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 2010 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019年医学文档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019年医学文档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 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 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 • 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 (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 例如,一名施救者启动急救系统,第二 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三名施救者 则 提供通气或找到气囊面罩以进行人工 呼吸,第四名施救者找到并准备好除颤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更改了单人施救者的建议程序,即先开 始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C-A-B 而不是 A-B-C)。单人施救者应首先从进 行 30 次按压开始心肺复苏,而不是进行 2 次通气,这是为了避免延误首次按压。 • 按压速率应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而不是 每分钟“大约”100 次)。 • 成人按压幅度已从 4 至 5 厘米的范围更改 为至少 5 厘米。
《2010 指南》中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 者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方面的问题: 尽管在实施《200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 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 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 (2) 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 相差较大; (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 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电击治疗 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 • • 第二次电击或后续电击使用递增剂量 和固定剂量的对比 对于儿童患者,可以使用 2 至 4 J/kg 的剂量作为初始 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 应至少为 4 J/kg ,但不 超过 10 J/kg或成人最大剂量。 •电极位置 前-侧电极位置是合适的默认电极片位 置。可以根据个别患者的特征,考虑使

2010年美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精要(中文版)

2010年美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精要(中文版)

2010 年美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精要丁香园站友脑壳译急诊诊断与评估:推荐迅速行CT 或MRI 以鉴别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I 类A 级证据)。

可行CTA 和增强CT 以帮助确定高危患者血肿扩大,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 和MRV 有助于评估潜在的结构损害,包括血管畸形和肿瘤(若临床怀疑或影像学怀疑)(IIa 类 B 级证据)。

脑出血的药物治疗:患有严重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需接受适当的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替代治疗(I 类 C 级证据)。

由口服抗凝血药(OAC)导致INR 升高的脑出血患者需停止服用华法林,给予维生素K 依赖性因子替代治疗并纠正INR,同时静脉给予维生素K(I 类C 级证据)。

与新鲜冰冻血浆(FFP)相比,凝血酶原复合体浓缩物(PCC)并未提高患者预后,但患者并发症可能比使用FFP 者少,因此有理由将PCC作为FFP 的替代物(IIa 类 B 级证据)。

重组因子VIIa(rFVIIa)不能替代所有凝血因子,尽管其可能使INR 降低,但体内凝血功能可能尚未得到恢复,因此,对于需要逆转OAC 的脑出血患者来说,不建议常规将rFVIIa 作为唯一的药物(III 类 C 级证据)虽然对无凝血病的患者来说rFVIIa 可限制血肿体积增大,但血栓栓塞风险却有增加,并且对患者无选择地使用rFVIIa 并未获得明确的临床益处。

因此,不推荐对患者无选择地使用rFVIIa(III 类 A 级证据)。

在做出任何推荐使用rFVIIa 的决定之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对筛选后的患者使用rFVIIa是否能够获益。

给予有抗血小板治疗史的脑出血患者输注血小板,其作用尚不明确,尚需深入研究(IIb 类 B 级证据)。

为预防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需给予间歇气压疗法并穿戴弹力袜(I 类B 级证据)对于脑出血发生后1-4 天无法活动的患者,在确认出血停止后,可考虑给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皮下注射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67●指南导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卷第3期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新指南,新在哪里?李小鹰(解放军总医院 老年心血管一科,北京 100853)2011年5月15日,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

这是由我国近百位专家在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最新指南集体讨论和改写,经过2年的磨砺与雕琢,终于完成了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今后中国高血压防治的指导性文件。

新指南新在哪里?本文将从10个方面简要予以介绍。

1 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参与了新指南修订的组织新指南修订的组织单位有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高度重视。

在政府主导的医疗改革中,已经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表明了国家对涉及全民健康重大疾病高血压防治的决心与战略规划。

2 介绍我国高血压发病的最新趋势和挑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高达25%,全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其中1.3亿不知晓,知晓者中有3千万未治疗,而治疗者中3/4未控制。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危及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诊治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凸显出我国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

3 强调高血压防治中“预防为主,战线前移”的战略部署新指南强调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降低高血压病死率。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5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控制体重—体重指数(公斤/身高米平方)<24;规律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低脂饮食—植物油半两,肉类1~2两,蔬果一斤,蛋类每周5个;戒烟限酒—彻底戒烟;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饮酒,少量饮酒的上限是白酒50 ml,葡萄酒100 ml,啤酒300 ml。

