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7、端午的鸭蛋(20ppt)
答:详写的是最后两种即“放黄烟子”、“吃十二 红”,略写的是“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 毒”“贴符”“喝雄黄酒”。略写是因为“和外地 一样”,所以简略地介绍一下:详写是因为“不知 别处有不”,因此介绍地稍详细一些。 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因此,有必要先写 端午的习俗,又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 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引出“咸鸭蛋”, 最后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
散文集《蒲桥集》。
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习惯欣 赏“大事物”“大场面”“大结局”,片面追求高、 大、全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 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 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当他80年代 重出文坛时,他的“小叙事”作品居然引起“大轰 动”。 汪曾祺文章的风格 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 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 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 但在随意中体现了整体的严谨与和谐。
文章主题
•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 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咸 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正是汪曾 祺先生的文字的魅力所在。 【文章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对故乡的热爱。】
研读探究:汪曾祺散文语言上的追求:
1、平淡而有味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 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分析句子,体味一下作者的语言特色 • 1.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 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 2.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 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威蛋的黄是通红的。这句话中“吱”删去好 不好?为什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端午的鸭蛋》课件 (
有关端午的诗句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字: 课前准备
1、字的读音
2、多音字
3、形似字
练习
词:
1、词语解释 2、词语辩义
认识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
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 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 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 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 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 佩香囊,备牲醴。
主要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
《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晚饭花集》,戏剧剧本《沙家》(已拍 摄成电影并发行)、《大劈棺》,台湾版 作品集《茱萸集》《寂寞与温暖》,文论 集《晚翠文谈》,散文集《蒲桥集》《汪 曾祺选集》等。其中短篇小说《大纪事》 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受戒》 《大纪事》、散文《天山行色》分别获 1980年、1981年、1982年北京文学奖,戏 剧剧本《范进中举》获1956年北京戏曲汇 演剧本一等奖。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17.《端午的鸭蛋》课件(54张PPT)
例: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
悟情感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 不能忘怀? 写鸭蛋 ——抒故乡情,这种写作方 法是: 借物抒情
生活中有很多的文人也喜欢 写家乡的食物:贾平凹忘不了陕 西的那口羊肉泡馍,叶圣陶嚼着 薄片的雪藕就会想起远在太湖边 的故乡,周作人甚至认为故乡的 野菜紫云英那诱人的香味是无与 伦比的。
课文小结
• 这篇民俗散文介绍了家乡高邮 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 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之情。
布置作业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真真 切切地记下生活的滋味吧,请大家以 “生活滋味,始于—为题,写一段文 字,记下曾经经历过的往事,字数不
限,但要写出乡土味,写出感情。
教师寄语
冰心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 梦,是回忆时含泪的笑。”汪曾祺的童年因 每个端午的每个细节而成为了诗,成为了梦, 成为了永不褪色的画卷。究其因由,是他深 深地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 的传统文化。他知道:一切资源都会因枯竭 而消失于无形,惟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传承千古。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 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
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
的要属第四、五两段了。 这两段写什么? 你认为有趣在哪儿?
品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是:
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 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做批 注,说说本文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囊萤映雪
3、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起敬
பைடு நூலகம்
读文本
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 的家乡在端午节有些什么习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17《端午的鸭蛋》(共26张PPT)
作者写了鸭蛋的吃法,尤其是一个‚吱‛ 字,形象地写出了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
4、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 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 不上。 此句‚文白夹杂‛ ,增添了‚淡 淡的幽默‛。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 午佳节。然而在去年端午节来临之际, 忽然有“可靠消息”(《人民日报》) 说,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 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 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 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者运用了古汉语,使文章显得典雅,同时作者 写出了了高邮咸鸭蛋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一读, 就忍不住想飞到高邮去品尝这人间美味。
例
句
3、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 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空头‛‚白 嘴‛有地方特色。
走进课文 品鸭蛋
1. 打络子 2. 挑鸭蛋 (详) 3. 装鸭蛋 4. 挂络子 5. 吃鸭蛋 (详) (怀念热爱) 6. 玩蛋壳 (详) 囊萤映雪的故事(联想)
情感:对故乡的热爱,对 童年生活的怀想
汪曾祺的语言特点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 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 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 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 默。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 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 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 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 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 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 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 没有集成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汪曾祺的作品,如《受戒》《大 淖记事》。 2.作文:以 “家乡的端午”为题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 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本地过节的风俗习惯 和热闹场景,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或者写其他值得怀念节日风俗,如以《家 乡的年味》来记录过年的情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7课《端午的鸭蛋》课件(24张ppt)
家乡鸭蛋 ( 2、 3)
端午鸭蛋 ( 4、 5 、 6)
文章中介绍了 哪些端午节的 习俗?
