棱锥DABC的体积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V ma x=13S△ABC×(4+OM)=13×93×6=18 3.故选B.(2)如图所示,由球心作平面ABC的垂线,则垂足为BC 的中点M .因为AB =3,AC =4,AB ⊥AC ,所以BC =5.又AM =12BC =52,OM =12AA 1=6,所以球O 的半径R =OA=132,故选C.]九、共点、共线、共面问题的证明方法(1)证明点共线问题:①公理法:先找出两个平面,然后证明这些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再根据基本公理3证明这些点都在交线上;②同一法: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其余点也在该直线上.(2)证明线共点问题:先证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经过该点.(3)证明点、直线共面问题:①纳入平面法:先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点、线在此平面内;②辅助平面法:先证明有关的点、线确定平面α,再证明其余元素确定平面β,最后证明平面α,β重合.典例9:(1)以下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②若点A ,B ,C ,D 共面,点A ,B ,C ,E 共面,则A ,B ,C ,D ,E 共面;③若直线a ,b 共面,直线a ,c 共面,则直线b ,c 共面;④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A .0B .1C .2D .3(2)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求证:①E ,C ,D 1,F 四点共面;②CE,D1F,DA三线共点.(1)B[①正确,可以用反证法证明,假设任意三点共线,则四个点必共面,与不共面的四点矛盾;②中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C,D,E不一定共面,故②错误;③中,直线b,c可能是异面直线,故③错误;④中,当四条线段构成空间四边形时,四条线段不共面,故④错误.](2)[证明]①如图,连接EF,CD1,A1B.∵E,F分别是AB,AA1的中点,∴EF∥BA1.又∵A1B∥D1C,∴EF∥CD1,∴E,C,D1,F四点共面.②∵EF∥CD1,EF<CD1,∴CE与D1F必相交,设交点为P,则由P∈直线CE,CE⊂平面ABCD,得P∈平面ABCD.同理P∈平面ADD1A1.又平面ABCD∩平面ADD1A1=DA,∴P∈直线DA,∴CE,D1F,DA三线共点.十、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典例10:(1)已知a,b,c为三条不同的直线,且a⊂平面α,b⊂平面β,α∩β=c,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与b是异面直线,则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②若a不垂直于c,则a与b一定不垂直;③若a∥b,则必有a∥c.其中真命题有.(填序号)(2)如图,G,H,M,N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GH,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①②③④(1)①③(2)②④[(1)对于①,若c与a,b都不相交,则c∥a,c∥b,从而a∥b,这与a与b是异面直线矛盾,故①正确.对于②,a与b可能异面垂直,故②错误.对于③,由a∥b可知a∥β,又α∩β=c,从而a∥c,故③正确.(2)图①中,直线GH∥MN;图②中,G,H,N三点共面,但M∉平面GHN,因此直线GH与MN异面;图③中,连接MG(图略),GM∥HN,因此GH与MN共面;图④中,G,M,N共面,但H∉平面GMN,因此GH与MN异面,所以在图②④中,GH与MN异面.]十一、平移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典例11:(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2 2B.32C.52D.72(2)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如图,在鳖臑ABCD 中,AB ⊥平面BCD ,且AB =BC =CD ,则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12B .-12C.32D .-32(1)C (2)A [(1)如图,连接BE ,因为AB ∥CD ,所以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的角等于相交直线AE 与AB 所成的角,即∠EAB .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CE =1,BC =2,由勾股定理得BE = 5.又由AB ⊥平面BCC 1B 1可得AB ⊥BE ,所以tan ∠EAB =BE AB =52.故选C.(2)如图,分别取AB ,AD ,BC ,BD 的中点E ,F ,G ,O ,连接EF ,EG ,OG ,FO ,FG ,则EF ∥BD ,EG ∥AC ,所以∠FEG 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易知FO ∥AB ,因为AB ⊥平面BCD ,所以FO ⊥平面BCD ,所以FO ⊥OG ,设AB =2a ,则EG =EF =2a ,FG =a 2+a 2=2a ,所以∠FEG =60°,所以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2,故选A.]十二、判定线面平行的四种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b ⇒a ∥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 ⊂α⇒a ∥β);(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a ⊄β,a ∥α⇒a ∥β).典例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B =BC =12AD ,E ,F ,H 分别为线段AD ,PC ,CD 的中点,AC 与BE 交于O 点,G 是线段OF 上一点.