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题海轻松教学
“小题”大做,让学习走向灵动
“小题”大做,让学习走向灵动作者:朱梦茹来源:《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03期教材的课后习题明确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了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指引了理解课文的思路。
课后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教师需要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将其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一、巧借习题,提高学习主动性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不仅展现对课文内容的解读,还可以为预习做准备,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花钟》一课时,课后练习的第三题考查学生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整理内容,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内容。
有些课后练习题是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完成的,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用习题,确保教学有效性1.依“题”而制,明确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应认真研读课后习题并提出学习要求。
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深入研读三道课后习题的要求,可以发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不同的称象办法,发现曹冲称象所用办法的优点,并梳理曹冲称象的步骤,描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①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几种不同的称象办法,并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为什么好。
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
②让学生对称象的过程进行排序,积累多种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重点学习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描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③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底”和“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其中,目标①和目标②是一个综合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复述故事的能力。
目标③则侧重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教师要注重这三道习题的内在指向性目标,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并在学习中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
开放式作文题目的应对策略
开放式作文题目的应对策略引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开放式作文题目,这些题目要求我们自主思考,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面对开放式作文题目时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开放式作文题目的策略,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策略一:理解题目首先,我们需要充分理解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意思。
可以将题目进行分解,看清题目中的要求。
有时候,题目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提示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思考和展开我们的作文内容。
策略二:思维导图一旦理解了题目要求,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我们的思路。
在纸上或使用电子工具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将与题目相关联的关键词和思想写在导图上。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思维的整理和展开。
策略三:构思大纲基于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构思我们作文的大纲。
思考我们需要写作的主要点和支撑点,然后按照一个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在构思大纲时,我们可以运用归纳、演绎、举例等方法来充实我们的主题。
策略四:举例说明在写作中,举例是一种常用的展示方法。
通过举例,可以使文章更具体,也更易读。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这些例子可以是真实的事例,也可以是虚构的情境。
通过举例,我们能够更好地阐明我们的观点,并让读者形象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策略五: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开放式作文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遵循开头、正文和结尾的结构进行写作。
开头部分可以用于引入主题,概括总结我们的观点;正文部分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展开内容,用段落来组织和展示我们的思想;结尾部分可以作为总结,强调我们的观点并给出一个合适的结论。
策略六:用词准确在写作中,用词准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拗口的表达方式。
相反,我们应该选择准确、简洁又具有表达力的词汇来展示我们的思想。
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双关等,来提升我们文章的表现力。
清华大学教授传授的学习秘诀,就8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
清华大学教授传授的学习秘诀,就8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作者:李清舟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潜力无限,但是每个人在努力时都没有拼尽全力。
清华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每年都要测三千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保研的资格。
这些凭着分数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不怵学业,唯一害怕的就是长跑这项,因为没有人愿意因为长跑不过关而错失竞争的优势。
弥补长跑短项的唯一窍门就是加练长跑!清华大一新生小北和大部分学生一样,每天晚上十点半,自习教室关门后,到操场上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
练了一个学期,即使是班级里体型最胖的学生都能顺利过关;1000米,在高中都是比高考数学卷上第23题还难的难题,而在清华大学校园里却能轻松过关,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北总结说: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
人类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人脑的潜力就是这么惊人。
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的程度,而不是仅仅用“我已尽力”的口头禅麻痹自己。
清华大学大二时开设一门“模拟电子线路”课。
几乎所有学生都感觉特别难,比3000米长跑更令人生畏!清华大学教授高文焕院士对学生只有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是被许多专家批烂、批臭的方法;也是家长和学生深恶痛绝的学习模式,而那些能够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又哪一个不是走“题海战术”的路子呢!一个山东省的理科状元高考得了713分(750满分),小北问他:你到底时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时只要是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把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做一遍!”这绝不是孤例。
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例子,他说他高考6个主课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题海战术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
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题海战术”,有的人把它视为获取高分的法宝,有的人则视之为戕害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这之间的差别就是在认识上面。
面对难题,应该如何进行解题思路的探索?
面对难题,应该如何进行解题思路的探索?
哎,说到解题思路,我最近就碰上了件挺逗的事。
我那老妈,退休在家没事就喜欢玩手机,最近迷上了一个叫“消消乐”的游戏。
这游戏看着简单,玩起来可真费脑筋!有一关,她卡了半天,怎么都过不去,急得直跺脚。
我刚开始以为是这游戏太难,就想说要不你换个简单的玩吧。
结果仔细一看,才发现她卡在了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关卡。
这一关需要连成一个长长的链条,才能消除所有的方块。
老妈就坐在那儿,一个劲地盯着屏幕,手指头不断地移动,却怎么也连不成线。
我当时就忍不住笑了,说:“妈,你这样可不行,得换个思路啊!”