2010版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指南的新解读

2010版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指南的新解读

2010版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指南的新解读2010年,欧洲5个学会对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指南(2007年版)进行了更新。

新版指南特点为:①更强调初始外科止血处理,增加止血带使用的推荐(推荐级别 1C);②在出血诊断和监测方面,除对出血量和生命体征判断外,还要求对外伤机制、患者生理状况、外伤解剖类型及初始复苏治疗反应情况等进行评估;③在凝血监测方面强调了血栓弹力图的使用,而不单独依靠凝血检查指导治疗;④在快速止血处理方面,增加了外科局部止血措施联合使用的推荐(推荐级别 1B);⑤在液体治疗方面,增加了高张液体的使用;⑥强调尽快纠正凝血异常状况;⑦增加了纠正钙离子异常的推荐(推荐级别1C);⑧对严重出血患者,应尽快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无须等待凝血检查结果,同时提高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的推荐级别(推荐级别1B);⑨增加了使用血栓弹力图,以监测凝血和纤溶状况,当存在纤溶亢进时可使用抗纤溶药物;不建议常规使用去氨加压素。

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查有助于预测肺栓塞风险作者:BY RICHARD M. KIRKNER芝加哥 (EGMN)——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入院时进行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查 (r-TEG) 有助于发现肺栓塞 (PE) 风险最高的患者。

在这项研究中,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 Bryan A. Cotton 博士及其同事采用 r-TEG[ 最大振幅 (mA) > 65 mm] 对 18 个月内入院的 8,330 例创伤患者在入院时进行了检查,以探讨该检查是否能够发现住院期间可能发生 PE 的患者。

在该研究中, 2,070 例连续入院的创伤患者接受了 r-TEG 检查,其中 2.5% 发生 PE 。

与其他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的年龄较大,多为白人,仅有钝器伤,且损伤程度较严重。

研究者发现,入院时的 mA 与住院期间的 PE 风险相关。

入院后至发生 PE 的中位时间为 6 d(2~31 d) 。

【全文】中国高血压2010指南

【全文】中国高血压2010指南
第二十页,共53页。
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或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选择使用) 踝/臂血压指数<0.9(* 选择使用)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 115-133mol/L或,女性 107-124mol/L或) 微量白蛋白尿 30-300mg/24h或 白蛋白/肌酐:22mg/g(2.5mg/mmol)
JAMA. 2004 Jun 2;291(21):2591-9
20
20
6
7
3
39
9
3
4
4
5
54
4
1
1
35
13
4
4
2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
CHD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CVD
高血压
吸烟

TC

HDL
糖尿病
肥胖
第七页,共53页。
高血压人群中脑卒中/MI发病比值,我国vs.西方国家:5~8:1 vs. 1:1
第二十八页,共53页。
普通高血压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老年患者(≥65岁)收缩压降至150mmHg 伴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冠心病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脑卒中后血压目标140/90mmHg 能耐受,逐步达标。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应引起关注

consort2010版准则的主要内容

consort2010版准则的主要内容

Consort 2010版准则的主要内容一、引言Consort 2010版准则是为了提高临床试验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而制定的。

该准则旨在促进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透明性,以促进科学的进步和患者的利益。

二、目的本准则旨在提供一个标准的框架,指导研究者编写和发表临床试验报告,确保报告中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提高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透明性。

三、范围本准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诊断性研究等。

这些研究可以是药物、设备或非药物干预的临床试验。

四、历史背景自1996年以来,Consort声明已经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临床试验设计和报告的最新发展。

Consort 2010版准则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的临床试验报告需求。

五、报告规范的发展随着临床试验设计和报告的不断发展,Consort声明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些更新旨在提高临床试验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以促进科学的进步和患者的利益。

六、Consort声明与试验报告的关系Consort声明是一套标准和指南,旨在指导研究者编写和发表临床试验报告。

通过遵循Consort声明,研究者可以确保其试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其他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和重复试验结果。

七、Consort声明与期刊政策的关系许多学术期刊已经采用了Consort声明作为临床试验报告的指导原则。

这些期刊要求作者在提交临床试验报告时遵循Consort声明的标准。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作者可以确保其论文的质量和完整性,从而增加被期刊接受的机会。

八、核查单与流程图为了帮助研究者遵循Consort声明,许多组织已经开发了核查单和流程图。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确保其试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提高报告的可重复性和透明性。

