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合集下载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为国 家示范性 院校重点建 设的专 业,本 专业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 工作面临 着前所 未有的艰巨 任务,今后 三年的主 要规划 有: (1 ) 课程体系 建设.拟将课程 体系 和教学计 划整合 为 2 个学习 期和 2 个工作 期,学习期 引入典型电 子产品的 剖析和 生产作为教 学案例,采 用项目管 理,任 务驱动的教 学方法,工 作期安排 学生到 对口的校外 实习基地进 行工作学 习. (2 ) 校内 实训基地建 设. 拟逐步更新 教学设 施和仪器设 备,建设电 工电子综 合应 用实 训室 ,微 机应 用系 统实 训室 , 电子产 品生产车间 等十几个有 真实工作 环境的模拟实训 室和仿真实习车 间.
M A N A G E M E N T 管理 教 育
���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研 究
�梅鲁海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53)

要: 为探索与研究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设思路和途径, 在示范性院校工学结合项目建设的实践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工
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内容, 包括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 组织运行与体系建设等. 本研究观点鲜明,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创新 性, 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内涵建设
的观点 , 思 路与见解. 2. 示范性专业工学结合项目建设概要 20 07 年, 浙 江机电 职业 技术学 院被 列 为国 家 示 范 性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建设 单 位,而 其中作为中 央财政重点 支持的应 用电子 技术专业则 担负着培养 浙江省应 用电子 产业第一线 需要的高技 能人才的 任务. 几年来,本 专业积极推 行与工作 和生 产劳 动相 结合 的教 育教 学模 式, 把 工学 结合 作为 教育 创新 的重 要切 人点 , 从而带 动专业,课 程和教学改 革,取得 了 良 好 的成 效 , 主 要 工 作 有 : (1 ) 20 05 年,本 专业成立了 以行业或企 业的资深 技术专 家,主要管 理人员等为 主要成员 的专业 指导委员会 , 定 期开展工作 . (2 ) 2 00 6 年, 本 专 业与 士 兰微 电 子 公司 合 作, 组建了 特色班 "士兰班 " . (3 ) 2 00 6年 以来, 本专业已与 数十家企业 签定了校 企合作 协议,建立 了多家紧密 型校外实 践基 地. (4) 2 00 7 年 和 20 08 年, 本 专业 学生的 顶岗实习工 作全面展开 ,全体学 生在数 十家校外合 作企业陆续 开展了卓 有成效 的基于工学 结合的工作 实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综合评价体系的思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综合评价体系的思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综合评价体系的思考汇报人:2023-12-21•引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目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法与实施步骤•实证分析与应用前景展望01引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

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如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何将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教学实践中?010*******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实施等方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预期成果与贡献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综合评价体系,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贡献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0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定义与特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以培养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特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通过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对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开始尝试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思考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思考
技 术 专 科 学 校 、高 等 师范 专科 学 校 ), 占本 科 院 校 数 的
育 的决 定》 明确要 求大 力推行 工学 结 合 、校企 合作 培养模
半年 6 . :校 均 规 模 为 3 0 69 9 9人 。2 0 0 5年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预 式 ,并规 定 高等 职业 院校学 生 实 习实 训 时 间不 少于 - 。
根搬 罔务 院 《 于 火力 发 展职 业 教 育 的 决定 》 的要 对进 一步 提 高教育 教学质 量作 出 明确 的要求 ,将成 为今 后 关
求 , “ 2 1 ,高等 职 业学 校 招 生 规模 占高 等 教育 招 高 职教育健 康有序 发展 的重要 保障 。 到 0 O年 生规 模 的一 半 以上 ,为社 会输 送 1 0 0多万 名 高 等 职业 学 1
尹 职 爱誊 i
v, . 0 f . 1 o

。期
N 1 / o 0LAON I G GHE N HI R VOCAT ONAL I
CHN I AL I C NST I
丁 E
J OURNA£
£■鲞盈 _ 瞄 誓■ 蕾盈■ 誓
高职 院校 “ 工学 结合" 人才培 养模 式实现 的思考
进入 2 1世 纪 后 ,我 国 的职 业 教 育 事 业蓬 勃发 展 ,职
比较 难 。

