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内科教学大纲更改
内科学教学大纲版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
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
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高等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内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各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与中医各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内科教学大纲更改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了解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军团菌、厌氧菌、念珠菌和曲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治疗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 2学时三、教学内容1、概述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和分类(重点讲解病因分类和环境分类)。
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重点讲述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致病性,发病的季节性,致病力特点。
3、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改变。
4、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肺实变体征。
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5、并发症:较少见。
6、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7、诊断与鉴别诊断:初步诊断的依据有典型症状、肺实变体征和X线检查。
临床表现不典型时需加以。
确诊依据为病原菌的检测。
8、治疗:重点讲解首选抗生素的选择、重症病例和并发症的处理。
9、简要讲解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X 线改变、诊断和有效抗菌治疗方法。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典型病例示教,包括典型X线胸片。
第八节肺部真菌感染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地理区域特点以及易引起真菌感染的部位。
2.熟悉近年来引起肺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
3.掌握肺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三、教学内容1.真菌感染的发生是机体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结果。
真菌的结构及致病特点地理区域致病特点真菌感染的易发部位 2.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使肺真菌感染增加。
X线特征及诊断有赖于培养结果。
3.肺念珠菌病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念珠菌支气管炎和念珠菌肺炎。
两者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诊断肺念珠菌病需连续三次以上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涂片查见菌丝等。
留痰标本方法,血清念珠菌特异IgE抗体测定;病情严重者应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用药注意点及药物副反应。
内科学教学大纲(二)2024
内科学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内科学教学大纲(二)是内科学教学的拓展,旨在深化学生对内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档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学生在内科学教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大点:呼吸系统疾病1. 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 肺部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5.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第二大点:心血管系统疾病1. 心脏解剖和生理概述2.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介入治疗第三大点: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治疗第四大点:泌尿系统疾病1. 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 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 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第五大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 内分泌系统解剖和生理概述2.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3. 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5.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激素治疗总结:内科学教学大纲(二)的五个大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与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相关的解剖、生理、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这将为学生的内科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呼吸系统疾病(1)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功能特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2)上呼吸道感染: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诊断标准。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及病理变化特征。
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
(4)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方法。
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了解本病是以肺功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5)肺栓塞:掌握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肺栓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肺栓塞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6)支气管哮喘: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其发作与炎症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的关系。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合理应用平喘药物,尤其是抗炎药物和β2受体兴奋剂。
掌握重度哮喘的处理。
(7)支气管扩张症:熟悉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病理类型。
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8)呼吸衰竭: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
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9)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10)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了解肺脓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及预后和预防。
《内科学》教学大纲(192学时)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内科学课程编号:N3070091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92讲课学时:128见习学时:64学分:12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其他各科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
尤其是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内科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内科学的基本内容很广,可分为多个专科。
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教学方法分理论课教学与临床见习二大部分。
在教学中,要求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网络课件和专题讲座等,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教学中需注意介绍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检查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
同时还需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开课对象:临床医学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的课程。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
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将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
【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2024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内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对人体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科学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内科学知识的纲要,旨在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内科疾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内科学教学大纲(一)为主题,分为五个大点来概述其内容。
正文:大点一:基础知识1.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解剖和生理学:系统介绍人体各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如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等。
3. 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内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
4. 临床表现与诊断:详细描述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如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等。
5.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介绍内科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方法,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大点二:内科专科1. 心血管内科:介绍心血管内科的疾病诊疗方案和常用药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2. 呼吸内科:探讨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3. 消化内科:介绍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4. 内分泌科:探索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5. 肾内科:详细描述肾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如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大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强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2. 临床鉴别诊断:介绍内科疾病鉴别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等。
3. 影像学诊断技术:探讨内科疾病中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X线、超声等。
