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的指导作用
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者 ,根据是否采用颅内压监测 分为监测组 和对 照组 ,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 G O S评分和死亡率。结果 :监测组 患者 G O S分级 :I 级 6例 、Ⅱ 级 9例 、m级 8例 、I V级 1 2例 、V级 l 4例 ,死亡率 为 1 2 . 2 4 %低 于对 照组死亡率为 2 2 . 4 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在 救治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中即时行 颅内压 ( I C P)监测对临床治疗方法指导意义显著 ,根据颅内压值选择适 当治疗方法 ,可明显降低 急性 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死亡率。
医 疗 论 振
Me d i c i a l Tr e a t me n t F o r u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e y ・1 2 7・
【 关键词 】 颅 内压 ;监测 ;弥漫性脑肿胀 ;治疗指导 【 中图分类号】 R 6 5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3— 0 1 2 7 — 0 1
急性弥 漫性 脑肿 胀 ( P A D B S )是多 由车祸 等外 伤 引起 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下 同) ,见表 1 。 的颅脑损 伤 ,临床 多 为继 发性 ,并且 病 情 发展 速 度较 快 ,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 GO S分级比较 [ n( %) ] 不易控制 ,病 情较 严重 ,死 亡率偏 高 。患 者多表 现 为神 志 昏迷 ( 原发性 ) ,伴或不伴颅 内血肿 ,一般伤后数小时 之内 即可进展 为偏瘫 ,瞳孔 散大 ,颅 内压 力升高 ,病 情 快速 恶 化 ,入 院后 多为 脑疝 中晚期 ,治疗 困难 ,不 易处 理… 。临 床对 是 否 及 时 行 开 颅 手 术 仍 存 争 议 ,研 究 表 明 颅 内 压 注 :与对照组 治疗后 比较 , P<0 . 0 5 。 ( I C P )监测 可有 效指 导临床 治疗 ,把 握治 疗方 向 ,减少 患 者病死 率。本文观察颅 内压 ( I C P )监测对救 治急性 弥漫性 3 讨 论 严重外伤损 伤脑功 能 ,导致 急性弥 漫性脑 肿胀 ,病情 脑 肿胀 病人治疗的指导作用 ,现作 出以下分析 。 发展迅速 ,临床治 疗效果 不确 切 ,颅 内压 迅速 升高是 脑外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9 8例 弥漫性脑 肿胀患 者 ,于 2 0 1 0年 1 1月 伤死亡 的重要原 因,是死亡率偏高 的闭合 性颅脑损伤 疾病。 C T显 示 全 脑 急 性 肿 胀 ,大 脑 半 球 呈 弥 漫 性 改 变 ,脑 池 明 显 至2 0 1 1年 1 1月入急诊科 。多由外伤引起 ,包括车祸 、坠落 T值较正常值 比较由高变低 ,中线 伤 、打击伤 以及跌伤 。患者年龄 2 5岁 ~ 6 5岁,平均 ( 4 3 . 2 4 变小甚至消失 ,脑蛋 白 C 结构可发生移 位 ,可伴 有脑挫 裂伤 ,硬膜 外或 下可 检查到 ± 2 . 4 3 )岁 。人 院前病程未超过 3小 时。根据 患者神志情况 4 J ,即可诊 分为神志 尚清 、浅度 昏迷 、中度 昏迷 、重度 昏迷 ,各 3 1 例、 血液肿块 ,但血 肿程度 不影 响 中线移 位距 离 I 断为 P A D B S 。旋转性暴力直 接损 害中脑 网状结 构、下丘脑 2 4 例 、2 6例 、1 7例 ,其 中 5 6例患者一侧瞳孔散大 ,4 2例患 者两侧 瞳孔均散大。患者 同时伴有呼吸道阻塞 ,呼吸运动不 等部位 ,阻碍正 常血 液循 环 ,脑血管 扩张 ,脑组 织发 生膨 规律等表现 ,经检查合并气胸 、肢体骨折 、脏 器受损等其他 胀 ,颅 内压升 高 ,再 次加 重脑循 环 障碍 ,如此循 环加 重病 外伤 ,基本生命 体征 稳定性差 。所有 患者入 院后 经 C T均诊 情 。由于弥漫性 脑肿胀 病情 恶化速 度快 ,临床 并无 明确治 断为弥漫『 生 脑肿胀改变 ,其 中 2 2例患者伴 有脑挫 伤 ,2 6例 疗方法 。