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设计
3_12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苏教版高中语文最新版配套教案)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理解文本分析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社会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全球化概念及文化冲撞的双向性。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自主探究。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新课入
由吃“肯德基”“麦当劳”导入。
4.麦当劳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所作的努力中,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不变——饮食品种、服务、管理模式
变——营销策略(营造中国式麦当劳、地方企业)、中国特色
表明:麦当劳的经营者主动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积极态度,这些改变说明,外境文明文化融入另一种文明文化时的本土文化过程,也是一种积极姿态的表现。
四、问题探讨
问:有人说我们现今的一代是由肯德基、麦当劳喂养大的一代,认为中国已经开始麦当劳化,你认为对吗?
明确:作为一种西式快餐,麦当劳确乎已经遍布中国的大中城市,这是一个显然的事实,但是由此断言中国文化的麦当劳话乃至危言耸听地认为殖民主义卷土冲来,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没有多少经验的根据。因为在中国,所谓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同步发生的现象。在中国吃过麦当劳的人想必都知道,中国人并不是把麦当劳当做一种速食快餐,他们常常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的在那儿边吃边聊,这种带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征的用餐方式必然使得麦当劳这种起源于西方的快餐中国化,结果是中国的麦当劳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也不同于西方的原形。同样,中国的火药、指南针、中国百姓常用的扫帚传到西方也发生了变化。西方的汽车、西服传到中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市场上的文化适应。
2. 培养学生分析企业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持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文化适应策略3. 麦当劳在中国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中的文化表达4. 跨文化交际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5.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就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展开讨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的课件。
2. 案例资料:收集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案例。
3. 小组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话题及相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麦当劳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引出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适应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特色菜单及营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文化表达。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保持麦当劳核心价值观的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意见表达。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创意提出。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麦当劳餐厅,观察并分析其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
2. 邀请麦当劳企业的代表进行讲座,分享企业文化适应和实践经验。
3. 开展跨文化交际主题活动,例如举办中西方美食节,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点;(2)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麦当劳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中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观察等方法,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网络、书籍等多媒体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元素;3. 麦当劳广告中的中国文化表达;4.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5. 学生案例分析及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点;麦当劳广告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
2. 教学难点:分析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学生案例分析及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麦当劳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广告中的中国文化表达;4. 小组讨论:探讨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思维能力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和宣传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表达;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麦当劳中国门店为例,详细讲解其本土化策略和文化特点;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4.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麦当劳在中国的相关资料,如广告、门店图片等;2. 书籍资源:查阅有关麦当劳和中国文化的书籍,丰富教学内容;3. 视频资源:收集麦当劳在中国的宣传视频和广告,用于课堂展示;4.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麦当劳的看法和文化认同程度。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通用3篇)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通用3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通用3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篇11、导入新课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推动是举世公认的,也值得我们自豪,同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响誉全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境外的文明、文化形式在中国大地受到喜爱、欢迎。
比如街舞、迪士科、酒吧、咖啡屋等等,而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其中融入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外来饮食文化形式。
这就是文明、文化的全球化。
那么这种饮食文化入境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起来对这一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现象作一解读。
2、(1)出示课件:麦当劳广告短片作导语这三则广告中分为两组可以看见什么中国文化元素?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麦当劳。
(2)多媒体出示麦简介麦当劳,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自1955年由创始人雷#8226; 克洛克在美国伊力诺洲成立公司以来,以金色拱门下的美味汉堡和亲切的服务,立刻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现在麦当劳公司餐厅每天都在为全世界4700万以上的顾客提供优质的品质和服务。
今天,麦当劳在全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00家餐厅,全球营业额达104.9亿美元。
3、出示教学目标(1)解麦当劳文化的意义。
(2)了解“全球化”和文化冲撞的特点。
(3)学会辨证地接受文章的观点。
4、过渡麦当劳对大家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早已熟悉了它。
作为一种美国快餐食品品牌,麦有其鲜明的特征:快捷、价廉、被大众接受。
麦当劳以其独特的成功商业模式获得了世界餐饮第一的地位。
