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表达与交流之朗读指导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朗诵-语文版第一册教案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朗诵-语文版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朗诵的基本技能,并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2.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诵技巧,感受并表达课文的情感,提高语音语调感染力;3.学生能够通过朗诵,提高自身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朗诵基本技能的讲解和实践;2.朗诵的情感表达;3.朗诵和言语交际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朗诵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朗诵的基本技能;2.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口腔发音方法;3.学生能够通过认真练习,掌握基本的呼吸技巧。
教学过程1.介绍朗诵的基本技能,包括口腔发音、呼吸技巧等;2.给学生演示正确的口腔发音方法;3.让学生自行练习口腔发音;4.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5.给学生做一些呼吸练习。
第二课朗诵的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感受课文的情感,把情感表现到朗诵之中;2.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语音语调表现课文的情感。
教学过程1.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分析其中的情感;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表达课文中的情感;3.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表达的技巧;4.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技巧,再次朗诵课文。
第三课朗诵和言语交际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朗诵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2.学生能够运用朗诵技巧,提高自身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1.介绍朗诵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2.给学生做一些与言语交际听、说、读、写相关的实践活动;3.让学生把朗诵运用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并提升自身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正确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练习。
2.实践法: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呼吸技巧和朗诵技巧。
3.讨论法:通过讨论课文情感,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课文的情感,提高朗诵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练习录音,评价学生朗诵能力的提升;2.通过言语交际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反思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很好,认真听讲,积极练习,对朗诵技巧的掌握和情感的表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上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表达交流第一板块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二、设计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因此本教学设计力图围绕学生的“学”字,用图片和文字素材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感受、阅读、思考、讨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三、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勤于观察生活、乐于感悟生活的人。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四、学情分析:课标中对记叙文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学生能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经历和情感体验,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节写作内容处于必修一表达交流第一板块,设置这一内容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选材上停留在初中时固有的思路上,记叙文写作的材料陈旧、肤浅、套作,因此很难写出动人感情的文章。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如何通过课堂提供的图片和文字素材找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进而在生活中找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五、重点、难点和关键点1.搜集大量感人的资料,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和物所感动。
2.突破思考习惯的局限,学会选取生活中触动人心灵的事件。
3.通过课堂提供的图片和文字素材找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请学生预先阅读教材57页《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收集在生活中听过、见过的一些让人感动、深思的故事和图片,思考有哪些人和事触动着自己的心灵。
教学过程:(一)导入:和学生一起分享一首歌。
(播放歌曲《十点半的地铁》)解说歌词,导入新课,一起学习《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二)知识讲授1.阅读教材57、58页话题探讨部分,提问:心灵的触动可以表现为什么。
必修1“表达交流”教学设计与建议
一、教材处理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部分除了分散在阅读鉴赏及“梳理探究”的活动外,主要集中在教材的“表达交流”这一板块中。
它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部分有四个单元,口语交际一个单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必须突出过程与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着重突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如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由现实生活转化到主观认识情感,再由主观认识情感向文字表现转化的双重转化的过程。
因此,对于写作每一单元的“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三个部分,“话题探讨”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指导学生感受、认识社会自然;“写法借鉴”帮助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借鉴范文作者是怎样认识、感受和表现的;最后在“写作练习”所提供范围,让学任意选题,进行写作实践中,自行经历写作过程。
教材对知识部分的编写较简约,缺乏具体的指导性,着重于学生的感悟与提高,因此,可以不用对写作的知识点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自学课本,互相相讨论,自行领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的要领;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不偏离课本“心音共鸣”一类的人文专题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一类的技法专题的情况下,可以不按课本呈现的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更合适的专题编辑资料,课堂引导学生围绕资料探究,课后形成成果,课堂内再进行交流评价,对于优秀的探究成果积极向外界推荐发表,让学生觉得作文能力与表达能力也会及时得到认定,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它们。