业 教育 模式 由传 统 的学 院式教 育模 式 向政 府 主 导下 的 就业
导 向型 模式 转变 。推进 “ 学 结合 、勤工 俭 学 ” 的人 才培 工 养 模式 ,已 经成 为 当前职 业 教 育 改革 与发 展 的突 出问 题 。
在 地方 政府 ,高 职院校 经费 的补 贴也 主要 以当地 政府 有相 关优 惠政策 。 的经 费补 贴 为 主 ,而 且 政 府 补 贴 程 度 也 随 着 各 省 ( 辖 直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长 ”则对 应于合 作企 业的特 定要 求。 目前 “ 单式 ”的人才培 养模式 正在逐 订 步 推广 ,这项工 作还 有许多 的事要 做 ,还 存在 着较多 的问题 需要解 决,需要
我 们不 断地进 行探 讨 。 落 脚 点之 四 :顶 岗 实 习 、三 方 共 赢 。顶 岗实 习 是指 学 生 在 校 内完 成
特 色 的表现离不 开 “ 工学结 合、校 企合 作 ” 以说 “ 。可 校企 合作 ”是高职 深化 专业建 设和教 学改革 的必然 选择 ,也是高职 院校 办学 的基本特 色 ,而 “ 工学 结合 ”则是高等 职业教 育人才 培养 的必然规 律 。离开 了工 学结合 、校企合 作 , 就没有 高等职 业教育 的地位 。要看 到 ,走 工学 结合 、校 企合作 之路 ,不仅 能 使高职 院校 的办学始 终贴近 工作实 际 、贴近职 业岗位 ,更重要 的是它 能使 高 职教育 与工作变 化 、岗位职 业变动 始终融 为一体 ,使高职 院校 培养 的人才更 加贴近 社会经 济 的需 求 ;走 工学结 合 、校 企合 作之路 ,不仅增 加 了学生的实 践锻炼 机会 ,提高动 手能 力,更重 要 的是能够 深化学 生对职 业角色 、职业选 择 、 业实践 的认识 , 分有利 于帮助 学生 开展学业 规划和职 业 生涯设计 , 职 十 也 非 常有利于 学生 毕业 后 的就业 ;走工 学结合 、校企合 作之 路,不仅 能使学 校 较好 地解决 实训 、实践条件 不足 的矛盾 ,更重 要的是它 能使 学校面 向社会 统 筹 教育资源 ,切 实加强 “ 双师型 ”教师 队伍 建设 ;走 工学 结合 、校 企合作 之 路 ,能拉近 学校和 学生 与企业之 间 的距离 ,能够更好 的实现 教育 为现代化 建 设服务 的 目的。 落脚 点之 二 :建 章 立 制 、 多元 投 入 。要 走 “ 学 结 合 、校 企 合 作 ” 工 之 路 ,不 能仅仅 只靠少数 人 ,要建立 和完善 管理机 构 ,健 全运行 机制 首先 学校决策 层面要 进行 “ 工学结 合、校 企合 作 ”工作 的思 考和筹划 。其 次 ,要 有专 门的管理机 构 ,不 能只 是极少 数人兼职 的 事,从管 理层面上 要保证 有一 批人来 落实各 项工作 ,并有专 门的经费作 为财 力物力保 证 。要 制定一 系列行 之有 效的管理 制度 ,例如 :专业建 设指 导委 员会章程 、校企合 作工 作委员会 章程 、学生顶 岗实 习管理办法 、校 外实训 基地 建设与 管理办法 、选派 教师 到 企业 参加实 践锻炼 的管理 办法 、 双师 素质 ”教师的认 定办法 、聘请 企业兼职 “ 教师 的管理 办法 ,企 业技 术人员 评聘教 师技术 职称等 办法 。同时 ,在实施 层 面上 也要充 分调动广 大教 职工 的积极性 ,修订 原来办 学模式 下的课 程体 系和 教 学评价体 系 , 建立起 有助 于推动 “ 工学结 合 、 校企 合作 ” 的评价 体系 , 新 并 包括 完善 的课程评 价制度 ,使 “ 工学结 合 、校 企合作 ”的成 效在新 的评价 体 系 中得 以充分 体现 。 落 脚 点之 三 :校 企 合 作 、 定 向培 养 。近年 来 不 少 高 职 院校 都 在 积 极 推 行的 “ 订单式 ”人才 培养模 式 ,这种 模式 是指企 业按 其发展规 模预测 人才 需求量 ,与学校 签订用 人协议 ,双方 共同制 订人才 培养计 划 , 同挑选 学生 , 共 并且部分 课程 由企业派 技术专 家讲授 ,教 学实 习也主要 由企业 承担 ,充 分利 用校企双 方 的有 利资源 共 同进 行人 才培养 ,实现 预定 的人才培 养 目标 ,并且

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墨

樊 奇
( 雄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现 代 港 口与 物 流 管 理 系 , 苏 太 仓 健 江 25 1) 1 4 1
对 我 国 高 K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思 考 q ,

要 : 文 对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内 涵 进 行 了介 本
培 养 过 程 、 养 制 度 与 培 养 评 价 …。 培
和 。 具体 包 括 办学 定位 、 业 设 置 、 程模 式 、 育 方法 它 专 课 教
造优 秀教 师 团队 , 断深 化课 程 改 革 。 不
关键词 : 职 高
议 与 思考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才培 养模式
内涵
现 状分析

