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上《动物的运动》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3)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案例》名师精选教案 济南版
动物的运动教学案例设计思路本课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
教学过程实录: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学生:喜欢。
教师:养过哪些小动物?学生:小猫、小狗。
学生:鸡、鸭,家兔。
学生:家鸽,鹦鹉。
教师:同学们养的动物真不少。
你们知道,动物与植物相比,有何显著特征吗?学生:动物能运动。
教师:动能运动,这是动物的显著特征,今天我们共同探究学习,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板书,第二节动物的运动)二.知识新授教师:你们已经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方式吗?首先打开课本92页,同时结合学案自学。
(学生自学)教师:(3分钟后)现在同学们自学到这里,我请一位同学说一下动物运动有何意义?学生: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教师:回答很好,动物运动有哪些方式呢?学生:跳跃、奔跑、蠕动、飞翔、游泳。
教师:对,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这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同学们在思考一下,小花猫平时是以什么运动方式运动的?在捕捉老鼠时是怎样运动?学生:小花猫平时爬行,捕捉老鼠是会跳跃。
教师:爬行是指腹部要着地,小花猫平时应?学生:行走。
教师:对,也说明了同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运动方式不同。
这也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同学们请观察,(出示放在水中的小纸船),小纸船为什么不能自由的游动?学生:小纸船没有桨、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复习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
2.讲解运动产生的原理,包括肌肉收缩、骨骼运动和关节活动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如鸟类的飞行、鱼类的游泳等。
4.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对个体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动物的运动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掌握动物运动的意义、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产生的原理。通过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运动与其生活环境、生理结构的相适应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案例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生命素养。
5.作业小结:本案例布置了具有创新性的作业,让学生分析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作业小结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案例的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本案例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讨论交流等方式,总结所选动物的运动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观点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解决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动物运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动物的运动》这一章节,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多样性和运动器官的结构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中的生物学原理和科学探究方法尚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通过观察实验,掌握动物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了解动物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动物运动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7.注重课后拓展,布置相关的观察、研究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如讲述一只小猫追逐蝴蝶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5.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测学生对关节结构、肌肉协调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多彩的生物世界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或是合作探究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归纳概括形成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概念教学的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运动的视频;
提问:视频中有哪些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是?运动对它们有什么意义?
观看视频体会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总结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有效的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播放视频
探究一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播放屈肘动画,提问: 1.脊椎动物(人)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3)课堂设计难点突破时,把文本方案转换成动态图示动画呈现时,化繁为简,更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
(4)知识梳理时,采用思维导图呈现,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巩固理解。
(5)课后提升实践作业时,有针对性地布置,促进学生反思和提升。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比较感兴趣,思维较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概括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
2.观察肘关节的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
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
3.播放屈肘和伸肘的动画。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学习目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组成、关节与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运动的实现过程。
教学过程:学习活动1:运动的方式情境问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所有的动物都能进行自由的运动。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他们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呢?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呢?学习活动1.学生先观看动物运动相关视频,再仔细阅读课本第90页的内容;根据导学问题,边读边思考边记忆。
2.观看视频后,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3.学生积极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概念建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学习活动2:运动的基础情境问题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涌向操场,在老师的组织下,做着不同的运动动作。
大家想过没有,完成不同运动动作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结构在运动中各自起什么作用呢?学习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91-92页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新鲜鸡翅的各部分结构。
根据导学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2.结合课本91-92页内容,观察鸡翅的各部分结构,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2)骨骼肌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各部分结构有什么功能?(3)在运动中,骨骼肌起什么作用?3.学生根据自学内容,结合新鲜鸡翅的观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积极交流并展示学习成果。
概念建构(1)动物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
(2)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学习活动3:观察关节的结构情境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运动中,如果准备运动不充分或者在运动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等,经常会出现脚踝不慎扭伤的情况。