高中新教材普遍的情况是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却少了。
一个模块实际的上课时间为9周共36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按常规操作一般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
教材写作部分的四个单元“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主要训练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技能,可以整合为写人、写事、写景三个专题,共需8个课时:每专题各安排1课时进行写作指导,1课时讲评并选优秀作文展示。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表达与交流朗诵教学PPT精美版
•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 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 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人 教 高 一 语 文必修 一表达 与交流 朗诵教 学PPT精 美版
语速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 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 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 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 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
7.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 是心理 中极原 始的一 种要素 。人在 理智未 发达之 前先已 有情感 ;在理 智既发 达之后 ,情感 仍然是 理智的 驱遣者 。情感 是心感 于物所 起的激 动,其 中有许 多人所 共同的 成分, 也有某 个人所 特有的 成分。
•
8.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 化的。 环境随 人随时 而异, 所以人 类的情 感时时 在变化 ;遗传 的倾向 为多数 人所共 同,所 以情感 在变化 之中有 不变化 者存在 。
人 教 高 一 语 文必修 一表达 与交流 朗诵教 学PPT精 美版
人 教 高 一 语 文必修 一表达 与交流 朗诵教 学PPT精 美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表达交流《朗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表达交流《朗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诵读诗歌,轻重音明确,以情带声。
(2)通过赏析意象特点,探究思妇心情,情感变化并探索主题。
2.过程与方法
诵读、小组合作、师生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鉴赏诗歌的能力;学生的朗诵水平有待提高。
3重点难点
诵读;通过意象(莲花、城、街道、窗扉)赏析,探究思妇形象。
4教学过程
1【导入】诵读诗歌,导入新课
诗意的栖居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咱们从诗歌起航,请同学们诵读两首古诗《望江南》、《闺怨》。
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闺怨诗,等待,哀怨,愁)在中国古代女子从一而终,一女不侍二夫。
当她们的良人外出或者抛弃了她们,哀怨、思念忧伤则会弥漫闺阁,也就出现了大量凄美的闺怨诗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分享“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先生的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错误。
2【讲授】明确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轻重音明确,以情带声。
(2)、通过分析意象特点,探究思妇心情,情感变化。
探究主题。
3【活动】诵读诗歌,赏析意象
1、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读出停顿、节奏、重音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秀9篇)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秀9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篇一一、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
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
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点拨:绘画美。
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
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二、自主合作探究1.语言鉴赏:(1)朗读第4、5、6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有一种朦胧之美,明确是借景抒情,“宁静”之外境,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向往自由之人生。
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
一是“通感”,二是“比拟”,三是叠音词,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
2.文学层面鉴赏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颐、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体会作者笔下荷花寄寓之意,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
三、探究: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并且轮流上台配乐朗诵4、5、6节,表达作者所要表达语文高一必修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表达与交流朗诵教学ppt课件
•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 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 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人 教 版 高 一 语文必 修一表 达与交 流朗诵 教学pp t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一 语文必 修一表 达与交 流朗诵 教学pp t课件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人 教 版 高 一 语文必 修一表 达与交 流朗诵 教学pp t课件
人 教 版 高 一 语文必 修一表 达与交 流朗诵 教学pp t课件
▲平调(→): 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
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 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曲调(↗ ↘ ): 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
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 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人 教 版 高 一 语文必 修一表 达与交 流朗诵 教学pp t课件
我们来朗诵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 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 诵,既可以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文明言行, 增强理解;又可以有效 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 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 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 的自我鉴别能力。
表达与交流 朗诵教案
《表达与交流·朗诵》教案执教:侯华治内容:高一语文(必修)朗诵目标:一、表达:了解朗诵的特点,掌握朗诵的基本方法,有感情地朗诵。
二、交流:学会评价重点:练习朗诵,练习评价难点:体现朗诵的表演特点方法:练习、启发、讨论教具:多媒体,PPT时间:1课时过程设计:一、课前5分钟预习高一语文(必修)第69页至7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朗读与朗诵有什么区别,朗诵有哪些特点?2、朗诵有哪些注意事项二、检查预习情况:讨论:朗诵有哪些特点和注意哪些问题1、抽1-2名学生回答上面问题1;归纳、明确(展示幻灯片):朗读就是出声地读,目的是传递信息,字、词、句、章都是朗读的对象,只是把无声的字词句章转换成有声语言。
