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教案-第5章矩阵

合集下载

高等代数教案

高等代数教案

全套高等代数教案第一章:高等代数概述1.1 高等代数的定义与意义理解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了解高等代数在数学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1.2 基本术语和符号学习常见的代数运算符掌握基本的代数表达式1.3 基本定理和性质学习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定理理解线性空间的基本性质第二章:矩阵和行列式2.1 矩阵的基本概念理解矩阵的定义和矩阵元素的意义学习矩阵的运算规则2.2 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计算方法2.3 矩阵和行列式的应用学习矩阵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矩阵在概率论和统计中的应用第三章:线性方程组3.1 高斯消元法学习高斯消元法的原理和步骤掌握高斯消元法的应用3.2 矩阵的秩理解矩阵秩的概念学习矩阵秩的计算方法3.3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理解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学习线性方程组解的方法第四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学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4.2 矩阵的对角化理解矩阵对角化的概念掌握矩阵对角化的方法4.3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应用学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第五章: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5.1 向量空间的基本概念理解向量空间和子空间的概念学习向量空间的基和维数5.2 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学习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5.3 线性变换的应用学习线性变换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线性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第六章: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6.1 特征多项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特征多项式的概念学习特征多项式的计算方法6.2 最小多项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最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最小多项式的计算方法6.3 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的应用学习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在矩阵对角化中的应用了解特征多项式和最小多项式在多项式环中的应用第七章:二次型7.1 二次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理解二次型的概念学习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7.2 惯性定理和二次型的分类理解惯性定理的概念学习二次型的分类方法7.3 二次型的应用学习二次型在几何中的应用了解二次型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第八章:线性微分方程组8.1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概念学习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的结构8.2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学习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掌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通解8.3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应用学习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了解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第九章: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9.1 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概述了解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的概念学习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的方法9.2 幂法和反幂法学习幂法和反幂法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幂法和反幂法的应用9.3 稀疏矩阵和迭代法理解稀疏矩阵的概念学习迭代法的原理和步骤第十章:高等代数的进一步研究10.1 向量丛和纤维丛理解向量丛和纤维丛的概念学习向量丛和纤维丛的分类方法10.2 群表示论的基本概念理解群表示论的概念学习群表示论的基本性质10.3 高等代数的其它研究领域了解高等代数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应用学习高等代数在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矩阵的秩秩的概念是高等代数中的重要概念,理解秩的计算方法和秩的性质对于后续学习线性变换、矩阵对角化等高级内容至关重要。

《高等代数》矩阵

《高等代数》矩阵

A和B加法定义为:
a +b ⋯ a n +bn a +b 11 11 12 12 1 1 a +b a22 +b ⋯ a2n +b n 22 2 A+B= 21 21 ⋮ ⋮ ⋮ am1 +b 1 am2 +b 2 ⋯ amn +b n m m m
5.2.1 可逆矩阵的定义
定义1 为 上 阶方阵,若存在n阶方阵 阶方阵B, 定义 A为F上n 阶方阵,若存在 阶方阵 ,使 AB = BA = I 为可逆矩阵( ),B 的逆矩阵. 称A为可逆矩阵(非奇异矩阵), 称为A的逆矩阵 为可逆矩阵 非奇异矩阵), 的逆矩阵 例:
2 5 3 −5 3 −52 5 1 0 1 3−1 2 = −1 2 1 3 = 0 1 A B
A= (aij )m×n或 = (aij ) A
矩阵的产生有丰富的背景: 矩阵的产生有丰富的背景 线形方程组的系数矩 矩阵的应用非常广泛. 阵….., 矩阵的应用非常广泛
5.1.2 矩阵的运算
定义1 (矩阵的数乘) 给定数域F中的一个数k与矩阵A的 定义 乘积定义为
a ⋯ a n ka ka ⋯ ka n a 11 12 1 11 12 1 a21 a22 ⋯ a2n ka21 ka22 ⋯ ka2n kA= k = ⋮ ⋮ ⋮ ⋮ ⋮ ⋮ a a ⋯ a ka ka ⋯ ka m n m 1 m2 m n m1 m2
5.2.3 初等矩阵的定义、性质 初等矩阵的定义、
定义2 定义 由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初等变换所得的矩阵称为 初等矩阵. 初等矩阵 n=4

