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内容与实质

合集下载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2章 政策系统:政策与政策系统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2章 政策系统:政策与政策系统
是整个政策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体制内和体
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相对独 立于信息、咨询、决断、执行等子系统,其地位较为特殊。 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公共决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的过程之 中,目的是使政策目标得以顺利实施,避免政策的变形走样, 保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2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又称中枢子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
在整个公共决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公共决策活动的组织 者,又是政策的最终决定者,领导公共决策活动的全过程。 11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2.3 政策系统的运行
4.执行子系统 是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
人员所构成的。它是政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 是将政策方案(理想)转变为政策效果(现实)。 5.监控子系统
8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2.2 政策系统的构成
2.制度或体制条件
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 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 再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 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 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13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分析
2.3 政策系统的运行
2.3.3政策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
(3)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果做出判
断,确定某项政策的效果、效益以及优劣,并弄清该政策为什么能取得 成功,或者为什么导致失败。
(4)政策监控——为达到政策方案的预期目标,避免政策失误对

第一章 政策与政策系统

第一章 政策与政策系统

第一章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政策系统是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研究是进一步研究政策过程的前提和出发点。

而为了更好把握政策系统,必须先了解政策内涵、特征与实质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是政策科学的一个基本主题,是政策科学研究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的最重要的内容。

政策内容与实质的研究也就是对政策的特征、起源、本质、功能、类型和结构等一类问题的研究。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我们研究政策科学时,首先要遇到的就是什么是政策?政策的特征如何?政策与法律、政策与理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

“政策”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的概念之一。

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术领域,人们对它的涵义并没有一致的界定,歧义颇多。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吧。

1.西方学者的定义公共行政学的首创者之一,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①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②政策科学主要的倡导者和创立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ald sswell)与亚伯拉罕·卡普兰(A·Kplan):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③罗伯特·艾斯顿(Robert Eyestone):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④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⑤詹姆斯·安德森(James E.Anderson):“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

政策的实质要素

政策的实质要素

政策的实质要素政策的要素以法律思维的方法分类,可分为刑式要素和实质要素。

实质要素可以从主体、客体、内容、手段、目的、载体等六个方面阐述:一、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是政策的基础,它决定着政策的动向及利益所向问题。

政策主体,主要是解决政策的所属问题,即解决是谁的政策,是谁制定实施政策的问题,如机关单位的政策、政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国际组织的政策等。

政策主体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根据主体成员的组织属性,可以将其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根据政策主体成员的职业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专职主体与兼职主体;根据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政策主体分为决定主体与影响主体;从主体成员的法律地位看,可以将其分为国家公共法权主体、社会政治法权主体和社会非法权主体。

笔者综合得出主体分为六个方面,即立法主体、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新闻媒体和公民。

二、政策客体(对象)政策客体指解决政策的适用范围、时限与对象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其中政策对象最为重要,即解决政策是针对何事何物的问题,如知识分子政策,干部政策等。

三、政策内容此处即为狭义的内容,如方针、原则、目标、措施、策略和方法等。

四、政策手段政策的手段存在多样化,如刑事法律手段、民事法律手段、行政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等,其内容涵摄法律、政治、经济、人口、教育、建筑、劳工、新闻、娱乐等各个领域。

五、政策目的指主体借助于政策追求的目的,也即社会公共权威借助于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目的性的活动,政策目的又包括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

六、政策载体政策载体,在实质上讲,也可称为渊源,政策由于其广泛性,渊源来自很多文件、规章等,如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性文件、人大制定的法律规范、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等。

公共政策概论重点

公共政策概论重点

公共政策概论一、导论: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分析一、政策1.政策的概念政策是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陈振明2.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