和师 资 队伍 等构 成 要素 。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简 称 高 职 教 育 ,属 于 职 业 教 育 的 高 等
是 不 同的 [ 。 2 0 年 。 促 进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索 , 家 启 06 为 国 动 了 “ 家 示 范 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建 设 计 划 ” 在 这 些 示 国 。 范 性 高 职 院 校 中 ,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提 出 了 “ 内 南 校
阶段 . 以培养 具 有一 定 理论 知 识 和 较强 的实践 能力 , 是 面
2我 国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现 状 分 析 .
我 国 现 代 化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时 间 不 长 ,在 高 职 教 育 人
才培 养 中缺 乏 成熟 理论 的指导 。原 国家 教 委 职教 司 刘来
来 , 国高 职 教 育发 展迅 速 ,10 9 , 国高 职 ( 科 ) 我  ̄2 0 年 全 | 专 院 校 共 有 1 1 所 ,全 国 高 职 院 校 在 校 生 数 达 9 48 人 , 25 6 .万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已 经 撑 起 了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的 “ 壁 江 山 ” 半 。 在 看 到 成 绩 的 同 时 , 们 不 得 不 看 到 ,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我 我 是在 理论 发 展 、 策 、 章 , 及 师 资 、 备 、 材 、 学 文 政 规 以 设 教 教 件 等 条 件 准 备 不 足 的 情 况 下 发 展 起 来 的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在 人 才 培 养 方 面 与 发 达 国 家 相 比仍 有 较 大 差 距 。 前 , 当 我 国 经 济 结 构 的 调 整 和 新 型 工 业 化 的 发 展 ,对 我 国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人 才 质 量 的 挑 战 将 促 使 我们 必 须 改革 现行 的高 职 教育 人 才培 养模 式 。好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对保 障 教学 质 量 , 进 毕业 生 顺利 就 业 , 现 高 促 实 职 院校 可 持续 发 展具 有 不 可替 代 的积 极 作 用 和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那 么 , 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内 涵 是 什 么 呢 ?国 内 高 外 高职 人 才 培养 模式 的现 状是 怎 样 呢 ?我 国高 职 教 育应 采 取何 种 人 才培 养模 式 呢 ?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索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索
问题 , 碍 了改 革 的进 一步 深 化 。因此 认 清 实 施 阻
工 学 结 合 优 势 , 分 析 在 实 施 工 学 结 合 过 程 中 存 在 的 问题 ,如 何 以 改 革 创 新 的精 神积 极 探 索 解 决 问题 的 对 策 , 仅 关 乎 高 职 教 育 的 发 展 , 关 系 到 人 才 战 略 不 更 的实 施 。 实 施 工学 结合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优 势 工 学 结 合 是将 学 习与 工 作 结 合 在 一 起 的 教 育 模 式 , 体 是 学 生 。 它 以职 业 为 导 向 , 分 利 用 校 内 、 主 充 外 不 同 的 教 育 环 境 和 资源 ,把 以课 堂 教 学 为 主 的学 校 教 育和直接 获取 实际经验 的校 外工 作有机 结 合 , 并 贯 穿 于 对 学 生 的培 养 过 程 中 ,对 于 校 企 双 方 都 具 有 深 远 的意 义 。 ]
走 “工 学 结 合 ” 路 , 仅 能 增 加 学 生 的 实 践 锻 炼 机 之 不 会 ,更 重要 的 是 能 使 学 生真 切 感 受 到 真 实 的 工 作 场
景 , 到 真 正 的 技 能 。 实 现 了 与“ 业 人 ” 间 的 沟 学 职 之 通 , 略 了行 业 以及 岗位 的 文 化 氛 围 , 历 了学 徒 角 领 经 色 和 学 生 角 色 的 不 断 转 换 , 高 职 教 育 才 可 能 培 养 出 社 会 所 需 要 的 高 技 能 职 业 人 才 。走“ 学 结合 ” 路 , 工 之 不 仅 能 促 使 学 生 学 业 进 步 ,更 重 要 的 是 能 够 深 化 学 生 对 职 业 角 色 、 业 选 择 、 业 实 践 的 认 识 , 助 学 职 职 帮 生 开 展 学 业 生 涯 规 划 、职 业 生 涯 设 计和 就 业 渠 道 选 择。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人 才培养方案 ; 按照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 式 , 加大课程 改革力度 。 【 词】 工学结合 ; 才培养模 式 ; 关键 人 选择
【 中图分类号】 ( 1 ;8 7
【 文献标识码】 B
实训时 20 年 1 月 1 06 2 6日,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 养全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理论技术要求比较高, 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 间要 求长 的专业 。 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这是高等职业 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0 7 3 , 20 年 月 温家宝总理在《 政府 工作报告》 中进一步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江苏
养模 式 的思 考
常州 23 0 ) 10 1
【 摘 要】 “ 工学结合’ ’ 的人才培养模 式是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 向。多年来 , 业院校在 办学实践 中创造 了许 职 多“ 工学结合’ , 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 ,订单式” “ 培养模式、工学交替” 式、2 1合作教 育模 式等 。实行“ “ 模 “+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 式必须做 到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 的“ 血缘” 系, 关 为实施 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 式搭 筑平 台; 穿工学结合的教 育理念 , 贯 设计新的
化引入学院 ,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 同进行人才培养 使
的“ 全方 位 ” “ 天 候 ” “ 、全 、 全过 程 ” 作 , 能 真 正 实践 工 操 才
生、 培养和就业全过程, 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
产实践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的一种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
2 工学 交替 ” . “ 培养 模式 学生 在 校理 论 学 习 和在 企 业 生 产实 践 交 替 进行 。 理 的主要特 点是 在整个 培养 期 间根 据教 学 需要 ,安 排学 生 多次到企 业实 习 、 或顶 岗工作 , 企双 方共 同参 与人 才培 校 【 稿 日期】20— 02 收 08 1—9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 二是加大高 职 院校教 师职业 能力 的培 训力 度 , 励 教师 下企业 鼓 锻炼 , 参与企业 、 行业各类资格培训; 三是紧抓“ 双
师” 教师 队 伍 教 学 能 力 的 提 升 , 化 青 年 教 师 “ 强 导 师制 ” 发挥 以老 带新 、 , 以高 带低 的传 帮带作用 。从 以上 三方 面建设 的 师资 队伍 符 合高 职 教 育 工学 结 合人才 培养模 式 改革 的基 本 要求 , 是高 职教 育培 也
综合实践项 目课 , 用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
训练。具体的每个项 目课程应实施 “ 基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的、 工学结合一体化 的课程 , 就是把课程 内容 设计为与对应职业工作相关 的任务项 目, 把课堂教 学学习过程设计为工作任务 的操作过程 , 让学生通 过完成实际操作工作任务实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 通过每一个项 目 课程 的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从事该 项 目工作的基本技能; 通过全部专业方 向课程 的学 习, 学生可以形成该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 的开发 以该专业相应 的职业技 能为依据 , 以职业技能项 目为导 向, 以职业任务为 驱动。课程 内容的核心是“ 从某一工作 的具体过程 出发 , 确定为完成这一工作所应采取的行动 ”体现 , “ 生成性 目 ” 标 的核心思想。这样 的课程具有开发 基础过程化 、 课程内容综合化 、 组合形式项 目化、 实
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 ,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为依据, 明晰人才培养 目标 , 深化工学结
合、 校企合作、 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顶 ”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 我们认为要实现 国家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标 , 专业建 设与改革的着力点就要 围绕工 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 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 以专业 ( ) 群 人才培养 方案 的制定为核心 , 以任务驱动 、 目导向 的课程开发 项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寿