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5章二次型

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5章二次型

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5章二次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48第五章 二次型§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一 授课内容:§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二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二次型的定义,矩阵表示,线性替换和矩阵的合同.三 教学重点:矩阵表示二次型四 教学难点:二次型在非退化下的线性替换下的变化情况. 五 教学过程:定义:设P 是一数域,一个系数在数域P 中的n x x x ,,,21 的二次齐次多项式++++=n n n x x a x x a x a x x x f 11211221112122),,,(+++n n x x a x a 2222222 (2)n nn x a + (3)称为数域P 上的一个n 元二次型,或者,简称为二次型.例如:2332223121213423x x x x x x x x x +++++ 就是有理数域上的一个3元二次型.定义1 设n x x x ,,,21 ,n y y y ,,,21 是两组文字,系数在数域P 中的一组关系式⎪⎪⎩⎪⎪⎨⎧+++=+++=+++=n nn n n n nn nn y c y c y c x y c y c y c x y c y c y c x 22112222121212121111 (4)称为n x x x ,,,21 到n y y y ,,,21 的一个线性替换,或则,简称为线性替换.如果系数行列式 0≠ij c ,那么线性替换(4)就称为非退化的.二次型的矩阵表示:49令 ji ij a a = ,j i < 由于 i j j i x x x x =,那么二次型(3)就可以写为++++=n n n x x a x x a x a x x x f 112112211121),,,(++++n n x x a x a x x a 2222221221 …+22211n nn n n n n x a x x a x x a +++∑∑===n i nj j i ij x x a 11(5)把(5)的系数排成一个n n ⨯矩阵⎪⎪⎪⎪⎪⎭⎫⎝⎛=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212222111211它称为二次型(5)的矩阵.因为ji ij a a =,n j i ,,2,1, =,所以A A ='.我们把这样的矩阵称为对称矩阵,因此,二次型(5)的矩阵都是对称的.令⎪⎪⎪⎪⎪⎭⎫⎝⎛=n x x x X 21,于是,二次型可以用矩阵的乘积表示出来,()n x x x AX X 21='⎪⎪⎪⎪⎪⎭⎫⎝⎛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2111211⎪⎪⎪⎪⎪⎭⎫⎝⎛n x x x 21()⎪⎪⎪⎪⎪⎭⎫⎝⎛+++++++++=n nn n n n n n n n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x x 22112222121121211121∑∑===ni nj j i ij x x a 11.50故 AX X x x x f n '=),,,(21 .显然,二次型和它的矩阵是相互唯一决定的.由此还能得到,若二次型BX X AX X x x x f n '='=),,,(21且 B B A A ='=',,则,B A = 线性替换的矩阵表示令⎪⎪⎪⎪⎪⎭⎫⎝⎛=nn n n n n c c cc c cc c c C 212222111211,⎪⎪⎪⎪⎪⎭⎫⎝⎛=n y y y Y 21,那么,线性替换(4)可以写成, ⎪⎪⎪⎪⎪⎭⎫ ⎝⎛n x x x 21⎪⎪⎪⎪⎪⎭⎫⎝⎛=nn n n n n c c cc c c c c c212222111211⎪⎪⎪⎪⎪⎭⎫⎝⎛n y y y 21 或者CY X =.显然,一个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把二次型还是变成二次型,现在就来看一下替换后的二次型与原二次型之间有什么关系.设 AX X x x x f n '=),,,(21 ,A A =', (7) 是一个二次型,作非退化的线性替换CY X = (8) 得到一个n y y y ,,,21 的二次型BY Y '.现在来看矩阵B 与矩阵A 的关系 把(8)代入(7)有AX X x x x f n '=),,,(21 ACY C Y CY A CY ''='=)()(BY Y Y AC C Y '=''=)(.51容易看出,矩阵AC C '也是对称的,事实上,AC C C A C AC C '=''''='')(.由此,即得AC C B '=.定义2 数域P 上n n ⨯矩阵B A ,称为合同的,如果有数域P 上可逆的n n ⨯矩阵C ,使AC C B '=.合同是矩阵之间的一个关系,不难看出,合同关系具有 (1)反身性 AE E A '=.(2)对称性 由 AC C B '=,即得)()(11--'=C B C A .(3)传递性 由111AC C A '=,2122C A C A '=,即得)()(21212C C A C C A '=.因之,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替换后的二次型的矩阵与原二次型矩阵是合同的.§2 标准形一 授课内容:§2 标准形二 教学目的:通过定理的证明掌握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配方法. 三 教学重点:化普通的二次型为标准形.四 教学难点:化普通的二次形为标准形的相应矩阵表示.52五 教学过程:I 导入可以认为,在二次型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只含有平方项的二次型2222211n n x d x d x d +++ (1)II 讲授新课定理1 二次型都可以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变为平方和(1)的形式. 不难看出,二次型(1)的.2222211n n x d x d x d +++ =()n x x x 21⎪⎪⎪⎪⎪⎭⎫⎝⎛n d d d00000021⎪⎪⎪⎪⎪⎭⎫⎝⎛n x x x 21. 反过来,矩阵是对角形的二次型就只含有平方项.定理2 在数域P 上,任意一个对称矩阵都合同于一对角矩阵. 定义 二次型),,,(21n x x x f 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所变成的平方和称为),,,(21n x x x f 的一个标准形.例 化二次型313221321262),,(x x x x x x x x x f +-=为标准形.解:作非退化的线性替换⎪⎩⎪⎨⎧=-=+=33212211yx y y x y y x53则3213212121321)(2)(6))((2),,(y y y y y y y y y y x x x f ++---+=323122218422y y y y y y +--=322223231822)(2y y y y y y +---=再令 ⎪⎩⎪⎨⎧==-=3322311y z y z y y z 或⎪⎩⎪⎨⎧==+=3322311zy z y z z y则),,(321x x x f 233222212822z z z z z -+-=23232216)2(22z z z z +--=.最后令 ⎪⎩⎪⎨⎧=-==33322112z w z z w z w 或⎪⎩⎪⎨⎧=+==33322112wz w w z w z则 ),,(321x x x f 232221622w w w +-=是平方和,而这几次线性替换的结果相当于作一个总的线性替换,⎪⎪⎪⎭⎫ ⎝⎛-=⎪⎪⎪⎭⎫ ⎝⎛100011011321x x x ⎪⎪⎪⎭⎫ ⎝⎛⎪⎪⎪⎭⎫ ⎝⎛⎪⎪⎪⎭⎫ ⎝⎛321100210001100010101w w w ⎪⎪⎪⎭⎫ ⎝⎛--=100110311⎪⎪⎪⎭⎫ ⎝⎛321w w w . 用矩阵的方法来解 例 化二次型313221321262),,(x x x x x x x x x f +-=为标准形.解:),,(321x x x f 的矩阵为⎪⎪⎪⎭⎫ ⎝⎛--=031301110A .取⎪⎪⎪⎭⎫⎝⎛-=1000110111C ,则111AC C A '=54⎪⎪⎪⎭⎫ ⎝⎛-=100011011⎪⎪⎪⎭⎫ ⎝⎛--031301110⎪⎪⎪⎭⎫ ⎝⎛-100011011⎪⎪⎪⎭⎫ ⎝⎛---=042420202. 再取⎪⎪⎪⎭⎫ ⎝⎛=1000101012C ,则2122C A C A '=⎪⎪⎪⎭⎫ ⎝⎛=101010001⎪⎪⎪⎭⎫ ⎝⎛---042420202⎪⎪⎪⎭⎫ ⎝⎛100010101⎪⎪⎪⎭⎫ ⎝⎛--=240420002. 再取⎪⎪⎪⎭⎫ ⎝⎛=1002100013C ,则3233C A C A '=⎪⎪⎪⎭⎫ ⎝⎛=120010001⎪⎪⎪⎭⎫ ⎝⎛--240420002⎪⎪⎪⎭⎫ ⎝⎛100210001 3A 是对角矩阵,因此令321C C C C =⎪⎪⎪⎭⎫ ⎝⎛-=100011011⎪⎪⎪⎭⎫ ⎝⎛100010101⎪⎪⎪⎭⎫ ⎝⎛100210001⎪⎪⎪⎭⎫ ⎝⎛--=100111311,就有AC C '⎪⎪⎪⎭⎫⎝⎛-=600020002.作非退化的线性替换CY X =即得),,(321x x x f 232221622y y y +-=.55§3 唯一性一 授课内容:§3 唯一性二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复二次型,实二次型的规范形,正(负)惯性指数,符号差.三 教学重点:复二次型,实二次型的规范形的区别及唯一性的区别. 四 教学难点:实二次型的唯一性 五 教学过程:在一个二次型的标准形中,系数不为零的平方项个数是唯一确定的,与所作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无关.二次型的矩阵的秩有时候就称为二次型的秩.至于标准形的系数就不是唯一的.例 二次型313221321262),,(x x x x x x x x x f +-=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 ⎝⎛321x x x ⎪⎪⎪⎭⎫⎝⎛--=100110311⎪⎪⎪⎭⎫ ⎝⎛321w w w 得到标准形232221622w w w +-.而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56⎪⎪⎪⎭⎫ ⎝⎛321x x x ⎪⎪⎪⎪⎪⎪⎭⎫⎝⎛--=3100312111211⎪⎪⎪⎭⎫ ⎝⎛321y y y 就得到另一个标准形23222132212y y y +-. 这就说明,在一般的数域内,二次型的标准形不是唯一的,而与所作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有关.下面只就复数域与实数域的情形来进一步讨论唯一性的问题. 对于复数域的情形设),,,(21n x x x f 是一个复系数的二次型,则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后,),,,(21n x x x f 变为标准形,不妨设标准形为2222211r r y d y d y d +++ ,0≠i d ,r i ,,2,1 = (1)易知,r 就是),,,(21n x x x f 的矩阵的秩.因为复数总可以开平方,我们再作一非退化的线性替换⎪⎪⎪⎪⎪⎩⎪⎪⎪⎪⎪⎨⎧====++nn r r rrr z y z y z d y z d y 1111111 (2) (1)就变为22221r z z z +++ (3) (3)称为复二次型),,,(21n x x x f 的规范形.显然,规范形完全被原二次型的矩阵的秩所决定.定理3 任意一个复系数的二次型,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可以变为规范形,规范形是唯一的.定理3换个说法就是,任意一个复的对称矩阵合同于一个形式为⎪⎪⎪⎪⎪⎪⎪⎪⎭⎫⎝⎛0011的对角矩阵.从而有,两个复对称矩阵合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秩相等.对于实数域的情形设),,,(21n x x x f 是一个实系数的二次型,则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再适当排列文字的次序,可使),,,(21n x x x f 变为标准形,2211p p y d y d ++ 2211r r p p y d y d ---++ (4)0>i d r i ,,2,1 = ,r 就是),,,(21n x x x f 的矩阵的秩.因为在实数域中,正实数总可以开平方,所以,再作一非退化的线性替换⎪⎪⎪⎪⎪⎩⎪⎪⎪⎪⎪⎨⎧====++n n r r rrr z y z y z d y z d y 1111111 (5) (4)就变为221p z z ++ 221r p z z ---+ (6)(6)称为实二次型),,,(21n x x x f 的规范形.显然,规范形完全被p r ,这两个数所决定.定理4(惯性定理) 任意一个实数域上的二次型,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可以变为规范形,规范形是唯一的.定义3 在实二次型),,,(21n x x x f 的规范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p 称为),,,(21n x x x f 的正惯性指数,负平方项的个数p r -称为),,,(21n x x x f 的负惯性指数,它们的差r p p r p -=--2)(称为),,,(21n x x x f 的符号差.惯性定理也可以叙述为,实二次型的标准形中系数为正的平方项个数是唯一的,它等于正惯性指数,而系数为负的平方项个数也是唯一的,它等于负惯性指数.§4 正定二次型一 授课内容:§4 正定二次型二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正定(负定,半正定,半负定,不定)二次型或矩阵.(顺序)主子式的定义,掌握各种类型的判别法.三 教学重点:正定二次型. 四 教学难点:判别方法 五 教学过程:定义4 实二次型),,,(21n x x x f 称为正定的,如果对于任意一组不全为零的实数n c c c ,,,21 都有0),,,(21>n c c c f .显然,二次型),,,(21n x x x f 221n x x ++=是正定的,因为只有在021====n c c c 时,221n c c ++ 才为零.一般的,实二次型),,,(21n x x x f 2222211n n x d x d x d +++=是正定的,当且仅当0>i d n i ,,2,1 =.可以证明,非退化的实线性替换保持正定性不变.定理5 n 元实二次型),,,(21n x x x f 是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正惯性指数等于n .定理5说明,正定二次型),,,(21n x x x f 的规范形为221n y y ++ (5)定义5 实对称矩阵A 称为正定的,如果二次型AX X '正定. 因为二次型(5)的矩阵是单位矩阵E ,所以一个实对称矩阵是正定的,当且仅当它与单位矩阵合同.推论 正定矩阵的行列式大于零. 定义6 子式iii i iii a a a a a a a a a P 212222111211=),,2,1(n i =称为矩阵nn ij a A )(=的顺序主子式.定理6 实二次型),,,(21n x x x f ∑∑===ni nj j i ij x x a 11AX X '=是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矩阵A 的顺序主子式全大于零.例 判断二次型3231212322213214845),,(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是否正定.解:),,(321x x x f 的矩阵为⎪⎪⎪⎭⎫ ⎝⎛----524212425它的顺序主子式05> ,01225> , 0524212425>---- 因之,),,(321x x x f 正定. 与正定性平行,还有下面的概念.定义7 设),,,(21n x x x f 是一实二次型,对于任意一组不全为零的实数n c c c ,,,21 ,如果都有0),,,(21<n c c c f ,那么),,,(21n x x x f 称为负定的;如果都有0),,,(21≥n c c c f ,那么),,,(21n x x x f 称为半正定的;如果都有0),,,(21≤n c c c f ,那么),,,(21n x x x f 称为半负定的;如果它既不是半正定又不是半负定,那么),,,(21n x x x f 就称为不定的.对于半正定,我们有定理7 对于实二次型),,,(21n x x x f AX X '=,其中A 是实对称的,下面条件等价:(1)),,,(21n x x x f 是半正定的. (2)它的正惯性指数与秩相等. (3)有可逆实矩阵C ,使⎪⎪⎪⎪⎪⎭⎫⎝⎛='n d d d AC C21,其中,0≥i d n i ,,2,1 =. (4)有实矩阵C 使C C A '=.(5)A 的所有主子式皆大于或等于零.注意:在(5)中,仅有顺序主子式大于或等于零是不能保证半正定性的.比如,()⎪⎪⎭⎫⎝⎛⎪⎪⎭⎫ ⎝⎛-=-=212122211000),(x x x x x x x f 就是一个反例.。

