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2《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2《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习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的诗人。

2.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的心情。

3.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3分)二、阅读《黄鹤楼》,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 .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

C .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 .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4.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9.“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4分)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练习一、阅读《野望》,完成1—3题。

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怎样的景色?【答案】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日暮时分,诗人站于东皋极目远望之景: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走回去了。

2.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情感。

3.请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二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答案】此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

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诗人举目四望,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落日的余晖。

如此一幅宁静和谐的秋季图画,却不知不觉触发了诗人的孤独无依之感。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1—3题。

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答案】抒发了诗人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现实的强烈感慨。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答案】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三、阅读《使至塞上》,完成1—2题。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诗人自己,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分析诗人翁卷和赵嘏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________是近景。

________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笙歌”和“涟漪”两个词中任选一个词作解释。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7.诗歌鉴赏有寄[宋]苏轼为向东坡①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001]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001]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分析诗人翁卷和赵嘏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离愁之沉重的字“________”,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这里的“烟波与风雨”指的是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明·范钦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

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

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

注释:画舸ɡě: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沂yí:超越极限。

野寺:野外庙宇。

菰蒲gū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

“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

洞壑:深谷。

(1)这首诗展现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________这篇课文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尾联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1)《饮酒》“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的“此中”具体指代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赏析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赏析及答案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3. ( 1)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答:两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部编语文八上语文诗歌赏析试题(答案)

部编语文八上语文诗歌赏析试题(答案)

部编八上古诗词赏析试卷野望(唐朝王绩)东望,欲何依。

,。

,。

相无相识,长歌怀。

1、思想感情:本诗表达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徙倚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3 、描绘画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4、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抑郁,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能体现这个意思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诗句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准确。

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黄鹤楼(唐朝崔颢)人已黄去,此地空黄楼。

,。

川阳树,芳草。

,。

1、思想感情:前四句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该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日暮怀乡之情。

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了思乡的愁思。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

(“历历”分明的样子,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的清清楚楚。

“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的芳草长得稠稠密密。

)渡荆门送别(唐朝李白)远门外,来从国。

,。

,。

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描绘画面: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

)3、炼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请作简要赏析。

这一联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新人教版八上18首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新人教版八上18首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野望唐王绩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描绘了诗人于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2)全诗于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抒发了惆怅忧郁,孤寂苦闷的情怀。

2.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1)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2)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3)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适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4.请从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满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予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5.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用典(2)“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作者借用商朝末年臣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二、黄鹤楼唐崔颢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3.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使至塞上唐王维1.颔联用“蓬草”“大雁”的喻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野望》赏析题1、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答: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王绩的野望中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理解要点:1.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

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有几分彷徨和苦闷,所以首联在全诗的作用就是借景抒情,总摄了下面的六句2.首联奠定全诗凄凉、萧瑟的氛围,“徒依”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首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使之情景交融。

3.徙倚是徘徊之意。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总摄下文4.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5.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赏析题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赏析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赏析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赏析及答案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答: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答。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诗中最能归纳综合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浏览《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⑶尾联用典故显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境。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答: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画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境。

(60字以内)答: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新人教版八上18首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新人教版八上18首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野望唐王绩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描绘了诗人于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2)全诗于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抒发了惆怅忧郁,孤寂苦闷的情怀。

2.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1)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2)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3)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适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4.请从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满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予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5.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用典(2)“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作者借用商朝末年臣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二、黄鹤楼唐崔颢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3.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使至塞上唐王维1.颔联用“蓬草”“大雁”的喻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

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2.唐诗五首】赏析及考题精练附答案

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2.唐诗五首】赏析及考题精练附答案

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12.唐诗五首】赏析及考题精练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意: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赏析: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四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满山遍野,树叶枯黄,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间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表达了作者孤独落寞的情怀,流露出避世退隐的愿望。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运用典故,写出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像伯夷、叔齐那样的古代隐士交朋友了,表达了作者孤独落寞的情怀,流露出避世退隐的愿望。

主题: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意: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一座巍峨的)黄鹤楼。

黄鹤离去不会再回来了,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

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赏析: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思乡之情。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上语文期中考试考前复习:古诗背诵赏析

八上语文期中考试考前复习:古诗背诵赏析

1、下面对《野望》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B、颔联写诗人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中越发显得萧瑟,写的是静景。

C、颈联牧人与猎人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表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

D、最后两句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了。

2.下面对王绩的《野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人野望的地点和时间,野外一片荒凉,时值苍茫暮色。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C.从全诗看,诗人在暮色时分看见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图,美丽的景色让诗人像田园诗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乐于隐居的生活。

D.“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两句诗歌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3、下面对王绩的《野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望》是现存较早的格律严整的五言律诗,声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B.“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生活上有所依靠,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C.中间两联主要写景,但是由于诗人心绪原因,都染上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D.全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河。

答案:C C B二、《黄鹤楼》1、下面对《黄鹤楼》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干百年之久。

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B、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受。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作者想象中汉阳睛川和鹦鹉洲的景象。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附解析1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附解析1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附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分析诗人翁卷和赵嘏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2.古诗文阅读。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注释】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

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③刍:喂牲畜的草。

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

(1)该诗以__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明。

(2)这首诗是诗人旅途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怎样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离愁之沉重的字“________”,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这里的“烟波与风雨”指的是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2)词的下片主要是用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这种感情?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野望》(王绩)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0题)

《野望》(王绩)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0题)

《野望》(王绩)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0题)部编八上《野望》(王绩)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0题)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主旨、情感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3.请赏析首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

答: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②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③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4.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答: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这一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

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一用典,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5.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7.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8.请赏析颔联和颈联中表现手法的妙用。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简答题、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简答题、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简答题、选择题及答案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XXX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XXX4、渡荆门送别/XXX5、XXXXXX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XXX8、赠从弟(其二)/XXX9、XXX/XXX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XXX11、XXX/XXX12、XXX/XXX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XXX课外古诗词诵读15、XXX(一曲新词酒一杯)/XXX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XXX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XXX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XXX部编版八上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和简答题)1、野望/XXX【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XXX?树树皆秋色,XXX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XXX。

【译文】黄昏的时候XXX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季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逐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了解,我长啸XXX真想隐居在山冈!【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XXX的诗句“月明星稀,XXX。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傍晚”写出远望所见到的风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大概意味着宁静、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伶仃、冷静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目录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6.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习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3.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3分)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4分)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黄鹤楼》,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 .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

C .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 .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4.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7.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8.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9.“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4分)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1分)2.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4.下列各项中,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5.“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6.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7.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9.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10.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2分)11.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分)5.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3分)《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参考答案一、1.唐,王绩;2.孤独抑郁3. “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分)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1分)4.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5.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1分)6.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答对手法2分,分析2分)7.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二、1. C;2. B;3.岳阳楼、滕王阁;4. 寂寞、惆怅5.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6、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7.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8.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9.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三、1.诗人自己2.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

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3.A(并非轻松愉快。

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4. D5.⑴“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6.“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7.燕然8.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分)9.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意思对即可)10.示例-:“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慼。

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

示例二:“孤烟”显示在无边的荒莫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

(共2分)11.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解析:这是道理解古诗中心的题。

古诗中心通常在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关键语言,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四、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评分:每空1分,共2分。

3.叙事;思乡;4.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5.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6.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

(答出大意即可)(3分)7.示例: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