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精选干货)
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
![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1296af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d.png)
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并不罕见,常见原因为患有凝血功能方面的基础疾病或是因为药物治疗而影响了凝血功能。
手术医师需要在术前仔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因为即使是对未确诊的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小手术,也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一)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断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随着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查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很多外科医师都忽视了基本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但是任何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查都代替不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认真的体格检查。
外科医师术前必须仔细采集患者的病史和认真进行体检,大多数有临床意义的凝血功能紊乱都能在术前病史采集中发现。
应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史、有无黏膜出血病史(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的时间和频率、皮肤青紫瘀斑史、肝病或肾病史、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及有无出血性疾病的家族史等内容。
术前体格检查要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瘀斑,触诊有无肝脾肿大,关节松弛,创伤愈合不良等。
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征,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缺陷:如患者有瘀斑说明血小板有异常,或血管缺乏完整性;血友病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创伤或术后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肌肉关节出血,形成单个的深部血肿;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常是联合因子缺乏,出血以鼻部、牙龈、皮肤、消化道、泌尿道出血为主,也可为肌肉血肿。
患者的术前用药史也很重要。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由于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同时使用了多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术前必须考虑到这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实验室检查术前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查尽管阳性率低,但仍是必需的,可以在术前了解患者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有效预防术中及术后出现难以止血的意外情况,也是诊断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方法。
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PT、APTT、INR、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等。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PPT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81504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2、遗传性缺乏和APC抵抗
(3)APC抵抗
定义 正常情况下,若在血浆中加入APC,由于APC可使FVa
和FⅧa失活,而使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延长。但一部 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标本,若想获得同样的APTT 延长时间,则必须加入比正常时更多的APC,通常将这一 现象称为APC抵抗。
原因 抗PC抗体、PS缺乏和抗磷脂抗体以及FV或FⅧ基因突变
分期 高凝期
凝血状态 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
表现 血液高凝状态
消耗型低凝期
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纤 溶系统激活
继发性纤溶亢进 期
纤溶系统活跃 纤溶酶大量产生,FDP形成
血液低凝 出血
出血明显
53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出血
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 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你们好
第十二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止血的过程 血管痉挛
血小板血栓形成
凝血系统 凝血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抗凝血系统
抗凝
纤溶 纤溶系统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第一节 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凝血因子:组织和血浆中直接参加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
27
第三节 血管、血细胞的异常
血管及各种血细胞在机体的凝血与抗凝平衡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
28
一、血管的异常
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VEC正常时不表达TF 生成PGI2,NO,及ADP酶等扩血管物质,抑制PLT聚集 产生tPA,uPA等纤溶酶原激活物 抗凝作用
产生TFPI 表达TM 表达肝素样物质
血小板危急值护理措施
![血小板危急值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9bb9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a.png)
血小板危急值护理措施血小板危急值是指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数值,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的情况。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以避免出血并维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一旦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危急值,我们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皮肤和黏膜的出血点、血尿、呕血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