高等代数教案 北大版 第五章

高等代数教案 北大版 第五章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启发式




经过非退化线性替换,二次型的矩阵变成一个与之合同的矩阵.由第四章§4定理4,合同的矩阵有相同的秩,这就是说,经过非退化线性替换后,二次型矩阵的秩是不变的.标准形的矩阵是对角矩阵,而对角矩阵的秩就等于它对角线上不为零的平方项的个数.因之,在一个二次型的标准形中,系数不为零的平方项的个数是唯一确定的,与所作的非退化线性替换无关,二次型矩阵的秩有时就称为二次型的秩.
这个定理通常称为惯性定理.
定义3在实二次型 的规范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 称为 的正惯性指数;负平方项的个数 称为 的负惯性指数;它们的差 称为 的符号差.
应该指出,虽然实二次型的标准形不是唯一的,但是由上面化成规范形的过程可以看出,标准形中系数为正的平方项的个数与规范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是一致的,因此,惯性定理也可以叙述为:实二次型的标准形中系数为正的平方项的个数是唯一的,它等于正惯性指数,而系数为负的平方项的个数就等于负惯性指数.
至于标准形中的系数,就不是唯一确定的.在一般数域内,二次型的标准形不是唯一的,而与所作的非退化线性替换有关.
下面只就复数域与实数域的情形来进一步讨论唯一性的问题.
设 是一个复系数的二次型,由本章定理1,经过一适当的非退化线性替换后, 变成标准形,不妨假定化的标准形是
.(1)
易知 就是 的矩阵的秩.因为复数总可以开平方,再作一非退化线性替换
是非退化时,由上面的关系即得
.
这也是一个线性替换,它把所得的二次型还原.这样就使我们从所得二次型的性质可以推知原来二次型的一些性质.
讨论、练习与作业
课后反思
授课内容
第二讲标准形
教学时数
2
授课类型
讲授

高等代数教案设计(张禾瑞版)

高等代数教案设计(张禾瑞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1 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2学时
§2 多项式的整除性4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3 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2学时
§4 多项式的分解2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5 重因式2学时
§6 多项多函数,多项式的根2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7 复数和实数域上多项式2学时
§4 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2学时
§5 数环和数域2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让学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 第一章
3.让学生阅读《高等代数辅助教材》 第一章。
作业及思考题
教材第一章习题:第6页:6、7; 第14页:5、10;第18页:1、4、5;
第29页:2、4、5;第25页:3、5。
§8 有理数域上多项式4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让学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高等代数 第二章
3.让学生阅读《高等代数辅助教材》 第二章。
作业及思考题
教材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第31页:3 ;第38页:5、6、7;第48页:6、7、9、10、11 ;第56页:3、5、6;第59页:3、4、5 ;第65页:4、7、8;第71页:2、3、4、5; 第80页:2、3、4。
教学难点
矩阵运算及运算规则、矩阵可逆条件及求逆矩阵的方法,求矩阵的秩。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的关系,矩阵乘积的秩和矩阵乘积的行列式。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1 矩阵的运算2学时
习题课 2学时
§2 可逆矩阵,矩阵乘积的行列式4学时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矩阵与行列式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矩阵与行列式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矩阵与行列式高中数学备课教案矩阵与行列式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

矩阵与行列式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备课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系统地准备矩阵与行列式的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矩阵与行列式的定义及基本运算规则;2. 掌握矩阵与行列式的应用方法,如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等;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矩阵的定义与运算1.1 矩阵的基本概念1.1.1 矩阵的定义1.1.2 矩阵的元素、行、列1.1.3 矩阵的阶数1.2 矩阵的基本运算1.2.1 矩阵的加法与减法1.2.2 矩阵的数乘1.2.3 矩阵的乘法1.2 矩阵的转置与逆矩阵1.3.1 矩阵的转置1.3.2 矩阵的逆2. 行列式的定义与性质2.1 行列式的基本概念2.1.1 行列式的定义2.1.2 行列式的元素及排列2.1.3 行列式的阶数2.2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2.2.1 行列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2.2.2 行列式的展开与化简3.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3.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3.1.1 线性方程组的定义3.1.2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分类3.2 矩阵的应用3.2.1 用矩阵表示线性方程组3.2.2 利用矩阵求解线性方程组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矩阵与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矩阵与行列式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3. 实践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学生对矩阵与行列式的应用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学生的教材内容编写讲义,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3. 练习题:准备丰富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讨论质量、问题解答等方面进行评价;2. 练习评价: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练习题,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3. 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小测或者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矩阵与行列式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5章-矩阵的相抵与相似Word版

第5章-矩阵的相抵与相似Word版

§5.1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划分本节只做简单介绍,考试不考此部分,在以后抽象代数 中还会讲到。

§5.2 矩阵的相抵(也叫等价)第一章§1已经证明,任何一个矩阵AJ 。

如果再对J那么能变成什么样的最简单的矩阵?看例子:13213213212101101124601010000A ---⎛⎫⎛⎫⎛⎫ ⎪ ⎪ ⎪=--→-→- ⎪ ⎪ ⎪ ⎪ ⎪ ⎪--⎝⎭⎝⎭⎝⎭101011000⎛⎫ ⎪→- ⎪⎪ ⎪⎝⎭(以上行变换); 再经过列变换100010000A ⎛⎫ ⎪→ ⎪⎪⎝⎭。