传统采 用单 纯手术 减压治疗 ,但 是 由于对 患者病 患者伴有硬膜下 血肿 ,6 6例 中线无移 位 ,2 1例患 者 中线移 情评估不完 全 ,患者 生命体 征稳定 性较差 ,单 纯手 术对患 位 ,范围 < 0 . 5 c m ,1 1 例 患者 中线 移位 ,范 围 <1 . 5 c m。患 者刺激性较 大 ,死亡 率较 高。脱水 、换 气 、营 养支 持等非 者被随机分 为监测组 和对照组 ,各组 均为 4 9例 ,所 有患 者 手术治疗可缓解 患者症 状 ,对 患者生命 体征 稳定起 到维持 作用 ,但是长期无指标使用脱水 剂 ,严重损伤患 者肾功能 , 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有可比性 。 可导致 肾衰竭 ,加重病情 J 。 1 . 2 治疗方法 对 照组未 行颅 内压监 测 ,采 用常 规脱 水 、 应用颅 内压 监测 ,能 够直 观颅 内压力 变化 ,利 于采用 营养维持 等治 疗 ,伴 血 肿者 做 开颅 手 术。监 测 组入 院后 , 针对性强 的方法 治疗 急性 弥漫性脑 肿胀 ,并 且科学 指导脱 立 即局麻穿刺 部位 ,行 侧脑 室穿 刺 ,穿刺后 置入 颅 内压监 测探头 ,同时将 引 流管置 入 ,外端 连接 引流装 置 ,不 仅可 水剂使用量 ,改 善过 度脱水 情况 ,同时根据 颅 内压 数据 可 以监测颅 内压变化 而且能 够通 过血性 脑脊 液 引流降低 颅 内 通过 引流脑 室液 的方法 降低颅 内压 ,调 整脱水 剂用量 ,减 压 。若 I C P在 2 0 m mH g和 4 O m mH g 之 间,使用 呋塞米 、甘 少大量脱水剂对 肾功 能 的损害 ,一定 程度上 起到保 护 肾功 露醇等脱水剂脱 水 ;若 I C P超 出 4 0 m mH g ,排 除颅 内 出血 能 的作用 。研究 显示 ,在 救治 急性弥 漫性脑 肿胀病 人过程 I C P )监测指导 临床 治疗方法 ,监测组 患 以及血肿后 ,行 脱水 治疗 ,并 适 当引流 脑脊 液 ,同时早期 中 ,应用颅 内压 ( 者死亡 率低 于对 照组 ,差 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监测 组 因肾 使用激素 、营养 维持 、催 醒剂 等 常规治 疗 ;若 I C P持 续 大 功 能衰竭死 亡原 因少 于对 照组 ,并且 颅 内压监测 不会对 患 于4 0 m mH g,则选择开颅手术 ,摘 除骨瓣 ,减轻 颅内压。 者造成 不 良影响 ,安 全性 高。因此颅 内压监 测可 以改善 患 1 . 3 评定疗效标 准 治疗 后 ,比较 患者病情恢 复情况 ,根 稳定患者症状 ,减少病死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据格拉斯哥 ( G O S )结果分级 :I 级为患者治 疗后死亡 ,治 者 预后 , 参考文献 疗失败 ;I I 级为患者仍 昏迷 ,呈植物生存状态 ;Ⅲ级为患者 [ 1 ]华伟.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 J ]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 分 神志恢复清 醒 ,但肢 体重残 ,生活不 能 自理 ;I V级 为患 者 册 , 2 0 0 5,1 6( 1 ):5 5 . 肢体残疾程 度不影 响生 活能 力 ,不需他 人 长期 照顾 ;V 级 [ 2 ]刘胜,王诚 ,刘 远新 .脑 灌注压对 刨伤性 脑损 伤后急性 脑缺 血的影 响 为患者恢复较好 ,能正常生活工作。 [ J ] .中 华实验外科杂志 , 2 0 1 0 , 2 7( 2 ) : 2 2 4 — 2 2 6 . 3 ]邓 家秀,张永东 , 刘娟 等 .外伤后急性 弥慢性脑肿胀 的 c T诊断与 临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 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 行统计 分析 , [ 床分析 [ J ] .现代 医用影像学 ,2 0 0 9 ,1 8( 1 ) : 1 4— 1 9 . 采用 检 验 计 数 资 料 ( %) 。P <0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 4 ]莫 万彬 ,杜贻庆 ,周 晓坤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3 3例的诊断和非 意义 。 手术综合治疗 [ J ] .广西医学 , 2 0 0 7 , 1 1( 1 2 ) :9 4 7— 9 4 9 .