老妈听了,就愣愣地看着我,一脸茫然。
我说:“你别只顾着消除眼前的,得先观察一下整个棋盘,找找规律。
看看那些方块能不能组成什么形状,比如三角形、十字形… …”
说着,我指着屏幕里几个颜色相同的方块,说:“你看这几个,如果能连起来就能组成一个十字形,这样就能把周围的方块都连起来了。
”
老妈眼睛一亮,就按照我说的方法,开始仔细观察棋盘。
然后,她开始有条理地进行消除,竟然真的成功过关了!
那一刻,我真是感慨万分。
做任何事,遇到问题,光靠蛮力是肯定不行的。
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顺利解决。
你看,我老妈玩游戏都有这种顿悟,我们遇到学习难题,更要懂得换个思路去思考。
不要死抠书本,也不要盲目地做题。
要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样才能把问题彻底解决。
你说,这解题思路是不是很重要?。
自编自创习题轻松学数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组风采
自编自创习题轻松学数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组风采肖献智;姚向云;周黎【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34-37)【作者】肖献智;姚向云;周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坐落在钟灵毓秀的岳麓山下,碧波粼粼的湘江之滨。
在这风景秀丽,有63年历史的校园里,有一群充满活力、创造力的数学教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他们发现,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课堂增加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常常不得不缩短当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量。
而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适当补充,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学组成部分。
于是老师们只好在家庭作业中加码,家庭作业就演变为教学的强化和补充,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同时,老师们发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练习设计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是数据陈旧,二是根据小班人数进行设计,三是根据北京地区的学生情况进行设计。
针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一些少而精的针对性练习,是数学组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摸索实践,并将各年级数学教师自主设计的习题资源经过修改、完善,整理汇编成一套具有师大附小特色的、适合本校学情的数学习题集。
在几年的自编自创练习题的过程中,数学组教师对如何创编高质量的练习题形成了自己的方法,积累了不少经验。
教材中的习题是经过专家审定,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进行设计的,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于思考,探究性和操作性强。
但也难免有机械重复的地方。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内容有如下一道习题(如图所示),其中第二小题的得数个位是0,第三、四小题与第一小题属同一类,是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把第三、四小题分别改编为得数的十位是0(最高位的0不要写)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供孩子们练习。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当堂所学的知识,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
书山题海见真经
书山题海见真经作者:王维维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8期摘要: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校园时,高三语文课的改革亦势在必行。
各种教法都围绕着高考这道“龙门”而纷纷呈现,高三语文教师在领悟大纲精神的情况下,在了解学情的同时,面对纷纭的教法,如何走出一条既适合自己的学生,又收益颇多的高效课堂之路呢?那么,有关高三语文课教法的探讨便迫在眉睫了。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学情;教法;效率作者简介:王维维(1980-),女,陕西省泾阳县人,文学学士,中学二级教师,泾阳县云阳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045-01书山巍巍,题海茫茫,众多高三学子就像那唐僧师徒,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只为取得那一份真经,在那堆积如山的经书中寻找真谛,在那茫茫大海上展望遥远的大雷音寺,这一个个苦行僧啊!学生苦,教师也不轻松。
面对高三的复习课,知识繁多,体系种种,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考点,轻松地应对高考;如何能让学生喜欢复习课;也能让老师不像妈妈那样喋喋不休;这是大多数老师的困惑。
那么,如何上好高三的语文复习课,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一、教师要了解学情,要眼中有学生。
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诉苦说整整讲了一节课,下来一考查,学生啥都不会。
这样的话,教师可能就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了。
有的教师在高一高二时,觉得课堂好驾驭,到了高三就有点束手无策了,其实,这个时候教师还是应该秉承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情况确定哪些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怎样讲解,哪些需要学生练习,哪些需要学生分组讨论,这样教师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脱出来,在高三的比较枯燥的知识复习中,要避免满堂灌,避免唱“独角戏”,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会了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就没有必要讲,教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任自己的思想无边无际地驰骋,而不是跟着老师,人那在阳春,心却在那深秋啊!二、构建“先学后教,生教生,教师总结”的课堂模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如何走出高三语文教学误区提高效率
浅析如何走出高三语文教学误区提高效率摘要:目前,高三语文教学普遍反映出:“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而学生的发展却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高三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人认为,要提升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对高三语文教学误区有所认识,确保做到有的放矢,本文就该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三语文误区学生有效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149-01高三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学习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理想,当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当然高三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尴尬的阶段,这个阶段老师虽然不像以前的时候需要给学生灌输很多的新知识,但是需要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帮助他们很好的复习,当然这个阶段的教学要比任何时候都有效率,因为老师的教授直接关系到有些学生的一生。
