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发展比较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外孤残儿童安置模式比较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外孤残儿童安置模式比较摘要: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可以说是我国最软弱的社会群体。
我国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的比例也较高。
如何选择正确的安置模式来改善孤残儿童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孤残儿童的不同安置模式,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文化对”个人”与”集体”取向的差异影响了模式的不同,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跨文化,孤残儿童,安置模式孤残儿童主要是那些因天灾或不可预测事故失去双亲,同时身患残疾的儿童。
对孤残儿童的安置模式,国内外有不同的选择,主要包括机构照料模式、机构中家庭养育模式、家庭寄养模式、家庭收养领养模式等。
选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安置理念和具体模式上。
从跨文化的角度看,不同也体现了文化的差异。
文化中更偏重取向”个体”还是”集体”,影响了模式中更关注家庭还是集体,选择机构化的照料模式,还是非院舍化的照顾模式,而这都要取决于孤残儿童的自身情况和养育需要。
一、安置理念的比较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鼻祖之一霍夫斯戴德提出的”五种文化维度”中第一种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指出有些文化更重视或依赖”个人与个人家庭”,而有些文化则更重视或认同集体观念和群体。
①他对69个国家的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并以表格形式列出他们对个人与集体的认同,排名越靠前的对个人越认同,排名靠后则代表对集体更认同。
在这个表格中,美国排名第1、澳大利亚第2、英国第3、荷兰第5、意大利第8、比利时第9、爱尔兰13、挪威第14、德国第16,这些欧美国家均比较认同个人主义;日本第33、俄罗斯第35,比较居中;而中国排名第52,对集体主义较为认同。
西方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中,家庭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养育儿童的场所。
安定、自足、充满关爱的家庭是最适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
保护和维系家庭生活是儿童福利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
在美国,家庭被认为是满足儿童需要的首要的、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场所。
近十年流浪儿童救助困境及对策研究
关 流 浪儿 童研究 的文章 。 目前 , 流 浪儿童 研究 主 题还 未能进 入 主流 的学术 期 刊阵 地 , 如《 中 国社
批社 会学 、 社 会 工作 方 面 的权 威 专家 , 但 不 仅
人少 , 且 他们 的研 究 是 零 散 的 , 不 成 体 系 的 2 0 0 9年 , 对 流 浪 儿 童 研 究 比较深人 的学者 主要 以张 明锁 、 刘继 同 、 薛在 兴 、 李 晓凤 为 代 表 ; 2 0 1 0年 前 后 开 始 有 不 少 青 年 学 者 或在 校学 生开 始对 流浪 儿童研 究 比较 关 注 , 其 中主要 以程 福财 、 毕伟 、 冯 元等 人为代 表 , 他 们对 流浪儿 童 进 行 了 较 为 深 入 系 统 的 关 注 和 研 究 。 但 总体 上我 国的流浪 儿童研 究 缺乏 力量 , 尤 其 缺
社会 工 作
近 十 年 流 浪 儿 童 救 助 困境 及 对 策 研 究
冯 元 , 彭 华 民
( 1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 院公共管理 系 , 江苏 南京 , 2 1 0 0 4 6 ; 2 . 南京大学社 会学院 , 江苏 南京 , 2 1 0 0 4 6 )
摘
要: 近 十年 来 , 我国流 浪儿童救助 发展虽然取得 了一定成绩 , 但 学术研究方面存在 的参 与主 体 单一 、 研 究体 系不健全 、 基础研 究条件 薄 弱, 以及 救助 实践方 面存 在 的救助政 策不健 全、 行政性救助 色彩过浓 、 救助主体社会 化低 、 区域 性救 助合作 不强等 问题严 重影响其 人 性化 、 专 业化 与社会化发展 。应对这 一发展瓶 颈 , 必须加 快流浪 儿童学 术研 究, 构建 独立的流浪儿童福利行政体 系. 构建与儿 童福利 制度相 衔接 的流浪儿 童福利政 策与服 务体 系 , 构建社会工作 与民间组织参与机制。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建标 111—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8年1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更好地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是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新建工程和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第四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第五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突出救助性、服务性的特点,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实用,满足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矫治、预防干预、服务保障”的工作需要; 第六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建设用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七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福利、救助设施,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可与救助管理站按照分区设置的要求合并建设,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第八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优化设计,注重实效,并体现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第九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定额;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第十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数量进行规模分类,并以床位数确定建设规模;第十一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规模分类及床位数划分应符合表1规定;辖区流动人口数量超过 220 万的城市,可适当增加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床位数量,并参照一类标准执行;第十二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第十三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房屋建筑包括未成年人入站登记、生活、教育、文体活动、医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生活用房及附属用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类用房详见附录一;第十四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得建筑设备包括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安保、通讯、消防、网络等设备;第十五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服晾晒等场地;第十六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基本装备包括电教、办公设备、医务器具等;流动救助车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第三章建筑面积及有关指标第十七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应以每床位所占房屋建筑面积确定;第十八条不同规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为:一类不高于30平方米/床、二类不高于33平方米/床、三类不高于平方米/床,其中直接用于未成年人的各类功能用房未成年人的入站登记、生活、教育、文体活动、医务用房建筑面积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0%;第十九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参照表2确定;注:1、各类用房使用系数平均按0.65计算;2、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可在本表基础上分别增加4%和6%;第二十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用地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一、二、三类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室外活动场地面积分别按不低于4.00平方米/床、4.50平方米/床和5.50平方米/床核定;第四章选址及规划布局第二十一条新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并满足下列要求: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二、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工程等市政条件较好的城区或近郊区;三、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第二十二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按照功能要求、服务流程以及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分区,做到线路通畅,服务方便,并有紧急疏散出口;第二十三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单独设置未成年人生活区,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未成年人生活区内应配套设置未成年人居住、教育、文体活动、医务等设施和部分工作人员用房;第五章建筑标准及有关设施第二十四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筑标准应根据有利于流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救助管理的要求合理确定,并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相关规定;第二十五条未成年人生活区周界宜设置实体围墙或采用建筑围合方式封闭,围墙高度宜为3.00m;第二十六条未成年人用房不宜超过4层;第二十七