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及矫正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及改进措施刘芫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1、合作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坐”。

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加以选择,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往往被教师弄得很复杂,真所谓“哗而不实”。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

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

3、学习的主体性缺失。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表面上看学生学得不悦乐乎,孰不知一切尽在老师的掌握中。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活脱一个自由人。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特点不同,可能出现一些误区。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过度强调学生团队合作,忽视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有时会过分关注学生的团体表现,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情况下,一些个体表现较差的学生可能会被忽视,导致学习效果不同。

对策: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给予个体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任务和要求,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并且,在小组评价中,除了团队评价外,也要充分考虑个体学生的表现。

误区二: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对策: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好小组成员和任务分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指导。

教师要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在评价方面,可以设置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

误区三: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过长,效果不佳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和讨论,但是如果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佳。

对策: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注意力持久能力确定学习时间。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穿插一些游戏和趣味性的内容,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

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阶段性的反馈和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误区四: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泛化,缺乏实践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相结合,但是有时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内容过于泛化,缺乏实践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策: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应该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近年,我们学校尝试和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从“四环环节”教学法实践,到“五环一展”教学法的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与人合作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在近两周的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课堂上容易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小组合作学习变为“大家论谈”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

于是,在课堂上就让同桌的学生或者前后两排的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

一时间,课堂上有的小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而有的小组冷冷清清,鸦雀无声。

结果,学生在小组合作时间要么自己埋头钻研,要么乘机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既费时,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佳。

误区二:合作学习成为部分学生的“避风港”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一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是东张西望,或是干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

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只是关注小组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对整个小组活动过程的管理和调控。

因此,只要能够有人代表小组发言,给出正确答案,整个小组就能顺利过关。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小组中只有一个人认真完成任务,其他成员都不参加也没关系。

对哪些不参与的学生来说,在小组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反倒是安全的,对这种“避风港”式的小组活动,他们当然喜欢。

误区三: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的“舞台”“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复制了这种方式,演变为“好生讲,差生听”,差生在小组中仍然是被动的。

在这种“舞台”式的小组里,学生之间没有真正的合作,这不仅不利于差生的发展,对好生也是不利于的。

同时,在这种“舞台”式的小组里,好生的观点和视角支配着小组的一切活动,缺乏认识的多样性,长此以往,好学生的认识也会变得狭窄,学识水平的层次自然上不去。

造成以上三种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小组建设成员搭配不合理。

合作学习误区与对策

合作学习误区与对策

合作学习误区与对策谈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与对策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就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缺乏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容易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1.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独立思考。

2.在合作学习中,强调每个人的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教师角色缺失在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过于放手,导致自身角色缺失,无法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对策:1.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好组织者和指导者,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有些时候,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实际内容和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对策:1.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注重小组的组建和管理,确保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教师应为每个小组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鼓励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合作学习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学习的质量。

对策:1.教师应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等。

2.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具体化和量化,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合作能力等。

五、过于强调合作而忽视个体在合作学习中,有些时候会过于强调合作而忽视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对策:1.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1. 缺乏合作意识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频繁,合作意识较弱,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学生们往往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不愿意与他人进行合作。

2. 学生自主性不强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过多,学生的自主性往往不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缺乏主动性,等待着老师的指示,缺乏自发地积极参与合作的意愿。

3. 分工不明确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普遍缺乏分工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不明确,各个小组成员的任务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4. 沟通交流不畅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交流的机会较少,他们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沟通交流不畅,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

1. 强化合作意识培养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合作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领悟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明确分工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清楚自己的任务,并且能够清楚其他组员的任务。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任务分配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分工协作的技巧,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4. 提升沟通能力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老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误区,及时进行有效的对策,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良好开展。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从小组组成、任务分配、合作方式和教师指导四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小组组成误区1.过度依赖带头学生:有些教师在小组组成时,只选择成绩好、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带头学生,忽视了其他学生的潜力。

对策:应该尽可能地使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水平相对平均。

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在小组中安排不同能力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小组活动,并发挥其优势。