——陈庆云3.政策的特征(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利益分配的动态性(选择、整合、分配、落实)(4)增进社会利益4.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象征功能二、公共政策分析1.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2.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式a.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政策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的研究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政策内容的规范性分析政策内容的描述性分析政策过程的规范性分析政策过程的描述性分析b.沃尔夫的分析模式收集分析数据资料——建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建立分析模型——提供多种供选择的项目和政策——评价项目与政策——执行中的跟踪决策c.邓恩的分析模式政策分析的方法:经验、价值与规范政策分析的内容:①构建问题②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③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④评价已有和将产生的政策价值⑤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政策分析的三种形式:预测分析、回溯分析和综合集成分析综合分析模式d. 综合分析模式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估与终结(1和4活动下形成政策持续、政策修正、政策终止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标志1951 年斯坦福学术会议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丹尼尔·勒纳《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3、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理论上的发展:政策制定理论日益完善政策价值观的研究日益深化比较公共政策的发展实践上的发展: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2.社会问题的价值标准社会福利、效率、公平3.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社区(非正式部门)政府市场第三部门(正式部门)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1.四种途径的优势与缺陷(看下图<( ̄3 ̄)> )2.市场失灵实际市场运行情况违反理想模型假设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需要通过政府的配置职能来解决: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收入和福利分配不公平或不公正3.政府失灵(政府失败)(1)公共选择中的投票循环问题投票 (孔多塞)悖论——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

政府政策解读

政府政策解读

政府政策解读政府政策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于社会各界来说,了解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具体内容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解析政府政策,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政策带来的影响。

一、政策背景政府政策的出台通常都有其背景和原因。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制定意图,我们首先来探讨政策背后的动因。

政府的政策制定通常是为了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例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可能会推动政府出台环保政策和资源节约政策。

政策背后的背景通常是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改善社会状况。

二、政策目的政府政策的制定往往有其特定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政策目的是政策制定者追求的结果,通常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政策目的的实现需要相关利益相关方的配合和支持。

例如,刺激经济增长是某一政府政策的目的,那么财政、金融、企业以及公众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协作都是必要的。

三、政策内容政策内容是政策制定者针对特定问题所制定的具体规划和行动方案。

政策内容通常包括政策的范围、实施措施、时间计划和监管机制等。

政策内容的具体解读和理解对于政策的实施和落地至关重要。

在理解政策内容时,我们需要关注政策的核心要点,掌握政策的执行细则,并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政策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仅对政府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会深刻影响到广大群众和相关利益相关方。

政策的影响通常可以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来考量。

政策的正面影响可以带来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益处,而政策可能还会伴随一些负面影响,例如资源调配不均、利益冲突等。

五、政策解读与应对政策解读是指对政策的深入剖析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政策带来的影响。

政策解读需要基于对政策背景、目的和内容的全面掌握,综合分析政策的意图和效果,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应对。

六、结语政府政策解读对于社会各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动因、目的和内容,从而做出更好的应对策略。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特点和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特点和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特点和内容一、本文概述公共政策分析作为现代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的重要交叉领域,其实质在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多元的理论工具,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学科性,公共政策分析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二是实践导向性,其研究旨在提升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解决现实问题;三是系统分析性,它强调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出发,分析政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四是价值中立性,力求在分析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价值判断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特点和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核心要素,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知识和方法来改进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

本文还将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进行展望,以期对公共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在于深入探究政策背后的价值、利益、权力和资源分配问题。

它不仅仅是对政策文本进行解读和评估,更是对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涉及的复杂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

这种分析旨在揭示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理解政策制定者的动机和目的,以及政策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公共政策分析关注政策的价值取向。

政策是价值选择的体现,它反映了社会对不同利益的认知和平衡。

公共政策分析通过对政策目标、原则、措施等的深入剖析,揭示政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以及这些价值目标如何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利益诉求。

公共政策分析关注利益分配问题。

政策制定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会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试图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公共政策分析要深入剖析这些利益诉求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揭示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博弈的实质,以及政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名词解释政策