最后这个矩阵非常简单,把它写成分块矩阵的形式就是:2000I ⎛⎫ ⎪⎝⎭。

任何一个矩阵经过初等行、列变换是否都可以化成这种简单形呢?定义1 数域K 上的矩阵A 经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和初等 列变换变成矩阵B ,则称A 与B 是相抵的或等价的,记作AB 相抵,或AB 等价。

矩阵的相抵关系满足 1°反身性:AA 相抵, 即A 与自己相抵; 2°对称性:若A B 相抵,则B A 相抵;3°传递性:若A B 相抵,BC 相抵, 则A C 相抵.因此,矩阵的相抵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

事实 1 ⇔A 经过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换变成矩阵B⇔存在K 上的s 阶初等矩阵12,,,t P P P 与n 阶初等矩阵12,,,m Q Q Q , 使得2112tm P P P AQ Q Q B =(1)定理1 设数域K 上的s n ⨯矩阵A 的秩为r 。

如果0r >,则A 相抵于下述形式的矩阵000rI ⎛⎫⎪⎝⎭, (2)称矩阵(2)为A的相抵标准形。

证明 如果0r >, 则A 经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化成的 简化行阶梯形矩阵J 有r 个非零行:1210000100000100000000000000n n rn c c c J ⎛⎫ ⎪ ⎪ ⎪ ⎪ ⎪=⎪ ⎪ ⎪ ⎪ ⎪ ⎪⎝⎭再经过适当的两列互换,可以变成下述形式:111212111000010000010000000000r n r n r r rn c c c c J c c +++⎛⎫ ⎪ ⎪ ⎪ ⎪= ⎪⎪ ⎪ ⎪ ⎪⎝⎭,,,。

高等代数 -矩阵

高等代数 -矩阵

高等代数-矩阵矩阵(matrix)是一种代数对象,它是由元素排列成矩形形式的矩阵,通常用方括号括起来。

例如,一个3×3的矩阵A可以表示为:A = [a11 a12 a13a21 a22 a23a31 a32 a33]其中,a11, a12, ..., a33是矩阵A的元素。

一个m×n的矩阵可以表示成一个m 行n列的矩形矩阵,其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记作aij。

这样,一个矩阵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表示。

矩阵加法运算:设A和B是两个m×n的矩阵,它们的和A+B定义为一个m×n的矩阵C,其中C中每个元素都等于对应的A和B矩阵中相应元素之和,即Cij = Aij + Bij矩阵数乘运算:设A是一个m×n的矩阵,k是一个实数或复数,则kA定义为一个m×n的矩阵B,其中B中每个元素都等于对应的A中相应元素乘以k,即Bij = kAij矩阵乘法运算:设A是一个m×n的矩阵,B是一个n×p的矩阵,则它们的乘积AB定义为一个m×p的矩阵C,其中C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Cij = ∑AikBkj (k=1,2,...,n)其中,∑表示对k从1到n的求和。

矩阵的逆:设A是一个n×n的方阵,若存在另一个n×n的方阵B,使得AB=BA=I,其中I是n×n的单位矩阵,则称B是A的逆矩阵,记作B=A-1。

只有可逆矩阵才有逆矩阵,而且逆矩阵是唯一的。

矩阵的转置:设A是一个m×n的矩阵,它的转置AT是一个n×m的矩阵,其中AT中第i 行第j列的元素等于A中第j行第i列的元素,即ATij = Aji矩阵的秩:一个矩阵的秩指的是它的行向量组或列向量组张成的线性空间的维数。

即一个矩阵的秩指的是它的非零行向量或非零列向量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数。

矩阵论教案

矩阵论教案

矩阵论教案矩阵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矩阵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矩阵运算的方法。

2.掌握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3.了解矩阵的逆、转置、求解线性方程组等基本操作,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矩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矩阵运算:加法、数乘、乘法。

3.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4.矩阵的逆、转置、求解线性方程组等基本操作。

5.应用: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相似、二次型等。

三、教学重难点1.矩阵运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和应用。

3.矩阵的逆、转置、求解线性方程组等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2.举一反三,通过变形等方式让学生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手段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介绍矩阵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出矩阵的用途和重要性。

2.讲解矩阵的基本运算(40分钟)(1)矩阵的加法、数乘及其性质。

(2)矩阵的乘法及其性质。

(3)矩阵的转置、逆矩阵及其性质。

3.讲解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60分钟)(1)行列式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

(2)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

(3)应用:求解线性方程组和矩阵的相似。

4.讲解矩阵的应用(40分钟)(1)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2)矩阵的相似及其应用。

(3)二次型及其标准型的求解。

5.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2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成绩。

2.课后作业成绩。

3.期中考试成绩。

4.期末考试成绩。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高等代数》第五章 矩 阵

《高等代数》第五章  矩 阵

因此,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新二次型的矩
阵与原二次型的矩阵是合同的. 这样,我们就把二 次型的变换通过矩阵表示出来,为以下的讨论提供
了有力的工具.
最后指出,在变换二次型时,我们总是要求所 作的线性替换是非退化的. 从几何上看,这一点是 自然的,因为坐标变换一定是非退化的. 一般地, 当线性替换
X = CY an1x1
a22 x2
an2 x2
a2n xn
ann xn
nn

aij xi x j .
i1 j 1
所以二次型可表示成
f (x1 , x2 , … , xn ) = XTAX . 这即为二次型的矩阵表示形式.
x1 c11y1 c12 y2 c1n yn ,

x2

c21y1 c22 y2

c2n yn
,
(4)
xn cn1 y1 cn2 y2 cnn yn
称为由 x1 , x2 , … , xn 到 y1 , y2 , … , yn 的一个线性
aij xi x j .
i1 j 1
把上式的系数排成一个 n n 矩阵
a11 a12
A


a21 an1
a22 an2

a1n
a2n ann
,
它就称为二次型的矩阵. 因为 aij = aji , i , j = 1, 2,
…, n , 所以


c21 cn1
c22 cn2

c1n y1
c2n cnn

y2 yn
,
或者

高中数学教案矩阵的运算与应用

高中数学教案矩阵的运算与应用

高中数学教案矩阵的运算与应用高中数学教案:矩阵的运算与应用一、引言矩阵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本教案将介绍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并探讨矩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矩阵的基本概念1. 矩阵的定义矩阵是由m行n列的数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长方形数表,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其中m表示矩阵的行数,n表示矩阵的列数。

一个矩阵可以记作:A = [a_ij]其中,a_ij表示矩阵中的第i行第j列元素。

2. 矩阵的分类根据矩阵的特点,我们可以将矩阵分为以下几类:- 零矩阵:所有元素都为0的矩阵。

- 方阵:行数等于列数的矩阵。

- 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1,其余元素都为0的方阵。

三、矩阵的运算法则1. 矩阵的加法两个具有相同行数和列数的矩阵可以相加。

加法的规则是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得到一个新的矩阵。

即:A +B = [a_ij + b_ij]其中A和B分别为要相加的两个矩阵。

2. 矩阵的数乘矩阵和一个数相乘称为数乘。

数乘的规则是将矩阵中的每个元素与该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矩阵。

即:kA = [ka_ij]其中k为要乘以的数。

3. 矩阵的乘法两个矩阵的乘法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第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

乘法的规则是将第一个矩阵的行与第二个矩阵的列对应元素相乘,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矩阵。

即:AB = [c_ij]其中c_ij = a_i1 * b_1j + a_i2 * b_2j + ... + a_in * b_nj。

四、矩阵的应用1.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可以通过矩阵的运算来实现。

将系数矩阵和常数向量组成增广矩阵,然后通过矩阵的行变换来求解方程组的解。

2. 利用矩阵解决几何问题矩阵的乘法可以表示平移、旋转、缩放等几何变换。

通过构造相应的矩阵,并与坐标向量相乘,可以实现对几何图形进行变换。

3. 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的。

通过构建模型矩阵和响应向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

高等代数矩阵计算教案

高等代数矩阵计算教案

高等代数矩阵计算教案教案标题:高等代数矩阵计算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矩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规则;3. 熟练运用矩阵计算解决高等代数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规则;2. 矩阵的转置和逆矩阵;3. 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