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功能用房应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未成年人居室应具备良好的朝向,各功能用房的窗地比不应低于1∶6;第二十八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明快、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第二十九条未成年人居室应根据受助者的特点及需要,按照分类救助、分类管理、分类处置的要求进行设置,并宜设置单层床;第三十条未成年人用房的内装修应符合温馨、实用、环保、易清洁的要求,方柱和内墙的阳角宜做成圆角,墙面和墙裙的色调应适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行政办公等用房的装修应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第三十一条未成年人生活区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及盥洗室,其数量应参照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中的相关规定;第三十二条未成年人用房的走廊外侧窗和居室的采光窗应设置紧急状况下能够开启的安全护栏,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mm;楼梯的踏步、楼梯井和室内外楼梯栏板或栏杆的设置应符合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中4.5.5的规定;第三十三条未成年人餐厅与工作人员餐厅应分开设置,并具有提供穆斯林饮食的设施;洗衣房内部设置应符洗衣、消毒等流程和洁污分流的要求;第三十四条采暖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宜采用热水采暖系统;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地区,应安装有防护网且可变风向的吸顶式电风扇和预留空调设备的位置和条件;第三十五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供电应满足照明和设备需要,未成年人用房的电器装置应符合安全要求;第三十六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第三十七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按智能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第三十八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筑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节能标准及环保要求;附录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类用房详表√附录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要功能用房名词解释1.服务厅:接待流浪未成年人及其他人员的处所;2.登记室:采集、查询受助未成年人个人基本信息的用房;3.检查室:受助未成年人进入中心时,对其进行健康和安全检查的用房;4.物品保管室:用以暂时存放受助未成年人随身物品的用房;5.临时处置室:为短时间停留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简单救助服务的用房;6.入站观察室:受助未成年人进入中心后,对其进行短期观察的用房;7.警务室:公安机关常驻、配合工作的用房;8.未成年人居室:受助未成年人休息的起居用房;9.普通教室:对受助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法制和文化知识等教育的用房;10.计算机教室:教授受助未成年人电脑操作基本知识、进行计算机培训的用房;11.技能培训室:对受助未成年人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用房;12.图书室:受助未成年人阅览图书的用房;13.心理辅导室:对受助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治的用房;14.宣泄室:供受助未成年人进行自我发泄、减轻心理负担的用房;15.社会工作室:供社会工作者工作和开展活动的用房;16.文体活动是:供受助未成年人进行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的用房;17.多功能厅: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进行集体教育、开展文体活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的场所;18.诊疗室:未受助未成年人进行身体检查和诊治的用房;19.康复室:对残障受助未成年人开展必要的康复训练的用房;20.观察隔离室:为疑似患有传染病和应其他原因需要观察隔离的受助未成年人提供的用房;21.工作人员宿舍:供管理、教育、保安等工作人员常住和值勤休息的用房;22.外来人员临时宿舍:外来人员住宿的用房;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条阐明制定本建设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贫富差距、家庭解体、教育不当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流浪未成年人数量增加迅速;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恶劣,基本权利难以保障,也易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和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和必要措施,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并要求“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2006年民政部、国家发展为等19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具体部署和落实这项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并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纳入了“十一五”期间国家公共服务的重点建设工程;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一项抽样调查推算,我国流浪未成年人大致有100万至150 万;然而现有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大多是在2003年救助管理体制改革后,依托原有收容遣送机构简单改造而成,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不全;据调查,目前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床位仅有5000余张,只能为11.4 万人次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不超过16天的简单吃住服务,救助能力远远滞后于实际需求,服务内容也远远不能满足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为了合理确定新建和改建、扩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建筑布局和设计,制定相关建设标准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本建设标准的编制和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更好地为流浪未成年人服务;第二条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的作用及其权威性;本建设标准从规范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建设行为,加强科学管理,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出发,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规定和程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确保编制质量:同时兼顾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人群数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因此等建设标准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程建设的全国统一标准;第三条本条阐明了本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据调查,80%的流浪未成年人滞留在地级以上城市,还有部分滞留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特殊的县级城市;鉴于目前大多数城市尚无专门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现有设施条件很差,不能满足救助保护工作的需要,需要加以新建或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扩建,故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新建和改建、扩建工程;第四条本条阐明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思想、原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基本设施,它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家有关部门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在救助保护设施的建设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同时考虑到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的差异,强调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既能满足现实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五条本条阐明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这是根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提出的;第六条本条明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的投资渠道;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属于政府行为,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作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来加以建设;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9部委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制定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设施的发展规划,并具体落实和监督评估规划的实施,对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要统筹考虑,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予以支持”;要求财政部门负责“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