兵 敖春根
[ 要】 摘 经过 近十 年 的发展 ,我 国高职 院校数 量迅 速增 加 ,但 质 量提 高缓 慢。 因此 ,要 深化 高职 教 育改革 ,其 中, 工学结合是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首先阐述工学结合的 内涵、特征等基本内容 ,然后分析如何推进工学结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 岗位的实践能力 、 专业技能 、 敬业精 神和严谨求实作风 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 )高职院校要改 变教 学方 法。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偏重 2 课堂知识讲授 、轻 视岗位技 能训 练的做法 ,切实加强实践教 学 ,创新 有利 于培养和提高学生 职业技能 的教学方法 。要积 极推进学生到企业 等用 人单 位顶 岗实 习 ,努力形成 以学校为 主体 ,企 业和学校共 同教育 、管理和训练学生 的教学模式。 工学 结合 的内涵 、特征 及意 义 ( )高职 院校要改变专业和课程体系 。要变传统的学校 3 1 工学结合的 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 习与工作相结 本位为企业本 位 ,紧密结合 经济 发展规划 和企业需求设置专 . 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式多种多样 ,有一年分为三学期 ,工 业 ,确定专业 方向 ,并 依据 企业 发展状况适时地进行动态调 作 与学 习交替进 行的 ;也有一 个星期几天学 习几 天工作 的; 整 ,突出实践 技能教学。要从 职业 岗位分 析人手 ,明确职业 也有每天半天学 习半天工作 的,等等 。无论是什么形式 ,他 岗位 的要求 ,进而构建符合 岗位需求 的课 程体 系。 们 的共 同点是学生在校期 问不仅学 习而且工作 ,也就是半工 ( )高职院校要全 面认识 和落实 “ 4 双证书”或 “ 一书多 半读 。 记 ’ 。实践证明 , 制 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 “ 双证书”或 “ 一 2 .工学结合具有 以下特征 : 书多证” 制 ,有利于全 面提 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提高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 内学习与在企业工 学生就业 竞争力 。 1 作 有机结合 的教育计划 ,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 ,又能经 ( )高职院校要结合 实际建设 “ 5 双师 型”师资 队伍 。师 历 职业 资格 培 训 。 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 的关键 ,更是高职教育 ( )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 的契约合作关系 ,形 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 。各高 职院校可采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 2 成互 惠互利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 “ 双师型”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的做法 , 也可结合 ( )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 的工作 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 我国高职教育 的实 际情况 , 自己培养 “ 3 双师型”师资队伍。 认定 的 ,是从事 专业工作适宜 的学 习培训环境 。企业对学生 3 .企业单位 进行 配合支持 的录用是 由企业与学生双 向选择决定 的。 企业 应该密切配合学校 ,共同协 作 ,实现双赢 。 ( )学生从事 的是合作企业 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 ,企 4 第一 、企业可把工厂办进学 校 ,建设 电子 、服装 、汽修 业对学 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 等生产工厂 ( 车间 ) ,积极进行 工学并举试验 。 ( )学生在合作企业 的工作与其学业 目标和职业 目标密 5 第二 、 学校鼓励教师 , 结合专业建设 ,创办融生产经营 、 切相关 。 教师培训 、学生实习和勤工俭学 为一体 的股份制企业 ,创造 ( )学生在实践 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 校主导和监控的。 6 前校后厂式产学结合 、校企合一 的办学模式 ,帮助学校开展 3 .工学结合 的意义 : 半工半读工作 ,学生一边学习 ,一边 工作 。 工 学结合体现 了 “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的教育理念 ; 第三 、依托企 业把学校办进 工厂 ,建立 生产实训基地 , 体现了党的 “ 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的教育方针 ;体现 了 与企业共 同制定技能训 练计 划 ,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课 教 “ 以服务为宗 旨,以就业 为导 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 体现 老师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学生每学期或每年集 中进厂轮 岗实 了 职业 教 育新 的价 值 取 向 ,即 由封 闭 的学 校 教 育 走 向开 放 的 习 ,然后 顶岗实 习 ,工学交替进行 ; 社会教 育 ,从单 一的学校课堂走 向实际的职业 岗位 ,从理论 第 四、因企制宜 ,校企协作 ,开展 “ 订单”培养 ,学校 学习为主转 向实践过 程为主 ;体现 了具有职教特色 的人才培 是学习文化课 、专业基础课 的地方 ,企业是学 习专业技能的 养观。 场所 ,学生 、工人身份互认 ,学 习、工作分阶段进行。 如何 推进 工学结 合 通过学校 、企业和学生 三方 面共 同努力 ,工学结合教育 工学结合在 国外 已有上百年 的历史 ,我们可 以参照 国外 模式 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它不仅弥补 了该校基地建设 、实 的经验 ,再结合 自己的实际来做好 工学结合工作 。具体来说 践教学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缺点 ,拓宽 了该校 内部办学空 有以下内容 : 间,促进 了该校的教学改革 和 “ 双师 型”教师 的培养 ,而且 1 .政府部门进行政策 引导 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 ,充实 了企业生产力量 ,实现 了学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 门 ,如教育部 、劳动和社会 校 、企业 “ 双赢” 的局面 ,更 为重要 的是 ,提升 了学生的操 保 障部 及财税部 门要共 同协商 、密切配合 ,出台一些有利于 作技能 、质量意识 、效益 观念 、纪律 观念等综合素质 ,增强 工学结合 的政策措施 和办法 ,如宣传新 的教育理念 、实施新 了学生适应企 业生产的综合 能力 ,提高 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 的教育行政 、 促成就业方 面的改变 、做 出税收方面的优惠安 质量 ,学生的就业 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同时 ,也减轻了学生 排 等 ,为工学结合进行政策引导 。国外经验表 明,在市场经 家庭经济负担 ,有利于更 多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受 济条件 下,制定政策是政府部 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也是 到社会 、企业 和学生 的一致好评 ,学校也赢得 了良好 的社会 支持工学结合重要方式 。加拿大 的免税减税政策 ,美国上世 声誉 。 纪提 出的 “ 以他方为中心” 办学理念 , 都取得了比较好 的效果 。 总之 ,在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的今天 ,有必要结合瓶 2 .高职 院校进行教学改革 形势 、新要求 , 搞好工学结合及其他一些有利于提高高职教 ( )高 职院校要改变 办学观念 。要 坚持 以服务 为宗 旨, 1 育的工作 ,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 以就业为导 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 。在确定教学 目标时 ,要 作 者 单 位 : 西 工 业职 业技 术 学 院 江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3 2
当 作学 习 的 课 堂 。其 优 点 是 实 现 学 生 专 业 技 能 与 企 业 岗
步推进 我国高 职教育 “ 学 结合 ” 才 培养模式 建设 . 工 人
位要求 的“ 零距离 ” 对接 , 节省 了企业 的培训成本 , 提高 了
企 业 效 益 , 一 种 多 赢 策 略 。 其 缺 点 是 各 高 校 出 于成 本 是 但 以及 学 生 管 理 各 方 面 考 虑 , 面 推 行 “ 学 交 替 ” 有 一 全 工 还 定 难 度 。4产 学 研 结 合 模 式 : () 它是 将 生 产 、 学 、 研 结 合 教 科 起 来 培 养 人 才 , 论 教 学 以 学 校 为 主 , 能 培 训 和 实 践 教 理 技
业 协 作 , 职 学 生 在 职 业 院 校 接 受 必 要 的文 化 理 论 知 识 、 高 专 业 技 能 以 及 实 训 教 育 的 同 时 ,又 在 企 业 中 通 过 多种 实 习 方 式 形 成 技 术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的职 业 教 育 模 式 。 这 种 教 育 模 式 在 美 国 称 之 为 “ 作 教 育 ” 式 . 国称 之 合 模 英 为 “ 明治 教 育 ” 式 , 国称 之 为 “ 元 制 ” 式 , 罗 斯 三 模 德 双 模 俄 称之 为“ 学生产联合 体” 式 , 教 模 1 称之为 “ 学合作 ” 3本 产 模 式 。这 种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最 大 意 义 就 是 实 现 了 多 个 结 合。 第 一 : 现 了学 生 的学 习 与工 作 相 结 合 : 职 学 生 通 实 高
用 , 而 实 现 双 赢 。 方 面 高 职 院 校根 据企 业 的 需求 实行 从 一
订单 式培养 ,大大降低 了盲 目式培养 ,使培养更有 针对