(1)求证:AP ∥平面BEF ;(2)求证:GH ∥平面P AD .[证明](1)连接EC ,因为AD ∥BC ,BC =12AD ,E 为AD 中点,所以BC AE ,所以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 为AC 的中点.又因为F 是PC 的中点,所以FO ∥AP ,因为FO ⊂平面BEF ,AP ⊄平面BEF ,所以AP ∥平面BEF .(2)连接FH ,OH ,因为F ,H 分别是PC ,CD 的中点,所以FH ∥PD ,因为FH ⊄平面PAD ,PD ⊂平面PAD ,所以FH ∥平面PAD .又因为O 是BE 的中点,H 是CD 的中点,所以OH ∥AD ,因为OH ⊄平面PAD ,AD ⊂平面PAD .所以OH ∥平面P AD .又FH ∩OH =H ,所以平面OHF ∥平面PAD .又因为GH ⊂平面OHF ,所以GH∥平面PAD.十三、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四种方法(1)面面平行的定义,即证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不常用);(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4)利用平面平行的传递性,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注意:谨记空间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典例13:已知空间几何体ABCDE中,△BCD与△CDE均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为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平面CDE⊥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M,N分别为DB,DC的中点.(1)求证:平面EMN∥平面ABC;(2)求三棱锥AECB的体积.[解](1)证明:取BC中点H,连接AH,∵△ABC为等腰三角形,∴AH⊥BC,又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BC,∴AH⊥平面BCD,同理可证EN⊥平面BCD,∴EN ∥AH ,∵EN ⊄平面ABC ,AH ⊂平面ABC ,∴EN ∥平面ABC ,又M ,N 分别为BD ,DC 中点,∴MN ∥BC ,∵MN ⊄平面ABC ,BC ⊂平面ABC ,∴MN ∥平面ABC ,又MN ∩EN =N ,∴平面EMN ∥平面ABC .(2)连接DH ,取CH 中点G ,连接NG ,则NG ∥DH ,由(1)知EN ∥平面ABC ,所以点E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与点N 到平面ABC 的距离相等,又△BC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H ⊥BC ,又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ABC ∩平面BCD =BC ,DH ⊂平面BCD ,∴DH ⊥平面ABC ,∴NG ⊥平面ABC ,∴DH =3,又N 为CD 中点,∴NG 又AC =AB =3,BC =2,∴S △ABC =12·|BC |·|AH |=22,∴V E ABC =V N ABC =13·S △ABC ·|NG |=63.十四、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3)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典例14: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M 为棱BC 的中点,BB 1=3,AB 1=10,∠CBB 1=60°.(1)求证:AM ⊥平面BCC 1B 1;(2)求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解](1)证明:如图,连接B 1M ,因为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M 为棱BC 的中点,所以AM ⊥BC ,且AM =3,因为BB 1=3,∠CBB 1=60°,BM =1,所以B 1M 2=12+32-2×1×3×cos 60°=7,所以B 1M =7.又因为AB 1=10,所以AM 2+B 1M 2=10=AB 21,所以AM ⊥B 1M .又因为B 1M ∩BC =M ,所以AM ⊥平面BCC 1B 1.(2)设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则V =3VB 1ABC =3VA B 1BC=3×13S △B 1BC ·|AM |=12×2×3×sin 60°×3=92.所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9 2 .十五、证明面面垂直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2)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注意: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典例15:(1)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C.BM=EN,且直线,EN是异面直线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B[取CD的中点F,DF的中点G,连接EF,FN,MG,GB,BD,BE.∵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点N在BD上,且为BD的中点.∵△ECD是正三角形,∴EF⊥CD.∵平面ECD⊥平面ABCD,∴EF⊥平面ABCD.∴EF⊥FN.不妨设AB=2,则FN=1,EF=3,∴EN=FN2+EF2=2.∵EM=MD,DG=GF,∴MG∥EF,∴MG⊥平面ABCD,∴MG⊥BG.∵MG=12EF=32,BG=CG2+BC2=52,∴BM=MG2+BG2=7.∴BM≠EN.∵BM,EN是△DBE的中线,∴BM,EN必相交.