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一、简介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是学生在研究前阅读课文并备课的重要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是各个单元的导学案摘要:二、导学案摘要1. 第一单元课文名称:《读书的好处》-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读书的好处及阅读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导学案,培养阅读兴趣,研究正确的阅读方法。

2. 第二单元课文名称:《治水的智慧》- 本单元讲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智慧;- 导学案中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第三单元课文名称:《童年》- 本单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主线;-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共同感受成长的乐趣。

4. 第四单元课文名称:《绝句》- 本单元介绍了绝句的创作技巧和特点;-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进行绝句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5. 第五单元课文名称:《金波箔》- 本单元讲述了陶渊明与朝廷的关系;- 导学案中通过探讨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6. 第六单元课文名称:《国家树》- 本单元介绍了我国的国树——国槐;- 导学案中通过国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家荣誉的责任感。

7. 第七单元课文名称:《牛郎织女》- 本单元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体验浪漫与感动,培养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8. 第八单元课文名称:《古乐府》- 本单元介绍了古乐府诗的韵律特点和创作技巧;- 导学案中通过欣赏古乐府诗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三、总结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摘要,涵盖了八个单元的内容。

导学案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在备课和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九上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上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整体感知课
设计:彭程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2、识辨生字词,并标注;
3、读文感知大意,学写一句概括的话;
4、筛选信息,学会批注;
二、导入新课
1、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过鲜花掌声好梦连连做〃〃〃〃〃〃也有过风霜雨雪心痛到天明〃〃〃〃〃〃本单元,我们将和外国的,中国的少年朋友一起感受生活,去和作家们一起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2、学习本单元,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了解小说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语言,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了解作者及小说的基础知识,能复述小说的故事梗概。

2、会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会揣摩小说主题,品味小说精到的语言。

3、学会从小说中得到有益的生活启示。

四、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文本,识辨字词
1、一读文本,圈点不识不解字词;
2、标注解决,再读注释,加深理解;
3、二读文本,标注课后“读读写写”字词及课下注释中的读音、四字短语;
4、用“读读写写”上的所词语,写上一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话;
(二)深入文本,会批注
1、三读文本,划分情节拟标题;
4、四读文本,学会跳读批关键
一找耐人寻味的语段(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处着手)——品一品;
二找感兴趣的文段——说一说;
三找耐人寻味的语句——嚼一嚼;
四找平凡标点中的神韵——想一想;
(三)交流与借鉴
(四)检查与点评
五、检测
六、确定讲读课文。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新人教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教师寄语:信心是成功第一要素。

复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积累本单元字词〔复习方向:注释及读读写写〕。

2.了解作者及小说根底知识,能复述小说故事梗概。

3. 赏析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语句、段落,把握文章主旨。

4.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揣摩小说主题,品味小说语言。

重点:通过自主复习,掌握本单元字词、文学常识等根底知识,了解小说方面知识,能复述小说故事梗概。

难点:通过对课文整体把握以及对小说所反映时代和社会了解,准确解读小说主题意义及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多媒体展示〕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重点字词音形义及文体知识,多媒体展示。

第九课故土萧索(suǒ) 家景如许鄙夷(bǐ) 恣睢(zìsuī) 阴晦(huì) 五行(xíng)装弶(jiàng) 脚踝(huái) 潮汛(xùn) 愕然(è) 嗤笑(chī) 瑟索(sèsuǒ) 深黛(dài) 猹(chá) 獾(huān) 髀(bì) 惘然(wǎng)第十课孤独之旅厚实嬉闹(xī) 驱除(qū) 歇斯底里(xiē)第十一课我叔叔于勒拮据(jiéjū) 栈桥(zhàn) 煞白(shà) 十拿九稳牡蛎(mǔ lì)第十二课心声沙哑(shā yǎ) 发窘(jiǒng) 抽噎(yē)2.会译会用第九课故土既然:课文里是“已经〞意思。