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作为当今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已经在一些高校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探索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的内涵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是一种立足于产业发展需求,注重专业能力及素质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具体来说,工学结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双元育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既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的内涵是一个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育人理念,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同时又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 教学环节的创新在实施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时,教学环节的创新是关键。

教师需要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更多的实践案例和工程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并通过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实施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学校需要加大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符合产业需求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实地操作和项目实践,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3. 课程体系的优化对于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实施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校需要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对实践课程和工程实践项目的设置,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工学结合与双元育人模式的实践需要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只有真正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相长 的职业教育 课 程方 式 类 群 。狭 义 的 工学 结 合人 才 培 养模 式 , 校 内学 习与校外 企业有 偿顶 岗 的工作 学期 总 即指 课 时分配不 小于 2 1或 “ 工半 读 ” : , 半 的校 企 合作 共 同 培 养 新型应 用技术 人才 的标准 型课程计 划和范 式 。 从 以上对工 学结合 的人才 培养模 式 内涵 的分 析 , 该模 式 主要具有 以下 几方 面的特征 :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争 - ・ ・ ・ - ・ ・ ・ ・ ・ . ・ ・ . . 孛 寺 争 争 夺 牵 { 夺 夺 寺 夺 寺 + 牵 ÷ 夺 夺 夺 夺 牵 孛 寺 夺 夺 孛 幸 夺 夺 夺 。 ÷ 寺 夺 夺 夺 夺 幸 { 夺 孛 ÷ 夺 孛
高职 教 育工 学 结合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探 析
易 静
( 河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经 管 系, 南 漯 河 4 20 ) 漯 河 6 0 2