故选B.](2)如图,四棱锥PABCD中,△PCD为等边三角形,CD=AD=2AB,E,S,T,Q为CD,P A,PB,AD的中点,∠ABC=∠BCD=∠PEA=90°,平面STRQ∩平面ABCD=RQ.①证明:平面P AE⊥平面STRQ;②若AB=1,求三棱锥QBCT的体积.[解]①证明:因为E为CD的中点,CD=2AB,∠ABC=∠BCD=90°,所以四边形ABCE 为矩形,所以AE⊥CD.由已知易得RQ∥CD,所以RQ⊥AE.因为∠PEA=90°,PE∩CD=E,故AE⊥平面PCD,又因为AE⊂平面ABCD.故平面PCD⊥平面ABCD.因为PE⊥CD,所以PE⊥平面ABCD.因为RQ⊂平面ABCD,所以RQ⊥PE.又PE ∩AE =E ,所以RQ ⊥平面PAE .所以平面P AE ⊥平面STRQ .②由①可知,PE ⊥平面ABCD ,又T 是PB 的中点,∴点T 到平面BCQ 的距离为12PE =32,易知S △BCQ =12S 梯形ABCD =12×12×(1+2)×3=334.故三棱锥Q BCT 的体积V =13×334×32=38.十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高)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求几何体的高或点到面的距离,经常根据高或距离的定义在几何体中作出高或点到面的距离.其步骤为:一作、二证、三求.如何作出点到面的距离是关键,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辅助面法,所作的辅助面,一是要经过该点,二是要与所求点到面的距离的面垂直,这样在辅助面内过该点作交线的垂线,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点到面的距离.(2)等体积法:求棱锥的高或点到平面的距离常常利用同一个三棱锥变换顶点及底面的位置,其体积相等的方法求解.典例16:(1)已知∠ACB =90°,P 为平面ABC 外一点,PC =2,点P 到∠ACB 两边AC ,BC 的距离均为3,那么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如图,过点P 作⊥平面ABC 于O ,则PO 为P 到平面ABC 的距离.再过O 作OE ⊥AC 于E ,OF ⊥BC 于F ,连接PC ,PE ,PF ,则PE ⊥AC ,PF ⊥BC .又PE =PF =3,所以OE =OF ,所以CO 为∠ACB 的平分线,即∠ACO =45°.在Rt △PEC 中,PC =2,PE =3,所以CE =1,所以OE =1,所以PO =PE 2-OE 2=(3)2-12= 2.](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A =PB =PC =AC =4,O 为AC 的中点.①证明:PO ⊥平面ABC ;②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 =2MB ,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解]①证明:因为AP =CP =AC =4,O 为AC 的中点,所以OP ⊥AC ,且OP =2 3.连接OB .因为AB =BC =22AC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由OP 2+OB 2=PB 2知,OP ⊥OB .由OP ⊥OB ,OP ⊥AC ,OB ⊂平面ABC ,AC ⊂平面ABC ,OB ∩AC =O ,知PO ⊥平面ABC .②作CH ⊥OM ,垂足为H .又由①可得OP ⊥CH ,OP ⊂平面POM ,OM ⊂平面POM ,OP ∩OM =O ,所以CH ⊥平面POM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423,∠ACB =45°,所以OM =253,CH =OC ·MC ·sin ∠ACB OM =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十七、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1)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2)连接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3)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典例17:(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C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A.8B.62C.82D.83C[如图,连接AC1,BC1,AC.∵AB⊥平面BB1C1C,∴∠AC1B为直线AC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AC1B=30°.又AB=BC=2,在Rt△ABC1中,AC1=2sin30°=4.在Rt△ACC1中,CC1=42-(22+22)=22,∴V长方体=AB×BC×CC1=2×2×22=82.](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C是等边三角形,平面ABC⊥平面ABD,点M为棱AB的中点,AB=2,AD=23,∠BAD=90°.①求证:AD⊥BC;②求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③求直线CD与平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解]①证明:由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AB,AD⊥AB,可得AD⊥平面ABC,故AD⊥BC.②如图,取棱AC 的中点N ,连接MN ,ND .又因为M 为棱AB 的中点,所以MN ∥BC .所以∠DMN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 与MD 所成的角.在Rt △DAM 中,AM =1,故DM =AD 2+AM 2=13.因为AD ⊥平面ABC ,所以AD ⊥AC .在Rt △DAN 中,AN =1,故DN =AD 2+AN 2=13.在等腰三角形DMN 中,MN =1,可得cos ∠DMN =12MN DM=1326.所以,异面直线BC 与M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326.