可是虽然在这个阶段中教与学都有着自己重大的责任,但是在高三的有些学科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误区1.1 给予学生错误的暗示,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错误的心理暗示或者是一些动作上的暗示都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
特别是高三的学生由于处于一种高压的状态之下,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还总是念念不忘的提醒着学生他们身上的包袱想要以此来激励学生,那么则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过重,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学生惧怕考试,从而形成怯场的心理状态。
1.2 大搞题海战术,忽视读书的重要性在高三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的老师都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他们相信做那么多的题总是有收获的,并且只要坚持做题,那么总有那么一两道题会是高考中的真题,也就是考试中的撞车现象的发生。
但是在老师大搞题海战术的时候也就大大的减少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只是囫囵吞枣的做题,并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中的精华,也不能提高自己的预感能力,更不用说是提高学生对语文题目的驾驭能力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纠错的艺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纠错的艺术摘要数学学习中,教师为了帮学生纠正错误,更多地是采用题海战术,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倦烦燥的情绪。
关键词幽默激趣数学课堂教学出错纠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苦恼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错,更苦恼的是再三纠正收效甚微。
于是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反复埋首于无边的题海,可是效果却是事倍功半。
再看学生,也是筋疲力尽,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认为它太枯燥,甚至希望数学课在地球上消失。
数学教学中重视纠错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有利于暴露学生知识的漏洞,让老师引起重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且让学生引起注意,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知错、改错、防错,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纠错的艺术值得我们讨论和探究。
本文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为什么要在数学课堂上讲究纠错的艺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和成人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课堂,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这是我们一线教师能达成的共识。
然而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往往有一再重复这个错误的倾向。
这种现象被称为“固执性错误”。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上预防和纠正这些“固执性”错误(一)精心备课,充分预测错误,提高“免疫”。
预计错误,防患未然。
学生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
在学生学习的最初的阶段,建立正确的“第一印象”,在学生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预先实行控制,可以增强学生对“固执性错误”的抵抗力,提高“免疫”。
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时候,我们就能预测到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对长度单位的感知是很肤浅的,因此往往在填长度单位的时候,会经常性地搞混“米”和“千米”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较大的数据后面,如河流、铁路的长度或山脉的高度,不知道用什么做单位,而这些在课堂上一时又无法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感知和体验。
题海战术
浅议题海战术摘要:题海战术是和应试教育相伴而生的一种教育现象。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其危害性,注意进行习题教学改革,提高习题教学效益,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关键字:题海题海战术教学效益中等教育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少年步入青年的时期,是身心成长趋于成型的时期,是在知识上和能力上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基础做准备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青少年开始思维深化、独立思考、创造意识发展的时期。
但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校拿出累加起来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一年),用题海战术组织学生对付高考,把学生推入索然寡味的重复做题中去,消磨了他们的精力、锐气和创造能力,甚至令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
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可回避地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课题:怎样认识题海?如何战胜题海战术?使广大青少年脱离苦海,将素质教育落于实处,不负时代的要求和民族的重托。
1.题海题海是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广袤的题海中有好多的题目可径直拿来或稍加改造即可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贵题库。
正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习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学习资源,奠定了达成各类教学目标的基础。
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题海和题海战术不是同一概念,我们应区别对待。
题海就如我们周围客观存在的大自然一样,善加利用则益处多多;但如果滥用,则有可能毁掉这片资源,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
所以正确认识和利用题海是我们应该正视的第一个问题。
2.题海战术凡事都要有度,一旦超越这一界限就会违背事物运动规律,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量变引起质变。
所谓题海战术,即在教学过程中布置超量的练习题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机械的强化,以练习来代替教学活动的教学思想。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题代纲,以题为本,以题为中心,把学生淹没在题目的海洋中,学生终日在题海中”扑腾翻滚”。
绝大部分学生的感受是:茫茫题海考无边。
2.1题海战术产生的根源2.1.1题海战术是与应试教育相伴而生的一颗毒瘤,各级各类学校招生都要通过命题考试选拔人才,无须讳言,在题海中修行的弟子们大占便宜,题海战术对升学率是有效的,这是题海战术久批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数备考:如何提高题海战术?
高数备考:如何提高题海战术?
