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和来源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1.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仫佬族民歌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仫佬族丰富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仫佬族民歌的传承,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仫佬族的民族文化,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2. 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仫佬族民歌反映了仫佬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方式,对于培养仫佬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传承仫佬族民歌,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3. 增强文化自信心传承仫佬族民歌可以帮助仫佬族人民增强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守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这对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促进教育效果仫佬族民歌中蕴含丰富的道德、智慧和教化意义,它们可以成为青少年进行道德、思想和美育教育的优秀材料。
通过教学仫佬族民歌,可以增加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仫佬族民歌教育传承的研究意义2. 青少年成长与教育问题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研究,可以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以及道德、智慧等方面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这有助于解决当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问题,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3. 民族和谐与社会稳定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有助于解决民族之间可能存在的误会、偏见和矛盾,增进相互了解和融合,推动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
1. 加强仫佬族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当前,应加强对仫佬族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尤其要注重对老一辈仫佬族人的民歌进行及时的记录和保存。
应建立专门的仫佬族民歌研究中心或机构,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2. 加强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研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研究力度,推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深化。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
仫佬族是中国的一支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区。
其民歌是仫
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仫
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仫佬族民歌主要讲述了族人的生活、爱情、家庭、神话等内容,反映了仫佬族的历史
文化和社会生活,是仫佬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仫佬族民歌,人们可以了解仫佬族
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
二、艺术价值
仫佬族民歌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唱腔简单、悠扬、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歌词生动、感人,其声音和情感受到了艺术的完美结合。
因此,仫佬族民歌受到许多音乐
爱好者和艺术家的青睐,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创造价值。
三、教育价值
仫佬族民歌在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
通过仫佬族民歌的
传唱、学习和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仫佬族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此外,仫
佬族民歌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仫佬族民
歌的教育,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拓宽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仫佬族民歌在历史文化、艺术和教育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仫佬
族自身,它是传承和弘扬自身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全国人民,它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保护、利用和教育,继承和发扬仫佬族民歌的
传统,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和传播。
10个关键词认识神秘仫佬族
10个关键词认识神秘仫佬族千年仫佬的历史与传奇,有太多不同的故事在演绎。
而变迁的岁月里,那弥久不变的信仰、节庆、民俗、手艺,把散落在历史风尘中的文化珍宝一一串联,化于形、归于心。
一个个经年流转的传奇印记背后,是一个民族愈久弥坚的况味和性情。
1凤凰几乎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仫佬族也不例外。
作为仫佬族图腾之一,凤凰是仫佬族人心目中最为重要的吉祥物。
罗城许多地点、村名都与凤凰有关,而凤凰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仫佬族人的服饰、家具和建筑装饰中,还产生了“凤凰护蛋”等民间游戏。
在仫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凤凰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仫佬山乡有一只美丽的金凤凰,长年居住在九万山顶上,护卫着仫佬的人民和河山,让人免于洪水和干旱带来的灾难。
而有一天,一只藏于深山的黑龙来袭,它钻进仫佬族人的水潭中堵住出水口,从而清水断流、赤地千里。
乡民幸福安定的生活无以为继,纷纷逃亡他乡。
为此,金凤凰跳入水潭与黑龙大战,恶战了三天三夜之后,最终打败了恶龙,用生命护卫了仫佬族人的幸福生活,最后化为了那座雄伟巍峨的凤凰山。
从此,凤凰成为仫佬族人不畏权贵、战胜邪恶的榜样,也成为平安、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美丽的传说,在仫佬族民间代代相传。
而传说固然神奇,仫佬族人对于凤凰的图腾崇拜,甚至视之为本民族的族徽,也是这个民族奋发向上、刚强坚韧精神风貌的印证。
仫佬族是崇尚凤凰的民族,凤凰的形象在依饭节等重大民族节日中经常得到展示。
在欢腾的人群中,在仫佬族地区流传千百年的金凤凰从天上飞舞而下,和仫佬族人一起享受太平盛世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2婆王如果说,信仰之于人,是生命价值乃至人一切行为的依据,那么,仫佬族人对于婆王信奉,则体现着这个民族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崇敬。
仫佬地区的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特点,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则是原始宗教的人物信仰和活动,婆王就是其中之一。
