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信息窗4

合集下载

青教办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教案

青教办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教案
(2)设未知数。(设)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列)
(4)检验并解答。(检)
四、巩固练习,考考自己(做课本上的习题)
五、全课总结,温故知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向大家讲讲,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馈,挑战难题
小明受老师委托,编一些比例应用题,于是他前往“数学超市”选购了一些条件:“计划每天生产30辆”、“实际每天生产40辆”、“计划25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计划一共生产了900辆”、“实际一共生产了1000辆”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
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固定不变)?你是怎么知道的?
C:它们有什么关系?
D:题中-----一定,那么____和____成____比例关系?因此___和____的____是相等的。
师: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师叙述:印刷厂里的工人在忙忙碌碌的搬运印好的书,一位工人师傅说: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会解决。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师指着用比例方法解的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什么?
(在交流中强调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式子的写法、格式、演算等。)
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义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归纳总结,揭示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比例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觉得用比例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哪几步骤?同学们讨论一下。
(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判)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次信息窗口教案设计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信息窗口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学习信息窗口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信息窗口。

3.掌握信息窗口的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4.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为:1.信息窗口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信息窗口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图片的选择、文字的编写和排版等方面。

3.信息窗口的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标题的作用、排版的布局、关键词和图标的理解等方面。

三、教学难点本次教学的难点主要为:1.信息窗口的制作技巧和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编辑、图片处理和排版技能。

2.信息窗口的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学生注意细节和理解技巧,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示范、实践和讨论等方面。

1.讲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信息窗口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窗口的作用和意义。

2.示范: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演示,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信息窗口,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和范例。

3.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主题,独立制作一个信息窗口,并在班级内展示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知识分享,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本次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引入:教师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信息窗口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通过PPT和其他形式向学生讲解信息窗口的分类、制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提供教学参考和学习指导。

3.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信息窗口,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字编辑、图片处理和排版布局等基本技能。

4.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主题,独立制作一个信息窗口,并在班级内展示和分享。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信息窗4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信息窗4教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教学目标: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25×4= 25×8= 125×8=2、竖式计算:23×8= 4×38= 83×7= 56×4=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78×8 49×9 8×65 89×5 454×4 4×198 378×5 9×278 2.自主练习4:每种饮料各有多少瓶?(1)自己先估计,再列式计算(2)全班交流3.自主练习5:指名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4. 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说说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5.自主练习7:计算14×3= 96×5= 156×7= 152×6= 125×7= 234×3= 2×142= 75×8=6.自主练习8指名说说图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7.自主练习9出示图画,指名说说图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8.自主练习10指名说说题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小结板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1、口算: 25×4= 25×8= 125×8=2、竖式计算:23×8= 4×38= 83×7= 56×4=教学反思:效果很好。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1、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2、通过练习,初步感知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加、减法验算的依据。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运用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三、分层目标:上限:能清楚地说出各种加法和减法的数量关系式,如: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等,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下限:能用一种方法进行检验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1、出示一个加法算式,13+5=18师:你能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吗?生:加数+加数=和(课件出示,师板书)2、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54+57=111111-54=57+54=111-57=456+534=990990-456=534+456=990-534=这一组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列的两组题的特点,得出结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和不变。

