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心血管系统疾病精讲复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是心脏停止跳动的紧急情况。常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 电击等。心脏性猝死是无预警的心脏骤停,往往导致死亡。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无法进行有效的血液循环。它可以由许多 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死、心脏病、肺栓塞等。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电击、呼吸道阻塞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跳动,使得全 身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1 心脏病
2 家族史
3 年龄
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 疾病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脏性 猝死。
如果家族中有心脏病或心脏 性猝死的患者,个体发生心 脏性猝死的风险会增加。
年纪越大,发生心脏性猝死 的风险就越高。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方法
1 生活方式改变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2 监测心脏健康
定期体检,进行心脏疾病的筛查和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3 急救培训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术,可以提高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心脏骤停的症状
1 突然昏倒
2 无呼吸
3 无脉搏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人们会 突然昏倒,失去意。
由于心脏停止跳动,人们无 法进行正常呼吸,没有呼气 和吸气的动作。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人们 的脉搏会消失,无法感受到 心跳。
心脏性猝死的定义
心脏性猝死是指在没有任何先兆和警告的情况下,突然死亡。它通常是由心 脏骤停引起的,往往发生在心脏病患者身上。
2020年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3):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2020年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章节练习一、A11、在心肺复苏期间,对于难治性室速和室颤,建议应用A、肾上腺素(0.5~1.0mg)B、阿托品(0.6~2.0mg)C、利多卡因D、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注E、异丙基肾上腺素(5~20ug/min)2、心脏骤停的最常见原因是A、缓慢性心律失常B、心室停顿C、室颤和室速D、无脉性电活动E、精神因素3、在心肺复苏之后,观察患者有急性肺水肿,临床上抢救急性肺水肿给患者吸氧时,常在湿化瓶中加乙醇的目的是A、降低热量B、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C、扩张肺泡毛细血管床D、增加气体交换面积E、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4、心肺复苏成功后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是A、全身器官衰竭B、ARDSC、心律失常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E、继发感染5、下列关于心脏骤停说法错误的是A、心肺复苏开始阶段会使用纯氧,之后调整吸氧浓度至所需的最低浓度B、纠正低血压以保证脑组织及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灌注C、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D、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导致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E、心脏骤停不会引起代谢异常6、心脏骤停复苏后最易出现A、心肌损伤B、脑损伤C、肺水肿D、肾小管坏死E、肝小叶中心坏死7、判断是否出现心脏骤停成人最常触摸的动脉是A、颈动脉B、股动脉C、肱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8、下列哪项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A、心室颤动B、房室折返C、电机械分离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停顿9、心脏骤停一旦确诊,应立即A、尝试锤击复律及清理呼吸道B、气管内插管C、人工呼吸D、口对口呼吸E、送医院诊治10、判断心脏骤停迅速简便的方法是A、触摸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B、测量有无血压C、作心电图检查有无心电图活动D、看瞳孔是否散大E、看呼吸是否存在11、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A、二尖瓣脱垂B、心肌病C、主动脉瓣狭窄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E、急性心肌炎12、下列因素最易导致心脏骤停的是A、高血压伴左室肥厚B、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心房颤动D、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伴心包摩擦音E、慢性支气管炎伴房性期前收缩13、心脏骤停最常见于A、窦性心动过速B、心脏破裂C、心脏压塞D、心室颤动E、室性停搏14、心室颤动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其发作至少持续A、4~6分钟B、7~9分钟C、30秒D、1~3分钟E、10分钟二、A21、患者女性,38 岁。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室颤
室速
临床表现 1. 前驱期 :可有可无 2. 终末事件期 :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 生前的一段时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典型的表现包 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在猝 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 加快及室性异位搏动增加最为常见。 3.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 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呼吸呈叹息样,随 后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二便失禁。 4. 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 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成功后死亡 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
• • •
•
•
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 以上 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确的胸廓起伏 吹气不可过快过猛,避免吹气次数 过多或吹入气量过大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2次通气之间施 救者应均匀吸气而不是深吸气 双人CPR时如果建立人工气道,通 气频率应为8-10次/分,不必考虑 通气与按压的同步,实施通气时不 应停止按压
• 药物治疗 :应用肾上腺素并给予直流电复律后仍存在 室速或室颤的患者,在继续复苏的过程中可通过静脉给予 抗心律失常药物达到稳定心电的作用。常用药物为利多卡 因,如不能成功除颤,下一步可给予胺碘酮或溴苄铵、盐 酸普鲁卡因胺治疗 ,对于一些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 转型室速、快速单形性室速或室扑(频率>260次/分)及 难治性心室颤动,可试用静脉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艾 司洛尔以及硫酸镁静脉注射。由急性高钾血症触发的难治 性室颤的患者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 复苏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性酸中毒通过改善通气常可得 到改善,不应过分积极补充碳酸氢盐纠正。复苏时间过长 者,或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患者可适当补充 碳酸氢钠,最好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补给量。
第03单元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讲义)