研究者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核查其报告是否符合Consort声明的标准。

九、核查单的应用核查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检查其试验报告是否符合Consort 声明的标准。

2010年欧洲新指南带来心房颤动防治新概念

2010年欧洲新指南带来心房颤动防治新概念

施仲伟2010年欧洲新指南带来心房颤动防治新概念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Ⅲ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普通^群中患扁率高达1*~2%。

过去10年间随着临床研究的深^进展和防治策略的不断调整,房颤的重要指南已经三度全面修订‘州。

最近,2010年版的歇洲心房颤动指南(咀下简称新指南)正式发表….叉一次带来许多新的防治概念.实用的心房蛔动新定义目前国内外昔遗采用的2006年版欧美联合房颤指南“,将房颤定义为一种以心房审活动不协调并导致。

房机槭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型。

律失常。

遣一定义糟确但比较抽象.新指南特别注重实用性,强璃房颤的诊断需要通过心电圈来证实,并将房颤定义为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种心律失常:①体寰心电田显示R f R间期绝对邛j瓤№国0电田投有明确的P波,但部分导联(尤其是vl 导联)可见大致规则的,曲电活动渡(f 渡);@显示f被者,心房周期长度通常<200m S(心房率>300次,丹)。

此并.无癌状黼谓“安静型”房颤相j常Ⅲ。

简单的b房颤动症状定量评价表为了随访摘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新指南推荐采用一种由欧洲心脏节律协会提出的房嘲相关症状记分表(B H R A s cor e):无症状患者记1分,轻度症状者(正常的B常活动不受影响)记2分,严重症状者(Ⅲ常的日常活动受髟响)记3分-致残性症状者(正常柏日常活动B经停止)记4分。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EllRA…or81)的老年房颤患者.首先考虑控制心室率的策略;心室辜适当控制后仍有症状(EH R As cor e≥2)的房颤患者应尝试转复井推持窦性心律。

最新的暗卒中危险分屉计分量裹抗栓治疗是预防缺m性脑卒中的关键措施,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挂治疗以厦使用匍种抗挂药物,取决于其发生脑卒中风险的大小.新指南认为.房蝈患者的胖中茹患程度差别较大,不宜简单地区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而应采用计分系统秉定量评估.多年来牺床上最常使用的是C H A D S2计分系统.根据患者有无,恸衰竭、高血压、辖尿病、脑率中(包括短暂脑缺血茇怍)病史以及年龄>75岁等5项危险目素打分,其中有脑卒中病史记2分.其他危险困囊各记l m使用这一系统时.无危险园素的患者得分最低,为0分t有全部5项危险田囊者得分最高,为6升.分数越高则日后发生脯事中的风险越太。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院内使用AED
2010(重新确认的2005版建议):虽然 证据有限,但可以考虑为医院环境配备AED 以便进行早期除颤(目标是在倒下后不到3 分钟内给予电击),特别是在员工不具备节 律识别技能或者不经常使用除颤器的区域。
医院应监测从倒下到首次电击之间的间 隔时间和复苏后果。
为儿童使用AED目前包括婴儿
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 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臵或 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 压往往会被延误。 更改为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 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即 只需进行第一轮 30 次胸外按压的时间,大 约为 18 秒钟;如果有 2 名施救者为婴儿或 儿童进行复苏,延误时间会更短)。
三、电击治疗
《10指南》已更新为包含有关为心律失常 使用除颤和电复律以及为心动过缓使用起搏的 新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都仍然支持《05指南》 中的建议。所以,并未建议对除颤、电复律以 及起搏进行重大更改。 强调在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早 期除颤是提高心脏骤停存活率的关键。


单相360J 成人120-200J 除颤后立即按压 儿童2-4J/kg(2J/kg-2005) 或首剂2J/kg,后续至少4J/kg ( <10J/kg, <成人最大量)
从 A-B-C 更改为 C-A-B
《2010 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
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 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更 改为 C-A-B。 心肺复苏程序的这一根本性更改将需要 对所有曾学习过心肺复苏的人员重新进行培 训,但参与制定《2010 指南》的人员及相
关专家一致认为付出努力是值得的。
但是,对于推测因溺水等原因导致窒息性 骤停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胸外按压并进行人工 呼吸,在大约 5 个周期(大约两分钟)后再 启动急救系统。