经费纳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经费统筹考虑,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安置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这一精神,其建设项目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征拨建设用地;第七条本条明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涉及面广,设施建设内容多;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故强调在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并可与救助管理站合并建设,但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也可以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第八条本条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设计和节能减排提出要求;第九条本条阐明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有关标准及定额的关系;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第十条本条阐明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规模分类和建设规模地确定依据;辖区内的流浪未成年人口的数量与流动人口的规模直接有关系;流动人口规模越大,流浪未成年人的数量越多;考虑到流浪未成年人口的数量难以统计,而城市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数据可以从当地统计部门直接获得,权威性高,可操作性强,故选择辖区内流动人口数量作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规模分类的依据;在确定流动人口数量时,应以辖区内统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为基础,并综合考虑辖区内流动人口数量近五年的增长情况,以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既能满足现在需要,又可兼顾今后发展;由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各项设施均与机构内的床位数直接相关,因此本建设标准以床位数作为确定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规模的依据;根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和实际调研情况,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需要对短时停留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简单救助服务;对刚入住的受助未成年人,要进行不超过36小时的短期观察,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初步了解其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对疑似患有传染病的受助未成年人要进行观察隔离,因此需要在临时处置室、入站观察室和观察隔离室中设置一些床位,但这些床位是过渡性的,不是受助未成年人的居住床位,故本标准确定建设规模的床位数不包括这些过渡性床位,仅指未成年人居室中设置的床位;第十一条本条明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规模分类及其床位数划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规模按照床位数划分为一、二、三类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就是保护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确定的;结合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对救助工作的要求,经过调查论证,表明本建设标准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规模分类和建设规模地确定是合理的,具体测算方法如下:一、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0.95‰的抽样调查数据,我们对各个地级市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进行了推算;通过观察个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分布的散点图,发现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从高到低聚合在 150万以上,75万-150万和35万-75万这三个区间,流动人口规模在220万以上的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二、据权威部门调查估计,2005年,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总数在100万—150万之间,其中具有显著特征需要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故若按100万保守计算,则我国需要救助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流浪未成年人为8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总数2005年统计数为1.47亿的5.44‰;假设每个城市流动人口中具有显著特征需要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为 5.44‰;,则可根据每个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计算出其辖区内具有显著特征的流浪未成年人的数量;三、目前我国实际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仅为实际需要救助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流浪未成年人的10%左右;根据调研,要改变目前救助工作落后的状况,至少要将救助比例提高到30%左右;四、据民政部统计,我国受助流浪未成年人的平均滞站天数为16.8天,如果要满足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就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对救助工作服务内容的要求,人均滞站时间至少应为30天;则一个床位的周转次数为 365/30=12.17次,则:所需床位数=年救助量÷床位周转次数=年救助量÷12.17五、根据上面的方法和说明,附表1给出了辖区内流动人口规模分别为 220 万、150 万、75 万、35 万的城市,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所应建设的规模床位数;附表1 不同流动人口规模的城市所需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床位数中心的规模划分如下见附表2:考虑到方便管理、充分利用设施等因素,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规模不宜过大,故将一类中性的规模上限定韦300张床位;辖区内流动人口数量在 220 万以上的城市只有少数,为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可适当增加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床位数,并参照一类标准执行;同时,为了节约用地、避免资源浪费,并充分发挥投资和规模效益,将三类中心的规模下限定为50张床位;辖区内流动人口数量在 35 万以下的城市原则上不单设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若确有需要,可与救助管理站合并建设;第十二条本条明确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流浪未成年人长期流落街头,生存环境恶劣,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害;因此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不仅需要向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还需要提供教育矫治、文体活动和技能培训等设施,同时为了正常开展救助服务工作还需配置必要的装备;第十三条本条明确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房屋建筑的基本项目;根据19部委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就是保护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基本建设的要求和规定,结合目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功能用房的设置情况,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房屋建筑的基本项目包括:未成年人用房入站登记、生活、教育、文体活动、医务、行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生活用房和附属用房,其中:未成年人入站登记用房,包括服务厅、登记用房、临时处置室、入站观察室等,以方便流浪未成年人求助;对求助者进行登记、安全和健康检查;对只需短暂休息的被救助者和中转受助人员提供简单救助及对入住者进行短期观察等服务;未成年人生活用房,包括居室、卫生盥洗用房、未成年人食堂,以向受阻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的吃、住等生活服务;未成年育用房,包括教室、技能培训室、图书室、心理辅导室等;由于相当多的流浪未成年人是文盲和读书很少,因此有必要分类提供思想品德、法制和简单文化知识等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长期滞留的接近16岁的被救助者,为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还有必要设置技能培训室;针对流浪未成年人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情况,还需设置心理辅导室;未成年人文体活动房,包括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厅;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年龄特点,设置必要的文体活动房,既有益于流浪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可以寓教于乐,引导他们在活动和锻炼中增强对正常生活的兴趣以及与他人沟通相处的能力;未成年人医务用房,包括诊疗室、药房、观察隔离室等;由于流浪未成年人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因此需设置相关医务用房,以具备身体检查、卫生保健和一般诊治等基本卫生服务功能;行政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财务室等;这是为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而设置的;工作人员生活用房,包括值勤宿舍、活动室和工作人员食堂;由于机构性质特殊,工作人员需要在中心内值勤服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就明确要求“实行24小时接待、服务制”,“要安排专人在观察区24小时值守,。