颅内压监护的意义
TWO
THREE
ICP监测的重要临床意义
实时动态了解颅内压变化, 利于病情 观察,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及早处理。
颅内压增高症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主要 特点,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点监测项目。 持续颅内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 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并因此导致患者 预后不良。
2013年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ICP增高接近或达到平均动脉压时,CPP急 剧降低,脑血流量完全终止,通常是进入 脑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因此,监测ICP非 常重要。
ICP监测的重要临床意义
脑室外引流、合理脱水起到良好的 颅内压控制!
因此ICP监测成为指导治疗颅内损 伤不可缺少的手段。
谢 谢!
• ICP在20~40mmHg (中度增高) :采 用一般措施降低颅内压,如抬高床头, 镇静,放出脑脊液,临时应用甘露等 脱水药物,仍无效者采取急诊手术减 压。
• ICP>40mmHg (重度增高) :急诊复 查头部CT排除颅内继发出血可能并做 好急诊手术准备。
ICP监测的重要临床意义
颅内压监测是判断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 后的重要依据;帮助计算和维持颅脑灌注压!
二、监测颅内压的重要性
1、颅内压监测先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发现颅 内压力变化,在第一时机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2、 ICP可以持续监测,是CT检查所不及的。 3、强力推荐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GCS3-8分) 行颅内压监测。《中国颅脑创伤颅内压监测专家共识》
三、颅内压监测的应用指征
One
★颅脑外伤
颅内压的监测及其意义
29区
ICP
颅 内压监测仪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1 颅内压监测的目的 颅内压监测的重要性 颅内压监测的应用指证
颅脑损伤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作用及意义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Y a n a n C i t y , Y a n a n 7 1 6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p r e s s u r e( I C P )m o n i t o r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
颅 脑 损 伤 术 后颅 内压 监 测 的 临床 作 用及 意 义
樊 宇耕 , 杨海贵 , 张维涛 , 杜 宏瑞 , 张永兵 , 高永开 , 白小飞 , 王亚飞 , 寇 欣 , 李郭辉
( 延 安市 人 民医 院神经 外科 , 陕 西 延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颅 内压 ( I C P ) 监 测 在 颅 脑 损 伤术 后 患 者 临床 治 疗 中 的 作 用 及 意 义 。 方 法 回顾性分 析 1 0 8例
察颅 内压力变化 , 有助于指导 临床脱水 药物 的使用 , 降低术 后并 发症 , 合理 有效 的治疗 措施 可提 高患者 术后 生存 率, 减 少病残率 , 并对 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较好 的评估 价值 。
关键词 : 急性 重型颅脑损伤 ; 颅内压监测 ; 术后 ;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 R 6 5 1 .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6 3 9 ( 2 0 1 5 ) 0 4—0 0 2 7— 0 3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作用及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作用及护理作者:黄峰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检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作用和护理体会。
方法对30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
结果 2例患者自动出院,28例进入康复治疗阶段。
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应及早动态观察颅内压,有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颅内压监测护理持续颅内压(ICP)增高是颅内继发性病变的反应,正常值为3-15mmHg。
当颅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脑肿胀、呼吸循环衰竭、脑疝,危及生命,甚至导致死亡,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ICP监测是诊断颅内压最迅速、客观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ICP增高的早期采取治疗处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对30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的动态观察及护理,现总结如下[1]: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颅脑外伤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7岁~40岁。
入院时GCS评分:3-8分。
创伤类型:硬膜下血肿12例,颅内血肿15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3例。
1.2方法采用颅内压监护仪,每次监测前均预先调零出现参考值,连续观察与记录ICP指数。
ICP结果可作为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监测时间最短2d,最长9d,平均3.5d。
1.3 ICP评定标准正常:3-15mmHg,轻度增高:15-20mmHg,中度增高:20-40 mmHg,重度增高:>40mmHg。
1.4结果本组8例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颅内压骤然升高,应用脱水剂等降ICP治疗无效,复查头颅CT发现颅内复发血肿或对侧颅内血肿,再次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
20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
2例为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治疗无效,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护理[2]2.1 准确监测及动态观察ICP数值的变化监测ICP时患者保持静卧状态,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要及时查寻原因,若发生颅内继发血肿、脑水肿加剧、疼痛、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缺氧等,应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
介绍
颅脑外伤是引起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颅内压力过高是颅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颅内压监测已成为颅脑外伤后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
颅内压监测的定义
颅内压监测是通过将压力传感器植入颅骨内,测量颅内压力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包括外科手术、穿刺和简单放置压力传感器。
在颅脑外伤患者中,颅内压力的常规监测是通过植入压力传感器实现的。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
监测颅内压力
颅内压力监测对于颅脑外伤术后处理至关重要。
如果颅内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神经组织的氧合不足和缺血,从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因此,颅内压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颅内压力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治疗水平
颅内压监测可以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水平,尤其是在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下。
通过颅内压监测,医生可以了解颅内压力变化的实时情况,根据数据调整手术方案和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颅内压监测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在治疗过程中,颅内压力数据可以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降低病死率
颅内压监测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死率。
一旦发现颅内压力异常情况,医生可以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患者因为神经组织缺氧引发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失语、瘫痪等严重后果。