婆王是仫佬族神话中主管人间生育和保护小孩的女神,相传其掌管着一座极大的花山,日夜忙碌护理着花山上的花,因而又被称为花婆。
教育学视域下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
本文系全国教的成果,批准文号 FMB110045。
129
用,并积极联合组织民族文化节日庆典和代表性民俗活动。 县政府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选出了涵盖国家级、区级、市级、县 级的民族文化传承人; 民族文化业余研究者和专业研究者一 起编写仫佬族文化书籍,并与市级、区级,乃至国家级民族文 化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合作开展民 族文化研究专项课题; 部分小学、中学组织教师尝试编写民 族文化校本教材,开设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学生也积极参与 传播民族文化。在仫佬山乡已经形成涵盖社会教育、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三个层次,多主体参与、类型丰富、优势互补、分 工明确、密切合作的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群。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例,它所拥有的仫佬族文化传承 主体类型丰富,既有以各类组织机构为代表的传承主体,也 有以各类个体为代表的传承主体,他们都开展了很多文化传 承活动。如县文化馆、县档案馆、县图书馆、村镇文化站,及 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县教育局、县文体局、县民委、县旅游局 等部门,都较为重视对民族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
教育评论 /2013 年第 1 期
教育学视域下的仫佬族 民族文化传承
●罗之勇 谢艳娟
摘 要 教育学视域下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主要论及传承要素及传承模式两个方面。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要素涵盖 传承主体、传承客体、传承媒介。受教育运行规律,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影响,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呈现为直接传承与间 接传承相互转换模式,单向传承与双向传承相互对接模式,日常传承与专题传承相互融合模式。
关键词 教育学 仫佬族文化 传承要素 传承模式 作 者 罗之勇,河池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宜州 546300)
谢艳娟,河池学院高教研究室副主任、讲师( 宜州 546300)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仫佬族就被包括在我国南方的百 越民族的共同体之中。”① 可见,仫佬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 的民族。在 长 期 的 发 展 演 化 中,其 人 口 不 断 增 多。 截 止 到 2007 年,仫佬族人口有 20. 74 万人,80% 分布在罗城仫佬族 自治县,其余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麻江和凯里等地。仫佬族 是一个注重文化保护和教育的民族,在全国 56 个民族中,仫 佬族大学生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第二位,仅次于朝鲜 族。2011 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跻身全国公共文化建设项 目示范县。2012 年,该县实施了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程、学 前教育推进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素质教育质量 提升工程、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以打造民族教 育品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仫佬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培养 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传承主体、传承客体,并构建了多维立 体的实施平台和载体。
仫佬族的介绍
仫佬族的介绍仫佬族,[mù lǎo zú]民族语言为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
族称仫佬族族称,有自称与他称之别。
多数仫佬族人自称“伶”(音Ling),少部分地区自称“谨”(音Jin)或“本地人”。
汉族称之为“仫佬”,壮族用壮语称他们为“布谨”。
史书记载中写作“姆佬”或“木佬”。
仫佬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元代以前,史书往往将仫佬族与“伶”或“僚”并称,仫佬族的先民被归属于当时泛称的少数民族僚族之中。
僚族的称呼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汉书·西南夷传》称夜郎境内的主体民族为“夷僚”。
晋代以后,文献资料上到处可见类似的称呼,涉及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僚族,又出现了“僚民”、“僚子”、“土僚”、“夷僚”、“生僚”、“山僚”、“洞僚”等称谓。
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边界的僚族,被称为“葛僚”、“守宫僚”、“夷子”等。
关于“僚”,许多学者认为是“骆”的后裔,而“骆”则被认为是“越”的另一称谓。
而“越”是中国南方民族的一个大族系,经春秋战国至秦汉,不断发生迁徙。
到了汉代,史籍不再见“骆”的称谓,而改称“僚”。
由汉至唐、宋的一千多年间,僚族被当作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活动区域很广。
仫佬族就属于这其中的一支。
清嘉靖《广西通志》说:“天河僚在县东,又名姆佬。
”《古今图书集成》载:“天河县色分四乡,县东八里咸伶种,名曰姆佬。
”都指明了“僚”、“伶”与“姆佬”(仫佬)的直接关系。
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
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
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
历史仫佬族远古祖先同其他民族的祖先一样,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1958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旁的洞穴发掘出来一个缺下颌骨的完整的头骨和4个胸椎、5个腰椎、5段肋骨等,属于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即“柳江人”。
56个民族——仫佬族
56个民族——仫佬族仫佬族,现有159328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 %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藏和山货。
仫佬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采煤和采集在生产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
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晋代便有“僚人”的记载见于文献。
唐宋以后“僚人”、“伶人”在史籍中则更多出现。
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
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仫佬群众过去以信奉道教为主。
也信佛教。
节日活动较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
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掘地为炉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
