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外贸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外贸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贸业务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和改善。
然而,外贸业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外贸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货币汇率波动引发风险货币汇率波动是外贸业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企业与国际客户进行跨境交易时,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兑换。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交易成本上升或利润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1. 降低汇率风险:通过合理选择供应商和买方来分散风险,在谈判中加入长期合同条款以挽回成本。
2. 使用金融工具:如使用远期合约或保值基金等金融工具来锁定合适的汇率,在交易中规避风险。
3. 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汇率变化,果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物流运输问题影响交货期限物流运输是外贸业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
如海关查验、卡车空间有限或运输成本上涨等问题可能导致交货期限延迟,给企业带来损失。
在解决物流运输问题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与专业物流公司合作:选择可靠的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确保有效管理和优化交货时间。
2. 携手海关:加强与相关政府机构(如海关)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并遵守各国的进出口规定和程序。
通过熟悉出口文件和单证要求,减少海关查验所带来的延误。
3. 多元化运输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如陆路、航空、铁路或水路联运等。
同时灵活调整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利润空间在全球化时代下,外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价格压力增大、同质产品泛滥等因素都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针对市场竞争激烈问题,建议企业可以:1. 优化产品质量与服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并提供专业、高效的售后服务。
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赢得客户认可。
2. 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及时发现新兴市场和不同需求群体,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寻找具有成长性的战略合作伙伴。
3. 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手段,树立自身在行业中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外贸出口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自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贸出口面临了许多挑战。
本文将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国际贸易需求的减少。
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需求下降,导致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减少。
这导致了我国外贸出口额的下降,特别是对那些出口比较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的行业来说,影响更加明显。
其次,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
这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和竞争压力。
另外,金融危机还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动荡,汇率波动、资金流动性减弱等问题使得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很多企业缺乏动力来拓展海外市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首先,调整出口市场结构。
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
在全球范围内,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多样性,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
其次,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
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唯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
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和开展自由贸易协定等途径来降低贸易壁垒,并通过积极争取多边贸易规则和机制的支持,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加强外贸政策引导,提供对外贸易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优惠。
政府应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减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国际贸易既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在跨国贸易中,金融风险是不可回避的,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汇率波动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金融风险之一。
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汇率浮动的风险,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贸易成本和利润。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手段。
首先,企业可以使用远期汇率合约,确保在将来的贸易中,可以按照事先锁定的汇率进行结算,减少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此外,多种货币的储备和分散投资也可以降低汇率风险。
其次,信用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另一个重要的金融风险。
在贸易过程中,买方或卖方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导致付款延迟或无法收回欠款。
为了应对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筛选合作伙伴,选择信誉良好的企业作为贸易伙伴。
此外,可以通过银行担保或保险,减轻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此外,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交易伙伴的信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再次,资金流动限制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之一。
国家之间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差异可能导致资金转移受限,影响到贸易的正常进行。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相关规定和政策,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此外,建立良好的金融关系,与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以确保资金转移的顺利进行。
最后,政治和经济不稳定性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之一。
政府政策的变化、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等都可能导致贸易环境的不稳定。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及时关注目标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动态,通过市场调研、咨询和合作等方式获取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贸易策略。
此外,建立多元化的市场和供应链网络,分散风险,降低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多种金融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有外贸企业风险发生的内部原因及应对之策思考
国有外贸企业风险发生的内部原因及应对之策思考国有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往往源自于企业的内部问题。