结论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内压监测可能会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侧脑室外引流并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侧脑室外引流并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目的:分析侧脑室外引流并脑室内颅内压(ICP)动态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人救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DAI病人82例分为ICP监测组和无监测组。
监测组42例,均于伤后12小时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并持续ICP监测,根据ICP变化调整脑脊液引流速度及甘露醇使用频次。
无监测组40例,根据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予以甘露醇行常规脱水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3周后GCS评分变化、甘露醇人均使用天数和剂量。
结果:治疗3周后监测组的GCS评分高于无监测组,甘露醇人均使用天数及总剂量少于无检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侧脑室脑脊液外引流并ICP监测可减少脱水剂的盲目使用,改善DAI病人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侧脑室外引流术;颅内压监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属原发性脑损伤,是颅脑损伤病人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颅内高压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DAI病人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颅内高压是治疗DAI的关键。
近年来,ICP监测以“初期预警系统”的形式应用于临床,方法简便,准确性高,被称为现代颅高压诊断的金标准[1]。
然而目前国内对有创ICP监测主要用于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对于行保守治疗的颅脑外伤病人特别是颅内无明显血肿的DAI病人应用甚少。
本文总结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2例中、重型TBI病人,将其中42例应用ICP监测与同期40例未使用ICP监测的病人进行比较,发现ICP 监测并脑脊液外引流在DAI病人的救治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ICP监测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48.29±5.72)岁,入院时GCS 评分为(5.36±1.62)分。
无监测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7.93±5.68)岁,入院时GCS评分为(5.58±1.54)分。
有关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的应用分析
2014.01临床经验91在临床上,口腔颌面外伤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口腔颌面外伤的诱因包括了砸伤、跌落伤、摔伤等,这些因素大多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职业性质有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交通事业以及建设事业发展迅猛,因此口腔颌面外伤在现代社会大多与交通事故以及工程事故有关。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颌面骨折外伤患者的性别多为男性,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交往较为广泛,从事活动范围较宽。
多发年龄段主要为25岁到45岁的青壮年。
在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治疗中,需要落实整体救治的理念,以患者的性命安全为第一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创伤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大出血、颅脑、内脏受损以及窒息等情况。
对于因血凝块、颌骨骨折以及分离组织引起的组织移位等引导致呼吸道阻塞的患者,需要结合其病因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处理。
颌骨骨折在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对医师的操作要求较高,治疗要求在恢复患者原本解剖以及美观的同时,还需要重建咬合能力,矫正患者的张口度。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6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治疗包括了急救、软组织的清除以及缝合、颌骨骨折复位以及固定、常规护理。
患者经过治疗,均全部有所改善,治愈为90%,不存在死亡病例。
患者面部矫正情况、张口度以及咬合情况良好。
由此可见,合理和综合的治疗方案,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1] 张益.颌面骨折治疗与研究的近代发展及国内现状[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9(3):241.[2] 刘小娜,王增香.颌面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03):121-122.[3] 陈红英.20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90-91.[4] 孙晓功.口腔颔面部骨折80例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3(09):173-174.[5] 谢旺祥,陈明福,高亮,丰章坤,张波,陈志伟.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1(04):217-218.<<上接90页颅内压增高持续时间过长,则会诱发脑缺血等,从而造成预后效果不理想,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颅内压持续监护是一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常用的监护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介绍了颅内压持续监护的原理与方法,然后分析了其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还探讨了颅内压持续监护在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总结表明,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领域。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水平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颅内压持续监护、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治疗、疗效、并发症、康复、临床实践、效果、未来研究、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该技术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从而有效保护脑组织免受更多损伤。
在实际临床中,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仍存在一些争议与不确定性。
有必要对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价值,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颅内压持续监护原理与方法的分析,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颅内压持续监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评估其在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最终,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并对临床实践做出相应启示,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的提高。
1.3 研究意义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174 •浙江临床医学2021年2月第23卷第2期•论箸•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李甲朱光耀沈罡王波定*作者单位:315040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通信作者【摘要】 目的 探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本院65例DAI 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颅内压监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预后。