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 0 至6 0 公分的地台。
墙基以火砖砌成。
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
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炉建于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中。
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中用砖砌好炉子,炉旁安放一个大水坛,坛口与地炉口都略高于地面,以避污水流入。
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块活动的板子。
炉子除掏灰的炉门外,以及坛子的周围,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还得打上三合土。
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总有热水。
除随时可架锅做饭外,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舒适温暖。
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
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非常方便。
因为仫佬族地区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十分普遍。
给牛过生日农耕民族大都有保护爱惜耕牛的传统习惯。
但是像仫佬族这样敬重牛的习俗,却是别开生面。
他们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做牛生日,届时家家户户清扫牛栏,把牛洗刷得干干净净,给牛送上好饲料,让牛歇息。
这天要杀鸡宰鸭备酒祭“牛栏神”。
要用枫树叶汁泡蒸黑糯米饭祭祖先。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仫佬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民俗。
其中,仫佬族民歌是仫佬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因其独特的旋律、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而备受世人喜爱,成为国内外音乐学、民俗学和文学界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从教育传承角度,探讨仫佬族民歌所具有的价值和学习传承方法。
1.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仫佬族民歌是仫佬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为重要。
而保护仫佬族民歌的最好方式就是持续地传唱、学习和研究。
2.情感传达价值:仫佬族民歌的歌词往往表现对家庭、亲人、爱情、友情、祖国等各种情感的表达和深情寄托。
它通过逼真的情感表达,能够传递出人类情感共鸣的力量,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3.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仫佬族民歌是一种集民间史料、习俗、民俗、家族史等多方面文化元素于一身的代表性文化艺术形式。
在对仫佬族的历史、文化、语言、习俗和传统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时,其中仫佬族民歌无疑是最丰富、最直接、最能体现历史文化特征的材料之一。
二、仫佬族民歌的学习传承方法:1.音乐教学法:传承仫佬族民歌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学力量,该方法需要教师对仫佬族民歌的音乐结构、旋律规律、音高节奏、唱法技巧、表演形式等细节讲解和演示。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各个年龄段的特点,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2.文化课课程导入:在学校教育中,将仫佬族民歌作为学校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在历史课、语文课、艺术课、音乐课等课程中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仫佬族民歌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认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社区传统文化活动:在社区、乡村、农村等地,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如组织合唱比赛、开展音乐会、举办民俗展览等,以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仫佬族民歌的知名度和传播效果。
结论:因为仫佬族民歌具有保护文化遗产、情感传达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等价值,因此传承仫佬族民歌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仫佬族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建设与文化发展
予 了文化价值 ,人也 创造 了 自身 ,人 类就拥有 了世界 中 资源频 临消失的危机 ,如特有 的建筑被 现代 楼房取代 、
最为特 殊 的价值 ,所 以马克思 主义认为 “人是人 的最高 民族服饰 消失 于人 们的生活 、文化活 动区域 开展的 日常
本质 ”。人是 文化 的创造者 和享受者 ,在文化传 承 中应 民族活动不 见踪影等 。笔者 随机访 问了一 些群众 ,其对
文化主体意识 的建设与文化发展 。 一 、 民族 文化 发 展 需 要 文 化 主 体 意 识 的 觉 醒 主体是 在认 识 和实 践活 动 中能动地 认 识世 界和 改
族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 民族。 仫佬 族 长期与 汉 、壮 族交错 杂居 ,互相影 响 。仫佬
族文化在与不 同民族 的文化交融过程 中,因为社会 生产
造 的特 色鲜 明的文化 ,仫佬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人文 医药等几 近消失 ,均 已看不 出这里是 仫佬 族 的聚居地 ,
收稿 日期 :2018—0 4 —09 基 金 项 目:广 西 人 口较 少 民 族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基 金 项 目 “从 资 源 到 资 本 :仫 佬 族 文 化 传 承 与 升 华 问 题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 RYB201406)。 作者 简 介 :武 付华 (1981一 ),女 ,山东菏 泽 人 ,河 池学 院 马克 思 主义 学 院讲 师 ,硕 士。研 究 方 向 :马 克 思主 义理 论 教育 与 实践 。 葛 君梅 (1977一 ),女 ,吉林 松 原人 ,吉林 体育 学 院马克 思 主义 学院讲 师 ,硕士 。研 究方 向 :思 想政 治教 育 。
罗城作 为一个 贫 困县 ,人 口流动 性较 大 ,且高 层次
仫佬族文化的世界教育传承探究.doc
仫佬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探究-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每一种得到成功传承的民族文化内部都有成功的教育。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以一种极为朴素的形式,融于各民族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方法灵活机智、教育场所适机而变。
这种教育古已有之,到今天生命力依然顽强,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其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本文主要探讨仫佬族社会教育的方式、内容及在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一、仫佬族社会教育的方式(一)民歌传唱仫佬族民歌是仫佬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财产。
仫佬族的山歌有三种形式:古条歌、随口答,口风歌。
古条歌是长篇叙事诗,有固定的歌词,每条少则十几首,多则上百首,内容是历史故事、英雄故事、民间传说等,如《今古对唱》、《水淹天门歌》和《立罗城》等。