在备战高等数学考试中,采用有效的题海战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想象一位学生,我们称之为小明,正面对着山一般的数学题库。
这些题目看似无情,却蕴含着无限的学习机会。
首先,小明需要明确目标。
就像航海士看向星辰般,他必须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和题型的重要性。
有些知识点像是海洋中的岛屿,时隐时现,而某些题型则像是风暴,需要他逐一驾驭。
其次,小明要保持耐心。
数学的海洋不会在一夜间泄露所有的秘密。
每当他遇到难题时,他应该像与老友交谈般,缓缓品味每一个解题思路。
逐渐地,他会意识到每个题目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等待他来解开。
第三,小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即使有时失败似乎在等待,他也要学会从每一次错误中汲取经验。
就像一位训练有素的水手,他在每一次的航行中都能从风浪中学到新的技巧,提升自己的航海技能。
最后,小明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策略。
数学的海洋不断变化,他必须随时调整航向,以适应新的挑战。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灵活的应对,他才能够驾驭这片无垠的数学大海。
总而言之,备考高数如同航行一般,需要坚定的决心、耐心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道题目都是知识的宝藏。
只要小明能够坚持不懈地追寻,他终将在题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活数学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方法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热潮滚滚,推动着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在崭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常常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改?怎样变静态为动态?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引导孩子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什么教学策略可以引发情趣,激活课堂,让孩子们活力四射、灵感起飞,思维无限伸展,自由畅然飞翔?如何让孩子们在那一节节充满激情和快乐的魅力课堂自主投入,遨游知识的海洋,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觉得“如何打造活力课堂,引导高效学习,力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孩子们放飞思维的翅膀”就成为课程改革范畴中值得研讨和探究的重量级课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几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践行课程改革已有几年光景.如上的思考驱动着我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很多,总结了很多.仅就我在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践行体验和感悟来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兴趣,激活课堂,是有效指导学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上好策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公式更好记初中阶段,学生所要记忆的数学公式开始慢慢增多,且概念庞杂,一时间初中生很难招架.所以,学习多了杂了,他们的思维势必会出现混乱不清的局面.尤其是一些理解力、记忆力偏差的学生,他们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块短板,还会严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那如何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更扎实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其中,所谓一题多解,我们可以理解为:同一个问题通过多个渠道、多个方法、多个途径来解决.再或者,即使是同一个问题,答案却是不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同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却全都合理,这属于开放性问题理念.而在初中课堂实施“一题多变”,就是把课本上的例题或习题通过合理的变式,或改变条件、改变结论、改变图形、改变数据、引申知识运用、拓展含义,以有效实现一题变多题,达到训练形式多样化和多元化,继而达到课堂教学举一反三的目的.以“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为例,在展开教学之际,我是这样进行引导的:“孩子们,我们学过多项式乘法了,下面请每个小组都写出两个‘两个二项式相乘’的例子在题板上.”听到我的要求,学生们纷纷开始动脑举例.这时,我继续说:“之后请大家观察一下两个二项式相乘的算式,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有几项?”学生们异口同声说4项,我表示赞同,然后话锋一转:“那么,如果现在我们合并同类项,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说到这儿,学生们立刻感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活数学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方法汤润华甘肃定西市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743300[摘要]时代发展需要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改革课堂教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兴趣,激活课堂,是有效指导学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上好策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引发学生尽兴探知,可谓趣味引导减负增效.[关键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活力课堂*注院基金项目:2013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减轻学生负担”(课题批准号DX [2013]GHB084)成果)35好奇,我则顺势打出几行字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以后,结果只有三项?还是两项?请各小组广泛交流,探究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激起,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中.经过孩子们的探究学习后,得出了“两个二项式相乘,得出的结果合并同类项后,积可能是二项式.当相乘的两个乘式是‘两数之和’‘两数之差’时,得到的积合并同类项后一定是二项式”的结论,继而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像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对公式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例题更形象在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思维的翅膀,灵动智慧的光芒,继而实现多元化理解问题、多渠道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把抽象的新知识通过旧知识的变化迁移出来,引领孩子们顺势探究;还可以让困难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明了化,从而降低学生的负担和压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热情与信心.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新教材给我们教者带来了很多的拓展空间.尤其是一些相关例题,都具备情境化、多样化、开放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样一个或几个教材例题通过变式和变通,演变成几个或更多个题目来探究.而且,知识是静态的,学生的思维是活动的,所以,一道例题在手,教师若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动学生思维的窗扉,引导他们从不同侧面和各种角度去观察、分析、考虑,就能寻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那将是教学的最大成功.初中三年级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3米.把这些小麦装入一个底面直径是4米的圆柱形粮囤内正好装满,这个圆柱形粮囤的高是多少米?在解答这道例题前,我首先将其进行了情境化,然后结合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请大家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一下,你们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求出答案呢?”