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使用时间、ICU 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 ),甘露醇使用量更少,气管切开率、肺部感染率更低(P<0.05 ),长期随访GOS 评分预后良好(4〜5分) 患者较多(P<0.05),预后不良(1~3分)患者更少(P<0.05 ),而两组再出血、颅内感染、30 d 内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o 结论 对DAI 患者实施脑室型颅内压监测,能够调整脑脊液引流量,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精准指导甘露醇使用,有利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决策,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不良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 脑水肿 预后[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raventricular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ffuseaxonal injury ( DAI ) patients. Methods 65 DAI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 让 o ring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 让h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the time of mannitol use, ICU stay and hospital stay in ICP mon 让 o ring groupwere shorter ( P<0.05 ) . There were less mann 让ol use, lower tracheotomy rate and lung infection rate ( P<0.05 ) , more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GOS 4—5 ) and less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 GOS 1—3 ) in ICP mon 让oring group ( P<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fection , risk of death within 30 days and chronic hydrocephalus ( P>0.05 ) . Conclusion The monitoring of ventricular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DAI patients canadjust the flow of cerebrospinal fluid , quickly clear the blood cerebrospinal fluid , reduce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 accurately guide the use of mannitol ,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surgical decision-making of delayed intracranial hematoma ,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oor prognosis , 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Diffuse axonal injury Ventricular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Brain edema Prognosis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 DAI )是在特 殊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以脑白质轴索和微血管断裂为主 要特征的弥漫性脑损伤,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8%~42%,病死率高达43%~64%,重度残疾及植物状态生存占 30%~40% U 〕。
颅内压监测对外科手术的指导作用
低颅压处理原则
1
2
及时识别并处理低颅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低颅压处理原则及措施介绍
补充体液
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体液,提高颅内压。
药物治疗
使用激素类药物等改善脑脊液循环,提高颅内压。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 治疗,如硬膜外血肿清除、脑脊液漏修补等。
颅内压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
颅内压波动具有昼夜节律性, 通常夜间较低,白天较高。
影响颅内压波动的因素包括年 龄、性别、体位、呼吸、血压 、颅内病变等。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手 术操作、药物使用等因素也会 对颅内压产生影响,需要进行 实时监测和调整。
02
外科手术中颅内压变化规律
开颅手术前颅内压状态评估
提供更为全面的监测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在颅内压监测中应用
数据自动分析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对颅内压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提取有 用信息,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预警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颅内压预警系统,当颅内压出现异常波动 时,系统可自动报警,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颅内压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关颅后颅内压恢复情况观察
01
02
03
颅内压恢复期监测
在关颅后的一段时间内, 继续通过颅内压监测仪监 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观 察颅内压恢复情况。
颅内压异常处理
如发现颅内压异常升高或 降低的情况,及时进行处 理,如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再次手术等。
预后评估
结合患者的颅内压恢复情 况和临床表现,对患者的 预后进行评估,为后续治 疗提供参考。
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摘要: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评估颅内压的变化和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本文旨在探讨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我们介绍了颅内压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颅内压传感器的植入和监测参数的解释。
然后,我们讨论了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评估了颅内压监测在预测手术结果、早期干预和患者预后方面的效果。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神经外科护理,效果评估,手术结果,患者预后引言颅内压监测作为神经外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的压力,通常由脑组织、脑脊液和血管组成,其平衡对于维持正常脑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在某些神经外科疾病和创伤情况下,颅内压可能会升高,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及时监测和管理颅内压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已经成为神经外科护理的标准之一。
一、颅内压监测的原理与方法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外科护理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它通过测量颅内压的变化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本节将详细介绍颅内压监测的原理与方法,包括颅内压的生理背景、监测设备和技术,以及植入颅内压传感器的过程。
1.颅内压的生理背景颅内压是指颅骨内的压力,主要由脑组织、脑脊液和颅内血液容积的相对平衡决定。
正常情况下,脑容积和颅腔容积保持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然而,在某些疾病或外伤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颅内压升高。
颅内压的增加可能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因此及时监测颅内压变化至关重要。
2.颅内压监测设备与技术2.1颅内压传感器颅内压监测的核心是使用颅内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直接或间接测量颅内压。
常见的颅内压传感器包括脑室内传感器、脑组织内传感器和硬膜下腔传感器。
脑室内传感器通过植入到脑室内,直接测量脑脊液压力,提供了准确的颅内压信息。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儿童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t r a c r a n i a l p r e s s u r e mo n i t o i r n g g r o u p s i n m o r t a l i t y r a t e , p r o no g s i s i s b e t t e r t h n a n o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p r e s s u r e mo n i t o i r n g p a t i e n t s( P<