(课件出示,师板书)再观察第二列的两组题的特点说出:得出结论:和-加数=加数(课件出示,师板书)【设计意图】在导入部分多练习几题加法的关系题,为怎么探究加法验算方法提供知识储备。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屏幕显示教材第42页第一幅图画蜂蜜生产情况记录表)师:蜂王要检查一下蜂蜜的生产和使用记录对不对,找来了财政部长。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提问:了解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蜜蜂一队生产573克,二队生产318克,一共有多少克?573+318891(用屏幕显示)学生列式解答573+318=891(克)师:记录结果也是如此,(学生计算完后,把记录表补充完整)但是蜜蜂部长还在为难,你知道他为了什么吗?师:它在为难:891对吗?师:谁能帮助蜜蜂部长解决这个问题?生:验算[设计意图]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向课堂主题,同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设计意图]继续上节课的话题,加强情境的延展性,有助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的深入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谈话: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解:设需要x辆。
2.自主练习
第1题:用比例解。
想一想:“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学生判断并讨论: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第7题:明确汇率一定,汇款额与汇费成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拓展练习
①一个公司,男职员和女职员的人数比是5:3,男职员有45人,女职员有多少人?(用比例解)
②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教室要用地砖360块,用同一种地砖,边长为9米的教室需要用砖多少块?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买3张青岛到高密的汽车票要270元,买同样的车票,两个人去要多少钱?如果再带3个人去一共要花多少钱?
(2)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子长是米,同时量得旁边电线杆的影长是米。这根电线杆高多少米?
谈话:从第(2)题中你找到测量旗杆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了吗?
24x=960
x=40
口头检验。答略。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正比例的意义理解题意,发挥学生间互助的作用解决问题。
3、概括小结
谈话:
①:我们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要成正比例关系)
②: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a分析判断b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c设未知数列等式d求解e检验写答语)
b:如果学生出现用比例知识解决,就请这个同学为大家讲讲他的想法;
c:如果没有用比例知识解决的,教师启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1、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1、560÷8 =70(米) 求出长方形的长??70×24=1680(平方米) 就求出了扩大后长方形的面积。
预设2、因为长方形的长不变,宽由8米增加到24米,扩大了24÷8=3 倍。所以面积也要扩大3倍,也就是560×3=1680(平方米)
预设1、我知道了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2、在乘法中,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3、这节课我学会了用举例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正确。
4、这节课我学会了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新知识,感觉很愉快。
教学重点
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图,知道这是哪里吗?青岛的沙滩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
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从图片和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筛沙车2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每一位学生都亲自去经历探究规律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详细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详细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详细教案。

1.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是围绕信息窗口功能展开的。

教材以图为主,注重学生图形化的认知。

重点讲授信息窗口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信息输入和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基础的信息素养训练。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信息窗口的构成和属性。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信息窗口,使用信息窗口收集和展示各种信息。

(3)态度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窗口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认知。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信息窗口的构成和属性,信息窗口的本操作方法。

(2)难点:信息输入和展示的方式及方式选择。

4.教学方法在信息窗口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包括授课、讨论、实践等。

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探究和传授经验和技能,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5.教学步骤(1)调动学生兴趣,引入信息窗口的概念介绍,让学生了解信息窗口的定义和功能。

(2)讲解信息窗口的构成和属性,介绍基本操作方法和指令。

(3)实操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教师的操作手法,尝试自己创建及函数输入。

(4)小组实践与交流,教师出题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一些小组操作练习。

(5)拓展应用,以校外及学习之外的信息作为拓展内容进行手把手操作,并在实践中阐释信息窗口的重要功能。

6.课堂评价评价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进行的,用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生的评价应该从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维度考查。

在课堂作业中多加计算、自主设计绘制及数值输入等量化内容深化学习过程。

从而增强学生对于信息窗口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青岛版六数下第三单元信息窗4

青岛版六数下第三单元信息窗4

路程 140 速度(一定) 时间 2 5 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 140 5 2 700 350
答:5小时游了350千米。
测试题目
• 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从A地到B地,摩托车的速度和所用时间。 4、摩托车的速度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 时间。 5、班级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分的组数。 6、每组人数一定,总人数和分的组数。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
总瓶数 每箱啤酒的瓶数 (一定) 箱数
总瓶数 每箱啤酒的瓶数 (一定) 箱数
24箱 2瓶
?箱 480瓶
先算没想有几瓶? .480 (24 2) 再算一共有几箱? 480 12
40(箱)
汽车载重量 量数 瓶酒的总量
汽车载重量 量数 瓶酒的总量
解设5小时游了 千米。
140÷2=210÷3
书店运来一批书,如 果每包20本,要捆18 包,如果每包30本, 要捆12包。 20×18=30×12
2、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 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8小时加工X个。
(2)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 要行4小时;如果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生产的件数。