我们需要保持患者的安静和休息。
过度活动可能导致血小板破坏和出血风险增加,因此我们应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尽量保持患者卧床休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避免使用硬物压迫患者的皮肤,以防止皮肤损伤和出血。
我们还需要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皮肤易受损和出血,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皮肤。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湿疹、湿疹患者发生皮肤感染。
其次,我们应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物质清洁患者的皮肤,以免引起皮肤刺激和出血。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适当的皮肤保护剂,如润肤霜或抗菌药膏,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和保护。
我们需要控制患者的出血风险。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避免使用针刺或刺激性操作,以减少皮肤和黏膜的损伤。
在实施静脉穿刺、皮肤护理等操作时,我们应采取温和的操作,避免对患者的皮肤和黏膜造成额外的刺激和损伤。
同时,我们还应监测患者的粪便和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存在的消化道出血和尿路出血。
我们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控制。
一些食物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我们应避免给予患者食用富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精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控制患者的食盐摄入,以避免高血压和出血风险的增加。
我们需要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我们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血小板危急值的含义和相关护理措施,并告知他们应如何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
同时,我们还应向他们介绍一些避免出血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激烈运动、避免使用硬物擦拭皮肤等。
血标本凝血不良事件分析范文
![血标本凝血不良事件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e05b0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6.png)
血标本凝血不良事件分析范文1、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原因上机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边说边做,导致血液入废液袋还未接管;或是病人上机程序未彻底完成就着急进行下一病人的护理操作。
下机操作过程中,未注意到盐水瓶没有盐水导致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造成患者静脉壶后端血液无法回输;或是密闭式下机后,废液排放或患者断开时未检查导管安全夹闭,直接断开导致血液流出。
透析治疗过程中,无肝素透析不及时进行盐水冲洗或不观察管路及透析器颜色,造成不完全凝血或全凝血,造成病人血液浪费,引发纠纷。
透析中经动脉管路前补液管输血输液完成后未及时发现,导致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或是下机前输铁不严密注意,导致铁输完大量空气进入透析器和管路。
穿刺后穿刺针不妥善固定,导致透析中穿刺针滑脱出血。
肝素泵注射器连接不牢固紧密,致血液从肝素泵端漏出。
2、查对制度执行不严上机前不进行医嘱查对,未见医嘱为患者上机治疗,出血倾向或抗凝剂减量的患者用了足量抗凝剂,这可能会加重患者出血风险;另外是肝素剂量核对不到位使用不准确,造成患者凝血或堵管失血。
上机前进行血标本采集流程不规范,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采血项目、特殊注明,采血后不及时打码登记送检等。
未按医嘱设置脱水量,误将患者抗凝剂剂量设置为患者的超滤量,未做到操作前、中、后三次查对的安全流程;也有患者临时换床时,未及时意识到机器的特殊性,造成少超滤或多超滤,患者下机称体重才发现。
下机不查对透析用药医嘱,造成患者漏用药或错用药。
下机消毒前不查对机器是否有消毒液就进行消毒,导致机器异常报警。
3、技术操作不熟练穿刺不能一次性成功的原因:评估草率不到位,盲目下针,未合理使用压脉带辅助,未合理安排疑难血管通路后上机请示血管通路组。
穿刺技术不过硬,内瘘穿刺失败,形成血肿。
上机引血流量不足未及时妥善处理,机器静脉压监测为0,或盲目夹闭静脉压监测去进行其他患者的操作,没有意识到病人透析器及管道发生凝血。
4、病情观察不仔细生命体征不按时测量: 病人血压过高或过低不及时报告医生,对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药后不复测血压。
影响凝血活酶时间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凝血活酶时间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61f1df7fab069dc5022017b.png)
轻地摇 动 5 - 6次 , 再将 其送人 到检 验科进行 检验 , 对采集 的 血液 比例要合适 , 没有 出现凝块 的情况 。将离心半径 调整为
1 0 . 0 e m , 转速为 3 0 0 0 r / mi n , 离心 的时间为 1 0 mi n , 将血浆分离 出来 , 对所有 的血 样进行 2 次检验 , 最后 取所得值 的平均值 进行 比较。 1 . 3 对 结果 的评 价标准 行记录和 比较 。 1 . 4 统计 学方法 对所有 的数 据采用 S P S S 1 8 . 0软件 进行统 对首 次测 量 的结果和复查 结果进
枸橼酸钠负 压储 血管 中 , 然后及 时地将其送 到检 验科 , 使 用
现血小板 和血凝 因子的中度激活 , 会 出现 A P 1 T时间的缩 短。 因此 , 在对患者进行 血液采集时 , 需要_ T作人 员具有很强 的
专业和熟练的技术。 对 于采 血困难或者采 血时间过长 , 可能会激 活血凝 , 使 得凝血 因子 和纤 维蛋 白原被消耗 , 引起凝血时间延长 。在血
・
1 7 8・
中国现代 药物应 用2 0 1 3 年8 月第7 卷第 1 5 期
C h i n a J M o d D r u g M a y , A u g 2 0 1 3 。 V o 1 . 7 。 N 。 . 1 5
影响凝 血活酶 时 间检 验结果 的 因素分 析及护 理对策
邹长 翠
大影 响 , 然而对出现的异常结果需要进行再次采集血液进行复查 , 以确保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 。
【 关键词 】 凝血检验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对策 ; 体检
在临床上 , 对患者诊断 和治疗造 成影响的主要 因素为血 3 讨 论 和 常 见 问题 及对 策
抽血检验抗凝标本血液凝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抽血检验抗凝标本血液凝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c1b22b85acfa1c7ab00cc18.png)