4.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指导学生正确解读常见内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5. 病理学诊断的意义:介绍病理学诊断在内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大点四: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1. 治疗原则:阐述内科疾病治疗的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内科学》教学大纲——七年制再修改
《内科学》教学大纲——七年制再修改【前言】本教学大纲依照教育部高教司和卫生部科教司规定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要求,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的第2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八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教材”为蓝本,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研究制定。
授课对象为本硕连读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生。
【教学时间分配】理论总学时21学时,见习10学时(5学时以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为主,5学时以哮喘、肺炎、肺栓塞为主,4学时以肺癌、胸腔积液、气胸为主)第一章总论【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增多的主要相关因素、常用诊断方法。
2、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明确吸烟的危害。
【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我国死因调查结果。
2、发病率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
重点讲解呼吸系统结构功能特点与疾病的关系及导延误诊断的原因。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简述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特点,变应原皮肤试验、肺功能、支气管镜、胸腔镜、纵膈镜等特殊检查的意义。
1、病史2、症状3、体征4、实验室和其它检查【自学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现状与展望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病因;2、熟悉普通感冒与流感的鉴别;3、掌握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教学方法】自学为主说明在讲授“慢性支气管炎”时,可用比较方式复习上述内容。
第三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本病的诊断、分型、分期及治疗方法。
2、熟悉本病定义、病因及危害性。
3、了解小气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概念。
【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定义。
2、危害性:患病率高,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综合因素参与1、外因:(1) 吸烟;(2) 感染;(3) 理化因素;(4) 寒冷;(5) 过敏因素。
调完《内科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2017年修订)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非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五+三)前言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
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内科学是利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其重点是诊断及治疗;通常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模块。
内科学是二级学科,包括呼吸病学、循环病学、消化病学、泌尿系统疾病学、血液病学、内分泌代谢病学、风湿免疫病学及中毒部分。
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制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
内科学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
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程。
其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密切相关,其诊疗原则与方法亦适用于其它临床各科。
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
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教学大纲-内科
《内科学》教学大纲编写人:*** 审核人(专业或教研室负责人):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护理学院(部)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课程名称:内科学课程代码:Z094033课程类型:职业核心学分:3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6 实验(上机)学时: 2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解剖、生理等。
后续课程:检验临床课程。
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所论述的这些内容在临床各科中具有普遍意义。
本课程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涉及面广;与许多基础和其他临床学科有密切联系而又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
学习内科医学三基学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在内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讨论,亲自参加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的良好医德医风,重视新的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重视卫生服务目标的整体观,要从原有的医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医学、心理学,即治疗疾病要配合心理治疗及社会群众防治。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总学时: 1 )主要知识点:介绍内科学的特点及发展重点:内科学特点及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1.熟悉内科学特点及要求。
2.掌握内科学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课后题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总学时: 10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知识点:1.呼吸系统结构、功能。
2.详细讲授本系统疾病内容。
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内科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e(三)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四)课程性质: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
它即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它既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又与它们存在密切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六)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好内科学的方法。
4、内科疾病的诊断。
5、内科学的新近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126 学时分数: 7学分(八)教学方式:以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篇绪论教学要点:1、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认识内科学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了解内科学的新近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好内科学的方法。
4、内科疾病的诊断。
5、内科学的新近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教学要点: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2、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第四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学要点: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L01B 学分数:5 周学时:5总学时:85 学时分配:理论85 开课学期: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续上表: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内科学》教学大纲(本科)
内科学一、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总论了解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及展望。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掌握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病理、预防;流感的特点。
3.肺炎掌握内容:肺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治疗;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肺炎的概述、发病机制,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其他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厌氧菌、真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4.肺脓肿掌握内容: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肺脓肿的病理、预防。
5.支气管扩张症掌握内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预防、预后。
6.肺结核掌握内容:肺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肺结核的痰菌检查、X 线特点与病理变化特点)、诊断方法、要点与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了解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军团菌、厌氧菌、念珠菌和曲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治疗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 2学时三、教学内容1、概述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和分类(重点讲解病因分类和环境分类)。
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重点讲述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致病性,发病的季节性,致病力特点。
3、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改变。
4、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肺实变体征。
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5、并发症:较少见。
6、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7、诊断与鉴别诊断:初步诊断的依据有典型症状、肺实变体征和X线检查。
临床表现不典型时需加以。
确诊依据为病原菌的检测。
8、治疗:重点讲解首选抗生素的选择、重症病例和并发症的处理。
9、简要讲解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X线改变、诊断和有效抗菌治疗方法。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典型病例示教,包括典型X线胸片。
第八节肺部真菌感染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地理区域特点以及易引起真菌感染的部位。
2.熟悉近年来引起肺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
3.掌握肺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三、教学内容1.真菌感染的发生是机体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结果。
真菌的结构及致病特点地理区域致病特点真菌感染的易发部位 2.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使肺真菌感染增加。
X线特征及诊断有赖于培养结果。
3.肺念珠菌病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念珠菌支气管炎和念珠菌肺炎。