∞. b i n , N I X i a . T h e F i n t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Y i b i n , Y i b i n , S i c h u a n 6 4 4 0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o l e o f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p r e s s u r e m o n i t o i r n g o n p a t i e n t s o f d i f u s e a x o n l a i n j u r y o f c h i l -
杨安 强 , 杨晓滨, 倪 霞
( 宜宾市第一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 , 四川 宜宾 6 4 4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收集我院 1 2 例 儿童 弥漫性轴索损 伤患者的临床 资料 , 比较 颅 内压监 护与未应 用颅 内压监护 患者的
收集 1 2例儿童 弥漫性轴 索损伤患者的 临床 资料 , 比较 应用颅 内压监 测组 与未应 用颅 内压 监测
颅 内压监护组 患者在病死率、 预后 均优 于无颅 内压监 测患者 , 重度 残疾 率和再 出血率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重型颅脑损伤治疗面临的挑战,以及颅内压持续监护的意义。
接着详细解释了颅内压持续监护的技术原理,并阐述了其对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
分析了颅内压持续监护在手术后的应用效果和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了颅内压持续监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最后总结指出,颅内压持续监护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但仍面临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进一步完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颅内压持续监护、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效果、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挑战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常常伴有颅内出血、颅脑损伤和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这类患者的病情变化快速,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常常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由于颅脑组织对压力波动的敏感性,颅内压的升高可能导致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和颅内血肿等严重后果,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但由于病情变化迅速,常常难以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颅内压的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常常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但各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治疗效果欠佳。
如何及时准确地监测和干预患者的颅内压,如何有效地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要挑战。
颅内压持续监护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颅内压持续监护的意义颅内压持续监护能够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患者的脑内压力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有效预防了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颅内压持续监护,医生可以根据监测到的实时数据,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1.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呕吐,误吸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是极为重要的,患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舌后坠影响呼吸者,可采取侧卧并托起下颌,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呼吸道的通气情况。
并予持续氧气吸入,使SpO2维持在95%以上。
鼻导管法吸入氧浓度计算法: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2.消化道管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处于应急状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时即给予制酸,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应鼻饲,加上胃肠道外营养可以补充热量,有助于防止胃肠道并发症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3.生命体征监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多不稳定,若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心跳减弱、呼吸减慢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若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警惕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内出血。
4.降颅压管理颅内压增高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颅内压的管理是治疗重要任务。
降颅压治疗需同步检测颅内压及血压,以维持脑灌注压>70mmHg.具体措施:(1)抬高床头=30度,可增加颈静脉回流而降低颅内压,头部要保持中线位,对于低血容量患者,抬高床头可使血压及脑灌注压下降,因此行此措施前应排除低血容量。
(2)镇静和镇痛;患者烦、头痛剧烈可静脉镇静选用异丙芬,咪达挫伦等,镇痛通常给予吗啡,芬太尼等。
(3)降颅压药物治疗:用高渗脱水药为主,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高渗盐水。
不建议使用类固醇。
(4)过度通气;尽管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同时造成脑血流下降的特点限制其应用。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颅骨受伤、颅脑组织损伤和破坏,引起颅内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损伤程度较重、病情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治疗中,颅内压持续监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可以及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一、颅内压持续监护的原理颅内压持续监护是指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仪,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情况。
颅内压监测仪通过测量颅内压力、脑脊液动力学和脑灌注压等参数,来反映患者的颅内情况,包括脑水肿、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通过持续监测颅内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防止脑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 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常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损伤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2.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同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颅内压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脱水、降颅内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使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3. 临床疗效的评估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实时跟踪患者的颅内压情况,观察治疗的效果。
