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政府绩效与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识,强烈的自主意识使得人们要争取更多的权利 & 西 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就是如此 ’ 。政 府的专制权力逐渐被剥落,权力重心渐渐向公民化 了的民众倾斜。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模式逐渐转向“民 众本位”。在我国民主革命成功后,人民成了权力的 主体,政府只是人民意志的代行机构。显然,政府行 为的价值取向应是“民众本位”。
务作用和引导规划作用。
!% 绩效指标在整体统一性方面的扭曲。
!% 职能界定不科学、不明确,导致部门管理工
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应是全面的、可持 作交叉重叠、相互矛盾。从而使现有绩效指标设定和
续的。而地方政府作为一区域内的权威组织,是唯一 考核工作混乱无章,缺乏统一性、系统性。
能够在宏观上引导本地产业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中 国 体 制 转 轨 与 政 府 行 为 的 价 值 取 向 转 变。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成了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 社会各系统的指挥中心。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上,以 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为人民服务为政 治前提,强调政府管理的权威性,忽视对具体民主参 与渠道的建设,造成政府孤立行政,缺少有效监督, 甚至以政府利益取代民众利益,奉行典型的“政府本 位”的价值取向。这种以政府为本位的行政行为一定 程度上有利于政府进行社会动员,统一配置社会资 源和保持社会平衡发展,但是,其弊端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显露出来。它抑制 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权力 过分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滋生出难以
地方政府直接面对广大民众,其管辖的事务非
的框架内运行的组织。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各项 常具体、庞杂。且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政府职能的
指标时,综合反映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协调性,而不 规模日渐膨胀,范围不断拓延。现在面临市场经济体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推行绩效评估制度,该制度旨在促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进而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对其优势和局限进行分析。
首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在过去,政府部门常常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工作流程繁琐缓慢,办事效率低下。
然而,绩效评估的引入使政府部门的工作行为受到了约束,迫使他们加快办事速度和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政府窗口服务评估制度的推行,让办事群众不再为繁杂的手续而烦恼,而且政府工作人员也加强了服务态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还能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以往政府职能主要集中在审批和管理上,未能有效履行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角色。
但绩效评估的引入,鼓励政府部门更多地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积极主导开展改革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绩效评估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此外,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促使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减少了政府干预市场的现象,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然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也存在一些局限。
首先,评估标准的制定难度较大。
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绩效评估标准会有所不同。
因此,如何制定一套适用性强且公正科学的评估指标是一个困扰地方政府的难题。
其次,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与落地存在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仅将绩效评估作为政绩竞争的一种手段,忽视了绩效评估结果与改进政府工作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只成为形式主义的象征,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
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这些问题,有几点改进的建议。
首先,评估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估标准科学公正。
其次,在绩效评估的结果上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工作的实际表现,并通过舆论引导使绩效评估结果真正达到约束政府行为和改善公共服务的目的。
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个共同点是地方政府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在
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地方政 府在 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主要有 : 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 ; 区域经济发展; 作用; 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 号: 17 F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 7 X 2 0 ) 1 06 0 10 7 7 (0 6 0 - 0 0— 4
一
、
引言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和 法律意识, 一) 营造公
责任 , 从而使这些受影 响的企业或个人 为此被迫支 付额外的成本以减轻不利影响。因此 , 地方政府必
出以其经济绩效改变了政府的政策导向。美国西华
盛顿大学副教授帕立斯 ( . a i) 艾伦 ・ K Prs 、 r 刘认为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机构的灵活政策和
的成长可以对市场经济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它一 方面会弥补市场组织功能作用 可能产生 的不 良后
果, 抑制企业组织的非市场化行 为和不 良的市场行
制外进行突破 , 创造性地发挥其职能和作用。这些 “ 润滑剂” 。所 以地方政府应大力扶持 和促进 中间
收 稿 日期 :0 5— 9 8 20 0 —1
作者简介 : 张路通(95 )山东曹县人, 1 一, 7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财经教学部讲师,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
6 ・ O
F b2 o e.o 6
V0. . 19 No 1
分权、竞争与绩效激励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基于文献述评的视角
第3期
王 生 : 分权、 竞争 与绩 效激励 下 中央 与地方 的 关系
9 3