评价一个人朗读水平的好坏就是看他这个转换是否正确、清晰、完整。
读准声、韵、调,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颠倒语序、语调平稳。
朗读就是用声音再现文本内容,不仅再现文字,甚至标点符号、行文格式、表达的内容都要再现出来。
朗诵属于艺术表演。
朗诵是创造是艺术再现。
朗诵是依托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二次创作。
朗读强调的是忠实于原文,朗诵则容许朗诵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手段及其它声音形式,比如音乐,创造优美动人的意境和形象。
抒情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适宜作为朗诵的文本,另外,朗读考虑的是让听众听清楚,朗诵考虑的是让听众受感动。
(板书:朗诵特点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2、抽2名学生回答问题2;明确、归纳(展示幻灯片):读准字音,前后鼻音、翘舌音、轻声、儿化、变调、变音等;准确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弄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感情基调,分清文体;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和体态语等;熟读成诵,可在朗诵的作品文本上标注朗读符号。
(板书:音、义、情)三、练习1、练习读古诗文: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第19页《荆轲刺秦王第9段,易水送别一段》(1)学生齐诵。
(2)按朗读的特点,请1名同学朗诵。
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示范教案粤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示范教案粤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表达与交流的相关知识点;(2)学会运用各种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2)利用案例分析、写作练习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交流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概念(1)介绍表达与交流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2)分析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要素。
2. 第二章:口语表达与交流(1)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节奏等;(2)学习倾听技巧,提高交流效果。
3. 第三章:书面表达与交流(1)掌握书面表达的基本格式,如文章结构、段落划分等;(2)学习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表达效果。
4. 第四章:网络表达与交流(1)了解网络表达与交流的特点和注意事项;(2)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传播。
5. 第五章:情境表达与交流(1)分析不同情境下的表达与交流技巧;(2)学会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提高交流效果。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知识点;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 课堂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4. 写作练习: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成果,全面评价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2. 辅助资料:相关文章、案例、视频等;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传播的学习和实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的表达交流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的表达交流分析【摘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通过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探讨交流方式和技巧、解析表达能力培养方法、讨论实践活动对表达交流的促进,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水平。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表达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通过对表达交流的分析和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交流能力,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表达交流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交流方式、技巧、表达能力、实践活动、教材特点、学生能力培养、促进交流、多种方式、提升水平、重要作用。
1. 引言1.1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的表达交流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其中涵盖了广泛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表达交流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传递,更是思想和情感的传达。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的表达交流分析,首先需要明确表达交流的定义和内涵。
表达即是将自己的想法、感情或信息传达给他人,而交流则是双方之间互相传达意见和信息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中,表达交流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核心,也是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和文本,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教材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达交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的表达交流分析,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中的表达交流内容,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实现全面发展。
1.2 分析表达交流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表达交流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朗诵-语文版第一册教案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朗诵-语文版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朗诵的概念和重要性;2.能够提高朗诵的技巧和能力;3.能够通过朗诵体验语言的魅力;4.能够培养优美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朗诵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和掌握朗诵的技巧;3.练习和提高朗诵的能力;4.培养优美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朗诵的表达能力;2.如何培养优美的音、律感和节奏感;3.如何调整语调、语速和声音。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模仿法;3.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1.语文教材《朗诵-语文版第一册》;2.多媒体教学设备;3.录音机或录音软件;4.教师制作的朗诵范本。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2.教师播放范例朗诵,令学生感受朗诵的悦耳动听。
第二步: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朗诵的概念和重要性;2.教师示范朗诵,并对其不同技巧和要素进行分析和说明,如语调、节奏和语速,朗诵的情感语气和身体动作等;3.教师讲解朗诵的训练方法和策略,如阅读提高朗诵技巧的重要性,收听范本,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朗诵等。