以下是国有外贸企业风险发生的一些内部原因及应对之策:1. 经营管理不到位:国有外贸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经营者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管理层面向性不强,决策失误等。
要应对此风险,企业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
2. 资金管理不当:国有外贸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履约等风险。
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合理的资金规划和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寻找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3. 人力资源问题:国有外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用人不当、员工能力不足、员工流失率高等。
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提升员工能力,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降低员工流失率。
4. 企业文化不足:国有外贸企业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导致员工士气低落,缺乏凝聚力和执行力。
要解决此问题,企业应积极创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 业务推进不力:国有外贸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业务推进方面存在问题,如市场信息不及时、营销策略不合理、对竞争对手了解不足等。
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加强与客户的关系维护,提高业务推进效率。
6. 缺乏创新能力:国有外贸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缺乏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容易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企业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建立创新机制,加强市场调研,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7.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国有外贸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供应商层次不稳定、采购风险无法控制等。
为应对此风险,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商结构,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采取多样化的供应渠道,降低采购风险。
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应对策略
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应对策略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外贸企业在与外国客户进行交易时,常常会面临汇率风险,即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交易风险。
本文将探讨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应对策略。
汇率风险的定义与影响汇率风险指的是企业面临的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交易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外贸企业在结算时所得到的外币金额与预期不符,进而影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特别是在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外贸企业更容易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
汇率波动对于外贸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出现波动。
当国内货币贬值时,企业在结算时所得到的外币金额可能较少,导致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利润减少。
相反,当国内货币升值时,企业在结算时所得到的外币金额可能较多,导致出口商品的成本下降,利润增加。
2.进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汇率波动还会对进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影响。
当国内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上涨,进口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相反,当国内货币升值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下降,进口企业的成本减少,利润增加。
3.企业信用风险:汇率波动还可能对企业信用风险产生影响。
当汇率剧烈波动时,企业可能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进而可能导致还款能力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的信用风险。
应对汇率风险的策略面对汇率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利影响。
1. 使用远期合同远期合同是一种用于锁定汇率的工具。
外贸企业可以与客户签订远期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汇率,并约定未来的交易价格。
这样,即使汇率波动,企业也能按照事先约定的汇率进行结算,降低汇率风险。
2. 灵活使用外汇期权外汇期权是一种购买或出售外汇的权利。
外贸企业可以购买外汇期权来锁定将来的汇率,从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例如,企业可以购买认购期权来锁定将来购汇的汇率,或购买认沽期权来锁定将来卖汇的汇率。
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是指由于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资金无法及时回收或损失的潜在风险。
融资风险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风险之一,对经济主体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各方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加强合同管理是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重要对策。
合同是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依据,是保障贸易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双方应当严格遵守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履行。
在签订合双方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融资风险,如合理约定款项支付方式,明确保险责任等。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是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重要对策。
信用风险是国际贸易融资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特别是在买方需要赊销交易时。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双方可以通过合理评估对方的信用状况,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
可以采取一些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如信用证、保理等,加强交易的安全性。
采取货币风险管理措施是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重要对策。
由于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间的货币买卖,汇率波动可能对贸易双方的资金流动和回收造成风险。
为了降低货币风险,可以采取一些对冲手段,如使用远期汇率合约、货币互换合约等。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是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重要对策。
在国际贸易中,各方应该认识到融资风险的存在,并且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可以加强信息获取和交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风险信息。
可以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融资风险带来的损失。
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对经济主体和国际贸易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降低和管理这些风险,各方需要加强合同管理、信用风险管理、货币风险管理,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有效化解和控制融资风险,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