2.形成僵化小组:有些教师在小组组成方面缺乏灵活性,一学期或一学年内不改变小组成员,导致小组关系僵化,没有活力。

对策:可以采用定期变换小组成员的方式,以便学生之间能够结识不同的同学,增加小组合作的新鲜感和动力。

二、任务分配误区1.任务单一化:有些教师在任务分配时只注重知识点的简单掌握,只安排一种类型的任务,缺乏多样性。

对策: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任务,如观察任务、调查任务、实践任务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可以设置难度不同的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2.任务无意义性:有些教师在任务分配时,没有充分考虑任务的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对任务的重要性和目的缺乏理解。

对策:可以设置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相结合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任务的实际应用意义。

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方式误区1.随意合作:有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方式,学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和协作。

对策:在教学中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并指导学生合理分工、互相协调、共同协作,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和小组成员充分地进行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

2.成果分配不均:有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对学生的个人贡献进行明确评价,导致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讲解、互相帮助来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和共享。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沟通不畅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员之间的沟通。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小组可能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组员之间交流不畅、理解不到位、想法不同,甚至存在交流障碍,无法顺利进行合作学习。

2. 任务分工不清在小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任务分工不清的情况,导致一些组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些任务上,而其他任务却得不到充分的关注,影响了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

3. 个人主观性太强有些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存在个人主观性太强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忽略其他组员的意见和建议,一意孤行、自行其是,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和效果。

4. 缺乏合作意识有些学生可能缺乏合作意识,个人主义意识过重,不愿意与他人共同合作,或者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得消极懈怠,这些都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针对沟通不畅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阶段,给予学生一定的沟通训练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如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协调不同观点等。

教师也应该及时关注小组的沟通情况,对沟通不畅的小组进行指导和调整。

2. 设立明确的任务分工针对任务分工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任务分工来解决。

在小组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商讨、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并建立明确的角色分工和任务分配,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3. 引导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观念针对个人主观性太强和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观念。

谈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和对策

谈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和对策

谈合作学习中的误区和对策在教育领域,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让学生在团队中协同学习,相互交流,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益和积极性。

然而,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例如,个人主义,个别服务主义,团体分配等等。

那么,在合作学习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误区一:个人主义在合作学习中,个人主义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团队分裂和效果不佳。

有的学生认为只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了,而不考虑其他小组成员的贡献,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即使每个人的任务都完成了,但是由于团队合作精神的缺乏,整个小组的成果也难以达到最佳水平。

对策一:小组任务授权通过将小组的任务授权给每个成员,可以更好地维持每个成员对工作的专注度。

当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任务负责时,他们会更注重团队的成功而非个人成功。

对策二: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另外一种提高小组内合作的方法是通过一个案例的研究。

团队成员可以充当不同角色,可以在小组内部共享角色,从而产生了深刻的讨论,各成员就可以开始合作迎接根据案例研究提出的挑战。

误区二:个别服务主义另一个使得合作学习困难的问题是个别服务主义。

这种现象包括刻意执着于自己的个人目标,贡献低且敷衍的反应,以及缺乏小组成员的支持和关注等。

对策:团队角色分配通过给每个人分配一个适当的角色,使小组成员专注于有必要的任务,可以帮助防止个别服务主义。

角色可以在前期确定,或者在小组成员之间轮流分配,以鼓励成员在不同角色中多次尝试和体验。

通常,一个团队包含至少一个领导者、一个行动者、一个与会者和一个记录员。

误区三:团队分配最后,团队分配问题也是一些团队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团队分配上往往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例如当某个人在一组开展工作之前,会被视为一个更懂事,更值得信任的人。

而在工作中,这个人可能不一定是最适合或最能贡献的,因此这不能有效地支持整个团队进步。

对策:随机分配一种抵制这种潜在团队分配的方法是随机分配任务。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到广泛赞扬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2. 存在的问题(1)不同学生的参与度不一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生积极参与,而另一些学生却很 pass。

