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5年高考_传统文化经典_复习(一)教师稿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讲义
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体现仁的制度或
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
类”。他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重视道德教育,特
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至
战国时,儒家重要代表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主张“性本
善” ,提倡“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秋水》《逍遥游》 庄子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1)请依据上述文段内容,解释“尚贤”的含义。(2分)
(2)你赞同墨子“尚贤”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1)“尚贤”是指治理国家的人崇尚、尊重、 任用贤能的人。
(2)赞同。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是 其发展的根本,国家要想富强,离不开人才 的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发现 人才,抓好对人才的培养任用,关乎国家的 兴衰成败。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 “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 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 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 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 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2015淅江新考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考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参考试卷(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23. 这一段中除了“与人为善”外,还有成语“”也源于此。
24.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3. 闻过则喜24. 主旨:此段言圣贤乐善之诚,并无人我的区分,所以,别人的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而自己的善也可以施予别人。
看法: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调研考试(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荀子·礼论》23.根据材料,孟子和荀子两人中,主张“性本善”观点。
(1分)24. 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分别起源于什么?(4分)参考答案:23.孟子(1分)24.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内在的人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发展(孟子认为道德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是人固有的本心本性)。
(2分)荀子认为道德源于社会制度对人欲望的约束协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规范(是人们为在一起生活被动接受的一种规范)。
浙江省2015年高考专题复习课件:文化经典题复习攻略(共97张课件)
考纲解读
2014年《考试说明》“古诗文阅读”中的第10 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 价” 。
2015年《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 分析和评价” 解读分析:根据此处的变换及试卷结构分析,原 先的《<论语>选读》题将转换成传统文化经典 的阅读,注意不是不考论语,而是考查范围扩大 了。
(四)哲学思想:中庸之道 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 1、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2、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 3、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 4、宽容包纳,和而不同
(五)修身养性:君子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直道而行 5、与人为善 6、文质彬彬
参考答案
5.①乐以忘忧 ②患得患失 6.孔子认为,君子在追求目标时,享受的 是努力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快乐;在达到某 一目标时,享受的是理想实现的快乐。君 子追求不是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他们 不会像小人一样,为了一己之利而陷入患 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模拟训练2
阅读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11-12题。 (5分) 子路日:“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 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乏仕 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节选自《论语.“微子》) 许由喟然叹日: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 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 非以贪天下也。 (节选自汉蔡邕《琴操· 河问杂歇· 箕山操》 ) 11.面对出仕与否,子路和许各有什么不同的选择? (2分) 12.简要评价这两种人生观。(3分)
(三)教育思想
浙江省2015年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二)学生稿
浙江 2015年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二)三、老子及《道德经》老子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的思想总论:以“虚无”的“道”来解释为世界的根本,一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1、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2、老子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模拟训练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8分)【甲】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乙】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选自《韩非子·解老》)7.甲乙两段文字谈的都是____ 方面的主张。
“烹小鲜”与“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是____ 。
(2分)8.老子和韩非子关于治国的主张有哪些异同?(3分)9.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道”和“法”?请你结合现实发表评论。
(3分)四、庄子及《庄子》庄子生平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22+传统文化经典(浙江)+Word版含解析.doc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解释的句子“浩然,盛大流行之貌”不难答出“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盖惟”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夫”也是助词,无意义,“则”是那么的意思,“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案: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赠送语录1、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2、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
如果我说我爱你,我一直爱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4、恋爱就是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件事,从开始到慢慢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思议百转千回。
5、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6、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7、我独自守候着岁月的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
蓦然回首,青春的花,在那烟雨蒙蒙中遗失了心,却在这和煦阳光下找到了魂。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22+传统文化经典(浙江)+Word版含解析.doc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解释的句子“浩然,盛大流行之貌”不难答出“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盖惟”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夫”也是助词,无意义,“则”是那么的意思,“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案: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想象力是翅膀,客观实际是空气,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显着成绩。
2、想停下来深情地沉湎一番,怎奈行驶的船却没有铁锚;想回过头去重温旧梦,怎奈身后早已没有了归途。
因为时间的钟摆一刻也不曾停顿过,所以生命便赋予我们将在汹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颠簸。
3、真正痛苦的人,却在笑脸的背后,流着别人无法知道的眼泪,生活中我们笑得比谁都开心,可是当所有的人潮散去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落寂。
4、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2015年文化经典复习
2015年文化经典专题复习【授课:寿宁一中高三2班叶枫】一、【考点说明】及【命题方向】(2014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考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考查不能偏难偏专,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
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
”主要有两个考点,一是考查理解,一是考查分析。
近年考查侧重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片段中筛选、概括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或主张,并能对某一观点或主张的内涵进行简要诠释。
【命题方向】方向一:理解内涵。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此考点在题型上有填空、选择或简答:选择题一般考查对文化经典阅读内容的理解;简答题一般是先提供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设问,难度不会太大。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解析】本题探讨“过”的问题。
答案是: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方向二:分析、评价。
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
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到考生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
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命题上都很谨慎,提问也很直接、明确。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含解析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解释的句子“浩然,盛大流行之貌”不难答出“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盖惟”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夫”也是助词,无意义,“则”是那么的意思,“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案: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传统文化经典教师稿
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师稿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1.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的三乐,每一点不超过10个字。
1.父母兄弟的天伦之乐;2.德行完满之乐(或无愧于心,内心坦荡之乐);3.教育英才之乐。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1.本文提出了“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的观点,这与荀子《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
”弟子挹水而注之。
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①哉?人焉瘦哉?”——《论语·为政》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②焉。
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注】①廋:隐藏、隐匿。
②眊:矇矇不明的样子。
孔子:“智者乐水。
”老子:“上善若水。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江莲华--传统文化经典备考讲座
四、2013、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 评价 五、2015、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10.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六、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10.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 )的理解和评价
前两年高考中“传统文化经典”的 考查范围,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十分宽 泛,所以考生显得无所适从。
例1: “忠” “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是否矛盾?
