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案---第10课木兰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删掉。上节课的作业是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学生可随兴趣选择进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想知道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生活经历短暂,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结合注释理解情节等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作业安排
A课后习题二、三
B课后习题四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课题《木兰诗》
课标依据
“欣赏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词句知识。通过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材分析
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充满传奇色彩。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情感态度
人物赏析,深刻体会木兰代父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小组讨论法
3.合作探究法。
4.朗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来展开教学环节。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学生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的详略?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创新支点
以诵读为主,以读启悟
多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全诗。
2.重点字词解释。】
二、继续赏析: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4、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重点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
学
目
标
知识能力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方法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1、体验反思: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删掉此“假如”,因为诗中这一部分是略写的,发挥想象意义不大。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删掉。上节课的作业是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学生可随兴趣选择进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想知道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生活经历短暂,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结合注释理解情节等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作业安排
A课后习题二、三
B课后习题四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课题《木兰诗》
课标依据
“欣赏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词句知识。通过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材分析
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充满传奇色彩。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情感态度
人物赏析,深刻体会木兰代父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小组讨论法
3.合作探究法。
4.朗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来展开教学环节。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学生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的详略?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创新支点
以诵读为主,以读启悟
多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全诗。
2.重点字词解释。】
二、继续赏析: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4、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重点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
学
目
标
知识能力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方法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1、体验反思: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删掉此“假如”,因为诗中这一部分是略写的,发挥想象意义不大。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