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要面对的财务风险包括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因素。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探讨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以及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汇率风险国际贸易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汇率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汇率浮动,汇率变动可能导致企业在结算外币交易时出现损失。
尤其是在长期合同中,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应对策略:1. 使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未来的汇率,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2. 在利润浮动范围内采用现货外汇交易,灵活应对短期汇率波动。
3. 多元化货币结算,并根据汇率趋势进行灵活调整。
二、信用风险国际贸易中的信用风险是指因进口商或外国买方无力支付或拖延支付货款,导致出口商遭受损失的风险。
特别是在与新客户合作时,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更为突出。
1. 与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
2. 在合同中明确支付条件和方式,确保合作伙伴的支付能力。
3. 谨慎选择信贷保险公司,购买信用保险,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可能会受到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价格波动和需求下降。
1.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趋势,预测市场需求。
2. 多元化产品种类和市场,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3.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新的出口渠道。
四、流动性风险国际贸易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应付账款的不确定性和资金周转不畅带来的风险。
特别是在涉及长期信用期限的国际贸易中,流动性风险更为突出。
1. 建立健全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与银行合作,获得融资支持。
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加快资金周转。
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国际贸易的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
国际贸易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其中融资风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国际贸易中,融资风险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包括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等。
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融资风险,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融资风险的来源在国际贸易中,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汇率风险: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着汇率波动,因此在进行跨国贸易时,企业往往需要将资金转换为对方国家的货币。
如果汇率波动较大,可能导致企业在支付货款或者收取货款时损失惨重。
(2)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买方和卖方往往并不在同一国家,因此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如果买方无法按时支付货款,或者卖方无法按时交付货物,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
(3)政治风险:政治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政治动荡、战争等突发事件,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影响。
2. 融资风险的管理对策在面对融资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对策,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保护自身的利益。
(1)合理选取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来规避不同的风险。
使用信用证、跨境保理等方式来管理信用风险;利用外汇远期合同等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
(2)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
也可以建立完善的账期管理制度,及时催收欠款,确保资金的安全。
(3)多元化交易对象: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可以尽量多元化选择交易对象,避免对单一买卖方过于依赖,从而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
(4)关注国际政治形势: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对可能对贸易造成影响的政治因素进行预警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策略,规避政治风险。
3. 利用金融工具进行融资风险管理除了上述管理对策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进行融资风险管理。
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应对策略
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应对策略随着我国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面临的外汇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汇率风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外贸企业收益、成本等经济指标的波动,主要包括汇率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商业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
面对汇率风险,外贸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1.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由于外汇市场的短期波动性大,价格不稳定,导致企业所购买的商品价格波动,从而增加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成本。
2.财务风险:由于外汇市场的波动,企业的财报报告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
另一方面,股东和投资者对企业也会因财务状况的不稳定而感到不安。
3.交易风险:由于货币汇率的波动,影响到支付和收款的时间、金额,从而增加企业的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
二、我国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策略1.建立汇率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岗位,明确汇率风险管理职责和流程。
制定汇率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将汇率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系统。
2.选择适当的外汇交易方式:企业在外汇交易中应合理选择交易方式。
如汇率锁定、衍生工具等,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成本。
3.建立风险防范策略:企业应根据汇率波动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和改变汇率政策,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设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的汇率风险管理委员会、实行有效的锁汇、保值等措施,缓解汇率波动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不利影响。
4.巩固经济基础和优化企业成本控制:企业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优化生产和贸易流程,避免无效成本的浪费,并不断巩固经济基础。
5.发掘以货币互换贸易,采取多元化贸易策略:针对汇率波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应发掘以货币互换贸易,同时采取多元化的贸易策略。