名词解释政策

名词解释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政策具有以下特点:①阶级性。

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

在阶级社会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②正误性。

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时效性。

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

④表述性。

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

它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

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

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

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

我们中国国防政策的一个核心实质

我们中国国防政策的一个核心实质

我们中国国防政策的一个核心实质
我们中国国防政策的一个核心实质,是捍卫国家的独立、祖国的统一,捍卫主权,捍卫国家的安全来促进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周边的稳定。

国防政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武装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通常可分为总政策和具体政策。

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

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事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目的、方针、重点、体制、途径等。

中国国防政策的目的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安全;方针是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在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逐步增强国防实力和国防潜力;重点是发展国防科技,改善武器装备,提高现代化水平;武装力量体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相结合;途径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军事交流,努力发展与各国人民和军队的友好关系。

初中政治政策解析总结

初中政治政策解析总结

初中政治政策解析总结政治是一门关于政权组织和国家政局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政治课中,学生需要学习并理解各种政策,因为政策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初中政治课上常见的政策进行解析总结,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这些政策。

一、社会治理政策社会治理政策是指国家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在社会治理政策中,有三个核心要素:国家、市场和社会。

国家是主导者,市场是参与者,社会是基础。

在社会治理政策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1.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培养合格公民,提供良好教育资源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教育大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教育补贴等方式来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发展。

2.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就业法律法规、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式来促进就业的稳定与发展。

3.保障政策: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权益的政策。

政府通过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发放低保和困难补助金、提供医疗保障和养老金等方式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以上几个方面的社会治理政策是初中政治课上比较常见的,通过学习了解这些政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国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责任。

二、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政策是国家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在经济发展政策中,有以下几个核心要求:稳定、协调、可持续性。

1.经济增长政策:经济增长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稳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政府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投资优惠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政府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鼓励产业集聚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1. 背景研究: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动机是理解其内涵的重要前提。

考虑政策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和目标群体。

2. 目标和目的:明确政策的目标和目的是理解其意义的关键。

政策通常旨在解决特定的问题、推动发展、保障公共利益或实现其他战略目标。

分析政策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把握其核心意图。

3. 条款解析:仔细研究政策的具体条款和规定。

这可能涉及法律文件、行政命令、指导方针或其他相关的官方文件。

解读条款时,关注关键概念、定义、限制和要求,以及它们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4. 影响分析:评估政策对各个方面的潜在影响是深度解读的重要部分。

考虑政策对经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可能影响。

分析可能的积极和消极后果,并评估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果。

5. 对比和参考:将该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进行对比,以了解其独特性和差异性。

参考类似政策的实施经验和效果,可以提供有益的见解。

6. 利益相关者观点: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政策的看法和反应。

了解政策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或关注点。

7. 实施细节和执行机制:关注政策的实施细节和执行机制。

这包括责任机构、资源配置、监督和评估机制等。

了解政策的执行流程和保障措施有助于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之,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度解读需要全面考虑政策的背景、目标、条款、影响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观点。

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政策的内涵和意义,为进一步的讨论、决策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_特点和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_特点和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特点和内容严 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摘 要:在公共政策分析已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广为关注的活动之后,研究其实质、特点和内容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公共政策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将分析的观念和方法运用于政策活动。

它是分析人员以政策问题为中心,以政策过程为线索,以民主为依归,以倡导、交流为目的的质疑性的、能动性的、政策知识和主张的创造活动。

现代公共政策活动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展开的,服务于并受其影响的政策分析具有质疑性、复合性、论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政策资料、转换政策信息、获取政策知识、形成政策主张。

关键词:政策分析;政策资料;政策信息;政策知识;政策主张中图分类号:D6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1-0076-07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从统治型、经营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过渡,不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且治理的手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在努力减少服务过度和服务不足的基础上,各级政府更多的开展回应性服务,即及时、有效的回应公众的要求,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中心的服务。