扩 张和 区域 内行 政绩 效工 程 的倾 向 J 。在 这种 观 点 之下 , 地方 政 府 的财 政过 程 不 透 明助 长 了财 政 支 出的膨胀 , 必 将不 断形 成地方 财 政赤 字 , 地 方 政 府 债务 危机 问题 必然 浮 出水 面 。 从 以上分 析可 以看 出 , 很 多 学 者 们 对 中 国经
源配 置空 间 的增 大 , 地方 政 府 呈 现 出不 顾 地方 实
际需 求 、 不计地 方 收 支赤 字 而 一 味 寻求 经 济 规模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l 一 2 8
[ 作者简介 ]王 生( 1 9 8 0一 ) , 男, 四川成都人 , 攀枝花学院土建 学院助教 。
行 为 。 陈刚 、 李树 等结 合 区域 内不 同要 素 禀 赋差 异
地 促进地 方政 府 之 间 的竞 争 , 这 种 竞争 将 限 制 政 府 的低效 率 、 官僚 主义 , 逐 步建立 地方 政府硬 预 算 约束 机制 ; 同时 , 因为我 国的“ M” 型层级 结构 让 中
央政府 可 以逐 级使用 指标 化考核 对地 方政府 形 成
念— — “ 软预算 约束 ” , 分 析 指 出经 济分 权 将 极 大
直 以来 的经 济分 权 并 不 是 以制 度 性 、 规 范性 的
方式 进行 , 因此 也 必将 导 致 对 地方 政 府谋 求 更 多 预算 外收 入产 生激 励 , 从 而 形 成地 方 政 府将 经 济 竞争 逐渐 演变 为商 业 化 、 市 场 化 导 向 的非公 权 力
设施 重复建 设 以及 区域 内很 多行业 的政府 垄 断与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政分权制度改革 的不断深化 . 中央对地方政府在 财权 和事权 的划分使地方政府独立性进一 步加强 , 经济 自主性地位不断 来发展 当地经济 。 而作 为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方 式就是政 府投 资。 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保护本地就业 发展 和
年不断 深入 。李 广杰 、 花小 安等( 2 0 0 9 ) 指 出地 方政 府投资一 方 面加强 了地方政府 间 的竞争 , 改善 了投 资环境 ; 另一 方面
地方政府投资对 于经 济总量的弹性减小 了。 地 方政府 投资的
析地方政 府投 资行 为与东中西部地 区经济增长 的关 系。 研 究
地方 政府投 资行为研 究近几年 越来越受 到学者们 的关 注。刘静 、 徐晓玲 ( 2 0 0 5 ) 认为地方 政府投资具有调节社会经
济 供需 平 衡 ,促 进 区域 产业 结 构调 整 的功 效 。 欧 阳昌朋 ( 2 0 0 6 )认为经济分权下 的地方政 府投资促进 了地方经济 的 发展 。 而有 学者 指出地方政府投资带来 的经济增长是 以减少 整个 社会 的福利 和降 低资 源配置 效率 为代 价 的 ( 张建辉 , 2 0 0 8 ) , 而且易形成地方保护 , 导致地 区性行 政垄 断( 张卫 国 ,
提高 。 为了拓宽税源 , 增加收入来 源 , 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 域 之间经济增 长的 系的研究 并不多见 。基 于此 , 本文对东
东中西部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 、 人 口素质 和 自然资 源等因
素差异使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各区域地方政府的投
消费 、投资 和进 出 口是 推动我 国经济发展 的 “ 三 驾马 车” 。 投 资中的地方政府投资 , 是指除 中央政府 以外的各级地
论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为选择
论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为选择摘要:2009年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共批准了7个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时期。
大规模发展区域经济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格局以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地方政府要有效地运用政策工具,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拉动区域内经济的增长,具体措施有:政策制定前,要进行充分地论证,降低决策成本;政策执行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互信,注重灵活性,避免搭便车的现象;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要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重视政府间关系的建设。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合作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要求,我们要努力遏制地区间GDP总量和人均GDP的扩大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势在必行。
一、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影响不断扩大。
2009年以来,随着7个区域经济合作规划的批复,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时期。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之上的。
1、毛泽东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区域经济采取的是一种均衡性的发展策略。
一方面,当时国际上的政治、军事冲突不断以及欧美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另一方面,“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1]6332、邓小平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1、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历史和现实证明,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是振兴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西部大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的内部一体化,日本的三大都市圈,欧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证明区域经济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经济合作使得各经济体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产生一种辐射效应,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实力。
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
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现象及其意义。
在不同级别政府间的竞合动因方面,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政绩考核等方面存在竞争。
竞合关系下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追求经济增长、地方形象提升等。
地方政府竞合博弈也存在局限性,如信息不对称、制度约束等问题。
影响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因素有制度环境、市场需求等。
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现象。
结论部分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发展趋势、应对策略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间竞合博弈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合博弈、政府间关系、动因、行为特征、局限性、影响因素、实践案例、发展趋势、应对策略、未来研究、竞争、合作、博弈理论。
1. 引言1.1 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意义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意义在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关系日益凸显。