通过扩大贸易市场,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在面对汇率风险的压力和挑战的同时,我国外贸企业应持续优化对外贸易体系,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完备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抵御能力,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中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
中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外贸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涉足的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广泛。
然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为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外汇风险。
本文将从外汇风险管理的背景、影响分析、策略制定和实践案例等方面,阐述中国外贸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外汇风险。
近年来,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逐渐加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在这一背景下,外汇市场的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愈发显著,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已成为中国外贸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外汇风险对中国的外贸企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汇兑损失:外汇市场的波动会导致企业以本币计价的收入和支出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
贸易条件变化: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影响企业的贸易收益。
竞争力下降:汇率波动可能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导致市场份额减少。
影响企业战略规划:汇率波动可能使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变得不确定,增加企业决策难度。
针对以上影响,外贸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利用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风险对冲:通过投资多元化,降低单一货币的风险。
例如,在资产配置中加入其他强势货币,或在签订合同时约定汇率波动幅度,以减轻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汇率波动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例如,提前储备一定量的外汇资金以应对短期内的不利汇率波动,或调整贸易结算方式以减轻汇率波动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建立专业外汇风险管理团队:加强内部培训和人才引进,建立专业外汇风险管理团队,以提高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某大型外贸企业A在2021年面临了严重的汇率风险。
由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波动,美元汇率短时间内大幅下跌,导致A企业的美元计价资产大幅缩水。
浅议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及解决策略
浅议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及解决策略我国是对外出口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2013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为46%o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也更加密切。
尤其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临,国际保护主义、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等问题纷乱交织,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如何更好地降低风险,实现我国外贸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带动出口的复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一)贸易保护与壁垒风险长期以来,凭借着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外贸企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充当着“加工者”的角色。
但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条件下,各国为了刺激地方经济,提振本国的就业率,相继实施了各类的贸易壁垒。
当前,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据我国70%的对外贸易份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景气,这些国家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强,从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销售进行全程检测和监督,从产品的质量、技术,到生态、环保事无巨细地进行规范和检查,各国日益强势的贸易壁垒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贸易成本,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失去了固有的优势。
除了对进出口配额进行限制外,对外贸企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消费以及商品使用后的回收等方面都加以限制。
加之我国生产的产品从质量到绿色环保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滞后,这使得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形势不容乐观。
(二)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外贸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我国外贸企业风险加剧。
近年来,美国相继推出了3轮QE(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也紧随其后,美元、日元相继贬值,迫使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
受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大量的境外投资涌入我国,在国内通胀大趋势的影响下,推动了我国外贸企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整个工业原料、人工、仓储、销售、管理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使之失去了传统的“成本优势工人民币升值也使得应收外汇结算减少。
我国外贸企业防范国际结算风险的应对措施
我国外贸企业防范国际结算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预付定金。
外贸企业应当向购买方收取货款定金,以稳定国际结算,避免与购买方之间出现欠款现象。
二、加强信用担保。
建立正规的信用评价机制和风险审查机制,对外贸合作伙伴进行严格的筛选,能够有效发现风险暴露和信用和财务状况,以切实有效的地避免结算风险。
三、限制赊购额度。
外贸企业应当定期核查购买方的账务记录,控制授信额度,防止账务超额造成的结算风险。
四、强化跟踪催收。
外贸企业应定期对未足额付款的购买方进行日常关注和跟踪,及时向当地法院提交仲裁及强制执行申请,以期尽快收回未收回的款项。
五、投保信用险。
外贸企业可以投保信用险,其功能是在购买方未能按期履行结算义务时,保险公司将进行理赔,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发生的结算风险。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及防范措施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及防范措施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外贸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风险。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外贸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和审慎地处理存货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本文将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外贸企业存货风险的特点1. 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行,会影响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贸易活动。
外贸企业的供应链会因此受到不稳定性的增加,可能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运输受阻等问题,从而导致存货的短缺或积压。