走进课文 道习俗
1. 系百索子 2. 做香角子 3. 贴五毒 4. 贴符 5. 喝雄黄酒 6. 放黄烟子 7. 吃“十二 红”
(闲适自由)
课文小结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端午的风俗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 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 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 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就 是什么意思? 都看不上了。
唐代诗人元缜作《无题》一诗悼亡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
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 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 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 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
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
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
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
怀 念 童 年
囊萤映雪的故事(联想)来自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作者 对家乡的鸭蛋有怎样的感情? 家 乡 鸭 蛋 的 特 点 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 名声久远 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 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 质细而油多 蛋白而柔嫩 以北京鸭蛋相比 引袁枚文作证
我对家乡鸭蛋的情感 曾经沧海难为水. 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
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 叶,妇人争相佩戴,以辟邪驱瘴。用 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 鬼之神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课《端午的鸭蛋》课件
画出文中体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特殊感 情的句子,并简要做批注。
‚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赞 美家乡人的勤劳)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 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 对家乡鸭蛋的自豪感和热爱之 情)
你 都 知 道 哪 些 端 午 节 的 习 俗 ?
课文你预习好了吗?
腌鸭蛋 yān
门楣 苋菜
籍贯
jí
n 车胤 yì
避邪 蝎子 xié xiē
mé i
xià n
ng 粽子 zò 门槛 kǎn
肃然起敬 sù
ng 城隍庙 huá ng 囊萤映雪 ná
汪曾祺简介
江苏高邮人,作家。 他的文章如同随意聊天,自 然的写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生 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 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 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 《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被誉为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 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眼中的汪曾祺
贾平凹:‚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沈从文:‚新作家联大方面出了不少,很有 几个好的。有个汪曾祺,将来必有大成就。‛ 沈从文:‚人太老实了,曾在北京市文联主 席老舍先生手下工作数年,长处从未被大师 发现过。事实上文字准确有深度,比一些打 哈哈的人物强得多。有思想也有文才!最可 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黄裳:‚他的一切,都是诗。‛
鸭蛋的吃法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 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 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 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 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 么咸鸭蛋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端午的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贴符Leabharlann 喝雄黄酒 俗——闲适、自在 风俗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名声 特色 佳——热爱、自豪
家乡的鸭蛋
挑鸭蛋 端午的鸭蛋 吃鸭蛋 趣——怀念、热爱 玩蛋壳
问题探究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 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 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 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一笔一 笔写来,丝毫不乱。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 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 辉。
另外,文章要写的鸭蛋并不是平常鸭蛋,而特别指出是“端午的”, 可见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单单是鸭蛋本身,而是借自己喜爱的鸭蛋来 写家乡的民俗民风、儿时的美好记忆以及借鸭蛋而抒发一种对生 活、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若抛开那些淳朴有趣的民俗,单写 鸭蛋,就难以展示这种情怀了,文章的中心也就会随之浅白许多。 思路点拨作者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 鸭蛋的出现做铺垫,在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对阅读中搜集的内容 进行分析整合。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2.识多音 ������ǎ������(门槛) 槛 ������������à������(槛车) ������������á������(嚼碎) 嚼 ������������é(咀嚼) 3.辨字形
络 曾
������à������(络子) ������������ò(经络) ������é������������(曾经) ������ē������������(曾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端午的鸭蛋》课件 新人教版
2、p133第三段“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 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 别处所不及 了。”
精讲
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 的?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和口语于一炉, 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美滴结合在一起,在 平实、自然中渗透着东方的典雅之美,可见 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通过阅读本文,体会汪曾祺小说独特的语言 特色,80%的学生能归纳出其特点。
2.通过品析本文,90%的学生能感悟出文章主 旨,与之共鸣。
3 了解端午的民风民俗,开阔眼界。
汪曾祺
知人论世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 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 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 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 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 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 《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 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 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 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 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自学
• 学习内容:作者家乡有哪些端午风俗?请按顺 序找出来。
• 学法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标上段落序号。找出相关
内容后,用笔标注出来。2、时间4分钟。3、安静独立完
成,完成的翻绿牌。
2号坐姿
• 知者先行:《知能》17课的课内阅读部分
探究2
• 探究任务:汪曾祺的小说语言十分独特,通过研 读本文,你能归结出其主要特点吗?