欧洲心脏病学会2010 心房颤动治疗指南_ 究竟更新了什么_概要

欧洲心脏病学会2010 心房颤动治疗指南_ 究竟更新了什么_概要

.指南解读.欧洲心脏病学会2010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究竟更新了什么张海澄孙玉杰中图分类号 R54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2659(201101−0081−04DOI :网络出版时间:网络出版地址: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44﹚作者简介:张海澄﹙1966−﹚,男﹙汉族﹚,河北正定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专业方向为心律失常。

2010年10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正式发布了最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指南[1]。

与2006年ACC/AHA/ESC 房颤治疗指南[2]相比,新指南在房颤的定义、分类以及治疗方式等很多方面做出了更新,对临床房颤诊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明确而详细的说明。

因此,2010版房颤治疗指南对心血管医师具有更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笔者将结合新旧两个版本的房颤治疗指南,具体阐述ESC 公布的最新指南究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更新。

1 关于房颤的产生机制2010最新指南认为,房颤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心脏结构重塑所造成的肌束的结构和电信号传导的不匹配。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即成纤维母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分化成为成肌纤维母细胞,以促进结缔组织的沉积和纤维化;以及解剖上附加旁路的存在使房颤维持稳定,并一直持续下去。

相比于2006版房颤指南,2010年版指南在细胞和离子水平上对于房颤所导致的病理生理的改变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

有研究显示,在房颤发生后的最初几天内,心房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会缩短,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窦性心律的恢复。

在分子层面上,L 型钙离子内流的降低以及钾离子内流的增加是造成心房肌细胞不应期缩短的关键因素。

数天之后,由于钙离子内流的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异常释放以及肌纤维的力学改变,心房的收缩功能将会受到影响。

另外,在新版指南中提到,关于孤立性房颤的形成机制,除了2006版指南中所述及的炎症反应之外,纤维化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 专家解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 专家解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专家解读——钙通道阻滞剂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强效降压同时更应关注“平稳和缓降压”理念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于降压方式,新版指南强调平稳和缓的降压理念,对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应慢一点。

同时把血压变异性(BPV)作为高血压监测的新衡量指标,增加了对BPV的监测。

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强效而平稳地降压能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多项研究显示,CCB氨氯地平能更好地控制24小时血压,更多减少血压波动,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

VALUE研究24小时动态血压亚组分析显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1~20 h的血压控制作用相似,但在最后4~5 h,氨氯地平降低收缩压作用明显优于缬沙坦,两组收缩压差别达2.7 mm Hg(P=0.039)。

由此说明氨氯地平能够实现24h 血压控制,最大程度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

CCB另一个特点是在改善BPV方面的优势。

ASCOT研究BPV亚组分析显示,CCB氨氯地平可以显著降低读数间的BPV,阿替洛尔对此无作用,而血压变异的改变正是造成氨氯地平和阿替洛尔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预后差异的原因。

X-CELLENT研究中,尽管吲达帕胺缓释片、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3个月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日间、夜间及24 h的心缩压(P<0.001 for all),然而仅氨氯地平能降低日间、夜间及24 h 收缩压变异性(P<0.008 for all)。

血压控制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手段,临床实践中,我们关注降压达标的同时,更应关注降压质量。

应以指南为指导,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坚持高质量平稳和缓降压,以更好地保护靶器官,实现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CCB能够持久降压,改善血压波动,尤其是氨氯地平更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具有充分循证证据的可改善长时血压变异的长效CCB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是个较佳地选择。

注重降压治疗中的心脑获益孙宁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2010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专家共识解读

2010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专家共识解读

ACCF/ACR/AHA/NASCI/SAIP/SCAI/SCCT 2010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专家共识解读作者:吕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最近,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放射学院(ACR)、美国心脏协会(AHA)、北美心血管影像协会(NASCI)、动脉粥样硬化影像与预防协会(SAIP)、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和心血管CT协会(SCCT)联合公布了心脏冠状动脉CT 血管造影(CTA)专家共识。

公布该“共识”的目的是,当前冠状动脉CTA对筛查冠心病和已知冠心病患者的评估均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尚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公布指南(Guideline)。

因此,“共识”可以被理解为是“指南”公布前的替代文件。

该“共识”在前言中指出,目前冠状动脉CTA虽然在排除冠心病(存在≥50%的管腔狭窄)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阴性预测值>95%),但是在狭窄率的精确诊断上有一定限度(假阳性或高估病变的比率较大),特别是对于钙化病变。