2. 客户信用风险加剧金融危机时期,客户的信用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由于经济下行,客户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债务违约等问题,导致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从而影响存货周转和资金流动。
3.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在金融危机时期,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会明显增加。
一方面,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需求量可能下降;由于竞争加剧,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增加。
外贸企业需要面对销售额下降和库存滞销的风险。
二、外贸企业存货风险的防范措施1.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外贸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固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要充分了解供应商的资信情况,选择有稳定生产能力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合作。
要采取多元化的供应商策略,避免对单一供应商过度依赖,降低供应链风险。
2. 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的监控外贸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定期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
可以通过征信机构查询客户的信用报告,或者要求客户提供银行信用证等担保措施,以减轻客户信用风险带来的存货损失。
3. 灵活调整存货结构和库存水平在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应更加灵活地调整存货结构和库存水平,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可以采取定制生产、短周期交易等方式,减少存货积压的风险;对滞销产品要及时降价处理,避免资金被长时间固定在库存中。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及防范措施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及防范措施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面临着存货风险的增加。
存货风险主要包括存货积压、存货滞销、存货变质以及存货损失等。
面对这些风险,外贸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
一、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外贸企业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和预测,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价策略,避免过度积压存货。
二、实施供需协同外贸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进行供需协同管理。
通过共享信息、协同规划和定量预测等方式,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转,避免存货滞销和供应链断裂。
三、优化采购和销售策略外贸企业需要优化采购和销售策略,合理控制采购数量和销售预测,避免存货过剩或不足。
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或与客户签订长期销售合同,减少库存风险。
四、加强库存管理外贸企业需要加强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和流程。
通过合理设置安全库存、定期清点和盘点存货、及时处理滞销和变质存货等措施,降低存货风险。
五、多元化市场和产品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和产品来分散存货风险。
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推出独特的产品,降低对单一市场和产品的依赖,减少存货风险。
六、加强质量管理外贸企业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确保出货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认证等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存货损失。
七、灵活调整生产能力外贸企业需要灵活调整生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合理控制生产规模和产能。
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避免因生产过剩造成存货积压和滞销。
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增加,但通过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实施供需协同、优化采购和销售策略、加强库存管理、多元化市场和产品、加强质量管理以及灵活调整生产能力等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存货风险,并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与管理
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与管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国际贸易不仅仅带来了商机和机遇,同时也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增加。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金融风险之一。
由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跨境交易时可能面临着汇兑风险。
例如,当企业以外币购买商品时,若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实际支付的金额发生变化。
针对汇率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管理策略:1. 使用远期合约: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合约锁定汇率,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2. 多元化货币结算方式: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商定以多种货币进行结算,降低汇率风险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金融风险之一。
在跨国贸易中,买卖双方往往面临对方信用状况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卖方担心买方无法按时支付货款;另一方面,买方可能存在拖欠货款的风险。
为有效管理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筛选合作伙伴:企业应对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合作。
2. 使用信用证:建立信用证机制,通过银行作为中间人,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
三、支付风险支付风险是指销售方或采购方在国际贸易中支付款项时面临的风险。
由于各国的法律体系、货币政策和支付方式不同,可能导致跨境支付出现延误、被拒绝或遭遇交易纠纷的情况。
为降低支付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样化支付方式:企业可以选择多种支付方式,如电汇、托收、信用证等,灵活应对不同情况。
2. 建立支付保障机制:与支付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支付系统安全可靠,减少支付风险的发生。
四、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容易被忽视的金融风险之一。
由于各国的政治环境不同,政治变动、战争、贸易制裁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对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政治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状况: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前,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环境,评估潜在的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
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汇率波动、贸易政策变化、支付风险、信用风险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财务风险,是国际贸易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汇率风险由于国际贸易结算通常使用外汇支付,因此汇率风险成为国际贸易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汇率的波动会对企业的进出口成本、利润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汇率风险,国际贸易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使用远期外汇合约或期货合约进行汇率风险对冲,锁定未来的汇率。
2. 在不同国家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避免或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3. 灵活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以应对汇率波动对利润率的影响。