5、文本解读a. 1、(1)麦当劳作为一种快餐食品,为什么能在中国扎下根,深受中国百姓喜爱?(麦当劳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作了哪些努力?) (2)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3)说明什么问题?明确:(1)温馨的就餐环境,优良的服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新的行为举止中国人心中的麦和麦的企业哲学(2)变化的是:~营销策略、(营造中国式麦当劳、地方企业)、中国特色塑造地方企业的形象设置情人角和“儿童乐园” 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由于员工大多数是中国人,制作食品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本地,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地方学校和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派员工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每天早晨还升中国国旗。
语文ⅲ人版第三专项(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语文ⅲ人版第三专项(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2、理解“全世界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中兴与“全世界化”过程;3、认识文化触犯的特点。
教课要点:1、理解文化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以及麦当劳文化的“中国化”;2、理解“全世界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中兴与“全世界化”的过程。
教课难点:理解“全世界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中兴与“全世界化”的过程讲堂教课过程:【一】导入在我们三班有一个特其他成员,她的确是德国学生尤哈娜,她经过YFU那个组织,作为学生使者到达中国进行文化的沟通,现在年我们班的刘飞林也将经过那个组织到德国沟通学习一年。
可见我们的地球变得越老越小,各国的文化沟通也愈来愈屡次。
那么你还可以举出一些中国与外国文化沟通与碰撞的例子吗?〔现代生活中的或许是中外历史上的〕明确:大伙说的特别好,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触犯过其他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断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沟通中进步,不断升华。
在现代,中间国人喝着爽口可乐感觉圣诞节的同时,“老外” 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也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赏析京剧。
文化之间的沟通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
在中外文化沟通与交融中有一个极其成功的事例,那的确是麦当劳成功打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饮食文化向来有名世界,那么薯条和汉堡毕竟什么原由可以博得中国人的喜爱,下边我们一同来学习《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二】教课过程:文本研习我们在周三的早读课上对这篇文章进行了预习,大伙都提出了一些期望可以和同学商讨的问题,老师简单地把大伙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下边我们一同来商讨一下。
1、怎样理解“文化触犯所惹起的改动素来都不是单向的。
文化触犯中,并无哪个文化是完整被动的。
”的含义?那个问题看上去特别高深,让大伙感觉无从下手,下边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那个句子,文化所惹起的改动素来都不是单向的” ,换句话说的确是文化惹起的改动是双向的,“文化的触犯中,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完整被动的”换句话说的确是文化的触犯中每一种文化基本上主动的。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目标:、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化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以及麦当劳文化的“中国化”;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堂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三班有一个特殊的成员,她就是德国学生尤哈娜,她通过FU这个组织,作为学生使者来到中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而今年我们班的刘飞林也将通过这个组织到德国交流学习一年。
可见我们的地球变得越老越小,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那么你还能举出一些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例子吗?(现代生活中的或者是中外历史上的)明确:大家说的很好,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冲撞过别的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停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交流中进步,不断升华。
在现代,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也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
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
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有一个极其成功的案例,那就是麦当劳成功打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来闻名世界,那么薯条和汉堡究竟为什么能够赢得中国人的青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二、教学过程:文本研习我们在周三的早读上对这篇进行了预习,大家都提出了一些希望能够和同学探讨的问题,老师简单地把大家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的含义?这个问题看上去很深奥,让大家觉得无从下手,下面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文化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引起的变动是双向的,“文化的冲撞中,没有哪种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的冲撞中每一种文化都是主动的。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如:麦当劳的中文名称、菜单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店面装修风格等。
3. 中国传统文化在麦当劳中的应用,如:春节活动、中秋节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文化表达。
2. 讲解:讲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3. 案例分析:分析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调查其他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表达,如:肯德基、星巴克等。
2. 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国际品牌的市场推广中。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资料准备:收集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菜单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店面装修风格等相关资料。
2.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麦当劳的图片、菜单等道具,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可以放置一些与麦当劳相关的海报或图片。
苏教版高二语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语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
麦当劳是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厅,1940 年创立于美国,1990 年进入中国市场,下面的语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能帮助大家理解麦当劳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理解文本分析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社会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目标引领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破解难点: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三、学法引领(五号黑体)思想方法:将生活感受与文本内容相结合,通过交流生活感受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文本要义。
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了解麦当劳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迈克唐纳经营。
20世纪50年代,雷•克罗克与迈克唐纳兄弟合伙,开始新的麦当劳式连锁经营。
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于1955年4月15日在芝加哥诺洲Des Plaines诞生。
到了60年代,克罗克又买下迈克唐纳兄弟的股份,独自掌控这个迅速膨胀的快餐帝国。
在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业那天,汉堡包的标价是15美分,全天营业额为366美元。