这种竞合博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促使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地方政府竞合博弈也反映了政府间权力分配的调整和政治关系的演变,对于政府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方政府竞合博弈的意义还在于,通过竞合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借鉴他地的成功经验,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竞合博弈可以激发地方政府的创新意识和竞争动力,促使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竞合关系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整体治理水平和效能。
1.2 研究背景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作关系也日益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合博弈,对于理解地方政府行为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推进的新方向,它是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发挥政府部门职能性的有效手段。
政府绩效管理对加强各主体监督及增强政府控制力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及类型,分析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性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问题对策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与类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开始实行绩效管理体制,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也随之推广开来,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受到世界先进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启发,我国也逐渐的将政府绩效管理纳入重点研究与探索课题,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制。
比如:一些地方设立专门对政府绩效工作进行监督观察的行政效能监察机构;一些地方政府建立公共服务首问负责制以及限时办结制;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估体制,对未达到评估标准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尝试与创新中得以发展与进步,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从理论完善到实践操作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结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将其绩效管理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普适性的政府绩效管理。
如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的适应地方政府特点的评估性活动;第二种是针对某一具体行业的绩效管理。
如江苏省对省政府部门出台的绩效管理方法;第三项为专项绩效管理。
主要是指某专项工作课题或某一专项活动所开展的绩效评估。
如江苏常州开展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河南省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等。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绩效管理观念尚需改进现阶段,我国政府正由传统的管制型向服务型的工作管理体制转变,中央政府在支持地方政府从创新实践与自主管理的道路。
地方政府竞争走向制度竞争的论之论证
地方政府竞争走向制度竞争的论证杨婵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摘要】经济转轨尤其是分权化改革以来,地方政府间竞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
随着竞争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逐渐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对资源的争夺投向制度的创新。
本文试图通过对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总结,说明各个竞争力对制度创新的依赖,既而对资源竞争模式和制度竞争模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制度竞争优于资源竞争的结论。
论据表明制度竞争作为一种难以模仿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取得持久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资源竞争制度竞争随着我国分权化、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成为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获得了更多的地方自主管理权,更多的责任与财政压力也随之而来。
地方政府在追求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针对某些稀缺资源而与其他地方政府展开角逐,而如何在竞争中使自己处于持久的优势地位,成为了各个地方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都争相设计各种策略来追求自身的发展。
各个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赢得持久竞争的关键性作用。
一、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1.禀赋继承能力。
禀赋继承能力最为突出的是对先进、优秀制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能力。
地方政府有若干经过不断实践后建立起来的制度和基于资源优势和要素成本优势而形成的先天优势,政府要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对先进的、优秀的制度进行传承,对不适时势的制度进行改善,不断发展。
2.组织结构能力。
改善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能力基础。
在组织结构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内部协调能力。
将组织紧密结合起来的特殊性协调能力是绝大多数对其他组织来说既难于获得又难于仿制的知识形式。
3.制度能力。
组织之间的竞争产生了使组织寻求改善现存制度的激励,政府间竞争是知识和信息的发现过程,尤其是有关更优的制度知识的发现过程。
地方政府加快建立起更好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优良的外部资源进入到辖区内。
4.学习能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各地方政府不断获取知识,不仅能改善其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并且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
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构
追求效率是建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政务 , 重大决策采取听证制度 , 及时听 该 以顾客 为中心 , 以顾客 的需要为导 向 体 系、 实施绩效管理的核心 , 也是人们 取 民众的意见 , 将政府 的活动接受 民众 的, 政府绩效 评估 本身就蕴涵着服务和 对政府的共 同期望 。 由英 美掀起的新 公 的监督 , 使公众意 志和 利益能够及时体 顾 客至上的管理理念 。I 见,管理与 ” 4 可 共管理运动提倡建立企业家政府 , 实质 现在政府的公共行政 中。 服务应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双重价
方面入手
治、 实现更好的管理 ,而忽视 丁它在提 供公 共服务方 面 的作用 ;过分强调 了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评估体系;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18 06 3 04一 5 6 6 03( 0) — 0 I 0 0 2 o