“高建筑课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比较分析”
3
艺术表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讲究“以构为美”,使用雕刻、画、织、绣等多种工艺手段,形成了极 具艺术价值的建筑风格。
西方建筑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建筑风格多样化
西方建筑讲究设计创新以及城市整体规划的连续性,这种多元化的风格贯穿于古代哥特式建筑和现代主 义风格。
中西方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 中国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的建筑深度、综合性、古老性往往令关心城市人文建筑的人 士们为之动容。
中国传统建筑将建筑顶部常以 琉璃瓦或翘角状的飞檐作为装 饰;相比之下,西方建筑往往 以屋顶的坡度和高低变化来提 高建筑的美感。
传统建筑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1
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建筑是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社会方式和思想体系。
2
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体现出中国 文化的独特特征。
2 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处理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明确,对于城市物质和空间方 面的需求有强烈的意识,将建筑和城市规划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结论
中西方建筑的不同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审美特点和空间观念,但是建筑设 计的本质和目的还是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办公和发展的空 间。
差异来源
中西方对于建筑的历史、 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了设计和审美的分歧。
中西方建筑的对比分析二
传统街巷
现代城市
中国传统建筑常常呈现出庭院、 四合院等独特的式样,以及胡 同、小巷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空间布置。
西方建筑则通常集中在大型的 城市公共空间中,在空间利用 和设计的效率性上追求创新。
屋顶形态
高建筑课件:中国传统建筑与 西方建筑比较分析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建标 111—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8年1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更好地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是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新建工程和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第五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突出救助性、服务性的特点,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实用,满足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矫治、预防干预、服务保障”的工作需要。
第六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建设用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福利、救助设施,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可与救助管理站按照分区设置的要求合并建设,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
第八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优化设计,注重实效,并体现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
第九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定额。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第十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应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数量进行规模分类,并以床位数确定建设规模。
浅析我国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
浅析我国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作者:郝秉源陈爱玲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首先对流浪儿童的涵义、产生的原因以及生存状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我国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现状,提出了我国当前我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的困境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相应流浪儿童救助九条对策建议: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加大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回归家庭;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和治理;鼓励非政府组织广泛介入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引导;等一系列体系来维护流浪儿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救助困境;对策建议流浪儿童的出现由来已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流浪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流浪儿童问题之所以应当得到关注,是因为他们的生存权等最为基本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作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缺乏社会认知能力,没有获取经济的能力,且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遭受他人的侵害,最终沦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
因为很大一部分儿童流浪的原因来自于家庭,所以,原生家庭在流浪儿童的救助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已是微乎其微。
基于此,为流浪儿童寻找另一切实可行的救助主体是十分必要的。
一、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现状为了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从1995年开始,民政部着手建立儿保中心,尝试制度化地为流浪儿童提供照顾、保护。
到2005年底,全国儿保中心的总数达130个。
在尚未建立儿保中心的城市,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则继续由救助管理站承担。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以这些政府创立、运营的儿保中心与救助管理站为载体,我国政府逐步建立了以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将流浪儿童护送回家为主要内容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
我国政府在实践层面的流浪儿童福利模式发展与改革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O世纪9O年年代,1992年,国家在郑州、宝鸡、南宁等1O个城市的收容遣送站内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麦地那的典型建筑SOS儿童村打造孩子们的理想环境
麦地那的典型建筑SOS儿童村打造孩子们的理想环境背景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致力于照顾孤儿或需要帮助的儿童,并为其提供永久的港湾及家庭环境。
建筑师受该组织之邀为孩子们设计一座拥有15所住宅的小区,以支持当地的“家园强化”计划。
项目坐落在非洲之角的非洲之角吉布提沿岸,位于塔朱拉,靠近有记录燥热以来最炎热之地。
因此,这种干燥的气候成为了建筑师设计解决方案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正如非洲喀麦隆许多其他地方一样,该地区缺乏建筑规范,使得开发商自行建造反之亦然、短期可租的建筑,往往把可持续发展抛圣阿穆县一昧后。
对于建筑师而言,这种自由思想既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也造就了设计高质量、低预算住宅区的理想环境。
设计方案在对投资项目地进行大量调查后,建筑师得出一些概要,并选择了以麦地那为基础的类型学。
(1)社区与传统作为传统的荒漠游牧民族,当地居民与开放空间的关系极其重要,许多活动都在这种空间里举行。
建筑师确保每栋住宅都有一个足够私密的全面落实空间,并使其成为家庭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与最小开放空间的当代趋势相反。
此外,如同传统的麦地那一样,住房均朝内:该小区设有围墙,营造出亲密感、社区感和安全感,完美生存环境契合了社会与环境背景。
(2)通风与热舒适性该项目是炎热气候下的传统类型学。
典型的平缓街道和最佳的朝向是被动式通风和有效通风的最佳解决方案,让极端气侯也变得居住适宜居住。
建筑师对最佳的进行了详细研究:小巷的朝向、“通风走廊”和屋宇表面的大开口或小开口。
在氧气无法无法自由流通的临界点,建筑师建造的高耸地下隧道——名为“捕风塔”,可以“捕捉住”风再将其引入室内,从而让客厅清爽保持清新的空气流通。
这虽是实验性设计,其结果却相当如何有效。
遮阳和空气对流为营造舒适气候的必要条件。
为了优化上述市场条件,这些房屋相同都遵循了相同的时间表。
建筑师们在经过充分研究后让雕刻家其彼此相连,有时有望成为两个重叠的住宅——屋顶即是露台。
新视角比较中西方志愿服务
务等。 ”
协会 ” 9 4年 , 。19 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 年志愿者协会 , 随后各级 志愿者 组织
关于 “ 志愿服 务” 的种种定义 , 面上看虽然 中西 方表 述有所不 同, 表 各 也相距诞生。第三 , 蓬勃发展 阶段 ( 1世 纪后 ) 2 。在 2O O 1年 “ 国际志愿 者 有侧重点 , 但其 内涵是一致 的 。 归纳 起来主 要体现 在 自愿 服务 、 奉献 他人 、 年 ” 活动影响下, 志愿服务受到重视。此后 , 团中央实施 了青年志愿者扶贫
促 进社 会 发 展 三 大 方 面 。 二 、 想 渊 源 新视 角 : 思 同源 于 古 老 的 传 统 慈 善 观 念
接 力计划 、 三下乡” “ 社会实践活动等志愿 服务项 目。20 0 6年 , 中央颁 布 团 《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0 8年 , 汶 J地震”、北京奥运会 ” 响 。20 在“ I I “ 影