而今,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已有3万多家分店,每天为5000多万名顾客服务,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圆。
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麦当劳90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餐厅,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概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学程之二:自读文本,理清结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可在组内研讨,组间交流研究结果)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
学程之三:文本研习:(组内研讨,解决以下问题。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原创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目标1、通过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理清脉络,把握主旨。
2、理解全球化概念及文化冲撞的双向性。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20XX年是奥运年,华夏子孙以欣喜友好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来宾,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将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展示。
外来文化如何更好地走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中华儿女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冲击?这些问题一下就摆到我们眼前。
今天我们学习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齐读题目。
谁来讲一下这个题目的意思。
明确:麦当劳快餐的中国文化特点,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特征。
“表达”即“内涵”或“含义”的意思。
二、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脉。
◆本文是否全部在讲麦当劳?(不是)从哪里开始不再谈麦当劳的事情了?(第九节开始)可能有学生认为是从第八节开始的。
解析:第八节,是讲麦当劳的中国化过程,正是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本土化这个规律的体现。
还是沿着麦当劳的思路在说。
而第九节开始讲述“全球化”,似乎不再是单纯的由外而内(外来→本土),而是国际间多向交流了。
是深入一层了。
◆我们先看前八小节。
筛选关键信息,把握每小节的意思。
第1段,麦当劳在北京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有很大的不同。
(首括句更合适,尾括句是用来引起下文的。
第2段,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式餐馆就餐的不同感受。
或者在麦当劳餐厅里更能体会到平等、民主的氛围。
(首括句尾括句均可)第3段,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是吸引中国顾客来就餐的重要原因。
第4段,麦当劳使中国人接受一种新的行为举止。
以上四节基本都可以用首括句筛选到正确信息,轻松获取小节意。
第5段,中国百姓以为麦当劳食品富有营养,并且中国政府倡导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
本节没有首括句,也没有尾括句可以现成使用。
这就需要整合。
本段文字讲述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百姓对麦当劳食品的认识,一方面是政府对其企业精神的提倡。
所以,只筛选出其中一方面的,就属于不完整。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文本的人文主题是探讨由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现象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冲撞问题。
工具性体现在由事及理的论证方法。
在自主文本研习,提取与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讨。
探讨强调注意现象,发现问题,生成话题,合作探究;由现象至实质,由此及彼,拓展深入。
教学目标理解不同文化互动与冲撞现象的复杂性,对其实质进行拓展研究。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及“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内涵。
2.对麦当劳现象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冲撞问题的拓展研究。
3.对其他类型的不同文化的互动与冲撞现象的发现和话题的生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要点一、文本研习。
从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角度,检查学生课外自主解读文本情况。
二、问题探讨之一:发现问题,生成话题。
思考:作为外来文化的符号,“麦当劳”们是否只要追求进行“中国文化表达”,就可以被本土文化吸纳,而不会与本土文化发生冲撞吗?[讨论]杨丞琳曾在《我猜我猜我猜猜》中有“哈日言行”:当吴宗宪即兴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时,杨丞琳回答“不知道”,被告知正确答案后,她竟然惊呼:“才8年呀!”说话的语气连吴宗宪也惊出一身冷汗。
随后,当听说南京大屠杀有30多万中国人惨遭杀戮时,杨丞琳又夸张地表示:“才30万啊?”广东三元麦当劳公关经理冯小姐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当初邀请杨丞琳代言,是旨在表达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热辣感觉和生活态度,明星在广告外的个人状况和麦当劳无关。
对于网友普遍认为麦当劳撤下杨丞琳部分的广告,是因为受到来自网友的压力一说,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公关部曾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杨丞琳版广告换下并不是出于这个压力”,只是双方目前广告合约已经结束,至于今后是否会再起用杨丞琳,目前还无法确定。
三、问题探讨之二:合作探究。
思考:其他不同的文化,在相互接触和互动中,又有着怎样的吸纳和冲撞?(各组就发现的问题和生成的话题协调进行合作探究,交流研究报告)1.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这样的时代,特别是像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西式餐馆随处可见,到处都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让我们觉得中式餐馆面临着危机。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能从文化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本中的文化现象。
3. 教学难点:如何从文化角度解读文本,思考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麦当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何能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为例,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考。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化现象,如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等。
5. 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作业布置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文化现象。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麦当劳餐厅,实地了解企业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结合。
2. 邀请企业文化代表或市场营销专家,为学生讲解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成功的经验。
3.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本地企业提供文化营销建议。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和表达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元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 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特色菜单、节日活动等。
3. 描述和表达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元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描述和表达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元素。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英语描述和表达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特色。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特色。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3. 交际教学法:通过模拟麦当劳店内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麦当劳在中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和文化特色。