第三单元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重点提示1.定义: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病因2.诊断:早期诊断;最准确诊断★ 3.心脏骤停的处理:★初级心肺复苏一、定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完全停止概念误区:心脏骤停≠心脏停止收缩理解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1.心脏停止收缩2.心脏虽然收缩,但有效射血为零——室颤二、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PEA)。
【例题】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A.心室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C.电机械分离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停顿『正确答案』A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三、临床表现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期生物学死亡期举例心梗前心梗发生心脏功能停止死亡1.前驱期病人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出现心绞痛、气促、疲乏及心悸等非特异症状。
2.终末事件期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
心脏性猝死所定义的1小时,实质上是指终末事件期的时间在1小时内。
3.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临床表现: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断续,呈叹气样,以至停止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三大消失:循环呼吸意识4.生物学死亡期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就是生命!!4~6分钟四、心电图表现1.心室颤动:系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室性心动过速;3.心脏停搏;4.无脉电活动。
五、心脏骤停的处理1.识别心脏骤停2.呼救3.初级心肺复苏4.高级复苏1.识别心脏骤停①意识消失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呈叹气样或抽气样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早期诊断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三大消失:循环呼吸意识【例题】心脏骤停早期诊断最佳指标是A.瞳孔突然明显散大B.测不到血压C.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D.呼吸停止E.面色苍白和口唇发绀『正确答案』C男,66岁。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考点总结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一、定义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二、临床表现1.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
但亦可无前驱表现。
2.终末事件期: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
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4.生物学死亡: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三、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系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心脏停搏;④无脉电活动。
四、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
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一)识别心脏骤停①意识消失;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呈叹气样或抽气样;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
早而可靠的确立心脏骤停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呼救(三)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
1.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强调胸外按压在CPR中最重要,与抢救成功率息息相关,高品质CPR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2.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首先给予2次人工呼吸,建议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好方法。
高品质CPR要点①以100~120次/分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
②按压深度至少达为5~6cm。
③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④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⑤避免过度通气。
(四)高级心肺复苏主要措施包括气管插管建立通气、除颤转复心律成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建立静脉通路并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16页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17页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18页
二.深入生命维持
(一).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好方法, 以人工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 低氧血症。
(二).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复苏药品。
(三).恢复有效自主心律,是复苏成功关键。 依据心电监护确定心跳骤停电生理机制,采 取不一样伎俩。
维持有效循环和呼吸功效,预防再次心跳骤停。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
对全部心肺复苏后均适用。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27页
一.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 (一).降温:宜尽早实施,以头部降温
为主。头部降温使脑组织更加快到达较 低温度。体温下降至32℃时,脑代谢率 降低50%,颅内压下降27%。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24页
• 表2 心搏停顿或严重心动过缓处理步骤
连续心肺复苏 建立静脉通道 马上气管插管 心电图多于1个导联心搏停顿
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缺氧 低钾血症 药品过量 高钾血症 酸中毒 低温
考虑紧急经胸壁心脏起搏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 每3-5min重复使用
阿托品1mg静脉推注,每3-5min重复 使用至总量0.04mg/kg
2.心梗存活者频发与复杂室性期前收缩、 预示猝死危险。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9页
(二).心律失常
室上性早搏不增加猝死危险性。有室性 早搏者猝死率为无室早2-4倍。
但起搏于左室、室性并行心律、RONT 现象频发多源性室早伴短阵室速室早猝死危 险性更大。
(三).心室增大
左室肥大是众多心脏性猝死中一个独立 危险因子,可能是潜在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电 生理机制。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心血管系统》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三单元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一、A21、48岁,男性,胸痛,气促,心电图诊断:AMI(广泛前壁)伴房室传导阻滞,血压50/40mmHg,临床诊断为心源性休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A、主动脉内气囊反搏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基肾上腺素D、苄胺唑啉E、多巴胺2、48岁,女性,突然胸闷痛,心悸,心电图示V1-3有深而宽的Q波,ST段抬高,伴有室性早搏,二联律形成,抢救中突然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A、Ⅲ度房室传导阻滞B、心室颤动C、心脏停搏D、心房颤动E、室性心动过速二、B1、A.肾上腺素(0.5~1.0mg)B.阿托品(0.6~2.0mg)C.胺碘酮[150~500mg静注,10mg/(kg.d)静脉滴注D.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注E.异丙基肾上腺素(15~20ug/min)<1> 、在心肺复苏期间,对于难治性室速和室颤,建议应用A、B、C、D、E、<2> 、急性高钾血症引起的顽固性心室颤动。
低血钙或应用钙拮抗剂中毒者,可给予A、B、C、D、E、<3> 、在未建立静脉通道时。