因为 每天生产的件数×天数=总数(一定) 总数一定时,生产的天数和每天 所以 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
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4、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因为 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一定)
所以
不成比例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 三 单元信息窗4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 三 单元信息窗4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2、做“自主练习”第2题:数学游戏。
3、小强每步走2个桩,爸爸每步走3个桩。你能在父子两人都踩到的木桩上涂上红色吗?
4、限时作业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以下内容: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怎样用短除式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质疑:能不能更快捷一些,只列举出1个数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呢?学生尝试(练习纸)[学生板演]
谈话:从9的倍数中找6的倍数,还是从6的倍数中找9的倍数,都只要从一个数的倍数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刚才我们用一个一个地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但这样找公倍数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用省略号来表示。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
二、自主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出示题目:你能找出12和18的最小的公倍数吗?
提问:根据你对公倍数的理解,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交流,独立尝试。(完成在练习纸上),最后交流反馈。
2、使学生学会找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在探索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会用所学新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
一一列举出12和18的倍数,再找公倍数。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分数(二)4个信息窗练习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分数(二)4个信息窗练习

第三单元信息窗1:百分数的应用一、夯实基础1. 填空(1). 4是5的()%,5是4的()%.(2). 3比10少()%,6比5多()%.(3). 某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多()人,多()%,女生比男生少()人,少()%.2. 判断。

(1). 饲养园里白兔比黑兔多25只,那么黑兔比白兔少25只。

()(2). 杨树的棵数比松树多20%,表示杨树棵数是松树的120%。

()(3). 一台电视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5%,那么原价比现价贵15%。

()二、综合应用1.一种篮球去年售价160元,今年售价120元,今年比去年便宜了百分之几?2. 学校原来有100台电脑,今年又购进30台,增加了百分之几?三、拓展训练牛的只数比羊的只数多25%,羊的只数比牛的只数少百分之几?第三单元信息窗2:百分数的应用--成数一、夯实基础 1. 填空(1) 20的15%是( ),( )的40%是10。

(2) 去年苹果园收获苹果3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10%,增产( )吨。

(3) 某学校男生占了57%,女生占( )。

(4) 比30多10%的数是( );比40少25%的数是( )。

(5.) 三成改写成百分数是( ),四成二改写成百分数是( )。

(6) 25%改写成成数是( ),90%改写成成数是( )。

2. 看图列式200本书二、综合应用汽车厂1月份生产汽车4500量,2月份比1月份增产15%,2月份生产汽车多少量?三、拓展训练要修一条长32千米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0%,第二周修了全长的25%,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第三单元信息窗3:百分数的应用--税率一、夯实基础1. 填一填。

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根据这一信息,计算并填下表。

2. 按税法规定,个人月工资收入超出3500元部分,应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 李叔叔每月工资收入是5000元。

他每月应向国家缴纳多少元个人所得税?(2). 张阿姨每月工资收入是480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多少元?二、综合应用将下列物品打折后的价格填入表内。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信息窗4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ppt课件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信息窗4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ppt课件

A.1吨 B.2吨 C.3吨
(4) 2
5
除以 2
5
再乘 5
6
的结果是( B )。
2
5
5
A.
B.
C.
5
6
2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 化为乘法,在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源于《点拨》)
试一试
4÷4 ×2
93
13
= 4× 9 × 2
43
11
=6
1 2
×
5 8

960÷ 2 × 7
8

320
960×

2
2
4 3
11
= 640(平方米)
答: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是640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
5.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 19米,宽 米54,里面盛有 立29方米
的水。水深多少米?0
5
9 2
÷
9 1
÷
4 5
5
1
120 1

9 2
×
10 9
×
5 4
551
1
2

1 2
(米)


4、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 充满希 望。


5、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 ,最璀 璨的莫 过于事 业;人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


7、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 遇里百 折不挠 。


8、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 时间。
5 8
×
2 5
11

五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 信息窗4

五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 信息窗4

2、
即墨实验三小
邱若波
4
板 书 设 计
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易 错 题 积 累
课本 46 页第三题。

在本节课中,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了解三峡移民的 有关情况,再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对图中的数据及关系进行深入了解,然 后提出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合作探究部分是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中括号的作用。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中括号的应用。
教学用具
课件(情境图) 教 学 过 程
即墨实验三小 邱若波
3
83-25-25×1.2 =83-25-30 =28(人) 答:绘画小组有 28 人。 学生板书进行讲解, 计算过程。 老师多找几个学生进行讲解, 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应用解决问题,让学生巩固和体验自己总结的计算方法,进一 步进行巩固练习。 】 五、总结本节内容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啊? 预设;1、 我知道了什么是中括号。 2、 我知道了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进一步掌握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三峡给运输带来的好处,但是你知道吗三峡建成后有很 多地方都会被淹没,所以三峡要进行移民。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三峡移民 的有关知识吧。 出示情境图,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谈话:你都搜集到哪些有关三峡移民的数学方面的信息啊? 预设: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出图中的移民数字信息内容。