“ 行政管理 ” 的功 能是对社会进行管制 , 忽视了社会和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制
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行为的低效, 服 务、 更好地实现公众的权利。 因此, 效 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 , 强化政府对 公众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因此, 为 率与权 利应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导 的责任, 充分显示 了 政府 以绩效为本 的 。 更好地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切实提高 向,在绩效 评估中不能仅从效率出发 , 管理理 念。然而 , 建立地方政府 绩效评 地方政府的行政效能,必须重新建构一 同时还应注重公众的权利 , 实现效率与 估 体系、实施效能管理 ,并非为 了突出 套完整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权利兼顾 。“ 政府绩效评估很多步骤都 政 府的管理功能 ,而是利用管理手段 ,
维普资讯
政 府 改 革 与 鹤 新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赵平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9期摘要:自1994年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越来越高。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市1994年-201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最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增加的拉动作用最强,西部次之,这说明我国中西部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资;经济增长一、引言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主体,其投资行为与经济总量增长及就业有着密切关系。
自1994年以来,随着财政分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对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使地方政府独立性进一步加强,经济自主性地位不断提高。
为了拓宽税源,增加收入来源,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来发展当地经济。
而作为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政府投资。
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保护本地就业发展和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
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和自然资源等因素差异使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各区域地方政府的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带来的效果不一,经济增长对促进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而各地区地方政府投资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1。
二、文献综述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研究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刘静、徐晓玲(2005)认为地方政府投资具有调节社会经济供需平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功效。
欧阳昌朋(2006)认为经济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投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有学者指出地方政府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福利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张建辉,2008),而且易形成地方保护,导致地区性行政垄断(张卫国,2010)。
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研究近几年不断深入。
关于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和方法分析
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外,我国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宏观调控的实施以及发展思路的明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在推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即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所以,首先应该发展区域经济,使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得到巩固,再进一步全面发展国家经济。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首要推动因素,经济发展除了地区自身的发展之外,还需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政府对财政权的管理等,在地方政府的管理之下,区域经济能够快速地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理论概述2.1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地方内,具有规范性的自我治理能力的政权团体,即所谓的地方自治。
地方政府是国家中一个地方的管辖地区,对该地区有财政权、管理权、教育权,等等,确保地方的经济和治理正常运行,受中央政府的控制,是中央政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地方人民负责。
地方政府也设置了各种职务,如市长、县长等,这对区域的管理进一步详细化,使得做到对地方完美的治理,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2.2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结合内外因素对该地区的经济进行综合发展,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实体发展相互融合。
区域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要素,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依据各地区的市场和政府政策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经济发展计划,以使各区域经济发展紧跟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
3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3.1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来引导本地区的经济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在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计划之前,首先,要明确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要求,根据中央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详细计划。