若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应心内注射A、B、C、D、E、答案部分一、A2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动脉气囊反搏(IABP)是利用“反搏(counterpulsation)”的原理与心脏的心动周期同步运行,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和心脏的后负荷下降的装置。
将有一个气囊的导管植入降主动脉近心端,在心脏收缩期,气囊内气体迅速放空,造成主动脉压力瞬间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排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
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同时气囊迅速充盈向主动脉远近两侧驱血,使主动脉跟部舒张压增高,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氧供,全身灌注增加【该题针对“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心梗心电图:常有特征性改变和动态改变。
(1)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Q波)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①在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上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②梗死部位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③在梗死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心血管系统疾病精讲复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精)
重点提示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0题,定义5题,处理5题。
出题点相对集中。
重点掌握处理措施。
其他适当了解。
考点串讲(一定义1.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2.心脏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lh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的自然死亡。
(二心脏骤停1.病因室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持续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2002、20002.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发绀;听诊心音消失 (2000。
3.心脏骤停的处理和疗效判断尝试复律。
A:保持气道通畅。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维持循环,按压胸骨中下1/3交接处,深度4~5cm,频率100/min。
D:除颤和复率:一旦确诊为室颤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用360J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2003。
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肾上腺素、临时心脏起搏。
(三心脏猝死1.病因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最常见、心肌病等。
2.临床表现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生物死亡4期。
历年经典试题1.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DA.二尖瓣脱垂B.心肌病C.主动脉瓣狭窄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E.急性心肌炎2.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AA.心室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c.电机械分离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停顿3.抢救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最有效的方法是(D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C.置入心脏起搏器D.非同步电击复律E.口对口人工呼吸4.女,36岁。
患风心病l0年,近来心悸、胸闷痛、气短、下肢水肿、尿少。
数分钟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皮肤苍白,唇绀,大动脉搏动扪不到,呼吸停止,其原因是(DA.脑栓塞B.急性左心衰竭C.癫痫大发作D.心脏性猝死E.急性右心衰竭。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讲解材料
心脏骤停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 现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 以显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 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表现。
预后评估与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
心脏骤停的预后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身体状况。经 过及时、有效的抢救,部分患者可以成功复苏并恢复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 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死亡。
政府将加大投入,提高心血管疾病防 治水平,降低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 的发生率。
完善急救体系建设
政府将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高院前 急救能力和水平,确保心脏骤停患者 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推动AED等急救设备普及
政府将通过立法、财政补贴等方式推 动AED等急救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提 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宣传
01
02
03
胸外按压
掌握正确的按压位置、深 度和频率,保持连续、有 力的按压,以维持患者血 液循环。
人工呼吸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给予 患者人工呼吸,保证氧气 供应。
持续监测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 调整操作策略。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方法介绍
AED简介
介绍AED的基本原理、适 应症和使用注意事项。
03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与技能 培训
急救流程梳理与优化策略
急救流程梳理
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后,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包括呼救、评估患者状况、进行心肺复苏等步骤。
优化策略
针对传统急救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策略,如简化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等,以 提高急救成功率。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技能要点
提高生活满意度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 感。
临床执业医师讲义: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临床执业医师讲义: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临床执业医师讲义: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一、定义1.导至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最常见的是: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记忆:是(室)挺(骤停)舒(室速)畅(室颤)。
最常见的是室颤。
2.心脏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二、病因1.引起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特别是有心肌梗死病史)。
2.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是心脏猝死的主要预测因素。
3.频发性与复杂性的室早可预示心梗后发生猝死的危险。
4.肺心病患都出现室颤,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三、心脏骤停的三大临床表现1.大动脉波动(劲,股动脉)——金标准2.心音消失——银标准3.意识丧失——铜标准处理:1.首先拳击复率;20-25cm,拳击1-2次,如果拳击后不能复率,必须停。