当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脑组织得到较好的灌注,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 对医疗措施的指导1.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及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实施及时有效的降颅内压措施,减少脑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及时预防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脑水肿、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多发性颅内损伤,常常伴随着颅内压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本文将分析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引言二、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是通过在患者颅内植入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颅内压力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护仪上进行记录和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有利于及时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脑组织损伤。
1. 提高患者预后2. 减少并发症发生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颅内压升高和脑水肿等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 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可以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测数据,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因操作失误、判断偏差等导致的医疗事故,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四、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尽管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1. 操作技术要求高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的植入操作需要较高的操作技巧,医生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才能够进行相关操作。
相关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水平,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数据记录和传输、手术操作规范等方面。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医疗质控体系,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3. 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支持虽然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相关的临床研究仍然相对不足。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监测颅内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
本文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治疗、颅内压持续监护的原理和方法、临床应用、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疗效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研究发现,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显著,对患者疗效具有显著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医生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颅内压持续监护、临床应用、并发症预防、疗效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创伤,其在临床上往往伴随着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不仅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还会影响脑血流灌注,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威胁。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及时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十分关键。
本研究旨在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在深入研究和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本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总结,探讨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预后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包括其对颅内压的准确监测和控制情况,以及对患者病情稳定和病情转归的影响;探讨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如颅内感染、颅脑积液等;分析颅内压持续监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监护时机、监护方法、监护参数等,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治疗策略。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危害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颅脑组织直接损伤或继发性脑损伤的一种严重脑部损伤,常常伴有颅内外血肿、脑挫裂伤等。
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颅脑损伤病变后颅内压的增高往往是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控制颅内压对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颅内压持续监护的概念颅内压持续监护是指通过植入颅内压传感器或监护设备,对患者颅内压力进行连续、动态的监测。
通过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
2. 有效控制颅内压一旦发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医生可以通过颅内压持续监护系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治疗、颅内压放流等,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力,避免进一步的脑损伤。
3. 监测治疗效果颅内压持续监护系统可以在治疗进行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帮助医生评价治疗的效果。
通过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据临床研究表明,颅内压持续监护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水肿、脑疝等。
通过及时监测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语颅内压持续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
通过及时监测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颅内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颅内压持续监护技术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巴比妥疗法或亚低温 治疗 ; 如仍无效需及时手术 减压。 122 观察指标 .. 监测血压、 心率、 动态心 电图及 体温等生命体征 ; 6h 每 进行 G S评分及瞳孔检查 ; C 每 日进行 血 常 规 、 糖 、 般 生化 和脑 脊 液 常 规 、 血 一 生
岁, 受伤 时 间 1— 2h G S评 分 3—1 2 , C 3分 。其 中轻 型1 8例 , 型 7 中 6例 , 型 3 重 2例 。患者 均无 严 重 多
住院治疗和检查费用 , 计算患者平均费用、 平均费用
与 IP的相对 比、 同 D 1 型 的平 均费用 。 C 不 A分 12 3 统 计 学方法 ..
计 学差异 。见 表 1 。
12 1 治 疗 方 法 对 照 组 行 脑 室 穿 刺 外 引 流 和 .. ( ) 大池 引流 , 用常规 治疗 方法 降低 颅 内压 、 或 腰 采 保
护脑组织 , 根据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手术 治 疗 。治 疗组 除 常 规 脑 保 护 剂 、 离 子 拮 抗 剂 和抗 生 钙 素等药物治疗外 , 于伤后 2 4h内行脑室穿刺外引流 及 IP监测 , 据 IP监 测 所 得 数 据 进 行 降 颅 压 治 C 根 C 疗 。颅 内压数值及波形正常或短时的轻 中度增高者 采用保 守疗 法 , 放 出 少 量脑 脊 液 , 滴 甘 露 醇 、 如 静 速
3 7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0 0 8年第 4 8卷第 4期
表 1 两组 GC ¥评分比较 ( 4 ) - - ¥
水 准 为 O= . 5 t 00。
2 结果
采用 S S 00软件 包进 行数 P S1.