抽血检验抗凝标本血液凝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通过对抽血工作中发生的多例凝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根据10例凝血的临床资料,分别在年龄、性别、采血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针对易发生凝血的原因,应提前做好相关因素的评估工作,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及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抽血;凝固;分析;对策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在针对目前的疾病的分析与诊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评价疾病诊断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1],可为临床血液检验诊断标准数据分析提供有效参考。
为此,本人对2014年7月10日--2014年11月10日在实习期间抽血过程中发生11例凝血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共抽血1800人次,其中,男性:795人次,女性:1005人次,年龄14-85岁。
由于标本不合格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或面临重新采血,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甚至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当患者按时到检验报告查询处索取检验结果,由于标本不合格而需重新采集标本时,患者极其不满意,由此也容易引发患者的投诉,同时也给护士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2 采血方法采血时体位:均取坐位;部位:上肢浅静脉。
用具:各种真空采血管、双向针头采血针、0.5%安而碘、灭菌棉签、止血带。
3 抗凝血液发生凝血的原因分析3.1天气寒冷、年老体弱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颜色较深,老年斑多,皮肤松驰,皮肤韧性增强,皮下脂肪减少,血管易滑动,血管弹性差,管腔狭窄,多弯曲,血液粘稠度高,流速慢等原因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进而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而引起血液标本发生凝固。
3.2 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过紧。
其一可造成局部血液浓缩;其二增加了血管壁的压力,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摩擦力增大,使血浆Ⅻ因子的分子构型发生改变,产生活化,激活其他凝血因子,使血小板表面上暴露出与凝血有关磷脂表面,启动凝血系统,从而增加凝血发生率[2]。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血沉标本凝血)(汇编)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血沉标本凝血)(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d0ed65fe2bd960591c67750.png)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
项目血沉标本凝血
部门心胸外科
负责人
启用时间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表
一、项目:避免血沉标本凝血
二、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护士
三、解析(鱼骨图)
四、改进方案
1.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度,加强护士责任心、慎独意识,加强血标本采集及安全管理,查找隐患。
2.及时向检验科反映真空采血管质量,取得配合。
3.优化护理工作程序,发挥护士团结协作作用。
五、改进措施
1.全科进行相关知识及采血流程培训。
2.加强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意识。
3.护士长定时检查标本送检合格率,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
六、改进后效果
1.至2013-12-31未发生血沉标本凝血事件,凝血标本送检合格率达100%;
2.护理工作流程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
凝血功能障碍护理问题及措施
![凝血功能障碍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352b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c.png)
凝血功能障碍护理问题及措施凝血功能障碍护理问题及措施概述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内凝血系统受损或异常导致凝血功能受到影响的一类疾病。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措施供参考:1. 提供安全环境•保持患者住院环境整洁,防止感染。
•提供安全床位,避免跌倒和摔伤。
•测试凝血功能前确保收集样本的合适和准确。
2. 观察和监测•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出血症状,如鼻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等。
•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3. 饮食和营养•为患者提供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蔬菜、动物肝脏等,以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帮助细胞修复和再生。
4. 减轻出血风险•避免患者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尖锐物体、高温物体等。
•避免患者剧烈运动或参与高风险的活动。
•帮助患者避免受伤,如避免剃须时用剃刀等。
5.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及时给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维持适当的抗凝药物剂量,以防止过度凝血和血栓形成。
6. 心理支持•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知识,以提高他们对凝血功能障碍的了解。
以上是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护士在实施护理措施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提供全面和高效的护理。
7. 出血处理•对于出血情况严重的患者,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给予局部压迫、使用止血剂等。
•定期更换患者的敷料,在伤口清洁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8. 预防感染•定期观察患者的伤口、导管等部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漱口等。
•遵守感染控制原则,包括消毒、隔离、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9. 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易形成血栓的患者,推行抗凝治疗,如使用肝素、华法林等药物。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日常护理措施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日常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f023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d.png)
措施
,
汇报人:
目录
01 预防出血
02 保持饮食均衡
03 注意个人卫生
04 避免过度劳累
05 定期复查
01
预防出血
避免外伤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 跌倒风险