由于存在使室速恶化为室颤的风险,所以不能用于室速且有脉搏的患者。
2.初级心肺复苏(CAB),首先要胸外按压C,缩短时间。
A开通气道。
B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单双人)C.胸外按压:目的是建立人工循环;(1)按压时患者必需处于水平位。
头部低于心脏,防止重力作用导致脑的血流减少。
(2)按压位置是胸骨中下1/3处;按压的频率是100次/分;(3)按压力度使胸骨压低3-5cm,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壁;B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好方法。
3.高级心肺复苏:方法是电除颤;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是360J室颤一旦诊断立即用非同步的电除颤,三次都用360J.电除颤用同步还是非同步的区别:心电图内有没有R波,存在R波同步医|学教育网整理。
不存在为非同步。
非同步最常见的是室颤和室扑。
复苏后处理:原则:循环功能稳定是一切复苏奏效的先决条件。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
重点是脑复苏。
脑水肿:复苏后又昏迷。
措施:(1)降温;(2)脱水,常用20%甘露醇,加地米(5~10mg,每6~12小时静注)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渗透性利尿导致的“反跳现象”;(3)防止抽搐。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教材讲义第三单元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专业知识
第三单元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一、定义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PEA)。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二、病因与病理病因1.心脏本身病变2.心脏外病变病理1.缺氧2.酸中毒3.二氧化碳潴留三、临床表现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可分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
1.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
但亦可无前驱表现。
2.终末事件期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
心脏性猝死所定义的1小时,实质上是指终末事件期的时间在1小时内。
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4.生物学死亡大部分患者在4~6分钟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发生生物学死亡。
四、心电图表现通常表现为4种形式:①心室颤动:系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心脏停搏;④无脉电活动。
五、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
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一)识别心脏骤停①意识消失;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呈叹气样或抽气样;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
早而可靠的确立心脏骤停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呼救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紧急通知急救医疗系统。
(三)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解析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A.心室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C.电机械分离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停顿f正确答案』A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PEA)。
心脏骤停早期诊断最佳指标是A.瞳孔突然明显散大B.测不到血压C.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D.呼吸停止E.面色苍白和口唇发绢r正确答案』c识别心脏骤停①意识消失;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呈叹气样或抽气样;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组;⑤心音消失。
早期诊断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三大消失:循环呼吸意识一名52岁男性在健康中心锻炼后倒下了,为了确定他有无心跳,你应检查循环体征,包括脉搏检查,在成人,脉搏的最佳检查部位是A.腕部的机动脉B.肱动脉C.颈动脉D.心前区E.足背动脉r正确答案』C关于初级心肺复苏的顺序正确的是A.胸外按压一人工呼吸一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一开放气道一胸外按压C.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D.人工呼吸一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E.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一胸外按压『正确答案』C早期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救治顺序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呼吸呻 ------------------ ;----- C:CirculationAl⅛HT--- A:λirvty11∙⅛5il----------------- ——B:Br∙tthiΛX ATMJ⅜初级心肺复苏的步骤循环是关键!当进行胸外按压时,你应将手放在患者A.胸骨上半部分B.胸骨正中线左侧的心前区C.胸骨下半部分,剑突上D.胸骨中下1/3部分E.胸骨中上1/3部分r正确答案』D胸外按压病人体位:置水平位,头部应低于心脏水平。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指两指放在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为按压处。
部位简易确定: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按压方法:按压深度为胸骨压低约5〜6皿速率约100〜120次/分。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精)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的为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 PEA )。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 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无论是否知道患者有无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
美国每年约有30 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占全部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的50 %以上,而且是20~60 岁男性的首位死因。
男性较女性多见,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0 . 5 / 10 万,女性为3 . 6 / 10万。
减少心脏性猝死对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病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 %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 %有心肌梗死病史。
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预测因素;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存在,亦可预示心肌梗死存活者发生猝死的危险。
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 5 %~15 % ,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 35 岁)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先天性与获得性长QT 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等。
「病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