二、贸易政策风险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国际贸易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如国家对特定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对进口产品实施配额控制等,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进出口订单大幅下降,甚至完全中断。
为了应对贸易政策风险,国际贸易企业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 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减少贸易政策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 寻求政府支持,积极参与制定贸易政策的过程,争取对企业利益有利的政策制定。
3. 加强对政策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进出口策略,降低因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
三、支付风险国际贸易企业通常需要面对来自海外客户的信用风险和支付风险。
由于跨国交易结算需要经过多个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支付风险成为国际贸易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规避支付风险,国际贸易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与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
2. 使用信用证等支付工具,降低支付风险。
3. 设置合理的账期和付款条件,确保付款的及时到账。
四、信用风险国际贸易企业与海外客户合作往往需要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以确保交易的完成和款项的回收。
外贸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外贸的风险与防范策略一、引言外贸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外贸中常见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二、汇率风险1. 汇率风险的定义与影响汇率风险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而导致的贸易结算风险。
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企业在结算时得到的外币金额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盈亏情况。
2. 防范策略- 多元化货币结算方式:通过选择不同的结算币种,将风险分散至多个货币,降低对汇率波动的敏感度。
- 使用期货和期权工具:利用期货和期权合约来锁定未来的汇率,减少不确定性。
- 与合适的金融机构合作:与有外汇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得专业的风险管理建议与服务。
三、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1.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外贸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激烈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难以准确预测各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
2. 防范策略- 深入了解目标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等方法,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趋势,减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 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 建立备案库存: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合理的备案库存,以应对市场突发需求或供应链问题。
四、运输与物流风险1. 运输与物流的风险运输与物流风险是指由于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延误、损坏或灾害等不可预测的事件所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2. 防范策略- 选择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以信誉良好、专业可靠的物流公司合作,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 保险防范:购买适当的运输保险,以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损失。
- 优化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物流商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损失的可能性。
五、合同履约风险1. 合同履约的风险合同履约风险是指在外贸交易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买卖双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风险。
外贸出口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与信用保障
外贸出口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与信用保障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金融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利益,提高信用保障,外贸出口企业需要积极采取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合同管理、信用评估、支付方式和保险购买等方面探讨外贸出口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与信用保障问题。
一、合同管理外贸出口企业应严格控制合同流程,确保合同的完备性和合规性。
首先,企业应与客户签订明确的销售合同,明确商品交付、付款期限、价格和质量标准等要素,并注明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此外,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并跟进订单的变更和订单的执行情况,以便在发生争议时提供证据。
二、信用评估外贸出口企业应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以减少付款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银行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客户的信用报告和评级信息。
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例如信用证、承兑汇票或电汇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要求客户提供担保或支付定金,以增加交易的信用保障。
三、支付方式外贸出口企业应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来降低金融风险。
传统的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常见的选择,它确保了付款的安全性和准时性。
此外,承兑汇票是另一种常用的支付方式,它可以通过银行担保来减少收款方的信用风险。
同时,电汇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但需要谨慎对待,特别是在与新客户进行交易时。
四、保险购买外贸出口企业可以购买信用保险来保障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信用保险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违约保障和拖欠账款的赔付保障,帮助企业降低金融风险。
在选择信用保险公司时,企业应考虑公司的声誉、经验和服务质量,并仔细了解保险合同条款和要求。
总结外贸出口企业在面对金融风险时,应采取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合同管理、信用评估、支付方式和保险购买等方面都是重要的要素。
通过合理规范的合同管理和信用评估,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并购买适当的保险,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金融风险,提高信用保障水平。
外贸出口企业在金融风险管理中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及时调整策略和应对措施。