脚踝扭伤的是哪些结构?又会对运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学习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解剖并观察新鲜的猪腿骨关节;结合课本知识,认识关节的各部分结构;通过触摸,感受关节囊(韧带)、滑液、关节软骨的特点,解释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教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关节结构挂图课前预习:1、动物的运动方式有。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
3、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5、骨骼肌包括、两部分。
6、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由、、三者协调配合,在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教学过程:①情境创设【多媒体演示稿】图片:动物的运动会结合“动物运动会”的有趣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不能参加运动会?”,“能运动是动物和植物最大的区别”,“动物是如何运动的呢?”,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采用设疑、激趣法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入探究新知识阶段。
【板书】第二节动物的运动②学习过程【多媒体演示稿】视频:动物的运动方式【板书】一.运动的方式学生结合视频资料,自主学习,说出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的意义。
【多媒体演示稿】图片:鱼、鸟、马的运动器官师生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从而引出师:可见,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动物运动的基础是什么呢?让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
师:动物的种类很多,我们以哺乳动物中的人为例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感知人运动系统的组成。
自主完成生物助学83页合作探究1,然后,学生交流总结。
【板书】二.运动的基础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过渡:人体大约有206块骨,如此多的骨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呢?人体的骨连结都有哪些形式?【多媒体演示稿】图片: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学生通过摸自己的头颅,感受它不是松松散散,认识“不活动的连结”;【多媒体演示稿】图片:半活动的连结------胸骨和肋骨然后,学生做深呼吸动作,感受胸廓的变化,认识“半活动的连结”;最后,学生找出身体中的关节,认识这种“活动的连结”并感受它的灵活性。
师:关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骨连结形式。
那么,它着怎样的结构来适应这一功能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关节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上册22_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激趣导入目标导航(一).爱好导入同窗们在动物园里会看到很多你们喜爱的动物吧。
你能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你能告知我它们的运动方式吗?它们怎么完成这些运动的呢?今天就让咱们进入新课来揭开其中的隐秘。
(二).学习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依托于必然的结构,通过实验、动手制作模型等方式培育自己分析、观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白得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重点)4.总结运动的完成情形。
(难点)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观看讲义各类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除此之外,你还能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2.阅读讲义P93—P94运动的基础部份,完成以下内容。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称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连结包括 ________________ 关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阅读讲义P95运动的实验部份,寻觅下面几个题的最正确答案,相信你必然行!(1) 骨骼肌有什么特性?(2) 归纳屈肘、伸肘运动是如何完成的:屈肘时: _________________ 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________________伸肘时:_________________ 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_________________(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进程是如何的?三合作探讨交流展现利用小组的力量,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下例问题。
1 试探关节各部份结构有什么作用?关节头关节面:_____________ 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关节窝关节囊:_____________ 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2 什么缘故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3 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1 与关节灵活性和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灵活性: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
22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方式、运动器官、运动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6.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8.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想: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原理和内在联系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奥秘。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创作出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意的作品。
2.结合教材,介绍骨骼和肌肉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
(新)济南版生物七上《第3节 动物的运动》公开课(教案) (3)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中的第三节内容。
动物的运动是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后对动物的进一步学习和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根底和运动的实现。
教材前面对动物的飞行、爬行、游泳、蠕动、跳跃等运动方式以图片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后面则收录了运动的结构根底知识。
通过介绍关节及关节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运动的产生。
观察关节的结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关节的特点;分析肌肉与运动的产生,为下一节《动物的行为》打下根底。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描述肾脏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实验动手能力。
2.认真观察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重点: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课件。
2、猪肾、解剖刀、解剖盘等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2、搜集有关肾的知识。
3、自制肾单位结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4.23日芦山县收治震后第一例尿毒症患者帐篷里做透析导入语: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肾功能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体外。
目前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肾源短缺、价格昂贵,所以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只能长期依靠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肾到底在人体内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尿的形成和排出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尿毒症的形成与肾脏有密切关系,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一〕、排泄与排遗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动物的运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动物的运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2.掌握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及其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作用。