青岛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三单元

青岛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三单元
三、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学生自己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2、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四、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类化练习:
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说明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做一做
5-2= 4-()=()
2、限时作业
自主练习2、3、5题,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树上原来有5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3个桃子吃,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
岸上原来有2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岸上还剩几只?
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3、揭示并板书课题。
5以内数的减法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1、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谈话导入:时间过多得真快,小朋友们的野餐马上结束了,小朋友们正准备回家呢!
出示挂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还剩几个同学?
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还剩几只小猴?……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还剩几个同学?
梳理问题与信息:野餐的有6个同学,走了2个,还剩几个同学?
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预习提纲
复习2-5各数的组成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1、谈话: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2、学生提出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4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青岛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2021秋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2021秋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一、探索并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式。

二、能综合方式,并正确计算这种题和解答相关的应用题。

3、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式,正确计算这种题和解答相关的应用题。

正确计算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题并能解答相关的应用题。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指名交流。

二、提出问题,探求新知(一)提出问题,解答质疑看了情境图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布艺兴趣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二)解决第一个问题:布艺兴趣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需要用到的信息有:布艺兴趣小组用6米布制作一批帽子。

和每顶帽子用布2/5米,运用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得出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

二、请同窗们按照数学信息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6÷(2/5)=15(顶)3、解决了布艺兴趣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请同窗们画出线段图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15×(2/3)=10(顶)4、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6÷(2/5)×(2/3)=6×(5/2)×(2/3)=10(顶)答:送给幼儿园10顶帽子。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用3千克毛线织手套,每副手套需要毛线千克,已经织了手套总数的。

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一)学生按照题意自己列出算式。

并解答。

(二)集体交流。

一、交流第一个问题: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学生可能先求一共能织多少副手套,再求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鼓励学生探求其他的做法。

比如:先用3×求出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在÷求出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有了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很快的发现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两位数乘两位数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36-39页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情境图你到过什么地方游玩?看到了什么?能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吗?课件演示情境图——美丽的街灯,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有:29个广告灯一天租金多少钱?一共有多少个灯泡?每棵树用多少米彩灯线?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有多少人去参观?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提出更多问题,将所有问题板书或装入问题口袋。

二、探究新知1.板书问题师:这节课先来解决“29个广告灯一天需多少租金?”好吗?2.比较异同师:大家先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师: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数位,从个位乘起,再乘十位,……师:我们再来练习一道,教师板书:29×45=13054.总结概括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巩固算法。

最后教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乘乘数的个位,再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注意对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窗4《分数连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1-54页,分数连乘。

【教材简析】
分数连乘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完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之后进行教学的。

信息窗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连乘,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作些准备。

信息窗在呈现相关联的信息之后,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制作沙包的信息,请看大屏幕。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个稍复杂一些?为什么?
谈话:同学们分析的很准确,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

]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找一名学生把屏幕上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和“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这两句话的?
(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关系。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开阔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去,给予个别学生以适当点拨,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促进者。

]
(3)小组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
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注意让学生说清黄沙包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

分析题意,解释算式。

关键看学生能否说清“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说清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方法一:先求装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60×3/4=45(克)
再求装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45×7/9=35(克)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60×3/4×7/9=45×7/9=35(克)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60×3/4求的是什么?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第一步乘得的数再乘7/9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是以谁作单位‘1’的?
教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设计意图:对于信息窗4,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采取“放”的形式,让学生对根据信息窗给出的信息自主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团结协作,尝试解决,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的第1题。

让学生读题后,可以适当启发:要求鸡的孵化期,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鸭的孵化期?学生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2、自主练习第2、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连乘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
60×3/4=45(克) 45×7/9=35(克)
60×3/4×7/9=45×7/9=3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