CT提供的信息与传统经导管造影一样在判断斑块危险性和何时破裂时受限。

有部分研究结果显示CTA在急诊室的应用价值:对于不典型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指标不确定的患者有排查的价值。

对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并确定肇事血管和肇事病灶有一定价值,甚至能够进行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但是,这样的研究过少,多中心、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尚显不足。

对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复查,CTA对于较粗大的支架能够评估一定程度的再狭窄,但是大部分金属支架内的再狭窄在CT上评估受限。

基于CTA支架随访结果建立起的指导治疗的策略,是否与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治疗策略相一致,目前尚缺乏这样的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的随访,CTA能够显示搭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及其狭窄,但是对于固有冠状动脉的狭窄和病变进展,以及经桥血管的逆行灌注(Run-off)评估受限。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整理课件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整理课件
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 见。
第七页,共67页。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děngjí)标准 (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3. 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 ,D级最低):
A级: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 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高质量);
B级: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 回顾性病例对照(duìzhào)研究,采用了金 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 ①平扫脑CT或MRI; ②血糖、血脂肝肾功能(gōngnéng)和电解质; 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 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 ⑤凝血酶原时间内(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⑥氧饱和度; ⑦胸部X线检查。
第二十六页,共67页。
Ⅳ 急性期诊断(zhěnduàn)与治疗
(四)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 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xiǎoshí)以上 (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第二十八页,共67页。
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duìzhào) 研究;
D级:无同期对照(duìzhào)的系列病例分析 或专家意见。
第八页,共67页。
I 院前处理(chǔlǐ)
• 院前处理(chǔlǐ)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 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院。
第九页,共67页。
一、院前脑卒中的识别(shíbié)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 能:
①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 ②心脏观察; ③建立静脉通道; ④吸氧; ⑤评估有无低血糖。 应避免: ①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②过度降低血压; ③大量静脉输液。

解读2010

解读2010

2、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建议
2.1 冠心病
2.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硝酸酯在急性ST 段抬高型、非ST 段抬高型心肌 梗死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使用原则和方法近似。
对无禁忌证的急性缺血患者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3 ~ 0.6 mg, 每5 分钟重复1 次,总量不超过1.5 mg。
在最初24 ~ 48 小时内,若患者存在进行性缺血、
征的改善以及是否达到血压效应。若缺血症状或体征无
减轻逐渐递增剂量至如下血压效应,既往血压正常者收 缩压不应降至110 mm Hg(1 mm Hg=0.133 kPa) 以下, 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幅度不应超过25%。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建议
2.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连续静脉滴注24小时可产生耐药,临床若需长时间 用药,应小剂量间断给药,缺血一旦缓解,即应逐渐减 量,并向非耐药剂型的口服药过渡。
硝酸酯的主要作用机制:
反跳效应
反跳效应为硝酸酯类药物长期持续用药可出现耐药性,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因此多数患者采用的是间歇用药方案,这样可以避免耐药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的发生。但是,在用药的间歇期,因硝酸酯类药物浓度降
硝酸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2.1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含片有效期较短,须避光保存于密闭的棕 色小玻璃瓶中,每3个月更换一瓶新药。如舌下黏膜明 显干燥需用水或盐水湿润,否则含化无效。含服时应尽 可能取坐位,以免加重低血压反应。对心绞痛发作频繁 者,可在用力大便或劳动前5 ~ 10 分钟预防性含服。 硝酸甘油注射液必须用5%葡糖糖和0.9%氯化钠稀 释混均后静点,不能直接静注,且不能与其他药混合。

2010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_刘刚

2010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_刘刚
表 1 多学科决策路径、知情同意及干预时机指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010 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 )) ) 刘 刚等 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 年 12 月第 31 卷第 12 期 总第 419 期
2 年的随访中 P CI 等同于 CA BG , 但仍 需要长期随 访。对于 LM 合并有分叉口的病 变或 LM 合并 三支病 变者, 进 行 CA BG 有 更 好的生存优势, 见表 2。
指南指出, 稳定性冠心病的再血管 化要基于 患者症状、功 能 和冠状动脉的解 剖特点 为患 者提供 最佳 治疗, 可选 择优 化药 物 治疗( OM T ) 或者联合心肌再血管化治 疗。强调 缺血证据的重要 性, 如 果没 有缺 血证 据则 无法 预测 心肌 再血 管化 治疗 的益 处。 单纯前降支( L AD) 近端病变的患者经 PCI 或 CA BG 治疗在死亡 率、M I 或脑血管意外 ( CV A ) 上无显 著差 别, 但 PCI 组再 发心 绞
For ce w ere selected by the Euro pean So ciety of Cardio log y ( ESC) and the Euro pean A ssociation fo r Car dio- T ho racic Surg ery ( EA CT S) to represent all physicians invo lv ed w ith the medical and surg 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cor onary arter y disease ( CA D) . R eco gnizing the im po rtan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 inter vent ional) car diolog ists and cardiac surg eons, the leader ship o f bo th the ESC and EACT S has g iven t his Joint T ask F or ce, their respectiv e G uideline Committee, and the review ers o f this do cument the mission to draft balanced, pat ient - centr ed, evidence- driv en pr actice guidelines o n myo-