据 处理 。采 用两独 立 样本 的 t 验 和秩 和检验 , 检 检验
发伤和复合伤 , 无心、 、 、 肺 肝 肾功能障碍 。按是否 同 意 IP监 护 将 患 者 分 成 治 疗 组 6 C 0例 和 对 照 组 6 6
无 统计学 差异 。对 照 组 2例 患 者 术 后 次 日脑 脊 液 引 流不 畅 , 复查 头颅 C T显示 脑 室塌 陷 导致 引流 受 阻 ,
故 拔 除脑室外 引流 。
23 两 组疗 效 比较 .
治疗 组 意 识状 态 、 般 情 况和 一
体 征改 善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 。术后 3— 5d头颅 C T及
化 检查 。术 前行 C T及 MR 检 查 , 后 2 I 术 4h内复 查 C 术后 3— T, 5d复查 头颅 C T及 MR , I随访 6个月 进 行 头颅 MR 检 查及 G S评 分 。统 计两 组住 院天 数 、 I O
1 1 临床资料 本文 16 D I . 2 例 A 患者 , 均经临床及 影像 学检 查 确 诊 。男 7 0例 、 5 女 6例 , 龄 1 年 5—6 o
[ 要] 将 16例脑弥 漫性轴 索损伤 ( A ) 摘 2 D I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 治疗组根据颅 内压 (C ) I P 监测数据 进行治疗 ,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 对两组的疗效及治疗费用进行 比较 。结果 两组伤后 1 G S评 分明显增 高 ; 0d的 C 伤后 6个 月 C S 分显示 , O评 治疗组恢 复良好 、 轻度残疾者明显高 于对照组 , 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 疗组 中、 度患者 的平 均 治 重 住院费用显著低 于对照组 ( P均 <0 0 ) .5 。认为对 D I A 患者采取 I P监护 能够及时 减轻脑水肿 , C 防止继发性损伤 ,
脑弥漫性 轴索损 伤 ( A ) 死率高达 4% 一 D I病 3
尿或 白蛋 白等药 物 ; 度 增 高 或 持 续 中 度增 高者 给 重
6% , 4 是颅脑创伤患者致残和植物生存 的最常见 原 因¨ 。对 D I A 患者进行颅 内压(C ) IP 和脑灌注压监 测可及时发现颅 内情况变化从而使患者得到有效治 疗, 对改善预后 、 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0 05年 6月 一 0 7年 6月, 20 我们采用 IP监测指导 D I C A 患 者 的药 物 治 疗 及 手 术 时 机 , 得 良好 效 果 。现 报 告 取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内压 监 护 对 脑 弥 漫 性 轴 索 损 伤 治疗 的指 导作 用
王 毅 。 杨 芳 祝 。 捷 王 晓丽 张 。 。 赛
( 警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 津 30 6 ; 津 医科 大学 ; 警云 南总 队 医院 ) 1武 天 0 122天 3武
例, 两组 一般 资料 具有 可 比性 。
1 2 方法 .
2 1 G S评分 . C
治疗 组 伤后 1 0d的 G S评分 较人 C
院 时明显增 高 , 照组也 有所 增加 ; 组 G S评分 均 对 两 C 随住 院时 间延 长而增 高 , 除人 院 当 日、 日外 均 有 统 次
[ 基金项 目]天津市科 技发展 计划项 目(6 F Z F 10 ) 0 Y S S0 2 0 。
2 2 IP变 化 与 疗 效 观 察 治 疗 组 脑 脊 液 引 流 通 . C
畅, 未发生颅 内感染。与对 照组 比较 , 治疗 组中、 重 型 D I IP控 制 较 好 ; 组 轻 型 D I 得 的 IP A 的 C 两 A 测 C
降低患者 的病 死率 、 致残率 , 理有效地使 用医疗资源。 合 [ 关键词 ] 弥 漫性轴索 损伤 ; 内压 ; 颅 循证 医学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 1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6 X(0 8 0 -0 70 0 22 6 2 0 )40 3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