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探讨

合集下载

211115591_慢加急性肝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进展

211115591_慢加急性肝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进展

慢加急性肝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进展袁宏玲,李倩综述覃后继审校右江民族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右江533000【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在临床表现上与急性肝衰竭相似,早期较难鉴别,该疾病的临床死亡率极高且预后差,并可在疾病临床病程的任何阶段发生。

人工肝支持系统被用做ACLF 的一线治疗方法。

本文就近年国内外用于治疗ACLF 的常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型工作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临床医生在ACLF 治疗过程中对非生物型人工肝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肝衰竭;血浆置换;治疗【中图分类号】R5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3)07—1039—05Advances in abiotic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for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YUAN Hong-ling,LI Qian,QIN Hou-ji.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Youjiang 533000,Guangxi,CHINA【Abstract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is clinically similar to acute liver failure,which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in the early stage.The disease has a high clinical mortality and poor prognosis,which can occur at any stage of the clinical course.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s used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CLF.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working principl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pplication scope and treatm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non-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 model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CLF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 to select non-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 for ACLF treatment.【Key words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rtificial liver;Liver failure;Plasma exchange;Treatment ·综述·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07.030基金项目: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资助课题(编号:RGGJJ-2021-009)。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6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6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我院治疗的 6 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作 为研究对象 , 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 流治疗 , 共进行 了 1 4 7例 次, 对其 治疗前后 的实 验室指标及 l f 缶床
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 果 : 1 . 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 比较 : 治疗结束时血清 A L T 、 T B I L 、 C R E等与治疗前 比较有 明显 下降 , A L B 、 P T A等 与治疗前相 比显著上升 , 均具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2 . 6 2 例患者经过住院 1 个月 的治疗 , 总有效率 为 9 0 . 3 % 。结 论 : 血浆 置换联合血浆灌
中图分 类号 : R 5 7 5 .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1 6 7 2—0 3 6 9 ( 2 0 1 3 ) 1 7— 0 0 4 6— 0 2
联合血浆灌流治疗 , 器材选取 E C一 4 A 2 0膜型血浆 是 在多 种致 病 因素所 导致 的肝脏在 短 期 内发 生坏 死 分 离器 ( 川 澄 化学 工业 株 式会 社 ) , H A 3 3 0—1 1型血
经过住院 1 个月的治疗 , 其中显效率为 3 4 . 4 %( 2 6 /
6 2 ) , 有效率为 4 6 . 9 %( 3 0 / 6 2 ) , 无效 为 1 8 . 8 %( 6 / 6 2 ) , 总有效率为 9 0 . 3 %( 5 6 / 6 2 ) ; 不 良反应情况 : 口
行 血 浆置换 联合 血浆 灌流治 疗 , 现总结 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4 0 m l / mi n , 灌 流 时 间 3~4 h , 患 者每 隔 4 8~7 2 h 患者 经 过 治 疗 后 , 对 其 实验 室 指 应用 S P S S 1 6 . 0统 计 学 软 件 处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使用管理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使用管理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使用管理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严重肝功能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及其他肝病的治疗中。

有效管理和正确使用该技术,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对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使用管理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严重肝功能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等疾病。

严重肝功能衰竭是指患者的黄疸、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持续加重,肝性脑病恶化或不能耐受的情况。

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无肝病基础,发生急性黄疸、肝性脑病,尤其是意识改变者,并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

急性重型肝炎是指急性期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显著,而无肝硬化表现的情况。

对于这些适应症的患者,可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治疗。

其次,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操作步骤包括:建立人工肝系统、准备置换血浆、进行血浆置换、监测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

在建立人工肝系统时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血泵、透析器、离心机等,同时应确保设备的消毒与安全。

在准备置换血浆时,应选择新鲜的血浆,并按照规定的流速进行置换。

在进行血浆置换时,应严格控制置换血浆的温度、流速和置换时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肝功能等指标,以及排出的尿液和血浆样本的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的并发症及护理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溶血、过敏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

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指征,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进行处理。

在过程中,还需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细胞外液测量,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和肝功能等变化情况。

此外,还需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包括适当的饮食控制、休息与活动平衡、心理护理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液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液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

*+" 小剂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液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鲁 杰,李顶春,刘 叶,袁琳娜,段志文,李 武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与肝病科,昆明650032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血浆置换(PE)的组合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分层后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与肝病科收治的ACLF患者共272例,分为小剂量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液灌流(HP)组(n=190)和单纯内科治疗组(n=82)。