脑出血进展与2010年指南解读(白色)

脑出血进展与2010年指南解读(白色)

在随机选择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 26% STICH排除了那 有好的结局,而相应的选保守治疗的 些被主管的神经 是24% 外科医生认为需
从STICH的所有结果看并不是全部 的ICH病人施行手术都是无用的
要早期手术清除 血肿的病人
3
国际STICH研究结果
初期保守治疗组
没有实施手 术,那么整 体的手术治 疗皮质下血 肿益处可能 会更为显著 在出血后
ICH在评估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分子 标志物 与在整个病程中所发生事件有关的 分子标志物的确定
临床与 影象学
超早期, 血肿扩大,大脑微出血
国际STICH(Surgical Trial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研究 报告结果 人类基因重组活性凝血因子Ⅶ在 ICH中作用的研究结果
血肿扩大新观念
以往的观点认为: • 脑出血以后,由于颅内容 积恒定,周围脑组织的压 迫会使出血在数分钟内很 快停止 • 出血后第一天所发生的神 经症状恶化主要是由于血 肿周围脑组织的水肿和压 迫 因此,传统治疗不主张使用 止血剂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脑出血早起血肿扩大并不 少见 • 约1/3病例由于继续出血 或者再出血,会在症状出 现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发 生血肿继续扩大,伴随神 经系统状态的恶化 • 所以,以阻止再出血为目 标的治疗可能会有很好的 临床效果
140个患 者(占26 %)做了 手术
原因 临床情况明显恶化
很快做了 手术后, 是否情况 就将不会 恶化
国际STICH研究结果
STICH的结果没有显著的改变现状
皮层下或小 脑的血肿 直径≥3cm 意识障碍
壳核的ICH + GCS在7-12分
基底节或丘脑 + GCS≤8
ICH在评估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解读

《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解读

《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解读叶乐荣朱灵芝董明(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武宁 332300)【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73-0120世纪5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电击除颤三大技术的产生和结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

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盟组织世界各国的专家制定了第一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国际指南,心肺复苏方面的专家对指南每5年更新1次。

在心肺复苏(CPR)问世50周年之际,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由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共同研讨修订后正式发布。

其重要大变动分析如下:大庆龙南医院急诊科侯春风1程序的改变:将“A-B-C”改变为“C-A-B”新指南最将成年人及儿科病人(包括儿童及婴幼儿,但不包括新生儿)的基本生命支持(BLS)的程序从“A-B-C”(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hest Compression胸部按压)改变为“C-A-B”(胸部按压,气道,呼吸)。

其理由如下:一、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于成年人,心脏骤停存活率最高的患者是心律为室颤(VF)或无脉性室速(VT)的心脏骤停者,这些患者CPR的关键起始措施是胸部按压及早期除颤。

二、“A-B-C”程序中,胸部按压往往被延迟,因为目击者要开放气道,给予口对口呼吸或应用屏障器具或其他通气装备。

将程序改为C-A-B,则胸部按压可迅速开始。

三、开始先做胸部按压,可以保证有较多的患者接受CPR救治,即使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够为患者提供通气,但至少可以完成胸部按压。

四、施救者对发生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制定复苏救治程序是合乎情理的。

2生命链的改变:延长至5环节(全面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期救治)新指南将“生命链”由原来的4个环节延伸为5个环节:一、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2010冠状动脉CTA专家共识

2010冠状动脉CTA专家共识

2010冠状动脉CTA专家共识导言这份共识文件由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临床专家共识文件(ECDs)专责小组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核心脏病学会(ASNC)、北美心血管影像学会(NASCI)、动脉硬化影像及预防学会(SAIP)、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学会(SCAI)、心血管计算机断层学会(SCCT)共同编写,对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的现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专家共识旨在为从业者及相关人员提供ACCF及其共同编写者对于已经广泛应用或新出现的临床实践和(或)技术手段的开展领域的观点。