教学难点:1. 矩阵的乘法运算规则;2. 矩阵的逆矩阵的求解;3. 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矩阵计算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b. 准备教学案例和练习题;c. 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a. 预习相关概念和性质;b. 准备纸笔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矩阵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学生对矩阵的了解程度,并简单介绍矩阵的基本性质。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 讲解矩阵的加法、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2. 讲解矩阵的乘法运算规则,重点解释矩阵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3. 讲解矩阵的转置和逆矩阵的概念及求解方法;4. 讲解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矩阵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案例问题;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矩阵计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矩阵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高等代数相关知识。

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进行评价;2. 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3.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实践,提高矩阵计算的熟练程度;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矩阵的应用领域和相关的数学理论;3.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高等代数教案-第5章矩阵

高等代数教案-第5章矩阵

第五章 矩 阵教学目的:1. 掌握矩阵的加法,乘法及数与矩阵的乘法运算法则。

及其基本性质,并熟练地对矩阵进行运算。

2. 了解几种特殊矩阵的性质。

教学内容:矩阵的运算1 矩阵相等我们将在一个数域上来讨论。

令F 是一个数域。

用F 的元素a ij 作成的一个m 行n 列矩阵A= ⎪⎪⎪⎪⎪⎭⎫ ⎝⎛a aa aa a a a a mn m m n nΛΛΛΛΛΛΛ212222111211 叫做F 上一个矩阵。

A 也简记作(a ij )。

为了指明 A 的行数和列数,有时也把它记作A mn 或 (a ij )mn 。

一个 m 行n 列矩阵简称为一个m*n 矩阵。

特别,把一个n*n 矩阵叫做一个 n 阶正方阵,或n 阶矩阵。

F 上两个矩阵,只有在它们有相同的行数和列数,并且对应位置上的 元素都相等时,才认为上相等的。

以下提到矩阵时,都指的是数域F 上的矩阵。

我们将引进三种运算:数与矩阵的乘法,矩阵的加法以及矩阵的乘法。

先引入前两种运算。

2 矩阵的线性运算定义 1 数域F 的数 a 与F 上一个m*n 矩阵A=(a ij ) 的乘法aA 指的是m*n 矩阵(aa ij ) 定义 2 两个m*n 矩阵A=(a ij ),B=(b ij ) 的和A+B 指的是m*n 矩阵(a ij +b ij )。

注意 ,我们只能把行数相同,列数相同的两个矩阵相加。

以上两种运算的一个重要特例是数列的运算。

现在回到一般的矩阵。

我们把元素全是零的矩阵叫做零矩阵,记作0。

如果矩阵 A=(a ij ), 我们就把矩阵(- a ij ),叫做A 的负矩阵,记作—A 。

3 矩阵线性运输的规律A+B=B+A ;(A+B)+C=A+(B+C); 0+A=A ; A+(-A)=0;a(A+B)=Aa+Ab ; (a+b)A=Aa+Ba ; a(bA)=(ab)A ;这里A,B 和 C 表示任意m*n 矩阵,而a 和 b 表示 F 中的任意数。

大学本科高等代数教学教案

大学本科高等代数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本科高等代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理解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2.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参考书3. 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2. 提出问题:如何求解线性方程组?二、新课讲解1. 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a. 矩阵的定义和性质b. 矩阵的运算(加法、数乘、乘法)c. 矩阵的逆矩阵和行列式2.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a. 高斯消元法b. 克莱姆法则三、课堂练习1. 求解线性方程组2. 计算矩阵的逆矩阵和行列式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2. 复习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二、新课讲解1.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a. 向量空间的定义和性质b.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 线性变换的运算a. 线性变换的加法b. 线性变换的数乘三、课堂练习1. 判断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2. 计算线性变换的运算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概念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在课堂练习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等代数教案第5章矩阵

高等代数教案第5章矩阵

第五章矩阵教课目标:1.掌握矩的加法,乘法及数与矩的乘法运算法。

及其基天性,并熟地矩行运算。

2.认识几种特别矩的性。

教课内容:矩的运算1矩相等我将在一个数域上来。

令 F 是一个数域。

用 F 的元素 a ij作成的一个 m行 n 列矩a11a12a1nA=a21a22a2 na m1 a m 2a mn叫做 F 上一个矩。

A 也作( a ij)。

了指明 A 的行数和列数,有也把它作A mn或( a ij) mn。

一个 m行 n 列矩称一个m*n 矩。

特,把一个 n*n矩叫做一个n 正方,或 n 矩。

F上两个矩,只有在它有同样的行数和列数,而且地点上的元素都相等,才上相等的。

以下提到矩,都指的是数域 F 上的矩。

我将引三种运算:数与矩的乘法,矩的加法以及矩的乘法。

先引入前两种运算。

2矩的性运算定 1数域F的数a与F上一个m*n矩A=(a ij)的乘法( aa ij)aA 指的是m*n矩定 2两个m*n矩A=(a ij),B=(b ij)的和A+B指的是注意,我只好把行数同样,列数同样的两个矩相加。

以上两种运算的一个重要特例是数列的运算。

在回到一般的矩。

我把元素全部是零的矩叫做零矩,作A=(a ij ) ,m*n 矩( a ij +b ij)。

0。

假如矩我就把矩(- a ij),叫做 A 的矩,作—A。

3矩性运的律A+B=B+A;(A+B)+C=A+(B+C) ;0+A=A;A+(-A)=0 ;a(A+B)=Aa+Ab ;(a+b)A=Aa+Ba;a(bA)=(ab)A;里 A,B 和 C表示随意m*n 矩,而 a 和 b表示F中的随意数。

利用矩,我以下定矩的减法:A— B=A+(— B)。

于是有A+B=C A=C— B。

因为数列是矩的特例,以上运算律于数列也建立。

4乘法定3数域F上的m*n矩A=(a ij)与n*p矩B=(b ij m*p 矩。

个矩的第I 行第 j 列( I=1,2,⋯,m; j=1,2,行的元素与 B 的第 j 列的元素的乘的和:)的乘 AB 指的是的一个⋯ p)的元素 c ij等于 A 的第Ic ij=a i1 b1j +a i2 b2j+ ⋯ +a in b nj。

高等代数 讲义 第五章

高等代数 讲义 第五章


称为由 x1, x2 ,L, xn到y1, y2 ,L, yn 的一个线性替换;
若系数行列式|cij|≠0,则称③为非退化线性替换.
§5.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例2 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解角度 θ
y
.
y′
x′
θ
0
x
即变换
⎧x =
⎨ ⎩
y
=
x′ cosθ − y′ sinθ x′ sinθ + y′ cosθ
aij xi x j
i =1
1≤i< j≤n
§5.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2、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1) 约定①中aij=aji,i<j ,由 xixj=xjxi,有 f ( x1, x2 ,L, xn ) = a11 x12 + a12 x1 x2 + LL + a1n x1 xn
+ a21 x2 x1 + a22 x22 + L + a2n x2 xn
⇒ B′ = (C′AC )′ = C′A′C = C′AC = B
2、经过非退化线性替换,新二次型矩阵与
原二次型矩阵是合同的.
进而,有: 若A′ = A, B′ = B,
二次型X´AX可经非退化线性替换化为二次型Y´BY
⇔ A与B合同.
§5.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例2 证明:矩阵A与B合同,其中
⎛ λ1
f = ax2 + 2bxy + cy2
选择适当角度 θ,逆时针旋转 坐标轴
{x = x′cosθ − y′sinθ y = x′cosθ + y′sinθ
f = a′x′2 + c′y′2