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比较临床疗效;将两组患者按《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分层(前期、早中期、晚期或A、B、C型),随访所有患者出院后12周(短期)、48周(长期)的一般情况及死亡。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小剂量PE联合DPMAS/HP与单纯内科治疗均能降低ACLF患者的ALT、AST、TBil、血氨水平,升高Alb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是小剂量PE联合DPMAS/HP治疗比单纯内科治疗组能更好地清除ALT、TBil和血氨,改善Alb,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小剂量PE联合DPMAS/HP治疗后能显著降低胆汁酸、IN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ELD评分,升高血小板与白细胞比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而单纯内科治疗不能改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与单纯内科治疗组相比,小剂量PE联合DPMAS/HP治疗能降低ACLF患者短期病死率,尤其是能显著降低前期、早中期、A型患者短期病死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s r m J, BI , e u AJ T L ALB P , T , TA CRE F n lee toy e W B , , e a lc rl t , C HGB a d P T me s r d b f r r ame t t h n fte t n , n t n L a u e eo e t t n ,a e e d o ame t a d a e t r
[ 摘要】 目的 探讨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加 急性肝衰竭 的疗 效和安全性 。方法 3 2例 慢加急性肝 衰竭 患者共 行治疗 7 例次 , 8 分析治疗前 、 治疗结束时 、 治疗结束后 4 — 2 87 h患者主要症 状 、 肝功能 、 凝血功能 、 肾功 能 电解质及 血常规 主要 指标变化 。观察 治疗 中及治疗 后 2 4h内不 良反应及 近期 转归。结果 治疗结 束时血清 A 、 BL和 TI C E水平 比治疗前明显下降( R P均<0 5 , L . )A 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T  ̄治疗前上升( <0 5 , 0 P A)L P均 . )血钙 比治疗 前下 降( <00 ) 0 P .5 , 血清 中血钾 、 血钠 、 血氯 、 C、 WB 外周血 HG B和 P 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5 。治疗结束后 4 ~ 2h血清A T P .) 0 8 7 L、 TI BL和 C E水平低于治疗前 ( <00 )P A高于治疗前( <O0 )血清 AL R P均 .5 ,T P . ; 5 B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00 ) P .5 。 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 明显 改善 , 近期转归较好 , 总有效率 为 8 .%, 13 早期患 者总有效率 最高 (00 , 9 .%) 晚期患者最 低( 00 。 4 .%) 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 (56 , 2 .%)无严重 不 良反应 发生 。结论 序 贯应用血浆置换 联合血浆灌流治疗 慢加急性肝衰竭 能显著改善 患者临床症状 和肝 功能 , 良反应少 , 不 是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 的方法 。 【 关键词1 血浆置换 ; 灌注 ; 浆 ; 血 肝功能衰竭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5 .; 5 53 4 71 R 7 .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 142 1)4 02 — 4 0 7 8 3 ( 20 — 2 3 0 0

人工肝影响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意义

人工肝影响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意义

·20·2015年8月医药卫生病理分析人工肝影响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意义郑桂萍综述张斌审校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发病机制复杂,细胞因子级联释放所介导的免疫损伤是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 ACLF 的病程中细胞因子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ACLF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故针对这一发病机制,有效的清除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减轻肝细胞的免疫损害,对缓解肝衰竭患者病情、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工肝治疗已成为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血浆置换等人工肝治疗方式已被证实对各种炎性细胞因子有清除作用,可阻断或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在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并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08(2015)08-0020-021 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 cliver failure,ACLF)是最常见的类型[1],其定义为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症候群[2-4]。

我国ACLF患者的慢性肝病病因中乙型肝炎病毒占82%[5],而HBV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则是肝衰竭的主要类型,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死亡原因,其病情危重复杂,进展迅速,救治困难,死亡率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HBV-ACLF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除病毒感染等各种因素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造成肝细胞不同程度坏死之外,通过细胞因子或内毒素等介导的免疫损伤则为另一机制。

细胞因子是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促炎细胞因子,如IL-6、 IL-8、 TNF-α、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如IL-4、IL-10[6-7]。

2024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

2024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

2024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肝衰竭前期是指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存在肝衰竭的风险,但尚未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的一种疾病状态。