2. 教学内容展示:介绍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如中国特色菜单、节日活动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元素,并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4. 角色扮演:设置模拟麦当劳店内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运用英语描述和表达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元素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麦当劳餐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麦当劳在中国的文化特色。
2. 邀请麦当劳的工作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分享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播经验。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搜索麦当劳在中国的相关资料,如发展历程、文化活动等。
2. 视频资源:寻找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视频或宣传短片。
3. 图片资源:收集麦当劳在中国的特色菜单、节日活动等图片。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高二上册语文教案《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作者翁乃群,文章从生活中的中一些具体情景出发,剖析一个民族带有某些的心理特征,发现因外来者文明引起的微妙的文明变化。
以下是整理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麦当劳中的中国人文表达》教案一:本课的地位、学生的除此以外基础和本课与此同时的教学重点.高一语文必修三《文明的对话》模块包含“审视传统”、“碰撞与融合”、“拿来与拒绝”三个板块。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属于“碰撞与融合”板块。
《文明的对话》这一模块教学的主要会面目标是通过与文明的交谈,沟通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融合,多样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增强他们的文化品位,努力实现他们的文化人格构建,从而增强国度对世界各民族文明不断对话的认识,并且逐渐上升到对社会的第二种使命认识价值观念和自我责任意识。
学生通过第一板块的学习,从理论上审视了“传统”之后,掌握了“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文化概念。
我们要通过《可口可乐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学习使学生完成对各种文明碰撞与融合的理解和体会,从对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深刻认识。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我们通过本课这个例子折射各种文明反射光和文化融合和碰撞的必然社会原因,他们冲撞的多向性,通过本课的例子,我们培养学生小学生阅读思考文本的能力,挖掘出文本的人文底蕴,使学生获得认知、过程、和价值观上的体验,感受到生命成长的愉悦。
实现应该具有一种文化和文明的人格构建。
这是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
二:教学面临的主要包括问题本课是议论文,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沉闷,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让味道学生生动形象的去感觉、体会、理解。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既定目标,如何配置恰当的教学资源,用教学资源和文本的反例互动交叉地交互打通学生的心灵世界。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用活动型情景导入为课堂教学描绘愿景活动情景是:由《大话西游》周星驰对朱茵爱情表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说课稿高一语文必修三《文明的对话》模块包含“审视传统”、“碰撞与融合”、“拿来与拒绝”三个板块。
《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课题:《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领悟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学习体会本文的写作艺术3、通过学习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研读文本,了解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通过梳理文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透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理解文化冲撞、交流的双向性;通过分析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揣摩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图片,麦当劳】看完了图片,再回忆回忆,说说你们印象中的麦当劳有什么特点?(板书学生的回答)这是现代的麦当劳,那十几年前,当麦当劳刚从美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时,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翁乃群为我们做的调查和记录。
二、作者介绍书下注释三、背景介绍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外国文化大量涌入,作为美国快餐文化的麦当劳也进入了我们的国门。
90年在深圳有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的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千家餐厅,在中国快餐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针对这一现象,学着翁乃群进行了调查研究,写了这篇文化随笔。
以美国麦当劳快餐在中国的中国化特点,探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不同文化的融合。
文化随笔,这是介于学术论文和随笔之间的一种文体形式,它既有学术论文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又有随笔的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这类文章往往以小见大,由事及理,把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
既有看问题的高屋建瓴,又有表达上的笔法灵动。
四、文本研习1、(第1节)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明确:(1)麦当劳的“快捷”变得慢下来(2)麦当劳在许多北京顾客眼里成为悠闲消遣的场所。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重点:1、理解文化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以及麦当劳文化的“中国化”;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三班有一个特殊的成员,她就是德国学生尤哈娜,她通过YFU这个组织,作为学生使者来到中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而今年我们班的刘飞林也将通过这个组织到德国交流学习一年。
可见我们的地球变得越老越小,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那么你还能举出一些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例子吗?(现代生活中的或者是中外历史上的)明确:大家说的很好,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冲撞过别的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停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交流中进步,不断升华。
在现代,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也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
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
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有一个极其成功的案例,那就是麦当劳成功打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来闻名世界,那么薯条和汉堡究竟为什么能够赢得中国人的青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二、教学过程:文本研习我们在周三的早读课上对这篇文章进行了预习,大家都提出了一些希望能够和同学探讨的问题,老师简单地把大家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的含义?这个问题看上去很深奥,让大家觉得无从下手,下面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文化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引起的变动是双向的,“文化的冲撞中,没有哪种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的冲撞中每一种文化都是主动的。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精品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领悟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学习体会本文的写作艺术。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领悟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学习体会本文的写作艺术。