要 : 工学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教 育人 才培养的创新模 式 , 于深化教 学改革、 炼专业特 色, 对 提 创
建 专业特 色品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 结合我 国现 行 高职教 育工 学结合 的人 才培 养模式 内涵、 征、 型形 特 典
本特 征 , 还要 强化 、 出这 一特征 。 突 ( ) 工” “ 二 以“ 与 技能 ” 中心 为 “ 工学结合 ” 才 培养 模 式 运行 的 主要 特 点 、 点 和 人 难
工学 结合人 才培养 模式 , 时期 我 国在 以就业 为导 是新 向的职业 教育科 学发 展 观指 导 下 的一 种 新思 维 和 新 的合 作教育理 论与 实践 体 系 , 是一 种 课 堂教 学 同 企业 实 践 、 顶 岗工作分 段或 有序 交替 、 学用 相 长 的课 程 类 型 、 构 与制 结 度 。其功 能是具 体引导 高职教 育走 内涵式 发展 道路 , 学 让 生 专业技 术能力 、 岗位 能 力和 职 业 素质 , 在学 校 与 企业 两 种育人资 源和 学习 环境 中得 以强 化 提 高 。它 既是 促进 就 业 的一种 机制 , 也是 造就 和培养适 应现代 化建 设需 要 的高 技 术专 门人才 和高素质 劳动者 的根 本途径 与方法 。 工学 结合人 才培养 模式有 宏观 与微观 、 义 与狭义 之 广 分。 ( ) 观 的工学 结合 人 才培 养模 式 , 一 种加 速改 变 1宏 是 以学校 和课堂 为 中心 , 强学校 教育与 生产 劳动 和社会 实 加 践 相结合 的高等 职业教 育改革 与发 展的认 识论 , 以及更 符 合 中 国国情 的“ 合作 教育 ” 办学 思 想 、 育人 制 度 、 行原 理 运 与措施 。微观 的工学结 合人 才培养 模式 , 等 职业 人才 是高 培养可开 发 、 创新 、 体操 作 的一 种 以让 学生 拥 有 在 真实 具 工 作环境 与 岗位上 充 分 锻 炼 的 , “ 作 学 期 ” 显著 特 以 工 为 点 的“ 作教 育 ” 案 、 程 结 构 、 行 计 划及 程 序 。 ( ) 合 方 课 运 2 广义 的工 学结合 人才 培养模 式 , 是指那 些彻底 打破 以课 堂 为 中心 的教学 方式 , 充分 体现 “ 合作 教 育 ” 征 , 分 实施 特 充

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 年 08
第 l卷 8
第 1 期 7
收稿 日期:0 8 0 - 1 2 0 - 4 2
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的思考
贺秋 硕
( 圳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东 深 圳 ,10 9) 深 广 582