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目录一、我国外贸企业金融风险的表现 (2)(一)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 (3)(二)外贸企业出口风险 (4)(三)外贸企业交易风险 (5)(四)外贸企业结算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由于金融风险造成的现状: (7)二、金融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8)(一)金融风险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8)(二)对出口外部环境的影响 (9)三、我国外贸企业存在金融风险的原因 (11)(一)外贸金融体系主体的缺陷 (11)(二)外贸金融体系客体的缺陷 (12)(三)外贸金融体系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上的缺陷 (12)(四)我国外贸金融风险产生的特殊原因 (12)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 (13)( 一)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1. 加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13)( 二) 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 (14)( 三) 防范结算风险措施 (14)【目录】一、我国外贸企业金融风险的表现(一)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二)外贸企业出口风险(三)外贸企业交易风险(四)外贸企业结算风险二、金融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1、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渠道2、危机后我国出口状况(二)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外部环境1、金融危机对中小外贸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2、金融危机后中小外贸企业的环境变化(三)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在危机冲击下的表现1.珠三角地区2.长三角地区3.其它三、我国外贸企业存在金融风险的原因(一)外贸金融体系主体的缺陷(二)外贸金融体系客体的缺陷(三)外贸金融体系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四)我国外贸金融风险产生的特殊原因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措施(二)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三)防范结算风险措施【摘要】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金融风险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及防范措施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外贸企业存货风险及防范措施在经历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面临着存货风险,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企业产品的库存无法及时消化,从而导致存货积压,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外贸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做好市场调研。
在金融危机期间,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的存货很难卖出去。
外贸企业应该对市场进行详细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避免过度积压存货。
2. 加强供应链管理。
外贸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和优质产品,避免因供货不稳定而导致的生产中断和存货积压。
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库存的精细化管理,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
3.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外贸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存货积压风险的产品进行风险补偿,及时做好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缓解资金压力,保证正常生产经营。
4.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外贸企业应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
通过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可以减少未来销售不确定性带来的存货风险。
5. 调整供应链结构。
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供应链结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合作,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加快产品出货速度。
企业还可以与经销商、代理商合作,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分散销售风险。
6. 加强内部管理。
外贸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库存管理等,确保生产、销售和库存的协调和平衡。
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减少内部操作风险。
7. 寻找新的市场和业务机会。
在经历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可以通过寻找新的市场和业务机会来降低存货风险。
可以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和拓展,寻找新的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外贸企业面临存货风险是金融危机时期的常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目录一、我国外贸企业金融风险的表现 (2)(一)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 (3)(二)外贸企业出口风险 (4)(三)外贸企业交易风险 (5)(四)外贸企业结算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由于金融风险造成的现状: (7)二、金融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8)(一)金融风险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8)(二)对出口外部环境的影响 (9)三、我国外贸企业存在金融风险的原因 (11)(一)外贸金融体系主体的缺陷 (11)(二)外贸金融体系客体的缺陷 (12)(三)外贸金融体系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上的缺陷 (12)(四)我国外贸金融风险产生的特殊原因 (12)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 (13)( 一)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1. 加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13)( 二) 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 (14)( 三) 防范结算风险措施 (14)【目录】一、我国外贸企业金融风险的表现(一)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二)外贸企业出口风险(三)外贸企业交易风险(四)外贸企业结算风险二、金融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1、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渠道2、危机后我国出口状况(二)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外部环境1、金融危机对中小外贸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2、金融危机后中小外贸企业的环境变化(三)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在危机冲击下的表现1.珠三角地区2.长三角地区3.其它三、我国外贸企业存在金融风险的原因(一)外贸金融体系主体的缺陷(二)外贸金融体系客体的缺陷(三)外贸金融体系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四)我国外贸金融风险产生的特殊原因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措施(二)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三)防范结算风险措施【摘要】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金融风险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面对各种隐藏的金融风险,为稳定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保证实体经济的正常运作,有关国家和组织必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各外贸企业更应该积极应对并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对目前的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和全面的改革,才能保证企业稳定迅速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外贸企业在金融风险中的表现及金融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外贸企业存在金融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外贸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外贸企业;融资;决策;金融风险一、我国外贸企业金融风险的表现何为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