2.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三、教学内容3.1 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1.游泳:鱼类和海豚等水生动物利用尾鳍、背鳍和胸鳍等组成的鳍来游动。
2.飞行:鸟类和昆虫等空中运动的动物利用翅膀进行飞行。
3.跑步:有四肢的陆地动物,如马、狗、猫等,都可以利用四肢进行跑步。
4.爬行:一些动物如蛇、蜥蜴等没有腿或腿很短,可以利用身体的摆动来进行爬行。
5.跳跃:一些跳跃类的动物如蚂蚱、沙漠蜘蛛等可以通过强壮的后腿来进行跳跃。
3.2 动物运动的作用1.生存:某些动物通过运动来寻找食物、逃避天敌、繁殖后代等。
2.维持生理功能: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代谢功能。
3.娱乐:一些动物类似于人类一样会通过运动来娱乐自己。
4.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4.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运动方式。
4.3 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五、教学流程5.1 活动1:游泳方式的观察让学生观察水生动物的游泳方式,如鱼类、海豚等。
5.2 活动2:飞行方式的比较通过实验比较鸟类和昆虫等动物的飞行方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5.3 活动3:跑步方式的实验通过让学生模拟狗的跑步方式,让学生观察狗的奔跑方式,了解四肢奔跑的特点。
5.4 活动4:爬行方式的比较通过让学生观察蛇、蜥蜴等动物的爬行方式,让学生了解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5.5 活动5:跳跃方式的实验通过让学生模拟蚂蚱的跳跃方式,让学生了解跳跃类动物的特点。
5.6 活动6:游戏活动设置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测试结果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对动物运动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4.教育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和视频,如奔跑的狮子、跳跃的袋鼠、游泳的海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形式的生理机制等知识,如骨骼肌是如何产生运动的?关节在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观察、分析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如生物进化论、生理学等,培养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预期效果。
(二)讲授新知
1.通过讲解和示范,详细介绍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等主要结构,以及它们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2.讲解各种运动形式的生理机制,如奔跑、跳跃、游泳等,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运动形式的优势和适应性。
3.结合实例,讲解动物运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运动员训练、宠物运动等,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和视频,如奔跑的狮子、跳跃的袋鼠、游泳的海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动物运动的好奇心。
济南版生物七上《生物圈中的动物》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列举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重点)②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难点)③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能力目标①通过专题复习实现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理解和识记能力;②通过对知识的归类与对比,提高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③通过专题复习提高对结业考试试题的分析和解决的应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培养课堂学习习惯,让学生适应紧张的结业考试第一轮的细致复习.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意识,重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法指导上要注意归纳比较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结合实例了解运动的实现方式以及运动中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通过一些热点的透析可以对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自我展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可以采取知识的关联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回忆、分析、讨论对比物理学科中“杠杆”的特点,进而得出结论. 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和对比信息的能力.课前准备:课件、七年级上册的课本、八年级下册的助学、红笔.关节软骨关节的结构1、关节由哪三部分组成?2、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3、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5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安排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完成生物助的二、动物的运动→核对答案同位间相互交换批改→红笔自我订正再次进自主复习知识回顾6分钟2.布置任务:安排学生同位利用屏幕相互进行知识的盘查.3、安排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完成生物助学P89的三、动物的行为→核对答案同位间相互交换批改→红笔自我订正再次进行知识的巩固.4、能力提升:1、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A.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B.蜜蜂的各种舞蹈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2、以下两项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B.蚯蚓走迷宫、猫抓老鼠C.大山雀喝牛奶、萤火虫发光D.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复习同学间相互检测知识得到复习情况,做好相互督促独立完成能力提升的题目↓老师展示答案后,自己核对↓有争议的问题重点讲评本环节意在先让学生掌握基本定义再利用题目进行巩固训练,从而去区分先天性和学习行为的不同.小结4分钟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同学们需要通过复习回顾的知识比较多,下面我们通过再次展示“网络导图”,让大家说说,复习后都记住了什么知识.1、学生们纷纷说说比刚上课时,又多想起了哪些知识.2、要是有的同学说出的内容是自己没想起的,应该加紧知识的复习.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复习中通过小节感觉到自己有收获,促进复习的兴趣,同时发现不足将学习延伸到课下.助学90页:专题三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学生在课上独通过练习加强学生自主复习三:结合课本内的内容,梳理以下内容: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的所决定的行为。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3.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到支撑作用,关节使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骨骼肌则负责产生运动。
4. 运动产生的机理包括神经系统调节、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等。神经系统调节运动信号,骨、关节、骨骼肌协调配合产生运动。
十.课后作业
1. 请简要描述动物运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请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适应性。
3. 请画出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4. 请简述运动产生的机理。
5. 请分析一个动物的运动实例,说明其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运动产生的机理。
补充说明:
1. 动物运动的概念是指动物通过运动实现位置的改变。其意义在于适应环境、寻找食物、逃避敌害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动物运动的形式及其适应性
2.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
3. 运动产生的机理:神经系统调节,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形式及其适应性,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产生的机理。