一些主题没有出现在共识中是由于相关循证学证据、技术经验、和(或)临床实践尚未考虑成熟,有待ACCF/AHA实践指南进行评估。

本文内容经常是正处于调查研究中的项目,所以读者应该把这份专家共识视为ACCF 及其共同编写者在尚无严格循证证据或循证证据尚未被广泛接受的领域提供信息及指导临床实践的最大尝试。

ECDs会适当的包含适应征和禁忌征。

一些ECDs中未发布的内容将会由ACCF/AHA临床实践委员会随后颁布。

专家小组尽一切努力防止透露编写成员的外在联系或个人兴趣引起的实际存在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特别指出,所有编写成员都被要求做出声明,保证表述出他们所能感知的实际或潜在的能够影响编写努力的利益冲突。

这些声明将由监审负责组在第一次会议时口头通知所有编写成员,并在修改时更新。

编写委员会及审稿人的关系和行业信息在附表1和附表2中分别显示。

Robert A. Harrington, MD, FACC, FAHA 主席,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ACCF)临床专家共识文件(ECDs)专责小组J Am Coll Cardiol. 2010;55(23):2663-2699.1.绪论1.1编写委员会组织编写委员会包括CTA领域的知名专家,ACCF临床专家共识文件(ECDs)专责小组中的联络成员,以及文件监督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
就是CT球管旋转一周所能采集的心脏体积量(成人 心脏轴向尺寸约为12 cm)。目前广泛使用的64排扫 描仪有“排探测器阵列,按层厚0.625 mm计算,每 次扫描范围4 cm,如要完成覆盖心脏的扫描,至少需 移床3次。以此类推,128排探测器阵列,每次扫描范 围8 cm;256排探测器,每次扫描范围16 cm。因此宽 探测器最大优势是减少或无需移床。换言之,增加探 测器排的数目与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提高与否并无直接 关系,所以扫描时对心率和心律仍然需要严格的控制。
万方数据
・41・
68%是男性。42%有典型心绞痛,21%有不稳定型心 绞痛,14%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显著冠状动脉 阻塞患病率为68%,CCTA的敏感性为99%,特异性 为64%Is]。
3.2
张末期阶段有困难,故准确性会减低。目前CCTA评 估可疑或已知冠心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资料较少¨3l。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超声心动图已经提供了现成的、无 创的心功能评估手段,还可以观察到室壁运动,并且无 电离辐射和不需要注射对比剂。 4没有达成共识的领域 写作委员会确定3个没有达成共识的领域:(1) CT检查时非心源性的偶然发现;(2)无症状的CCTA 检查;(3)在急诊科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胸痛三联检 查。所谓急性“胸痛三联”系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肺栓塞和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主动脉瘤破裂。“胸痛三联” 的检查一个重要的挑战是要求对比剂同时到达并维持 全部3类血管。但实际上,基于冠状动脉、肺动脉以及 主动脉疾患的扫描方法、层厚和长度等均不同,对比剂 剂量、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也不尽相同。事实上,有关 联合应用的相关报道较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急诊内 科医师更应当重视“胸痛三联”常伴随的典型症状和 临床背景,从而有针对性的分别选择那些能发挥最大 效益的方法。 5辐射剂量 心脏CT检查时辐射损害不容忽视,常见的减少 辐射剂量的方法包括:尽可能的使用符合诊断要求的
know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The intention
document is
summari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r-
clinical
not
use8 of coronary CTA as reflected in the published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and
ms。
被排除在外,其余230名患者完成两种检查,平均年龄
57岁,59%是男性。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定量分析, I>50%的冠状动脉狭窄患病率是25%,>170%的狭窄 患病率是14%。对每个患者的分析,CCTA检查的敏 感性为94%~95%,特异性为82%。阳性似然比为 5.5—5.6,而阴性似然比为O.06—0.07。两种情况下 阴性预测值验后概率是99%,但是阳性测试的验后概 率是48%(患病率14%)一64%(患病率25%)"]。其 三,3所荷兰的大学附属医院前瞻性地纳入了433名 因冠心病症状而行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年龄 在50~70岁之间。被研究的人群平均年龄60岁,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面Ilg
by
Computed
Assessment and in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CT angiography;M DCT;coronary;consensus
为了如实客观的反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
onary
医学证据确立CCTA的临床实践指南,故该共识未提 供CCTA应用的明确推荐意见。共识的内容旨在根据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的临床
应用价值,美国心脏学会基金会(ACCF)联合美国放 射学会(ACR)、美国心脏协会(AHA)、北美心血管影 像学会(NASCI)、动脉粥样硬化影像与预防协会 (SAIP)和心血管CT协会(SCCT)等多家学术机构制 定并颁布了CCTA专家共识¨’21。 该专家共识概述了CCTA对于疑似或确诊冠状动 脉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鉴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循证
2.2
CT扫描的覆盖范围 CT的探测器排数决定了CT扫描的覆盖范围,也
动脉造影与CCTA成像的直接对比研究。最近,3个 多中心已经完成64排CCTA检查与常规血管造影比 较研究可供参考。其一,在9个国际研究中心开展的 64排CCTA检查中,研究了316名年龄为40岁或以上 怀疑或已知冠心病症状患者,定量分析直径>1.5
Abstract:This document presents with suspected
rent
or
an
expert
consensus
overview of the of this
current
and emerging clinical
to
as
uses
of coronary CTA in patients
intended primarily
interpreted by tument is
as either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r船an instruction guide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performing
uses
CTA。册this
has been dealt
with in the ACCF/ACR/SCCT/SCMR/ASNC/NASCI/SCAI/SIR 2006
Magnetic Resonance
to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for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dress the evaluation of coronary calcium using