这种不同学生的参与度不一致,容易导致小组学习效果的不均衡,并给教师带来管理上的困难。

(2)学生合作能力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但是很多学生的合作能力不足。

这种不足的合作能力表现为沟通不畅、责任心不强、合作技能不足等问题。

(3)学生分工不明确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并不明确,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任务分配不公,导致合作氛围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小组学习效果。

(4)学习动机不足有些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浪费时间,从而导致学习动机不足,影响学习效果。

3. 对策提出(1)建立明确的合作规则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合作规则,并且让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明确的合作规则,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合理分工,从而提高小组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可以采用一些小组游戏、合作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责任心和合作技能。

(3)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积极性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关注个体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小组任务评比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4.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建立明确的合作规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和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小组学习效果。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误区一:学生合作能力不足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学生在课外辅导和家庭环境中缺少合作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合作能力不足。

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往往难以有效地进行协作,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对策: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技能训练针对学生合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外开展合作技能训练。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明确分工并共同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沟通和协作。

在课外,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或者阅读小组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地接触到合作学习的机会,提高其合作能力。

误区二: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不均衡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积极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合作成员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学生可能会依赖于高水平学生,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在小组学习中缺乏参与感。

对策:差异化分组,引导共同成长针对学生合作成员不均衡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差异化分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短板,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往往比较零散,学生可能会在合作学习中跑题,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明确学习目标,规范合作流程针对学习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明确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任务和目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规范合作流程,确保学生在合作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误区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误区五: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如果教师只是站在一旁监督,不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往往难以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中的误区和建议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中的误区和建议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中的误区和建议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教学中的推广和运用,既给原本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又克服了学生学习的焦虑,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许多教师在实际运用时往往只注重于形式,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有效反思,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组不科学1.成员的划分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最常用的分组形式是按照前后座位每四人分成一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甚至学生成绩搭配而成。

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而有些班级是直接将座位分成了几个固定的小组,但班主任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使个别小组在某一学科处于劣势,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以至于有的任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调一次座位,搞得班级乱哄哄。

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这需要班主任前期做大量工作。

2.组长任命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经常是各个学科都是同一个学生。

有些学生均衡发展,各个学科都比较优秀,还善于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但一些组长严重偏科,在某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带头作用。

所以在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各小组成员各学科的学习状况,任命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学科的组长。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带领本组所有学生共同提高。

二、课前缺乏有效的预习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习热情都有极大的帮助。

许多学生没能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所以不能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重难点,在新课的学习中不仅未做到事半功倍,而且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时只能干瞪眼,听别人讨论,自己无所事事。

三、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1.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之误区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之误区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之误区误区之一:讨论时轰轰烈烈,收获时颗粒无收。

走进课堂,小组成员间讨论的热火朝天,合作的天衣无缝。

这时讲台上的老师往往眉开眼笑。

但稍加深入即可发现他们的学习探究活动如蜻蜓点水,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有的只是对一下答案,有的是小组长把答案读一遍后,问一声有不会的吗,无人应声,即讨论完成了。

有的只浮于表层,并没进入实质性问题的探究和合作,有的小组仅仅是个别学生在认真思考探究,别的学生则做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小动作,有的学生甚至不思不想,相互间谈天说笑,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

优秀学生发言多,差生则成了听众,整体参与度不均衡。

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误区之二、后进生依旧沉默,优等生品尝成功。

后进生在小组中感觉很安全,没有了老师提问时的提心调胆,没有了回答错问题时的面红耳赤。

合作学习成了后进生的避风港,这对后进生是极其不利的,既不符合小组学习的本意,又不符合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实为合作学习中失败的最关键的因素。

优生霸占话语权,占居课堂的每个角落。

本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这样一来就又变成了一个“微缩课堂”,一人讲大家听,违背了合作学习的本义。

误区之三;重“课内合作”轻“课外合作”,重“小组内合作”轻小组间合作”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课外合作学习的价值。

认为学生在课堂合作中合作即可,在课外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不可能自觉的进行合作学习。

实际上,数学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延续性和拓展性,在一节课40分钟内通过合作学习就能彻底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是不可能的,而且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合作学习必然要延伸到课外。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消除现在独生子女培养的弊端。