正式 ( 非私 人 ) 合 中 。 ~ 段 时 期 内 自 愿 、 偿 地 贡 献 自 己 的 时 问 和 专 业 转型阶段 (9世纪 4 场 在 无 1 O年代至 2 0世纪 6 O年代 ) 。第 一次鸦片 战争 爆发后 , 民 救 技术。对于志愿服务 , 人们要 进行务实 的考量 和安排 , 比如志 愿者维持 生 西 方 文化 逐 渐 渗 入 中国 的传 统 慈 善 文 化 。 到 民 国 年 间 , 间 组 织 围 绕 “
每
新 视 角 比 较 中 西 方 志 愿 服 务
◆ 陈广 锐
( 海南人学)
【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 , 志愿服务为社会创造 了不可估量 的效益与价值 , 志愿服 务活动也越 来越 受到社会 的关注与称誉 。中国和西方的 志愿服 务的起源有着类似之 处, 发展过程 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从 多种不同的新视 角比较 中西方志愿服务 , 以深刻认识 我国和西方 但 可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分析(合集)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分析(合集)第一篇: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分析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分析摘要:流浪儿童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现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流浪儿童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要有效地缓解和根本解决儿童流浪问题却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
流浪儿童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一方面,流浪可能造成儿童智力发展受阻和人格的扭曲,从而不利于儿童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流浪儿童在流浪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接受他人不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诱导,出现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而危害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整体形象。
因此,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刻不容缓且要有治本良策。
关键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政策21世纪初,我市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与其伴生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流浪儿童问题凸现出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按照我国政府的定义,流浪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
流浪儿童的安置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形成阻碍。
因此,关注流浪儿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已迫在眉睫。
流浪儿童在社会的生存状况一、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目前,流浪儿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纳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的流浪儿童,这部分孩子的特点是身体基本健康、智力正常、没有监护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部分是救助中心不会收容的流浪儿童,包括智障、肢残,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
这一部分流浪儿童的生存手段可以概括为:捡(捡垃圾)、讨(乞讨)、卖(卖艺、卖花)、偷(偷窃、抢劫)。
流浪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状况极差。
被迫乞讨的儿童有些身体被故意致残,即使没有明显的残疾,乞讨生活都给流浪儿童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疾病。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现状评估--从儿童福利政策视角
助保护体系建设 关于在全国开展 “ 接送 流浪孩 2 0 1 2 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 面无 子 回家”专项行动 的通知
2 01 2年
将流浪儿童定 义为 “ 年龄在 1 8岁 以下 ,脱 离家庭 或离开监 护人 流 落社会连续超过 2 4小时 ,失去基本 生存保 障而陷入 困境的未 成年人 ” , 是很 多学者在研究 中都认 可的定 义。但也有 学者认 为该定义需 要修正 , 薛在兴就认 为流浪儿童年 龄界定 为 1 8周岁 以下并 不符 合 中国 的国情 , 而 应该修 正为 “ l 6岁 以下” 。笔者认 为 ,一方面 ,依 据我 国 《 劳动法 》 中界定的 “ 童工 ”是指未满 1 6 周 岁的未成 年人 ,而 《 刑法 》 中所规定 的儿 童则是不满 1 4岁 的人 ;另一方 面,事实上 1 6到 1 8岁 的未成 年人 有一定 的劳动和认 知能力 ,能够胜任一定的工作岗位 。因此 ,笔者认 同 薛在兴对 流浪儿童在年龄上的定义修正意见。 二、我国流 浪儿童救助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框架 1 9 9 5年在 《 中共 中央办 公厅 国务院 办公厅关 于转 发 <中央社 会治 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流动人 口管理工作的意见 > 的通知》 中首次 要求试办 流浪儿童保护 中心 ,对受助 流浪儿 童采取保 护性的教 育措施 。 2 0 0 6年 ,民政部 印发 的 《 流浪 未成 年 人救 助 保护 机 构基 本 规 范》 和 《 关 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 的意见》 ,为我国官办救助保 护机构工 作提 供 了细则化 的规定 , 并对各级政府部 门提出 了明确的职责分 工 ,推动 了 我 国流浪儿 童救助保护事业的规范化 、人性化 ,确定了应急 性临时救助 的基本框架 。截至 2 0 1 3年 ,我 国先 后颁发 公布 了多项政 策意见 ,进一 步确 定了我 国以官办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为主 ,鼓励社会组织 积极参 与 的保护体 系。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问题分析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问题分析1、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完全是自愿的,他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寻求救助,也可以自由出入救助站,而有关机关将不再具有强制性权力。
按照法理上的原则,新的法律颁布实施后,旧的法律自然失去效力,所以,对全体流浪人员的救助应当贯彻新法“自愿性”原则的精神,但是,实践操作中,对流浪儿童的强行救助的做法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正是人们对“自愿性”原则是否适用于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分歧意见。
按照我国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一般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都需要得到监护人的保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这些立法的前提假设是未成年人还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得到家庭的照顾和保护。
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对于流浪儿童这一脱离监护之外的特殊群体的救助应该是必须的,而不是任其选择的。
所以,《未保法》第29条规定,“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但是是否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沿袭强制性做法,从善良意愿出发,强制流浪儿童接受救助呢?这似乎又与《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相违背。
救助流浪儿童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手段,除了助长成人世界的权威作风之外,也不利于流浪儿童自身主动性的调动,特别是他们的信任机制已经出现了危机,强制性做法极易引起逆反、抵触等消极心理,从而对救助工作留下障碍和阴影.2、已有的救助机构普遍面临资金、设备、人力不足的问题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经费、人员欠缺问题非常突出。
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12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2期总第835期No.2,2021Total of 835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人类居住会议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定了“国际儿童友好型城市方案”,简称为CFC(Child Friendly City)。
发展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理念在西方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崔娜娜(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 215400)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外比较成熟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和国内建设情况比较好的城市进行研究分析;运用深度访谈法,深入了解四个外国城市和一个中国城市的相关建设情况。
关键词: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2-0123-02作者简介:崔娜娜(1985—),女,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表1 国外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案例分析领域地区项目经验制度保障德国严格且细致的保护儿童各方面权利的法律法规;各类政府规划涉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内容。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新加坡樟宜机场生态花园、主题公园、室内游乐场 1.游乐设施;2.游览设施;3.看护服务;4.专用空间;5.益智教育项目。