通过我的提问,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纷纷被激发,他们纷纷开动思维、着手演练,从而让课堂得以升华.通过学生的片刻探究,他们纷纷汇报出两种不同的解法:解法一,圆柱粮囤的体积和麦堆的体积相等,所以先求出麦堆的体积,然后直接与圆柱粮囤的底面积相除,从而得出粮囤的高度;解法二,根据麦堆的体积和圆柱粮囤体积相等的关系列方程,从而求解.当两种解法都被大家认同后,我又延伸、讨论:哪种方法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学生们积极阐述自己的看法.像这种一题多解的习题演练方法,不仅能活跃初中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练习更有趣合理的习题演练是巩固初中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使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所以,在学完某项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创设合理的巩固性习题,以加深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一来,还可以间接激发他们的探求热情,延伸他们对知识点的思考,从而让数学教学的真谛得以呈现.此外,在创设练习题时,我们还可以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满足时代性、教学性、思维性的习题,并适当参入竞争机制,从而引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一题多变的做法不失为一种知识拓展和应用扩展的好方法.比如,改变原有练习题的条件,那么结论将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保留练习题的原有条件,将结论做一下变动,那么该如何证明这个过程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改变,不仅会让习题更具趣味性和探究价值,还能唤醒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从而让智慧在课堂中张灯结彩.在此,我们不妨举个“地板铺设”的例题,做法是引导学生剪六个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并把它们密铺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若用正多边形来铺地板,可以吗?需要注意什么?有多少种拼法?”创造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后便引导学生在题目变化后展开进一步的探究,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将正多边形铺地板的拼接原理构建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我继续变化题目条件:“如果采用的是正五边形或正十边形的地砖,可不可以把地板铺得密集而不留缺口呢?”这样,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延伸和变化,探究活动将会慢慢延伸到教学本质,继而得出更多的答案.由此可见,一题多变很到位地培养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递进性,而且整个过程是一个操作性探究的有趣过程,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津津乐道,收获不小.综上所述,数学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同时还是变通的.初中数学天地广阔,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例题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去探索、研究和分析,那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例题、很多练习题都可以作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原型进而拓展开来,如此这样,举一反三的多变多解式趣味性探究教学将卓著实效、美不胜收.我们还可以利用可拓宽可展开的题目,细致观察、深入分析,然后打开解决问题的诸多思路,或者求其变式而增设训练强度,并将其带到课堂上,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大课堂的容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特别是自主探索、创新思维的能力.此外,“多解而归一,多变求多法”的课堂教学形式也非常利于激趣、引导、激活课堂,那活力奔放探研涌涌的课堂,一定会让我们收到举一棋而胜全盘的教学效果.36。
走出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探讨
【 键 词 】多媒 体 ; 文教 学 ; 出误 区 关 语 走
随着计 算 机在 中学 的迅 速普 及 , 体 计 算 机辅 助 教 学 已 多媒 逐步 成 为语 文 课 堂 中 一种 新 的而 且 非 常有 效 的现 代 化教 学 手 段 。多媒 体技 术适 当地 运用 于 中学 语文 课 堂 教学 ,以声 传 情 , “ 以形 达 意 , 文并 茂 ”不 仅 可 以 激发 学 生 学 习 兴趣 , 图 , 渲染 教 学 氛 围 , 置 特 定 的教 学 情 境 , 重 要 的 是 可 以有 效 地 突破 教 学 构 更
少使用 , 也未能发挥教师态势语言 的感染传达作用 , 进而缺乏
师 生融 洽 的情感 交 流 的氛 围 。这样 一 节课 下 来 , 面 上看 教 师 表 教 得轻 松 , 学生学 得 有 兴趣 , 对 学生 进 行 的测 试结 果 表 明 , 但 学 生 的语 文学 习能 力并 没 有得 到 应有 的提 高 。 因此 , 教学 中 , 在 利 用语 言 、 势语 言 等 传统 教 学 手 段 能 达 到预 期 效 果 的 , 不 一 态 就
特 点 , 很好 地学 习教 材 中 的重 点 、 点 、 来 难 疑点 问题 , 涩 抽 象 枯
定非用多媒体不可。切不可搞形式主义, 将传统语文教学手段
的有 利 因素完 全 抛 弃 ,使课 堂 教 学 成 了各 种 电教 手 段 的 演示 会 , 样虽 然 从 心 理 上加 深 刺 激 了学生 的感 知 能 力 , 却 显得 这 但 主次 不分 , 而不 实 , 易使 学 生 分散 注 意力 , 至 有 的会 成 为 华 容 甚 毫无 意义 的 累赘 。
带 来 惊 喜 的 同 时 , 带 来 些 遗 憾 。 有 的 教 师 忽 视 学 生 主 体 地 位 , 背 认 知 规 律 , 视 学 科 特 点 , 弃 传 统 的教 学 手 也 违 无 摒 段 , 进 了语 文 多媒 体 教 学 的误 区。 对 此 我 们 要 引起 高度 重视 , 究认 知 规 律 , 重 学科 特 点 , 而让 多 媒体 更 好 走 研 尊 从
《“走出困境”——叙事要有波澜》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二轮专题中考作文指导
《“走出困境”——叙事要有波澜》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轮专题中考作文指导走出“困境”——叙事要有波澜一、困境调查与归纳展示(2分钟)得知我要到咱们九(4)班来上一堂作文指导课,我也很想了解同学们在叙事作文中有哪些困惑,就请你们钱老师做了一个采访。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视频。
【课件播放视频】从刚才的采访视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同学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一是记事情节过于简单、平淡,缺少波澜;二是细节不够充分,缺少情感,主题不够突出。
】下面我们就在这堂课上一起来探讨一下,希望能找到一些“走出困境”的办法。
二、范文引领(15分钟)【方式:小组合作】我们的课文其实就是最好的范文。
大家一定还记得七年级学过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它具有完整清晰的事件结构,在细节描写、中心表达方面也有较为突出的示范作用,对解决我们以上两个问题有很好的启发性。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能将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呢?(一)陷入困境1.首先我们来看,作者在爬悬崖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大家已经独立自主完成了梳理,现在我们小组内进行简短的交流(1分钟),请组内1位同学来跟大家交流成果。
【其他组是否有补充?】【板书:体弱—山高—落单—天黑】小结:正是随着困难一个个叠加,最终文中的“我”陷入了一个怎样的困境?(预设:一个孤立无援、进退维谷的困境),变成了巨大的危机。
【板书:危机】同时主人公什么心理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预设:紧张、恐惧)作者从陷入困境开始,将困难一步步叠加上升,最后达到高潮。
困境难度的加大实际就是危机的爆发,这就是困难升级法,使情节有了波折。
2.为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在这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情景再现?【预设:心理描写、环境烘托、动作描写、动用听觉、视觉等各感官】(二)走出困境接下来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来写脱离困境的过程的?【板书:父亲的安抚、指引;自己的行动;信心的递增】我们发现,顺着台阶下来,作者的困境得以解决,他的恐惧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困境上升;紧张恐惧心理释放;困境解决;】危机天黑___ 父亲的安抚、指引;落单山高___ ______自己的行动;体弱____________ 信心的递增陷入困境____________ 得到启示在这个过程中,情节又有了新的波折。