③如图,连接CM .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M 为边AB 的中点,所以CM ⊥AB ,CM = 3.又因为平面ABC ⊥平面,平面ABC ∩平面ABD =AB ,而CM ⊂平面ABC ,故CM ⊥平面ABD ,所以∠CDM 为直线CD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在Rt △CAD 中,CD =AC 2+AD 2=4.在Rt △CMD 中,sin ∠CDM =CM CD =34.所以,直线CD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十八、转化思想的应用(1)证明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可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可以转化为证明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2)从解题方法上讲,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解题过程始终沿着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转化途径进行.(3)求几何体的体积也常用转化法.如三棱锥顶点和底面的转化,几何体的高利用平行、中点,比例关系的转化等.典例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PD =90°,∠ABC =90°,AB ∥CD ,AB =2CD =2BC =8,平面PAD ⊥平面ABCD ,M 是PC 的三等分点(靠近C 点处).(1)求证:平面MBD ⊥平面P AD ;(2)求三棱锥D MAB 的体积.[解](1)证明:由题易得BD =AD =42,∴AB 2=AD 2+BD 2,∴BD ⊥AD .∵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BD ⊥平面P AD .又∵BD ⊂平面MBD ,∴平面MBD ⊥平面PAD .(2)过点P 作PO ⊥AD 交AD 于点O (图略),∵平面PAD ⊥平面DAB ,平面PAD ∩平面DAB =AD ,∴PO ⊥平面DAB ,∴点P 到平面DAB 的距离为PO =2 2.∴V D MAB =V M DAB =13S △DAB ·13PO =13×12×(42)2×13×22=3229.十九、解决平面图形翻折问题的步骤典例19:图1是由矩形ADEB ,Rt △ABC 和菱形BFGC 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 =1,BE =BF =2,∠FBC =60°.将其沿AB ,BC 折起使得BE 与BF 重合,连接DG ,如图2.图1图2(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2)求图2中的四边形ACGD的面积.[解](1)证明:由已知得AD∥BE,CG∥BE,所以AD∥CG,故AD,CG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C,G,D四点共面.由已知得AB⊥BE,AB⊥BC,故AB⊥平面BCGE.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CGE.(2)取CG的中点M,连接EM,DM.因为AB∥DE,AB⊥平面BCGE,所以DE⊥平面BCGE,故DE⊥CG.由已知,四边形BCGE是菱形,且∠EBC=60°,得EM⊥CG,故CG⊥平面DEM.因此DM⊥CG.在Rt△DEM中,DE=1=3,故DM=2.所以四边形ACGD的面积为4.二十、存在性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先假设其存在,然后把这个假设作为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在推理论证和计算无误的前提下,如果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存在;如果得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结论,则说明不存在.而对于探求点的问题,一般是先探求点的位置,多为线段的中点或某个三等分点,然后给出符合要求的证明.典例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E为CD的中点.。
数学(文)一轮总复习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与三视图、直观图
课堂互动讲练
【名师点评】 熟悉空间几何体 的结构特征,依据条件构建几何模 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模型 中的线面位置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 本元素,然后再依据题意判定,是解 决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考方法.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二 几何体的三视图
1.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可 以把垂直投射面的视线想象成平行 光线,体会可见的轮廓线(包括被 遮挡住,但可以经过想象透视到的 光线)的投影就是要画出的视图, 可见的轮廓线要画成实线,不可见 的轮廓线要画成虚线.
课堂互动讲练
例1
给出以下命题:①底面是矩形的 四棱柱是长方体;②直角三角形绕着 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 圆锥;③四棱锥的四个侧面可以都是 直角三角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课堂互动讲练
【思路点拨】 根据几何体的结 构特征,借助熟悉的几何体模型进行 判定.
课堂互动讲练
2011高考导航
命题探究
1.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知,高考命题 形式比较稳定,主要考查形式有: (1)以几何体为依托考查几何体的结构 特征,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表面积与 体积.