其次,要对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在此【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编号:QSX2020-03YB );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编号:135309501);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编号:Z201924);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2010232581、202010232459、202010232340)。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学年论文题目关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摘要: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要集中于经济指标类的考核,一些隐性的但是对地方经济、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往往被忽视,甚至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遭到牺牲。
转变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考核标准的改良,评估因素的科学合理,评估手段的改革等因素都会促成地方政府科学可持续发展。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技术和工具,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绩效指标的设置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转变标准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产业结构( 或比例) 协调、经济效益提高以及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统筹起来,树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1]经济发展质量, 既是衡量经济增长好坏的标准, 又是考察政府工作优劣的尺度。
但是由于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结构调整、环境优化的考评标准不易操作,往往在考核的时候被忽略。
造成地方政务为了政绩忽略其他因素,导致考核片面化。
一、定义的理解在了解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标准之前,要先弄清什么是地方政府、什么是政府的绩效评估、评估标准是什么。
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意指地方或地区行政机关,通常对应于中央政府(在联邦制国家,即称“联邦政府”)的称谓,简称“地方”。
有时也称之为地方政权,地方政权不属中央政府管辖,或不直接由中央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层级,自1950年开始至1980年代,除直辖市以外,实际以三级(省级、市级、乡级)为主,和四级(省级、地级、市级和乡级)并存;1980年代以后转为四级为主,和三级并存,但亦存在例外情况。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地方政府绩效综合评价论文
浅析地方政府绩效综合评价摘要:多指标综合评价在政府绩效评估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发展至今,常规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仍有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之中,以期能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多指标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权重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33-03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风起云涌,逐渐把政府绩效管理活动的核心——绩效评估推到了前台。
这一趋势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绩效评估的研究历程,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探索阶段、研究拓展阶段,正在进入系统化、细化、创新的阶段。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实证检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方法体系。
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方法在权数的确定和指标的综合上仍有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对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探讨从权数的确定来看,迄今为止主观权数的研究在整个绩效评估体系中占了主导的地位。
在众多的主观权数研究之中,较为典型的是彭国甫、李树丞与盛明科(2004)提出的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这一方法的提出使得主观权数的确定有了一个标准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其如何的客观规范始终难以避免权数由人们主观判断这一事实,这使得其无法避免主观权数几个与生俱来的缺陷。
其一,权数的产生带有评判者的主观意识,缺乏严谨性;其二,主观权数的产生过程是不可见的,得出的数据无法使人信服。
从指数的综合来看,现行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仍以简单的线性加权平均为主要方法,其缺陷在于无法避免指标间信息的重叠。
而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如何剔除这些交互影响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为了选择合适的指标,学者们不得不对可用的指标进行复杂的筛选,并且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
这两个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地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研究
lo 0
数学理论与应用
1 地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的 目的
1 1 量化 决策水 平 .
地方政府决策绩效水平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测度 , 即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评价结果 , 将能更系统准确地把握地方政
府决策的总体状况。 12 发现 决策 中存在 的 问题 .
地方政府 的公共决策是指地方政府依据国家的宏观决策 , 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制 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合 , 有效的地方政府决策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决策 目 标的实现。 中国的决策可 以分为 中央政府 的基本决 策 和地方政 府 的具体决 策 。从 中央政府 的基本决 策来 看已经比较规范, 而且实践证 明也是比较成功的。但 由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导致地方政 府决策的模式参差不齐、 绩效高低不等。为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决策在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中
te a oi d dvl n n o cleoo y tepprcl 0e ef mneea ao yt f oa gvrm n h r n e eeo m t foa cnr ,h ae 0 psdapr rac vl tnssm o cl oe et hm z p l o Ⅲ o ui e l n
w ih i p o ie i y t iI t n n u e a it , n e p p rp e e t tgaie e au t n frte d c s n hc r v d w t s s m,I y a d ma e v r bly a d t a e rs ne i e r t v la o e i o s d h e I i h d n v i o h i
的重要作用, 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 构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 , 且具备系统、 完整、 可操作性的地方政府决策绩效评价体系, 并对地方政府决策绩效进行综合