要: 从分析职业 院校应 用工学结合模式过 程 中所暴露 的一些 问题 出发 , 阐述 了企
业、 学校和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运行过程 中的利益点。
关键词 : 人才培养 ; 工学结合模 式;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7 8 ( 1. ; 5 文献标识码: A
运行 中, 也暴露 出了一些问题 。 首先 ,2 1模式 是理论与实践没有 相互 交替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 “+ ”
违背 了从 实践到理 论 。 从理论再 到实践 的哲学原理 , 工” “ 中遇 到的理论 指导缺乏 问题没有机会 补充 , 学”中不适 用的知识 不能及时 反馈和调 “ 整, 工学脱节 , 很难 形成以工促学 , 以学促工 。 工学 良性互动的局 面。 此外 , 2 I模式 中的“ ” 在“ + ” 2 阶段 。 由于学 时充足 , 了保证学生有课 为
20 年 1 06 2月 1 6日, 教育部 《 关于全 面提高 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 的若干 意见》 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 高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的重 要切人点 。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0 7 3 : 2 0 年 月 温家宝总理 在《 政府工作报告》 中进一步提 出要深化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 革 , 建立行 业、 企业 、 学校共 同参与的机制 . 推行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的办学模式 。 党 中央、 国务院一 系列关于 “ 学结合 、 企合作 的人 才培养模式 ” 工 校 的战略 思 想为中 国职业 教育在新世纪 的发展指 明了方 向, 而 , 学结合 的人 然 工 才培养该采取什 么形式运作 , 工学结合为何未 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 ?这 些均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艰巨的研究和实践任务。

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找实训基地 , 力培养适 销对 路 的毕 业 生 , 努 而行 业
职业教育 的办 学理 念 、 学机制 、 办 办学 模式 还不 能
适应市场需求 。要改变这种现状 , 须推进人才 培 必
企业缺乏主 动性 、 积极 性 。一 般来 讲 , 企业 接收 学 生实践 主要有 三种 动 因: 是政 策驱 动 。现 在 , 一 很 多 国家有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践 的相关 政策 , 企业 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 , 把接收学生实践 与 自己 的利益挂钩 , 而且逐 步形成 一种 习惯 。二是廉 价劳 动力 。企业 的一些非关 键 岗位技术 要 求或 风险 系 数不是很高 , 由现有工作人员承担或专 门为此招 收 新人成本过高 , 由学生承担 比较 合适 , 但 成本低 廉 ,
结合 ,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 中。随着 我 国高等 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高职院校 目前 已将 推行工 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 作为改革发展 的方 向。

发, 把接收学生实践作 为招募理 想新 成员 的途径之


在政 府 方面 , 多发 达 国家 都 制 定 了相 关 政 很
策。这些 政策主要分 为两个方 面 , 一是鼓励企 业接 收学生实践 , 二是鼓励学校实施工学 结合 的人 才培
国 。16 , 国国会通 过了{ 9 5高等 教育法》 9 5年 美 16 ,
收 稿 日期 : 0 9一O 20 9—0 5
注 : 文 为 宁 夏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夏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级 课 胚 《 职 教 育 推 进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 课 题 项 目 编 号 本 宁 院 高 (
8 l
开始对实施 工学 结合 人才 培 养模 式 的学 校进 行 财 政 资助 。16 9 8年 美 国 国会 通过 了( 9 5高 等教 育 ( 6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文章以青岛黄海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

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实施工学结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意味着要走出纯理论讲授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

一边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一边有院校教师协助企业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从而使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有利于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实施工学结合,对企业来说,它可以借助院校教育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之中,从而能够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实施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能够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可以说,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学生、企业、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根据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在校学习期间参与实习实训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较强,就业和角色转变也顺畅,岗位适应性和工作稳定性较好。

而没有参与实习实训和企业生产实践的学生,就明显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用人需求,这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和企业发展,甚至造成企业“有岗无人上”和学校“有人无岗上”的突出矛盾。

关于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摘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顺应时代和突出高职特色的必然选择。

为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谋求合作,加强实训基地、专兼职教师团队的建设,推进体制创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好局面。

[关键词]工学结合服务合作开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利用学校、企业两种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和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和彰显特色的内在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

一、正确认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前提目前,在推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合作。

但大部分只是流于形式,在合作深度与层次上离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目标相距甚远。

其原因在于不少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工学结合”内涵的认识模糊不清,认为只要校企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到企业实习,就算是实施了“工学结合”模式了。

其实,“工学结合”的本质是以就业为导向,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进而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开发,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因此,为使“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实行,高职院校要做到“七个合一”:一是“生产、教学合一”,即把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教促产、以产养教,形成生产与教学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

二是“做、学合一”,即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将参加社会实际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其工作过程就是实训过程,工作内容就是学习内容。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摘要: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种种体制改革和创新,以求与这种发展相适应。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种种弊端,因此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构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引言职业技能教育的高级阶段是高职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行业提供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为其办学目标,培养的人才具备生存应变能力和技能创新能力,并能够适应种种专业技术的工作。

因此,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的重任。

如何选择和把握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简单的说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方法等构成要素。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追求形式化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形式化的弊端,新的教育教学口号总是会马上在高职院校流行并被付诸实际。