2011高考导航
命题探究
(2)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线面间距离的计算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以 多面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更是 年年考,并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题为主. (3)判断并证明两个平面的垂直关系, 通常是在几何体中出现. (4)高考中多以一小一大形式出现,分 值为17分左右,试题难度较小.
2011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 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 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 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教辅教案
②球心到截面的距离 d 与球半径 R 及截
面圆的半径 r 满足 d =
R2 -r2 ;
③球体被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
大圆, 被 不 经 过 球 心 的 平 面 截 得 的 圆 叫 做
小圆.
8. 2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1. 直观图
对于立体图形,直观图是 最 常 用 的 描 述
方式. 在前面介绍各个基本立体图形时,使用
高)
正棱台
1
S 正棱台侧 = ( c′+c) h′
2
( c′、 c 为 上、 下 底 面
周长,h′为斜高)
S 表 = S 侧 + S 上底
+S 下底
2. 常见旋转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几何体
侧面积公式
表面积公式
圆柱
S 圆柱侧 = 2πrl ( r 为 底
S 圆柱表 = 2πr 2
圆锥
圆台
面半径,l 为母线长)
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
都相互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
棱柱.
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叫 做 棱 柱 的 底 面,
简称底. 除底面外的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 相
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 侧棱与底
面的公共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127
5AAeP
一般用 表 示 底 面 各 顶 点 的 字 母 表 示 棱
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其中,多边形面叫做棱
锥的底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
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
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2. 棱锥的分类与表示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
锥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其中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2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_8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教学设计1、章节内容:本章学习空间几何体。
课时安排为8课时,本章重点是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由空间图形说出其结构特征,由结构特征想象出空间几何体,进行空间图形与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
1.1节安排两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空间几何体;1.2安排两课时,学生可以在平面上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1.3安排两个课时,学生可以了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计算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后面一节“实习作业”,一节习题课,本章教学层层递进,学生可以深刻体会空间几何体图形来自于生活实际,又为研究实际物体图形服务。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是人教版A版新课程高一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这一章是是立体几何学习初步,教师在教学时要层层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2、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我觉得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是新课程立体几何部分的起始课程,重在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所以本节教学应加强几何直观的教学,通过实物结合,得出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同时,通过学生激趣学习、类比学习,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
其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经历观察、归纳、分类、抽象、概括这一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3、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空间几何体是新课程立体几何部分的起始课程,新课标改变以往立体几何先研究点、直线、平面,再研究由它们构成的几何体,而改为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样设计巧妙解决了立体几何入门难的问题,强调几何直观,淡化几何论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笨节为空间几何体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空间与图形”已有所涉及,但高中阶段要求不同,素材更为丰富,学习的深度和概括程度加大.教学时要领会新课标的意图,加强几何直观的训练,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同时,学会类比,学会推理,学会说理.本节在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在归纳总结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时,不能从现实生活空间中抽象出空间图形。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2-新人教B