若能对患者肝衰竭发生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并及时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我国等亚洲国家,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仍以HBV感染为主,目前多数肝衰竭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而在西方国家主要为酒精性肝炎相关性ACLF。

近年来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概念的提出及早期干预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将重点围绕pre-ACLF的研究现状及人工肝治疗进行讨论。

1、Pre-ACLF的概念及诊断标准ACLF是一类在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进展期具有多器官衰竭特征,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30%~70%。

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常见诱因包括HBV再激活、急性HAV/HEV感染、大量饮酒及急性细菌感染等。

在亚洲人群中,以上诱发因素均较常见,而在西方人群中,饮酒和细菌感染是常见的触发因素。

由于不同区域ACLF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对该病的诊断在我国、亚太地区及欧美地区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在现有的指南和共识中,AeLF的诊断是基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表现出肝衰竭(亚太肝病学会共识及中国标准),或表现为肝及肝外多器官功能衰竭(欧洲肝病学会)的典型特征;无论基于何种诊断标准,晚期患者的短期病死率明显高于早期及中期患者,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改善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早诊早治的生存优势,及时判断肝衰竭前期的患者非常重要。

不同地区的肝病学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各自判断pre-ACLF的标准。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提出了Pre-ACLF的概念及相应的临床特征:(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消化道症状;(2)ALT和/或AST大幅提高,黄疸进行性加深,TBil在85.5〜171μmol/L或每日上升217.1UmOI/L;(3)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40%〜50%且INR<1.5o该诊断标准强调了ALT、AST大幅升高是Pre-ACLF的标志,同时限定了TBiI升高和PTA下降幅度,与pre-ACLF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肝功能和炎症指标

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肝功能和炎症指标

【DX-10】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肝功能和炎症指标导读肝衰竭(Liverfailure)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我国目前临床上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疾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

非生物型人工肝(Non-bioartificialliver,NBAL)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被证明确有一定疗效。

本研究对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评价不同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结论如下。

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非人工肝组(对照组)和人工肝组(治疗组)。

根据选择不同的人工肝模式,人工肝组分为PE组、DPMAS组及PE+DPMAS组。

其中非人工肝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8-72岁,平均(44.32士12.58)岁;PE 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22-81岁,平均(42.62土14.53)岁;DPMAS 组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25-69岁,平均(43.82土11.54)岁;PE+DPMAS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17-80岁,平均(41.63土12.36)岁.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非人工肝组和人工肝组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检查、护理,行内科综合治疗,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人工肝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治疗。

2.1 PE组:设备使用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均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氨及CRP、PCT等。

血液流速为100-12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0-30ml/min,每次血浆置换为2500-3500ml新鲜冰冻血浆+人血白蛋白10g,治疗时间约3h,治疗间隔时间2-4d,31例患者共行PE治疗73次,平均2.3次/例。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及教训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及教训

结 了一组病 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 且有明显乏力及消化道 症状 , 但凝血酶原 活动度 ( T > 0 , P A)4 % 尚未达到重型肝炎诊 断标准 的病例共 4 。 6例 治疗 组 l 给予 内科 综合治疗加用 9例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 对照组 2 7例单用 内科综合治疗 。 结果 显示 , 工肝血浆 置换治疗在 控制 病情 , 人 避免进展 为重型肝 炎, 减少 并发症等方面 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 治愈好转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 。治疗致病 情稳定 的病例 中, 治疗 组的平均 住院 日明显少于对照组 ,而平 均费用 两组 比较无显著差异 ,
训, 现总结如下 :
1 治 疗 时 机 的 选 择
小 , 易出现血 流量不足而治疗 中断 。 但 我们 曾试用 6例次 , 但 有 2例次不能成功 。 以非特殊情 况 , 所 建议不使用该通 路 ; ② 桡动脉 一 正 中静脉 , 肘 该通 路需 动脉 穿刺 , 较静 脉穿刺难 , 疼 痛较剧 , 术后止血难 、 且 易出血。但血流量大 , 可满足治疗要 求 。我们大都采用该通路 ; ③锁骨下静脉穿刺 置入双腔 中心
张伟 军 , 素 因 蔡
( 建省 厦 门 市 g三 医院 感 染 科 , 建 厦 门 3 1 0 ) 福 福 6 1 0
人工肝血 浆置换治疗 由于其疗 效确切 , 全性高 , 重 安 在 型肝炎 、 肝炎高胆红 素血症及 各种毒物的严重 中毒等方 面获 得广泛使用。我们 自2 0 年 3 开展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03 月 以来 , 共治疗 7 3例次 , 实际工作 中取得一些临床经验和 教 在
3 肝 素 的 用 法 用 量
患者的病情是动态变化 的过程 。 在病情 的何 种阶段进行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直接关 系到患者 的预后 。 文献资料显示 应在重型肝炎早期治疗 为宜『 l3 2。若 在重型肝炎 晚期 治疗 则 1