比如曾先后出现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和工学结合三种提法,立即被高职院校贯彻实施,这种不加思考、盲目跟风的现象,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稳定性,最终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其实无论是校企结合、产学结合还是工学结合,每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有所用,理解了这个关键点,高职院校在确立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办学口号时就不会随大流,相反,会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实际 , 制定相应 的政策法规 , 明确企业在培养和使用 人力资源中的法律责任, 明确培养适应市场需要 的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应尽 的职责, 加大工学结合的推
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力争 构建政府 引导、 企业参 与、 学校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模式 , 实现工学结合的人
才培养 目标 。 () 1构建 “ 作 化 ” 工 的课 程 体 系 。高 职 院校应 当 针对 企业 、 业 对 人 才 的 需 求 , 构 和 重 构 课 程 体 行 解
式, 一是以学校为主的半工半读 ; 二是以企业为主的 顶岗实习。这种模式虽然推行了许多年 , 也取得了

心学校把 自己粘住 , 心有余悸, 因此企业缺乏积极性
也 是正 常 的。
定 的经验 , 但从 整 体 上还 没 有 建立 起 相应 的运行
() 3 政府在工学结合 中的地位。政府在工学结
组 建起 来 。
3 实现工学结合培 养方案
针对工学结合中 目前存在的诸多 问题 , 高职 院
校应 该紧紧 围绕 “ 养 什么样 的人 ?“ 培 ”如何 培养人 ? ”
() 3 营造工学结合的外部环境 。政府部 门在工
学结 合 中扮演 重要 角 色 , 政府 部 门要 根据 人 才 培养
() 2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移位。工学结合的主
要载体 是企业 和行 业 , 管企 业 对 高职 院 校培 养 的 尽
人 才培 养质量 有许 多 不 满意 , 参 与人 才 的培 养好 但 像 是份外 的事 情 , 不关 己高 高挂 起 。工学 结 合学 事
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而企业却表现出异常淡漠 , 校企合作没有多少硬约束 , 校企只是 自由组合 , 好聚 好散。好多企业过多关注企业效益 , 工学结合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提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本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未能全面深入推行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

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作为行动导向的能力教育,其逻辑起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本质属性对其的规定性,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应用性强,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工学结合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在工学结合教育阶段完成从一个“生手”向“熟手”转变所需的经验积累,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力地保证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其二,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这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影响工学结合模式推行的原因
然而,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主要原因是:
(一)校企合作不到位。

工学结合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是工学结合的两个主体。

合作的内在要求是双赢,要达到双赢,必须具有对方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

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的热情很高,而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的意识不强,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1)认识上存在偏差。

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与企业本身关系不大,企业只负责人才的选择与考评以及与院校建立业务性质的关系;(2)利益上的考虑。

企业从产学合作中获得互补性的战略资源很少,企业着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希望从产学合作中获得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而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

此外,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高职院校虽然都拥有众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对于每年数千名的毕业生,却不能够保证每一个毕业生在这些基地从事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并从中受益。

事实上,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仅是以参观式的实习为主,企业也没有条件接受大批量的学生实习。

因此,尽管每个院校有工学结合示范作用的典型个体案例,但作为成果推广还存在许多困难。

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面对众多的学生,我国还缺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政策引导不到位。

当前,由于政府对工学结合提供相应的资金、法律、政策等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工学结合的实施,具体表现在:(1)国家投入高职教育的经费不足,导致工学结合经费缺乏;(2)法律不健全。

工学结合没有相关的立法保障。

我国1996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教育(含高职)办学主体、经费等教育保障条件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地鲜有据此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该法缺乏配套措施,使得高职教育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不到位。

(三)学校教改不到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还停留在国外(如德国等)先进模式的消化、吸收与引进阶段,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办学的社会效益不高,校企合作难以大量开展,工学结合的平台不够完善。

在工学结合的管理方面,目前很多学校没有独立的工学结合管理机构,责任不明确,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主要表现在:(1)教学管理方面。

有的学校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师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工学结合,有的缺乏相应的教学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及评价体系;(2)实践基地管理方面。

很多学校对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不善,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运行情况,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都不能很好地了解
和进行指导;(3)学生管理方面。

许多学校没有好的实习管理办法,在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很难对学生实习过程参与管理,不能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

三、促进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行的对策
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否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

要实现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行,就要做到“一元”、“多样”、“多赢”。

“一元”是指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

“多样”是指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综合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形式,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成案例,切忌盲目照搬照套。

应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树立“多赢”的办学理念。

要想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都能找到合作结合点,都能从中实现各自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战略诉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全面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企业则可以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减少培养成本并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更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各专业设置的不同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工学结合方案,争取到政府支持。

这也尽可能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要使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也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即真正做到以“工”促“学”、以“工”养“学”。

要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互惠互利、教学相长”,需要增强产学合作的资源互补性,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主要包括:(1)符合双方需求的驱动机制。

目前,要从机制上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激励企业在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

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3)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

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双向流动,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尤其应重视“软”资源方面的互补和共享;(4)动态发展的更新机制。

在动态调整上的相互结合,包括企业转产、学校调整专业过程中的相互结合;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学校改造场地和课程的相互结合;企业使用新工艺
和新方法、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相互结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