避免使用锐器,如剪 刀、刀等
避免接触高温、低温、 强酸、强碱等刺激性
物质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如农药、化学品等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 坐,适当活动,促进
03
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阴冷的环境 中
0 4 保持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感染源
0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感冒和感染性疾病
05
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指标
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指标的 重要性
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 时间(PT)、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APTT)、凝 血酶时间(TT)、纤维蛋 白原(FIB)、D-二聚体
等
检查频率:根据病情严重 程度和治疗效果,定期复
查
检查结果分析:根据检查 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护
理措施
如有异常出血情况,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时间: 根据医生建议,
定期进行复查
异常出血情况: 如出现鼻出血、 牙龈出血、皮肤 出血等异常情况
及时就医:如有 异常出血情况, 应及时就医,避
免病情恶化
医生建议:根据 医生建议,进行 相应的治疗和护
理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如有家族史,定期进行基因检测
家族史:如果有凝血功能障 碍性疾病的家族史,应定期 进行基因检测
检测频率:根据家族史和个 体情况,确定基因检测的频 率
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
![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bac7a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5.png)
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制定流程如下:一、原因分析1. 采血操作不当:采血时,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穿刺针刺入血管深度不够,导致血液与组织液混合,或者采血时间过长,使得血液过度接触空气,从而引起凝血。
凝血酶原时间危急值处理观察要点
![凝血酶原时间危急值处理观察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9a62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f.png)
凝血酶原时间危急值处理观察要点
处理凝血酶原时间危急值时的观察要点包括:
1. 患者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是否有出血倾向或凝血相关疾病等,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血、腹痛等。
2. 身体检查: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淤血、血肿等表现,检查有无黄疸、脾大、肝大等体征。
3. 出血相关实验室检查:除了凝血酶原时间,还要观察患者的其他凝血指标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活性等是否异常。
4. 其他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相应的血常规、生化检查、血培养等,以排除其他病因或合并感染等因素。
5. 临床监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6. 其他影响因素的排除:观察药物使用史,尤其是使用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如华法林等,了解手术、外伤等相关情况,排除其他可影响凝血的因素。
7. 患者监护:确保患者有良好的生命体征监测、输液与输血管理,及时处理出血等紧急情况。
8. 危急值报告与通知:将凝血酶原时间危急值结果及时报告给
医生或相关医护人员,确保及时处理和干预。
以上仅为凝血酶原时间危急值处理观察的一般要点,具体的处理和干预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
![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e53bd116fc700aba68fcb6.png)
华法令致辞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2.1 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加重出血。
适当抬高床头,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避免肢体碰撞或外伤;避免用力擦洗皮肤;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指导患者软毛刷刷牙,不得用手抠鼻;给予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颅内出血。
加强基础护理,定时更换卧位,床单保持干燥平整无屑,严格做好床头交接,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
2.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严重的多部位出血患者立即安置于急救室,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全身皮肤出血情况及神志面色的变化,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尿量、肢体温度,并做好记录,提供病情动态信息,及时准确采集化验标本送检。
2.3 抢救治疗2.3.1 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给予补液、输血,静脉维持点滴升压药等,迅速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GAGGAGAGGAFFFFAFAF2.3.2 针对华法令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标准的止血方案是应用新鲜血浆和维生素K[1]。
遵医嘱患者输注新鲜血浆,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静脉点滴维生素K,以对抗华法令的作用。
2.3.3 预防和控制感染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开窗通风和紫外线消毒病房,保持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体温异常者监测体温变化每日4-6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GAGGAGAGGAFFFFAFAF2.4 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病情重,患者往往出现焦虑不安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护士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和生理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尽力满足患者的需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 讨论3.1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华法令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在临床广泛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心房纤颤、动静脉血栓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抗凝。