第三步: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对指定课文进行朗诵,并通过录音或录像回放,让学生自我检查;2.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四步:讲解重点教师重点讲解如下朗诵技巧:1.明确情感表达;2.优化语音表达;3.着重情感句型;4.合理运用停顿。
第五步:巩固教师扩展训练,让学生自行选择练习课文,通过朗诵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魅力。
第六步:总结归纳1.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朗诵技巧,带领学生回顾朗诵的重要性和体验魅力;2.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朗诵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语言能力。
七、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朗诵的实践,能够培养优美的音、律感和节奏感;2.学生能够借鉴范本,提高朗诵的技巧和表达能力;3.学生通过朗诵训练,能够体验语言的魅力和快乐;4.学生在评价他人时,能够注意用语得体、语气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清朗读对象
▪ 心中有人 ▪ 对象交流
掌握表达方式
▪ 确定朗读要素 ▪ 不断练习 ▪ 肢体准备
肢体准备
---身体与心理需求高度配合
一、轻松站立
两肩尽量放松 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面 腰杆挺直 双手自然下垂或身前交叉(条件允定神闲,从容不迫
掌握朗读内容
▪ 了解作者、作品背景; ▪ 阅读作品,熟悉作品中的字、词、句、成
语典故,揣摩和体味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 理清作品脉络、结构;
▪万一网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确定朗读目的
▪ 既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又有朗读者的愿望。 ▪ 既有对作品的评价意义,又有对现实的指
导意义。 ▪ 既要使作者的态度感情再现出来,又要把
快去医院|看看吧”
因停顿不当造成歧义:
▪ 佳佳对 蓉蓉不好。【佳佳对蓉蓉 不好。】 ▪ 过路人 等不得在此穿行。【 过路人等 不得在此
穿行。】 ▪ 哥白尼认为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这种学说是错
误的。 【哥白尼认为 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是错
误的。】
节奏
▪ 语句的节奏指一定时间内语词的疏密程度。鲜明 的节奏能使语音表达的更具有层次性和剔透感觉。 掌握好节奏技巧,一要有快慢之分,二是快慢交 替进行,三是随材料内容情感需要分清主导节奏 和辅助节奏。
朗诵要求
▪ 停顿 ▪ 节奏 ▪ 重音 ▪ 速度 ▪ 语调 ▪ 语流
停顿
停顿,就是指句子当中,句子之间,段落之 间的间歇。常见,常用的停顿有以下几种: (1)换气停顿。
人的正常呼吸大约是4-5秒钟一次,由于换气 的需要,在表达过程中必然要有停顿。特别是有 些长句,中间没有也不应有标点符号,而一口气 却无法说完,必须酌情进行换气停顿。比如这样 的长句:
▪ 轻快型: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词密度大,
语言速度较快,常常表达喜悦欣慰心情;
▪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语词疏,语言
速度慢,严肃,肃穆,谈心的内容可用。
▪ 低沉型:声音暗沉,句尾显沉重,语速
慢,叙述不幸事,表达悲哀之情多用此。
▪ 高亢型:明亮高昂,扬而更扬,语言速度
偏快,表令人振奋,狂喜的激情。
表演性
朗诵一般都带有表演的性质。朗诵者应具 备一定的表演才能。要有优美的语言、端庄的 仪态、丰富的表情。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 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 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 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 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表达与交流
文学性
朗诵的内容一般是诗歌、散文、小说等 文学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 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 风采和魅力。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 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 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艺术性
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
因此,朗诵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一定 的语言修养,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一定的 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能分析欣赏各种体 裁的文学作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正 确运用语调语气,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自然 地表情。
(3)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是指在朗诵过程中,有时为了表
达某种感情,强调某一观点或概念,突出某一事 物或现象,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 停顿,它不同于前两种停顿,逻辑停顿是最小单 位常常是一个词。如:
“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女 宇航员,||在中国人面前,||美的横竿正在飞速 地||上升!”
朗诵者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 的含义。其次要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 弄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此外,要运 用各种表现手法,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停顿、重音、语速、语 调、节奏和体态语等。
成功朗读必备条件
▪ 掌握朗读内容 ▪ 确定朗读目的 ▪ 分清朗读对象 ▪ 掌握表达方式
“我祝愿全国的青少年||从小立志献身于||雄 伟的共产主义事业,……”
换气停顿要恰当,必须服从内容和思想感情 表达的需要,尽管换气停顿的具体方法个人不尽 相同,但是,却不能随心所欲,想在哪里停顿就 在哪里停顿。
并且,有些句子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停顿,意 义不同,甚至会完全相反。如: “他望着我笑了起来”,若在“我”后面停顿, 是指他笑了起来;若在“望着”后面停顿,是指 我笑了起来。
▪ 舒缓型:轻松明朗,语言势轻柔舒展,语
言速度较慢,表西西品位及感觉上的惬意舒 心。
▪ 紧张型:多扬少抑,多重少轻,音节短,
气促,语言速度快,常表示急迫内容,焦急 心情和恐惧心情。
(4)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又称感情停顿,它没有固定的模式,
既可以在句子开头停顿,也可以在句子中间或 结尾停顿。前几种停顿,停顿的时间都较短, 通常最长都只能是几秒钟。而心理停顿,可短 亦可长,短则几秒,长则几十秒,甚至几分钟, 由表达者根据所表达的内容或情感的需要,自 行设计和掌握,运用得好,可以产生很强的艺 术效果。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
这种停顿,一般根据标点符号进行时间长短不 一的停顿,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应有适当的 停顿,停顿时间大体是:句号>分号>冒号>逗 号>顿号。至于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 号等,要根据其使用的地方和表情达意的具体 情况来确定停顿时间的长短。
停顿: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
▪ 结构停—标点,段落,层次;
▪ 主谓停—主谓间停:十九岁的叶明|考上了大学 ▪ 中心词—定、状修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
落下来。 ▪ 动宾停—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 ▪ 补语停—黑夜,静寂得|像死一样的黑夜 ▪ 并列停—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部队的统一行动 ▪ 感情停—“你的妻子和女儿在来岛途中得了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