影像:课文中指具体生动图景、形象。

间或:偶然;有时候。

阴晦:阴暗昏沉。

萧索:荒凉、冷落意思。

无端:无缘无故。

愕然:吃惊样子。

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似失去了什么样子。

隔膜: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课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恣睢:放纵,凶暴。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第十课孤独之旅厚实:富裕。

嬉闹:笑着闹着。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心声》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心声》导学案新人教版

12、心声【学习目标】1、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3、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学习重点】弄清“心声”含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

【学习难点】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过程】环节预设:导入4分钟、朗读6分钟、独学15分钟、展示15分钟一、走近作者、作品黄蓓佳,当代女作家。

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

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

写小说,也写散文。

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词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棱角.()纸捻.子()发窘.()撇.嘴()祷.告()抽噎.()过yǐn()嘟nang()三、初步感知(即原来的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2、本篇小说,共换了4个场景,请你根据这4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

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上一词概括情节内容。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课文)(课文)(课文)(课文)开端———发展———发展———高潮和结局3、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课文以“心声”为题,你认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李京京什么心声?(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依据来说),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声?我的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RJ上册名师授课教案 第3单元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RJ上册名师授课教案 第3单元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1.语言运用: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2.审美鉴赏:欣赏、鉴别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体验、比较、评价,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文化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广博的文化视野,理解并努力形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觉意识和人格担当。

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

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记事之机,只稍提及登楼所见的洞庭湖景之大略,就巧妙追究起迁客骚人的观景之感。

作者驰骋想象,浓墨重彩、时空纵横地描写洞庭湖阴晴景象以及他们因此而产生的不同感情,在对比中顺势张目“古仁人之心”,并宣告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名为记游,实则议论为人之道,情感沉郁悲悯又沧桑壮阔,是为千古名文。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全景式描述了真实的游之所见,把曲折线路、旖旎山色、闲散游人、欢宴野趣尽收眼底,结尾处作者一笔轻点:尽欢的太平祥和恰是作者“政治清明”的见证和“与民同乐”的追求。

《湖心亭看雪》中,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其间对西湖雪后的洁净脱俗之美的白描勾勒及故国之悲的隐忍流泻,令人叹为观止。

把对故国、对往事的怀恋都融入西湖雪后奇景之中,看似不着痕迹,其实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以食难举箸的窘境倾诉前路不通的茫然,又以姜尚、伊尹的典故之思重振奋起的豪情壮志,情感迂回扭结又有一股无法阻遏的冲天信念,当真是“诗仙”之气气贯长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

先慨叹回味仕途之艰辛,后直抒胸臆,抒发意志不衰之志,令人敬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月抒怀,先言出世的犹疑,再展排除忧患,对人间生活热爱的超然达观,自然过渡升级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高度,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直击人心,情贯古今。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新人教版

9.孤独之旅备考重点:文学常识;字音字形:嬉闹、给予、胆怯、仓皇;成语: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学习目标: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1、体验成长的感受。

2、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二、字词积累1、重点字(拼音)嬉闹(xī) 掺杂(chān) 给予(jǐ) 撩逗(liáo) 凹地(āo) 胆怯( qiè)仓皇(cāng)逃窜(cuàn) 戳(chuō)破2、多音字撩(liāo)撩起嚼(jiáo)嚼东西扎(zhā)扎针(1iáo)撩逗(jué)咀嚼(zhá)挣扎(jiào)倒嚼(zā)扎辫子3、形近字缕:(lǚ)一缕炊烟掺:(chān)掺杂镂:(lòu)镂空渗:(shèn)渗透楼:(lóu)楼房惨:(cǎn)悲惨褛:(lǚ)褴褛稠:(chóu)稠密缎:(duàn)锦缎惆:(chóu)惆怅锻:(duàn)锻炼记忆方法“缕”“镂”“楼”“褛”四个字结构相同,读音不同、部首不同,分别是“纟”“钅”“木”“礻”;“掺”“渗”“惨”三个字结构相同,读音不同、部首不同,分别是“扌”“氵”“忄”;“稠”“惆”二个字结构相同、读音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禾”“忄”“缎”“锻”二个字结构相同、读音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纟”“钅”4、重点词①厚实:丰富、富裕。