• 探究方法提示 例如:p134第一段“端午的鸭
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从“白嘴吃”可以看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巧妙地融入了方 言,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 小组分工要求:1、时间4分钟。2、组长组织讨论, 三号坐姿。
精讲
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 的?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和口语于一炉, 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美滴结合在一起,在 平实、自然中渗透着东方的典雅之美,可见 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1.通过阅读本文,体会汪曾祺小说独特的语言 特色,80%的学生能归纳出其特点。
2.通过品析本文,90%的学生能感悟出文章主 旨,与之共鸣。
3 了解端午的民风民俗,开阔眼界。
汪曾祺
知人论世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 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 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 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 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 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 《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 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 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 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 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自学
• 学习内容:作者家乡有哪些端午风俗?请按顺 序找出来。
• 学法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标上段落序号。找出相关
内容后,用笔标注出来。2、时间4分钟。3、安静独立完
成,完成的翻绿牌。
2号坐姿
• 知者先行:《知能》17课的课内阅读部分
探究2
• 探究任务:汪曾祺的小说语言十分独特,通过研 读本文,你能归结出其主要特点吗?
• 探究方法提示 例如:p134第一段“端午的鸭
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从“白嘴吃”可以看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巧妙地融入了方 言,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 小组分工要求:1、时间4分钟。2、组长组织讨论, 三号坐姿。
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课件
对比和夸张等手法进行描绘。
扩写
选取文中某个细节或情节进行扩写 ,比如可以扩写作者在家乡过端午 节的情景,或者扩写作者在异乡品 尝咸鸭蛋的感受等。
创意写作
以“端午的鸭蛋”为灵感来源,创 作一篇与端午节或传统食品相关的 故事或散文诗。
PART 05
思维能力培养与拓展
REPORTING
文本主题思想探讨
文章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 ,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 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对儿时生 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全文布局清晰,各情节环环相扣,一丝 不乱,语言闲适自由,趣味盎然,充满
生活情趣。
文学地位与影响
《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经典篇目之一。
汪曾祺生平与成就
汪曾祺(1920-1997),江苏 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 人物。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其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 》《逝水》《晚翠文谈》等。
《端午的鸭蛋》创作背景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于1981年创 作的一篇散文。
制作工艺
02
中国节日食品制作工艺复杂,注重口感和色香味;西方节日食
品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注重快捷和方便。
象征意义
03
中国节日食品常象征团圆、吉祥和丰收等;西方节日食品常象
征感恩、祈福和庆祝等。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01
挖掘传统节日食品的文 化内涵,加强文化教育 。
02
创新传统节日食品的制 作工艺和口味,满足现 代人的需求。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 节日,也称为“上元节 ”。人们在这一天通常 会吃汤圆,象征着家庭 团圆。
扩写
选取文中某个细节或情节进行扩写 ,比如可以扩写作者在家乡过端午 节的情景,或者扩写作者在异乡品 尝咸鸭蛋的感受等。
创意写作
以“端午的鸭蛋”为灵感来源,创 作一篇与端午节或传统食品相关的 故事或散文诗。
PART 05
思维能力培养与拓展
REPORTING
文本主题思想探讨
文章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 ,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 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对儿时生 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全文布局清晰,各情节环环相扣,一丝 不乱,语言闲适自由,趣味盎然,充满
生活情趣。
文学地位与影响
《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经典篇目之一。
汪曾祺生平与成就
汪曾祺(1920-1997),江苏 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 人物。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其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 》《逝水》《晚翠文谈》等。
《端午的鸭蛋》创作背景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于1981年创 作的一篇散文。
制作工艺
02
中国节日食品制作工艺复杂,注重口感和色香味;西方节日食
品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注重快捷和方便。
象征意义
03
中国节日食品常象征团圆、吉祥和丰收等;西方节日食品常象
征感恩、祈福和庆祝等。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01
挖掘传统节日食品的文 化内涵,加强文化教育 。
02
创新传统节日食品的制 作工艺和口味,满足现 代人的需求。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 节日,也称为“上元节 ”。人们在这一天通常 会吃汤圆,象征着家庭 团圆。
(正)八年级语文下17课《端午的鸭蛋》课件
初读课文
汪曾祺 qí
掉色shǎi
ng 系百索子 jì 拧成小绳 ní
ng 用酒和 huò熏五毒 xūn 城隍 huá 苋菜 (Xiàn) 腌蛋 (yān )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与有荣焉 元稹( zhěn ) 袁枚 薄罗báo 嚼jiáo 咀嚼jǔjué 络子(lào)
( 囊萤映雪 ):晋朝的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 和雪 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后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练习二:文章语言的特色(找例子)
1、平淡有味:
好处是:读起来亲切自然。
2、方言入文: 好处是: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 3、带有文言色彩: 好处是: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 4、有点幽默:
找几处你喜欢的句子来品味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 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 有的秀气……吃了。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 子挖着吃。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 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空头”