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合作学习,更要重视课外合作学习。

其次,另外一种课堂教学忽视是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几个人被分到一个小组即形成一个完整的团队。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误区。

本文将以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为背景,探讨其中的误区及对策。

一、误区一:团队协作氛围不够浓厚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其他组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人意识的问题,团队协作的氛围可能不够浓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一: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来建立团队协作氛围。

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分工、小组奖励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对策二:培养团队协作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合作技巧和方法,并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分工合作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误区二:分工合作不明确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于分工合作不明确,可能会导致任务完成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合作冲突。

对策一:明确分工合作任务教师可以在学习任务开始前,明确分工合作任务,并明确每个组员的责任和角色。

可以通过组内讨论、个人自愿选择等方式来确定分工,以确保每个组员都参与到合作中来。

对策二:加强沟通与协作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沟通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分工合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三、误区三:评价方式不合理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的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争执和不满情况。

对策一: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时,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

可以根据学生的贡献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使学生感到公正和公平。

对策二:鼓励自我评价和互评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可以要求学生在任务完成后,通过写作业、发表感想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组内互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合作的教学活动。

相比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误区,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误区:个人行为过于突出。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倚重个人能力而忽视合作,导致组内合作氛围不浓,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1.设置共同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2.分工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安排各个组员的任务和分工,明确每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和责任,减少个人行为的干扰。

3.通过反馈激励:教师应及时给予小组成员积极的反馈和激励,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意识。

二、误区:信息获取不全面。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时学生可能只关注自己的任务,忽略了其他组员的信息和成果,导致信息获取不全面。

对策:1.设置合作规则: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规定合作的方式和规则,包括分享信息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2.信息分享机制:建立信息分享的机制,例如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每个组员都要定期将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分享和交流。

3.互助学习: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鼓励学生在分享信息时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全面的信息获取。

对策:1.定期组织讨论: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答案,促进组内互动。

2.角色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例如组长、记录员等,通过角色分配来促进组内互动。

3.鼓励合理竞争: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比赛或竞赛的活动,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竞争,增加组内互动的活跃程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中职教育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实现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就需要解决上述的误区,通过合适的对策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误区: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老师往往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然后让他们一起完成某项任务或课题。

在组成小组时,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这样一来,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而导致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不畅,从而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

对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分组为了避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所导致的合作不畅,老师在组织小组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进行合理分组。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小组尽可能做到“五彩斑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共赢。

二、误区: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往往不明确,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承担的任务较多,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承担的任务较少。

这样一来,会导致学生之间的不满和矛盾,最终影响了小组的合作效果。

对策:明确分工,强调团队合作为了避免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所带来的矛盾和不满,老师在组织小组时应该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分工,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老师还应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商,共同商量分工,形成共识,从而提高合作效果。

三、误区: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在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时候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学习目标不明确,最终影响了学习效果。

对策:鼓励学生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小组内鼓励学生开展主动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向老师反馈问题和困难,从而促进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学习目标的明确。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中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误区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在实施中,一些教师在设定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时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合作。

这样就会出现小组成员闲聊、无所事事的情况,影响学习效果。

对策一:明确目标和任务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向学生清晰地传达。

可以通过明确指定角色和分工、设定明确的目标要求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误区二: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一些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不够有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学生互相打扰、议论纷纷,或者某些学生掌握较好的学科知识,而其他学生无所适从。

对策二:组织和管理有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组织和管理的效果:1. 设立小组长或组织者,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活动。

2. 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合作学习。

3.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要求学生尊重他人、积极参与。

4. 定期进行小组活动的反馈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误区三: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些教师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只注重学生的合作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动力去合作学习。

对策三: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合作过程,还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2. 个别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评价,给予积极鼓励和指导。

3. 小组评价: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自评与互评: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进行自评和互评,自我反思并给予同伴有针对性的建议。

误区四:忽视个体差异和特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只注重整体合作效果。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中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

本文将针对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分工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分工如果不明确,容易导致小组学习的方向不清晰、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小组学习开始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将任务分工清晰地告知每个小组成员。