②嬉闹:嬉笑打闹。

③撩逗:挑逗、招惹。

④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②失意的样子。

⑤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⑥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⑦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5、词语辨析茫然渺茫迷茫辨析三个词都含“茫”字,“茫”是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或遥远,面积大,看不清边沿的意思,但三个词表达的意思不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水调歌头》导学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水调歌头》导学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上阕:月下饮酒,幻想超脱尘世→喜爱人间生活
出世→入世
下阕:对月怀人,感伤离别→对离人的祝福
现实→理想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联系小学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历代文人写月的诗词很多,但各不相同,看一看苏轼笔下的月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挥,回答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激发学生兴趣,引 入课文。
二、
了解苏轼及《水调歌头》创作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 人间的现实生活。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方法过程目标:
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价值目标:
1、掌握词中苏轼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苏轼喜爱人间生活,对离人的祝福之情,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及丰富的想象。
朗读时能恰当的把握感情,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师指导
学习活动
预期目标
四、
自主学习:
1、借助手中的工具书疏
通词中的生字生词。
2、体会词的大意及苏轼
在词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试找出词中你最喜欢的地方。
1、提出学习
要求。

学生自己学习并且在课本上做好记录,学习结束,由小组长检查本组学习情况。及时上报教师。

新初三语文上第三单元导学案

新初三语文上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预习导学案第三单元《岳阳楼记》导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重点)3.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难点)二、初读感知: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写在下面。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谪( )守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偕( )怒号( ) 薄暮冥冥( ) 日星隐曜( ) 滕( )属予作文( ) 衔远山( ) 樯倾楫摧( )三、自主探究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句子,并画出疑难语句,整体把握文意。

2.理解重点词句。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并释义。

(2)古今异义:越明年(古:今:) 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今:)进亦忧,退亦忧(古:今:) 去国怀乡(古:今:)(3)解释下列画线字:(把你认为的其他重要实词写下来并解释)去国怀乡去把酒临风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朝晖夕阴晖登斯楼也斯则有心旷神怡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连月不开开四、合作交流:1.文中“古仁人”指怎样的人?2.“古仁人之心”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3.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五、巩固检测:1.填空:(1)《岳阳楼记》选自,作者朝的。

岳阳楼与、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的楼址在现在的省市,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的阅兵台,宋朝时重修该楼的是(2)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报负,也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3)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喜”的句子是:。

(4)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5)表现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6)“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一句,“退”照应上文的一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水调歌头》导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水调歌头》导学案 新人教版

《水调歌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和苏轼的生平及其相关的文学知识。

2、了解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3、体会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于想象力的语言。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方法过程目标: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价值目标:
1、掌握词中苏轼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苏轼喜爱人间生活,对离人的祝福之情,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及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准备:
1、放音机、课堂教学磁带
2、小黑板、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在授课时先以朗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欣赏词人笔下神奇且富有感情的月亮。

进而品味其优美的语言,最后感受作者抒发的美好情怀。

六、内容及步骤:
期放假,大家在家里过了
月亮是什么样的。

而是热爱着
学生讨论时都有事可做,交流自己的看法。

造性思维。

解答。

六、板书设计:
上阕:月下饮酒,幻想超脱尘世→喜爱人间生活
出世→入世下阕:对月怀人,感伤离别→对离人的祝福
现实→理想。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13诗词三首课题诗词三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1.准确并有感情的诵读诗词,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词。

(重点)2.品味感悟诗词中优美意境,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3.品味并赏析古诗名句。

(重点)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了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含了很深的感慨,如《乌衣巷》《石头城》等都是名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写作背景《行路难》:本诗选自《李太白全集》卷三(中华书局1972年版)。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诗选自《刘禹锡集》三十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

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

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故乡导学案无解答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故乡导学案无解答新人教版

九、故乡【学习目标】一、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一辈子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二、分析本文通过对照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琢磨、体味课文的抒情义味的语言,摘抄积存词语、句子和出色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进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适应,教给阅读方式。