【答题参考:“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 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 是就积极方面来说的。 “恕” 指待人宽厚, 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 就消极方面来说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 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 法)。】
2、考点以提炼主要观点,评价或探究现实价值为 主要方向,“传承经典,古为今用”。
3、语段内容来自《论语》或与之相关的内容,体 现教材所涉及到的思想观点和体系。
4、考题通常设置填空题与简答题,呈现难易梯度。
试题取材范围 1、《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中指定的10课
必学内容: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
《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诲人 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
2、 5课自读课文:《待贾而沽》 、《求诸已》、
《出辞气远鄙倍》 、《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 之》。
3、《论语》其他选段或与《论语》相关的解读、评论。
4、体现法家、道家、墨家基本思想的选段。
.《论语》复习内容: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 度。(2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22+传统文化经典(浙江)+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解释的句子“浩然,盛大流行之貌”不难答出“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盖惟”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夫”也是助词,无意义,“则”是那么的意思,“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案: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浙江专用 导与练】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 (1)
2.语音辨识法 即通过朗读发现书写错误的一种方法。当然这要求同学们平时 就要读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例如:①编篡 (纂)“纂”读zuǎn,“篡”读cuàn。②既(即)使“即”读jí,“既” 读jì。 3.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即给词语划分结构,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以及词语 中相关汉字的词性、语义,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例 如:2013年湖南卷考查的“耽误”一词,“耽”有延误、迟缓的意思, 误写成“眈误”,“眈”以“目”为形旁,是注视的样子,很容易就 能判断出这是错别字。
等。同样,由于发音相近,平时读音如果不准也会导致书写失误,
如“墨守成规”误写为“墨守陈规”等。
典题在线
(2013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 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 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 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 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解析:C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重点在对音 同造成的错别字的考查上。A项中的“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形容争 辩激烈,言辞锋利。B项中的“陷井”应为“陷阱”。D项中的“登陆”应为 “登录”。
技法盘点
同音字和音似字字形的辨识方法
1.意义辨别法 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中的同音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
【高考宝典】2015年语文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解释的句子“浩然,盛大流行之貌”不难答出“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盖惟”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夫”也是助词,无意义,“则”是那么的意思,“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案: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传统文化经典复习上课用
“性本善” ,提倡“仁政《”劝,进学一》步荀提出子“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主《张季“氏性将恶伐论颛”,臾在》政治 方面,主张“仁义”和“王《道论”语,“》以德服人”,并 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寡载人舟,之亦于则国覆舟也”》。也 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孟制子天命》而用之”。
”一句的注释。(2分)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课堂演练【2016年参考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
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 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 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 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 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 自安者也。(《荀子·修身》)
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
黄老学派。
《秋水》《逍遥游》
庄子
墨家
创始人是墨翟。作品:《墨子》。他的思想代表了平 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政治上主张尚贤、 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
事鬼。其中较典型的思想是“兼爱”(消除亲属,贵
贱的分别,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不分“王公大人”
23.这段话中“礼”和“师”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24.根据这段话,简析“修身”的方法。(3分)
答案:
23.(2分) ①“礼”是用以规范人行为的规则法度。
②“师”是能端正礼法并身为表率的人。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4.(3分) ①向老师学习礼法,不师心自用、自行其是。 ②将学到的礼法体现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避免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第一部分 题点训练案ppt1
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
修辞方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二)审题要点 大概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情境微写作的题干用语是 最多,也是要求最多最具体的了。因此,审题尤为重要。
审题,既要注意显性要求,又要注意隐性要求;既要注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敬礼! 店主:×××
×年×月×日
3. (2012 · 广东)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
问题例析
.
考生答案1
这就是我们的奥运,带给我们完美,带给我们惊讶
与完成后的喜悦! 索契冬奥会真像一部充满悬念的大剧,开幕式上就 考生答案2 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想索契冬奥会的赛场 上应该是悬念迭生。 最后一环缓缓打开,无疑是弥补了“故障五环”的缺 考生答案3 憾。俄罗斯人这一做法犹如及时雨,重新滋润了我 们的心田,同时也促进了中俄两国的友谊。 奥运五环喻意“和平、合作、竞争”,索契冬奥会的 考生答案4 举办就是为了弘扬“五环”精神从而促进最后一朵 “雪绒花”的绽放,岂不美哉?