老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小组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发挥作用。

误区二: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中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但在实际实施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互不理解、分工不协调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合作学习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老师可以对小组进行定期的讨论和反思,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误区四: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学生之间缺乏对学习成果的认可和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

老师还可以将小组学习的成果及时与整个班级进行分享和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成果展示。

误区五:忽视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中职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的发展,只注重小组整体的学习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小组学习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和特长,合理分配任务和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老师还可以在小组学习后,对每个学生进行个人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发展和成长。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误区。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分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中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及对策中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针对小组学生开展的互相协作、讨论和彼此合作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个人学习和共同学习方式的发展。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优点,但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仍然会遇到许多挑战和误区。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中职小组合作学习错误,以及应对策略,帮助老师和学生实施更有效和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1:小组定位不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小组定位不清晰,相互之间没有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学生们将很难有效地合作。

例如,一个包括多个学科领域的小组合作项目可能会使学生迷失方向,不知道在哪个领域集中精力。

或者,一个小组合作任务可能会过分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目标。

建议小组定位应该明确、清晰,任务明确,明确小组集中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们提供清晰的方向。

对策1:明确任务和目标为了确保小组成员清楚明确的了解任务和目标,老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在小组活动中明确指出任务和目标,并根据任务和目标分配小组任务和工作。

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项目,并确保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与课堂学习的内容保持一致。

老师可以提供教具和指导材料来简化任务和概念,让学生更容易达成小组目标。

误区2:不平等、不合理的分配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分配应合理,任务的难度应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进行适当调配。

如果任务分配不合理或太过困难,学生可能会感到沮丧,或输送过多的任务或太过简单任务与学生能力不匹配,任务完成时可能缺乏动机和兴趣。

因此,学生们不会像其他学生一样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受益。

任务分配是让学生感觉代价最小,任务完成感最高的关键,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兴趣、技能和能力水平平等分配任务。

老师应该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讨论组内每个小组成员合适的任务分配、排除任务分配中的主观影响因素,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目标清晰、挑战适当的任务。

如果老师对小组成员的能力和知识没有准确把握,可以进行小组成员多样化考核,了解学生在一个特定方面的强项和弱项,为任务分配更合适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到任务和目标的共同目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矫正方法探究
[摘要] 在当前,小组合格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师生之间沟通与合作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更有利于民族素质的培养,深受广大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青睐。

但由于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尚在探索与运用之中,并无现存模式所依赖,故当前的合作学习在课堂的教学中还有在一定误区,笔者将一一给予揭密并进行矫正方法的有效探究。

[关键词] 安排合作学习针对性启发性合理性
一、合格学习随意化
一堂课内,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段内安排合作学习?课前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而我们的教师一听到是课改课,不管三七二十一,碰到问题就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总认为这样才体现新课改精神,少了它就认为是传统课,合作学习成了教师实施新课改的标志。

因而一堂课内少则二三次,多则三四次合作学习。

如:有位教师执教《曼谷的小象》,一节课内安排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各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部分,要求各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各组讨论:“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这三次合格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都是教师随意安排的,是毫无价值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哪些内容需要合作讨论?怎样合作讨论?课前教师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白白地浪费了宝贵课堂教学时间。

三、合格学习时间不充足
既然是合作讨论学习的问题,那肯定对这个问题的时间肯定要比成年人长,且思考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所以要留足让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然而我们的课改课,却是一番景象。

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一两分钟后,就要求学生回答,这怎能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呢?
四、合作学习不明确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的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是4
至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同学我就曾经见过公开课上的合作学习,有一个同学没有加入小组,一个人独自看天花板)。

即使在小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

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五、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弱势学生
在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他们承担的任务更多,相应的发言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多。

而弱势学生刚好相反,他
们在小组中易受到忽视。

如分组和分工,弱势学生常作搭头分到各小组,在小组内他们只是听众和看客。

且小组是固定不变的,语、数、外、自然每个学科都是这个固定不变的学习合作小组。

分工也固定不变,是组长永远是组长。

是中心发言人永远是中心发言人,记录的总是当记录,汇报的总是作汇报,而这些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汇报员全由优生包了。