【学习重点】一、明白得课文运用对照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二、体味小说语言,领会作者探求人一辈子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学习难点】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学习进程】第一课时环节预设:导入2分钟、朗诵8分钟、独学5分钟、展现15分钟、知识链接10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鲁迅,原名,字豫才。

我国现代伟大的、、。

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本文选自《》(小说集)。

闻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咱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选自《》)、《》(选自《》)、《》选自(《》)。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人,日趋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情形节和要紧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人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那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人闰土的形象。

通过对闰土凄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那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人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制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决信念。

二、字词积累一、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阴晦.()瓦楞.()胯.下()獾.()鹁鸪..()..()髀.()嗤.笑()絮絮瑟.索()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黛.色()..()潺潺愕.然()五行.()秕.谷()廿.( )2、说明以下词语:阴晦:鄙夷:惘然:恣睢:3、读课文,依照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导学案课时计划:第课时(总第课时,年月日)《岳阳楼记》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二、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5、连月不开.开:放晴6、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10、不以.己悲以:因为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四、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同“俱”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五、一词多义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夫环而攻之语气词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3、极南极潇湘直到感极而悲者矣极点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六、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六、课堂检测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第九课《故乡》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的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学习重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 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

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 作家、作品介绍: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

原名,字豫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本文选自《》(小说集)。

(《百草园》选自散文集《》。

导学过程1、词语预习,注音:阴晦()瓦楞()胯()下獾()秕()谷鹁鸪()()髀()嗤()笑絮絮()瑟()索蜷()缩寒噤()折()本惘()然恣睢()()潺潺()黛()色愕()然五行()2.熟悉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教师寄语: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复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积累本单元的字词(复习方向:注释及读读写写)。

2.了解作者及小说的基础知识,能复述小说的故事梗概。

3. 赏析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句、段落,把握文章主旨。

4.解读文本,分析人物的形象,揣摩小说的主题,品味小说的语言。

重点:通过自主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了解小说方面的知识,能复述小说的故事梗概。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小说所反映时代和社会的了解,准确解读小说的主题意义及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多媒体展示)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及文体知识,多媒体展示。

1.会写会读第九课《故乡》萧索(suǒ) 家景如许鄙夷(bǐ) 恣睢(zìsuī) 阴晦(huì) 五行(xíng)装弶(jiàng) 脚踝(huái) 潮汛(xùn) 愕然(è) 嗤笑(chī) 瑟索(sèsuǒ) 深黛(dài) 猹(chá) 獾(huān) 髀(bì) 惘然(wǎng)第十课《孤独之旅》厚实嬉闹(xī) 驱除(qū) 歇斯底里(xiē)第十一课《我的叔叔于勒》拮据(jiéjū) 栈桥(zhàn) 煞白(shà) 十拿九稳牡蛎(mǔ lì)第十二课《心声》沙哑(shā yǎ) 发窘(jiǒng) 抽噎(yē)2.会译会用第九课《故乡》既然:课文里是“已经”的意思。

影像:课文中指具体生动的图景、形象。

间或:偶然;有时候。

阴晦:阴暗昏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无端:无缘无故。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课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恣睢:放纵,凶暴。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第十课《孤独之旅》厚实:富裕。

嬉闹:笑着闹着。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

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的。

撩逗:挑弄,引逗。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②失意的样子。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②机灵。

仓皇:匆忙而慌张。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第十一课《我的叔叔于勒》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拟定:起草制定。

福音: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为期不远:时间、期限较短。

第十二课《心声》呵斥:大声斥责。

抽噎:抽搭。

恍惚:神志不清。

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3.文学常识(对比记忆)第九课《故乡》:鲁迅--------(国别)------(作品)------(代表作)-----(作品主旨意义)第十课《孤独之旅》曹文轩----(国别)-----(作品)----(代表作)----(作品主旨意义)第十一课《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国别)--(作品)--(代表作)--(作品主旨意义)第十二课《心声》黄蓓佳-- (国别)--- (作品)----(代表作)----(作品主旨意义)4.重点语句(出题方向:标点、词语运用、句子分析、复句)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6.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7.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8.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9.《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10.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于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1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5.课本回顾(多媒体展示)第二课时二、典型示例(合作释疑)阅读《故乡》中“这来的便是闰土……都苦的他像个木偶人了”(多媒体出示)回答问题:1.二十余年之后,闰土见到了童年的好朋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________2.文中闰土说话时有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态。