古条歌一般很长,这就要求人们对历史非常熟悉,其演唱场合一般是婚礼、生日、迁新居等喜庆之日,亲友相聚或夜晚开歌坛。
这时候,男女老少济济一堂,互相对歌,一方面是游戏娱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古条中的历史故事能够被族内尽可能多的人知道。
随口答是平日里赶圩、走坡、访亲寻友以及生产劳动时唱的,是仫佬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产品,记录着仫佬族人生活的点滴,包含有众多的风俗礼仪,寄寓着仫佬族人民的情感思绪。
随口答中有大量的礼俗歌,记录了仫佬族人民在各种重要仪式上的风俗礼仪,其中走坡歌是随口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坡是仫佬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一般在秋后农闲时节或春节前后进行。
口风歌是歌手们在歌场上驳口劲、争上风的歌,随问随答,句式随情境而变化,十分灵活。
谁的歌多,谁的歌好,而且来得快,往往在唱口风歌时能够体现出来。
在赛歌中,口风歌是最能展露和体现男女双方歌才的,因此,凡唱到口风歌,双方都会越唱越激昂。
口风歌是仫佬族人民的智力大比拼,歌坛上的较量开拓了仫佬族人民的智慧和思维,也促进了仫佬族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发展。
广西仫佬族的体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广西仫佬族的体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南部的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
其中,仫佬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市、那坡县、环江县、金秀县、容县、罗城县、龙州县、武宣县等地。
仫佬族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并且其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领域,对于广西仫佬族的体质特征和基因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生态和历史发展,并探索该族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为该族群的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方法,探讨广西仫佬族人群的体质特征和基因结构,具体目的为:1.描述广西仫佬族人群的体貌特征和生理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I等指标。
2.分析广西仫佬族人群的基因结构,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3.进一步探讨广西仫佬族人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其基因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4.为广西仫佬族的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人类学、群体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人类学调查:建立广西仫佬族的样本库,通过体质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该族群的体貌特征和生理指标等数据。
2.基因分型:通过采集该族群的口腔黏膜细胞、血液或唾液等生物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和DNA测序,获取该族群的基因数据。
3.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包括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等解析和统计学处理。
4.结果解读: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解析和比较,探讨广西仫佬族人群的基因分布和遗传多样性,以及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其基因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广西仫佬族的体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该族群的生态和历史发展,还能为该族群的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领域的知识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继承的重要性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继承的重要性研究引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民族的传统和文化遗产。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当地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优秀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消失的危险。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继承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以期能更好地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优秀民族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成果,它涵盖了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来源。
在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更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维护民族团结、传承民族传统、保护民族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现状和认知在当下社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并不够深刻,他们可能更关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主流文化的影响。
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渠道有关,同时也可能受到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冲击。
需要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的优秀民族文化认知进行调研,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继承的意识和重要性。
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加强学校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重大。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举办文化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
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孩子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举办文化活动。
可以组织一些与优秀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族传统技艺展示等,让学生参与感受和了解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仫佬族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仫佬族民歌源远流长,深受仫佬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仫佬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其歌词朴实自然,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仫佬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悟。