如何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题海战术”问题?
如何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题海战术”问题?破解软件“题海战术”:小学数学教育的深度思考与实践“题海战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长期存在,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
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极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而教师也面临着教学负担过重,难以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题海战术”问题,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深度剖析“题海战术”产生的根源1. 应试教育的压力:升学压力导致家长和学校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将大量时间用于刷题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教学理念的偏差: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题海战术”的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只有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
3. 评价体系的不合理:过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轻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评价,可能导致学生过度依赖题海战术以获得高分。
二、构建“以学为本”的数学教学新模式1. 改变教学理念:将“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探究。
2. 优化教学内容:精选例题,避免重复机械练习,注重体现数学概念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并将其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3. 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完备评价体系:摒弃唯分数论,将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学习。
三、有效策略破解“题海战术”1. 提高课前预习: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复习预习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提高课堂效率。
2. 倡导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开展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题海战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题海战术”作者:刘荣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10期数学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提倡多练,一种提倡少练。
那到底应该如何呢?笔者认为,不可不练,也不可多练。
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有关问题解法的《数学辞典》等书先后被介绍到我国来,使“以多取胜”的策略在我国数学教育界占统治地位,影响深远。
然而“题海”无边,既苦了教师与学生,又难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素质,达到开发智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题海战术”的危害日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一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二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于机械模仿的定势之中而难以自拔,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因此,反对“题海战术”之声一阵高于一阵。
但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多数教师又不得不搞“题海战术”。
对于习题集,A、B卷的泛滥,教育行政部门屡禁而不止,这就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怪圈”。
那么是否存在跳出“怪圈”之路?回答是肯定的。
要跳出“怪圈”,非改弦易辙、走“以少御多”之路不可。
要“以少御多”,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必须探索总结数学教育的内在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提高思维水平,逐步达到不怕考题千变万化,都能按正确的思维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跳出“题海”,走上数学教育的坦途。
数学知识的核心是数学思维的水平。
根据我们的长期摸索,要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必须抓住以下三点:一、要在数学知识与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上下工夫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没有娴熟的数学语言,就难以进行流畅的数学思维。
数学语言有三种形态:①自然语言,这是理解数学概念原理的基础;②数学符号语言,这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又是简缩思维、提高思维效率的根本;③数学图像语言,这是形象思维的载体,是提高想象力、丰富联想的工具。
注意各种语言形态的互译训练,既是数学思维训练的基本功,又是左、右脑协同操作,开发脑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要经常引导学生从思维方法的高度作概括,不断提高对思维方法的领会与运用水平知识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方法则是思维的导航器。
让语文作业走出“深闺”———关于初中生语文作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作业走出“深闺”———关于初中生语文作业现状的几点思考李逢昌甘肃省武威市武威铁路中学【摘要】初中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延伸,还对学生语文学习起到导向作用。
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
要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作业设计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要关注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发展。
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供不同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布置要灵活、开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获得满足的体验,使他们怀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去学语文、用语文。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理念作业设计自主优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人文精神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先进…然而,对于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反馈的最有效的手段的作业,有些教师依然持一种陈旧观念,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投入的精力和智慧往往不够。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再加上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
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
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
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
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避免孩子出现“题海战术”现象?