血浆置换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50例

血浆置换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50例

w r c mp r d Re u t Af r r ame t t e ai n s ttl i r b n, l n n a n t n fr s , s a tt a n — ee o ae . s ls t t t n ,h p t t ’ o a b l u i a a i e mi or s a e a p r e mi o e e e i a e a
明显不 良反应。结论 血浆置换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安全 、 有效 , 早期 患者疗效更佳 。
【 关键词 】 慢加急性肝衰竭 ; 置换术 ; 血浆 疗效
d i 03 6 ̄i n17 — 0 92 1. .1 o: . 9 .s. 2 5 6 . 1 40 3 1 9 s 6 0 0
Pl s a e c n e f r pa e t a m x ha g o t n s i t c t —o h a u e n—c r n c l e a l r :An a l ss f 5 c s s Z h o i i r f i e v u nay i o 0 a e HENG . s ,
Z E G HuziLN r e , 1 P o l’Ho ilA ltd t Hue d ie C l g ,h a 4 0 0 Hue H N ah,I G Hod ne o. epe i t s t f i e o b i po i a Me w n o eeS i n 4 2 0 , b i l y
wt c t-n crncl e a ue ( C F .Me o s 5 a et w t A L ee t a d wt ls a eca g i aueo -ho i i rfi r A L ) h v l t d 0 p t ns i C F w r r t i pam xhn e h i h ee h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2024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2024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2024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因肝功能严重损伤引起的危重症,尤其是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决,病死率高。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体外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有效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有害毒素及炎症介质,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改善紊乱的内环境,从而为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或肝移植创造条件。

人工肝的类型可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及混合型。

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近年来无论是设备、治疗模式,还是临床研究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多进展,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肝类型。

此外,近年来有关生物型人工肝(BAL)涉及的种子细胞、生物反应器等关键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呈现出令人期待的前景。

1、NBAL的研究进展随着人工肝技术的不断进步、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NBAL在肝衰竭救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

我国制定的《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对千规范、普及该技术,进一步提升肝衰竭的救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学者也逐渐认可人工肝技术的作用,发布了相关专家共识。

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对千NBAL尤其是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国外相关肝衰竭临床指南尽管对于人工肝能否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尚存在争议,推荐意见不尽相同,但多数认为对于患者的生化及炎症指标、肝性脑病严重程度等具有—定的改善作用。

2019年亚太肝病学会更新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推荐应用血浆置换为主的NBAL。

2023年欧洲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指南提出,除临床试验外,不推荐常规使用NBAL或BAL,但也指出白蛋白透析可以改善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性血浆置换在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阳干衰竭中具有潜在益处。

上述推荐意见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反映出肝衰竭的复杂性以及此类危重症患者要进行高质量临床试验的难度与挑战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东西方有关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及人工肝技术的应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Vol.41No.2Feb.202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张天翼,于也萍,夏强,杭化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200127[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各种损伤因素引发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该病常伴肝外器官衰竭且短期死亡率极高。

目前ACLF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概率的治疗方式。

肝移植的术前评估十分重要。

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感染群体基数较大,需着重考虑HBV 相关ACLF 的术前情况,并根据COSSH-ACLF 、CLIF-ACLF 等评分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评估。

手术时机方面,在患者处于ACLF2级时进行肝移植也许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获益,但相关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围手术期主要以病因处理以及多器官衰竭处理为主。

术中则需要注意合理安排供体修整和受体游离的时间安排。

术后除了肝移植常规并发症外,还需注意感染、肝性脑病、器官衰竭等ACLF 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术前与术后的器官衰竭情况均与患者长期预后相关。