教学难点: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产生的机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为后续教学提供调整依据。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提出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对动物运动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随堂测试:设计有关动物运动形式的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动物运动的图片,如奔跑的猎豹、游泳的鱼、跳跃的袋鼠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何不同?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பைடு நூலகம்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的名称和功能,了解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的特点,能通过实例说明动物运动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运动现象,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考作业: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a.为什么鸟类的翅膀可以产生飞行动力?
b.为什么鱼类在水中游动时身体呈流线型?
c.请举例说明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如何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
3.探究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动物运动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运动原理、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内容包括:动物运动方式概述、运动原理分析、结构与功能介绍等。
6.总结反思: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课后作业:设计富有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动物运动现象。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生物知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动物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尚浅。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思维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知识,培养其生物学思维和方法。此外,考虑到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观点,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和关爱生命的意识。通过以上学情分析,为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济南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学习关节的结构,及对屈肘和伸肘动作的体验,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 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识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 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屈肘和伸肘动作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探究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猪、羊等的前肘关节(最好带些骨骼肌)。
(4)提前印发自学提纲:一、基础填空: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如)、(如)、(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3、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关节面又分为和。
其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作用是。
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两端的是肌腱,中间的是。
5、骨骼肌有受刺激的特性。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展示一组动物运动的图片,如猎豹奔跑、袋鼠跳跃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运动的特点。
2.提问引导:提问学生:“为什么动物需要运动?运动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体育课上的运动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时,我将关注以下方面:
1.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3.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加强对难点的讲解。
2.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优化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教具:骨骼模型、肌肉模型、关节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多媒体资源: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教学软件等,实现课堂的实时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发兴趣、直观展示、促进理解和提高互动。
1.提前规划:在备课阶段就设计好板书的布局,确保逻辑清晰。
2.关键词突出: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关键词和重要概念标出,便于学生识别。
3.图形辅助: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箭头,直观地表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4.动态更新: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更新板书内容,保持与教学同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济南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学习关节的结构,及对屈肘和伸肘动作的体验,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 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识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 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屈肘和伸肘动作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探究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猪、羊等的前肘关节(最好带些骨骼肌)。
(4)提前印发自学提纲:一、基础填空: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骨连结有三种形式:(如)、(如)、(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3、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关节面又分为和。
其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作用是。
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两端的是肌腱,中间的是。
5、骨骼肌有受刺激的特性。
6、屈肘收缩,舒张。
二、观察图2.2—18 关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中的第三节内容. 动物的运动是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后对动物的进一步学习和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 教材前面对动物的飞行、爬行、游泳、蠕动、跳跃等运动方式以图片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后面则收录了运动的结构基础知识. 通过介绍关节及关节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运动的产生. 观察关节的结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关节的特点;分析肌肉与运动的产生,为下一节《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第
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
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
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
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
蛙, .
三、课堂检测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
B.蠕动
C.奔跑
D. 行走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
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
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
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
A、爬行
B、飞行
C、游泳
D、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