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及对策
![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b33daa31b765ce04081473.png)
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结果的真实性及对策发表时间:2016-05-31T14:29:32.3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3期作者:杨翠娟[导读]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分析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生的异常结果,同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生的异常结果,同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3790例凝血APTT检验患者,对凝血APTT检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其中的124例异常患者进行静脉采集血液复查,对比分析前后两次的检查结果。
结果:患者凝血样本APTT检验中出现异常的比率为0.33%,通过复查前后检验的平均结果比较显示,复查前为65.1±7.7,一组复查后为67.2±4.1,另一组复查后结果为65.2±4.1前后差异比较大,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了确保凝血APT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对患者进行凝血APTT检查时,针对结果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对此患者进行再次采集血液复查,避免样本采集、处理及分析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凝血检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策APTT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可以作为肝素治疗的监护指标,同时还可以用于DIC、血友病、肝病、大量输入库存血以及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等。
在临床上,血栓及止血试验如果出现错误,会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证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变得异常重要。
在对患者的凝血标本进行检验时,由于样本的采集、处理或分析的不当,会使记过出现偏差,需要对异常结果患者进行复查,保证血凝标本的质量。
本文主要就凝血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生的异常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相关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2
![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2](https://img.taocdn.com/s3/m/37008c5c69eae009581bec22.png)
患者焦虑、恐惧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
出血症状得到及时观察与控制
健康 教育
出血的预 防及护理
抗凝治疗 的护理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血小板 的输注 患者的评估与 病情观察
输血反应 的护理
出血危险因素的评估
• • • • • • • 出血倾向 家族史 用药史 身体活动情况 输血治疗的情况 营养状况 贫血情况
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
内 六 一 李 莉
概
述
• 血液中存在一套相互拮抗的凝血系 统和抗凝血系统,通过调节,既维 持血液在血管内呈液体流动状态, 又在一旦出现血管破裂的情况下迅 速地在局部凝固形成血块,防止出 血。
•凝血机制异常与出血问题
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之一。
病 病因 因
血小板异常
凝血机制异常
健康教育
皮 肤
口 腔 黏 膜
胃 肠 道 黏 膜
上 呼 吸 道 黏 膜
生 殖 泌 尿 道 黏 膜
避 免 颅 内 压 升 高
常 见 的 输 血 反 应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发 热 反 应
过 敏 反 应
循 环 超 负 荷
延迟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症 状
护 理 措 施
知识拓展
血栓形成是癌细胞血行
转移的先决条件
血小板增多症
血 小 板 异 常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质量异常
血小板功能障碍
凝 血 机 制 异 常
血小板异常活化
凝血途径的异常活化
纤溶酶原活化剂的释放
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
诱
• 肿瘤本身 • 长期卧床 • 化疗 • 感染 • 中心静脉置管
因
临 床 表 现
• 深静脉栓塞、栓塞性心内膜炎、肺 栓塞、上腔静脉综合征、微血管动 脉栓塞 • 出血,常见部位:皮肤、眼睛及粘 膜 • DIC
凝血功能障碍PPT课件
![凝血功能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2c50c83169a4517623a352.png)
DIC诊断标准:
• 有以下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 多发性出血倾向; •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循环衰竭或休克; •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 • 抗凝治疗有效。
第12页/共21页
实验室检查指标(下列3项以上异常)
• 血小板<100×109 /L; •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 • 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 凝血活酶时间(PT)延长3秒以上 •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秒以上; •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血涂片)。
子痫前期伴血小板减少 ➢监测凝血功能,积极改善凝血状况
(HELLP)
(见上项)。
胎死宫内
产前Hale Waihona Puke 血(胎盘早剥)第1页/共21页
产前评估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羊水栓塞
高龄初产或经产; ➢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
有引产史(缩宫 ➢避免在宫缩时人工破膜;
素或前列腺素); ➢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破水后;
➢防止宫缩过强;
同时与上级医院联系转诊或会 诊。
2告:告知家属,病情危重。
3条道:两个“3条道”
(1)气道:面罩吸氧4-8L/min,氧饱和 度>93%。
(2)尿道:留置尿管,监测尿量。
(3)静脉通道:3条(至少一条深静脉 通道)
① 晶体通道,保证容量,先晶体后 胶体(3:1)或血;
② 多巴胺维持血压;
③ 给药通道。
第5页/共21页
产时评估
尿量 心率
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休克
<17~25ml/ h
(3)升压药:多巴胺20mg+5%葡萄糖250ml按 5~10ug/kg.min以后调整 iv;
凝血5项看不懂?满满的干货请收好!