校学生会文艺部
4月30日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 2015年高考传统文化经典复习(一)一、孟子及《孟子》孟子生平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1、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名言名句:⏹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模拟试题1:王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根据文意,请分别解释“仁”、“义”的含义。
(2分)【参考答案】‚仁‛: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
2.孟子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所以,“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韩非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
(见《韩非子六反》)。
请你对此二人的观点作分析和评论。
(4分)【参考答案】孟子主张重义,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另外,孟子的主张会调和君与臣、人与人的关系,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而这也正是孟子所要追求的‚大同社会‛的基础。
韩非子完全是功利主义的。
他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但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破坏人际关系,败坏社会风气。
【参考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孟老,您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谈利呢?只要强调仁义就够了。
大王说,‘怎样才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样才对我的封地有利?’那么,一般士子以至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牟取私利,那国家可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君篡权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君篡权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兵车千乘的国家中,大夫拥有百辆兵车,这些大夫的产业不是不多。
但是,假若轻道义,重私利,那么,大夫若不把国君的产业完全夺去。
是不会满足的。
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
所似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要讲利呢?模拟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6分)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23.上述文字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成语“水深火热”也源出于此。
(2分)24. 请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对战争观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①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正义的符合百姓意愿的战争。
②孟子的战争观体现了‚民本‛(或‚仁政‛)思想;③他的观点是辩证的,变通的。
(共4分。
①能从‚反对‛与‚支持‛两方面回答2分,只答出一方面1分;若回答‚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1分。
②写出‚民本‛或‚仁政‛1分。
③写出‚辩证‛或‚变通‛等意思1分。
)模拟训练3: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17-18题。
(5分)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国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选自《孟子〃离娄上》)[注]①节文:礼节,礼仪,在这里用作动词。
17.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孟子认为智的实质在于明白仁和义的道理且在行动上不背离。
B.孟子认为能恭敬地遵循礼仪侍奉父母,是礼的实质之一。
C.孟子认为,乐的实质是乐于依礼侍奉父母、顺从兄长。
D.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手舞足蹈,是因为由礼、智产生了快乐并消除了厌恶的情绪。
【答案】D (文中说乐于做‚仁‛和‚义‛两方面的事,就产生的快乐,抑制不住这种快乐,就手舞足蹈起来了)18.孔子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结合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孟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点。
(3分)【参考答案】两人都认为“礼”与“仁”密不可分(或:“仁”是“礼”的思想核心:或:“礼”的实质是“仁”)。
孟子讲要依托节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兄长,孔子也讲到“礼”是不离开“仁”而单独存在的。
【参考译文】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模拟训练4: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19-20题。
(2分)孟子日:‚今之事君者皆日:‘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盛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注】与国:盟国。
19.当时的“良臣”常以具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__三方面的才能自诩。
(每空填2字)(3分) 【答案】军事、外交、财政(财经、经济)20.选段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主要反映了孟子的仁政和王道思想。
需子认为,如果君王不以正道和仁德为追求,臣子只一心帮助君王搜刮民脂、开疆辟土,这无异于残害百姓。
这样的君巨,即使把天下都给他们也是坐不长的。
【参考译文】孟子说:‚如今服事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
’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后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
(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
’一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仁行,却去想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
从当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当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二、荀子及《荀子》荀子的生平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今河北邯郸)。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模拟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
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粱以时禁发而不税。
相地而袭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
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
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夹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
(节选自《荀子·王制》)1.请写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和选文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2分)【参考答案】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子河内。
2.荀子又认为秦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
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勰勰(xI,担心害怕貌)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
(《荀子·强国》)。
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请简要评析荀子的国家“统一观”。
(3分)【参考答案】荀子认为,秦国即使能够即使赢得全国统一,也很难持久,因为国家的统一不应单纯建立在武力征服下,而应建立在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和共识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稳固而强大的国家。
另外,经济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但是,这种统一不是靠强力剥夺,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在一种道义的力量上。
【参考译文】奉行王道的君主的法度:规定好赋税等级,管理好民众事务,管理好万物,这是用来养育亿万民众的。
对于农田,按收入的十分之一征税;对于关卡和集市,进行检查而不征税;对于山林湖堤,按时封闭和开放而不收税。
考察土地的肥瘠来分别征税,区别道路的远近来收取贡品。
使财物、粮米流通,没有滞留积压;使各地互通有无来供给对方,四海之内就像一家人一样。
所以近处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才能,远处的人不厌恶奔走的劳苦,即使是幽远偏僻的国家,也无不乐于前来归附听从役使。
这种君主叫做人民的师表。
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法度。
模拟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7-8题。
(10分)子路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阚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选自《论语·子路》)彼国者,亦有砥厉,札义节奏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