(完整word版)最新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5章二次型

(完整word版)最新高等代数北大版教案-第5章二次型

第五章二次型§ 1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授课内§ 1二次型的矩阵表示二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二次型的定义,矩阵表示,线性 替换和矩阵的合同.三教学重点:矩阵表示二次型四教学难点:二次型在非退化下的线性替换下的变化情况• 五教学过程:定义:设P 是一数域,一个系数在数域P 中的x 1,x 2, ,x n 的二次齐次多项式称为数域P 上的一个n 元二次型,或者,简称为 二次型.例如: 2X1NX 2 3X 1X 3 2x 2 4X 2X 3 3X3就是有理数域上的一个3元二次型.定义1 设 X 1,X 2,x n, y 1, y 2,,y n 是两组文字,系数在数域P 中的一组关系式X1C 11 y 1 C 12 y 2Gn*X2C 21 y 1 C 22 y 2C 2n y n⑷XnC n1 y 1C n2 y 2C nn y n称为X 1,X 2 ,,X n到y 1,y 2, ,yn的一个线性替换,或则,简称为线性替换.如果系数行列式C j 0,那么线性替换 ⑷ 就称为非退化的.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f(X i ,X ,\ 2,Xn ) ai1X1 2a 12x 1x 22a 1n x 1x2 822X22a 2n X 2X n2a nn X n令 a ij a ji ,i j 由于 x i x j x j x i ,那么二次型(3) 就可以写为A A.我们把这样的矩阵称为对称矩阵,因此,二次型 (5) 的矩阵都是对称的 .x 1x 2 2, 于是,二次型可以用矩阵的乘积表示出来,x na 11 a 12 a 1n x 1 X AXx 1 x 2a 21 a 22a 2nx 2x na n1a n2a nn x na 11x 1 a 12 x 2a 1n x na 21x 1 a 22x 2 a 2n x nx 1 x 2x na n1x 1 a n2x 2a nn x nnna 21x 2x 1 f (x 1,x 2,a 22 x 22,x n )a 11x 1a 2n x 2x n a 12x 1x 2a 1n x 1 x n…+an1X n X1a n2x n x 2a nn x nna ij x i x j(5)j1把 (5) 的系数排成一个n 矩阵a 11 a 21 a 12 a 22a 1n a 2na n1 a n2a nn 它称为二次型(5)的矩阵.因为a jija ji, i,j1,2, ,n ,所以a ij x i x j.i 1 j 1f(x1,x2, ,x n) X AX .显然,二次型和它的矩阵是相互唯一决定的. 由此还能得到,若二次型f(x1,x2,,x n)X AX X BX且 A A,BB,则, A B线性替换的矩阵表示c11 c12c1n y1令C c21 c22c2n2n, Y y2,J那么,线性替换(4) 可以写成,c n1 c n2c nn y nx1 c11c12c1n y1x2 c21c22c2n y2x n c n1c n2c nn y n或者X CY.显然,一个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把二次型还是变成二次型,现在就来看一下替换后的二次型与原二次型之间有什么关系.设f(x1,x2, ,x n) XAX , A A,(7)是一个二次型,作非退化的线性替换X CY (8)得到一个y i, y2, , y n的二次型Y BY .现在来看矩阵B与矩阵A的关系把(8) 代入(7) 有f(x1,x2, ,x n) XAX (CY)A(CY) YCACY Y(CAC)Y YBY.容易看出,矩阵CAC也是对称的,事实上,(CAC) C AC C AC.由此,即得B CAC.定义2数域P上n n矩阵代B称为合同的,如果有数域P上可逆的n n矩阵C,使B CAC.合同是矩阵之间的一个关系,不难看出,合同关系具有(1) 反身性A EAE.(2) 对称性由B C AC ,即得A (C 1) B(C 1).(3) 传递性由A1 C1 AC1,A2 C2 A1C2 ,即得A2 (C1C2) A(C1C2). 因之,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替换后的二次型的矩阵与原二次型矩阵是合同的.§ 2 标准形一授课内容:§ 2 标准形二教学目的:通过定理的证明掌握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配方法.三教学重点:化普通的二次型为标准形.四教学难点:化普通的二次形为标准形的相应矩阵表示.五教学过程:I 导入可以认为,在二次型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只含有平方项的二次型2 2 2d1x12d2x22d n x n2(1)II 讲授新课定理 1 二次型都可以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变为平方和(1) 的形式. 不难看出,二次型(1) 的.d100X1d20X22 2 2 0d1X1 d2X2 d n X n= X1 X2 X n00d n X n 反过来,矩阵是对角形的二次型就只含有平方项定理2 在数域P 上,任意一个对称矩阵都合同于一对角矩阵. 定义二次型f (x1,x2, , x n )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所变成的平方和称为f (x1,x2, ,X n)的一个标准形.f (x 1,x 2,x 3)而这几次线性替换的结果相当于作一个总的线性替换,X 1 1 1 0 1 0 1 1 0 0w 11 13w 1X 21 1 0 0 1 0 0 12 w 2 0 1 1 w2 X 30 0 1 0 0 1 0 0 1 w 30 0 1 w 3用矩阵的方法来解例 化二次型 为标准形 . 0 1 1解:fdvX z ’X s )的矩阵为A 10 313 0f (X 1,X 2,X 3)2X 1X 2 6X 2X 3 2X 1X 3为标准形 .解: 作非退化的线性替换X 1y 1 y 2X 2y 1 y 2X 3y则 f(X 1,X 2,X 3) 2(y 1 y 2)(y 1 y 2 ) 6(y 1 y 2)y 3 2(y 1 y 2)y 3 2y 122y 224y 1 y 3 8y 2y 3 2(y1y 3)22y 322y 228y 2y 3z 1 y 1y 3y 1z 1z 3再令z 2 y 2 或y 2 z 2z 3y 3y 3z 3则 f (X 1,X 2 ,X 3) 2z 122z 228z 2 z 32z 322z 122(z 2 2z 3)26z 32.w 1z 11 w 1最后令w 2 z 22z 3 或 z 2 w 2 2w 3例 化二次型w3 z 3z 3 w 3 2w 122w 226w 32是平方和,f (x 1,x 2,x 3)2x 1x 2 6x 2x 32x 1x 3110100C C 1C 2C 3001就有200C AC 02 0006作非退化的线性替换X CY 即得f(x 1,x 2,x 3) 2y 122y 226y 32.取 C 1 11 0 ,则 A 1 C 1 AC 11 1 0 0 1 11 10 11 0 1 031 10 0 01 1300011 0 1再取 C 2 0 1 0, 则 A 2C 2 A 1C 20 0 1101 2 4 0 0 0 1100再取 C 3 0 1 2 ,则 A 300110 01 02A 是对角矩阵,因此令0 2 0 0 1 0 0 0 0 2 4 0 1 21 04 20 0 1012 0011 0 02 0 2 1 0 1C 3A 2C 3§ 3 唯一性一授课内容:§ 3唯一性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复二次型,实二次型的规范形,正(负)惯性指数,符号差•三教学重点:复二次型,实二次型的规范形的区别及唯一性的区别四教学难点:实二次型的唯一性五教学过程:在一个二次型的标准形中,系数不为零的平方项个数是唯一确定的,与所作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无关•二次型的矩阵的秩有时候就称为二次型的秩.至于标准形的系数就不是唯一的•例二次型 f (X i, X2, X3)2X1X26X2X3 2 X1X3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X i113w1X 2011w2X3001W3得到标准形2w:2w;6W3.而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111X i2y1111X——y223X1y3003就得到另一个标准形约222y22 2 尹这就说明,在一般的数域内,二次型的标准形不是唯一的,而与所作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有关下面只就复数域与实数域的情形来进一步讨论唯一性的问题 .对于复数域的情形设f(X i ,X 2, ,X n )是一个复系数的二次型,则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 的线性替换后,f ( X 1, X 2 , ,X n )变为标准形,不妨设标准形为2 2d i y id 2『2d r Y r 2,d i0,i 1,2, ,r(易知,r 就是f (X i , X 2, ,X n )的矩阵的秩.‘因为复数总可以开平方,们再作一非退化的线性替换y i1「d 1z1Y r1 —drZr(2)y r 1Z r 1Y nZ n(1)就变为2Z12 Z2Z ; ⑶⑶称为复二次型f(X 1,X 2, ,Xn )的规范形 .显然,规范形完全被原二次型的矩阵的秩所决定.定理3任意一个复系数的二次型,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 换可以变为规范形,规范形是唯一的•定理3换个说法就是,任意一个复的对称矩阵合同于一个形式为1的对角矩阵•从而有,两个复对称矩阵合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秩相对于实数域的情形设f(X i,X2, ,X n)是一个实系数的二次型,则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再适当排列文字的次序,可使f(%,X2,,X n)变为标准形,dy2d p y:d pi y:i d「y;⑷d i 0 i 1,2, ,r ,r就是f(x「X2, x)的矩阵的秩•因为在实数域中,正实数总可以开平方,所以,再作一非退化的线性替换y ii --------- z i d iy ri—d「(5) y r i Z r iy n Z n(4)就变为2Z i 2 2Z p Z p2i Z r⑹⑹称为实二次型f(X i,X2, ,X n)的规范形•显然,规范形完全被r, p 这两个数所决定•定理4(惯性定理)任意一个实数域上的二次型,经过一个适当的非退化的线性替换可以变为规范形,规范形是唯一的.定义3在实二次型f(X i,X2, ,X n)的规范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p称为f (X i,X2,,X n)的正惯性指数,负平方项的个数r p称为f (X i ,X2, , X n)的负惯性指数,它们的差p (r p) 2 p r称为f ( X i ,X2 , , X n)的符号差.惯性定理也可以叙述为,实二次型的标准形中系数为正的平方项个数是唯一的,它等于正惯性指数,而系数为负的平方项个数也是唯一的,它等于负惯性指数•§ 4 正定二次型一 授课内容: § 4 正定二次型二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正定 ( 负定,半正定,半负 定,不定)二次型或矩阵 .( 顺序)主子式的定义,掌握各种类型的判别法 . 三 教学重点: 正定二次型 . 四 教学难点: 判别方法 五 教学过程:定义4实二次型f (X 「X 2, ,X n )称为正定的,如果对于任意一组不 全为零的实数C i ,C 2, ,C n 都有f (C i ,C 2, ,C n ) 0 .显然,二次型22f(X 1,X 2, ,X n ) X 1X n 是正定的,因为只有在 C 1 C 2C n时, C 12般的,实二次型f(X 1,X 2, ,X n ) d 1X 12d 2X 22是正定的,当且仅当 d i 0 i 1,2, ,n . 可以证明,非退化的实线性替换保持正定性不变 .定理5 n 元实二次型f (x i ,x 2, ,X n )是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 正惯性指数等于 n .定理5说明,正定二次型f (x 1,x 2,, x n )的规范形为22 y 1y n (5)定义5实对称矩阵A 称为正定的,如果二次型 XAX 正定. 因为二次型 (5)的矩阵是单位矩阵 E ,所以一个实对称矩阵是正定的,d n X n 2C2才为零.负定的;如果都有f (C 1, C 2 ,,C n ) 0,那么f (X 1, X 2,,X n )称为半正定的;当且仅当它与单位矩阵合同. 推论正定矩阵的行列式大于零 定义6是否正定.解:f (X i , X 2 , X 3 )的矩阵为它的顺序主子式因之,f(X i ,X 2,X 3)正定.与正定性平行,还有下面的概念5245 20 ,2 1 22 142 55 0 ,子式称为矩阵A 定理6a 11 a 21a i1a 12 a 22a i2(a j )nn 的顺序主子式.实二次型 a 1ia 2i a(i 1,2, ,n)f (X 1 , X 2 , ,X n ) na j X j X j X AXj 1是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矩阵 例判断二次型A 的顺序主子式全大于零.f(X 1,X 2,X 3) 5x 12X 22X 34X 1X 2 8x 1x 3 4X 2X 3定义 7 设 f (X 1, X 2 ,, x n )是实二次型, 对于任意一组不全为零的实数C1,C2, ,C n,如果都有f(G,C2, ,C n) 0,那么f区兀,,冷)称为负定的;如果都有f (C1, C2 , ,C n) 0,那么f (X1, X2, ,X n )称为半正定的;如果都有 f(c 1,c 2, ,c n ) 0,那么 f (x 1,x 2, , x n )称为半负定的;如果它既不是半正定又不是半负定,那么 f (x 1,x 2, , x n )就称为不定的.对于半正定,我们有定理7对于实二次型f(X i ,X 2, ,X n ) X AX ,其中A 是实对称的, 面条件等价:(1) f (x 1,x 2, , x n )是半正定的. (2) 它的正惯性指数与秩相等(3) 有可逆实矩阵 C ,使d n(4) 有实矩阵C 使A CC.(5) A 的所有主子式皆大于或等于零.注意:在(5) 中,仅有顺序主子式大于或等于零是不能保证半正定性 的.比如, f (x 1,x 2) x 22x 1 x 2 0 0 x1就是一个反例 .0 1 x 2CACd 1d 2,其中, d i 0 i 1,2, ,n .。