![凝血5项看不懂?满满的干货请收好!](https://img.taocdn.com/s3/m/6795c9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9.png)
凝血5项看不懂? 满满的干货请收好!在多种疾病诊治过程当中可发现,凝血常规5项多与患者止凝血有关。
因此,大多数止凝血疾病,均可常规凝血5项的检测,给予一定的提示。
那么,凝血5项包含哪些,如何检测,以及异常的解读,若理解到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以及患者。
1.凝血5项有哪些?凝血5项包含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指数(INR)、凝血酶时间测定(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
通过凝血5项检查,可对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明确评判,同时,凝血5项功能检查在临床治疗当中,多运用于存在异常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诊断环节当中。
例如,患者在出现皮肤粘膜大片瘀斑时,需接受凝血5项检查,评判患者皮肤瘀斑是否与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同时,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前也需接受凝血5项检查。
通过凝血5项,可对于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所了解,若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易导致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出现出血不止等诸多问题。
对此,需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纠正,从而实施手术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凝血5项的检测2.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指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能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使血浆凝固,记录血浆凝固所需时间。
我科PT指标的正常范围为9~14s,若与正常范围相对比,延长超过3s以上具有临床意义。
2.2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指在37℃下以激活剂激活凝血因子ⅩⅡ和ⅩⅠ,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在钙离子共同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我科APTT指标的正常范围为20~40s,该指标与正常范围相对比,延长超过10s以上具有临床意义。
2.3 国际标准化指数(INR)INR指标是将研究样本PT值与正常PT值相对比,所得出的研究数据。
正常范围为0.9~1.1s。
2.4 凝血酶时间测定(TT)TT指在待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血液凝固的时间为凝血酶时间。
凝血指标异常如何处理
![凝血指标异常如何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0fc6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9.png)
凝血指标异常如何处理?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合并凝血功能紊乱如血液病、肝脏疾病、DIC x重症休克、肿瘤及大量输血等,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
处理不当往往导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外科手术异常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05%〜4%,心肺手术中可达12%o过去10余年国外文献有充分证据证明〃常规〃术前凝血筛查的价值有限,仅少数异常的结果可能影响围手术期的处理。
研究显示,术前凝血试验对预测心脏搭桥术、扁桃体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术中出血有指导意义。
而是否进行术前凝血指标的筛查应该结合病史、病情及所行术式来决定。
国外一项对828例非心脏大手术的外科病人术前常规检测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APTT屏常发生率为2.1%o一般认为对于非心血管大手术病人,术前凝血试验的筛查是基于术式而非病人。
但是对于肝切除术,术前凝血指标异常与术中出血量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相关。
凝血是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根据凝血机制发生途径不同,凝血过程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
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凝血因子不同,前者仅靠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即可完成,不需组织因子的介入,后者由组织因子和一部分凝血因子完成。
1凝血检测指标的总体评价出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很多,传统凝血指标常见的有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但出血时间由于方法的缺陷和受血小板数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其长短仅仅反映皮肤的止血情况,并不能反映身体其他器官的凝血功能状态,临床指导意义差。
而凝血时间敏感性差,毛细管法和玻片法对血友病的检出率仅为5%~10%,即使是重型血友病,其检出率也仅有8.3%~16.6%。
两种筛查指标干扰因素均较多,对围术期病人预测出血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强,往往导致错误的临床判断。
自2000年卫生部颁布关于淘汰玻片法凝血时间和Duke出血时间规定的建议后,将血小板计数(BPC)、PT.APTT规定为手术病人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抗凝治疗的护理
![抗凝治疗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8f46d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b.png)
抗凝治疗的护理【1】
一.肝素的使用
肝素的滴速是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来调整的。
1.术后病人常规用肝素抗凝,将肝素12500IU+500ml氯化钠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每小时21ml。
2.用药时易发生出血,如伤口出血量多,皮下血肿,鼻出血,有出血点,淤血,瘀斑,需及时查血常规,每日监测凝血四项。
3.APTT正常值:28-45秒,一般允许在正常值的1.5倍之内,否则易导致全身广泛出血,如发生出血,应减量或停用肝素,禁用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以防血管痉挛。
应采用冷敷疗法减轻出血,严重时用鱼精蛋白综合治疗。
二.肝素的不良反应
1.主要有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出血和伤口出血等。
2.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结膜炎、发热等。
3.长时间应用可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等。
4.此外还可发生短暂血小板减少症。
5.孕妇应用可导致早产以及死胎。
三.肝素的禁忌症
1.对肝素过敏者
2.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者
3.严重高血压者
4.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5.肝脏、肾脏功能不全者
6.溃疡病患者
7.颅内出血者
8.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9.孕妇、先兆流产及产后
10.内脏肿瘤患者
11.外伤以及术后等禁用
12.抗凝治疗的护理