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估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估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体系的不断复杂,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绩效评估。
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评估绩效可以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以便政府和企业制定更好的发展战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
一. 区域经济绩效评估的背景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
由于国家实施“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政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
此外,由于中国的经济巨大,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必须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
绩效评估是确定最佳策略的关键因素,并提供跟踪和调整战略的数据,以便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竞争力。
二. 区域经济绩效评估的意义1. 促进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绩效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发现潜在的增长点,并在分配资源时优先考虑这些点。
通过优化政策,对各种产业的支持和催化,更好地开发地方特色产业,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2. 透明度和可靠性。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识别和衡量目标绩效,同时评估实际绩效。
这种透明度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和信心,增加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提高管理效率和领导决策的质量。
3. 优化资源配置。
绩效评估可以衡量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帮助制定后续政策,调整和优化未来的资源配置。
这个过程可以消除各种资源使用的浪费,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率。
4. 加强创新和竞争。
经过绩效评估,企业和政府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这个过程可以鼓励创新和竞争,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优化资源配置。
三. 区域经济绩效评估的关键指标1. 地区生产总值(GDP)。
GDP作为度量地区经济绩效的首要指标,可能不断发生变化,并且相对容易解释。
虽然评估存在许多局限性,GDP依然是地区间比较的基础。
2. 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在评估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进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可能会反映出资源和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帮助确定政策重点。
3.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一种反映生产或企业单位从其员工所使用的劳动中获得的产出的指标。
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
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在当今社会,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个体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指标。
然而,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并非完全一致,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互动关系。
本文将探讨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首先,社会绩效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医疗、环境等各个领域为民众带来的福祉和发展水平。
社会绩效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公平公正程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
以教育领域为例,一个国家的教育绩效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支出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教育质量是否有保障以及教育公平机会是否真正实现。
因此,社会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不能仅仅以经济增长率为唯一标准。
经济绩效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就业率等方面的表现。
经济绩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指标。
然而,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环境破坏、社会不平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疾病传播、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是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脱节的体现。
那么,如何实现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有机统一呢?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既要追求经济增长,又要关注社会公平与公正。
当经济增长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时,社会绩效常常被忽视。
第二,要从制度和政策角度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绩效之间的矛盾。
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如,可以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公平与公正;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要加强社会创新,构建创新型社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等途径,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绩效之间的矛盾。
例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绿色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只有实现了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有机统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环境下多元化同企业绩效的关系探讨——以亚太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国家环境下多元化同企业绩效的关系探讨——以亚太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变得越来越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还需要面对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法规和环境要求。