高等代数教案

高等代数教案

高等代数教案教案标题:高等代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高等代数中的常见运算规则和技巧。

3. 能够应用高等代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包括矩阵、行列式、向量、线性方程组等。

2. 高等代数的运算规则:包括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行列式的性质,向量的线性组合等。

3. 高等代数的应用:包括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矩阵的应用、向量的几何意义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入高等代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高等代数的兴趣。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高等代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步: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介绍矩阵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算规则。

2. 解释行列式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3. 讲解向量的定义、线性组合和线性相关性。

4. 介绍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第三步:演示运算规则和技巧1. 通过示例演示矩阵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2. 指导学生掌握行列式的展开法和性质运用。

3. 演示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相关性的计算方法。

第四步:应用实例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高等代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高等代数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实例题目和解答。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高等代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学延伸:1.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进一步应用高等代数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 知识拓展:介绍高等代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上是一份高等代数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的教案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矩 阵教学目的:1. 掌握矩阵的加法,乘法及数与矩阵的乘法运算法则。

及其基本性质,并熟练地对矩阵进行运算。

2. 了解几种特殊矩阵的性质。

教学内容:矩阵的运算1 矩阵相等我们将在一个数域上来讨论。

令F 是一个数域。

用F 的元素a ij 作成的一个m 行n 列矩阵A= ⎪⎪⎪⎪⎪⎭⎫ ⎝⎛a aa aa a a a a mn m m n n212222111211 叫做F 上一个矩阵。

A 也简记作(a ij )。

为了指明 A 的行数和列数,有时也把它记作A mn 或 (a ij )mn 。

一个 m 行n 列矩阵简称为一个m*n 矩阵。

特别,把一个n*n 矩阵叫做一个 n 阶正方阵,或n 阶矩阵。

F 上两个矩阵,只有在它们有相同的行数和列数,并且对应位置上的 元素都相等时,才认为上相等的。

以下提到矩阵时,都指的是数域F 上的矩阵。

我们将引进三种运算:数与矩阵的乘法,矩阵的加法以及矩阵的乘法。

先引入前两种运算。

2 矩阵的线性运算定义 1 数域F 的数 a 与F 上一个m*n 矩阵A=(a ij ) 的乘法aA 指的是m*n 矩阵(aa ij )定义 2 两个m*n 矩阵A=(a ij ),B=(b ij ) 的和A+B 指的是m*n 矩阵(a ij +b ij )。

注意 ,我们只能把行数相同,列数相同的两个矩阵相加。

以上两种运算的一个重要特例是数列的运算。

现在回到一般的矩阵。

我们把元素全是零的矩阵叫做零矩阵,记作0。

如果矩阵 A=(a ij ),我们就把矩阵(- a ij ),叫做A 的负矩阵,记作—A 。

3 矩阵线性运输的规律A+B=B+A ;(A+B)+C=A+(B+C); 0+A=A ; A+(-A)=0; a(A+B)=Aa+Ab ; (a+b)A=Aa+Ba ; a(bA)=(ab)A ;这里A,B 和 C 表示任意m*n 矩阵,而a 和 b 表示 F 中的任意数。

利用负矩阵,我们如下定义矩阵的减法:A —B=A+(—B )。

于是有A+B=C ⇔A=C —B 。

由于数列是矩阵的特例,以上运算规律对于数列也成立。

4 乘法定义 3 数域F 上的m*n 矩阵A=(a ij )与n*p 矩阵B=(b ij ) 的乘积AB 指的是这样的一个m*p 矩阵。

这个矩阵的第I 行第j 列(I=1,2,…,m; j=1,2, …p ) 的元素c ij 等于A 的第I 行的元素与B 的第j 列的对应元素的乘积的和:c ij =a i1b 1j +a i2b 2j+…+a in b nj 。