随着时代变迁和现代化进程,仫佬族民歌在传承中也面临种种挑战和困境。
对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仫佬族民歌的特点和传承路径,探讨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传承的作用,促进仫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本研究旨在探讨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分析其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加强仫佬族民歌的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仫佬族民歌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推动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传承仫佬族民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对于构建民族团结、推动国家文化多样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深入研究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有助于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推动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采取多种方法来探讨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
我们将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仫佬族地区,与当地老师、学生以及仫佬族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民歌的认识和传承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民歌在当地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传承情况,为研究提供真实的数据和案例。
我们将进行文献研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对仫佬族民歌的历史、特点以及在教育中的传承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仫佬族民歌的发展历程和教育传承的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仫佬族语言调查报告
仫佬族语言调查报告仫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仫佬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我进行的一次仫佬族语言调查报告。
在调查中,我采访了一些仫佬族的居民,并与他们交流了一段时间。
通过这些交流,我对仫佬族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
仫佬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侗语支。
它是一种声调语言,共有八个声调,分别用不同的声调符号表示。
这使得仫佬族语言具有丰富的音韵特点,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仫佬族语言的词汇丰富多样,其中有很多词汇与仫佬族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
例如,“酸笋”是指仫佬族传统的一种食物,而“花篮”则是仫佬族特有的一种手工艺品。
这些词汇反映了仫佬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在仫佬族语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规则。
例如,动词的变化形式与时间有关。
在过去时态中,动词的词尾会发生变化,以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
这种语法规则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给人一种新鲜感。
在仫佬族社区中,仫佬族语言一直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汉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仫佬族语言仍然在仫佬族人民中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然而,仫佬族语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仫佬族人开始使用汉语。
这导致了仫佬族语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年轻一代对仫佬族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在下降。
为了保护和传承仫佬族语言,一些措施已经被采取。
例如,在学校中增加了仫佬族语言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仫佬族语言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同时,一些文化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以促进仫佬族语言的使用和传承。
在我与仫佬族人民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语言的热爱和自豪。
他们希望通过保护和传承仫佬族语言,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总结起来,仫佬族语言是仫佬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各种努力,仫佬族语言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仫佬族语言的发展,让这门语言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比较研究
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对于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价值理论,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对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价值。
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民族院校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各100名,共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民族院校不同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在不同性别、考生类型、宗教信仰上的生命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民族院校不同民族大学生对生命意义感的认识存在差异。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大使命,是使祖国强大的中坚力量。
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院校大部分都是少数名族同学,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晚期,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良好自我认同感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生命意义感又在自我认同是否良好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的度过自我认同危机。
但是,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群体甚至是中学生群体都存在着生命意义感低落的现象,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理想,缺乏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浙江曾经做过一项关于青少年“无聊症候群”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1. 5%的青少年经常感到无聊,有12.1%的青少年感到高度的无聊,他们混沌、茫然的过生活,甚至感到存在的空虚。