1.1.1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了解几何体的基本元素.2.理解平面的概念.3.掌握平面的画法及表示方法.1.几何体如果我们只考虑一个物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这个空间部分叫做一个几何体.2.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长方体由六个矩形(包括它的内部)围成,围成长方体的各个矩形,叫做长方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棱和棱的公共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2)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3)点、线、面是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3.空间点、线、面的特征(1)线有直线(段)和曲线(段)之分,面有平面(部分)和曲面(部分)之分.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而曲面就不是处处平直的.(2)在立体几何中,平面是无限延展的,通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平面,并把它想象成无限延展的.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还可以用表示它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命名,如图中的平面α、平面β、平面ABCD或平面AC等.(3)在几何中,可以把线看成点运动的轨迹,如果点运动的方向始终不变,那么它的轨迹就是一条直线或线段;如果点运动的方向时刻在变化,则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或曲线的一段.(4)一条线运动的轨迹可以是一个面,面运动的轨迹(经过的空间部分)可以形成一个几何体.(5)直线平行移动,可以形成平面或曲面.固定射线的端点,让其绕着一个圆弧转动,可以形成锥面.4.几个定义的比较位置关系定义图形符号表示平行线面如果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说直线和平面平行AB∥平面α面面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说这两个平面平行平面α∥平面β垂直线面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说直线与平面垂直l⊥平面α面面如果两个平面相交,并且其中一个平面通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平面β距离点面点到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称作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面夹在两平行平面间垂线段的长度称作两平面间的距离1.关于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B.平面是有大小的C.平面是无限延展的D.长方体的一个面是平面答案:C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面用一个希腊字母就可以表示B.平面可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对角顶点的两个英文字母表示C.三角形ABC所在的平面不可以写成平面ABCD.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可能没有公共点答案:C3.直线平行移动一定形成平面吗?解:不一定,还可能形成曲面.平面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3)圆和平面多边形都可以表示平面;(4)若S▱ABCD>S▱A′B′C′D′,则平面ABCD大于平面A′B′C′D′;(5)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时,平行四边形的四边是这一平面的边界.【解】(1)不正确.平行四边形只是平面的一种表示方式,它不能延展,而平面能无限延展,平面没有确定的形状;(2)不正确.任何一个平面图形,如点、线都不是平面;角、圆、多边形等都是平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平面;(3)正确.这样的图形可以表示平面,点、线这样的平面图形是平面的基本元素;(4)不正确.平面是不可度量的,不涉及大小;(5)不正确.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边界.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的特征等基础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给出下列命题:①书桌面是平面;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 m,宽是20 m;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选A.平面无大小、无厚度、无边际,所以只有④是正确的.应选择A.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下列元素属于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的有( )①点;②线;③曲面;④平行四边形(不含内部的点);⑤长方体;⑥线段.A.3个B.4个C.5个D.6个【解析】①②③⑥均为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只有④⑤不属于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故选B.【答案】 B点、线、面是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任何一个几何体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组成的,而其他图形有时也能构成另外复杂的几何体,但是不能称之为基本元素.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点动成线”中的线一定是直线B.直线运动的轨迹一定是平面或曲面C.曲面上一定没有直线D.平面上一定有曲线答案:D长方体中基本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如果把它的12条棱延伸为直线,6个面延展为平面,那么在这12条直线与6个平面中,回答下列问题:(1)与直线B1C1平行的平面有哪几个?(2)与直线B1C1垂直的平面有哪几个?(3)与平面BC1平行的平面有哪几个?(4)与平面BC1垂直的平面有哪几个?【解】(1)与直线B1C1平行的平面有:平面AD1,平面AC.(2)与直线B1C1垂直的平面有平面AB1,平面CD1.(3)与平面BC1平行的平面有:平面AD1.(4)与平面BC1垂直的平面有:平面AC,平面A1C1,平面AB1,平面DC1.若本例中的题干不变,将问题(1)(2)中的“直线B1C1”改为“直线BC1”,再去解答前两个小题.解:(1)与直线BC1平行的平面有:平面AD1.(2)所给6个平面中,与直线BC1垂直的平面不存在.以长方体为载体研究几何体中的点、线、面的关系,有助于形成空间观念,也可以利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图形中的线面位置关系.1.点、线、面是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2.平面是无限延展的,通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平面.3.平面的记法(1)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2)平面图形顶点法.4.认识空间中的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动手制作一些模型或画出图形,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通常所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中的线可能是曲线或直线,面也可能是平面或曲面,到底是哪一种,取决于其运动的方向与方式.1.下列命题:①正方形是一个平面;②平面是有边界的;③20个平面重合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20倍.