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室内游乐场、无陪伴儿童休息厅、婴儿休息室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艺术品展览、水族馆、观景台、飞行模拟器德国慕尼黑机场游客公园、儿童乐园、飞行教室、照顾人员公园、游乐场建设美国丹佛市见学地景 1.游乐场具备步行可达性;2.不同层级的游乐场间形成网络;3.严格的儿童游戏场安全标准;4.游乐材料采用沙石水木等自然元素;5.结合地形与传统游乐项目的设计方式;6.游乐场所密度高、多样化、有趣、有创意、有教育意义并有一定难度、挑战性;7.能让儿童接触大自然;8.公共空间有充足的林荫地,选用防蚊虫的绿植。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新型游乐场丹麦哥本哈根市点状游戏场澳大利亚本迪戈市俄罗斯莫斯科市德国安全标准日本冒险游戏场街道交通[3,5]荷兰代尔夫特市安全街区,儿童出行路径1.安全、有趣、可识别的儿童出行路径;2.有组织的步行通学方式;3.“宣传—培训—创造良好的步行、骑行环境”三步走。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小远自小住校,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在父母的抱怨声中,小远日渐自我封闭,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难以自拔。
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交谈中,小远表示,自己非常没用,工作找不到,几次戒除网瘾也没成功。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为小远提供帮助时应重点关注()。
A.小远幼年时期的经历B.小远的自我认知水平C.小远与家人之间的关系D.小远过去戒网瘾的方法【答案】 C2、个案工作方法最强调()原则,而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则相对关注服务对象的共性需求。
A.保密B.个别化C.当事人自决D.非评判【答案】 B3、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民主互助的体系,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人的发展。
这属于()。
A.行为主义B.增能理念C.系统理念D.人本主义【答案】 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A.支持网络式照顾B.在社区照顾C.对社区照顾D.由社区照顾【答案】 A5、研究者小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他一般不会采用的是( )。
A.研究者一般通过语言、行动参与等方式,与被观察对象进行互动B.针对目前所得资料的不足,研究者要不断累积、丰富资料C.资料按照主题或个案分别进行特质分析,通过分类、归纳将资料系统化D.将获得的资料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答案】 D6、在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中,强调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的是()。
A.行政的功能B.教育的功能C.支持的功能D.监督的功能【答案】 A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基本领域的是()。
A.企业社会工作B.城乡社区发展C.婚恋服务D.家庭服务【答案】 C8、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观察者进入被观察场境,被视为自己人,从内部进行感受。
A.非参与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观察D.结构式观察【答案】 C9、社会工作者陈某在采用精神分析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服务对象是自己儿子所在单位的主管。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主要体现在所做的服务方向、参与的对象
及服务的持续时间上。
一般的国内志愿服务更多侧重于公益性的活动,如帮助和关怀老弱病残,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推广环保知识,或是把社会的另一端的现
状照片给别人看,以唤醒个体的责任感。
而国外志愿服务则更多的是
跨国志愿者参加,这里以善意为主,多以帮助在世界贫困地区的儿童、低收入家庭、以及受自然灾害困扰的群体为对象,志愿者团会去选择
国家之间的合作,服务持续多达几个月到数年不等。
因此,总结起来,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区别在于服务方向、参与的
对象及服务的持续时间都有差异。
从回家到回归: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建筑构想
从回家到回归: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建筑构想
王梦
【期刊名称】《门窗》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数量居高不下,救助和收容流浪耒成年人将是我们城市管理方面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研究流浪未成年人现状特征,探讨流浪来成年人救助保护建筑设计要则,设计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建筑社区的理想模型.
【总页数】2页(P209-210)
【作者】王梦
【作者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进一步完善城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探讨——以对重庆地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调查为例 [J], 钟红
2.社会工作视野下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发展现状研究——以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例 [J], 张尚;
3.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的实践与反思--以 Z 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安全教育项目为例 [J], 初智巍;付飞;苏光;张媛
4.流浪未成年人源头预防措施初探--以襄阳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为例 [J], 李翠霞
5.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问题探析——以芒果救助工作为例 [J], 刘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流浪人员救助建筑实例评介
美国流浪人员救助建筑实例评介
杨悦;邹广天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流浪现象是美国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近年来为流浪人员兴建了一些专门的救助建筑.通过分析三个此类建筑实例,可以了解美国救助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并能得到对我国这类建筑发展有益的启示.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杨悦;邹广天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6.9
【相关文献】
1.我国城市流浪人员的救助管理与完善对策--以调研上海市救助管理现状为例 [J], 刘正才
2.城市流浪人员救助管理新办法下的救治护理体会 [J], 任婷婷;苟仲勇;米伟;何荣;檀臻炜
3.流浪人员社会救助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J], 田小星
4.关于农村地区智障流浪人员社会救助立法的思考——兼评2009年《社会救助法
(草案)》 [J], 王全兴;唐伟森
5.云南省凤庆县开展救助流浪人员及留守儿童宣传活动 [J], 陈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紧急救援组织儿童村,贾夫纳,斯里兰卡
国际紧急救援组织儿童村,贾夫纳,斯里兰卡尚晋【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4页(P24-27)【作者】尚晋【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在儿童村中心空间的活动场地一角放置了两座小神龛/Two shrines are located at the end of playingfield which is the central space of the village设计国际紧急救援组织儿童村的目的是,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机构支持的背景下为关爱孤儿创立一个家的环境。
贾夫纳村是在漫长的斯里兰卡内战后建成的。
这场战争给许多人的生活留下了创伤,并破坏了社会和谐。
因此,每个设计决策都是以国际紧急救援组织构想出来的维护大家庭安全和安全感的需求为指导的。
每座儿童村的设计和运行都极为关注当地文化与文脉,并由分散、独立的居住单元组成。
其中每栋房子最多收容10个孩子,从婴儿到18岁都有。
一位“母亲”带领着他们,努力营造出家的氛围。
一座典型的儿童村有10~12栋房子,并有学前班、分散的青年宿舍和管理用房。
贾夫纳救援村建在约1hm2的农用低地中,紧邻纳卢尔神庙,通过学前班和社会服务计划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好的学校、服务设施以及和本地社区交流的机会。
设计方案试图以非几何式的布局和氛围体现村庄作为社区延伸的轻松感受。
小尺度的公共区域被用来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体现出国际救援组织安全、安心的社会环境理念,让弱势儿童茁壮成长。
贾夫纳救援村面对着诸多挑战——脆弱的儿童、狭小低地的限制,以及当地材料和熟练工人的短缺。
适合孩子们的地形布局和气候感受对他们的心理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房屋和环境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耐人寻味的是,在与客户群长期商榷的过程中,一个现代的空间布局被选中,而不是传统的合院模式,因为后者具有种姓制的关联。
房屋被设计成低维护需求的L形开放平面,还有一个封闭院落供各种活动使用,比如洗晒衣物、烧菜做饭、露天淋浴、学习娱乐。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获批准发布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获批准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
【年(卷),期】2008(000)019
【摘要】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要求。
由民政部负责编
制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日前获批准发布。
【总页数】1页(P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2.2
【相关文献】
1.国土资源部4项国标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
2.国土资源部4项国标获国家标准
委批准发布3.标准批准发布81项电工类机械行业标准批准发布4.《中小(型)盆栽卡特兰栽培技术规程》获东莞市农业地方标准批准发布5.《流浪未成年人救助
保护中心建设标准》正式实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家吧,宝贝!