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在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理研究显示在心脏性猝死患者冠脉中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5%~64 % ,但有急性心肌梗死表现者仅为20%左右。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1.心脏破裂的典型表现为A.低血压,心音正常,有电活动B.低血压,心音正常,无电活动C.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有电活动D.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无电活动E.低血压,心音消失,无电活动答案:C解析:①心脏破裂的典型表现为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可迅速发生循环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电图呈电•机械分离,即无脉性电活动(有心肌组织电活动,但无有效的机械收缩),故心脏破裂可有电活动(不选B、D、E)β②心脏破裂患者心音不可能正常(不选A、B)。
心脏破裂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快,心音弱或消失,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到,颈静脉怒张(C对),故本题选Co2 .下列因素最易导致心脏骤停的是A.高血压伴左室肥厚B.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心房颤动D.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伴心包摩擦音E.慢性支气管炎伴房性期前收缩答案:B解析:①约80%的心脏骤停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急性广泛心肌梗死多由冠心病所致,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最易导致心脏骤停(B对),故本题选B。
②ACDE项疾病可长期存活,不易导致心脏骤停。
3 .心脏骤停最常见于A.窦性心动过速B.心脏破裂C.心脏压塞D.心室颤动E.室性停搏答案:D解析:①91%的心脏骤停是心律失常所致,以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无脉性电活动等,其他非心电意外的情况,如心脏破裂、急性心脏压塞等少见(D对),故本题选D。
②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不会导致心脏骤停(不选A)。
4 .心室颤动导致不可逆性脑损害,其发作至少持续A.4~6分钟B.7~9分钟C30秒D.1~3分钟E.10分钟答案:A解析:心脏骤停后,大部分患者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A对),故本题选A。
心脏骤停后,IOS左右患者出现意识丧失。
5 .心脏骤停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心音消失B.手足抽搐C.t⅞动脉搏动消失D.呼吸断续E.呼之不应答案:A解析:①心脏骤停可导致患者意识突然丧失,伴局部或全身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绡,瞳孔散大,听诊心音消失,二便失禁。
心脏骤停与猝死
2023-11-30•心脏骤停与猝死的定义与概述•心脏骤停的原因及病理生理•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心肺复苏术(CPR)与急救措施目•心肺复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心脏骤停的预防及未来展望录心脏骤停与猝死的定义与概述01CATALOGUE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全身各器官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引起生命体征消失。
心脏骤停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通常是由心脏骤停导致的。
猝死定义猝死通常是由心脏骤停引起的。
心脏骤停是猝死发生的核心机制。
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关系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及流行趋势心脏骤停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中更为常见。
在公众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提高心肺复苏(CPR)的普及率,有助于降低心脏骤停的致死率。
心脏骤停的原因及病理生理02CATALOGUE原因血管病变药物过量或中毒如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
如过量使用麻醉药、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心脏疾病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其他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如车祸、开胸手术等。
如电击、窒息等。
心脏骤停时,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发生阻滞,导致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脏骤停时,心肌供血可能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心脏骤停时,电解质可能发生紊乱,如低钾、高钾等。
030201病理生理机制心脏骤停时,脑部供血供氧可能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脑死亡。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心脏骤停时,呼吸可能停止,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衰竭。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心脏骤停时,消化系统可能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导致肠黏膜糜烂、出血等。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心脏骤停时,泌尿系统可能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等。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心脏骤停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03CATALOGUE听诊心音消失医生听诊时,患者心音消失,无法听到心跳声。
皮肤苍白或发绀患者肤色会变得苍白或发绀,呈现缺血缺氧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0题,定义5题,处理5题。
出题点相对集中。
重点掌握处理措施。
其他适当了解。
考点串讲
(一)定义
1.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2.心脏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lh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的自然死亡。
(二)心脏骤停
1.病因室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持续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2002、2000)
2.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发绀;听诊心音消失 (2000)。
3.心脏骤停的处理和疗效判断
尝试复律。
A:保持气道通畅。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维持循环,按压胸骨中下1/3交接处,深度4~5cm,频率100/min。
D:除颤和复率:一旦确诊为室颤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用360J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2003)。
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肾上腺素、临时心脏起搏。
(三)心脏猝死
1.病因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最常见)、心肌病等。
2.临床表现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生物死亡4期。
历年经典试题
1.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是(D)
A.二尖瓣脱垂
B.心肌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E.急性心肌炎
2.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A)
A.心室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电机械分离
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室停顿
3.抢救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最有效的方法是(D)
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C.置入心脏起搏器
D.非同步电击复律
E.口对口人工呼吸
4.女,36岁。
患风心病l0年,近来心悸、胸闷痛、气短、下肢水肿、尿少。
数分钟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皮肤苍白,唇绀,大动脉搏动扪不到,呼吸停止,其原因是(D)
A.脑栓塞
B.急性左心衰竭
C.癫痫大发作
D.心脏性猝死
E.急性右心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