这样一来,每个学科的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自然也是优生的事了,合作学习便成了优生的独角戏,其他的同学,特别是那些暂时落后弱势的同学应成了永远的听众和看客,坐在桑枣树底下等枣子吃,而且是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永远被动,永远落后,“全员参与、全面提高”成为了一句空话。

六、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指导作用
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

这就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相机诱导,科学组织,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的同时,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之间的合作,还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七、合作学习成了公开课的“专利”,由于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诸如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合作小组的分组与分工,问题的设计,学生答题方向等等,而教师忙于备课和批改作业等等,时间紧、业务重
一、小组活动组织优化——“五做到,五摈弃”
(一)做到充分准备,摈弃无备而“战”
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既要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理论,又要掌握其预设要领。

1.分组方案预识。

合作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便于组内互相交流与合作;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组间公平竞争,尊重学生意愿,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虑,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

此外,各小组成员应相对稳定,一般不随意变动。

还可以将班级行政小组和合作学习小组合二为一,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体,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观念与荣誉感。

2.分组形成预选。

座形以有利于学生相互作用,增强亲和力为首选,结合班级人数和空间实况,将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特殊条件或必要课内时,还可以将四张课桌拼起来实行直接面对面互动。

3.学生的学习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

合作学习受学生合作意愿和意识,合作交往技能自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合作学习之前应让学生牢记“合作学习五要素”1.积极交往,互相配合,主动与伙伴磋商策划;2.面对面地交流,互相促进,唤醒和激活原有的认识;
3.明确责任,互相支持,对自己以及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
4.共同面对困难与冲突,互相尊重;
5.小组合作加工,互相信任、兼顾、综合每一成员的意见。

力求“四会”,a会分工;b会合作;c会交流;d会倾听。

(二)做到自学固本,摈弃合作架空
充分必要的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奏,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后,不能满足于小组优生垄断的现象。

不能让学有困难的学生简单走过场,当“书童”作“陪练”。

表面上的仿、搬,加重学重的两极分化,借用成绩好的学生代替老师“填鸭”,架空合作学习的做法,应坚决摈弃。

(三)做到相机求实,摈弃随意作秀
合作学习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并非时时不可或缺,更不是万应灵方。

合作学习活动应针对实际。

不问契机,随心所欲指令合作,浮泛不实,简单模仿,逢场作秀,“内客不够,合作学习来凑”等应尽早摈弃。

(四)做到有效调控,摈弃放任自流
合作学习,老师准备的角色定位、有效的调控为重中之重。

1.角色定位。

教师是合作者,深入小组,切切实实地“凑热闹”,教师是观察员,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焦点,认识程度;教师是引导者,根据学生表现,相机点拨要排难;教师是调度员,根据分析判断、反思、提炼,调控学习过程。

2.灵活调控。

①目标调控:密切注意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调整、修正目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更好地合作。

②内容调控: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组间巡视,了解情况给“吃不了”的学生指导、点拨,对“吃不饱”的学生加以激励、引创。

③时值调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
慧都得到发挥。

过长,学生厌倦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过短、学生不能充分发表意见,起不到作用。

④进程调控:教师全程参与合作学习活动,随时监控学习合作的进程和质量,引导相互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引导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有效地组织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话题,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效果。

⑤师生共同调控:教师要及时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和激励措施,发现学生思维碰撞,合作激情,呵护有效的生成,引向深层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妙用。

(五)做到科学评价,摈弃假评误导
课堂上,常常见到老师习惯地问:“哪位同学先说话?”继而给予“真棒”、“掌声鼓励”等。

泛而不实的凭价浮于表面,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有声有色,实际上匆忙过场。

这种以个别代一般。

以个人代表小组的误导假评,不利于培养每个成员的小组责任感、集体效能和强烈的合作意识,应予更正。

评价的导向激励对学习意义重大。

强化其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全面性和多元性,更值得探索研究。

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与未来,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将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为祖国的教育资源注入清新的血液与活力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