而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也会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企业如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制定适应性的策略,保持良好的企业绩效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环境是一个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制定适应性适当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绩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和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各类企业争相进军的热门市场。
然而,这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环境差异较大,不同企业在面对这样的环境时的经验和策略也会不同,因此研究亚太地区的企业绩效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企业在这个地区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亚太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探讨企业环境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改善企业在多元化环境下的竞争力和经营状况。
具体研究目的和意义如下:1)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分析不同企业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策略和绩效表现;3)探究企业在不同环境下面临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提出适合亚太地区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建议,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营水平。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对亚太地区企业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以深入了解企业在这个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调查亚太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策略和绩效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企业在多元化环境中的最佳经营策略;3)探究企业在不同环境下面临的管理问题,如人才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参考现有文献和资料,总结适合亚太地区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建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衡量地方政府绩效的客观指标, 但通常情况下, 人 们将 地 区经 济增长 作为考 核地方政 府 绩效 的核心指
标 , 中 GD 其 P指标是 考核 地方政 府政 绩的 最重要 的
经济指标 ,而忽视了其他指标 ,在这种绩效评估体
维普资讯
中共青 岛市 委 党校 青 岛行政 学院 学报
舢 NL F1 PRY c0L F PC I) 【 I L 0 町E ^0 1E AT SH0 Q . G^ M呲 P cⅢ { 0 【0 ^ E
20 年 第 6 06 期
No. 6, 2 06 0
作者简介 :陈文满 、张荷莲 ,湘潭大学管理学 院 o 4级硕士研 究生,陈庆之,湘潭大学机关党委 。
5 9
维普资讯
中共青 岛市委 党 校 青 岛行政 学院 学报
J1/ F H RY C O L ... I D 0 UI ^ c l E 0R (O E AT H O C C Q G A N I L 0 Jt T P S F O P N M C P
20 0 6年 第 6 期
NO. 6, 2 006
系推动下,使得政府经济人色彩浓厚 ,政府直接参
与市场 竞争 , 用 和动 员一 切手段 、 系 、 运 关 资源 、 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给社会形成的成本称为政府的间接成本 ,政府的 间接成本虽然没有直接从政府的预算 中体现出来 , 但往往 对地 区经济 的影响 更深 。无 论是 直接 成本还 是间接成本 ,其与地区经济竞争力之间是一种逆相 关 的关系 ,政 府成 本高 ,就会 挤 压政府 对社 会基础 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资金 ,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
论 地方政 效与 经 竞争 关系 府绩 地区 济 力的
陈文 满 陈庆 之。 张荷 莲。
(. .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 0 ) 123 1 15
[ 摘
要 ] 地 方政府 在地 区经济发展 中具 有积 极 的作用 ,地方政 府绩 效与地 区经济 竞争 力存在 着 紧密
的联 系。地方政 府 绩效 的 高低 ,在很 大程度 上决 定着 一个 地 区能否持 续地提 升地 区经济 竞争 力 ,地 区经济 竞 争 力对 地方政 府绩效 也有一定 的影响 。对地方政 府绩 效 与地区经济 竞争 力关 系的研 究有助 于我们 更好地 树 立科 学发展 观 和科 学政 绩观 ,有利于促进 地方 政府绩 效 的提 高与地 区经济 竞争 力 的提 升 。
效率来满足地 区经济发展 ,客观地要求地方政府不 断提高政 府绩 效 ,地方 政府绩 效 高 ,那 么政府 发展
经济竞 争力 的能 力就 强 。 目前 国内学 者对 政府绩 效及 其绩效评 估 的研究
经济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探讨地方
政 府绩效 与地 区经济竞 争力 的相互关 系。
二 、地 方政府 绩效 与地 区经济竞 争 力的相关概
成果较多 ,范柏乃对韩国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理论 探讨 ,并将韩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成功经验借鉴到我 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建设中来o] 王建民参考 了 E a 美 国一 个地 方政 府 开 展 绩效 考 评工 作 的 一些 作法 , 对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绩效考评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基本问题、 指标体系和考评模型进行了探讨 2 [杨冠 琼、蔡芸运用 “ 数据包络分析”( E 方法 , D A) 对中 国地方 政 府相 对 效 率 进 行 了实 证性 测量 和 评估 。] [ 3
张 小 玲 系 统 介 绍 了 国 外通 用 的政 府 绩 效 的评 估 方
收稿 日期 :2 0 —10 0 61—6
念 地方政 府绩效 ,是 指地方 政府 为满 足社会 公共
产品需求而进行的有效输出,是政府改善其服务提 供 的 效 率 和 有 效 性 的 组 合 。8 府 成 本 、GN [政 ] P+
区经济 的发展 能 带 动和 促进 整 个 国家 经 济 的发 展 , 在 地 区经济发 展 中地方 政府发 挥 着重要 的作用 ,地
方政府为地区经济 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 为地 区经 济 的 发 展 和 经 济竞 争力 的提 升 创 造 着 条
件 ,为 了提高 地方 政府 提供 公共 产品 、公共服 务的
[ 关键 词 ] 地方政 府
绩效
经济 竞争 力 关系
[ 中图分 类号 ]D6 [ 3 文献标 识码] A [ 章编 号] 10 -34 (0 6 6 0 9 0 文 0 8 62 20 )0 —05 - 4
引言
一
、
法,并提出了中国地方政府实施绩效评估体系设计 的路径和策略。] [国内学者对于地区经济竞争力的 4 研究也较多 , 王秉安对我国 3 个省域经济综合竞争 1 力 现状进行 了了总 体判断 。5 玉玲 、 [蒙 李宝新 提出 了
展 和地 区经济实力 。 2G . NP+S C与地 区经 济竞 争力 C
取地方经济的增长。研究地方政府绩效 ,对于强化
政 府 自律 、提高政 府 效率 具有重 要意 义 ,也 有助 于
我们 树立科 学 的发 展观和 绩效 观 。
波特 在 2 O世 纪 8 年 代 提 出 了竞 争优 势 理 论 , O 开始 研 究国家 问的竞 争优 势 ,之后 ,有关 竞争 力的 研 究越 来越 多 ,在 目前 国际上 权威 机构世 界经 济论
反 映我 国地 区 经济 竞 争力 的评 价 统 计 指 标体 系 。 L 6 樊 新生 、李 小建定 量测度 了 中国各省 市 区竞 争力 的 相 对强弱 ,重点从 整体上 对 比中东部 地 区的经济竞 争力 。] 目前很 少 有学 者 将地 方 政 府绩 效 与地 区 [但 7
地区经济是国家经济体以下的次级经济体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