白嘴吃
版权所有-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 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 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 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就 是什么意思? 都看不上了。
端午的别称及由来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和“初” 相同,称“端五” 如称“初五”;端五的
“五”字 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 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 称重五。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 儿节,天 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认为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风俗 (1段) 家乡的鸭蛋 (2—3段) 端午的鸭蛋 (4—6段)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3、小组合作:请以“这是的 鸭蛋,因为 ”为句式说一段话。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 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 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 •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 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 ③令人惊喜的……,因为鸭蛋“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 已。” • ④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 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 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 号”了。 • ⑤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 ⑥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 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 ⑦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2做五角子
3、五毒
4、画“王”字
鸭 蛋 络 子
线 绳 结 成 的 网 状 的 袋 子
走进课文 合作探究
2、作者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特点?
他对家乡的咸鸭蛋是怎样评价的,从
哪些话可以知道?
家 乡 鸭 蛋 的 特 点
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 名声久远 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 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 引袁枚文作证 与北京鸭蛋相比
拓展延伸
认识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 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 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 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
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 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 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 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拓展延伸
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 有纪念屈原说;吴 越民族图腾祭说; 起于三代夏至节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等。
拓展延伸
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 是纪念屈原说。
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 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 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 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 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 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 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 后来的粽子样。
布置作业
(1) 仔细阅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特 色。 (2) 写一篇反映家乡某个传统节日风 情的文章。
听课文朗读,注意文中生字的读音
读读写写
腌鸭蛋 yān 门楣 苋菜 mé i xià n 籍贯 jí ng 粽子 zò 门槛 kǎn n 车胤 yì 避邪 xié 蝎子 xiē
ng 肃然起敬 sù 囊萤映雪 ná ng 城隍庙 huá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本命佛: 重庆农家网: 重庆网站建设: 重庆seo: 江津装 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细而油多 蛋白而柔嫩
热 爱 家 乡
走进课文 合作探究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 常生活小事? 挑鸭蛋、吃鸭蛋、玩蛋壳
走进课文 合作探究
4、小结
端午的风俗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端 午 的 鸭 蛋
家乡的鸭蛋
名声
特色
挑鸭蛋
端午的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对故乡的热爱
走进课文 合作探究
1、江南的端午有哪些习俗?哪些风俗 是常见的,哪些是特有的?为什么这样 安排?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
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 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 产—— 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习俗。
1、系百索子
小比赛
请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自的 习俗: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春节 七夕节 重阳节 元宵节清明
端午节 中 秋 节
端午风俗
赛龙舟
写符念咒
吃 粽 子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悬艾叶和菖蒲
汪 曾 祺
端 午 的 鸭 蛋
何垒
平昌县澌岸小学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 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资深文化 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 从沈从文,曾长期任北京京剧院编 剧。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 淖n à 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 等。 他讲究语言艺术,行文如同随 意聊天,于自然平淡中写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所作小说 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 事,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人生意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