该文结合笔者所在科室大量ACLF 肝移植实际工作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ACLF 肝移植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以及长期预后作一综述。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并发症[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2.021[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ZHANG Tian -yi,YU Ye -ping,XIA Qiang,HANG Hua -lianDepartment of Liver Surger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127,China[Abstract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is a rapid decompensation of liver function based on chronic liver disease,which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high short-term mortality.So far,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except liver transplantation,which is the only possible cure.The evaluation before surgery is critical.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patients in our country,the evaluation of HBV-related ACLF (HBV-ACLF)is important.Systems like COSSH-ACLF,and CLIF-ACLF could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For the timing of surgery,transplantation at the state of ACLF-2may have more benefit for patients but the conclusion need more research to prove.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management of organ failure and basic disease is needed.The timing of dissociation of the receptor and trimming of the donor need to be carefully managed during the surgery.After the surgery,beside the usual complication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events such as infection,organ failure,hepatic encephalopathy should be dealt with.The condition of organ failures before an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ong-term mortality of patients.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review on the assessment before liver transplantation,timing of transplantation,perioperative management,notice during surgery and complication after surgery based on massiv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plenty of document readings.[Key words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liver transplantation;multiple organ failure;mortality rate;complication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是肝衰竭的一种特殊类型。

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患者的护理

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患者的护理

作者单位:221000 徐州市 江苏省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消化科张翠翠: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患者的护理张翠翠 杨文文 陶锡琳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07.079 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分为: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

我国肝衰竭的病因主要是HBV 感染,这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死亡原因,临床表现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1)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 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 /L。

(3)出血倾向,PTA ≤40%(或INR ≥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4)失代偿性腹水。

(5)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1]。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临床独特的肝病症候群,病情凶险,预后很差,病死率高[2-3]。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科曾收治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入院后行人工肝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于2015年5月27日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1岁,已婚,农民,小学文化,汉族。

因纳差、乏力、尿黄进行性加重20d 于2015年4月30日收治我院消化科一病区,入院诊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乙肝肝硬化(活动性)。

患者20d 前因劳累后渐感食纳减退,稍厌油,时感恶心、未吐,感乏力、四肢酸软,近20d 小便呈浓茶样,量较前偏少,至外院查乙肝标志物阳性,肝功能异常,应用“甘草酸二胺”等治疗,效果差,患者有乙肝病史10余年,服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两年,3个月前擅自停用抗病毒药物,平时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好,此次入院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根据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评37分为重度依赖。

人工肝联合疗法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效果观察

人工肝联合疗法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效果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1月第21卷第2期・65・人工肝联合疗法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效果观察王本贤1李东生2李伟2(1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周口466000;2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肝病科周口466000)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肝联合疗法洽疗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洽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接受人工肝血浆灌流洽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穴位注射洽疗。

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洽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V0.05);洽疗后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水平高于对照组(P V0.05)。

结论:人工肝联合疗法能改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减少内毒素蓄积,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功能恢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中药灌肠;穴位注射;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575.3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1.02.030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以系统性炎症、多器官衰竭及短期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候群叫人工肝是一种治疗ACLF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对患者血浆进行置换,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堆积,同时补充各种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延缓肝功能衰竭的进展,为肝细胞再生赢得时间,是ACLF患者走向肝脏恢复的桥梁現为进一步提高人工肝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ACLF患者体内毒素,本研究在人工肝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灌肠穴位注射治疗,旨在分析其效果及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5月〜2019年5月我院 收治的80例HBV相关ACL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789:;!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王 璐,许文雄,朱 姝,李学俊,陈苑莉,谢 婵,彭 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广州510635摘要: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后PLT计数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接受血浆置换治疗(n=102)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低剂量血浆置换(n=50)的152例HBV-ACLF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

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影响人工肝治疗后PLT>50×109/L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基线PLT计数对人工肝治疗后PLT>50×109/L的预测价值。

结果 纳入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70例(46.1%)患者在入院时合并肝硬化,114例(75.0%)患者接受3次人工肝治疗,基线PLT>50×109/L患者占比为88%。

总体患者人工肝治疗后PLT计数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79.5±47.7vs112.5±64.1,t=4.965,P<0.001),治疗后1周PLT计数升高至基线水平(97.2±50.7vs112.5±64.1,t=1.787,P=0.075)。

进一步比较人工肝治疗后1周PLT计数较基线的变化量,发现肝硬化组PLT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U=1986.5,P=0.026),而在不同人工肝术式、治疗次数(3~5次)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

通过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肝硬化(OR=3.097,95%CI:1.255~7.645,P=0.014)和基线PLT>50×109/L(OR=0.019,95%CI:0.002~0.154,P<0.001)是影响人工肝治疗后PLT>50×109/L的独立危险因素。