两者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诊断肺念珠菌病需连续三次以上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涂片查见菌丝等。
留痰标本方法,血清念珠菌特异IgE抗体测定;病情严重者应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用药注意点及药物副反应。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床边示教典型病例,重点讨论临床表现与诊断等。
2.自学肺曲菌病——该病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临床诊断本病的要点,尤其认识确诊此病有赖于培养及组织学检查。
治疗本病首选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等。
第五章肺结核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肺结核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2.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及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痨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二、计划学时数 3学时三、教学内容(一)概述:肺结核病的定义、主要传播途径和病理改变。
本病在国内和全球的流行病学。
(二)结核分枝杆菌:分型和生物学特性。
(三)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重点讲解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1、原发感染2、结核病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免疫与变态反应及两者的关系。
用koch现象讲解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的临床表现。
3、继发性肺结核(五)病理学:复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炎性渗出、增殖和干酪样坏死)。
重点讲解肺结核的病理变化转归。
(六)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和体征。
(七)实验室和其它检查:重点讲述:1、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和CT片的特点2、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强调该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
了解痰标本的收集、检查、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3、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结核镜下表现及临床意义。
(八)诊断1、诊断方法:依据病史和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做出诊断。
强调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重要方法。
2、诊断程序:对出现可疑症状者进行痰结核抗酸杆菌和影像学检查;对难以确定病变性质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可进行系统检查,仍难以确定者可经短期观察后复查;诊断为肺结核者应进一步明确有无活动性;确定活动性后应明确是否排菌。
3、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着重讲解我国现行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类型肺结核的诊断要点。
4、记录方式(九)鉴别诊断:对疑难病例需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扩、肺癌、肺脓肿、纵隔和肺门疾病以及其它发热性疾病相鉴别。
(十)治疗抗结核药适应证;各型活动性肺结核。
1、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2、抗结核药物介绍:主要介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
3、初治和复治的方案4、手术治疗:适应证、禁忌症。
5、对症治疗:毒性症状及大咯血等的处理。
(十一)预防强调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意义。
本病病因明确,防有措施,治有办法,关键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健全防治机构,种好卡介苗,早期发现并彻底治疗病人。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典型病例示教第五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在发病中的作用,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征。
3、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分期,诊断分期要点及防治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三、教学内容1、慢支的定义,发病情况、病因、发病机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含义和概念。
2、慢支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着重阐述外因中吸烟对慢支的发生、发展的危害和内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3、慢支的病理特征。
4、临床表现:咳、痰、喘三大症状与炎症的关系;正确地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
5、根据定义临床表现,分型和分期、正确进行诊断,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等鉴别诊断。
6、诊疗和预防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选择1~2个带典型病例进行示教,以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
第二节阻塞性肺气肿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之间的内在关系。
2、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理。
3、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体征及主要并发症。
熟悉肺气肿的肺功能改变。
熟悉A型和B型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特点及二者的鉴别要点。
4、掌握肺气肿的防治方法、尤其是膈肌锻炼和缩唇呼吸。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三、教学内容1、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与COPD的关系。
2、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上主要形成小叶中央型肺气肿;α1-AT缺乏症在我国很少见,故全小叶肺气肿也较少见。
3、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和主要的病理生理。
4、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内容和临床特点。
5、主要并发症:自发性气胸,下呼吸道及肺部急性感染,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6、治疗要点:膈肌深呼吸锻炼、缩唇呼气和氧疗;如继发肺部感染,则用抗菌药物解痉和祛痰。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线胸片、肺功能等。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本病的病因。
2.熟悉本病的发病机制。
3.熟悉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的诊断标准。
4.掌握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病情不同程度的处理措施。
5.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二、计划学时数 3学时三、教学内容1.概述哮喘的定义、临床特点: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牢记全球性哮喘防治建议(GINA)是目前防治哮喘的指南。
2.病因及发病机制:哮喘与变异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3.症状常见表现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等。
4.体征包括轻度与危重度哮喘发作时的体征。
5.实验室检查:血液与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呼吸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6.诊断与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3)支气管肺癌(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7.并发症发作时注意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病可致慢支并感染、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8.防治认识治疗哮喘的最终目的是长期使用最少量或不用药物能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
(1)脱离变应原(2)药物治疗(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分度处理(包括重度哮喘的处理)(4)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分度处理(5)哮喘缓解期的教育与管理9.预后坚持缓解期处理可减轻发作或达到长期缓解甚至痊愈。
病情重、气道高反应性易复发。
若伴发COPD、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
及时且足够时间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控制哮喘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意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床边示教典型病例,重点讨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等。
2.熟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方法。
3.强调危重度哮喘的处理措施4.自学哮喘发病机制示意图及哮喘的病理第九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慢性肺心病是常见病,是呼吸系统重点疾病之一。
2、了解肺心病发病的关键是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并发症。
掌握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3、掌握肺性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要点。
4、掌握肺心病治疗中的抗生素应用原则,改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改善循环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措施。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三、教学内容1、概述:定义、危害性。
2、病因:A、支气管、肺疾病;B、胸廓运动障碍性病变; C、肺血管疾病。
3、发病机理和病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心脏病变,心功能不全,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4、临床表现:A、肺心功能代偿期。
B、失代偿期。
5、并发症。
6、辅助检查:X线、心电图、血气分析等。
7、诊断与鉴别诊断。
8、治疗:A、急性加重期;B、缓解期。
9、预后和预防。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1.典型病例临床示教与讨论2.心电向量图检查、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缓解期处理、本病的预防。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鉴别诊断。
2.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防治方法。
3.熟悉脓胸的治疗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三、教学内容(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原理:结合胸腔积液和吸收的机理,着重讲解结核性胸膜炎。
(三)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四)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穿和胸水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腔镜或开胸活检和支气管镜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2、区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3、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重点强调结核性与细菌性,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
(六)治疗:1、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原则。
2、类非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