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劵,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多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最为明显的一种劣态表现形式。
对于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认识或不同的关注点。
理论上的金融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其中主要包括:合同风险、资信风险、结算风险、外汇风险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利率风险、和管理风险还有信贷风险。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外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外贸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外贸风险的总量也随其增长。
同时,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直至目前美国和西方经济的衰退,我国对东南亚以至欧美的出口外部环境日益恶化,外贸企业日益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出口风险。
总体而言,我国外贸企业虽然在加强出口风险管理方面不断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出口意识较为强烈,但对交易的风险成本考虑较少;外贸企业形成大量应收帐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和效益的降低:长期以来外贸人员把风险防范和扩大出口对立起来,认为是一个事物的对立矛盾:对新兴的一些保险措施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较好利用以发挥其规避风险的优势。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外贸风险的管理将日益提上日程。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风险、出口风险、交易风险、结算风险。
(一)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 它不仅涉及到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则及多方面复杂的环节, 而且融合了与进出口环节紧密关联的银行和商业双重信用, 因此, 银行每办一笔贸易融资业务都存在着诸多的潜在风险。
1. 进出口商资信风险。
由于是海外贸易,买卖双方对与对方的资信情况都不了解, 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经常会出现拖欠货款等违背商业信誉的行为,如此产生了严重的资信风险。
在1992年中国某公司通过香港的环球贸易有限公司向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美国普拉革地毯有限公司出口了价值US$6,238,198,50的中国手工羊毛地毯。
但到1993年年初,中国公司只收到1992年前三季度的应收账款2125129.45美元,中国公司仍然有4113078.5美元的应收账款被拖欠着。
在后来中国公司通过美国的收账公司收款的时候,才发现美国的新泽西州的债务人美国普拉革地毯有限公司正确名字是美国水波磷公司,而且已经停业了。
这家公司始于1982年,共17名员工,并且美国福里房公司在1994年1月获得了债务人公司所有资产的占有权。
也就是说中国某公司在对对方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进出口活动,才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
所以进行对外贸易时,应当十分的重视对方的资信情况,避免此类信用风险再次发生。
2. 银行资信风险。
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 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 如经营不善, 随时有倒闭的可能。
此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对贸易及金融惯例了解不够或根本不按惯例办事, 某些开证行还常应进口商要求出现无理拒付信用证现象, 还有些保兑行漠视国际惯例推卸其第一付款人应承担的责任。
这种银行资信不佳的状况, 也会造成风险贷款。
因此, 选择资信良好的代理行至关重要。
此类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常见,2001年中国某企业收到沙特某企业在当地银行申请开出的信用证,旨在进口中国企业的产品,在收到信用证后,中国企业未严格审证,其中一些软条款被忽视,当单据备齐,货物已发的情况下,向开证行要求付款时,进口商串通开证行,指出单据多出不符,拒绝付款,而提单也已经落入进口商之手,此案例只有以中国企业损失告终。
3. 国家及政治风险。
进出口商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是否稳定, 法律是否健全, 贸易、外汇管制是否严格等因素对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为贸易融资涉及到不同国家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 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外汇管制、制裁等因素, 都可能使贸易合同难以履行, 从而使外贸融资蒙受风险。
所以, 忽略国家风险, 仍有可能造成风险贷款。
今年2月以来,利比亚国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在当地的项目停工、人员撤离,企业海外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损失巨大。
其中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分别损失达1.62亿元和4815万元。
4. 融诈骗风险。
出口方及时收汇的前提是在出运货物后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票据提示或提供符合要求的单据, 而犯罪分子却常常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利用假票据、假银行信用证骗取银行资金。
其手段包括: 伪造大额银行票据、涂改票据金额、伪造信用证以及开立具有限制性生效条款和收汇没有保障的“软条款信用证”等等。
据统计, 目前我国外贸出口未收账款超过100 亿美元, 其中属恶性欺诈的拖欠款就高达60 % , 每年因信用证欺诈造成银行垫款达数十亿元。
(二)外贸企业出口风险1、合同风险(1)风险条款。
合同中的条款规定不够详细明朗, 就有可能成为风险条款, 尤其是在商品品质、包装上进出口双方理解不一致易造成进口方拒收货物。
如考虑到农产品的品质在备货时很难准确把握, 用适销品质补充, 但未具体说明品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不符时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 这就给进口商拒收货物提供了机会。
另一种情况是出口商在签订合同时, 没有充分考虑货船衔接问题。
合同中交货时间、地点规定对出口商不合理, 出口商没有按时将货物运到合同指定的地点, 造成进口商不提货, 或者提货后以此为借口拖欠货款。
(2)无故的合同违约。
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2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中, 出口企业面临一种新的难题, 许多进口商出现无理由的合同违约现象, 既不向出口商说明违约原因, 也不退单, 更不提货, 造成出口商损失惨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汇率贬值, 进口成本增加, 同时, 本国市场商品价格暴跌, 使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处于困境, 有些进口商只得违背合同, 甚至放弃预付款。
2、制造风险在我国总贸易中, 加工贸易的比重最高, 截至2008 年初,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总进出口的比重达50% 左右。
所谓制造风险就是在制造产品时产生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之后出口方无法按时交货进而收不到货款。
有些出口商接受凭牌名进行买卖, 根据国外进口商出示的商标证进行OEM 生产, 但忽略了商标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当该国外商标已经被中国其他企业注册时, 也就违反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此OEM产品出口时会被中国海关扣押。
加工贸易活动的增值率低,获得的贸易利益少,而此类制造风险会给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3、结算风险(1)信用证软条款。
我国企业大量采用信用证进行交易, 主要是由于与其它结算方式不同,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以开证行进口商的商业信用, 只要出口商按信用证条款规定交出合格完整的单据, 开证行必须无条件的支付, 且开立信用证等银行费用一般都是由进口商承担。
只要出口商能够收到信用证, 就表明进口商已经基本落实了进口所需的手续, 保证了贸易合约的履行。
以上几个方面均体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对出口商的优势。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信用证结算方式仍存在着风险, 主要体现在信用证的软条款。
如信用证要求将1/3 、2/3 或全套正本提单直接寄给开证申请人即进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