造成儿童行乞的原因 法律 经济
社会民众
解救乞讨儿童 之 国外借鉴
美 国
在美国,他们叫“无家可归儿童” 美国没有拐卖儿童现象,流浪儿童中当然也没有 被拐卖的 美国流浪儿童主要来自贫困家庭,和父母一起流 浪 美国流浪儿童中几乎没有行乞的
保护流浪儿童,官方政策与行动是 主要保障
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为无家可归儿童 补习功课等等活动,民间也在积极参与 更多普通人都通过捐款给慈善机构来表达 心意。 教会在其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解救乞讨儿童 之 中国力量
法律
规范乞讨
政府制度 & 非营利组织实施
社保
重视公平 普及基础
Page 14
教育
谨防“二次伤害”
BY:曹桂芳、马佳佳、张 端、德吉卓嘎、岑 桢、 钱启航、张耀杰、张国栋
于 建 嵘
Page 1
回家吧,宝贝!
——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中的民间公益力量 与制度完善
中 国 儿 童 行 乞 的 现 状
Page 3
无路可走而行乞
——贫寒的芳芳一家六口
Page 4
被拐被逼而行乞
8岁男童4年前被杂耍老板租走,牙被打掉, 还被关冰箱
乞儿被老板在背后刺上“精忠报国”。
儿童行乞危害重重
用法律与福利让贫困家庭的儿童不至于流落街头 ——“穷人靠国家,余下的人靠市场” 用法律与制度保障流浪儿童上学的权利 用资金与政策给流浪儿童地方住,并且培养他们 父母的工作能力
监督、投入,民间也在行动
许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为帮助无家可归者而奔 走,包括“全美无家可归者联盟”这样的民间组 织,有专门针对流浪儿童的慈善组织,还有一些 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无偿服务的律师。 “全美无家可归者联盟”这个最大的关注无家可 归者的组织会深入调查流浪儿童的人数,并且出 具几十页的报告,对流浪儿童的人数、构成、原 因等都做了很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这无疑也在督 促政府于这方面做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发展比较■ 杨 悦 邹广天 ■ Yang Yue Zou Guangtian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 · 150006)收稿日期:2010-10-11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less Chlidren's Relief Infrastructure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摘 要] 儿童流浪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共同需要面对的社会难题。
为此,中西方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救助设施。
本文通过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发展历史的比较,总结了二者的类同与差异,并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流浪儿童救助建筑 功能 空间 文化[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Child Homelessness is a social problem in both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cause of this, both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have built special shelters. Through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ies of homeless children's relief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which will provide insi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homeless children's relief infrastructure.[Key words] Homeless children’s relief infrastructures, Function, Space, Culture儿童,意味着希望,人类将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流浪,意味着迷失,它是社会挥之不去的阴影。
儿童一旦陷入流浪的境地,其恶劣影响将远远超越个人发展的范畴,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乃至未来的繁荣与进步。
防止儿童流浪,保护流浪儿童免受伤害是社会的责任,任何国家概莫能外。
为应对流浪儿童问题,中国与西方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救助设施,但是不同国家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发展却不尽相同。
比较中国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可以发现,文化宛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影响着此类建筑的发展。
一、发展起源的类同中国与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有着相同的发展起源,都是从社会救助类建筑中逐渐分化独立出来的。
最初,各国对流浪儿童采取了与其他无生活能力人们同等的救助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流浪儿童不同于其他弱势群体的需求逐渐受到关注,专门服务于流浪儿童的救助设施才得以出现。
作为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发展的起源,社会救助类建筑的空间载体最早基本都是宗教设施,其基本功能都是提供施舍。
例如,在中国,北宋以前的佛寺等宗教机构承担了大部分的济贫助困工作,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是向流民、贫民施舍食物(图1)。
同样,在欧洲,从中世纪开始流浪者就从教堂和修道院领取生活资料,甚至被允许在那里过夜(图2)。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宗教组织对社会救济活动的主动参与和对劝善思想的积极宣扬。
我国自隋唐以后的佛教寺院,以及西方中世纪前后的教会都曾是社会上最有规模、有组织的民间慈善公益团体。
尽管佛教与基督教在劝导人们行善问题上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是所传递的思想却是相同的。
那就是—乐善好施是每个人肩负的责任,施舍是保佑个人与家族、今生与转世幸福的有效途径。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宗教建筑设施凭借充足的空间资源、突出的地理位置和广泛的地域分布等优势,率先成为流浪人员的庇护场所。
二、发展过程的差异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之间的共性不断减少,而差异却逐渐显现,首先体现在二者功能定位的侧重上。
中国重视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养育功能,而西方则重视教育功能。
中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重养”特点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思想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在关爱儿童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孔子提出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救助的最高理想。
“养”,既有对儿童成长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又有原始人道主义对儿童的特别体恤和关爱①。
在这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重养”成为中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突出特色,但同时也成为了最大的弊端。