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避免孩子出现“题海战术”现象?哎,说起来“题海战术”这四个字,就让我想起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
那真是,每天晚上辅导他做数学题,我这个老母亲都要被折磨疯了!我儿子呢,从小就挺爱动脑子,而且很喜欢数学。
但是,他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从“题海”里找答案。
你说他笨吗?也不算,关键是他老爱走弯路,明明一些挺简单的数学概念,他非要通过做大量的题来理解。
举个例子吧,二年级的时候,他学到“厘米”和“米”的认识,老师讲了好多遍,也拿尺子比划过了,他还算会用。
可是,我儿子一回家就问我,“妈,这‘厘米’和‘米’到底有多长呀?我得做几道题才能记牢!”我当时就纳闷儿了,这还能跟做题多少挂钩?我当时就带他出去,指着路边的一颗槐树,指着树的树干。
我说:“你看看,这棵树的粗细,差不多是一米。
”然后,我指指他的手掌说:“你再看看,你的手掌的宽度,差不多就是十厘米。
”我儿子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开心地说:“哇,原来‘厘米’和‘米’是这么长的,我还以为只有尺子上的数字才叫厘米和米呢!”你看,这孩子就是典型的“题海思维”!他不肯花时间去观察,去体验,非要通过刷题来理解。
其实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很有趣,很多概念都是可以从生活中体验得到的。
所以,咱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走进生活,找到数学的乐趣,而不是让他们迷失在“题海”里。
我们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题量”。
孩子嘛,就像一株小树苗,需要阳光和雨露滋润,也需要土壤的支撑才能茁壮成长。
我们要做的,就是像园丁一样,用心呵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像“题海战术”那样,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说是不是?哈哈哈!。
向来枉费推移力,次日中流自在行——谈谈中考数学的复习策略
向来枉费推移力,次日中流自在行——谈谈中考数学的复习策略一年一度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如何在复习中既要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又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考复习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复习目标要明确如何搞好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教师的复习指导思想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明确中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考查重点。
中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初中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所以近几年来我省中考试题按难度分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分值之比一般维持在5:3.5:1.5,整卷难度系数一般在0.60左右。
数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有结合现实情境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不出人为编选的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
这也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复习安排要合理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分作三轮。
第一轮:全面梳理知识体系,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
复习的侧重点在于常规双基题,基础性开放题和简单应用题。
常规双基题主要涉及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分一般不少于60%,它着重考查大纲和考纲中规定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掌握情况。
基础性开放题是指不带“问题”性特征的开放探索题,只要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了自己的认识结构,是很容易解答的。
简单应用题是指不须“建模”的数学应用问题,只需明白数学性质即能解答。
因此,在复习时要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及思想方法的学习。
第二轮:专题复习。
复习的侧重点是问题性开放探索题,实际应用题和能力题。
问题性开放探索题是指题目有一定的“问题”特征,没有现成解答方法可以套用的一类开放探索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题海轻松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知识的简单传导,改成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可见数学思想和方法已提高到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更注重数学品质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提高,这较以题海战为主、靠成绩说话的应试教育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新的台阶上,数学教师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走出题海误区,减轻师生负担。
”我们的做法是:端正渗透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思想方法的内涵,强化渗透意识,制定渗透目标;在数学思想上重渗透,数学方法上重掌握,渗透途径上重探索,数学训练上重效果。
从教师、学生、家庭等方面树立减的意识。
纵观数学教学的现状,应该看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弄潮儿站到了波峰浪尖,但也仍有一些数学课基本上还是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运行,对素质教育只是形式上的“摇旗呐喊”,而行动上却留恋应试教育“按兵不动”,缺乏战略眼光,因而至今仍被困惑在无边的题海之中,师生皆疲惫不堪。
究竟如何走出题海,摆脱那种劳民伤财的大运动量的机械训练呢?我们认为:坚持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树立减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是根本。
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依靠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思维,尽量暴露思维的全过程,展示数学方法的运用,大胆探索,会一题明一路,以少胜多,这才是走出题海误区,真正实现教育转轨的新途径。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
而数学方法则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重要工具。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之间历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在操作和运用过程中根据其特征和倾向性,分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一般说来,数学思想带有理论特征,如符号化思想,集合对应思想,转化思想等。
而数学方法则具有实践倾向,如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
因此数学思想具有抽象性,数学方法具有操作性。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合在一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不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较低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经过抽象、概括便可以上升为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则对较低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着指导意义,其往往是通过较低层次的思想方法来实现自身的运用价值。
低层次是高层次的基础,高层次是低层次的升级。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应该占有中心的地位,“占有把数学大纲中所有的、为数很多的概念,所有的题目和章节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学科的核心地位。
”这就是要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强化渗透意识。
这既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不
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达到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