注意,两个矩阵只有当第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时才能相乘。

我们看一个例子:⎪⎪⎪⎭⎫⎝⎛--⎪⎪⎭⎫ ⎝⎛--051231213012 =⎪⎪⎭⎫ ⎝⎛⋅-+⋅+-⋅-⋅-+⋅+⋅⋅+⋅-+-⋅-⋅+⋅-+⋅0)2(11)3(3)5()2(2113001)1()3(2)5(02)1(12 =⎪⎪⎭⎫ ⎝⎛--81570. 5 矩阵乘法的运算规律:对于数的乘法成立的运算规律,对于矩阵的乘法说并不都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以下两点。

两个非零矩阵的乘积肯是零矩阵,例如:00000002121111111=⎪⎪⎪⎭⎫⎝⎛=⎪⎪⎭⎫ ⎝⎛⎪⎪⎪⎭⎫ ⎝⎛---. 矩阵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

首先,当 p m 时 A mn B np 有意义,但B np A mn 没有意义。

其次,A mnB np 和B nm A mn 虽然有意义,但是当m n 时,头一个乘积是m 阶矩阵而第二个是n 阶矩阵,它们不相等。

最后,A nn B nn 和B nn A nn 虽然都是n 阶矩阵,但它们也未必相等。

例如.571813321221⎪⎪⎭⎫⎝⎛--=⎪⎪⎭⎫ ⎝⎛-⎪⎪⎭⎫ ⎝⎛ .751412211332⎪⎪⎭⎫ ⎝⎛-=⎪⎪⎭⎫ ⎝⎛⎪⎪⎭⎫ ⎝⎛- 但是距阵乘法满足结合律:(AB)C=A(BC)事实上,可以假定A=(a ij )mn ,B=(b ij )np , C=(c ij )pq ,那么(AB)C 和A(BC)都是m*n 距阵,我们来证明它们的对应元素相等,令 AB=U=(u ij ), BC=V=(v ij ). 由距阵乘法知,u il= ba klnk ik∑=1,c b vlj pl kl kj∑==1,因此(AB)C=UC 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是 (1)cb ac u ijkink ikpl ljpl il)(111∑∑∑====.11cb a ljklp l nk ik∑∑===另一方面, A(BC)=AV 的第I 行第 j 列的元素是 (2))(111c b a va lj pl kl n k ik kjnk ik∑∑∑====.11cb a ljklnk pl ik∑∑===由于双重求和符号可以交换次序,所以(1)和(2)的又端相等.这就证明了结合律.我们知道,数1乘任何数a 仍得a.对距阵的乘法来说,存在这样的距阵,他们有类似于数1的性质.我们把主对角线上(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1,而其它元素都是0的n 阶正距阵1 0… 0 0 1… 0 …………0 0 1叫做n 阶单位距阵 ,记作I n ,有时简记作I. I n 显然有以下性质:I n A np =A np ; A mn I n =A mn .距阵的乘法和加法满足分配律:A(B+C)=AB+AC; (B+C)A=BA+CA;这两个式子的验证比较简单,我们留给读者。

注意,由于距阵的乘法不满足结合律,所以着两个式子并不能互推。

距阵的乘法和数与距阵的乘法显然满足以下运算规律:a(AB)=(aA)B=A(aB).给了任意r 个距阵A 1,A 2,…… A r ,只要前一个距阵的列数等于后一个距阵的行数,就可以把它们依次相乘,由于距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作这样的乘积时,我们可以把因子任意结合,而乘积A 1A 2……A r 有完全确定的意义。

特别,一个n 阶正方阵A 的r 次方(r 是正整数)有意义个r rA AA A=我们再约定A 0=I这样一来,一个n 阶距阵的任意非负整数次方都有意义。

设f(x)=a 0+a 1+……+a m x m是F[x]中有确定的意义,它仍然是F 上的一个n 阶正方阵,我们将它记作f(x):f(A)=a 0I +a 1A+……+a m A m.如果f(x), g(x)∈F [x],而A 是一个 n 阶距阵,令 u (x)=f (x)+g (A),v (x)=f (x)g (x) 于是有u (A)=f (A)+g (A),v (A)=f (A)g (A)5 距阵的转置 定义4 设m*n 距阵a 11 a 12 …… a 1nA= a 21 a 22 …… a 2n ……………………a m1 a m2 …… a mn 把A 的行变为俩所得到的n×m 距阵a 11 a 21 …… a m1A’= a 12 a 22 …… a m2 ………………… a 1n a 2n …… a mn叫A 的转置距阵的转置规律a) (A’)’=A,b) (A+B)’=A’+B’ c) (AB)’=B’A’ d) (aA)=aA’我们只验证(5),其它三个规律容易验证.设A= ⎪⎪⎪⎪⎪⎭⎫⎝⎛a aa aa a a a a mn m m n n212222111211 , B=⎪⎪⎪⎪⎪⎭⎫ ⎝⎛b bb bb b b b b np n n p p212222111211 首先容易看出,(AB)’和B ’A ’都是pm 矩阵.其次,位于(AB)’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就是位于AB 的第j 行第i 列的元素,因而等于a j1b 1i +a j2b 2i +…+a jn b ni . 位于B ’A ’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等于B ’的第i 行的元素与A ’的第j 列的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因而等于B 的第i 列的元素与A 的第j 行的对应元素的乘积之之和:b 1i a j1+b 2i a j2+…+b ni a jn 上面两个式子显然相等,所以(5)成立..等式(4)和(5)显然可以推广到n 个矩阵的情形,也就是说,以下等式成立: (A 1+A 2+…+A n )’=A 1’+A 2’+…+A n ’ , (A 1A 2…A n )’=A n ’A n-1’…A 2’A 1’可逆矩阵矩阵乘积的行列式教学目的:1 掌握逆矩阵的概念及逆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

2掌握求逆矩阵的方法,尤其能利用矩阵的行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教学内容:1逆矩阵的定义:令 A是数域F上的一个n阶矩阵。

若是存在F上n阶矩阵B,使得AB=BA=I,那么A叫作一个可逆矩阵(或非奇异矩阵),而B叫作A的逆矩阵。

若是矩阵A可逆,那么A的逆矩阵由A唯一决定。

事实上,设B和C都是A的逆矩阵:AB=BA=I,AC=CA=I。

那么B=BI=B(AC)=(BA)C=IC=C。

2逆矩阵的性质:我们以后把一个可逆矩阵A的唯一的逆矩阵用A-1来表示。

我们有以下简单的事实:可逆矩阵A的逆矩A-1也可逆,并且(A-1)-1=A这由算式AA-1=A-1A=I可以直接推出。

两个可逆矩阵A和B的乘积AB也可逆,并且(AB)-1=B-1A-1这是因为(AB)(B-1A-1)=(B-1A-1)(AB)=I一般,m个可逆矩阵A1,A2,…,A m的乘积A1A2…A m也可逆,并且(A1A2…A m)-1=A m-1…A2-1A1-1可逆矩阵A的转置A’也可逆,并且(A’)-1=(A-1)’这是因为求等式AA-1=A-1A=I中三个相等的矩阵的转置,得(A-1)’A’=A’(A-1)’=I’=I一个n阶矩阵未必可逆。

例如,令a11 a12A=00而B是任意一个2阶矩阵。

那么乘积AB的第二行的元素都是零,因此不存在二阶矩阵B,使AB=I,从而A不是可逆矩阵。

3初等变换首先注意以下事实:对于一个矩阵施行一个行或列初等变换相当于把这个矩阵左乘或右乘以一个可逆矩阵。

我们把以下的三种正方阵叫做初等矩阵:i列 j列11 0 … 1 i 行1 P ij =11 … 0 j 行11i 列11 D i(k) = k i 行1 1i 列 j 列11 … k i 行T ij(k) = 1 j 行1 这里没有注明的元素在主对角线上的都是1,在其它位置的都是零。

通过验算容易看出:交换一个m ×n 矩阵A 的第和第i 和第j 行或第i 和第j 列,相当于把A 左乘以m 阶矩阵P ij 或右乘以n 阶矩阵P ij ;把A 的第i 行或列乘以数k ,相当于把A 左乘以m 阶的D i(k),或右乘以n 阶的D i(k);把A 的第j 行乘以数k 后加到第i 行相当于把A 左乘以m 阶的T ij(k),把A 的第j 列乘以数k 后加到第i 列相当于把A 右乘以n 阶的T ij(-k)初等变换都是可逆的,并且它们的逆矩阵仍是初等变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