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在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本文以民族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为题,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相结合的角度来了解民族院校大学生整体的生命意义感状况,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提出实用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反思,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生命意义的实证研究很少,而且现有的少数研究大多集中在老年人、病患和医护工作者等,关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民族与民族之间死亡态度多个维度与生命意义的相关分析,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和生命意义作深入的探讨实有必要。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
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研究【摘要】仫佬族民歌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仫佬族民歌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了民歌传承的现状以及提升传承措施。
研究发现,仫佬族民歌不仅能够帮助传承族群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
本文也指出了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对传承价值进行了论证。
文章总结了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仫佬族民歌在教育传承中的价值和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仫佬族民歌、教育传承、价值、研究、历史、特点、作用、传承现状、社会影响、措施、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仫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民歌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冲击,仫佬族民歌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仫佬族民歌的历史和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
探讨仫佬族民歌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挖掘民歌的教育潜力,为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分析仫佬族民歌传承的现状,可以找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提出提升传承效果的对策和措施。
探讨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对社会的影响,有助于认识民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对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仫佬族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生活智慧。
对于仫佬族来说,民歌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族人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提升族人的道德修养和审美素养。
研究仫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价值,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更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仫佬族民歌在教育中的作用、传承现状以及提升传承措施的探讨,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促进仫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视域下壮族麽乜的精神意蕴研究
种有 益方 式。麽乜 是百色右 江壮族 地 区用 于避邪 解毒 、 安神
镇惊 、 除 凶秽 、 招百福 的香包 配饰物 , 它 以香草 、 艾草、 苍术、 菖蒲 等几 十种 中草药材 料填 充 内部 , 以吉祥 图案 的棉 布缝 制成人抱
球状 的香囊 , 具 有一定 的保健 作用。麽 乜作为 象征右 江壮族 历 史文 化的 民间工艺 品, 具有特定 的文化 内涵和 一定 的保健 作用 ,
族 人 民智 慧的结 晶, 是壮 族传 统文化 的杰 出代表 和象征 。对麽 乜进行研 究, 是认识 、 发掘壮 族历史文化 的重要依据 。麽乜对于 我们研 究壮族 文化 的精神和 心理 、 认识广 西右 江壮族 民众精神
结 。在 多元文化 背景下 , 我们 要深入 研 究少 数 民族传 统观 念 与 人 的社会 意义在麽 乜造 物过 程 中的渗透 和体现。
譬 如秀 £ 1 『 研宄
多元文化视域下壮族麽乜的精神意蕴研究
口张 正元
摘 要: 当代 多元 文化 背景 下 , 任何事物 的形成都有其 必然原 因与相适应的 自然条件 。在研 究特 定艺术形象时期的形成过程 中, 势必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 问题 , 以及 它所能被人感知 的外在 形貌 和产生这种外在形貌的物质与技术条件 。对 于壮族麽 乜的 精神 意蕴 , 可 以从 文化人类 学、 艺术学、 心理 学、 考古学、 图形 学、 美学、 社会 学的综合性考 量方面进行探 究。
与人 、 自然 与 人 之 间 的 和 谐 关 系 , 重 视 对 实 用 与科 学 经 验 的 总
“ 麽乜” ( 壮语译音 , 即神祖 的意思) 是右 江上游地 区壮族特有 的 民间吉祥饰 物 , 也是 当地壮族 民 间传 统工 艺品之 一。麽乜这
桂西北地区高校学生生命意义感调查
桂西北地区高校学生生命意义感调查钟乃良【摘要】使用生命意义感量表( PIL)对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所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6.26%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不明确;男生的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和非单亲家庭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民族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其他各年级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差异非常显著,艺术类学生和体育类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Guangxi with Purpose in Life Test.86.26%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meaning is ambiguous.The life meaning of male students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There isn’ t much difference on lif e meaning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possess higher life meaning than the students from cities and towns.