这神态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A.天生口吃,说不出话B.处境悲哀,有口难言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3.对“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

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

4.文中所指“可悲的厚障壁”是指_____,这是用的 _______修辞。

5.李华的叔叔下岗在家,虽几次求职,但多未能如愿,心情十分低落,请你代李华从《故乡》一文中摘抄一段箴言给他。

_____6.请你设想一下二十年后,水生和宏儿见面的情形,写一段50 字左右的片断描写。

_____学生先自己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内合作研究。

讨论后各组展示答案(可让生到黑板上板书)参考答案:1.分析:本题着重检测对人物特定环境下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

答案: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

分析:解答2、3 题均需从作者塑造闰土这个人物的用意入手,一切描写均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展示其性格服务的,明白这一点答案不言自明。

2.B3.A4.分析:本题主要检测比喻的本喻体知识,难度不大。

答案:感情上不沟通,有隔膜借喻5.分析:从鼓舞人的信心、希望的角度讲,《故乡》最后几句话可谓经典。

答案: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分析: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想像能力,解答此题除了从本文人物性格入手外,还须考虑二十年后中国的历史背景。

答案合理即可。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总结经验,找到做题的方法。

三、拓展训练阅读《我的叔叔于勒》①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②我给了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③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④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⑤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⑥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⑦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⑧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表现了“我”的心理,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

B.表现了“我”对父母六亲不认的不满。

C.在确定这就是我的亲叔叔后,给父母有力的讽刺。

D.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同情,也表现了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及不满。

2.选段中第①自然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是()A.外貌描写,心理描写B.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语言描写,动作描写D.外貌描写,语言描写3.对选段中“母亲”性格特征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冷酷残忍吝啬B.冷酷无情自私C.吝啬无情自私D.冷酷吝啬无情4.选段第⑤自然段最后一句是一个______复句。

5.用“‖”小线将上文分成两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并在“于勒”这个词前加一个适当的动词,来概括两层的大意:一层___于勒,二层___于勒。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描写,作用是。

7.菲利普夫人“没有再往下说”的原因是()A.因为她怕女婿,女婿是个正直的人。

B.因为她怕女婿知道她是个无情无义的人。

C.因为她怕女婿知道家中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

D.因为她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惨况,会解除与女儿的婚姻。

8.“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读了上文,你认为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反馈矫正(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1.D2.A3.B4.因果5.①~⑥‖⑦⑧遇躲6.自然环境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7.D8.反映菲利普夫妇的自私与冷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9.略五、当堂达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屏幕】: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嬉.闹(xǐ) 阴晦. (huì)潮汛. (xùn) 撅.断(jué)B、抠.出(kōu) 肥硕. (shuî)棱.角(líng) 纸捻. (niǎn)C、栈.桥(zhàn) 糟蹋. (tà)呵.斥(hē) 幽咽. (yè)D、脾.气(pí) 嗤.笑(chī)撇.嘴(piě) 毛毛剌.剌(cì)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细脚伶丁与日具增竭斯底里郑重期事莫明奇妙斩钉结铁鬼鬼崇崇达标答案:1、C 2 、丁-仃具-俱竭-歇期-其明-名结-截崇-祟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说出)永不变更. (变更)深黛. (青黑色)B、恭维.. (为讨好而赞扬)相差无几.. (没有多少)聚族.而居(各民族)C、鄙.夷. (看不起)惘然.. (心里好像是去了什么的样子)毫无..疑义(丝毫)D、油然而生.... (自然而然)别无他法.. (其他的,另外的)一语道.破(说)4.下面关于小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