这一变化使公共政策日益成为政府经常使用的治理工具。

政策分析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活动。

虽然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高等学府的教授和他们训练的研究生们,以政府为主导的众多公共部门以及一般的公众、利益群体,都对当前的公共政策分析表示出巨大的兴趣,但是,当论及何为公共政策分析,究其实质是什么时,人们的看法仍旧有较大的差异,不少人甚至望文生义,认为谈论和议论公共政策就算是在对政策做分析了。

公共政策分析这一知识体系和社会治理的实践工具是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传入中国内地的。

在社会科学中,通常知识和实践发源地的状况都会对接受地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后者的出现的问题常常能够从前者那里找到原因。

因此,考察一下公共政策分析发展较早的国家中人们对公共政策分析实质的论述,对我们理解本土的政策分析的实质是很有必要的。

简述政策的本质与功能

简述政策的本质与功能

简述政策的本质与功能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行动规范。

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而制定的规范和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

政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1.贯彻执行政策政策是国家和政党意志的具体体现,贯彻执行政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行动,具有法律效力。

公民必须遵守政策,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引导资源配置政策通过规定资源配置的方式和途径,引导社会资源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流动。

政策制定者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和高效的利用。

同时,政策也可以鼓励或限制某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来调整能源资源的配置,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调节利益关系政策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可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政策和法律法规一样,都是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得社会能够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政策制定者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使得各个利益主体能够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和合作。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改善组织绩效政策还是组织绩效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政策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推动组织实现目标。

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的绩效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政策可以通过规定组织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来指导组织的发展方向,提高组织的效率。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政策还可以通过规定组织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来促进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简述政策的概念

简述政策的概念

简述政策的概念政策是指政府在特定领域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它是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的具体化,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和利益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政策具有稳定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政策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稳定等。

在制定政策时,政府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立法、决策等程序,充分掌握问题的本质、原因和影响,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政策。

政策的内容通常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执行等各个方面。

政策目标是政府对问题的预期结果,是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依据。

政策措施是政府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式和手段,如制定法律法规、出台经济政策、实施行政管理等。

政策执行是政府实施政策的过程,包括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资源调配、监督考核等。

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政策的可操作性问题,即政策是否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的行政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如果政府能力不足或社会条件不允许,政策的实施就会受到困难。

其次是政策的无序竞争问题,即一些利益相关方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争夺利益,导致政策执行的混乱。

第三是政策的效果评估问题,即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评估和确定。

政策的效果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提高政策的目标实现度。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负责对社会问题进行识别、研究和决策,同时要协调各方利益,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市场则提供了实现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和资源条件,通过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

社会则是政策的受众和执行主体,政策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社会力量可以为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动力。

总之,政策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国家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是政府治理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要注重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效果评估。

八年级人教版系政策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系政策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系政策知识点在八年级人教版课程中,政策知识点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政策知识点包括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政策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生们需要认真学习与掌握。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福利、提高社会保障保障水平等而实施的政策。

例如,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政策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们要认真学习社会政策的相关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调整经济运行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而实施的政策。

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这些政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必须了解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自己今后的选择和决策提供帮助与支持。

人口政策是指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素质提高等方面而实施的政策。

例如,计划生育、婚姻家庭政策等。

人口政策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们应该了解人口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认识到自己在人口政策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环境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公共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政策。

环境政策包括环保政策、资源利用政策等。

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学生们应该关注环境政策的实施与效果,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做到“绿色生活,低碳生活”。

总的来说,八年级人教版的政策知识点非常丰富。

学习政策知识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对未来做出更好的规划。

政策知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们积极地思考与实践。

希望全体八年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政策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

专题之二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一.政策的本质属性: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凭借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和政府部门的行为。

因此,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也包括在政策范畴之中。

1.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政策是统治集团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

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政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2.政策是社会各利益体共同作用,以政府活动为主体的协调行为的规范准则。

3.政策的导向性政策主要是在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工作。

二.政策的逻辑体系与分类1.逻辑体系: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背景:是政策的起点,是作用的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的现状;政策目标是终点,是作用对象后希望(预期)的理想状况;政策手段:是起点到终点的桥梁,是改变现状到理想状态的措施。