由于单纯重视救助对象的生存需要,忽视正确的规劝引导,因而助长了部分人好逸恶劳的恶习,滋长了养懒汉的现象,以至于救助设施被讥讽为“不养健儿,却养乞儿”。
西方济贫观念的转变,使其在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功能设定上形成了“重教”的特点。
早期基督教教义鼓励人们无条件地施舍,但是这一观念在17世纪遭到激烈的批判,人们认识到“善功得救”观念下的济贫施善助长了懒惰。
于是,在基督教传统济贫思想仍在发挥作用的同时,理性主义济贫观的影响越来越大。
它主张社会有机体的每一成员都必须努力工作,承担起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治理贫穷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在于改造人②。
为此,西方原有的收养设施变为半收养半工场的设施,其中有些具有惩戒性质,如乞丐收容所和感化院。
包括儿童在内的流浪者们被强行送去那里,“所有人都必须劳动,女人和小孩同男人隔离安置”,“拒绝工作就得任由师傅和收容所管理者处罚③。
”这样的感化院和收容所俨然已经变为劳动改造的监狱。
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另一个显著区别,体现在空间封闭性的强弱变化上。
历史上,中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发展是空间封闭性不断增强的过程,而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发展则正好相反。
我国在元朝以前一直对流浪人员实行自愿救济的政策,因而对用于收容救济的建筑空间没有特殊要求。
救助空间设置与利用上的灵活随意,反映了主流社会对流浪行为的宽容。
自元代起,我国明确城市建筑|学者论坛|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Scholars'Forum建立了“收容遣送”政策和措施。
从此,对流浪乞讨人员一方面给予救助,另一方面予以强制性遣返原籍的管理政策和管理体制正式形成④。
强制性的救助政策要求救助设施必须有明确的空间界定并相对封闭,以此来保证对受助者实施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图3)。
在西方救助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封闭性也曾是救助空间的主要特点。
尤其在15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开始了“管制穷人的时代”,此时的济贫院、救济院已不仅仅是提供施舍的慈善场所,更是国家用以加强对社会秩序进行控制的工具,被收容的人们不允许随意出入(图4)。
这种情况约持续了200年,直到17 世纪才有所改变。
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首倡的“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重视弱者权益的意识被唤起。
由此开始,救助空间的封闭特点逐渐被打破。
三、发展方向的借鉴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中西方在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但是,“中国文化可以与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趋同而找到契合点,这个契合点来源于人性和人权,这在新时代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化法律趋同化浪潮的影响下愈发明显⑤”。
可见,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间的差异不会永远存在,尊重流浪儿童的需要与权利指明了中西方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发展的共同方向。
在朝这一方向发展的道路上,西方国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目前,通过学习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已经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发展趋势。
在功能组成上,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形成了多元化发展趋势。
中国救助建筑有“重养”的传统,西方国家救助建筑有“重教”的习惯。
历史的教训和西学东渐让国人看到了“重养轻教”的弊端,也认识到教育是保护流浪儿童的良策。
近代以后,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也形成了“重教”的风气,出现了“教养兼施”的救助设施,香山慈幼院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香山慈幼院由我国近代著名慈善家熊希龄创办,建于民国初年,位于现在的香山饭店和香山公园管理处所在的地方(图5,图6),它最大的特色是注重劳动技能教育,打破了传统保育机构“只养不教”的局面。
慈幼院包括男女两校,以及庞大的农、工实习场所。
实习农场有家畜饲养场、养蜂场、养蚕室、苗圃、农场等;实习工场有铁工场、木工场、陶瓷场、化工场、织布场、染织场、绣花场、制鞋场等。
这在当时社会中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对后来儿童救助设施的功能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对流浪儿童实施特殊教育的意识已在救助建筑的发展中得到了延续和加强,知识传授和职业培训正成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必不可少的功能组成(图7)。
除教育功能之外,我国儿童救助设施的救治功能也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救治功能对于流浪儿童这样一个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仅仅是针对身体方面的救治,还远远不能化解流浪儿童所受的伤害。
随着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心理治疗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救助流浪儿童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流浪儿童的重要意义,并且开始把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作为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功能设置上的一个关键内容(图8,图9)。
此外,在类型组成上,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形成了多样化发展趋势。
我国自建国以后,对流浪儿童实行了以“回家”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度,致使救助设施的类型比较单一。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救助形式更加多样,因而能够为儿童提供住宿安置的设施种类也较多,例如中途之家(图10)、团体之家、安全之家等。
这些设施在服务对象、服务期限、服务功能等方面各有所长,它们相互之间不但能够形成互补,还可以分工协作,较好地适应流浪儿童的各种需要。
我国在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之后,国内保护流浪儿童权利与发展的氛围日益增强。
在此情况下,“回归”取代了“回家”,成为流浪儿童救助的新目标。
受其影响流浪儿童救助建筑的类型组成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我国除了有综合性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图11)之外,还出现了专门收留有轻微违法行为的流浪儿童的特殊学校,以及主要解决流浪儿童日常生活危机的全天候救助点等设施。
在布局关系上,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建筑形成了网络化发展趋势。
流浪儿童活动随意性强、活动范4 十七世纪法国古救济院5 香山慈幼院6 香山慈幼院遗址103围广、流动性大。
救助建筑规划布局的不合理,常会造成救助的疏漏或不及时。
通过增加救助设施数量、扩大救助范围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