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应答的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背景肝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通常在慢性肝病进展到晚期或急性肝炎等原因导致肝功能迅速恶化时出现。

肝衰竭前期患者的治疗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病情发展迅速,常常需要紧急的治疗干预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人工肝是一种新型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其中激素部分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激素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负担,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激素的应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谨慎使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对肝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通过对激素部分的机制、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为肝衰竭前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在肝衰竭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估其对患者肝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肝衰竭前期患者的有效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患者临床病例的分析和数据的汇总,进一步厘清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在肝衰竭前期患者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深入探讨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的机制及安全性,为肝衰竭前期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设计,纳入肝衰竭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将通过临床医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类。

然后,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分别接受人工肝治疗激素部分和传统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将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

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以及凝血常规指标与3个月存活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TBIL、DBIL、ALT、AS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PTA高于对照组,I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加存活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DPMAS模式;人工肝;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具有较为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此疾病发病急,进展速度快,在临床治疗时存在一定难度,具有较高病死率。

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人工肝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临床中采取的人工肝模式通常为血浆置换(PE)、PE联合滤过等,此方法需通过大量血浆完成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中血浆比较缺乏,而且血液制品若大量使用往往造成疾病传播风险过高,由此使得PE模式人工肝治疗受到一定限制。

近些年来,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逐渐应用到肝衰竭的治疗中,因其不必依赖血浆,可使得早期肝衰竭得到较为及时地治疗,提高救治效果。

本研究选取84例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探讨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84例早期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

观察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7~70岁,均龄(47.32±2.13)岁;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5.46±1.22)分。

对照组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9~69岁,均龄(47.21±1.96)岁;MELD评分(25.51±1.21)分。

经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低血小板计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低血小板计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低血小板计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李守娟;王丽;周明;吴蓓;王磊;段萌;廖洪帆;胡瑞晴;胡朝霞;朱丽;胡娟【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年(卷),期】2024(40)6【摘要】目的对不同分层血小板计数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科住院的302例低血小板计数ACLF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将其分为3组:A组(血小板计数:25×10^(9)/L~50×10^(9)/L)101例;B组(血小板计数:51×10^(9)/L~80×10^(9)/L)98例;C组(血小板计数:81×10^(9)/L~100×10^(9)/L)103例。

所有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包括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

计量资料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88.74%(268/302)患者人工肝治疗后临床症状呈不同程度改善。

治疗后各组患者肝功能ALT(t值分别为14.755、21.614、15.965)、AST(t值分别为11.491、19.301、3.919)、TBil(t值分别为19.182、17.486、21.75)较治疗前均呈不同程度下降(P值均<0.001);INR呈不同程度缩短(t值分别为3.497、3.327、4.358,P值均<0.05)。

使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后,A、B、C组血小板计数分别由治疗前(37.73±6.27)×10^(9)/L、(66.97±7.64)×10^(9)/L、(93.82±5.38)×10^(9)/L降至治疗后(36.59±7.96)×10^(9)/L、(62.59±7.37)×10^(9)/L、(85.99±12.49)×10^(9)/L,其中B、C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2.993、8.240,P值均<0.001),A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发布时间:2022-05-26T09:03:45.540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5期作者:黄艳丽[导读] 目的针对当前临床在进行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黄艳丽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56摘要:目的针对当前临床在进行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疗效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分析。

方法筛选2020.3-2021.2期间进入我院接受肝衰竭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采取一般抽样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上,普通组采取的是一般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的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方案。

针对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肝衰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并针对患者在进行肝衰竭治疗过程中,患者只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普通组相较于观察组患者而言,在肝衰竭治疗上,有更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比对存在P<0.05。

结论在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进行患者治疗方案的筛选,同时还要科学进行可能会导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要素分析和评估,合理进行相应影响要素的把控。

人工肝血浆置换方案作为一种有效进行肝衰竭治疗的对策,值得在临床应用普及。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肝衰竭;治疗方案;疗效;影响要素肝衰竭是一种重症肝脏疾病到终末期导致的结果。

在人体中,肝脏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若是患者垂岸肝衰竭情况,则代表着患者的肝脏功能出现了严重的损伤,无法实现解毒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的毒素在人体内长期堆积,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消极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肝衰竭有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针对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人工肝血浆置换作为一种有效的肝衰竭治疗方案备受人们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