法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覆盖全心扫描。因此要获得 优良的CCTA图像,理想的条件是扫描时患者心率慢、 心律齐,能够配合屏气,不能过分肥胖等。此外,鉴于 钙化会影响CCTA对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准确判断, 因此,应尽可能的选择那些钙化倾向较低的患者。
2 2.1
CT冠状动脉成像设备基本要素 CT扫描的空间分辨率
而心血管MRI通过多个心动周期采集得到平均较高 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约50 ms,因此MRI较CT 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时间点。 由于多排螺旋CT时间分辨率相对较低,故无法 进行实时成像,需要在多个心脏周期里进行多相位成 像,因此对心率和心律需要控制。为了减少心脏的运 动伪影,需要保持足够低的心率,最好是50—65 7欠/ min之间,必要时需服用B受体阻滞剂。由于心率下
and
C砌ac
lma百ng.Finally,this document does
or
not
ad—
CT。except鹕it pertains
CTA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n
known CAD。since this
topic has also been covered in the ACCF/AHA 2007 Clinical Tomography in Global Cardiovascular Risk Key words:
1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当冠状动脉狭窄平均患病率
为61%时,CCTA阴性预测值平均为96%;阳性预测 值平均为93%,其变动范围从64%~100%。阳性预 测值低的原因是由于钙化或高估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等㈨。 迄今为止还没有大规模的长期的有关传统的冠状
CT扫描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达亚毫米级,通常
为0.5 mm,因此能够显示左右冠状动脉血管,且阴性 排查准确性高,但对远段血管及其细小分支评估仍然 受限。
not
in-
terpret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CT)angiograms.The
of coronary
document also does
offer
specific
statements rating the appropriateness
of
V撕OUS
potential clinical
LIU Binl.ZHAO Shi.hua2’
on
(1.Deaprtment ofRadiology,First Affiliated 文章编号:1004-3934(201 I JOl-0039-04
Hospital
of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中图分类号:R816.2
2.3
的冠脉血管,I>50%的病变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冠状动 脉狭窄。被研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是59岁,74%是男 性,58%在研究期间发生心绞痛,20%曾发生心肌梗 死,10%接受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血管造影 的定量分析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患病率为 56%。对每个患者的分析,≥50%的检出敏感性是 85%,特异度是90%,阳性似然比为8.5,阴性似然比 为0.17∞1。其二,在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对比的 CCTA检查中,预期研究245名胸部典型或非典型疼 痛患者。245名研究对象中,15名因未完成两种检查
业已出版的同行评议文献并经专家委员会讨论,总结
出该CCTA目前在临床应用中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既 不是一个全面的综述,也不是对CCTA技术进行指导, 并且也没有专门陈述CCTA检查的适应证。因为2006 年AccF/AcR/SCcT/SCMR/AsNC/NASCL/sCA∥sIR曾 颁布实施了心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适应证标 准”J。此外关于冠状动脉钙化的CT检测,已在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