”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又常常蕴含于教材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领悟隐含于教材的字里行间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方面要明确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需要有一个全新而强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依据现行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不同层次的渗透目标,是保证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前提。
现行教材中数学思想和方法,寓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之中,而且不是每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都能象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那样,达到在某一阶段就能掌握运用的程度。
有的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初等数学的始终,必须分级分层制定目标。
以在方程(组)的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和方法为例,在初一年级时,可让学生知道在一定条件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新知识转化为已掌握的旧知识来解决的思想和方法;到了初二年级,可根据化归思想的导向功能,鼓励学生按一定的模式去探索运用;初三年级,已基本掌握了化归的思想和方法,并有了一定的运用基础和经验,可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造运用。
实际教学中也确实有一些学生能够把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综合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之中,这种水平正是我们走出题海所迫切需要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本文的最终目的。
我们所讲的渗透是把教材中的本身数学思想和方法与数学对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新旧知识的学习运用中渗透,而不是有意去添加思想方法的内容,更不是片面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概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
运用并逐步内化为思维品质。
因而渗透中勿必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渗透原则,使认识过程返朴归真。
让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觉的状态下,参与知识的形成和规律的揭示过程。
那么学生所获取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探索的过程中领悟、运用、内化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中最本质、最惊彩、最具有数学价值的东西,在教材中除一些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外,其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呈隐蔽式,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乃至数学课外活动中探索选择适当的途径进行渗透。
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生过程。
大纲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不仅需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这一思维过程就是思想方法。
传授学生以数学思想,教给学生以数学方法,既是大纲的要求,也是走出题海的需要。
因此必须把握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契机。
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一、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渗透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存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数学问题的步步转化无不遵循着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要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这就是新教材的新思想。
其实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用“不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不断“变换”的数学命题,这既是渗透的目的,
也是实现走出题海的重要环节。
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加快和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还可以达到,会一题而明一路,通一类的效果,打破那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呆板模式,摆脱了应试教育下题海战的束缚。
通过渗透,尽量让学生达到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内化的境界,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的思维无疑具有创造性的品质。
如化归的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思路,在整个初等方程及其它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反复渗透和运用。
二、小结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应试教育下的数学小结和复习课常常是陷入无边的题海,使得师生在枯燥的题海中进行着过量而机械的习题训练,其结果是精疲力尽,茫然四顾,收获甚少。
如何提高小结、复习课的效果呢?我们的做法是:遵循数学大纲的要求。
紧扣教材的知识结构,及时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在数学思想的科学指导下,灵活运用数学方法,突破题海战的模式,优化小结、复习课的教学。
在章节小结、复习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注意从纵横两个方面,总结复习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师生都能体验到领悟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减轻师生负担,走出题海误区的轻松愉悦之感。
三、数学讲座是一种课外教学活动形式。
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数学讲座等教学活动日益活跃,究其原因,是数学讲座不仅为广大中学生所喜爱,而且是数学教师普遍选用的数学活动方式。
特别是在数学讲座等活动中适当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使过去那死水般的应试题海教学一改容颜,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27、28、29、30四个班的学生进行对比试验。
喜欢数学的学生百分比由68%提高到87%,认为课堂教师授课时间长和数学作业量多的则由94%一举减为12.5%和7%,而认为平时完成作业时间长的学生的百分比由43%也降为22%。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树立了“减法”意识,有效减轻了自己的心理压力,从心理上消除数学难学的顾虑;其次,他逐渐能够自护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不做重复性的无效劳动,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树立减的意识,让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好评,并以张桂红老师为代表在全县各学校巡回演讲在全县中学推广,探索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走出题海误区,实现教育转轨的过程。
透过数学家的思想和心智活动,领略失败到成功的艰辛,探索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不会照本宣科,而是设法突破定势,强化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思维,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树立减的意识,让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好评,并以张桂红老师为代表在全县各学校巡回演讲在全县中学推广,坚持下去我想会让师生真正走出题海误区,实现素质教育的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