2.政策背景与政策目标的同向性全世界各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政策干预趋向全面化。

随着经济化的全球化,人类面的资源、环境问题随全球化加深;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都日益具有全球性质。

因此,政府和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换活动也逐渐超越国界,一些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修正必须放在全球的背景之上,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相互协调。

由此,政策目标的确定是依据背景而定。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考虑全球范围、地区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三.政策科学政策科学是人们对政策运动规律的总结。

拉斯韦尔(H.Lsswell)<U.S.A>最早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恩(D.Lerner)合著《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府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等腰三角形的一系列行为。

四.农业的概念、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农业政策作用的对象。

1.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尔·弗里德里奇:
“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 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 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 标,或达到某一个既定的目的。”
詹姆斯·安德森对政策的概念:
“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 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 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
分析:由规则的“平等”导致实质的“不平等”
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在 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区别,主要以城市学 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全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 统一标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无疑是很不公 正的。
有调查表明,导致农村学生流失辍学居第二位的重 要原因(仅次于经济负担),是由于教学难度过高, 致使许多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这一 “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 公”。其背后也是有“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祟。
政策内容与实质
本专题课件选自:
厦门大学2003级MPA 税务班 ——李子飞
一、什么是政策
“政策” 词源考-1
古代汉语中,“政”和“策”两字是分开使用的。 “政”,通常指“政治”、“政事”、“政权”、“正义”等意。 《论语》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文解字》注:"政者,正也。 “ 《左传·桓公二年》曰:"政以正民。“ “政”的含意相当于今天的控制社会、管理国家事务、治理民众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的“策”字有两个词义与政策有关: 一、"策书",相当于今天的"政令"、"文件"、"规定"的意思。《释名》注: "策书教令于上,所以驱策诸下也。“ 二、计谋、对策、谋略。如《战国策》的"策",讲的就是战国时代各国 发生事情时所采取的各种计谋和对策。《吕氏春秋·简选》曰:"策,谋 求也。“ 按照古代汉语本意,"政"和"策"就是治理国家、规范民众的谋略或规定。
教育分析:
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这体现了国家对“效率” 直接追求。国家垄断教育资源,又财力不足,致使 基础教育长期处于薄弱状态。轻基础教育的现实, 不仅损害教育公平,更造成国民素质、劳动力素质 低下,总体而言对经济发展更不利。 基础教育的精英教育取向:在是优先满足大多数儿 童的教育需求,使所有儿童都受到必要的教育;还 是通过激烈的竞争和筛选,使一小部分人受到较好 的教育?
一则新闻:
3月21日,长春市宣布:对进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由各城 区教育行政部门本着就地就近原则,负责安置入学,所交费 用与城市居民子女相同。同时,市政府废止原“对农民工子 女收取非本学区学生学费”的规定。 长春市副市长崔杰:农民工在所在城市纳税,有权享受国民 待遇。在农民工所缴纳税款中,已包含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 因此不应让农民工再额外承担不合理的教育支出。
国务院办公厅 《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第六条 要求流入地政府要对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 义务教育的权利。 (其实早在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颁布《流动儿 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通知》有两大突破:
一是在入学条件上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乱收费。 意味着所有向农民工子女额外多收的费用都是违反《通知》 的,其中包括现在的赞助费; 二是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不得采取简单的 关停办法,流入地政府要专门安排经费,用于农民工子女就 学工作。这与此前政府‘不取缔、不承认’,‘自生自灭’ 的态度有明显差别。
具体政策:厦门市2003年教育收费标准:(部分) 借读为非本市户口在厦读书,其中小学借读费每学期330元, 而民办小学学费 2000/生 学期,初中借读费每学期 650元, 民办初中学费3000元/生 学期。择校费为6年6000元,一次 性收取。 有资格申请在厦借读的非本市户口儿童的条件是:在常住户 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且父母在我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 有学习能力者。
转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22日
元政策:《宪法》
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基本政策:《义务教育法》
(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 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 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第十条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 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第十二条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 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 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 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本节所采用的政策概念: 本节所采用的政策概念:
政策是政府、政党或社会其他公共团体在特定时期 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制定的、调 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 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二、政策的含义
我们关心的是有目的或说有明确方向的活动,而不是无意识 或偶然的行为;即政策带有目标取向。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官员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而不是他们 所作的单独的,没有关联的决定。 也就是说:一项政策不仅包括了就某一问题通过某一项法律 的决定,还应该包括随之而来的关系这一法律贯彻,实施的 配套决定。
一般的“政策”定义
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 定的行动准则(例:民族政策)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政策科学》(孙光):
“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 的行动准则,她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 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政策科学导论》(张金马主编):
托马斯·戴伊: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该观点被认为比较准确,但忽视一个问题,没指出“政 府决定做的事情和政府实际所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着的偏差”。 因此,有学者提出:我们不应该把政策看作只是某个孤 立的决定,而应该把它看作是由或多或少有联系的活动所组 成的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及这些活动对有关事物的影响。 这种论述包含了一个有价值的见解,即:政策是一个活 动过程,或是一种活动方式,而不单单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 情的决定。
事实上我们选择的是“精英教育”路线。 重点学校制度加剧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失衡,导致 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而重点学 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 的升学,从而使多数儿童的利益受损。 这是违背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
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形成的一 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 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 城市人的利益,如过去的粮油供应到现在的就业、 社保等社会福利。
相关论点:
政策是利益集团的意志集中体现和表达,每个政策的出台要经过 利益集团间关系的调节,因而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政策会出现相背 离的情况;在每个具体政策的“目标取向”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相应的 “价值取向”在支配。 政策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活动过程中,也会受社会、经 济的影响,而从实质性的政策变成象征性的政策,这种“象征性” 的政策功能,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政策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与周边的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为此我们 要用发展、持续的观点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变迁。
“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 为的准则或指南”
—— 《公共政策分析》(教材 P 43)
公共行政学首创之一,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观点:
“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 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一般意义上,“政策”一词用来指某一行动者(指 政府机构、官员或某一团体)或一组行动者在既定 的活动领域中的行为。
实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实质性政策提供的是具体的、有形的资源或实质性的权力, 或一些真正不利的条件和因素。 象征性政策指少对人们产生实际性的效果,只具有象征性的 意义。政策宣传或声明与人们实际获得的往往不相符。 许多政策是介于两者之间,亦可能发生转变。如行政机关执 行不力或缺乏资金等,一些实质性的政策也会变成象征性的 政策。
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按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从协调 方式的角度来划分。 请参考教材《公共政策分析》P47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
按政策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分类 从横向的角度来划分。 请参考教材《公共政策分析》P48
五、案例
问题提出: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教育赞 助费” 该收不该收?
某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和管理 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 “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 条件,新建、扩建、改建、修缮中小学校舍,增添教学设备 (包括教学仪器、电教、图书、音体美和劳技课教学设备、 课桌椅等),补充中小学民办教师工资、补助工资、福利以 及民办教师老有所养经费,补充中小学经常性公用经费等。 各县、市可以在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收入中,统筹一定比例 的经费,补助老区、贫困地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具体比 例由各县、市制定。”
三、政策的功能
政策功能指政策所能发挥出来的功效和作用。 政策功能 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 控制功能 协调功能 象征功能 具体请参考教材《公共政策分析》P46-47
四、政策的分类
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按政策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记忆政策的层次性划分 元政策:指用于知道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的总称,其基本功能在于如何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地 执行公共政策,即“政策的政策”。 基本政策:用以指导各方面具体政策的主导性政策。一般反 映了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群体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价值观, 也或多或少地包括决策者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 基本政策决定了政府的主要目标和对若干根本问题的解决方 法。 具体政策:部门政策、方面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问题或某 一领域的问题而做出的政策规定,是基本政策的具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