13.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滴速。
14.保护血管,肌注、静脉穿刺后,针眼处压迫时间要大于凝血时间,防止皮下出血和深部血肿。
15.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有无黑便、血尿、咯血、牙龈出血、伤口处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华法令致辞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2.1 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加重出血。
适当抬高床头,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避免肢体碰撞或外伤;避免用力擦洗皮肤;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指导患者软毛刷刷牙,不得用手抠鼻;给予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颅内出血.加强基础护理,定时更换卧位,床单保持干燥平整无屑,严格做好床头交接,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2.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严重的多部位出血患者立即安置于急救室,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全身皮肤出血情况及神志面色的变化,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尿量、肢体温度,并做好记录,提供病情动态信息,及时准确采集化验标本送检.2.3 抢救治疗2。
3。
1 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给予补液、输血,静脉维持点滴升压药等,迅速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2。
3.2 针对华法令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标准的止血方案是应用新鲜血浆和维生素K[1]。
遵医嘱患者输注新鲜血浆,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静脉点滴维生素K,以对抗华法令的作用。
ﻫ 2。
3。
3 预防和控制感染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开窗通风和紫外线消毒病房,保持室内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体温异常者监测体温变化每日4-6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2。
4 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病情重,患者往往出现焦虑不安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和生理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尽力满足患者的需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讨论3。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华法令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在临床广泛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心房纤颤、动静脉血栓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抗凝。
但出血倾向是华法令抗凝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过度抗凝有引起严重出血的危险.资料显示:华法令治疗可致全身、腹腔、消化道、泌尿道、支气管、附件出血等[2,3].华法令治疗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死亡率为33.3%[1]。
因其不良反应导致后果较为严重,所以使用该药一定要慎之又慎,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非用不可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本组病例中4例患者因下肢疼痛疑为血栓即给患者用药即为滥用药物。
而且研究表明,患者用药后个体差异甚大,患者自身因素如肝功能异常、维生素K摄入减少、其它药物影响、原有基础疾病[4]可加重出血的风险,所以医生在使用该药前应做好评估,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情况,方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ﻫ3.2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用药指导患者用药知识缺乏,盲目用药,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5]。
华法令抗凝的主要药理机制,是在肝脏内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目前国际通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观察华法令抗凝指标,当INR>5时,有可能发生严重出血,通常以INR2—3为佳.该药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复查,监测INR,随时调整用量.本组病例中,8例服药后未测过INR,其余4例也不能按时监测,未经医生指导自行加大药物剂量7例。
宣传力度不够,遵医行为差,患者没有真正了解该药的危险性是导致华法令过量出血的重要原因[6]。
因此,对于口服华法令的患者应加强宣教,详细告知患者该药的作用、服用剂量、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指导其准确用药,定期复查INR,遵医嘱调整剂量.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树立其用药的风险意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肿瘤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肿瘤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约50%的患者在其患病的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出血的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液内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以保持血液在血管内呈流动状态。
但维持肿瘤患者血液系统的恒定却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同时存在许多因素影响该过程,例如疾病本身或药物治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营养不良或肝脏病变造成的凝血因子产生减少、药物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分解、高凝状态、感1控制出血的护理染等因素.ﻫ措施ﻫ(1)患者应严格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尽可能陪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
ﻫ(2)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大咯血的患者应患侧卧位,呕血的患者应注意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
(3)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患者的不适主诉。
(4)给予较高浓度的湿化氧气,以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减轻组织缺氧。
ﻫ(5)如是表浅部位出血,应给予加压止血并立即冰敷,冰敷时应防止冻伤发生。
ﻫ(6)鼻腔出血时,可局部使用肾上腺素以收缩血管,局部冰敷,也可使用明胶海绵填塞。
患者可根据情况采取坐位、半卧位或患侧卧位。
ﻫ(7)每次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的敷料后要至少按压5-10分钟以减少渗血,也可以在穿刺点处使用明胶海绵(或浸有凝血酶的明胶海绵)以促进止血。