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0 B.1C.2 D.3答案:A2.飞机飞行表演在空中留下漂亮的“彩带”,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_.答案:点动成线3.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________部分;两个平面将空间分成________部分.答案:2 3或4,[学生用书P77(单独成册)])[A 基础达标]1.下列不属于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的是( )A.点B.线段C.曲面D.多边形(不含内部的点)解析:选D.点、线、面是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2.已知下列三个结论:①铺得很平的一张白纸是一个平面;②平面是矩形的形状;③一个平面的面积可以等于1 m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 B.1C.2 D.3解析:选A.在立体几何中,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所以①③错误;通常我们画一个矩形来表示一个平面,但并不是说平面就是矩形,故②错.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对角线BD1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棱有( )A.3条B.4条C.6条D.8条解析:选C.在平面A1B1C1D1上的四条棱中有A1B1,B1C1,在平面ABCD上的四条棱中有AD,CD,上、下两底面之间的四条棱中,有AA1,CC1,故与BD1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棱共有6条.4.下面给出的四个平面图形能制作成正方体的个数为( )A.1 B.2C.3 D.4解析:选D.可制作成上述四个平面图形,然后折叠而得.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直线的平移只能形成平面B.直线绕定直线旋转肯定形成柱面C.直线绕定点旋转可以形成锥面D.曲线的平移一定形成曲面解析:选C.直线的平移,可以形成平面或曲面,命题A不正确;只有当两直线平行时旋转形成柱面,命题B不正确;曲线平移的方向与曲线本身所在的平面平行时,不能形成曲面,D不正确,只有C正确.故选C.6.在以下几种几何体的图形中,正方体ABCDA1B1C1D1不可以由四边形________(填序号)平移而得到.①ABCD;②A1B1C1D1;③A1B1BA;④A1BCD1.解析:①ABCD,②A1B1C1D1,③A1B1BA,按某一方向平移可以得到正方体ABCDA1B1C1D1,④A1BCD1平移不能得到正方体ABCDA1B1C1D1.答案:④7.把如图的平面沿虚线折叠可以折叠成的几何体是________.解析:图中由六个长方形组成,可以动手折叠试验,得到长方体.答案:长方体8.下列关于长方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①长方体中有3组对面互相平行;②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与AB垂直的只有棱AD,BC和AA1;③长方体可看成是由一个矩形平移形成的;④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棱AA1,BB1,CC1,DD1平行且相等.解析: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ADD1A1∥平面BCC1B1,平面ABB1A1∥平面CDD1C1,故①正确;与AB垂直的棱除了AD,BC,AA1外,还有B1C1,A1D1,BB1,CC1和DD1,故②错误;这个长方体可看成由它的一个面ABCD上各点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相同距离AA1所形成的几何体,故③正确;棱AA1,BB1,CC1,DD1的长度是长方体中面ABCD 和面A1B1C1D1的距离,因此它们平行且相等,故答案是①③④.答案:①③④9.下列各题说法对吗?(1)点运动的轨迹是线;(2)线运动的轨迹一定是面;(3)面运动的轨迹一定是体.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10.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长、宽、高分别为5、4、3,试分别求面ABCD与面A1B1C1D1,面ADD1A1与面BCC1B1,面ABB1A1与面DCC1D1间的距离.解:因为面ABCD∥面A1B1C1D1,AA1与该两平面垂直.且长方体的高为3.所以面ABCD与面A1B1C1D1之间的距离为3.同理:面ADD1A1与面BCC1B1之间的距离为5.面ABB1A1与面DCC1D1之间的距离为4.[B 能力提升]11.下列几何图形中,可能不是平面图形的是( )A.梯形B.菱形C.平行四边形D.四边形解析:选D.四边形可能是空间四边形,如将菱形沿一条对角线折叠成4个顶点不共面的四边形.12.下列说法:①长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的几何体;②长方体可以看作一个矩形ABCD(水平放置)上各点沿铅垂线方向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到矩形A′B′C′D′所形成的几何体;③长方体一个面上的任一点到对面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是错误的,面与矩形是不同的.答案:②③1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判断平面AB1D1和平面BC1D的位置关系.解:因为平面AB1D1和平面BC1D不论怎样延展都是没有交点的,所以它们互相平行.14.(选做题)要将一个正方体模型展开成平面图形,需要剪断多少条棱?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来吗?解:需要剪断7条棱.因为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两个面有一条棱相连,展开后六个面就有5条棱相连,所以剪断7条棱.规律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只能有5条棱相连,但是,有5条棱相连的6个正方形图形不一定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柱。
不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顶点的连线叫做棱柱的对角线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两个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棱棱柱的性质及几何特征: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平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按侧棱是否和底面垂直分类:斜棱柱,直棱柱。
直棱柱又分为正棱柱与其它直棱柱。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
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性质:Ⅰ、正棱锥的性质(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3)顶点在底面正多边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处理台体的思想方法是还台于锥。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例题讲解1、一个棱柱至少有————————个面,面数最少的棱柱有————————个顶点, 有—————————个棱。
2、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所有侧棱长的和为60,则每条侧棱长为————————————3、把等腰三角形绕底边上的高旋转1800,所得的几何体是——————4、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