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教学过程:一、文题解读: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外国文化大量涌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异质异域文化的涌入,势必会和我们本土文化产生冲撞、互动、交流融合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以美国麦当劳快餐在中国的中国化特点,探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不同文化的融合。
课文也就是在这种趋势下有感而发。
二、作者简介:翁乃群,中国现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南昆八材》等书。
三、文本研习:(一)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全文结构怎样?概括各段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2段,将麦当劳餐厅与中国餐馆相比较,突出麦当劳的平等、民主氛围。
第3段,从揭示麦当劳吸引人们的原因人手,描述各类社会人群心目中的麦当劳。
第4段,麦当劳使中国人接受一种新的行为举止。
第5段,中国人心目中的麦当劳餐食和麦当劳的企业哲学。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6段,麦当劳努力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把自己塑造成为中国地方企业形象。
第7段,麦当劳在中国的经营策略。
第8段,从麦当劳的地方化谈外来文化的本土化问题。
(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用中国火药西用化等事例与麦当劳地方化作类比,从而论证论点)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和意义。
第9段,全球化的实质。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习型教学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案文本导学【目标引领】一、基础目标.理解全球化、本土化、复兴等概念的内涵。
2.掌握词语:快捷、涉足、烹饪、克隆等。
3.了解麦当劳是被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二、发展目标.了解文化的互动造成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文化内涵理解的差异。
2.理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传播策略的运用与选择。
3.明白文化的本土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
【过程记录】一、预习.识记词义全球化: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
快捷:速度快;行动敏捷。
本土化: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克隆:原意是小树枝,引申意为无性繁殖。
日常用语中常用“克隆”形容人具有相同的外貌或一样的行为。
2.预习过程中感到不理解的问题:二、学习.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麦当劳的看法有何不同?这表明了什么?2.麦当劳在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麦当劳地方化过程给我们以何启示?4.如何正确认识在全球化中的文化冲撞?三、质疑.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的变迁过程,即在文化冲撞中的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2.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记下来认真思考,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四、训练(一)知识识记.解释下列概念。
全球化本土化克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而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即质量,服务,洁净和价格,则又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企业现代化努力方向的典范之一。
B.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D.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语和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
2、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语和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麦当劳文化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是怎样被赋予中国文化的意义,北京的麦当劳又如何成为被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的呢?
二、简介麦当劳。
麦当劳最初是加州的一家小餐馆,由迪克?迈克唐纳和马克?
迈克唐纳经营。
在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业那天,汉堡包的标价是15美分,全天营业额为366美元。
而今,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已有3万多家分店,每天为5000多万名顾客服务,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圆。
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麦当劳90年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
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餐厅,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概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
在全球麦当劳得到整体制度体系中,麦当劳餐厅的营运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和欢乐、美味是通过餐厅的人员传递给顾客的。
三、释题: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是一篇人类学的田野笔记,或者说是文化随笔。
他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自身所起的变化,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2、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
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
五、文本研习:
1、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A美国麦当劳的三个特点:快捷、价廉、被大众接受。
B到中国后:快捷、价廉不复存在,但是依然被中国各种职业人、各个社会阶层所欢迎,麦当劳似乎成了文化使者,起了沟通中美文化的作用。
2、人们对麦当劳文化的接受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A麦当劳餐厅的平等、民主氛围B温馨的就餐环境、优良的服务吸引了各类社会人群C顾客行为的自律D吃麦当劳于体味外国文化。
(要点分别在第二节的最后一行,第三节的第一行,第四节的第三行,第五节的最后一行)
3、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变:A塑造成地方企业的形象。
B设置“情人角”“儿童乐园” C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不变:经营理念和方式。
即第7节最后一句话。
(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设计:怎样理解”“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
化’”这句话?)
4、作者是怎样看待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明确:作者将这个文化现象放在人类文化活动的大背景下来看,用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与之类比,证明麦当劳本土化的必然。
(即第8节)
5、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怎样?
明确:作用:全球化。
规模:分三个阶段,而且势头越来越猛。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征:文化冲撞所引发的变动的多向性。
6、全文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全盘西化”是虚幻的,作为人创造的文化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六、小结:
文章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出发,观察各种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态度,从而据此剖析一个民族带有某些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发现因外来文明引起的微妙的变化,说明文化交流的形式、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影响的深远性,把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说得明白易懂。
板书设计
麦当劳
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本土化(现象)全球化(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