一旦出血停止,也不要立即移走明胶海绵,应让它自然脱落,否则会再次出血.ﻫ(8)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如: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手术止血等。
(9)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一旦出现窒息、心包填塞、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应配合医生立即抢救。
...感谢聆听...(10)注意患者出血部位的清洁以预防感染,予以擦澡、更换被服、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协助坐浴,如疑有感染应立即留取标本并作药敏试验。
(11)正确采集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ﻫ2预防出血的护理措1)病室环境安全并整施ﻫ(洁,有防止磕碰或摔倒的安全措施,如桌角应用软布包裹,地板应防滑,病床设护栏等。
(2)尽量避免侵入操作性,包括;血管穿刺、灌肠、导尿、肛塞栓剂及肌内注射等。
若不可避免,各种穿刺后,如肌内注射、静脉输液,应增加按压止血时间,至少5-10分钟。
穿刺时宜选择小号针头,避免使用止血带。
留置各种导管时,应充分润滑导管,宜选择小号导管,并加强观察其受压处皮肤及黏膜情况。
(3)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ﻫ其他预防措施详见患者的健3健康指导康指导。
ﻫ(1)避免可造成身体伤害的活动。
提醒患者在使用刀叉、剪刀、指甲刀或其他尖锐物品时应避免弄伤自己,提醒患者应使用指甲刀或网状锉刀修建指甲,并且不要剪得太短,尽量使用电动剃须刀,而不要使用传统的刮胡刀。
不要穿紧身衣和质地粗糙的衣物。
(2)应进软食,避免理化刺激,不能进食含有刺、小骨头等易损伤口腔黏膜及消化道的食物。
ﻫ(3)应使用软毛刷刷牙,避免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避免使用牙线或牙签剔牙.(4)预防发生便秘,以避免硬便对肠黏膜的损伤和潜在性的颅压增高引起脑出血,可常规使用缓泻剂或软便剂.(5)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可用液体石蜡油或薄荷油滴鼻剂,增加空气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
(6)避免阴道灌洗及使用阴道栓剂,指导患者可于性交前使用水溶性润滑剂.每日饮水应在3000ml以上。
(7)不要憋气及剧烈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以避免颅压升高。
ﻫ(8)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出血情况、治疗用药情况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感谢聆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常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发展后期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血栓,消耗大量的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并发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动亢进,引起严重的凝血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低凝状态而出血。
DIC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病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综合...感谢聆听...(一)临床表现1、出血:主要见于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肺、颅内出血等。
如有创面或外伤,可以渗血不止,静脉和肌肉注射部位也可出现血肿及渗血。
2、休克或低血压3、栓塞:早期由于内脏微血管栓塞而累及肺、肠、肝、脑等,因此常出现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腹痛或腹胀,以及烦躁、昏迷和抽搐,栓塞累及微循环和心脏,表现为脉细速,心率快及血压低。
4、溶血:常表现为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四肢和腰背痛。
(二)护理要点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安静、保暖。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头偏向一边,防止窒息。
3、立即测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BP、P、呼吸频率、心率、心律、意识、皮肤出血、颜色、四肢温度、尿量、尿色、大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迅速开通两路以上静脉通路(其中一条给予深静脉置管),按医嘱准确及时给予肝素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潘生丁、右旋糖酐等治疗.对于深静脉穿刺管、留置针应每日在穿刺部位消毒,调换辅料,定时肝素冲管.5、据医嘱及时抽血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O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6、出血的护理:DIC的消耗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肝素治疗期,应尽量减少创伤性检查和治疗,静脉注射时止血带不可扎之过紧。
操作要细心、准确、力争一针见血。
操作后用干棉球压迫穿刺部位5min。
保持鼻腔湿润,防止鼻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coagulation diaorders)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名词释义凝血功能障碍(coagulation diaorders)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分类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1.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常有家族史。
2.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血友病血友病(hemophilia)是最常见的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可分为血友病甲(因子Ⅷ促凝成分即Ⅷ缺乏)及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两型.因子Ⅷ:C及因子Ⅸ的生物合成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故称X?链疾病,两者均为X染色体伴性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
女性携带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因子Ⅷ:C或因子Ⅸ活性减低,但一般无出血症状.约1/3患者查无家族史,可能是家族中男性少或隔代遗传而被忽视,也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
...感谢聆听...(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出血,以软组织、肌肉、负重关节出血为特征。
通常自幼儿期即有出血倾向,轻型可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诊断.出血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越重。
患者可表现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严重出血,往往在拔牙或小手术时出血不止。
少数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
出血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
出血程度与血浆因子活性(浓度)相凝血功能障碍关。
虽然正常止血所需的因子Ⅶ或Ⅸ的活性为25%,但有症状者其因子活性往往低于5%.临床上依据因子活性将血友病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亚临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