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life meaning between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or two-parent families.So is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Life meaning of senior students is lower than junior students.And the life meaning of art and sports majors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students.【期刊名称】《河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6页(P56-61)【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调查【作者】钟乃良【作者单位】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宜州 54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520世纪40年代意义疗法的创始人Frankl开创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以来,生命意义这一提法的使用甚广,但在用心理学的话语对它进行科学的界定时,不同的心理学家由于各自的理论立场和所采取的研究视角不同,对生命意义感内涵所作的阐述差别很大。
[“苦难主题与仫佬族文学的悲剧意识]苦难意识
[“苦难主题与仫佬族文学的悲剧意识]苦难意识仫佬族作家鬼子以其锋利、冷酷的笔触,揭开现实生活虚假繁荣后面的伤疤。
他从小小的细节入手,层层剥落表象,生活的本质便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不禁悲叹“人生为何如此艰难”!鬼子关注处于社会底层黑暗隧道中的人们,更关注他们如何走出这黑暗,关注他们无望的挣扎。
其中,代表作“悲悯三部曲”更是深入人心的幽微之处,对人性进行了无情的拷打。
“三部曲”通过描写在物质与精神的失衡中、夹缝里,父母(主要是父亲)与儿女相悖相依的纠葛,展现了“被损害和被侮辱者”的绝望与宿命般的悲苦命运。
一苦难主题与仫佬族文学的悲剧意识鬼子的苦难主题和忧患意识不仅是对他平民化生存记忆的抒写和思考,而且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记忆密切相关。
尽管鬼子不大愿意人们把他视做少数民族作家,而且他有一种强烈的融入主流文化并与其他用汉语写作的作家平等的意识,但这也许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他处境的尴尬和艰难。
也因此,在涉及文化身份时,我们不时能感到鬼子和其他一些广西作家对此的焦虑,例如他们会特别强调自己隶属于某个文学家族或某个文学团队,有意无意淡化自己的民族身份。
②但鬼子确实从他的小文化传统中汲取了灵气,仫佬族文化和生存的压力成了他文学表达的动力所在。
他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平实而有力度的语言,甚至他作品的悲剧意识都与其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仫佬族,一个在广西境内仅有11万人的少数民族,却以长久旺盛的创作力、层出不穷的作家群(包括包玉堂、潘琦、鬼子、常剑钧等),享誉广西乃至中国文坛。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仫佬族聚居偏远山区,长期处于主流文化边缘,生存和文化的双重压力使其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倾诉渴望,于是他们选择了在歌声中、文字里真诚抒发。
这种倾诉无疑染上了一抹抹“被遗忘者”的幽怨色调,甚至也可以说罗城的山水、风土人情本身就蕴涵了幽幽的悲剧美。
就像作家东西去罗城看了那山那水后,所写游记就题名《悲剧美》,他说:“也许是一种巧合,抑或是山水的暗示,反正到后来,我从仫佬族文学作品,包括口头文学作品里,读到了强烈的悲剧意识,比如潘琦多次在文学会上引用的山歌:苦兮兮,苦兮兮,好比树蔸挨剥皮……这种悲剧意识是山地民族较为普遍的创作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 乃 良
(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广 西 宜 卅I 5 4 6 3 0 0 )
摘
要: 采用 生命 意义感量表 和《 生命意义感来源 问卷 调查仫佬族 高中生生命 意义感 的特 点及其来 源。 结果: ( 1 ) 仫佬族 高中
生生命意义感的整体状 况较好 。 ( 2 ) 仫佬族 高中生 的生命意 义感在性别、 年级 、 教 养方式、 经济状况、 好友数量 、 是 否留守等方 面 存在显著 差异; 在 学业成绩方 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 3 ) 女生求意义的意志 比男生强 ; 高一学生求意义的意志不如 高三强 , 高一 学 生比高三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存在 空虚感 ; 民主型教 育方 式比专制型和放任 型都 更有利 于生命意义感; 好友 数量多的学生生命意
义感更强; 留守学生比非留守学生有更 多的存在 空虚感 。 ( 4 ) 仫佬族 高中生与其他 民族 高中生相 比生命 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 5 ) 仫佬族 高中生生命意义感来源的前五 项依次是 关系、 健康 、 成长 、 求知和娱 乐。 关键词: 仫佬族; 高中生 ; 生命意义感特点; 生命意义感来源
Ab s t r a c t : At i e r a s k i n g s e n i o r mi d d l e 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t o a n s we r t h e q u e s t i o n s f r o m Me a n i n g i n L i f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n d S o u r c e s o f Me a n —
wa s g e n e r a l l y i f n e ; t h e r e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e r e n c e a b o u t me a n i n g i n l i f e o n g e n d e r , g r a d e , p a r e n t i n g s yl t e , n u mb e r s o f fi e n d s a n d l e f t —
中图分类号: G 4 4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3 5 8 3 ( 2 0 1 5 ) 一 0 1 4 2 — 0 6
M e a n i n g i n Li f e a nd I t s S o ur c e s o f Mu l a m S e n i o r Mi d d l e
Sc ho o l S t ude nt s
ZHON G Na i — l i a n g
( S c h o o l o f T e a c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He c h i U n i v e r s i t y , Y i z h o u 5 4 6 3 0 0 , C h i n a )
第 1 7卷
第 2期
遵 义 师范 学院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Z u n y i No r ma l Co l l e g e
Vo 1 . 1 7 . N o. 2 Ap r . 2 01 5
2 0 1 5 年 4月
仫 佬 族 高 中生 生 命 意 义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 t h e a u t h o r o f t h i s p a p e r f i n d t h e f o l l o wi n g r e s u l t s : Me a n i n g i n l i f e o f Mu l a m S e n i o r Mi d d l e S c h o o l S ud t e n t s
La i s s e z f a i r e p a r e n t i n g s yl t e ; me a n i n g i n l i f e o f s t u d e n t s wi t h mo r e f i r e n d s w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s ud t e n t s wi t h f e we r f r i e n d s ; me a n i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