图中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表示右面,“程”表示下面。
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 方体的—————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圆柱:侧面展开图是矩形,长是圆柱底面圆周长,宽是圆柱的高(母线),rl s π2=圆柱侧,)(2l r r s +=π圆柱表,其中r 为圆柱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圆锥:侧面展开图为一个扇形,半径是圆锥的母线,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侧面展开图扇形中心角为,S=, S=,其中为圆锥底面半径,为母线长。
圆台:侧面展开图是扇环,内弧长等于圆台上底周长,外弧长等于圆台下底周长,侧面展开图扇环中心角为,S=,S=.祝 你 前 程 似 锦柱体体积计算公式: (S 为底面面积,h 为柱体的高)→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台体的体积公式: (S ,分别上、下底面积,h 为高) →(r 、R 分别为圆台上底、下底半径)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V = ; S =4R 2.(R 为球的半径) 例题讲解1、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8,底面圆周长为π6,则它的体积是( ) A π559 B 955 C π553 D 5532、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和3,它的侧面积是两底面面积的2倍,则圆台的母线长是( )A 2B 2.5C 5D 103、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1200,半径为l 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A 3:2B 2:1C 4:3D 5:34.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的侧面分成的三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 A .1∶2∶3 B .1∶3∶5 C .1∶2∶4 D .1∶3∶92.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的比为3∶5,则它的中截面分圆台上、下两部分面积之比为( ) A .3∶5 B .9∶25C .5∶41D .7∶9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A .ππ221+B .ππ421+C .ππ21+D .ππ241+6.若球的体积与其表面积的数值相等,则球的半径为( )A .1B .3C .2D .217.一个球的外切正方体的全面积的数值等于6cm 2,则此球的体积为( )A .334cm πB .386cm πC .361cm π D .366cm πC A B DP A 1B 1C 1D 18.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体积为323a,那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A .6πB .4πC .3πD .125π9.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9,则棱台的中截面分棱台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 A .1∶7 B .2∶7 C .7∶19 D .3∶1610.表面积为324π的球,其内接正四棱柱的高是14,求这个正四棱柱的表面积. 解:设球的半径为R ,正四棱柱底面边长为a , ∵4πR 2=324π,∴R =9,∴142+(a 2)2=182,∴a 2=64,∴a =8. ∴S 四棱柱=2a 2+4a ·14=64×2+32×14=576.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画直观图的方法叫做斜二测画法1)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多边形的直观图关键是确定多边形的顶点位置。
确定点的位置,可以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2)平面图形用其直观图表示时,一般说来,平行关系不变;点的共线性不变;线的共点性不变;但角的大小有变化;(特别是垂直关系发生变化)有些线段的度量关系也发生变化。
因此,图形的形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目的是为了图形富有立体感。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 轴和y 轴,两轴相交于o 点.画直观图时, 把它画成对应的x ′轴、y ′轴,使角x ′o y ′等于45°或135° 它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2)原图形中平行于x 或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 ′或y ′轴的线段. (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例题讲解1.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23π+ B. 423π+ C. 2323π+D. 2343π+ 【解析】:该空间几何体为一圆柱和一四棱锥组成的,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体积为2π,四棱锥的底面 边长为2,高为3,所以体积为()2123233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323π+. 22侧(左)视图22 2 正(主)视图俯视图答案:C2. 如右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12。
则该集合体的俯视图可以是答案: C3.如图,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有,,A B C 三点,90,ABC BA BC ︒∠==,球心O 到平面ABC 的距离是322,则B C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A.3π B.π C.43π D.2π答案 B4.体积为8的一个正方体,其全面积与球O 的表面积相等,则球O 的体积等于 . 答案86ππ5.若球O 1、O 2表示面积之比421=S S ,则它们的半径之比21R R =_____________. 答案 26.(2008广东)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答案 A 7.(2008山东)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9π B.10πC.11π D .12πE F DIA H GBC E FD A B C 侧视 图1图2B E A . B E B . B EC . B ED .答案 D8. (2007宁夏理•8) 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34000cm 3 B.38000cm 3C.32000cm D.34000cm 答案B9. (2009厦门大同中学)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 cm),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2(2042)cm + B.21 cmC. 2(2442)cm + D. 24 cm答案 A2020正视图 20侧视图 1010 20俯视图2俯视图主视图 左视图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